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的童話故事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喜愛。

一、 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

視訊出示這一課的動畫,全文配音,佈置思考問題:“聽完後,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的大意?”這樣設計,給學生在朗讀上定調,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在語氣上給學生以示範,也認識了生字詞。利用課件,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一目瞭然了。

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學小蝌蚪迎問鯉魚、追問烏龜的段落時,老師結合課件展示,讓學生主動來發現小蝌蚪前後的變化,採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對話,一個同學做解說員,兩個女同學分別扮鯉魚媽媽和小鯉魚,一個男同學扮烏龜,幾個小個子同學扮一群小蝌蚪,帶上相關頭飾來表演,學生們很快進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著急而有禮貌、鯉魚親切熱情,烏龜好笑認真的語氣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 重點指導,舉一反三,突出學法

像《小蝌蚪找媽媽》這類童話故事,課文內容較長,段落中大致內容相似,如這段講和鯉魚對話,下段講和烏龜對話,結構上基本是一致的,圖也是連環畫形式出示,我們就可以借這類課文,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把小蝌蚪問鯉魚這一部分做為指導學法的突破口,第一步,指導看圖,說說圖上有誰?它們會說些什麼?讓學生先設想。啟發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觀察青蛙的特點,並引導教育:只要不斷地去發現,不斷地去探究,終會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步,讀文理解,小蝌蚪說了什麼?為什麼會誤認鯉魚是它的媽媽?鯉魚是怎麼回答的?第三步,朗讀體會,想一想,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它們的對話?指導讀出小蝌蚪有禮貌,鯉魚阿姨親切的.語氣。第四步,複述課文,用課本劇或講故事的形式來鞏固課文內容。教學時思路要明晰,之後,用課件出示以上幾個步驟,後幾個段就讓學生依照這幾個步驟來小組協作學習。也可以設計幾個問題,出示自學提示:

1、過了幾天,小蝌蚪有什麼變化?

2、它們看到了誰?

3、它們是怎樣對話的?請分角色讀出來?這樣來教學突出了重點,發揮了協作學習的作用,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主動參與的意識,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三、 啟發談話,引導實踐

在《小蝌蚪找媽媽》一課中,學到課文最後,老師啟發談話:“小蝌蚪終於找到了媽媽,心裡多麼幸福呀!假如你是小蝌蚪,你想對親愛的媽媽說些什麼呢?” 總結後,引導學生實踐:“如果蝌蚪不是遇見鯉魚和烏龜,還可能遇到誰呢?”進行改編故事。“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該怎樣對待青蛙呢?”最後拓展提問: “你知道一隻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蟲嗎?”通過這幾個環節的訓練,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學習富有童趣的課文到對科學知識的探求,這種滲透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很有好處。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2

《小蝌蚪找媽媽》是中班主題活動《春天》中的一節語言活動,春天來了,在各個領域裡都涉及到一些和春天有關的活動,剛開始的時間裡,孩子們對現在是什麼季節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春、夏、秋、冬都有回答到的。漸漸的,在系列活動開展後,孩子們已充分感知了春天氣候、植物的變化,春天的動物基本特徵等。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們已經通過畫“小蝌蚪”“折小蝌蚪”利用一次性紙盤製作“青蛙”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已經初步瞭解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簡單過程。所以孩子對這節課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在有這個故事孩子也有聽過不同的版本,孩子還是比較喜歡的。

但怎樣能使中班的孩子更進一步地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知識有所期待呢?

