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讀書日記模板合集10篇

日記2.38W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日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日記模板合集10篇

讀書日記 篇1

今年暑假,我在補習班看了許多書籍。其中,我最喜歡《笑貓日記綠狗山莊》了。

裡面的內容是這樣的:笑貓與球球老老鼠,還有地包天一起去尋找朋友小白。但到了那裡他們卻發現那裡的狗都是綠色的。就在他們沮喪不已的時候,一瓶有魔力的紅酒讓球球老老鼠有了不可思議的能力。於是,在一個深夜,他們倆展開了一次危險的拯救行動。歷經艱險,他們終於成功救出被困的小狗。

文中的笑貓非常勇敢,他為了幫助他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遇到困難還能想盡辦法解決。再回想自己從前,感覺自己太渺小了,太自私了。一次美術課上,同桌沒帶水彩筆,而我剛好有一盒新的,但我怕被她用完,就低著頭一聲不吭地畫著自己的畫,心裡還不時的'想著如何去拒絕她向我借水彩筆。現在在回想起來,我真是無地自容。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再看看電視中一幕幕感人的瞬間,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最美教師……,他們都有著一股敢於救助別人的勇氣,而我連“借筆”的勇氣都沒有,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向笑貓學習,向身邊的最美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救助他人的勇氣。因為只有那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班長,讓大家值得信賴的朋友。

教師點評:雖然字數不多,但我能從你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自己曾經的諸多不是,能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從一本書中,漸漸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來,再聯絡身邊的《最美的人》,也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我推薦此文。

讀書日記 篇2

今天,天氣不太好,外面下著小雨,我練了一會兒字,又繼續讀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

那尊英雄的石像因為受到了人們的敬仰,變得很驕傲。“看我多榮耀”,他看不起自己的'夥伴,不屑於靠近他們,所以他的夥伴要把他扔下去……

後來,經過一番爭論,這個英雄的石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一天夜裡倒掉了,與夥伴們一起變成了鋪路石。這時候,人們都來讚美他們,他們也覺得很開心。

這個故事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貪慕虛榮的人。

讀書日記 篇3

20xx年7月22日星期五晴

今天下午我讀得故事叫《小鈕釦的故事》。

主要講的:小鈕釦怕縫在衣服上,就藏到床底下。可是,那裡有個錐子,怎麼看都像一根針。它逃到大街上,卻不小心掉到泥坑裡,釦眼全給泥巴堵死啦。小鈕釦跑回家後,一根針通了通釦眼,把小鈕釦縫在了衣服上。小鈕釦發現跟它並縫在一起的還有另外幾個釦子。它明白了,只有實現自己的價值才是最有意義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使命,每個人也一樣,如果每個人都逃避責任,逃避現實,那我們的生活該是多麼的可怕。

20xx年7月23日星期六晴

今天下午我和姐姐讀了一篇故事叫《種樹老人的活》。

內容是這樣寫的:大森林裡種著各種樹木。有一天,松樹說:“森林裡都要是我們松樹,我保證大森林冬夏長青。”緊接著,其它樹也誇耀起自己來。這時,種樹老人走來,笑哈哈地說:“只有一種顏色,一種風景,那就太單調了。只有大家在一起,才能把世界打扮得色彩繽紛。”

讀了這篇故事我明白了:我們既然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更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不單調,這個世界才更美好。

20xx年7月30日星期六晴轉多雲

今天下午我讀了一篇故事叫《小鹿斑比》。

故事主要講了:鹿皇后新生的寶貝斑比是森林裡的寵兒。不幸的是,有一天,媽媽被獵人打死了。斑比很難過。鹿爸爸告訴斑比:“要勇敢一點。”春天來了,斑比一天天長大,可是,突然有一天。森林著火了。斑比在爸爸的鼓勵和幫助下,終於帶領著大家衝出了火海。看到斑比的成長,鹿王把王位傳給了斑比,斑比做得棒極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像斑比一樣不畏艱難,敢於向困難挑戰。

讀書日記 篇4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這部作品以日記的形式,以第一人稱行文,通過作者、敘述者、主人公的視角,在敘述中拉遠了距離,又讓讀者方便帶入。

