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過新年》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新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過新年》教學反思

《過新年》教學反思1

《過新年》是中班“新年到”主題裡的一節課,我把這節課安排在了元旦前,更能讓小朋友感受到新年裡歡樂、熱鬧的氛圍。其次,《過新年》本身是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咚咚咚咚鏘”的反覆出現,更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的過新年歡樂情景。

這節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時主要以歌唱為主,在活動中,我出示了圖譜讓幼兒理解其中的歌詞,沒想到沒唱幾遍小朋友就學會了,對歌詞裡的“咚咚咚咚鏘”唱得更是順溜,還唱出了鏗鏘有力的感覺。在音準方面,附點音符方面都掌握地不錯。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小朋友很喜歡在前奏的時候搶唱,針對這個現象,我讓小朋友在前奏的時候來拍手打節奏,通過這個辦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現象。

第二個課時的.時候,我讓小朋友把身邊的各種會發出聲音的東西變成樂器,來打節奏。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到拍手、跺腳、拍大腿等。我先讓小朋友根據自己想到的來為歌曲打節奏,小朋友都玩得不亦樂乎。後來我又對小朋友進行了啟發,小朋友想到了,我們用手拍地板也能發出聲音,用手拍凳子也能發出聲音,隨後小朋友進行了嘗試,不試不要緊,一試小朋友根本停不下來,看來小朋友對這個玩法十分感興趣。

在整個活動中,我光顧著小朋友的興趣,沒有很好地引導小朋友按節奏來打節奏,在下次音樂活動的要注意這些問題。

《過新年》教學反思2

《過新年》教學反思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原動力,是學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本課時中我牢牢抓住過年這一主線,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始終沉靜在現實與想象之中,興趣昂然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過新年》是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咚鏹”的反覆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的過新年歡樂情景。 本課在設計時,我就有意突出創設熱烈歡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歌曲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能夠熱烈歡快地演唱歌曲,從演唱到聆聽,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積極配合教師所設計的各個環節的活動,小組間,師生間配合默契,使學生在情感上體會到新年的快樂。學生能夠基本達到學習的目標,從情境匯入以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匯入,激發學生一目瞭然描寫的是老師的歌,為學習《每當、在語言上,還需要更加的鮮明簡煉。

《過新年》教學反思3

《過新年》是二年級孩子們在本學期學習的最後一首歌。上節課學生們領略了很多國家是怎樣過新年的,這節課我會帶著我的孩子們過一個真正的“中國年”。

這是一首節奏歡快,旋律流暢,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結合著中國過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我設計了一節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在本課教學完成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並且對這一課有了新的想法。

在匯入環節,我先向讓孩子們聽聽鞭炮的聲音,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這是什麼聲音,表現了怎樣的場景?”孩子們說:“是鞭炮的聲音,結婚的、開業的、春節”,“是呀,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外國人是怎樣過聖誕節的,近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們中國人是怎樣過新年的。你們在過年時候最喜歡做什麼啊?小手一個一個的舉起來,都想來說一說,有人說,我最喜歡放煙花、放鞭炮;也有的說,我最喜歡到遊樂園玩,還有的說,去拜年;最後有人看見書上的小朋友了,就說敲鑼打鼓……“是呀,過年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咱們一起來學習歌曲《過新年》,迎接新年的到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初聽歌曲《過新年》,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在復聽時,我示意大家為歌曲來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動作,等我示範後,孩子們聽著音樂敲擊“鼓”面,興趣就更高了,教室裡呈現出了過年的氣氛。

在本課教學中,我設立了三個教學目標,首先在情感上:通過歌曲《過新年》的學習,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現過新年的熱烈喜慶氣氛,並通過東北舞秧歌步的'學習表現過年時的愉快心情。其次,在知識上:學習歌曲《過新年》,認識中國民族打擊樂器鼓與鑔,並熟練掌握《過新年》的節奏,完整演唱歌曲。最後,能力上:在學習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培養學生創編節奏的能力,並且將學會的節奏運用到其他歌曲中。這三個教學目標完成的教好,學生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熱鬧歡快的場面和熱烈喜慶的氣氛,並且熟練的掌握了歌曲的節奏,認識了民族樂器鼓和鑔還有鼓。在學習歌曲的環節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漸進,讓孩子從聽辨鼓和鑔的聲音開始,認識了鼓與鑔,之後用小鼓和小鑔一起配合,學會了歌曲當中的基本節奏“咚咚咚咚鏘”,這樣一來為學習歌曲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孩子們從節奏的認識,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詞,然後很自然的就將歌詞加入到歌曲的旋律當中了,所以歌曲學習的環節進行得非常順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聲音我在教學中不斷的強調,以小兒歌的形式,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是正確好聽的,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正確演唱歌曲。

