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口算和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學生已經有了知識經驗基礎,所以本節課主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提煉出問題,再進行合作交流得出計算方法,從而讓學生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並能正確進行筆算加法。

整堂課運用低段教學環節將演算法思維、演算法多樣化滲透於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煉問題;解決問題,中。體現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又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的教學理念。

課初,先由學生自主觀察主題圖,找出已知條件,然後根據已知條件提出問題,再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提煉出本節課要探究的問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然後列式解答。在本環節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提問,由於學生們都想提問題,而時間有限,所以我巧妙地讓同桌之間互相提一個問題,這樣既給了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空間,也合理利用了時間。

課中,進行了兩次小組合作。第一次是各組學生合作交流“如何計算”,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得出了多種方法,如:擺小棒、口算、撥計數器、豎式等,並且學生都能主動上臺與其他組的同學進行交流。第二次是在學生計算完“例題”和“試一試”後,合作討論“列豎式時需要注意什麼”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總結出筆算進位加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並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構圖小結,且把注意事項編成兒歌的形式,不僅利於學生記憶,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最後,通過拓展創新題,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筆算加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全課總結時,先讓學生根據構圖複述本節課重點,幫助學生鞏固記憶筆算的方法,而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穫,提升學生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整堂課上完後我覺得還有些不足:

1、在學生彙報交流時,我雖然及時點撥,但沒有強調“計算時應先從個位加起”、“個位和個位相加的和應如何在豎式中寫”,進而造成學生在後面的練習計算中有從十位相加的,也有不進位的,或是進位後忘記加的。

2、在出示兒歌后,直接讓學生讀,所以造成有些學生因不認識字而不會讀。應先一句一句的領讀,然後再一句一句的幫助學生分析,進而有利於學生記憶兒歌及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設計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做到課前精心準備,不僅備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這樣才能做到課中善於調控,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2

在上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撥計算器,理解當個位上兩個數相加滿10時,我們就會把這10根小棒捆成1捆,變為一個十。在研究豎式計算時,我就說,對於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時,就要把這個十“存”起來,也就是要向十位進一,並且要求這個一要寫的小一些,在十位數的右下方。孩子們可以很好的接受。

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

1、學生在實際列豎式計算時,對於進到十位的小1的處理上不理想,有的學生將小1寫的很大,他們雖然可以很清楚的說出要求,但是並不能規範書寫。

2、還有部分學生在滿十進一時,會說,但列豎式計算的時候,容易忘記加進上來的“1”。今後要加強這一方面的豎式訓練。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我在引導學生思考和讓學生自主地去討論、思索,這一方面做的`還不好。我明白當學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時,教師要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恰當點撥、引導,使學生進一步反思,找到正確的方法並得出正確答案。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3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要求學生能清楚區分個位數與十位數,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培四班部分學生能正確區分十位個位,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說出一位數兩位數,能運用小棒,計數器,豎式計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這個章節內容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並示範如何計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數多動手,同時進行分層教學引導B,C類學生練習點數,讀算式。教學中我通過PPT插圖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引導學生看圖寫算式,讓學生嘗試多種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對數的理解對加法的理解。課堂中,我力求做到: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看圖能力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

我運用“小兔子拔蘿蔔”的圖片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看圖說話,記錄圖中重要知識點“小白兔拔了36個蘿蔔”,“小灰兔拔了23個蘿蔔”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數量關係理解加法的意義“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就是把小白兔和小灰兔拔的數量加起來,引導學生寫出加法算式。

二,讓學生掌握多種計算方式加深學生對加法理解。

第一種方式通過擺小棒計算,讓學生拿出小棒跟隨老師擺小棒,邊擺小棒邊讓學生說出數的組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數的理解。第二種計算方式計數器計算,計數器計算可讓學生加深個位十位的認知,知道個位數與個位數相加十位數與十位數相加為豎式計算打基礎。第三種豎式計算,學生已有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豎式計算基礎,這一環節我以引導為主讓學生自己完成計算,提高學生快速計算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泛化能力,加強學生對加法計算的理解。

