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匆匆》說課稿(通用15篇)

說課稿8.88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匆匆》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匆匆》說課稿(通用15篇)

《匆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閱讀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要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並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藉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激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的描寫,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啟發學生在充分領會重點句子含義及作者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學習仿寫句子及段落,並在討論和仿寫過程中積累語言,滲透“惜時”、“奮進”教育。

3、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含義及表現手法。

(2)、以“讀”為主線,充分展示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的理解、表達。

4、教學難點:

由於人們的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且理解其含義成了本課教學難點。

5、課前準備

(1)、《匆匆》課件

(2)、蒐集和時間有關的名言等。

二、說教法

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為此,只有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學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領會中心思想,體會語言的美,所以採取情感教學,用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

三、說學法

老師指導學生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通過朗讀課文,觀察投影,展開聯想,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感受時間的匆匆,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程式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他說有一樣東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大家猜猜,高爾基說的是什麼?

教師用猜一猜激情創設情境,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創設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在MTV中賞讀課文

把學生帶入如詩入畫的情境中,從整體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形象的畫面帶動學生的思維,為後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在學生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細細品讀作者的.語言,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來去匆匆。並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及讀後的感悟在小組內交流。

(三)精讀精讀課文

1、先讀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筆墨最重的一個段落。作者是如何具體地描述出它來去匆匆的呢?請大家把心沉進去,找到有關文字,讀一讀,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跡。

(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你們的時間又是怎樣從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小事,賦予時間以生命。這樣,啟迪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說訓練,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流逝,既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

然後逐次引導學生品讀第一、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導學生最重點語句的理解,使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達成共鳴。

(四)、拓寬延伸練筆嘗試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積澱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詩詞,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讀給大家聽。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對時間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覺,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詩歌、散文等),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厚集薄發,實現學語文向用語文的過渡。

《匆匆》說課稿2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根據課文的型別特點及學生特點,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積累語言。

3、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

4、學習本課生字詞。

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配樂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蔘與到讀書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去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為引導者。

教學程式

一、開門見山釋題質疑

以孩子的一組成長照片來揭題,板題後,首先由學生簡要介紹朱自清,瞭解作者的大致情況,然後向學生髮問:“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瞭解學生學情,巧妙的`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初讀讀通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文章。

三、細讀讀懂

好文章要三讀,即“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瑰麗,得到美的感受,情的薰陶。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因此,這一環節,圍繞“讀”展開,結合情景創設,學法選擇,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以讀為本,指導學生讀後悟情。

1、自由選擇學文方式細讀讀懂: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邊讀邊思考,或不動筆墨不讀書,或感情朗讀,或默讀等方式細細研讀文章,悟出道理。

2、合作交流生生對話:在學生細細讀書的基礎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心中有話要說,營造一方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一吐為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3、自主彙報思維碰撞指導朗讀: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評價中學生去體會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後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並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為美讀打好基礎。

四、品讀讀美

1、自由組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後還應再讀,在讀中走個來回。“讀中悟,悟後讀”,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配樂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獨誦,或領讀,或齊讀,或表演等,把作者的感情與自己相融合,實現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學生評價與教師的鼓勵性評價。

五、昇華體會

營造課堂上的空白,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要珍惜時間。

六、拓寬延伸練筆嘗試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積澱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詩詞,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讀給大家聽,講給大家聽,說出自己的感受。

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對時間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覺,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詩歌、散文等),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厚集薄發,實現學語文向用語文的過渡。

七、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匆匆》說課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匆匆》。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我們六年級課文第十六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對時光的流逝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文章先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然後通過“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這一系列描寫,具體再現日子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後抓住“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作者關於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還多處運用比喻,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在行文中流露出時光的可貴。同時,時間是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也在進而滲透出生命的可貴,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

1、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進而珍愛生命。

2、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3、課前準備:

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由於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用有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讀,邊讀邊想,讀想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同時,圍繞文中的重點句子,發揮想象力,聯絡實際,理解句子的內涵,通過口語練習和放些練習的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 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基於六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基本的自主學習方法,所以本節課將繼續滲透三種學習方法:一、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二、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在學生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後讓學生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即仿寫),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三、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也是我們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告訴他們,閱讀的時候,可以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溫情匯入,引出“匆匆”

老師用充滿溫情的語言匯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國小生活過去了還能再回來嗎?那麼。是誰帶走了我們的往日?是誰讓我們就要和國小生活說再見?(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6課《匆匆》,齊讀課題,然後揭示課題。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簡介作者及散文。

(三)、初讀美文,感知“匆匆”

分別請幾名同學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力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學生讀的時候教師適時正音,提醒他們注意節奏,注意“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等詞語的讀音。

(四)、精讀美文,品悟“匆匆”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老師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教師這樣引導和鼓勵孩子:同學們,通過剛才大家有感情的讀課文,每一個人對本文都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和認識。那文中那些句子或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使你為之感動呢呢? 然後,學生各抒己見,這裡可以打亂段落的順序,尊重學生的意見,給學生充分的發表意見的機會,但是教師要積極引導,可適當表揚,也可隨機引導,教師課堂準確調控,為本節課的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抓住以下重點段落進行品讀,當學生提到這幾個段落的時候,相機引導。

我這裡就按順序去說,所說到的也就是在師生互動中,要引導學生感悟得出的。

1、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看見了哪些畫面?

教師引導:……是啊,月缺月圓,花開花謝都是自然現象,是時間飛逝的痕跡,那麼你想想看作者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他的心情現在是怎樣的?那麼我們說說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才能讀出作者的這種心情?作者用心寫的這篇散文,我們應該也用心靈去誦讀。

2、第二自然段。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匆匆而過,作者面對自己無意間溜走的“八千多個日子”心裡有什麼感受呢?他會說些什麼?學生想像發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體會惋惜之情的`重點句子: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為何“頭涔涔”?為何“淚潸潸”?重點指導作者對“我的手漸漸空虛”的朗讀。

3、精讀第三自然段:我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匆匆而逝的呢?老師和同學接力讀。

在我們的生活中,日子是在怎樣的不經意間消逝的?學生自由說,從切身體會到時光匆匆永不停息。抓住“跨、飛、溜”等動詞讀,讀完後想想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幾句話。

新課標指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在這裡我們由讀引入寫,讓學生在讀懂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 深入作者入內心深處讀第四自然段:面對如此匆匆而逝而又了無痕跡的日子作者覺醒了麼?他心裡在想些什麼呢?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讀給大家聽。把覺醒讀出來。指導朗讀感受作者內心的自責,以及內心的一種淡淡的鬱悶和傷感。在學生自由說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日子除了“如輕煙”、“如薄霧”還像什麼?你能說出更美的句子嗎?在這裡以讀促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然後進一步結合文中重點句子,邊讀邊品,聯絡實際,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五)、統觀全文,讀一讀學生喜歡的優美句子。

