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垃圾分類說課稿

說課稿2.62W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垃圾分類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垃圾分類說課稿

垃圾分類說課稿1

一、設計意圖

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了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垃圾分類制度也隨之實行起來。大班幼兒已有知道垃圾要扔進垃圾桶的經驗,但是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二、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遵守規則。我設計了《小小垃圾要分類》這節社會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並通過分類操作,幼兒能夠進一步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同時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社會領域內容要求的第三條“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設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知道生活常見的垃圾分類。

2.能力目標:能區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能正確分類。

3.情感目標:愛護身邊環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類意識。

四、說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區分四種垃圾分類的標誌(將在活動過程中的第四個環節體現出來)

難點:能按照垃圾分類標誌正確區分垃圾種類(將在活動過程中的第五個環節體現出來)

五、說教法

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啟發提問法、情景法、遊戲法、實際操作法等教學方法。以方案教學的理念,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點,採用情景法、遊戲和教師多種形式的鼓勵方法結合,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六、活動總結

本活動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標。整個教學活動貫穿了情景,也採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幼兒興趣出發,使幼兒在親自操作的活動中掌握垃圾分類的標誌,積累生活經驗。在整個教學中,我沒有過多幹涉幼兒的行為,而是作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導幼兒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鼓勵幼兒之間互相幫助,同時也促進了其社會性的發展,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七、說學法

根據上述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幼兒的學法指導上,整個活動都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以情景故事為主線,提供大量實物,幼兒通過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等方法進行學習,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分類),玩中做,幼兒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八、說活動過程

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1.匯入環節——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和直觀教學法,教師設計情景,吸引幼兒興趣。教師故作神祕狀對幼兒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一封來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聽聽嗎?”激發幼兒閱讀信上內容的興趣。從而引入課題,邀請小朋友們來幫助“垃圾大王”解決問題。

2.幼兒嘗試自己進行分類

這一環節我運用實際操作法來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根據幼兒自己的觀點去分類,讓其有一個試誤性的經驗。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準備,但教師不可打擊幼兒,說幼兒分類的方式不對。

3.觀看視訊,進行初步學習

本環節教師運用了電化教學法和啟發提問法,通過播放有關垃圾分類的視訊,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法來對垃圾分類有一個初步的概念與認識。在播放視訊時中間可以停頓,通過提問法,教師提問:“紅色垃圾桶喜歡吃什麼呀?”從而引發幼兒觀察與思考。幼兒回答問題後,教師要積極做出迴應與反饋,這一環節能初步達成目標一和目標二。

4.教師展示幻燈片並拿出標誌圖,引導幼兒認識垃圾分類的標誌。

本環節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法與提問法進行教學,教師將垃圾分類標誌圖單獨展示出來,並引導幼兒觀察幻燈片上的標誌與圖片上的標誌,邀請幼兒上來進行配對,並請幼兒說出是如何判斷的,教師提問:那你知道這個垃圾桶喜歡“吃”什麼嗎?同時可以請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討論想一想做補充說明,這也體現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關注集體注重個別差異的特點,這樣可以幼兒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標誌,加深對垃圾分類標誌的印象。這一環節進一步達成了目標一與目標二。

5.進行送“垃圾寶寶回家”遊戲

這一環節採用操作法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垃圾分類的理解並樹立初步的垃圾分類的意識,教師:現在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都可以幫“垃圾大王”解決問題了,所以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把這些“垃圾寶寶”送回家。教師把四個垃圾標誌圖貼在黑板上,然後將垃圾圖片發給幼兒,教師分組邀請幼兒上來進行遊戲,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並思考再進行分類。遊戲結束,教師總結整個環節並給予幼兒積極的反饋。這一環節達成了目標三。

九、說活動延伸

教師在班級裡可以設定一個關於垃圾分類主題的區域,創設環境,準備垃圾分類對應的物質材料,幼兒可以親自動手進行操作,由此獲得經驗;同時還可以與家長一起進行垃圾分類活動,實行家園共育活動!

垃圾分類說課稿2

一、說教材

㈠、課題分析: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都積極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增加全民的環境危機感和環境意識。如何讓幼兒從小樹立起環保的意識,增加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呢?通過認識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瞭解哪些是可以迴圈再用,並通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的同時,更好地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也是培養幼兒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

因而,從中班起,我就注意從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抓起。本次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環保行為、環保意識的其中一個內容。

㈡、活動目標:

1、知道有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瞭解它們能迴圈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對廢舊物進行分類,並認識相應的分類標誌

難點:在對廢舊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迴圈利用

二、說學法、教法

㈠、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遊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定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並在活動中,以遊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分類),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真正發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㈡、有教育學家認為,幼兒的學習源於遊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幼兒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說明操作在幼兒的分類活動中的作用。目前,在科學教育方法中,應注意內容的興趣性與生成性。使幼兒能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積極主動,效果好。孩子天生愛探索,對許多事物感興趣。教師要把教育的出發點從教材轉向幼兒,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擴充套件成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生成教育活動。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廢舊物,讓幼兒在遊戲和延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達到玩中學,玩中做的目的。從而真正發揮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操作活動中,我還注意用言語鑲嵌,讓幼兒說出廢舊物的名稱,是屬於哪一類。讓幼兒在動手、動口的操作活動中達到活動的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㈠、匯入環節:我以“收信”的形式匯入,激發幼兒閱讀信上內容的慾望。從而引入課題。讓幼兒猜、說的過程中認識分類標誌圖的圖案及代表的意義。(這就完成第二個活動目標和突破活動的重點。)