出示2張加法計算圖片讓學生看圖寫算式,引導學生看圖說話,結合生活事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本節課A類學生可掌握本節課內容,B類學生雖可根據關鍵資訊寫出算式但是理解教弱,可通過工具輔助計算。C類可在引導下提高理解,點數,認讀能力。本節課學生參與度高,基本能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部分學生參與課堂不主動,今後我要帶動這部分學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4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加法。設計這節課時,我覺得依據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小組活動,自主探究,得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學生用小棒、計數器、湊十法都在我的預料之中,但是用豎式計算出現的幾種情況,我真沒有預料到。

這就是新舊課程的不同之處!使用舊教材這部分知識時,大多數學生是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來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學會、記住計算的方法。整個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新授10分鐘結束,剩餘30分鐘就進行各項練習,在反覆的練習和強化中,學生的計算終於有了較高的正確率。而本節課,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約25分鐘,只有15分鐘的練習時間,一節課結束,全班計算正確率竟達到99%!而且整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比較前後教學的差異,我認為教師在使用新教材,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和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的作用,特別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聯方面,在於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境的'機會,在於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情境與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去討論、思索,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時候,教師就要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恰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對自己發現的結論進一步反思,澄清認識,找到正確的方法、答案。

2、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以前的課堂上,學生基本上是聽講、練習、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基本上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新課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數學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本節課就注重了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學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組討論中,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學會去聆聽別人的意見並作出適當的評價和補充。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啟發,在不同觀點、創造性思維火花的相互碰撞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5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口算和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正確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課前先讓學生進行了口算練習,包括兩數個位相加是10的,以及兩數個位相加是十幾的。通過口算,學生複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複習之後,創設了收集郵票的情境,從貼近生活的事件入手,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注重引導,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本課的學習注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起到引導作用。如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之後再問:先算什麼?個位滿10要怎麼辦?向哪一位進1?進1在豎式上怎麼表示?再算什麼?5怎麼來的?例題與試一試完成之後,讓學生比較兩道題的計算過程,師生共同總結筆算加法的注意點。

三、重視語言表達,鞏固算理

為了能夠鞏固學生對演算法的理解,要通過大量的練習。除了筆頭計算,還要重視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計算過程。從例題34+16就開始訓練學生的述說。可以這麼說:先算個位,4+6=10,向十位進1,個位寫0,再算十位,3+1=4,4+1=5,十位寫5。語言表達的過程也是對算理的再一次鞏固,同時邊說邊寫,還能起到調節作用,調動學習的氛圍。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6

本節課我圍繞如何把計算課上“活”進行設計和實施,改變了以往計算教學的模式,在學生自主探索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的基礎上,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較好地處理了演算法多樣化和一般方法的關係,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下列兩點思考尤為深刻:

1、計算教學究竟需要怎樣的情境?

我看過也聽過現在許多教師對計算教學情境的創設,千方百計地尋找生活中的情境,往往不是從“買東西”引入,就是從“分東西”開始。許多情況一旦匯入新課,就脫離後面的'教學過程。《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要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這現實背景既可以來源於生活,也可以來源於教學本身。情境化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興趣,而作為數學學科能吸引學生的,恐怕不僅僅只有創設情境。本節課沒有刻意追求時尚的外表,沒有開展一些華而不實的活動,但整節課學生的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本節課就以“選取3個數字→組成6個兩位數→列出9道算式→研究演算法”這樣一條自然流暢的“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自然的“純數學”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2、計算教學的價值是什麼?

計算教學的目標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雙基”那是遠遠不夠的,計算教學應該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應將計算教學內容作為學生思維平臺,讓學生在緊張或輕鬆的環境中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

首先,讓學生通過數字與數字、數也數的搭配活動,訓練學生的有序思維;

其次,在解決例題時,我沒有像教材那樣規定學生用惟一的豎式計算方法,而是讓學生進行多種演算法的研究,並有意充分展現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自我欣賞”時加強對比與反思,從而在這些演算法的求同比較中獲得對算理本質的認識——那就是把兩個兩位數進行分拆,再按相同計數單位相加,進而讓學生體會到“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的道理。這些都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此外,練習設計追求開放性,讓學生在開放的時空中充分發散思維;

第三,通過多層次的鞏固練習,讓學生對學習內容作出積極的選擇,使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和潛能,進行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後,教學過程的開放,帶給學生寬鬆、安全和自由的探索氛圍,使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投入整個學習過程。因此,學生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上,就顯得非常有個性化。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7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設計,力爭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始終在情境中進行學習。縱觀這一節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規律和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內容,創設參觀博物館這樣一個情境。

