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推薦】數學日記作文彙編五篇

日記3.05W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日記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數學日記作文彙編五篇

數學日記作文 篇1

《哈利·波特》的第一本“與魔法石”價格是19.5元,有191頁。19.5÷191≈ 0.1(元),一頁大約要0.1元,這本書發行了1391500本。如果全部賣出可收入1391500×19.5=27134250元!

第二本“與密室”售價是22元,有203頁。22÷203≈0.11(元),第二本一頁的價格比第一本多了1分錢。這書發行了1271500本。全部賣出可收入1271500×22=2793000元!。

第三本“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價格26.5元,有260頁。26.5÷260≈0.1(元)。第三本一頁價格跟第一本一樣,比第二本少1分。這書發行了1271500本。全部賣出可收入1271500×26.5=33694750元!

原來,第二本一頁紙價格最高。

數學日記作文 篇2

今天,爸爸買了一個新的魚缸回來。魚缸是一個長方體。我問爸爸為什麼不買些魚兒回來。爸爸說:“新的魚缸要殺菌才能養魚的,不然魚兒會中毒死亡的。

盧茜,爸爸考考你,看看你能不能計算出這個魚缸的玻璃面積。”我觀察了一下魚缸,它有5個面是使用了玻璃的,4個側面,1個底面,其中相對的側面面積是相等的。我拿尺子量了量。有2個側面的長是150釐米,寬是70釐米,它們的面積一共是(150*70=10500平方釐米,10500*2=21000平方釐米)21000平方釐米。有2個側面的'長是70釐米,寬是60釐米,它們的面積一共是(70*60=4200平方釐米,4200*2=8400平方釐米)8400平方釐米。底面的長是150釐米,寬是60釐米,它的面積是(150*60=9000平方釐米)。玻璃的總面積是21000+8400+9000=38400平方釐米,合3。84平方米。我高興地對爸爸說:“我算出來了,是3。84平方米。”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好,既動手又動腦,獎你一個擁抱,繼續努力。”

數學日記作文 篇3

今年過年,我去了許多地方拜年,雖然辛苦,但還是有收穫的,共收到了6000元壓歲錢。雖然不多,但這正是鍛鍊我理財的好機會,利用《探索財富》上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積累,來合理分配壓歲錢。

我和媽媽商量,如果我能合理安排壓歲錢,就給我額外的獎勵。聽小姨說,存餘額寶的利息比存銀行的利息還要多,於是我心動了,決定取5000元存進餘額寶。一萬元的.收益是1.67元每天,那麼我存五千元每天的收益就基本保持在0.8元左右,一個月就有24元的收益!這麼算下來,每個月的零花錢就不用擔心啦!

剩下的錢麼,200元用於購買圖書和文具,300元用於購買日常用品,還剩500元。我去南京旅遊時,在南京博物院裡看見了許多精美的商品,心動不已,想也沒想便買了一大堆,結果居然花費了109元,可嚇了自己一大跳,看來我還真是個購物狂啊!火車上買盒飯花了45元,還剩346元。這346元該怎麼用呢?我苦思冥想,決定其中300元作平時的額外支出,46元暫時不動。

數學日記作文 篇4

前幾天,我們進行了期會考試。我數學考了96分,雖然算是高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我那4分丟的太可惜了,錯了些不該錯的。

不過,我可不是那種會被困難輕易打倒的人!於是,我開始分析丟分的原因。不一會兒,我就找出了3個原因:1、考前沒認真複習。2、考試時太馬虎。3、對於數學問題沒有深入認真的思考。

有一道題錯得最可惜,是一道判斷題,題目是:正方體的6個面中不可能有長方形。我當時想到了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長方形這句話,就把這道題判了錯誤,事實證明我錯了,這題應該是對的。

還有一題,也是判斷題,題目是:將3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佔鹽水的100分之3。顯而易見是錯的,可我判的'對,我沒有認真仔細想,3克的鹽放入100克水中後,總量應是103,正確的應該是鹽佔鹽水的103分之3.

考試已經過去了,我應該從其中汲取經驗教訓,我下定決心了,一定要改掉所有的壞毛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數學日記作文 篇5

今天人們都能用正負數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例如若以冰點的溫度表示0℃,則開水的溫度為+100℃,而零下10℃則記為-10℃。若以海平面為0點,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848米,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約-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表示收入,用“-”表示支出。可是在歷史上,負數的引入卻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古人在實踐活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兩人相互借用東西,對借出方和借入方來說,同一東西具有不同的意義;再如從同一地點,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行走,離開出發點的距離即使相同,但其表示的意義卻不同。久而久之,古人意識到僅用數量表示一個事物是不全面的,似乎還應加上表示方向的符號。因此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和解決被減數小於減數等問題,逐漸產生了負數。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負數概念的國家。《九章算術》中已經開始使用負數,而且明確指出若“賣”是正,則“買”是負;“餘錢”是正,則“不足錢”是負。劉徽注《九章算術》,定義正負數為“兩算得失相反”,同時還規定了有理數的加、減法則,認為“正、負術曰:同名相益,異名相除。”這“同名”、“異名”即現在的“同號”、“異號”、“除”和“益”則是“減”和“加”,這些思想,西方要遲於中國八九百年才出現。

印度在公元7世紀才採用負數,公元628年,印度的《婆羅摩修正體系》一書中,把負數解釋為負債和損失。在西方,直到1484年,法國的舒開才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個負根。1544年,德國的史提菲把負數定義為比任何數都小的數。1545年,義大利的卡當著《大法》,成為歐洲第一部論述負數的'著作。雖然負數早已出現在人們的計算過程中,但卻遲遲得不到學術界的承認,直到17世紀,數學、力學、天文學獲得廣泛發展,使用負數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所以負數才正式進入了數學。特別是1637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明瞭解析幾何學,建立了座標點,將平面點與負數、零、正陣列成的實數對應起來,使負數得到了解釋,從而加速了人們對負數的承認。但直到19世紀,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等人為整數奠定了邏輯基礎以後,負數才在現代數學中獲得鞏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