首先,我以猜謎語的方法匯入,激發孩子的興趣;然後請孩子觀看圖片,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讓孩子通過觀察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後把孩子的答案做一個整理。這樣既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又給了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使孩子有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問題,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力。

二、我在用不同的聲調來分段講故事,把問題拋給孩子:如,青蛙媽媽在水草上生下了什麼樣的卵?讓孩子學說:“黑黑的、圓圓的卵”。以此層層遞進,通過“小蝌蚪與四個媽媽”的對話,讓孩子逐步瞭解青蛙的特徵。以至於到最後“小蝌蚪通過與青蛙媽媽”的對白,知道小蝌蚪與媽媽不一樣的原因,把本課的重點推向了高潮。

三、在孩子自由觀察和通過講解的基礎上,在進行“角色表演”,使孩子的興趣點又達到了一個級別,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故事的`進一步記憶和鞏固。

但由於故事偏長,對中班孩子來說不是一個課時就能達到目的的。所以,趁孩子午睡時我又生動地講了一遍,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理解了故事的內容,對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有了完全的瞭解。

每個活動過後,都有很多缺陷等待著我們去反思,去探討,去學習,只有不斷地進行剖析,我們的孩子才能有所收穫,但願自己能夠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瞭解孩子的所需,為了孩子的成長而努力。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3

《小蝌蚪找媽媽》它是一篇脫離拼音的看圖學文。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程。現就本節課反思如下:

一、化抽象為直觀:

上課前,我利用課件收集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觀看課件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二、巧設問題:

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說兩者不像,於是我丟擲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三、多形式討論深入引導:

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呢?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丟擲,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並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四、讀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學生通過暗線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再過幾天,變短了,漸漸地,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4

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教學中,我特別重視一個知識點的訓練:複述。

在語文教學中,複述課文,是理解能力的訓練,也是寫作能力的訓練,是讀寫結合的一種較好的形式。複述訓練的內容一方面是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它經過專家精心挑選、整理、編輯,文質兼美,富於兒童情趣,最適合相應年齡段國小生學習,是進行復述訓練最好的素材。

而本課其中一個知識目標是: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所以用複述的方法來訓練,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教學設計時,我又遇到兩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問題一:一年級複述難不難?怎樣的難度才適合我們班的學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專門查閱了網上關於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複述”的教學文章,知道了複述訓練中有四種:1.背誦性複述;2.提示性複述。3.創造性複述。4.表演式複述。其中,提示性複述既有需要一定的思維組織,又降低了難度,特別適合一年級小朋友。可以根據課文插圖小蝌蚪變化的特點,讓學生邊觀察邊複述,還可以提示關聯詞“小蝌蚪先是長出……,接著……,然後……,最後……”。

問題二:這個環節出現得早,好不好?這就要看學生課前的預習和複述前得讀書充不充分了。實際教學證明了,學生課前預習好了,複述前的讀書就提出明確的讀書要求和目標,如讀書前佈置思考任務“想知道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嗎?請讀故事,邊讀邊把關鍵詞找出來”。這樣,學生即使在老師沒有開始講解課文內容,只要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學生的複述效果都很好。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5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課文。 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

在教學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感覺比較成功: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匯入題時採用了層層揭示的方法。如教學本課時,我先用謎語引出“蝌蚪”,學生在猜謎之後興趣已被激發,然後,我又說“可是這群小蝌蚪最近卻遇到了些麻煩事,它們悄悄告訴宋老師當它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它們很羨慕,可它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在哪?它們聽說一(6)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所以想請你們幫它們找找媽媽,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話音剛落,全班孩子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願意!”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

二、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本文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教學中我用了自讀、對讀、男女生讀和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練習。重點體會並讀好了以下幾個地方:小蝌蚪在水裡游來游去的快活心情;對鯉魚媽媽有禮貌的問話;叫媽媽時高興激動的心情;鯉魚、烏龜和青蛙媽媽說話時慈愛的語氣。在讀的同時不少孩子自然而然地表演了起來,要知道,能夠這樣的表演,讀好課文是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之上完成。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樣生動、活潑的朗讀形式令孩子興致盎然。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6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師: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啟事,你們想看看嗎?

生:想。

師(出示尋人啟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說二七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師: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生:願意。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師:讓我們幫小蝌蚪一起去找媽媽吧。

二、播放課件,引入課文。

師:(播放課件,顯示課文內容)。

師:這是誰呀?(貼小蝌蚪圖片)

生:小蝌蚪。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

生: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著長尾巴。

師:課文裡是怎麼描寫的呢?