二、引導學生由學數學轉向做數學。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學生學習新知過程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具進行操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驗證14+28結果到底是三十多,還是四十多。學生動腦想一想,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切實感悟小棒滿十捆成一捆,木塊滿十排成一排。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進位加法,我再組織學生討論:是先從個位加起比較方便,還是先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通過討論交流,班內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先從個位加起,因為學生從比較中已經能明顯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優越性是不會把個位進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話,就很容易把個位進的1漏加。當然,也有一兩個學生覺得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我認為,只要學生能迅速、正確的計算結果,他們的方法我都予以尊重。因為從與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也認同從個位加起,相信只要有合適的時機,他們也會主動接受的。

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生成過程,從而把“學數學”變為“做數學”。

三、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1、個位滿十進一,有的學生雖然進一了,但十位相加時卻忘了加一。

2、學生20以內的加法沒學好,個位相加結果出錯。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8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這節課中教學重點是: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教學難點是: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上1。為了突破重點與難點我採用了編兒歌的方法,這樣符合孩子接受知識的特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愛學習了。同時突破了難點,解決重點。在教法上我也深深的'進行探究,例如:在匯入新課時,為了新舊知識聯絡坡度小,容易讓孩子接受新知安排26+32 26+10 26+38 32+10 32+38 10+38從中進行分類,這樣找出26+38 32+38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不僅節約時間,還激發了學習的慾望。低年級學生由於展示自己的機會不能全部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就採用小組探究合作,分工學習,給每個同學思考的空間與語言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習慣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我看到每組在彙報時的解決辦法有口算、擺小棒、豎式計算都能總結出計算的方法相同數位要對齊,要從個位上來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這節課中也有許多不足,最大的感覺就是教師讓學生動手、思考探究知識時給學生不夠充足,自主。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9

執教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感覺以下方面做得好。一、能把數學知識置於具體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從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課上我充分利用教材的“乘車問題”,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幫忙解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從而愛上數學。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如讓學生到前面板演,給大家講一講演算法,學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之後讓學生舉出這樣的加法算式,並且用今天學的知識進行計算。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三、習題設計有層次。我設計了基礎練習、創新練習和思維訓練三種練習,既能讓一般學生吃飽,也能讓優等生吃好。

課沒有完美無缺的,本節課也不例外,自認為有以下不足:

1、學具準備不充分。如果讓學生準備小棒,先讓他們動手擺一擺,再引入筆算,有助於學生理解算理。

2、複習鋪墊環節設計的內容有點多,導致後面的思維訓練題沒有完成。

3、學生的學習習慣還需進一步加強。如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等。

執教了本課後,使我認識到,計算教學應做到:

一、將計算教學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絡,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體驗筆算的必要性,並且掌握筆算方法。

二、重視算理教學。掌握計算方法很重要,讓學生明白算理同樣重要,算理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我們就要藉助具體實物如擺小棒等,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三、設計多樣化練習,使筆算達到熟練程度。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0

開學已經一週,學生已經知道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豎式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加法。因此我設計這節課時,結合數學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我覺得學生完全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得出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學生用小棒、計數器、湊十法都在我的預料之中,但是用豎式計算出現的幾種情況,尤其是進位1寫的位置多樣,我真沒有預料到。

在上課之前我已經給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預習,預習的方式為我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問題,結合問題去預習新課!這節課我課前預習的問題預設為:

1、結合問題該如何列式?

2、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3、若列豎式該如何列豎式?應注意什麼?

4、列完豎式後,個位相加滿十,怎麼辦?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知道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我首先先讓孩子們自己去獨立思考後,然後在小組交流演算法,最後全班小組彙報的方式去上好這節課。彙報時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有擺小棒法,計數器,有數數湊十法和列豎式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充分的體現了演算法的多樣化。說完之後,對比不同的方法,從而優化出最優方法——列豎式。於是,我接著引導豎式如何去列?著重問為什麼?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算理,進而總結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多找學生說算理,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上完本節課後,仔細想想,覺得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學生能熟練的說出計算的算理及方法。不足之處在於時間分配不太合理,對於課堂檢測環節時間太少,以至於學生在寫進位1的時候,寫法成多樣化,但都是錯誤的趨勢。因此,我覺得在以後的`教學中,更應該注重教學時間的分配問題,爭取在同樣的時間裡,創造和諧,有趣,生動,活潑的高效課堂。