㈡、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我以遊戲的形式,請幼兒把“垃圾寶寶”送回家,請幼兒學習按塑料、果皮、紙張、等進行分類,並要求幼兒邊分邊說:藥盒是用紙做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裡,是可以再利用的。可樂瓶是用塑料做的,放在塑料的標記這裡,是可以再利用的。柑皮是屬於果皮類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裡,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幼兒通過把廢舊物進行分類的操作活動,從而解決了活動的難點。(有利於幼兒對剛認識的分類標誌圖作進一步的加深認識。)

㈢、鞏固環節:為了讓幼兒能更進一步瞭解廢舊物能迴圈再用的作用與意義。我以故事“山羊公公的商店”,使幼兒從中受到啟發,思考有哪些廢舊物還可以迴圈再用,引導幼兒從自身和他人的經歷、體驗中瞭解關愛環境行為的真正意義。

㈣、延伸環節:在幼兒瞭解關愛環境行為的真正意義時,激發幼兒積極、主動、自覺地自制物品的興趣。把幼兒自制物品作為活動的延伸,把活動推向高潮。使幼兒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此環節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繼續進行。)

四、活動效果預測

幼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個體,他們從小開始就在逐漸探索環境,教師通過抓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分類及周圍環境中的宣傳廣告滲透。讓幼兒感受到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並自覺地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爭當一名“環保小衛士”,並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建立起“關愛環境”的意識。

垃圾分類說課稿3

一、教材理解

1、教材簡析:《校園分類垃圾箱》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而設計的`。意在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蒐集的資料瞭解垃圾的種類,瞭解垃圾不分類的危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並試著和同學一起設計科技、環保、實用的校園分類垃圾箱。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能與同伴友好協作,開展活動。

2、教學目標: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的整體認識,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這一具體目標,同時在理解教材和對學生了解的情況下,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關注校園垃圾,調查瞭解校園垃圾的大概情況及垃圾箱的盛裝現狀,從而學會設計科技、環保、實用的校園分類垃圾箱。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創新能力、收集處理資訊能力及適應社會的綜合實踐能力。

(3)通過活動,加強學生的主人翁與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以及四年級學生們的能力,結合這節課的活動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瞭解垃圾不分類的危害,知道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能與同伴友好協作,設計環保實用的校園分類垃圾箱。

4、教學準備:這一節課離學生生活較遠,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課前教師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還讓學生多渠道的蒐集了垃圾分類的資料。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四年級學生仍舊延續了兒童對新事物的好奇,對課堂教學的活動形式較感興趣。從學生能力發展來看:他們具有一定的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整理資料方法。

三、教法、學法

1、教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規律,結合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實踐性教學法:在教學中設計校園調查環節,讓學生在調查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並促使這些新經驗與學生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研究成果和技能。

開放性教學法:從課前開放性課外作業的佈置,到課中採取小組交流、課上展示交流的方法,把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

2、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在課內採用交流法、分組討論法,讓學生積極交流,共同探討,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校園垃圾箱的調查活動中去。

四、教學流程

在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1、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2、資料交流,深化擴充套件。

3、合作探究,動手實踐。

4、交流反饋,總結評價。

1、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營造能迅速引領學生走進情感的天堂,激發它們學習興趣。

2、資料交流,深化擴充套件。

此環節分為三個步驟:

(1)通過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簡單瞭解校園垃圾分類的現狀和分類垃圾箱的特點。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蒐集到的資料,各小組選代表在班上交流。學生了解更多垃圾分類的情況。

(3)投影出示各種垃圾箱,教師對投影的內容進行簡單介紹。學生對垃圾分類的瞭解更全面了。

以上三個環節層層深入的讓孩子瞭解、認識垃圾分類的情況。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情趣,激發學生的興趣,瞭解校園垃圾的調查打下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指導學生系統的蒐集資訊,把學生的課堂開放到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讓學生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方式,到圖書館、書店、網上查閱有關垃圾分類的資料,不僅是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價值判斷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主動活動和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

3、校園調查,合作探究。

此環節組織學生研究三個問題:校園調查,合作探究。

(1)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校園各處垃圾箱有哪些垃圾?

(2)校園垃圾箱設立的位置是否合理、科學?

(3)觀察校園垃圾箱的外形、功能有何不足之處?這一環節可以讓小組先做好調查前準備:

1、小組成員調查分工;

2、調查工具的準備。

如:垃圾分類的記錄表、利用相機對校園垃圾進行攝像等。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校園各處垃圾箱有哪些垃圾?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增強學生關心身邊小事的自覺性,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親身經歷校園環境的調查,感受美麗校園的來之不易,讓學生在調查中培養合作精神與創新能力、收集處理資訊能力,並引導學生對調查的垃圾進行分類,總結出校園垃圾的種類。觀察校園垃圾箱的外形、功能有何不足之處?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校園垃圾箱為什麼這樣設計?還能否有改正的地方?培養學生改進和創新設計的能力。

3、交流反饋,總結評價。此環節分為三個步驟:

(1)思考分類垃圾箱的設計方案。

(2)設計完成,並展示。

(3)口頭評價。

思考分類垃圾箱的設計方案: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對較多資訊的整合進行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改進和創新能力。這一環節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他們所看見的、所想到的通過課堂展示表現出來,在他們在展示中學會傾聽,在交流中學會分享,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去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並激發學生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