生:小蝌蚪是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師:小蝌蚪現在在做什麼呀?

生:快活地游來游去。

師:快活是什麼意思?

生: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師:對!小蝌蚪在池塘裡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也來快活地讀讀書,請齊讀第一段。

生:(讀)

師: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怎麼了?

生:長出了兩條後腿。

師:(師貼長後腿的畫於黑板上)請大家注意看圖觀察(電腦出示課件),這天,小蝌蚪碰見了誰,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生:小蝌蚪碰見了鯉魚媽媽,它在向鯉魚媽媽打聽自己的媽媽呢。

師:老師有個問題,為什麼小蝌蚪會去向鯉魚媽媽打聽他們的媽媽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看到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他們也想自己的媽媽了,所以去向鯉魚媽媽打聽了!

師:你說得真好!哪個小朋友能說一句話,後面用上疑問號,把小蝌蚪想媽媽的心情表達出來?

生:(例句:誰是我的媽媽呢?

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呢?

我們的媽媽在哪兒呢?)

師: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於是鯉魚媽媽決定幫助它們找媽媽,它是怎樣回答的呢?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我們就是這群小蝌蚪,再來讀讀他們的話。

生:(讀蝌蚪的話)

師:(出示鯉魚)老師現在來當鯉魚媽媽,誰來當小蝌蚪,向我打聽?

生:我!我!(搶著答)

師:不急,一個一個來!

生:(一次又一次地練習)

師:交換一下,你們念鯉魚媽媽,我念小蝌蚪。

(師生對讀,邊讀邊做動作)

師:誰願意上來表演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動作都表演進去!

生:(表演)

師:來,評價一下,他們演得怎麼樣?動作都到位了嗎?

生:迎還沒有做出來。

師:怎麼樣是迎?看看圖,圖上是怎麼畫的?誰來試試?

生:面對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

師:再請幾個小朋友來演一演。(生演)

師:他們這回表演得怎麼樣?

生:很好!

師:來,我們一起來把這一段讀一遍。

生:(齊讀)

師: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特點是什麼?

生:四條腿,寬嘴巴。

師:(電腦出示第二幅圖)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繼續遊啊遊,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又長出了兩條前腿。

師:為什麼說是又長出兩條前腿。

生:它已經長出兩條後腿,後來長出兩條前腿,所以稱為又長出兩條腿。

師:(師貼長前腿的畫於黑板上):你真會學習。我們一起來看圖,(電腦出示第三幅圖)老師再請你們自己學習下面的課文,思考一下這回它們向誰打聽媽媽,怎麼打聽的。讀懂課文再請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細地念。

生:(學習)

師: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經在表演了,老師念,你們表演,邊讀邊演,行嗎?

(生演)

師:為什麼課文用了追上去這樣一個詞?

生:從圖上看,小蝌蚪和烏龜的遊動方向相同,表現出小蝌蚪知道媽媽的特徵和所處的位置後急於找到媽媽的心情。

師:讓我們帶著急於找到媽媽的心情再來讀讀這一段。

師:從烏龜的回答中,我們又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什麼特點?

生: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三、總結課文,深入引導。

師: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而烏龜媽媽卻說,蝌蚪媽媽是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服,捉蟲還頂呱呱呢?到底蝌蚪媽媽長得什麼樣啊,請你們討論一下,看看鯉魚媽媽和烏龜誰說的對?

生:都對!把它們倆的話合起來就更好了。

師:那你來說說,蝌蚪媽媽是什麼樣兒的?

生:四條腿,寬嘴巴,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服,捉起蟲來頂呱呱。

師:其實,蝌蚪媽媽就是誰啊?

生:青蛙。

師:小蝌蚪象我們同學一樣聰明,認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課件),仔細觀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媽媽沒有?

師:小蝌蚪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誰能來說一說?

生:小蝌蚪尾巴變短了。

師:貼出小蝌蚪尾巴變短的圖片

師: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該多高興啊!你們想,小蝌蚪會對青蛙媽媽說些什麼?誰能說一句話,後面用感嘆號,把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表達出來?