本課設計符合學生好勝、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綜合性音樂活動,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在輕鬆愉悅的活動中獲取了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之處是創編歌詞這一環節,需要老師用藝術性的語言更深的拓寬孩子們的創編思路。

《過新年》教學反思4

《過新年》是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咚鏹”的反覆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的過新年歡樂情景。

本課在設計時,我就有意突出創設熱烈歡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歌曲。貼窗花把熱烈氛圍帶入課堂,模仿律動,旨在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及對音樂節奏的感覺,為歌曲創作律動做好鋪墊。所以學生能夠載歌載舞地演唱歌曲,身體活動起來,處於興奮狀態。

學唱歌曲從按節奏讀詞作起效果很好,學生解決了節奏問題,學唱歌曲就輕鬆了許多,只用了三遍,學生基本學會演唱,再分組鞏固,有競賽的性質,學生參與很積極。學生情緒非常飽滿。聆聽《新年好》重溫了熱烈歡快的'音樂氛圍,最後在《恭喜恭喜》的歌曲演唱中結束本課。

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能夠熱烈歡快地演唱歌曲,從演唱到聆聽,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積極配合教師所設計的各個環節的活動,小組間,師生間配合默契,使學生在情感上體會到新年的快樂。但在課時的安排上還要進一步改進,爭取恰到好處,進行完美的教學。

最初設計此課時,我還擔心把模仿敲打“咚咚咚鏘”放到學唱歌曲前,學生會不會因為對模仿感性趣而忽視歌曲的學唱,從實際看來,擔心沒有必要,學生在前面的每項環節中,都已經進入學習狀態,興趣指引他們不斷向前探索,有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要把握好興趣的尺度,就會成功地駕馭課堂。

《過新年》教學反思5

繩子是孩子們經常接觸到的一種體育活動器械,孩子們會拿著繩子學習跳短繩;用繩子走平衡;把兩根繩子中間間隔一點距離當成小河,練習跨跳;也有的小朋友站在繩子的兩頭玩起了拔河等等。繩子的玩法多種多樣,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今天我們的教學活動是在《過新年啦》這個主題下開展的《“繩”彩飛揚過新年》這個體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主要是要讓幼兒能想出多種玩繩方法,嘗試團隊合作;並且通過玩繩進行多種跑、跳練習。增加腿部力量,提高協調能力。讓孩子們在玩繩中體驗新年熱烈的氣氛及感受同伴間合作帶來的愉悅。因此,我把《“繩”彩飛揚過新年》這個體育活動設計成了過新年的景象,放鞭炮、舞龍。放鞭炮這個環節很好開展,因為幼兒非常熟悉,把繩子揉成一個團,在老師喊“點火”後,孩子們趕快往空中一拋,嘴巴里同時發出“噼啪”的聲音,孩子們玩得非常的高興。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接力賽的遊戲:將幼兒排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左右各兩隊面對面站立。一邊兩組,左面兩隊第一名幼兒將空中高掛繩抓住跑去交給對面第一名幼兒後再站到隊尾,兩隊幼兒依次跑出,直至全部幼兒跑完。第一遍練習,第二遍兩隊比賽,教師擊鼓助威。在這個遊戲中,因為採用了比賽,孩子們的遊戲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達到了活動的目的。最後,我採用了我們中國人喜歡舞龍燈來慶祝自己的.節日,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舞龍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吧!教師出示長繩,帶領幼兒分兩組,每組幼兒右手同抓一根長繩成“龍”,在“龍珠”的指引下或蹲、或走、或跑、或揮舞長繩。教師合理運用鼓聲指揮幼兒團隊合作舞龍。