日記開始的序言,是用文言文的形式寫的,但日記是白話文,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分析。文言文是封建社會和傳統文化的的代表性產物,所以文言文小序就象徵當時舊社會文化秩序,作為狂人思想武器的白話文自然也就帶上了反對舊社會的色彩。文言文小序的新增使得整個小說的敘事方式顯示出一種複雜性,兩重敘述視角構成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構成了緊張、反諷的關係,形成序言與正文間的距離,從而使作品充滿張力,使人形成遠距離觀照和閱讀,具有形式上的意義,也創造出一種最能顯示出其人生體驗的獨特文章結構。

文言與白話兩種完全不同的文體出現在同一篇文章裡,形成的對比就如同狂人這樣的啟蒙鬥士與這“吃人”本質的舊社會的格格不入,這樣鮮明的對比也預示著文言文為代表的舊社會與白話文為代表的新社會是對立的。

日記開始第一句話就很值得品味,“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這聽起來似乎是胡話,細品下來又像是最清新的實話。三十年不見月光,是不是說生下來就是黑暗呢?那見過的月光,或許是還未學習時,字裡行間寫滿的兒時。中國人對宗教的信仰或者對統治階級權力的信仰比起對歷史的信仰來是少一些的。而歷史的信仰根植於宗族裡的`血脈裡和周圍的無物之陣裡。心有不甘地想看清認清,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那代價就是發狂和被髮狂,然後被戕害。在狂人第一次認清事實的時候是感到精神分外爽快的,是感到全身通透的。可是隨之而來他就感到需要無比的小心,連狗都要小心。然後狂人後面的日記裡就細細寫下了他小心的點點滴滴,寫下了他看見的的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結合序言,我們得知狂人後來痊癒了,他赴某地候補了,這裡不得而知,他到底是真的被吃掉了,順從了,也成了吃人的人,還是他知道要做一個真正的鬥士,入世去救那些還沒吃人的孩子。

《狂人日記》距今百年了,我也工作幾年,年齡也正好三十,的的確確在某些深夜感到像狂人一樣看見了月光,看見傷害人的無物之陣還依然存在,更看清這無物之陣是根植於人性的。看見月亮的我如狂人一般痛苦深思,一般心有不甘,特別是即將成為父親母親年紀,是選擇“赴任”去改變現實拯救下一代,還是選擇“赴任”讓自己榮華富貴以保護自己的孩子,卻有可能吃掉別人或別人的孩子。

我前些天散步的時候還與人說到,我是願意做一個先行者的,並列舉了幾樣可以由我支配但還不是現在風俗的事情,可是與我同行的人真的就是狂人日記裡的醫生、兄弟一般,緊張之極。他的緊張讓我感到孤獨,孤獨得從一百年前的書裡才找到些安慰和勇氣。

還好,看見今天這一百年來的改變,我更有勇氣去看清那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讀書日記 篇5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讀書交流會,上午輪了幾個同學,下午安託班繼續。前面的同學有的講得很流利,有的不太會講。

過了一段時間,我聽到了林老師叫了一聲32號,頓時我變得很緊張。當我上去站在講臺的左邊時,我有點不知所措,先講什麼好?後來,我決定講《小豬唏哩呼嚕》。當時因為緊張,雙手不停地抓著衣角摸來摸去,開始斷斷續續地講著故事,講的時候還不停地重複著“然後”。我講著講著,林老師突然讓我停下來不用講了,說我不熟練,只給我七十分。這時我非常難過,我不滿意自己的`表現,覺得自己說得不如腦子裡想得好。

我以後要多複述故事,鍛鍊自己的口才。

讀書日記 篇6

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一定會用紅黃藍綠青靛紫繪出讀書的悲傷與快樂。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作曲家,我一定會用優美的旋律譜出讀書的憂傷與歡喜。

可惜我不是。

如果我是一個雕塑家,我一定會用手中的刻刀與石灰刻出讀書的孤獨與興奮。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箇中學生,我所擁有的只是一支筆、一張紙而已。

