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範文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學生只有在多讀中才能感知、理解課文,從而達到自我消化與吸收。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範文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公路》是一篇精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通過聲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本課教學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故事嗎?學生肯定會興趣盎然。隨後我就播放錄影並說:“有一位明明也和大家一樣,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在網上時大開眼界時神奇經歷。

二、在讀書中理解,激發情感,在讀書中表達情感

這篇文章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我家的電腦可以上網啦”的喜悅之情。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文,而後理解課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的討論情況來看,學生讀書沒有感情是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密切相關的。例如第一自然段,作者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首先告訴大家他很高興。可是我班62位同學有61位理解為“寫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因而讀起來竟沒有一點高興的味兒。於是我引導學生重讀這兩句話,邊讀遍理解,學生終於體會出這段表達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我感到特別高興。”在此基礎上同學的朗讀也有高興的味兒啦。

三、抓住學生的不同理解,引發學生的辯論

課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寫的是作者親身感受網路的神奇功能。在理解時一部分認為是寫網路功能的,一部分同學認為是寫體驗網路的神奇功能的。從同學們的回答情況來看大家都同意是在寫網路的神奇功能的,但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誰的更準確呢?在教學中我抓住這兩點引導學生各據一方進行辯論。在斌論中學生終於能夠準確地理解表達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