活動是非常快樂的,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也非常的高,活動量也因為有遊戲的轉換而得到了相應的控制,但是在舞龍這個環節中,要時刻注意幼兒的安全,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是否將繩子用於繞頸等不安全玩法,並及時制止,教育幼兒不要與同伴相撞。

《過新年》教學反思6

《過新年》這首歌曲表達了兒童過新年時的愉快心情。歌詞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鑼鼓點的襯詞的運用為歌曲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歌曲為羽調式,民族風格濃郁。歌曲中旋律節奏重複的因素很多,但多為變化的重複。最後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處結束,顯得歡快熱烈,意猶未盡。

本節課以“過新年”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始終。從情境匯入、學唱歌曲、參與體驗、等幾方面,突出對歌曲《過新年》的學習。教學中通過聽一聽、奏一奏、唱一唱、演一演來感受歌曲熱鬧、喜慶的氣氛。

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合著《過新年》伴奏音樂拍手來感受喜慶的新年氣氛,再讓學生說說過新年的活動,帶他們在音樂中欣賞新年的各種活動,激發他們過新年的願望,使學生很快進入到過新年的情境裡。

接著,通過送對聯、認識打擊樂器“鼓”“鑔”,做節奏遊戲等方式學習歌曲節奏以及解決難點。教學中,主要通過學生模仿--敲打—合作的音樂實踐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瞭解、掌握鑼、鑔的音色及敲打方法。試教時,我採用的是分組來演奏,後來是採用了同事推薦的每個人同時演奏兩種樂器。上課中,發覺到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第六樂句八分音符中,兩手不能快速配合演奏,而且學生之間也缺少了一種體驗合作的樂趣。

演唱環節還是比較順利的,每次演唱,都能到的對聲音的要求,比如坐姿、表情、眉毛要抬起來,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調整好自己的演唱準備。特別是在提問“怎麼唱,我們的歌聲會更動聽?”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回答非常地精彩,兩個女孩子都提醒到了演唱的基本姿勢,還有帶著喜悅的'心情,後來通過個別樂句力度的不同,我們又完整地演唱了歌曲,歌聲就更動聽了。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樂器的伴奏,為了達到好點的效果,我特意請學生給演奏代表試演一下,後來的表演就特別成功了。

為了是過新年的氣氛更加濃烈,我還設計了過新年中很具代表的形式:扭秧歌。利用孩子都有的道具“紅領巾”當作紅綢,來表演紅綢秧歌。學生們在欣賞了我表演後,各個都躍躍欲試了,我們一起練習了三組動作,還有代表性的十字步。不過,由於教室位置比較小,學生的動作還不能得到更好的自由發揮,經常會碰到隔壁的同學,有點小遺憾。

在課的最後環節,我加上知識的拓展:回家查詢資料,國外是怎樣過新年的?

雖然整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許多不足,關注點基本聚焦在前面的學生而對後面的孩子關注度不夠;演唱中,對第六樂句音準的連唱一帶而過,可以請學生說說;在課堂中的提問,缺少教師的追問;在演奏樂器時,可以更放開來些,讓孩子自己體驗,不要一直老師講學生做,顯得有些死板;演奏中,雖然我事先要求輕輕地拍擊,但個別學生還不能做到“輕巧地演奏”,好幾個孩子會很用力地拍擊,影響了演奏效果。

《過新年》教學反思7

本節課以“過新年”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始終。從情境匯入、學唱歌曲、參與體驗、創作表現、拓展延伸等幾方面,突出對歌曲《過新年》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型的課程。

本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並能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淡化和解決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快樂中、遊戲中學會了歌曲。

為了使同學們很快進入到新年的歌曲內容中去,教師把教室佈置成過新年的場景,使學生感覺到了新年到處都洋溢著喜氣洋洋和熱烈的氣氛。利用歌曲《過新年》進行律動,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從教室外伴著音樂的旋律跳進來。其目的是要用這種喜慶、活潑、快樂的氣氛來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儘快進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課題的作用。

根據學生無意注意佔優勢的原理,運用知識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無形中掌握了知識,把枯燥的學習變成了樂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如在教學節奏時,教師採用了直觀形象的圖片形式,讓學生按圖片讀出節奏,並與老師進行歌詞接龍的遊戲,學生便在玩中學會了本歌的歌詞與節奏。