生:(例句:媽媽,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媽媽,原來你在這兒啊!

媽媽,我們終於找到你了!)

師:小蝌蚪和媽媽見面了,大家都非常高興,它們的話該怎麼讀呢?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蝌蚪的話,一個朋友讀媽媽的話。

生:分角色朗讀。

師:青蛙的樣子,我們在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已經知道了,那課文上又是怎麼描寫的呢?

生:荷葉上蹲著一隻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雙大眼睛。

師:(師貼出青蛙的圖片)你們對青蛙有哪些瞭解呢?

生:一隻青蛙一年能捉一萬五千多條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要好好保護青蛙。

生:青蛙的叫聲很好聽,它還會寫詩:呱呱,呱呱,呱呱呱,

師: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還是游泳能手。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

生:老師,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發明的。

師(微笑地):是嗎?

另一生:不對,是我們學習青蛙游泳時的動作來游泳。

師:也可以說人模仿青蛙的動作。現在小蝌蚪已經長成了青蛙,它們會做些什麼呢?

生:它們和媽媽一起捉害蟲。

生:(齊讀課文最後一節)

四、朗讀全文。

五、簡要複述,拓展思維。

師: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裡,小蝌蚪是怎麼長成青蛙的呢?誰能簡單地說說?

師:老師這裡有一道題,認真聽講的同學才會做。

師:(出示課件)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後腿),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再過幾天,(尾巴)變短了,漸漸地,(尾巴)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青蛙)。

生:說並填空。

師:大千世界,充滿著無數的奧祕,希望同學們能積極探索鑽研,像幫助小蝌蚪那樣解決更多的難題

板書

小蝌蚪找媽媽

兩條後腿

碧綠的

兩條前腿

雪白的

尾巴變短

尾巴不見了。

課後總結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著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祕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裡?聽說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及待地開啟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匯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說、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教師有趣匯入課文以後,隨即丟擲問題。a.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著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

a.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較句子。(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裡遊,就追上去。

c.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d.分角色朗讀並表演。

2.說以讀促說,說中理解

(1)說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後,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說來完成填空題。

(2)說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呢?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丟擲,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並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實錄二附反思,小蝌蚪找媽媽,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7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著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祕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裡?聽說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及待地開啟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匯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說、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⑴ 初讀。教師有趣匯入課文以後,隨即丟擲問題。

① 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②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著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⑵ 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

① 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 ),又碰到了( )。

② 比較句子。(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裡遊,就追上去。

③ 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

④ 分角色朗讀並表演。

2、說──以讀促說,說中理解。

⑴ 說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後,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說來完成填空題。

⑵ 說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暱?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丟擲,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並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8

當孩子剛接觸到新課文的時候,總是十分感興趣。怎樣有效地利用第一課時孩子的新鮮感、用心性,提高課堂效率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本課的開始我以看圖說話的形式引入,這對那些沒見過小蝌蚪的孩子也起了感性瞭解的作用,而看到過的孩子就會邊看圖邊說出很多關於小蝌蚪的知識。這其中當然包括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學習資源,也促使孩子們多讀課外書興趣。

在孩子說了很多關於小蝌蚪的資訊後,抓住小蝌蚪的外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鼓勵孩子們進行朗讀比賽,看誰把小蝌蚪讀得可愛,讓大家喜歡。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孩子們都躍躍欲試。這樣先說後讀,把孩子的口頭語言自然地過渡到書面語言,積累了表達潛力和語感,也加深了對課文文字的理解。