(六)、樹立衝突,激發學生思維碰撞。

在這裡,學生們通過品讀和想象已經瞭解了課文內容,能夠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時間的匆匆流逝的無奈,可以乘勝追擊,丟擲問題:同學們:通過剛才大家的分析和品讀,你感到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學生會說出“難過、後悔、無奈、、、、、、”等一系列詞語。那麼你猜一猜本文作者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學生會眾說紛紜,然後多媒體出示朱自清先生的簡介和一生成就簡要。進而使學生明確,正是因為珍惜了時間,朱自清先生才有了這麼多的成就,正是因為珍惜了時間,朱自清的生命才會更有意義。同時,引導學生了解到,朱自清先生一生成就仍在嘆息時光的虛度,那麼作為國小生,我們在珍惜時間的問題上又該怎樣去做呢?

在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心情後進行仿寫:作者認為自己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你的呢?請你寫一寫。寫後再次插入作者有關資料讓學生了解,正是因為作者對人生的思索,為自己的徘徊而不甘、而不平,才造就他的有所為、有所痕跡,作者不是白白走了。進而引發學生思考:你們願意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這一遭嗎?你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閒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思考後自然引出本節課最後一個環節——

(七)、課外延伸,昇華“匆匆”

我們學了這篇散文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你對以後的日子有新的認識和打算嗎?能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嗎?再次回到第一段,深化主題: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好好把握,讓人生過得充實、有意義!

最後,引導學生交流剛才的隨筆,老師也出示一篇自己的隨筆,配樂《秋日私語》,指生讀:“時間是無情的雨,時間是無聲的風,時間無處不在,時間在何處遁形?浪費了時間,時間也會將他拋棄最遠,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

教師隨配樂說道:“朱自清先生,反思時間反思生命,是因為他深深的懂得了”學生隨教師手勢齊讀:“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朱自清先生一生碩果累累,給人類文化寶庫做出了巨大貢獻,那更是因為他深深的懂得了——”學生繼續齊讀:“珍惜了時間,才會珍愛生命,才會贏得成功。”

全課結束。

五、說板書設計。

16、匆匆

(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 珍惜時間

(這樣的設計是讓學生能從時間的名言、到課文中作者的感悟、再到自己的感受,一目瞭然。)

文章內容無具體事件,板書很難找到立腳點。為充分調動師生兩個積極性,打破板書是“教師責任田”的專制行為,促進師生活動的默契及其合作精神的培養,我採用了合作型板書。時間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著“匆匆”二字,滴入時間的河水裡,一艘艘載滿時間的小船,一去不復返地流向遠方。如詩如畫的教師板書讓學生進入了情境,引起了學生心靈的共振,緊接著讓學生板書珍惜時間的名言“時間就是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學生通過學課文,寫名言,悟道理,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匆匆》說課稿4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六年級下冊第2課《匆匆》。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和多媒體的運用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失的蹤跡。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和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比擬性描寫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2、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於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3、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課文的型別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感受語言美。

難點是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濃郁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

5、課前準備

①蒐集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②蒐集和時間和關的名言警句

③多媒體課件

二、說學法:

為了擺正教學中教師“導”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朗讀探究法、品詞析句法。“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

三、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激趣匯入—初讀課文—品讀感悟—誦讀積累—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迷語激趣匯入,引出“時光匆匆”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猜一個迷語:何物無聲,何物無色,何物無情,何物無價。打一詞語(時間)直奔主題。

第二步、介紹作者

讓學生彙報關於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步、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問自答,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最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學生通過初讀,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第四步、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2、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下面從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

(1)析文品賞。(出示課件)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控文字,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字、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品詞析句。(出示課件)

這裡的設計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來理解課文內容。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個環節由讀引入寫,因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

這裡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句式的運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教師的點撥下明晰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既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感受追問。(出示課件)

這部分著重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

教師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然後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讓學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的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實現難點的突破。

(5)首尾呼應。(出示課件)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

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絡到他人?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並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第五步、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熟,甚至能夠背誦。“讀”是研究的過程,“誦”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

第六步、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

(作業的佈置是有層次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結束語:

同學們,人生短暫,我們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時間是花在學習和工作上,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長行歌裡也有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因此我們要珍惜時間!

五、說多媒體的運用

在本課教學中,我準備了PPT課件,配樂朗讀,和時間有關的名言警句,關於朱自清先生的資料等。在教學過程中貫穿進去,使整個教學巧妙的銜接,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匆匆》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的第2課《匆匆》。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解讀:

《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也流露出為前途不明、無所作為而感到抑鬱、傷感的低沉情緒。但在教學中對此時代背景不宜過多講解,重在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本課是首次學習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其作品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積累優美語言。

二、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2個生字,積累本課“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學法: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文章語言清新流暢、生動優美,因此,課堂上老師的分析講解都會顯得貧乏、無力。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體會後再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語言美。所以,本文的教學我打算主要採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讀中感悟的方法貫穿全課。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師生、生生互動的方法學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我先說說課時劃分。本課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交流課前預習所得,讓學生談談對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的瞭解;質疑;然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細讀,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美讀,積累語言。

下面,我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分整體把握課文、分段品讀課文、整體迴歸課文、美讀積累文段、拓展延伸閱讀五個步驟教學。

(一)整體把握課文

我讓學生自由讀全文,把心放在課文裡,邊讀邊想:課文哪幾自然段在寫時間匆匆?學生讀後不難發現第1至3自然段在寫時間匆匆。然後,我接著問,第4、5自然段在寫什麼?學生讀後,可以感知到第4自然段寫的是時間匆匆而過,作者一事無成;第5自然段用一個問句,表達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二)分段品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本段。我給學生閱讀提示:這一自然段是怎麼寫時間匆匆的?