根據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新課程標準理念,教學中我運用了“音樂感知實踐教學法”和“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教師在匯入新課時就是通過聽範唱使學生感受歌曲情緒。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後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現。在學會唱歌曲後,學生選擇表演形式自編表演動作,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舞蹈、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造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這節課中教師巧妙的設計,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收穫。教學中通過學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樂實踐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瞭解、掌握鑼、鼓、鑔的音色及敲打方法。再如:分組對錶現形式進行練習的環節,學生們通過親自實踐、合作練習、小組彙報等音樂實踐過程中,表達了過新年的喜慶和歡樂的心情。教學中一個小小的環節上也能體現出教師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請同學利用身邊的物品模仿鑼、鼓、鑔的聲響,孩子們的創造力被激發了出來:小手敲桌子邊模仿鼓的、格尺敲打鉛筆盒模仿鑼的、兩個鉛筆盒互相敲打來模仿鑔的。孩子的創造力為課堂增添了光彩。

本節課還有遺憾的是:學生雖然對過年有了一些瞭解和感受,但教師應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的一些風俗習慣做一些介紹或請同學們交流交流會更好。其次,在課的最後環節加上知識的拓展:回家查詢資料,國外是怎樣過新年的?我想這樣補充後這節課教學效果會就會更好些。

《過新年》教學反思8

鑼鼓鑔是民間常用來表現喜慶、熱鬧、歡快氣氛的打擊樂器,雖然孩子們都聽到過它們發出的聲響,但很少親密接觸過,也就很少親手敲打過。為了讓孩子們感受這三種樂器的魅力,能夠很快地掌握它們的演奏方法,並準確地為歌曲伴奏,我採取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激趣匯入

首先,播放鑼鼓鑔音樂,讓孩子們感受其情緒,並辨別音色,同時展示實物與圖片。接著播放動畫演奏,激發孩子們學習敲擊演奏的興趣。

二、模仿敲擊

我先分別敲擊這三種樂器,並選擇不同的部位進行敲擊,讓孩子們在模仿敲擊姿勢的同時,判別音色的美感,引導它們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注意自己對演奏姿勢掌握及不同部位所發出的聲響是不同的,要尋找音色好聽的部位去敲擊,展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三、創編響聲詞

請學生仔細聆聽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響,創編象聲詞模仿唱一唱。這樣既能使學生掌握模仿三種樂器的象聲詞,又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為以後的創編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相互合作

音樂活動是一個相互合作,集體完成的專案,特別是用不同的節奏和樂器為歌曲伴奏,這一點體現的更加明顯。如果合作好了,就能夠演奏出動聽美妙的音樂,如果合作不好,那就是噪音了。我運用分小組探究學習的方法,讓它們分別敲擊自己手裡樂器的節奏,然後再合二為一,最後個別展示跟音樂為歌曲伴奏。

五、延伸拓展

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並敲擊傾聽,哪些物品通過敲擊發出的聲響與這三種樂器的聲響相似,沒有樂器的同學可以敲擊它們,模仿聲響,為歌曲伴奏。這樣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還做到了面向全體。

整堂課下來,基本達成了預設目標,但因樂器數量較少以及時間的關係,上臺親手演奏這三件樂器的孩子太少了,另外,除了這三件樂器外,還應該加入其它的打擊樂器及表演動作,來烘托熱烈、歡快、熱鬧的氣氛,這樣孩子們的參與率就高了,才真正達到全體參與的效果了。

《過新年》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

一、音樂的情緒。

二、通過唱歌曲《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趣。並通過紅綢舞步的學習,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三、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並能為歌曲伴奏。