於是――

我只能用手中的拙筆寫出讀書時的淚與笑。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書籍的土壤中,成長著種種心情。

喜愛高爾基的《母親》。母親是一個高貴的角色。傳說上帝創造母親時,為其製作了六雙手,靠剩飯與剩菜充飢的肚量。上帝說:“我無法到達各家各戶,因而我製造了母親。”因為無法面對母親渴望的目光透露的太多無奈,我只好用淚將自我包裹。

欣賞曹禺的《雷雨》。從周家的際遇看到了中國逝去歲月的歷史悲哀。夢總有醒的時候,紙始終包不住火,雷雨交加時,我們看清了一切。因為同情,我落淚了。

感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我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悲劇。莎翁所要表達的不僅是男女之間的纏綿悲壯,更是對人與人之間感情的頌揚。因為讀書,我多了一份遺憾,因而我落淚。

我很慶幸,今生擁有了淚水,因為淚水凝聚了我的情與愛,同情與感動,悲愴與憤怒。而我所擁有的,離不開所帶來的。

但是,淚只是暫時的,笑才是永恆。笑、淚,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遊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栓在一起。

喜愛《紅樓夢》裡或溫柔,或潑辣的`女子,驚歎她們一眸一笑間吐露出的或是高貴或是媚俗的神色。有時,會對著鏡子模仿書中女子的舉手投足,試著更好的揣摩曹公賦予她們的性格。然後,看著鏡中自己滑稽的表演又哈哈大笑。

有時,僅僅是書中的情節就足以讓我笑上一會兒。看塞萬提斯的《堂吉歌德》時,堂吉歌德的際遇讓人啼笑非凡,但是笑完後又有一番額外的啟迪。

此時心境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笑浮現在懷中,而後,融化在夢境中看不清了。

文字所勾勒出的樂與悲是任何形式都無法代替的。

讀書是一種養分,在笑與淚中我學會了成長。

讀書日記 篇7

我等待已久的星期五到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說是待已久的星期五呢?因為這個星期五的`主題班會是《讀書交流會》。通過這次交流,我知道了讀書的好處可多了,首選要讀好書,讀健康的書。讀過一篇短文要想一想它的重點和意義是什麼。通過這次交流,對我以後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首先要選有意義、有趣味、有深刻印象的事來寫。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有想象辦才行,這樣才能寫好日記和作文。我很喜歡這次班會……

讀書日記 篇8

11月24日天氣晴

今天,我讀的文章是《稻草人》,這個暑假我讀的童話集就是以《稻草人》為題目的,所以我讀得很仔細。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心情很難過,因為主人費力種的的稻穗都被蟲子吃光了,這是老婦人活下去的希望啊;漁婦在寒冷的`夜裡只打到一條鯽魚,這條小魚拼命想逃到水裡,可最後它還是難逃一死,而她那生病的孩子渴了只能喝點河水;還有一位婦人,有人要把她賣掉,婦人活不下去了,只好跳河自殺。這些悲慘的情景都被稻草人看到了。稻草人很著急,它想幫助他們,但卻做不到,如果它能走的話,一定會照他們的心願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稻草人太善良了,它同情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只是它的力量太微小了,它改變不了什麼,只能乾著急,最後傷心的死去了。

爸爸告訴我,同情別人,關心別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因此,以後當別人有困難時,我也要熱情地幫助他們。

12月26日天氣晴

今天我讀了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前半部分,主要寫了一位雕刻家給一位古代英雄雕刻石像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位雕刻家工作有計劃性,他在雕刻石像前先做到胸有成竹,在心裡想好石像的模樣後再去動手做。雕刻時也很細緻,他用鋼鑿一下一下地鑿,用刀子一下一下地刻,所以最後雕出來的石像就像活的一樣。“這石像抬著頭,眼睛直盯著遠方,嘴張著,左胳膊圈向裡,右手握著拳,向前方伸著??文章中“功到自然成”這句話給我很大啟示:無論幹什麼事,要先計劃好,然後認真地去做,就像雕刻家那樣,付出的努力才會取得成功。

12月27日天氣晴

今天,天氣不太好,外面下著小雨,我練了一會兒字,又繼續讀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