學生讀後,會發現作者寫燕子去了會再來,楊柳枯了會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是為了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用對比的方法,讀後引人產生聯想和想象,覺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來,唯獨時間不會再來。

然後讓學生朗讀體會燕子去了再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再開的美好和時間一去不復返的殘酷。在讀中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的情感。

2、第2、3自然段的教學,我採取讓學生自讀自悟、讀後交流的方式教學。

先讓學生細細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寫時間匆匆的有關的語句,讀讀品品,並在旁邊批註,寫出自己的感受。

然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的過程中,相機引導學品讀下面重點句子。

1、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引導學生品味這個句子,可以讓學生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學生一做除法,可以知道大概20多年。我順勢給學生介紹朱自清生於1898年,此文寫於1922年,寫這篇文章時,作者24歲。然後讓學生思考,在這句話裡,作者把什麼比作什麼?學生閱讀後,可以知道,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一滴水”;老師幫學生小結提升:是啊,相對於萬古長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唯其渺小更應珍惜,因為稍一輕忽,便要消失在無垠的時間長流裡渺無蹤影。

我接著問: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是什麼感受?學生會找出句子作者“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引導學生理解“頭涔涔”(頭上冒汗)“淚潸潸”(傷心流淚的樣子)

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後,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時間倏忽而逝,作者的惋惜、傷心之情。

第2個句子: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先讓學生談談讀了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學生讀後,應該能體會到作者用生活中常見的細節,來寫時間的流逝。時間在我們不自覺的時候,就流走了,學生能體會到要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的事情。

然後,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還可以讓學生仿寫句子。學生仿照例句,可以寫出:踢球的時候,日子從腳邊過去;玩電腦時,日子從滑鼠上過去等類似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樣的仿寫練習,既使學生運用了語言,又進一步加深了對時間匆匆的體會。】

第3個句子: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我先範讀,然後問學生:你能體會到什麼?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體會“跨”、“飛”兩個擬人的動作,感受時間的匆匆,然後讓學生把日子飛逝的感覺讀出來。

【2、3兩個自然段我這樣教學,設計意圖是: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

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在讀讀寫寫中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3、第四自然段,同樣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在讀中體會作者面對時光匆匆流逝,自己無所作為的無奈和惋惜之情。

(三)整體迴歸課文

逐段品讀完課文後,我打算為學生配上《秋日的私語》這首抒情的音樂,讓學生讀全文,進一步體會時間的匆匆,使閱讀迴歸整體。

(四)美讀積累文段

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鼓勵學生能背誦全文,積累優美的文段。

(五)拓展延伸閱讀

可以讓學生課外讀讀《跟時間賽跑》《明日歌》;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美的語言。

【設計意圖】樹立大語文觀,將閱讀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六、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時間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著“我的日子”四個字,滴入時間的河水裡,一艘艘載著時間的小船,流向遠方,一去不復返。相信這樣如詩如畫的板書,能將學生帶入情境,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匆匆》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1.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學習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並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藉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結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重點以及本課的寫作特點,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3、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4、課前準備: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每篇文章都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經典作品,文章語言清新流暢、生動優美,表達了作者對如煙往事的回憶,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對燦爛未來的嚮往。文中蘊涵的很多東西是隻可意會不可言談的,因此,課堂上老師的任何分析講解都會顯得貧乏、無力,所以,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用心靈去體會、去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語言美。本文的教學採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貫穿全課的方法。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口語練習的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匯入:背誦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古詩句匯入。

(二)認識作者

請學生簡單介紹課前對朱自清及其作品還有對散文的瞭解,然後教師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畫像及簡介做以補充。(這樣就為進一步閱讀、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礎)

(三)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教師先在鋼琴曲《秋日私語》的伴奏下,範讀《匆匆》一文,激發學生想讀的慾望。然後老師給同學們放上音樂,同學們試讀這篇文章。最後再展示,讓學生毛遂自薦。(通過這一環節的朗讀,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但還不夠深,還需進一步深入到字裡行間去品味詞句,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

(設計理念:以生為本,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我力求引導學生用心地閱讀文字,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四)深入閱讀課文,用心品讀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1、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到文章的字裡行間去體會,看哪些段落給你的感受最深,你彷彿從中聆聽到了什麼?(讀並不只表現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靜思默想會讓學生沉浸在書的磁場中,陶醉其中,從而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對課文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2、哪一段給你的感受最深,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說說你的感受。(這一環節老師要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自己對一些詞句的理解,就是品讀詞句,談自己從文中感受到的東西,接著在感受加深的基礎上再讀。這樣,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就會越來越深,讀得也會越來越好,真正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讀悟貫穿整個課堂。)

(五)總結感受,昇華理解,感悟道理

1、高爾基說過,讀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剛才我們就通過閱讀用心靈和朱自清先生進行了交流、談心,同學們的感受很多,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最好是一句格言、警句來總結、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收穫,你最想說什麼,想一想,寫在課題的旁邊。

2、請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下的一句話。(老師隨即把大家評價最好的寫在黑板上。到此為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用心朗讀、用心品讀、用心訴說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匆匆》說課稿7

面對六年級的學生,面對學生第一次接觸“大家”散文,怎麼把學生“帶到散文高速路入口”,讓學生自己在“高速路”上賓士?我牢牢把握“方向盤”——讀書、有思考地讀書,採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走幾個來回”,在簡潔的入題、瞭解作者之後,拎出“散文”、提出“對話”、要求“傾聽”和“思考”。

師(板書課題):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文章,題目叫“匆匆”,注意寫的時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記了中間這個長點,請大家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課文講的是什麼匆匆呢?

(由學生回答,時間匆匆)

師:你說得真好,小時候你們就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哪一個作者能夠把它定格在文字中?

(生:朱自清)

關於他,能簡單的說一說嗎?

(學生用簡短的話說朱自清的簡介。)

來,請看大螢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語言簡練,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的典範,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餘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

咱們今天學習的也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著名作家餘秋雨說了,什麼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與共同的思考(板書:散文,對話,思考),那麼,既然是作者對話,就讓我們先來傾聽吧(板書:傾聽)。現在就請同學們欣賞朗誦《匆匆》。注意聽的要求,大家拿起筆,一邊聽一邊做記號,在凡是能讓你感受到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看看誰最善於傾聽。(播放朗誦音訊)

(播放藝術家的朗誦,既是一種氛圍的營造,又是傾聽能力的考察,所以我對聽的要求非常明確,邊聽邊做記號、邊聽邊思考。善聽者亦善讀。)

師:老師剛才看了一下,我們六年級的孩子真善於傾聽,每個孩子幾乎在課本上做滿了記號,交流一下。

生:我從課文的--------------

師:還有哪些地方?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

(學生繼續回答)  

師:還有誰要讀,還有哪些同學能從別的段落裡感受出來?

(學生說段落)。

師:共有五個自然段,段段有感覺。還從哪些字和詞感受出來?