四、能編創簡單節奏、送新年賀卡的小遊戲。

教學內容

一、聆聽《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龍咚鏘》

二、學唱歌曲《新年好》並進行歌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送新年賀卡

教材分析

一、器樂曲《小拜年》

這是根據同名吉林民歌改編的。歌曲《小拜年》為四四拍,F羽調式。它的節奏緊湊,變化比較多,旋律活潑歡快,抑揚有致。由於歌曲是後半拍起唱,帶有東北地方戲曲“小帽”的特點,唱者邊歌邊舞,或扇子或手絹,別具一格。在東北地區有很多種旋律,黑龍江、吉林、遼寧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種傳統民歌,在民間廣為流傳。課本選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編的器樂曲,使學生感受嗩吶、鑼鼓等民族器樂所渲染的歡樂氛圍及濃郁的東北民間音調。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奧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12月25日是許多國家萬民同慶的盛大節日,在這辭舊迎新的節日裡,你會聽到一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首歌在聖誕前夜演唱,那安詳柔和的旋律,帶給人們節日之夜的溫馨與和諧,那就是著名的聖誕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龍咚鏘》

這是一首運用漢族民間音調創作的兒童歌曲。二四拍,五聲宮調式,由起、承、轉、合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主要運用了節奏重複,旋律級進、重複,前兩樂句歌聲與鑼鼓聲交聲交替,轉句開始將鑼鼓的節奏與歌唱的音調結合在一起,強調了熱烈的氣氛,抒發了小朋友敲鑼打鼓慶新年的歡樂心情。

課時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小拜年》感受中國民間過年的氣氛,以及音樂歡快熱烈的氣氛。

二、通過表演《龍咚鏘》感受中國小朋友過新年時歡快熱烈音樂、情緒,並通過紅綢帶、秧歌舞的學習,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三、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並能為歌曲伴奏。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龍咚鏘》

二、聆聽《小拜年》

教學重點:感受中國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表現小朋友過年時愉快的心情

教學難點:用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各組都來了三個小客人,你認識他們嗎?

師分別出示鑼、鼓、鑔,並逐一向學生介紹,並示範其正確的演奏姿勢。

2、出示實物節奏譜,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鑔:0 0 | X 0 |

鑼: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龍咚龍咚| 鏘 0|

3、分小組,探索演奏

龍咚 龍咚| 鏘0龍咚 | 鏘0鏘0 | 鏘 0 |

4、分小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幾種敲擊的方法?

(2)怎樣敲擊長短不同的聲音?

(3)將各小組探討過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組發現的方法多,敲擊出的不同聲音多。

二、匯入新課

1、聆聽東北音樂《小拜年》

師:小朋友,人們一般在什麼時候會敲鑼打鼓?(過年、取親等)過新年的時候,你們一般會幹些什麼?(出示課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麼季節嗎?在冬天的新年我們還可以幹些什麼呢?(出示課件)

A、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到東北去過個新年,好嗎?喊“過年了”,“過年了”!

聆聽東北民間音樂《小拜年》

B、師:讓我們他小組設計一個過年的情景。

(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燈籠、粘年畫)

C、分組表演

1、表演《龍咚鏘》

師:過年真有意思,讓我們用歌聲一起來讚美新年吧!

A、聽範唱

B、朗頌歌詞。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

C、聽歌曲錄音,聽到鑼鼓聲龍咚 龍咚 | 鏘 0|,徒手敲鑼打鼓,讓學生在動中感受歌曲的情緒。

D、用鑼鼓為歌曲伴奏,分小組討論,編創打擊樂伴奏。

E、邊歌邊舞,可以編創動作,也可以拿紅綢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擊樂。

三、課堂小結:過年開心嗎?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課後反思: 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學習新歌的時候,教師有感情地範唱,並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歌曲情緒,使學生沉浸在過年的喜慶氣氛中,學生們自覺地用自己的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

《過新年》教學反思10

落實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要的責任。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語文、數學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各個學科義不容辭的責任。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能力差、精力集中時間短,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課堂的管理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通過本次小組研討磨課、觀課,我收穫如下:

一、情境設計緊貼學生的生活、學習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會經常被各種問題困擾,費盡心思設計的教學環節,絞盡腦汁創設的情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效果卻一般。學生沒有被我們設計的教學環境、環節所吸引,沒有起到我們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樂於參與,能夠認真、積極參與音樂的活動學習中,能思維活躍積極回答問題,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學生興趣持續時間約為30分鐘。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在剛開始有一個小男孩精力不夠集中,但通過不斷的師生互動、音樂實踐活動的參與,該生在參與打節奏時已經完全融入到整節課的情境中,繼而有興趣的學習直至下課。這與本課基於一年級孩子的生活、學習體驗的活動設計是息息相關的。

