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推薦】說課稿模板彙總9篇

說課稿1.46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說課稿模板彙總9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嫦娥奔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讚頌嫦娥心地善良,舎己為民的品質。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嫦娥奔月的全過程脈絡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五、六自然段,描寫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下仙藥飛天成仙,離開親愛的丈夫。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於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嫦娥偉大的獻身精神。

2、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這篇課文分為兩個課時,今天我說第二課時,這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運用情境教學法、閱讀指導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舎己為民的品質。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把握后羿、嫦娥、逢蒙的性格特徵。

2)、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意境美。

二、說學情

神話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民間特色,絕大部分學生對課文內容非常喜愛且充滿熱情。因此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高,況且學生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考,暢所欲言。

三、說教法

為了達到上述的.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學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創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閱讀指導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相結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學習、多渠道接受資訊。

教學用具:錄音帶、插圖、多媒體課件。

四、說學法

這節課,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用“讀—思—劃—議”的學習方法,逐段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其方法,形成能力,達到自求得之的目的,而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五、說教學流程

(一)匯入課題,整體感知。

1、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2、課文是一篇神話故事,裡面包含了哪兩個故事?

(二)細讀課文,感知形象。

1、讀悟“后羿射日”部分。

(1)、后羿是怎樣射日的?自讀“后羿射日”部分,圈出表示后羿動作的詞,仔細誦讀,體悟后羿的力大神勇。

(2)、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后羿射日”一節。

過渡:由於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贈給他一粒吃後能昇天的仙藥。可是后羿捨不得離開妻子嫦娥,就把仙藥交給妻子嫦娥儲存。這事不知怎麼被后羿的弟子逢蒙知道了。

2、讀悟“智鬥逢蒙”一節。

(1)逢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用課本上的一個詞語概括。

(2)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表現逢蒙奸詐貪婪的詞語。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逢蒙奸詐貪婪的本質。

(4)面對奸詐貪婪、窮凶極惡的逢蒙,一般人會怎樣?嫦娥呢?朗讀文中的有關語句,說說讀後的感受。

(5)思考“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仙藥,不是要禍害更多的人嗎?”這句話的意思,試著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表述。

(6)聯絡上下文,想象嫦娥和逢蒙周旋的場面。

(7)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描寫嫦娥的語句,重點指導描寫嫦娥動作的語句。

(8)男女生分角色感情朗讀描寫嫦娥和逢蒙的部分,感知人物形象。

過渡:嫦娥為了不讓鄉親們遭受逢蒙禍害,毫不猶豫地一口吞下了仙藥,飄飄悠悠地昇天了。

3、讀悟“嫦娥奔月”部分。

(1)自讀“嫦娥奔月”一節,說說本段文字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再讀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心地善良。

(3)請朗讀能力強的同學美讀本節,其他同學邊聽邊看插圖,想象嫦娥奔月的畫面。

(4)教師在音樂聲中用第一人稱範讀本節,請同學們閉眼體會嫦娥飄飄悠悠、昇天成仙,不忍離開人間的感覺。

(5)師生接讀課文。

過渡:嫦娥救了鄉親們,卻拋下了深深愛著她的丈夫。后羿不見了嫦娥會怎樣呢?

4、讀悟“后羿追妻”部分。

(1)請帶著焦急、痛苦、無奈的感情讀“后羿追妻”部分。

(2)默讀課文,在表示后羿動作的詞語下面標上點。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5、齊讀“思念期盼”一節,讀中感受鄉親們對嫦娥的思念之情。

(三)默讀全文,迴歸整體

默讀全文,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畫、演這個神話故事。

附板書設計

10、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后羿:力大神勇

嫦娥奔月 嫦娥:善良機智

尋妻想念 逢蒙“奸詐貪婪

說課稿 篇2

一、說活動目標:

1、閱讀第12頁圖畫,觀察到太陽公公紅彤彤的臉龐和下方的小字點,能大膽猜測小字點旁邊紅心的含義。

2、在觀察圖畫的過程中喚起天氣變化與冷、暖的感知經驗。

3、學習主題字“太陽”,練習使用“暖和”。

二、說活動準備:

1、《啟蒙閱讀》第二冊《太陽公公》大範例,錄音機,磁帶。

2、圖片:睛天、下雨、下雪、颳風、陰天等。天氣變化轉盤。

3、太陽笑臉牌子,字卡“太陽”。

三、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猜一猜

教師:“天空中有一個圓圓的、亮亮的東西,照到人的身上很暖和,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二、閱讀圖畫

1、教師:“你們知道嗎?有一幅太陽的畫就在這本書裡。”(出示幼兒讀本第12頁面)

2、“老師的大書裡也有這一頁。”(出示全頁彩圖大範例)

3、請幼兒觀察圖畫。

4、閱讀後提問

(1)指一指太陽在哪裡?(出示字卡“太陽”)

(2)紅彤彤的太陽像誰的臉?我們稱太陽是誰?(太陽公公)

(3)圖畫中還有誰?小字點在做什麼?仔細看看她旁邊有什麼?猜一猜這幾顆紅心是什麼意思?

(4)咱們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吧。(出示字卡“太陽”)

5、請幼兒完整描述圖畫。

三、遊戲:冷和暖

玩法

(一)感受“冷和暖”

1、教師出示一張圖片:陰天颳大風,一片寒冷的.景色。

2、請幼兒說說看了這張圖片有什麼感覺。

(二)太陽公公笑了

1、教師指著牆上的圖片(晴天、下雨、下雪、颳風、陰天等)問:“什麼天氣我們會感覺很暖和,什麼天氣感覺很冷,說得對,太陽公公就會笑。”(出示笑臉牌:一面寫有“太陽”,另一面是太陽公公的笑臉圖)

2、幼兒指著相應的圖片說:“xx我感覺很暖和(不暖和或很冷)。”說得對,教師出示太陽的笑臉牌以示鼓勵。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的第五節:家庭用電

李節內容涉及到家庭電路的組成和安全用電知識 ,既是上節知識 的延伸又與實際生活相聯絡,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並且貫徹以人為本,動手探究的教學思想。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連線方法。

②知道火線、零線,會正確使用測電筆。

③會組裝簡單家庭電路。

2.過程與方法

①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動手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善於觀察生活現象,樂於提出問題。

②共同合作的團體意識。

③滲透“STS”教育。

重點難點:

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難點內容是三孔插座的接線方法和對電路故障的分析。

二、說教法

本課時內容有兩大部分:家庭電路的組成和模擬安裝家庭電路,根據每部分知識的不同側面,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滲透不同層面的`課改理念,本節課將用到下列幾種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物模型展示法、交流與合作、實驗探究、多媒體展示等。

三、說學法

本節課內容滲透在學生的生活經歷中,大多數學生雖然經歷過,但不一定思考過,不一定提出過可探究的問題,所以要求引導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觀察到思考,從理論到實踐操作,從提出問題到合作探究等多層面多形式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週末一家人正在看世界盃足球賽的實況轉播,一位運動員在球門前飛起一腳將足球向球門踢去,眼見得此球將進入球門可惜停電了,而鄰居家裡燈火輝煌,並傳來喝彩聲??。

大家猜想一下,家庭電路里哪一部分出了故障?應該如何檢查呢?

2.動手動腦,共同學習

①家庭電路

教師展示家庭電路掛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把教室的電路與掛圖相對照,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凝惑。然後參照課文認識家庭電路的組成。

問題:A.電能表如何接?接在哪裡?有何作用?

B.閘刀開關如何使用?有何作用?

C.熔斷器有何作用?

D.開關與電燈如何連線?

師生共同交流,並逐一出示實物,並介紹各自作用。

問題:A.雙孔插座與三孔插座有何區別?

B.雙腳插頭與三腳插頭有何區別?

活動:出示實物,發言討論

問題:A.如何辨別火線、零線?

B.怎樣正確使用測電筆?

活動:拆開測電筆,認識測電筆的結構,注意高電阻,氖管連線方式,練習測電筆的正確使用。

②電燈及其安裝

問題:A.你家的電燈娥幾種?