(學生說字眼)

師:一個詞就能讓你有感受。

(學生聽完之後做什麼?老師很巧妙地把學生的“感受”與文章的語言文字緊密地聯絡起來,說感受讀文章、讀文章說感受;其次,通過老師恰如其分的點撥,讓學生關注到字、詞、句,力求把“感受”落實到具體的語言中,因文生感,而不是空發議論;第三,巧妙地“騙”學生讀書,多讀、讀好。)

師:好孩子。同學們非常了不起,善於傾聽,能聽出這麼多道道來。老師發現你們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夠讓你有感受的地方遍佈全文,但又集中地表達一個意思,就是時間匆匆而過。瞧,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大家聽出來了,把掌聲送給自己。(鼓掌)

(初讀散文,要不要了解散文的特點、要不要認識散文的形式?如果要,怎麼樣體現“那個年段”特點?老師這一筆不能“濃墨重彩”,但必須要“畫龍點睛”,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有意無意地、朦朧而又具體地感受“形散神聚”。)

品讀,靜下心、凝聚力、潛入文,讀思議練學語言

(閱讀教學,學生得靜下心來,集中精力,潛入語言文字中,與作者“同呼吸共命運”,即讀書、思考、質疑、批註筆記等等,才能真有所得(包括有所疑、有所惑);非得抓住重點或關鍵詞句、語段,反覆琢磨、推敲,才能得得更紮實、更可遷移運用。個體有所得還不夠,還要與同學分享、討論;還要得到老師的點撥、指導,才能得得更深刻,化為自己的“血肉”。如此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方可提升語文素養。老師要在引導學生品讀環節,鉚足了勁,讓學生牢牢鎖定在語言學習上。)

師:傾聽之後,我請大家跟著作者一起思考,請大家沉下心來默讀課文,特別關注剛才那些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思考,爭取讀懂一到兩處,如果有疑問,也可以整理出來一起交流。這個環節老師給大家三到五分鐘,要求大家不裝樣子,真讀。可以拿起筆快速寫下一些批註。(學生默讀課文,老師靜靜地關注)好孩子,抬起頭,整整五分鐘匆匆而過。當你經過認真思考之後,我相信你就能讀懂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能和作者對話了。我們先以第一段為例,看看第一段,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看出作者-------------

師:是啊,----------------。你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讀出來嗎?孩子們注意,如果他能讀出這種感受就給他掌聲。

生讀第一自然段。(自發鼓掌)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真“對話”是心靈相遇、相通、相知的。學生在沉入語言文字與作者(文字)心靈相遇、相通後,產生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此為第一層;到此還不夠,還要把這種感受“融入”語言文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因文生情、以聲傳情、聲情並茂,便有“相知”的味道了,這才是閱讀教學之“閱讀”。)

師:就這段,還有誰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

(學生繼續回答問題)

師:這個孩子了不起,他不但讀出了味道,而且還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讀書方法,抓關鍵詞來感受。(生讀)每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課文,各讀各的。(學生自由讀文。)

(課堂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是一個個獨特的“這個”,因此,我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理解、他的思考不能代替我的頭腦。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前提是教師要為學生生成、表達“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時間和空間。老師在讚許第一位學生的感受之後,立即推進“還有誰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於是,不同的“朱自清”出現了。其次,老師要充分發揮“例子”的作用,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區域性,由品語段到品關鍵詞,為學生進一步、自主品讀提供借鑑。誠如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先生所期待的:閱讀教學“要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教語言、學語言、用語言;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為導向的教學,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運用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師:好孩子,真會讀書,當你用心傾聽了作者的對話,和作者一起思考後,你突然發現,作者在和你對話了,你能聽懂作者要說的話了,這就是一種品讀散文的方法。咱們繼續往下品吧。再用幾分鐘,每個人找準一個點先試著品一品,之後咱們再交流。(生自由讀課文。)

師:你想品哪段就說那段。

生:我要品的是----------------------

師:你響亮的告訴大家你的名字,我應該叫你X老師,你把我要說的全說啦。X老師,你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一滴水有什麼特點?(生:很渺小。)可在作者看來,這一滴水大得讓他害怕,讓他心痛,周老師,你能讀出來嗎?(生讀“八千多日子……”)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多年?所以這滴水非常大。可是儘管再大,也只能怎麼滴呢?請讀出相關部分。

(生齊讀:“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不管是誰,感受到時間這樣流逝,都會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熱淚直流,請為我們讀讀作者的描寫。

生齊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匆匆》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怎麼理解、理解到什麼程度?這種“理解”是靠教師分析、講解還是靠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自讀自悟?反映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生成不同的教育效果。老師需要做的事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自讀自悟,老師只相機點一下,促其提升,如毫不憐惜誇獎、如在關鍵處點一下“這滴水有什麼特點”等等。只有學生“自讀自悟”所得,才是真得。)

師:品得好,這句話也是課後的第二道題要我們重點感受的。就這句話,誰還有別的感受,也為我們讀讀。這一回我們換個方法來讀。請一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讀讀,其他孩子聽聽,看看能否聽出來文字中蘊含的情感,看看誰是他的知音。

生:讀“在默默裡……淚潸潸。”

師:他是善讀者,你們是善聽者,誰是他的知音。

(請三位學生來品讀)

師:所有願意做Z老師知音的孩子都請起立。Z老師來領讀,其他知音們一起跟著讀。(學生站起來讀。)掌聲謝謝自己吧。特別感謝Z老師,孩子們請坐。再最後品一處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xx-20xx年)》(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當學生真正成為發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時,學生的眼睛才亮、腦子才靈、心靈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發。教師是“幕後推手”,“心甘情願地‘讓學’”。因為學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學生的發展才是教學之根本。)

(引導學生讀第三段的精彩段落)

師:有人說朱自清的散文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在不經意處著濃墨重彩描寫,這段就是個例子。文中例舉的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還有麼?

生:吃飯,睡覺,發呆……

師:這些事我們每天都經歷,你的時間也這樣過去了嗎?請向朱自清學語言,學著說幾處。

(有學生來仿寫句子)  

師:讓我們再看看,朱自清筆下的時間可不是這樣的過去,過去,相反,是逃去如飛的,找幾個詞來說說。

(生:跨過。閃過。伶伶俐俐。)

師:是啊,用詞多麼準確啊。孩子們,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好好讀讀這段話吧。(學生自由讀文。)

(閱讀教學,就是以課程標準為標準,以課文為例子,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發展語言。“學習語言”在用好課文這個例子,一是積累,靠熟讀;二是吸納,靠揣摩;“運用語言”在積累、吸納的基礎上,運用於口頭、書面表達實踐,如此迴圈往復,漸成漸進,謂之發展語言。除此沒有捷徑。老師要把這一理念變成可操作的語言實踐,先讀書,抓住重點琢磨;再練習,聯絡生活表達;最後總結,回到課文誦詠。老師更是一個善聽者,只有全心地傾聽學生,才能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即時的、自然的“教化”,把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自然統一於一個個教學環節、一個個教學細節。)

學思結合,以疑結課,意在把學習引向生活、把思考推向深入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為我們改革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如何實踐?在何老師的點撥下,學生以行動做了很好的回答:即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參與探究、討論,嘗試解決問題又產生新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廣泛閱讀、積極思索……學習已然成為生活、生活就是學習,應該是教育的理想願景。

師:一篇文章永遠不是一節課能品得完的,當你走到人生不同階段,同一篇文章會留給你不同的感受,對話也好,傾聽也好,思考也罷,你覺得讀得越是深入,品讀文章的落腳點應該在哪?