二、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從每一個細節開始

細節決定成敗,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每一個細節,從細節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本課的教學中,於老師通過語言、肢體語言、打擊樂器等處處引導、規範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讓習慣的養成貫穿於整堂課。比如:“悄悄地”,“老師要請最安靜的孩子參與表演等。”,指揮中結束的動作讓學生停下來等等。

作為年輕教師,我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只有一點一滴的摸索積累。觀課就像一面鏡子,它不僅照出我們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更會讓我們從中學到自身所沒有的東西。磨課是智慧的碰撞,在這裡我們丟擲心中的困惑,吮吸著眾人的精華。讓我們在觀課中學習,在磨課中成長。

《過新年》教學反思11

《過新年》是二年級孩子們在本學期學習的最後一單元中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節奏歡快,旋律流暢,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結合著中國過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我設計了一節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在本課教學完成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不足。

1、教學任務:在本課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蔘與、人人實踐。教學中緊緊圍繞“過新年”的主題,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播放<年>的由來動畫及《春節序曲》的課件,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黑板書上教師親手寫的對聯,使學生在課前已經初步接觸歌曲的節奏重點和知識重點。課堂上由於學生年級比較低,識字量有限,我恰當適時的教授兩遍歌詞,輔助學生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有了前面的雙基教學做鋪墊,也就為很好的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提供了便利。學生們通過各種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敲鼓、耍手絹、扭秧歌等音樂實踐活動,進一步烘托了《過新年》的歡快、熱烈氣氛。通過視、聽、說、唱、舞結合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情感,使他們主動參與音樂體驗,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本節課始終以音樂為主線,以節奏訓練為主體,以情境教 學為重點,滿足現代學生的審美需求,從而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2、教學方法:本課主要採用情境創設法、教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談話法、欣賞法等進行感受歌曲和表現歌曲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歡快、熱烈環境的渲染,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音樂,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觀。同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間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進行了愉快的唱遊教學課,效果極佳。本課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體現了藝術課程的綜合性,同時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為學生創設多種途徑感知、理解音樂,也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表現空間,讓他們用肢體的動作來展示歡慶新年的喜悅,在掌握歌曲簡單演唱的同時也學會了節奏的訓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把握住音樂教學以聽為主,突出節奏入手為基調,給學生創設充分感受音樂的氛圍,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感受音樂歡快熱烈的情緒,使他們在歡快熱烈的情緒中激發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感受音樂給人們帶來的情感薰陶、情緒感染。

3、學法指導:整節課,教學效果尚好,課堂氛圍熱烈融洽,學生在歡快熱烈情緒的薰陶感染下,初步表現和體驗了歌曲的氣氛。通過學生有節奏的讀歌詞、輕聲完整的哼唱歌曲,看得出學生們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整個課堂大多數孩子都能夠在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情況下跟隨老師完成教學的各個環節

是十分不易的。而在初步學習歌詞,簡單學習秧歌步等教學內容上,學生們大多數也能夠在教師多樣的教學形式指引下積極、開心的完成教學任務。

二、問題反思:

1、失誤與不足:在擊鼓和扭秧歌的練習中,再細緻講解動作要領,簡單完整演示練習,最後隨音樂完整表現會更好。投影片製作上再精美、考究會更好。

2、課堂反應:自我感覺這堂課教學效果很好,教學氣氛活躍,課上師生關係融洽和諧,能夠使學生在開心快樂、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在本節課上學生通過教師的各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多種能力,體態動作協調性逐步增強,知識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學生學習更具積極性,在學科教學中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這堂公開課後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除舊迎新之際,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學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過新年》教學反思12