那尊英雄的石像因為受到了人們的敬仰,變得很驕傲。“看我多榮耀”,他看不起自己的夥伴,不屑於靠近他們,所以他的夥伴要把他扔下去??後來,經過一番爭論,這個英雄的石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一天夜裡倒掉了,與夥伴們一起變成了鋪路石。這時候,人們都來讚美他們,他們也覺得很開心。

這個故事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貪慕虛榮的人。

讀書日記 篇9

我在假期裡讀了福爾摩斯探案集、莎士比亞喜劇集、老鼠記者系列、小屁孩日記等非常有趣的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福爾摩斯探案集,故事主角福爾摩斯,他處變不驚,思想很嚴密,總能從一點小東西(如:頭髮、灰塵的`多少)中找出重要的線索,從而判斷出凶手是誰,誰是被冤枉的。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巴斯克維爾的獵犬這個故事,委託人的爸爸在一條小道上被離奇的嚇死,委託人也在荒原上被嚇死,整件案子陷入死結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福爾摩斯沒有放棄,反而更加投入了,最後,福爾摩斯找出了真正的凶手——鄰居家的史丹帝爾頓先生,他這麼做只為了遺產——巴斯克維爾家族的遺產,他其實是巴斯克維爾家族的一分子,幾年前為了逃避他犯下的罪,而改名換姓,他只要殺掉直接受益人,他這個間接受益人就可以獲得這些遺產。到時候他只需要把名字改回去,就可以獲得這筆龐大的遺產。

讀書日記 篇10

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於我這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說,真的是晦澀難懂,如同嚼蠟。可名作就是如此,不然何以區分大家與大眾之分。

所以於我,魯迅先生的文章必讀兩遍以上,方可略知其意。如若再不懂,那隻能是自己的智商拙急,不能深領其意了。而《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篇晦澀難懂的文章。

至於寫下這篇筆記,也是再讀了很多遍的前提下,再參考著文章,才用拙劣的文筆寫下的一絲小理解。

文末的註釋寫到《狂人日記》是我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小說。那麼魯迅先生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誰都知道當時的中國社會還處於動盪不安的年代,寫此文必定會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響。

那麼魯迅先生既敢寫出此文去抨擊社會禮教,就證明了魯迅先生已經深刻認識到當時的社會已經腐朽沒落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也缺少敢於對抗的思想。

所以魯迅先生通過《狂人日記》這篇小說,塑造了一個被外界認為是“瘋子”的我。而我之所以被認定為“瘋子”,就是我覺得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會“吃人”的人,而且都要吃掉我。甚至連那狗都想要分一杯羹。

可最後的我,竟然發現我那死去的妹妹,可能也被我的哥哥做成了肉,予每個人都吃了。而我可能也是那吃了自己妹妹肉的人,也成了那“吃人”的人。

於是文末感嘆到: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甚是悲涼悽慘。

所以以我低能的智商理解這篇文章,魯迅先生許就是通過那真真假假的“吃人”手法,來批判當時社會的昏暗腐朽,來批判那封建禮數。

通過吃人,來反應那落後的封建思想,反應被那封建思想吃掉的真正的“吃人”者。使社會沉淪,使思想沉淪。

所以魯迅先生才會棄醫從文,不光是因為封建禮數的`“吃人”,還有中國人自己吃自己的慘痛經歷。

魯迅先生當時在日本求學時看到了一群身體強健的中國人冷漠的旁觀一個要被殺害的中國人,竟然麻木到不能反抗,任人宰割。於是魯迅先生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造就當時國情的一切根本毒瘤。就是封建思想的麻木,沉淪。它腐蝕了人的思想,讓人逆來順受。

你順從,則永生;你若反抗,則必死無疑。

所以當時社會才會淪為最大的殖民地,淪為人不人鬼不鬼的人間地獄。才會有許多的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去換取人間正道。

讀罷,竟也覺得悲慼,想到當時若是沒有像魯迅先生這樣的愛國文學家去做文章,做新文學。來對抗舊時思想,那麼還有有多少人都殘忍的“吃”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