老師的言語在課堂上也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在朗讀了第一段課文後,我用富有童話韻味的語言引導,“小蝌蚪們在水裡快活地遊玩著,有一天,它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就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了。我們一齊跟著它們去找好嗎?”孩子們津津有味地開始了“尋找小蝌蚪媽媽”的歷程——朗讀。讀著讀著,他們就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小蝌蚪們原先是在快活地游來游去,為什麼突然想到要找媽媽了呢?”“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可為什麼小蝌蚪看見烏龜就去叫媽媽,烏龜的嘴巴並不寬啊!”……孩子們能提出這麼多的問題,說明他們已經沉浸在課文裡,思維活躍,作為一個探究者的主角在用心的學習了。這也讓我十分佩服孩子們的眼力,這是一群多麼愛動腦筋又可愛的孩子啊。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我並沒有立刻給他們答案,而是順水推“舟”,讓孩子繼續讀課文,然後讓小組討論,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不能解決的再一齊討論。結果孩子都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比如“小蝌蚪是在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時,想到也要找自己的媽媽;而當小蝌蚪看見烏龜,是因為他們太想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從哪裡看出來呢?“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媽媽!’”……

相信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四十分鐘的課堂成為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9

《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後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學就圍繞著這兩條主線展開了。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著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麼找的?結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在初學文字時,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說兩者不像,於是我丟擲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字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0

這次美術活動與其他繪畫形式不同,是故事連環畫,要求幼兒學習畫故事連環畫,並在畫面上寫數字以表示閱讀的順序,與同伴分工,確定自己表現的故事情節,在畫面中表現出故事中主角和主要情節,感受故事畫與其他繪畫形式的不同風格效果。

由於在語言課上已教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了,所以幼兒對故事資料比較熟悉了,首先我在每組放了倆本幼兒用書,讓孩子們參考幼兒用書來畫,並且規定孩子們選取我翻到的那頁進行繪畫,其次,我重點教了青蛙的繪畫方法,但是繪畫下來效果卻是差強人意。大部分孩子畫了鴨媽媽,龜媽媽,只有幾個孩子願意畫青蛙,魚,透過觀察,我發現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是比較複雜,導致孩子們都不願意嘗試。

在第二教時時,我就吸取了教訓,首先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你要畫哪幅,有的組讓小組長幫忙分配,然後請幼兒自己說說要畫哪浮,其次在青蛙,鵝的師範圖上都相對簡單了,最後,簡單的'從整體佈局和均勻塗色這2方面上對幼兒的作品上進行了評價,並把較優秀的作品佈置在了主題牆,其餘幼兒作品合訂在一齊,變成一本新《小蝌蚪找媽媽》的連環故事書,放在了圖書角,供幼兒閱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1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年級下冊最後一篇課文,是篇脫離拼音的的看圖學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

由於本班學生是農村孩子,對蝌蚪並不陌生。教學本課我直接匯入,問:你們誰見過蝌蚪,在哪裡見過,長成什麼樣子?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觸發他們的生活實踐,激起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匯入後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副圖,猜猜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課文以對話為主,我以朗讀為主。本課文沒有注音,學生朗讀有一定難度,我以教師範讀形式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內容。設計問題:小蝌蚪有什麼特徵?它們是怎麼找到媽媽的'?小蝌蚪找媽媽分別遇到了誰?它們的媽媽是誰?有什麼特徵?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圍繞問題圖文對照展開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男女生讀、小組內分角色朗讀等。並要求學生拿起手中的筆找找、劃劃做記號,養成讀書留下記號的好習慣。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提高了讀的質量。課文第二、三小節寫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我先指名讀這兩小節,讓學生思考小蝌蚪先碰到了誰,又碰到了誰,在這個過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變化,理清了文章脈絡。

然後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急。最後,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並表演,進一步體會。朗讀不僅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情感在讀中得到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朗讀自主學習,同桌或小組內共同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2

隨著課程《小蝌蚪樂趣多》的開展,孩子們在前期已經瞭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也熟悉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追隨孩子的興趣,發現他們對《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非常喜歡。我們就和孩子一起討論:你喜歡哪個小動物?你最喜歡扮演誰?孩子們各抒己見,於是就有了表演的衝動,為了滿足孩子們內心的需求,就一起決定表演《小蝌蚪找媽媽》。