生:應該是思考

師:提出你的思考和疑問。

(學生提出整理好的問題)  

師:這些問題貫穿始終,這是大家第二節課思考的內容。

(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顯得稚嫩,今天十一、二歲的少年自然難以讀懂《匆匆》、更難以讀懂朱自清和那個時代,但是,有什麼關係呢?思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成長是一個慢而長的過程,只要勇敢地邁出一步、堅持不懈地朝著理想目標前進,便是成功、便是勝利。)

《匆匆》說課稿8

尊敬的評委: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21課《匆匆》。

一、說教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時光轉瞬逝,彈指一揮間”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巧妙的大量疊詞、短句的運用,使文章簡樸、輕靈,讀起來輕巧、婉轉,是一篇指導學生練習朗讀、學習語言的佳作。

二、說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課堂是學生習得讀書能力的重要場所,所以,讓學生學會閱讀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就立足於此,採用“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提問、交流、探討中讀懂文字,品悟情感,昇華認識,並在閱讀品悟中完成語言的積累和對本文獨特寫作手法的欣賞和描摹。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要求即重點句段,聯絡生活實際,領悟道理,體會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三大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準較生僻字詞的讀音並正確領會詞語意思;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朗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品味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並受到感染;

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彙報、交流、探討等形式,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思,進而體會作者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感;在閱讀中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嘗試學習作者具體形象地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同類文章及詩詞、警句的引入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並能夠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品味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並受到感染。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一)在聊天中相遇——讓先生走進孩子們

我這樣設計導語: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出示朱自清照片。)關於朱自清先生,相信大家對他有一定的瞭解,交流交流,讓他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更豐滿一些。(學生交流)

(設計理念及操作事項:看似很簡單很隨意的聊天,其實拉近了朱自清與孩子們的距離,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和朱自清先生面對面的感覺,“親其人,愛其文,信其言”的道理不僅適應於成年人,兒童尤為如此。再者,此文理解難度較大,對作者的認識有助於學習過程中讀懂文章的含義,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第二部分:(二)在讀書中相識——初窺先生內心

這一環節主要設計一是讓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讀準帶拼音字的讀音,把讀不好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學生朗讀,教師巡視,發現讀不好的詞語或句子予以指導,並把一些錯誤率較高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結合實際理解。(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何為生字詞?我認為判斷的標準應該是學生不認識、讀不準確、不能明晰其意思。因此,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確定自己該重點指導的字詞,而不應該完全以課文注音或課後的生字表而定。這就需要教師既要關注教材的提示,又要在備課中根據自己的判斷搞好重點字詞的預設,還要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關注到學生學習的實際,三者相結合,才能使識字教學更趨完善。)

設計二是讀了這篇課文,知道了什麼呢?還有什麼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交流。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瞭解學生需求,並根據需求狀況調整教學預設,使課堂更具有“現場化”特點,使教學更緊密的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一直是我們倡導的教學理念,追求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這篇課文,學生關於詞句意思方面的提問一定比較多,教師要善於梳理歸類,要善於把解決問題與品味語言、感情誦讀等形式相結合,以免陷入問題的泥沼,使教學死於章句。)

第三部分:(三)在交流中相知——理解先生的感嘆

我設計了這樣的引導語:時間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否願意,它都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所以才會有“時間轉瞬逝,彈指一揮間”的無奈,才會有“日月如梭”地感嘆,才會有朱自清先生感受到時間腳步匆匆的緊張、難過和深深地反思。再讀讀課文,你從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痛楚呢?學生交流。

交流第一段時我這樣問:這一段僅僅是一段文字麼?不!再讀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一想,相信大家會有驚奇的發現。我相信,在大家的眼前一定出現了一幅幅的畫面,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是啊,想起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春去會再來,花落會再開,但我們的時間呢?(指導學生朗讀幾個問句,嘗試體驗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焦慮。)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王鬆舟老師有一段話說得好:學生對畫面的描述過程其實是觸控朱自清內心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與我們所常用的“你體會到朱自清先生怎樣的心情?”、“你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現在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等問題相比較,多了一點詩性,少了一點理性,而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培養學生詩意棲居於世界的能力的。同時,邊讀邊想像畫面是一種很重要的語文能力。教學中要注意的是要追求學生表達的流暢完整,不苛求學生表達的優美,)

學習第二段時抓住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例如抓住“我”頭涔涔而淚潸潸體會原因,感受朱自清的無奈和痛楚;重點解決“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引導同學們聯絡自己的年齡談。算一算自己過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左右日子)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七十歲左右,也就是說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你的日子到哪裡去了?學生可以按書上的回答,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回答),然後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越是難以理解的語言,我們越難以解釋,甚至解釋得越多越說不清楚。但這些所謂的.難點一旦和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瞬間就會變得清晰又簡單。朗讀中感受依然是本段學習的重點。)

第三段學習側重交流作者沒有一句話直接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但我們彷彿從每一句話中又都感受到了。這就是作者在寫法上的獨到之處吧。再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寫法的巧妙,能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說一說你的時間都在什麼時候,從哪裡溜走的?然後交流。

(教學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此環節不僅僅在課堂練筆、吸收運用語言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學生由讀作者到了讀自己,這一角度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質的飛躍,讀自己的過程是他們感受切膚之痛的過程,只有用自己的身心親自去體驗,領悟才是深刻的,記憶才是永恆的,影響才是深遠的。

第四段依據學生彙報的情況,引導:在這段話中你還讀明白了什麼?重點引導學生明白“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

通過再瞭解朱自清生平,就這樣一位可尊可敬的人,竟然說自己“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他在表達什麼?如果讓你給朱自清先生下個評語,你怎麼說?