一、音樂陶冶人的情操,是最好的精神享受。在教學中,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貫穿整節課的學習,為此我設定了相關的音樂情境,如:感受聖誕氛圍,欣賞聖誕歌曲等,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鑑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發展想象,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風格的音樂,瞭解歌曲產生的背景,能開闊學生的音樂審美視野,理解和尊重音樂的.人文氣息,使學生了解和熱愛音樂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這首膾炙人口的外國聖誕歌曲,除了旋律優美,意境深遠,還有一段感人的小故事。本課,我設計了平安夜歌的來歷等環節,進一步感受西方文化,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思想。整堂課的設計意在讓學生富有興趣,富有情感的學習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瞭解音樂文化,讓孩子們快樂中有收穫,收穫中有快樂,更好地體現新課標下的音樂教學。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本課融音樂欣賞、唱歌、技能訓練為一體的綜合音樂課,旨在通過多種方法、不同途徑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緒,體驗安詳寧靜的意境。通過聆聽不同版本《平安夜歌》,讓學生體驗不同音樂風格帶來的不同情緒,以此感受在不同處境下不同內次年感情感,提升對平安夜歌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以生動有趣的知識,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才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多媒體教學生動直觀、表現力極豐富,能再現事物發生、發展的全過程,縮小時空差距。它通過直觀形象的手段,以其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欣賞《平安夜》音樂時,我就利用了多媒體展示學生所熟悉的過節日時的熱烈場面,引發學生回憶,從情緒上產生親切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過新年》教學反思13

《過新年》是人音版義務教育教科書(20xx版)一年級上冊第八課。《新年好》是一首英國兒歌,3/4拍子,F大調,由兩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曲調優美、流暢,表現了人們在新年來臨時歡欣鼓舞,互相祝福的心情。這首歌的歌詞表達的感情誠摯、親切,通俗易懂,旋律簡單、質樸。

在教這首歌前,我先讓學生了解了國外小朋友過新年的習俗。通過欣賞兩首不同題材的《平安夜》把學生帶入由音樂創設的情景,讓孩子嘗試國外過新年體驗。學生們聽了我的介紹,都非常感興趣。他們在學唱《新年好》時,心情都很愉快。很快就掌握了這首歌,於是就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了比賽,聽聽哪個小組唱得最有感情,並及時表揚和鼓勵。

一年級國小生剛上國小,正處於轉折階段,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短的特點,發揮其、想象力豐富、模仿能力強的優點,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小樂器來為歌曲伴奏,也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濃厚了,掌握節拍的韻律感也容易了,學生們各個小組的配合也默契了。學生在運用打擊樂器的過程中,能積極主動參與,並能將節奏順利的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中來。當然教師在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過程中,要及時的引導,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帶動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共同參與,一起感受不同節拍的韻律感,樂器演奏時拍擊出不同節拍的強弱規律,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然,沒有一節課是完美無暇的,每個人的思路、想法不同也造就了課程的設計不同,我認為我的這節課還可以用藝術性的語言更深的拓寬孩子們的創編思路,相信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更加努力,集思廣益,為孩子們帶來更加精彩的音樂課堂!

《過新年》教學反思14

今天,我聽了樑老師的一節音樂課——《過新年》,她的課堂讓我深刻地明白了:如果把教學當作一節課來看的話,教學的重點是備課,而教學的難點是上課。

她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節奏練習解決難點——學唱歌曲——認識小樂器——樂器為歌曲伴奏——表演過新年,讓學生領略新年的氣氛。整個教學的環節設計是很有條理的。我們在備課時,一直把教學的難點看做是備課,始終認為一節課成功與否,備課起著至關重要的.環節。所以,我們在備課時都在仔細地研究著教材,拼命的思考著如何才能把這課上的有意思,如何才能把課上的脫離陳舊,並不斷的創新。可是我們確忽略了一個關鍵:學生。

雖然在備課的時候,我們考慮了學生的互動情況、參與情況,但是我忘記了一點: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有他們的思維,有他們的活動,有他們的特殊性。孩子的自控力不如成人,所以,他們不可能說興奮就興奮,說安靜就安靜。而且,我們高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