由於孩子們早已熟悉了故事的情節,然後根據情節的需要,讓孩子們學習了小蝌蚪與小動物的對話。根據故事內容,共同討論出四句對話的唸白:(如:你好,你好,你是我的媽媽嗎?我不是,我不是,你的媽媽XXX(寬嘴巴、四條腿、白肚皮),然後按故事情節分角色進行遊戲。

在第一次試教中,我先讓孩子迴應故事情節,再遷移已有經驗,創編小蝌蚪各種遊的動作,並能隨音樂較輕快的做小碎步,做到動作協調。然後討論:小蝌蚪在池塘裡遊的時候,四個小動物應該做什麼動作?最後尊重孩子的意願,誰想做小蝌蚪,誰想做鴨媽媽、烏龜媽媽等小動物?幼兒自主選角色進行遊戲多遍。

通過第一次試教,發現整個活動組織下來偏向語言活動,可能活動匯入講的太多,幼兒演繹的樂趣沒有表現出來,孩子們不會傾聽音樂,不知道音樂什麼地方做什麼動作。於是,準備把活動的重點放在感知音樂、完整遊戲。

在第二次試教中遷移已有遊戲經驗,開始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我先介紹各個場景,帶領幼兒隨樂玩遊戲。在遊戲中,我重點評價孩子表演的動作,如:鴨媽媽你覺得表演的`怎樣?鴨媽媽呢?烏龜媽媽呢?然後,交換角色,幼兒隨樂玩遊戲。最後通過創編遊戲情節,比如一起討論:小蝌蚪一路上還會遇到誰?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

通過兩次活動的試教,孩子們已經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能動作協調的進行完整遊戲了,還會按故事情節創編並自主分角色進行遊戲,遊戲中還初步知道尋找空地方遊,不能碰撞,體驗了與同伴、老師分角色遊戲的快樂。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我一直在思考:孩子們演繹的語言、動作、表情都很棒,也有著愉悅的心情去參加遊戲,而且在遊戲中很投入,真正體現了自主、自發、創造、愉悅的理念。解讀活動名稱,遊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老師們一起討論:遊戲要體現孩子的創造空間,而整個活動還處於根據故事情節表演故事內容,真正表演中體現創造的成分很少,只是停留在故事情節內容表演上,沒有遊戲創作的空間。所以,建議活動名稱調整為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媽媽,與目標相符合,更貼近孩子。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3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為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課文配有六幅圖,分別與六個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本課分2個課時完成,本課為第一課時。授課完畢,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這堂課有成功之處。

一、運用多種有效手段使學生準確瞭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課文第一課時的難點在於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瞭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而且一年級學生對動物的瞭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識性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策劃,我主要利用三個有效手段使整堂課的教學中一條線貫穿到底,從檢查環節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即使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準確無誤地說出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

手段一:抓明線引暗線,條理清晰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著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麼找的?結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在初學文字時,我又問了設定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說兩者不像,於是我丟擲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字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手段二: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上課前,我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我在課堂上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手段三:學文填空,加深印象

在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學生通過暗線也知道了青蛙一生的變化過程。此時,我趁熱打鐵,出示如下填空題: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 ),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再過幾天,( )變短了,漸漸地,( )已經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 )。

這個填空題有效鞏固知識,並加深印象。

二、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

課文中有不少對話,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一目瞭然了。

有了圖文對照,再加以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的主要內容就很快掌握了。

不足之處:

1. 由於是開學第一次上課,孩子們的課堂注意力不夠集中,調動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好。

2. 學生朗讀方面指導不夠,情感不飽滿。

3. 時間上把握不是很好,字的書寫時間被擠佔了。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4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保守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同學的喜愛。這次新教材二冊中還是出現了。由此可見這篇課文是一篇多麼優秀的好文章。課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同學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課文中角色較多,有鯉魚、烏龜和青蛙,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課程規範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沛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今天,我聽了師傅楊老師上的這一課後,學到了許多,也對新課程改革更加充溢了信心。