B.電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C.螺口燈的連結娥何要求?

師生活動:討論後歸納

白熾燈的工作原理是電流的熱效應,螺口燈的螺旋套一定要接在零線上。 問題:如何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

你能按照下面四句口訣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嗎?

火線、零線並排走

零線直接進燈座

火線接進熔斷器

再過開關進燈座

學生活動:每6人一組,安裝模擬 電路

操作程式

A.畫電路圖B.擺放器材C.連線電路D.檢查電路E.通電試驗

③歸納小結,暢談收穫

A.本節課我們有哪些收穫和提高?

B.你在活動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C.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中感受到哪些成功的喜悅?

④作業訓練,課處延伸

A.你家的電路組成與本節課所學的電路有何不同?

B.完成練習冊P69T1~4。

⑤板書設計家庭電路的組成

正確使用測電筆

電燈的種類與原理

簡單家庭電路和安裝

說課稿 篇4

本課是一節教學研討課,是在我校大力提倡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45分鐘效益、開發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的大前提下開設的.目的是努力尋求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現代化的資訊科技和數學課本知識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不僅學到數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學到資訊科技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不僅是做題目,而且是畫題目;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求動圓圓心軌跡”是高中課本《平面解析幾何》(試驗版)第七章直線和圓位置關係的習題課,它利用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來探索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求法.通過利用幾何畫板作圖,學生找到了另一種全新的曲線――橢圓,為下一章的學習埋下伏筆.

在知識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包括:點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圓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同時也學習了用代數方程研究曲線性質的“以數論形,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求動點軌跡方程的方法——直接法(設動點p(x,),利用性質找出方程).

在技能方面,學生已經學會了用“幾何畫板”作出靜止圖形和一些簡單的動畫,有助於學生對動點軌跡的理解.

2、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動圓圓心軌跡的求法;難點是利用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得到等價關係,從而列出方程.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和學生的具體的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掌握軌跡問題的一般求法;

(2)掌握圓的定義及其性質;

(3)掌握利用幾何畫板作動點軌跡.

2、能力目標 使學生在問題的研究過程中,進一步地領會求動點軌跡的思想方法,更深一步地瞭解、運用圓的定義和性質來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幾何畫板的應用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利用幾何畫板的作圖,增強問題的直觀性,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特別是對抽象能力不強的學生有較大幫助,樹立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共同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運動與靜止的相互關係.

三、 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用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用的主要是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法、計算機輔助教學、講練結合的方法.

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符合辯證叭物主義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符合教學論中的自覺性、積極性、鞏固性、可接受性,教學與發展相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等原則.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是通過教學中的引導、啟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我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動圓的性質,利用幾何畫板工具作出動點的軌跡,給抽象軌跡以直觀感覺,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講練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去完成軌跡方程的推導,熟練公式,鞏固圓的性質及定義.通過題組教學法,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等價轉換、數形結合等思想,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 關於學習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必須在傳授知識給學生的同時,教給他們好的探索方法,也即讓他們“會學習” .

首先,讓學生根據條件作圖,學生在作圖時肯定要尋找作圖的條件(這就是立方程的等價條件),再通過作出的圖象引導學生如何求出軌跡的方程.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通過作圖,即熟練了幾何畫板這個工具又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方程的推導,深化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4至5人一組);(2)從學校區域網或inter網下載幾何畫板軟體並安裝;(3)佈置幾個作圖題,要求學生在興趣小組活動時協商解決.

問題的引入

首先,提問學生圓的定義和基本性質.目的是讓學生知道這節課所用的知識.

再次,給出學生要解決的問題,分成兩問,第一問:試作出過定點a(6,0)且與圓 相切的動圓圓心軌跡是什麼圖形?

問題解決步驟

第一步作圖:學生分小組討論和作圖(每個小組兩臺電腦).由於作圖時學生可以討論,在這種相對寬鬆的條件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師巡視,輔導學生作圖(主要目的是要學生得出動點的性質).展視學生成果,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如果學生沒能作出則展視事先準備的);

第二步找依據:提問作出圖象的學生,作圖的依據是什麼?(動點到原點和定點的距離之和為定長10)你能寫出代表這個影象的方程嗎?