本節課的課題是《過新年》,所以,樑老師給學生塑造的是一個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場景。她利用《新年好》作為背景音樂,複習了歌曲,引出的節奏,孩子在拍節奏時還非常順利。這個時候我本以為開了個好頭,接下來都會順順利利的。可事實上,接下來並沒有我想的那麼順利。回顧了一下,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節奏伴奏本來是為了烘托課堂氣氛,讓學生能感受到過新年的熱鬧氣氛,瞭解小樂器的魅力。因此,我們分了幾組小樂器,分別用不同的節奏來伴奏,增加樂趣。但是在指導學生拍打這些節奏時,發現學生對X XX 這個節奏接受得不是很好。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用了4個不同的節奏來一齊伴奏,分得太多,學生分開拍時還問題不大,但一起合奏時,就全混在一齊,很亂。拍了不到三拍,原本的節奏型全變成了樣,只是一拍一拍在拍。根本起不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2、打擊樂器進課堂。在平時的課堂中,因為受條件的限制,孩子們接觸打擊樂器的機會很少,每次都因為給孩子們接觸以後,課堂紀律控制不住,而草草收場。以後要注意這個方面,越是不行越是要訓練,要做一個長期的努力,既能提高學生的知識的接觸面,又能讓學會如何控制自己。

3、老師的課堂應變能力有待加強。在教學中,由於實際操作與備課時出現了比大的差異。如在樂器伴奏中,學生接受得沒有預期的理想,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全部掌握這些節奏,伴奏起來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花了很多的時間在這個環節,時間花了,但卻沒有收到效果。不僅如此,還把後面的教學環節給託垮了。導致到了最後的環節,不夠時間完成,只能草草了事,多可惜啊!這是我們在備課時,沒有充分備好學生所致。而且,在實際操作中,老師顧不上反應和應變了,這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需要多磨練才行。

4、備課環節還不夠細緻。今年的備課雖然對各個環節都有研究,但是對於細小的地方過於馬虎。例如師生介面唱,怎麼接?該唱幾遍?讓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該伴奏幾遍?如何伴奏?是師在前面領還是學生在前面領?是一個學生領還是幾個學生領?一起合奏一共需要幾遍?這些小細節的地方是我在備課的時候並沒有明確的。本想在課上的時候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但是這樣不行,課堂中還是會疏忽了很多小細節。

從這節課上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又讓我深感到:上課是教學中的難點。所以,下學期開始,我將繼續關注備課,但是更需關注上課。

《過新年》教學反思15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為了實現這一理念,在《過新年》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孩子收集相關資料,主動參與活動,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道德觀念,訓練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快樂,昇華感情。

新年,作為中國人一個盛大的節日,其背後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在依託。讓孩子感受感受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體會新年給人們帶來的新氣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淺層的目標。讓孩子瞭解元旦和春節的一些習俗,瞭解過新年各地各國不同的習俗及其變化,瞭解這些習俗的由來和背後的'故事,讓孩子因知而愛,愛上這個節日,愛上這些習俗,愛上家鄉和祖國,發自內心的去喜歡,才是本節課的最終目標。

上課伊始,我利用孩子們對之前《冬爺爺在哪裡》的喜歡,告訴孩子們冬爺爺帶來了禮物,歡快的歌曲《恭喜恭喜》,喜氣的春聯、年畫、燈籠、鞭炮等,提高孩子的興趣,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後,引導孩子這些禮物都是用來做什麼的,什麼時候最常見,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過新年》。

首先,讓孩子明確中國新年有兩個,元旦和春節,並對其時間有所瞭解,然後,再讓孩子來講講從父輩、祖輩聽來的關於年的傳說、故事,為加深其印象,播放動畫《除夕和年的故事》,再讓孩子從中瞭解年打敗夕所依仗的三個祕訣,並由此引出過年時的習俗——貼春聯、放鞭炮、掛燈籠。漸漸,由點及面,引導孩子說出更多過年時的習俗。以吃、玩、活動等一一細講,再由家鄉習俗到各地習俗,再到世界習俗,用圖片、影像等讓孩子有直觀的瞭解。最後,讓孩子在《新年好》的聲聲傳唱中,細品新年的快樂!

第二課時,將情境設定為班級舉行新年慶祝會,你有什麼好建議,讓學生思考、動手,同時也鞏固上節課的知識。然後,在此情境下,讓孩子瞭解祝福的意義,動手製作賀卡,送出關愛,共享新年快樂。

整堂課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下進行,孩子們也學到很多,記住很多。就教學環節設計而言,我覺得第二課時可以再充實一些,而學生表現很不錯,只是賀卡上的拼音和字,讓我在開心之餘有些犯愁,看來語文基礎還需要加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