作為剛剛邁入教育界的我,結合數學課程標準,學習課標,用課標,寫好每一節的反思與思考以及其他教師的建議是提升自我素質的良好方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1

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境中學習計算內容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編寫所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

本課的難點如何去突破?新課程的理念如何去體現?經過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張:筆算的難點如果靠大量的練習題去鞏固,必然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計算的正確率也不見得會很高。在筆算這部分內容時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忘記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或者忘記把進位的1加進來。針對這個問題,如果能想個好辦法讓學生不忘記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教材的主題圖,三年級學生不能很好理解“已知種數”“中國特有種數”“瀕危和受威脅種數”等概念,對於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係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不符合邏輯,沒有實際意義,如“已知的'哺乳類種數比中國特有的鳥類種數多多少種?”針對這種情況,我如何來改進呢?

首先,我將主題圖進行適當的處理。在課前我用通俗的語言對這些概念加以解釋,然後再根據教學的進度將表格的三列資料分別呈現,在這節課裡我只呈現"中國特有的種數"一列,引導學生提問題,列算式,引入本課的重點內容。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是一個資產豐富的國家。在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珍稀的動物,你能說出幾種嗎?

生:我知道有熊貓是我國珍稀動物

生:我知道東北虎是我國珍稀動物.......

師:除了同學們說的這幾種外,在我們的祖國,還存在著這樣幾種珍稀動物:(師點屏出示)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這幾種動物分別屬於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你想不想知道這四類動物在我們國家存在的具體情況?好,請同學們看螢幕(師點屏出示下表)。仔細觀察這個統計圖表,你獲得了了哪些數學資訊?

生1:我知道了哺乳類一共有110種。

生2:我知道了兩棲類一共有30種,爬行類一共有25種,還知道鳥類有98種。

師:根據這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呢?

生1:哺乳類和鳥類一共有多少種?

生2:爬行類比兩棲類少多少種?

生3: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師:剛才,同學們根據這個統計表中的數學資訊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師點屏出示:在中國特有的動物種數中,鳥類有98種,爬行類有25種。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

師:你能根據這這個問題列出正確的算式嗎?

(生說算式,師板書:98+25=)

在這個環節上我感覺自己的情境創設比較到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給我們提供的統計圖表提供了多個資訊,根據教學需要,我在進行教學時,將和本課重點無關的兩欄大膽捨棄,這樣,避免了因為資訊多而導致學生無從下手的現象,不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對於在進位的過程中,學生特別容易忘記加上進位1,不管老師如何提醒,如何強調,總是有學生忘記。如果我把這個進位的1編成一個小故事,學生是不是印象會更深刻呢?

在講完例題後,我話鋒一轉:同學們,關於這個進位1還有個小故事,同學們想聽聽嗎?學生立刻來了精神,一齊大聲的說:想!我馬上娓娓道來:今天是豬八戒的生日,他的很多好朋友都來向他祝賀生日,這不,猴哥也來了。孫悟空高興地對豬八戒說:“八戒,今天你的生日,我準備送給你一個生日禮物”豬八戒聽到有禮物送給他,高興地拍起手來,忙問:“是什麼禮物呀?是不是好吃的呀?”孫悟空說:“我把我的金箍棒送給你。”八戒聽了很奇怪:“金箍棒不是你的獨家看門的武器嗎?你為什麼要送給我呀?”“我聽說你最近學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哪一位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可是你總是忘記加上進位的1,今天我把我的金箍棒拿來,進位的時候,用上我的金箍棒,提醒你別忘記了。”邊講著故事,我邊用黃色粉筆在進位的地方寫一個1。學生個個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就對進位的1有了深刻的印象。然後在練習的鞏固中,我提醒的語言變成了“同學們別忘記了滿十加上孫悟空的金箍棒哦”。從作業的反饋中發現學生的正確率比較高,這也為後面的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墊定了很好的基礎。

但綜觀整節課學生的探究的時間和時機都沒有把握好。是我這節課一大硬傷。

笛卡爾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我更願意理解成:在數學教學上我要做一個思想者,更要做一個踐行者。多去積累以提高自我素養,多去學習以提高自我能力。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2