(教學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是讓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在被教育。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出:理解文章內容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讓學生感覺不到自己在理解。為朱自清先生下評語和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兩個,看似風馬牛,實則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教學中注意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及時引導梳理,使學生的理解更清晰。)

第四部分:四、在拓展中深思——讓時間成為永恆的關注

教學中設計讓大家交流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佳句,像《明日歌》,像“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等。接著在同學們的品讀聲中,出現一正在行走的鐘表,它告訴我們,四十分鐘就要結束了。同學們,讓時間這匆匆的腳步聲永遠響在我們的心頭吧。

六、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閱讀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

七、說板書設計

2、匆匆

(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珍惜時間

《匆匆》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8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文章先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然後通過“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這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描寫,具體再現日子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後抓住“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作者關於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閱讀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要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並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藉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根據國小課程標準對國小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重點以及本課的寫作特點,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同幾條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技能目標:能按閱讀提示抓住課文的內容,學習作品中的表達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教育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從現在起就要珍惜時間。

3.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了解作品內容,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則”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4.課前準備

1〉有關朱自清的資料。

2〉《匆匆》課件。

3〉蒐集和時間有關的名言等。

二、說教法

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為此,只有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學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領會中心思想,體會語言的美,所以採取情感教學,用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

三、說學法

老師指導學生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通過朗讀課文,觀察投影,展開聯想,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感受時間的匆匆,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程式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老師在我們課堂裡,你們怕不怕?有沒有信心學好這節課?非常好,大家都是勇敢的好學生,這節課之後老師要好好地獎勵你們!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的幾張照片,大家有興趣看看嗎?

2.教師介紹

這是我兒時的照片,多麼天真!

這是我進師範時的照片,燦爛的笑容如花般綻放著。

這是我工作之後的照片,不過此時我已不是兒時天真的小孩子了,長大了,多了幾分成熟。

3.照片拍到現在就沒有了,大家想想,再過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後,老師的`樣子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是啊!皺紋將會爬上我的額頭,眼角,時間會無情地在我的臉上刻下滄桑。那時我是多麼想抓住時間的腳步,留住青春歲月啊!可這個願望是永遠不會實現的。於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的共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匆匆》。”

教師用談話激情創設情境,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創設良好課堂基調。

(二)認識作者

1.通過課前預習知道本課的作者是誰?(朱自清)(課件出示朱自清的照片),你們對朱自清瞭解有多少?誰來說說。

2.教師簡介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他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生涯,直到逝世。他的文學成就很高,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匆匆》選自他的散文集《蹤跡》。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讓我們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這篇散文,在作者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控時間這個精靈。

2.教師範讀(出示課件)隨機教學本課生字。

3.這篇文章美嗎?因為它飽含著作者內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靈寫下這篇文章的,那麼我們也要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去感受,是不是?老師給同學們放上音樂,同學們自已感受著讀讀這篇文章。

4.剛才同學們自由朗讀,看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就知道你們肯定讀得很好。現在誰能選擇一些喜歡的段落展示一下,讀給大家聽聽。

(四)精讀課文第3自然段

1.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好,時間這個精靈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體地描述出它來去匆匆的呢?請大家把心沉進去,找到有關文字,讀一讀,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跡。

2.(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3.時間本來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讀了這段文字你感覺怎樣?

4.是啊,朱自清並沒有說時間珍貴,我們要好好愛惜,而是通過寫洗手時,吃飯時,睡覺時,時間無時無刻不從我們身邊溜走。將無聲無影的時間擬人化了。這種擬人化的寫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5.這麼美的語言讓我們再來讀讀,再次品味時間的來去匆匆。

6.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你們的時間又是怎樣從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小事,賦予時間以生命,說一說。看誰說得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五)再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是啊!閒聊時,日子從我們的嘴邊溜去;跳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鑽過去,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我們甘心嗎?作者甘心嗎?在文中畫出與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並試著讀一讀。

2.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隨機介紹社會背景)

3.是啊,作者為時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無奈。同學們你們願意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這一遭嗎?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閒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試著問問自己從現在開始能做些什麼?請同學們試著填寫下面的文字。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我能做xxxxxxxxxxxxxxx,我能做xxxxxxxxxxxxxxxxx,我還能做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六)總結課文昇華情感

1.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就要結束了,想一句你自己

的時間格言送給身邊的人好嗎?

2.教師課件出示格言。

3.同學們,時間的列車是一去不復返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要做得就是要珍惜時間,從現在做起,充實自己,好好地學習。

(七)板書設計

8.匆匆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匆匆》說課稿10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16課《匆匆》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和學法、設計理念、教學流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失的蹤跡。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和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比擬性描寫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本文是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要求在學生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展開聯想。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於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課文的型別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 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感受語言美。

難點是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濃郁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

 五、教法和學法:

為了擺正教學中教師“導”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朗讀探究法、品詞析句法。

“方法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六、設計理念:

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瞭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七、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

1、蒐集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激趣匯入-初讀課文-品讀感悟-誦讀積累-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激趣匯入,引出“時光匆匆”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播放“冬去春來”的輕音樂,圍繞中心,以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匯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彙報關於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問自答,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後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最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

學生通過初讀,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第三步、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2、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下面從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

(1)析文品賞。(出示課件)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控文字,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字、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品詞析句。(出示課件)

這裡的設計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來理解課文內容。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個環節由讀引入寫,因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這裡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句式的運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教師的點撥下明晰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既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感受追問。(出示課件)

這部分著重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

教師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然後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讓學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範。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的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實現難點的突破。

(5)首尾呼應。(出示課件)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

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絡到他人……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並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第四步、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熟,甚至能夠背誦。“讀”是研究的過程,“誦”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瞭解的朱自清》。

(作業的佈置是有層次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九、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資訊的視覺渠道。我設計板書的根本思路是為了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瞭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

板書設計:

16 匆匆

時光匆匆 珍惜時間

(無奈……)

一去不返 留下痕跡

 十、結束語:

語文是充滿“詩意”與“美”的藝術,因而,語文教學也離不開一個“美”字,語文課堂是應該飛揚著靈性,飄溢著詩意,流露著美感,給人以享受的。在新課程理念下,充滿“美感”的課堂應該是我們一種理想,一種追求。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努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努力凸現“美”,做到:

1、營造氛圍美。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它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課堂中我恰時恰度地利用潺潺又略帶幽幽的音樂渲染氣氛,營造氛圍美。並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平等、民主的溝通和互動,營造出和諧美。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中學習,在幽幽的音樂的伴引下走進文字,體會情感。使課堂更有實效。

2、挖掘文字美。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文字美,特別是語言美,引導學生品嚐“語言美”,釀造課堂的“語文味”。

3、流露情感美。在教學的過程我以學生自主感悟為本,進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背景穿插幫助理解。用換位思維體會、仿說聯想引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生走進了文字,深切地與作者、與文字對話,聯想到自己國小時光的匆匆流逝,更深切地體會到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惋惜與無奈的感受。進而反覆朗讀悟情,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環節螺旋上升,使學生一步步走進文字,體會情感。朗讀自然做到真情流露,入情入境。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匆匆》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的第二課。本單元主題是引導學生抓重點句段,聯絡生活實際,從文字中獲得人生啟迪。本課承擔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從而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即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激起珍惜時間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情感積累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強。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需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這裡我重點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