一、看圖說話,閱讀感悟

這節課開始楊老師電視上播放小蝌蚪在池塘裡遊的畫面,以看圖說話的形式引入,這對那些沒看見過蝌蚪的同學也起了感性瞭解的作用,而看到過的同學就會一邊看圖,一邊說出很多關於蝌蚪的知識。這其中當然包括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學習資源,也促使同學多讀課外書。在同學用自身的語言說了很多關於蝌蚪的資訊後,抓住蝌蚪的外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楊老師鼓勵小朋友們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看誰把小蝌蚪讀得可愛,讓大家喜歡。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這樣先說後讀,把同學的口頭語言自然地過渡到書面語言,積累了表達能力和語感,也加深了對課文文字的理解。

二、借“尋人啟事”,激發同學閱讀興趣

興趣是我們小同學學習的最好老師,激發同學的興趣是培養同學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的有利方法。有了興趣,思維就會處於活躍狀態,他們學習起來就會積極、主動。這些充沛說明了達到同學要學這一目標首要一點就是要激發同學的興趣。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同學主動學習的條件。當小朋友在朗讀了第一自然段體會了小蝌蚪的可愛以後,楊老師神祕地告訴同學,小蝌蚪們看到小朋友都有媽媽,他們想:那我們的媽媽在哪裡呢?於是,他們發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驚訝聲中,教師在電視上出示:

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身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裡?聽說二(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絢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助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小朋友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和待地開啟課本讀課文。他們個個拿著鉛筆全神貫注地這裡畫畫,那裡圈圈,偶爾還能聽到同桌之間竊竊私語地討論。瞧!沒有大費周折的匯入語言,同學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閱讀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三、讀出感情,豐富語言的積累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同學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同學在閱讀實踐中不時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教學這篇課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字詞的學習和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理變化上,而要更多地關注同學在學習中的情感投入,通過讀、演、說,讓同學深深感受課文中語言文字的情感美,從而積累語言,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滿足他們生長的需要。楊老師借“尋人啟事”在讓同學協助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閱讀感悟、情感體驗的過程。小朋友通過反覆地讀,讀懂了很多,然後用自身個性化的語言進行表達。例如小朋友讀後說:

1、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

2、小蝌蚪後來變青蛙了;

3、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是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

4、小蝌蚪一開始找錯“媽媽”了;

5、青蛙的樣子我知道的等等。然後再自身挑選讀,從文中找出青蛙媽媽的特徵。同學通過讀、思,找到了寫青蛙樣子的自然段,體會積累了豐富的語言,並獲得了獨特感受的過程,發展了個性。

總之,在聽課學習中,我感受深刻,我決心在自身的教育教學中,把從楊老師那兒學到的好經驗、好方法靈活地用進去,使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5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年級下冊最後一篇課文,是篇脫離拼音的的看圖學文,是一篇搞笑的童話故事,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忙媽媽一齊捉害蟲,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

由於本班學生是農村孩子,對蝌蚪並不陌生。教學本課我直接匯入,問:你們誰見過蝌蚪,在哪裡見過,長成什麼樣貌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觸發他們的生活實踐,激起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匯入後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副圖,猜猜從圖中你明白了什麼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課文以對話為主,我以朗讀為主。本課文沒有注音,學生朗讀有必須難度,我以教師範讀形式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資料。設計問題:小蝌蚪有什麼特徵它們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小蝌蚪找媽媽分別遇到了誰它們的媽媽是誰有什麼特徵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圍繞問題圖文對照展開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男女生讀、小組內分主角朗讀等。並要求學生拿起手中的筆找找、劃劃做記號,養成讀書留下記號的好習慣。學生在讀中瞭解資料梗概,獲得整體感知,提高了讀的質量。課文第二、三小節寫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我先指名讀這兩小節,讓學生思考小蝌蚪先碰到了誰,又碰到了誰,在這個過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變化,理清了文章脈絡。然後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急。最後,我讓學生分主角朗讀並表演,進一步體會。朗讀不僅僅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情感在讀中得到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透過朗讀自主學習,同桌或小組內共同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