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較好地貫徹了課改的新思想,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計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單純的計算又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為此,我把計算教學融入到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首先根據課本主題圖創設學生郊遊乘車活動,提出“四個班只有兩輛車怎麼辦?”“你認為哪兩個班可以合坐一輛車?”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並把這個情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對此學生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計算方法之後,還為學生設計了為皮卡丘買商品的活動。這樣不僅較好地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只是變換了一種書寫的方法,不會太難。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嘗試。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就請自學課本或請教旁邊的同學,培養他們自主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通過獨立嘗試和小組討論學習後,無需教師多講一句,就能把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說出來。如列豎式時個位要對齊個位,十位要對齊十位,從個位算起,個位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等等。所以我想,教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可以充分發展的環境,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3

新課開始,我藉助排隊的情境圖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情景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能使學生輕鬆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去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爭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提高學習興趣。

“兩位數加兩位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如果只要求正確計算得數並不難,但是要求學生又快又準地用最恰當的方法計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此,學生可利用前面學過的計算方法,通過課件擺小棒使圖中的'小棒變靜為動,學生在動態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間裡形成聯想,加深記憶,配有鮮明的色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心算的基本方法。除了我們學過的計算方法外,還有同學想到了用豎式解決的方法,這時學生便需要教師的肯定、激勵和引導。

課堂上,教師的必要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才不至於盲目,有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才更有意義。在學生生動而豐富的操作中,運用“轉化”的思想,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思考,更直接的獲取新知識。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知識現狀,我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下采用了探究法、討論法,練習法、演示法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我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提倡演算法多樣化。

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4篇)14

在上週上完這節《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課之後,數學組進行了教研活動,讓我也有機會聽到各位老師對我這節課的一些意見和建議,結合老師們的評價,我又一次對這節課在設計上的一些細節進行了思考,針對學生在學習進位加法上存在的困難分析原因。有如下幾點收穫:

一、完整講解演算法。

本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瞭解釋算理上,解釋“個位滿十要怎麼辦?”怎麼出現進位的‘1’的?”對於這些問題,我通過擺小棒來解決突破。但是,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班級裡的部分學困生,搞明白了個位上怎麼算,但是進了位之後,怎麼算就很模糊了。於是就有學生在作業裡反應出一個現象,個位滿十隻管進位,小“1”也大大方方地寫在橫線上,但進位之後的十位加法,依舊如不進位加法一樣算。並不把這個“1”當一回事兒。再問她,這個“1”怎麼不算啊?他(她)也是一臉的茫然。

分析原因:學生明白了個位滿十要進位,但怎麼進位並沒有很好的掌握,主要因為我在教學中也是一句話帶過。沒有在新授的最後,概括地、完整地講述計算的過程,也沒有引導學生來說一說。可能對算理講得比較多而忽視了演算法。張老師提到的建議頗有幾分道理。算理固然要講,但講了也不一定學生們都懂,因為學生之間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演算法一定要講透,先學會怎麼算,等學生的知識水平成長到一定程度,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算理。注重算理的同時,不能忽視了演算法的重要性。

二、練習中的連續進位的問題設定合適嗎?

在專項練習中,有一道4555的連續進位題,當初在備課時,也考慮了一番,是否將此題列入本節課的練習中。因為連續進位超出了本節課的知識範圍,但在書本的課後練習裡又有涉及。在評課過程中,老師們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在教研活動之後,我認真回想了當初課堂上的情況,學生在連續進位的時候,不知道十位和百位上的數要怎麼填,甚至出現了550或10100等情況。而我給出的只有口頭上的解釋,學生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我開始講解下一題。顯然,這道題對學生而言是有困難的。學生掌握了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但是學生在遇到十位也滿十的時候,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了!事後我考慮再三,認為這題不放在練習裡,放在第二節課上,而且可以藉助小棒、正方體或是計數器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連續進位。這樣,學生的'理解可以更透徹,掌握可以更紮實。

三、比較的方法不僅僅在利用“<”和“>”

在解決“帶50元錢夠嗎?”的問題時,我直接想到的是拿算出來的56與50比較,因為56>50,所以不夠。老師評課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比較兩數的大小,不僅僅只能用直接比較的方法,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減法,再比如以後學習分數的性質之後利用的除法等等。而我的教學就將我思維的侷限性固著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知識的拓展和學生髮散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