根據新課標中“語文教學中應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要求,結合學情,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從以下三個維度作了設定。

知識與能力: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學習借鑑作者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讀書、參與研討交流,注重引導學生把讀書與思考、讀書與生活聯絡起來,學習借鑑作者的表達方法,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在讀書中體會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惋惜之情,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四、說教學理念:

本課的教學以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積累、運用為主線,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凸現語言運用”的教學理念。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的特點來確定。《匆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體驗深、語言美、情感濃。鑑於此,在教學中我採取誦讀法、聯絡生活體驗法、感悟法等。

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情況,注重引導學生採取多種形式誦讀,聯絡生活實際進行體驗,把讀書與感悟結合起來。

六、說重、難點

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體味語言的美,積累語言;難點是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懂得時間的寶貴。

七、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結構,大致可分為範讀匯入、品味研讀、積累運用、激勵反思、拓展閱讀這幾大模組,下面我就具體的實施過程作一個具體的說明:

(一)激情範讀,確立情感基調

課始,向學生簡介作者,並告訴學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具有樸實優美、耐人尋味的特點,然後,用聲情並茂的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給學生確立朗讀的情感基調。

作者在文中的表達雖然有一定的傷感,但整個基調還是積極向上的,所以朗讀時切不可一味傷感,而應該是一種若有所思的情緒,課前老師應該用自己的範讀來給全文一個情感定位。

(二)品味研讀,感受語言魅力

[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初步感知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後,要求學生再一邊默讀,一邊歸納文章的主題。可以提煉課文的中心詞(如:匆匆、一去不復返等),也可以用已學過的名言警句來表達。

[品讀探究]

2、圍繞中心問題再讀全文,在文中圈畫出時光匆匆的句子。可以寫寫自己的感悟,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不讀書的好習慣。這一環節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在文中“走”一趟。

3、學生彙報交流,重點研讀幾個句、段,品味句子意思,體味句子的表達效果。如:句段一:“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這一句中,“八千多日子”看起來雖多,但一個“溜”字,卻寫出了流逝快速,無聲無息。“針尖上的水”是怎樣一種狀態?可以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明白那是掛不住,也抓不住的,從而切實感受作者惋惜、著急的心情。

(2)再指導學生讀這一段,讀出作者的'心情,也讀出自己的感受。

(3)結合這裡的語言環境和自己的感受,理解本段的“頭涔涔”、“淚潸潸”,並試著聯絡生活實際用這兩個詞語說話。

句段二: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1)抓住“茫茫然”一詞,讓學生從文中找動詞,感受作者是怎樣茫然度日的。

(2)將“洗手、吃飯、默默、遮掩、躺在床上、嘆息”這一連串瑣碎的動作羅列出來,另外將與之對應的動作也找出來,如“過去、過去、過去、過去、跨過、飛過、溜走、閃過”,再將行動的“慢”與時間的“快”進行比照,感受時間流逝的飛快。

(3)再指導學生讀這一段,感受作者細膩的文筆和情感。

句段三:“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1)讓學生揣摩這個比喻句的作用,理解作者如何用“輕煙”、“薄霧”的空虛飄渺,把“時光的匆匆”具體形象化,用“吹散”、“蒸融”的細微變化,表達出對時光流逝的悄無聲息,讓人無奈、心痛。

(2)像這些運用了生動修辭的句子很多,再讓學生從文中多找出幾個,自主研讀,體會表達效果。

這樣由扶到放的教學手段,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實踐——認識——再實踐”,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

(3)以上這些生動的語句,安排學生抄寫一兩處,積累語言。

(三)、讀寫結合,落實積累運用

崔巒曾說過:語文教學有兩個美麗的轉身,其中一個就是“由重理解向重讀寫結合轉變”。

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實踐性很強,應該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讀寫結合也是一項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並重的實踐活動。”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能用來進行讀寫訓練的點很多,這裡,可以結合課後“習題3”用“xxx的時候,日子xxx”的句式,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仿寫;可以結合文中的比喻,仿寫句子;可以蒐集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又能將讀書與寫話進行有機的結合,落實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激勵反思,促進情感昇華

課本含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感悟,是有效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重要過程。

本文結尾,作者的一句“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呢?”問到了我們的心裡,我們願意白白走一遭嗎?教學最後,讓學生談自己的學習收穫,學生談到的應該就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了。肯定會有許多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反思,獲得“珍惜時間”的感悟,從而達到情感、價值觀目標的有效達成。

(五)、連結閱讀,拓展閱讀空間

崔巒同志說過的另一個美麗轉身就是“閱讀教學應由重課內閱讀向既重課內又重課外轉變”。本節課,我將結合課後“閱讀連結”,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了解更多文人墨客對時間的感悟,如《明日歌》、《題城南莊》等。

八、說作業設計

基於語言積累與運用方面的落實,我設計的作業為:

1、背誦課文;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3、聯絡實際,談談時間的寶貴。

九、說教學反思

散文雖美,但畢竟趣味性不夠,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講,學習起來興趣可能不太濃,特別是許多語言比較深奧,耐人尋味,需細細揣摩、領悟。過多的講解會降低語文的“文”味,不去引導品味,又可能體會不到。所以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是這類課文教學比較難以把握的問題。

《匆匆》說課稿12

授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材第14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7、6的算理,會正確計算十幾減7、6。

2、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及時發現規律,並運用此規律去解決十幾減7、6的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並實現演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技能。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裡應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裡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後)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後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並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係。

板書設計:

十幾減7、6

13—7=6

想:7+(6)=13 想:10-7=3

13-7=6 3+3=6

《匆匆》說課稿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個自然段。

2、瞭解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讀寫結合,運用語言。

3、揣摩這個自然段中,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體會這種表達的好處。

【教學過程】:

1、初讀,讀正確、流利,瞭解主要內容。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看老師書寫課題,“勿”忘“、”就是“匆”,“匆匆”,讀——

師(評價):同學們的平舌、後鼻音讀得很準。

師:在我們平時的閱讀或生活中,你發現哪些帶有“匆匆”的詞語,比比看誰積累得多。

師(評價):你是從讀書中積累、你是從生活中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好。

師:“時間匆匆而過”,本來是看不見的,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匆匆而過的”,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做上記號。

師(評價):我發現有的同學邊默讀邊動筆做記號,這是“動筆墨讀書”;有的同學思考完還和同桌交換看法、互相討論,這是合作學習,“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嘛,很好。

師:同學們找得很準。自由讀這段話,思考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師(評價):你抓住這個設問的句子來概括,抓住自然段的重點句來概括主要內容,是個好方法;你能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也是一個好方法。對,這個自然段就是具體寫日子是怎樣去來的匆匆的。(板書:“日子匆匆”)

2、精讀,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進一步感受作者的心情“茫茫然”“嘆息”。

提問:作者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作者回答了嗎?是怎樣回答的?請找出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是怎樣寫出“日子匆匆”的,同桌交流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師(評價):你朗讀得真好,能說說你這樣讀表達了怎樣的心情嗎?對,“茫茫然”、“嘆息”是作者複雜心情的寫照。同學們再讀一讀,用自己的方式力爭表達出這樣心情。(板書“茫茫然”“嘆息”)

提問:作者是怎樣具體寫出“日子匆匆”的呢?

師(評價):你認為作者是抓住生活中的細節來寫“日子匆匆”的,請舉例子來說。(板書:生活細節)思考問題就是要有理有據。

師(評價):你認為作者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來寫“日子匆匆”的,請舉例子來說。(板書:多種修辭)你發現了作者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真好。

講 解:作者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從飯碗裡過去”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同學們要讀出氣勢來;時間能“跨”能“飛”,這是用了擬 人手法,同學們要讀得親切些;作者還巧妙地運用大量的疊詞,如“匆匆”、“默默”、“輕輕悄悄”等,同學們要讀出活潑、輕靈的感覺,用心品味語言的美和流 露的淡淡的愁。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讀一讀。(範讀,讓學生靜靜地感受。)

3、練習,讀寫結合、背誦,嘗試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

過渡語:同學們,轉眼就六年級了,就要告別國小了,日子在我們這也是“匆匆”的啊,你感受到了嗎?請你聯絡自己的生活,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吧。如果不想寫,你就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吧。(可以先說,再寫。)

師(評價):你聯絡自己的生活寫,好;你善於吸收同學的好句子,會學習,同學們認真觀察生活,善於運用從閱讀中積累好詞好句,棒極了。現在把自己寫的放到文章中讀一讀吧。

師:同學們試著背一背,同桌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檢查。

4、自由提問,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或有什麼問題,請提出來吧。

師 (評價):你從字詞方面提出問題(如“凝然”什麼意思?),好;你從句子方面提出問題(如“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這個問句與前面的問句一樣 嗎?)好;你的問題我們一時還難以回答(如“作者為什麼會‘茫茫然’、‘掩著面嘆息’?”),我們帶回去,查閱一些關於朱自清先生的資料吧,也許對我們的 思考有幫助。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不僅是良好的學習方法,更是高強的學習能力,同學們要繼續。

同學們回去後,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月色》《背影》找來讀,下一次,我們開一個朱自清先生散文朗誦會吧。

《匆匆》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匆匆》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要求學生在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多處運用各種修辭和大量的疊詞,語言優美,讀來輕巧、婉轉,適合朗讀背誦。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藏、挪”等6個字,正確讀寫“空虛、嘆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懂得“匆匆”的含義,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朗讀感悟法。文章語言清新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辦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

2.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3.重點詞句品悟法。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表達作者感情的。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時光匆匆

創設情境:①老師默站一分鐘,問現在大約過了多長時間?②你們算算從出生到現在走過了多少日子?

讓學生形象感知時間的流逝。

學生自由交流,引出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思考,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我再隨堂檢查,明確讀音。

讓學生觀察生字,自主發現、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我視情況補充。

老師範讀讀課文,注意感情和節奏。學生跟讀。

思考問題: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麼?(時間的匆匆流逝。)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呢?(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3.課文是如何描述時光來去匆匆的呢?請試著劃分段落,並總結段意。

全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提出“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的問題。

第二段(2—4):具體地寫日子的匆匆流逝及作者的反思。

第三段(5):照應開頭,再次提出開頭的問題。

(四)品讀第1自然段

1.播放課文第1自然段範讀錄音,畫出文中的排比句。說一說這個排比句說明了什麼。

2.“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在有又到了哪裡呢?”這句話表達作者內心怎樣的感受?

提示: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

3.分小組比賽朗讀這一段,比一比誰讀得好。

(五)品讀第2、3自然段

1.讀第2-3自然段,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麼?

2.講解詞語“確乎、頭涔涔、淚潸潸”的意思。

3.指導朗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語氣舒緩低平)

4.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以你的年齡算,你已經生活了多少個日子?讀了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麼?請你用比喻的形式說說你對時間的看法。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作者通過對生活中具體的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的描述,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

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尾有什麼特點?

(六)精讀第4自然段

1.老師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面對逝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情感呢?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3.這一段和第1自然段第1句話都是連續的問句,體會問句的表達作用。

4.結合所學,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有哪些關於惜時的名言。

(七)賞析文章的結尾

1.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尾有什麼特點?

結尾與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題。

2.讀一讀首尾照應句,注意讀出自己的感情。

(八)拓展延伸

1.蒐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古詩,開展交流。

2.體會作者的表現手法,時間的流逝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平常現象,為什麼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

提示: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是因為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深深嘆息和深刻的反思。

3.時光還會怎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仿說。

(九)課文小結

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上,我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匆匆》說課稿15

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在學生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後讓學生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程式

一、激趣匯入,鼓勵質疑

首先師生談話,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篩選資訊的能力。然後教師自然匯入:“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時間的文章——著名現代作家朱自的散文《匆匆》”板書課題後鼓勵學生質疑:“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麼?”“這些問題你想怎麼解決?”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文字自主閱讀狀態。

二、初讀感知,讀中悟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後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

三、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裡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2、交流感受:你讀懂了什麼?從句中你體會到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3、師生品味重點句子“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於是,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掩著面嘆息……”

4、師生交流評價

在這裡我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於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

5、仿寫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幾句話。

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在這裡我由讀引入寫,讓學生在讀懂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四、感情朗讀,深化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朗讀特別強調,把正確、流利、有感情三方面的要求貫穿到各個學段。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特別是指導朗讀的層次性。一開始,教師範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再讓學生自主研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後讓學生配樂讀。文章多處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大量的疊詞,語言優美,讀起來輕巧、婉轉,在美妙、抒情的樂曲中朗讀,就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了。學生在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薰陶。

五、課後延伸,拓展閱讀。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作者回答了沒有?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麼?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並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閱讀作業:

1、讀一讀《跟時間賽跑》和《長歌行》。

2、寫一句有關時間的句子做為自己的座佑銘。

3、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美的語言。這樣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

板書設計上,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積累優美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