第三步推導方程:將作圖依據轉化為符號語言.設p(x,),則由學生提出的依據可以得出|pa|+|p|=10,然後將各點的座標代入、化簡即可.

第四步歸納:求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的關鍵在於找到動圓圓心的所具備的特殊性質,從而找到立方程的依

據,最後代入化解即可.

補充說明

上述過程始終圍繞著學生展開,基本按照提問——學生思考、製作——再提問——學生推導、計算的流程進行.第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先看到了問題的結果.其次也培養他們相互合作的精神,並提高了學生幾何畫板的運用能力.第二步的目的則在於本問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核心部分,所以務必要請同學們注意.第三步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加強運算能力.第四步的目的是從解決動圓圓心軌跡方程得出一般動點軌跡方程的求法.

另外,本節課的另外兩道例題也將按照該步驟進行下去,在此就不再詳述.

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熟練掌握了動圓圓心軌跡的求法,以及一般動點軌跡方程的求解步驟;在此過程中,同學們還更進一步的認識了圓的定義及基本性質;除了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外,同學們掌握了怎樣用幾何畫板來作動點軌跡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佈置作業 練習冊《圓的性質的綜合練習》

說課稿 篇5

這是一篇習作訓練課。從內容上來看,本次課分為習作要求和習作提示兩部分。

習作要求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要求感謝信寫得“格式正確,內容真實,情感真切”。寫信練習以前安排過幾次,“感謝信”的格式與一般書信的格式大同小異,這不是難點,難點是要寫得“情感真切”。因為寫“感謝信”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感謝之情”,所以一定要把感謝的情意寫出來。要求“內容真實”,感謝信裡寫到的事情一定要符合事實。這裡是指必須根據教材中設定的情況寫。同時,“真實”還包含合理的意思。至於“感謝對方的原因”,要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進行合理的想像,否則就會失去真實性。第二部分是給這次習作提供的內容。講的是兒童公園管理員張雲生叔叔跳進湖裡救人的事。張叔叔的主要事蹟是把孩子“救上來”,“拿自己的衣服給他穿”,“送他上醫院”。落入湖中的是六(1)班王勁同學。根據這些內容,要求你代六(1)班全體同學給兒童公園寫一封感謝信。

習作提示也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明寫感謝信的特點和用途。說明感謝信是“一種專用書信”,是“用它來表達對關心、幫助過自己的部門或個人的感謝之情”的信。感謝信的'用途是把它“抄在紙上張貼在對方單位”或“郵寄給對方”領導,表達寫信人(或單位)的感謝之情。第二部分是指出寫感謝信要注意的地方。

(1)格式要正確。開頭的稱呼和信後的署名,以及信的中心部分、祝頌語等都與一般的書信有些不同。

(2)信的內容要寫明白感謝的原因,但不宜寫得十分具體,“只要求簡潔明白”。

在整個上課過程中,自己能按新課程理念去組織學生學習。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舉手積極性不高,整個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謝信的格式與普通書信的比較處理還不夠,致使有幾位學生,未能把格式很好地區分開來。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課文內容:

我選擇的《勇氣》編排在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這一單元安排了古典、現代、國外的四篇經典小說,本文是美國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說。它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時發生的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傘兵被誤投到了敵佔區,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國農婦求救。德軍發現法國農婦救助了那位美國傘兵就槍殺了她的丈夫。美國傘兵被俘後設法逃了出來,奔向樹林。德軍立即圍追他。走投無路時,美國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國農婦求救。法國農婦毫不猶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至此,作者稱讚道,是兩種勇氣打敗了敵人,即“青年傘兵智勝的勇氣和法國農婦毫不猶豫為美國傘兵提供了第二次機會的勇氣”,並借一位空軍將軍之口,對這兩種勇氣作了畫龍點睛的詮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制定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理論及課文特點,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可以定為:

1、知識目標:積累文中生字詞;

2、能力目標:(1)瞭解文中情節,主要是掌握兩個出其不意的情節安排;

(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勇氣的內涵,體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輝。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說教學重點:作為小說,是一種敘事性較強的文學體裁,主要特徵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反映現實生活,據此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瞭解小說的出奇制勝的情節,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法國婦女的形象。

2、說教學難點: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善於把握難點,能解開學生心中的一個個結,我個人認為這一節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文中是如何刻畫法國婦女的形象的;二是如何理解文末將軍的話。

二、說學情

在說學情方面,我分兩方面來談:一是教學情況分析。本單元是小說閱讀教學,教學目標是瞭解小說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節。前面已學了兩篇文章,分別是《空城計》和《美猴王》(注:《心聲》一課沒學),通過這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對小說有總體上有點感性認識,已初步瞭解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雖有點模糊,所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課文進行分析理解。本篇小說故事性強,能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抓住這一點,相信學生較容易進入角色,能較好理解課文。

二是學生情況分析。備課中,除了備教材是重要一環,但也不能忘記備學生。經過半個多學期的接觸,我覺得我所任教的七(6)班有如下特點: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語文功底相對較差,如生字會念不會拼,常寫錯別字,不敢大膽發言,但他們求學心切,而且有一兩個同學較為積極發言,因此,在課堂中需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讓這一兩位同學帶動全班。但有時可能會為完成教學任務也許會有淡忘差生的現象。

說課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課《鋤禾》和《憫農》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兩者相比,《鋤禾》難度較之《憫農》稍大些。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鋤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憫農》。然後再以一首帶多首,放手讓學生學習補充的兩首詩歌《詠鵝》、《春曉》。當然,這兩首古詩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難易適中,既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是對古詩的積累。所以,學好古詩《鋤禾》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根據教材的難易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分兩教時進行教學。

第一教時:

把《鋤禾》作為範例進行教學,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學習過程;

第二課時:

引導學生學《憫農》,補充學習《詠鵝》、《春曉》。

這樣安排簡潔、緊湊而又有所側重。下面我重點來分析一下《鋤禾》這首古詩。(出示課件畫面並板書:鋤禾)

《鋤禾》是學生在國小課本中學到的第三首古詩。在這之前所學的《畫》和《古郎月行》兩首古詩,意思淺顯易懂,而《鋤禾》這首古詩也比較簡單,但在理解意思時必須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那麼,正確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從內容上看,《鋤禾》的前兩句描寫農民在烈日下揮汗鋤禾的勞動場面;後兩句通過反問告訴人們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是使學生能夠自主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勞動者的讚美和同情。

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後的練習題,同時針對我校一年級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第一課時的五個教學目標:

1、 掌握5個生字:禾、午、粒、辛、苦,著重理解“鋤禾”“當”、“皆”“辛苦”這些字詞的意思。

2、 能說出這首古詩的意思。

3、 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熟練背誦古詩。

4、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5、 懂得農民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尊重農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二、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充分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運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誦詩句”這四個步驟來學習。

2、學法

分學習小組,讓學生學會共享知識,在交流中得到知識。

三、 基本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是實際教學中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低年級孩子,對於學古詩感到枯燥、深奧。因此,我把教學過程分為這樣四個步驟(出示投影)。

下面我有側重地作個解說。

1、解詩題

首先出示鋤禾的畫面,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自行弄懂“鋤禾”的意思。教師在過程中適當提問點撥,同時進行生字“禾”的教學以及檢查學生藉助拼音認讀詩文是否正確連貫。在這裡,教師可以滲透一點,如果碰到題目意思不懂的古詩,一般先理解詩題,舉例說,學《憫農》這首古詩時,一般先弄懂“憫農”的意思。

2、知詩人

接著,向學生介紹本課兩首古詩原題就叫《憫農》。《鋤禾》原為第二首。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同時強調李紳是我們無錫人,他的詩很有名氣。

3、明詩意

我先請學生回憶一下已經學了哪些古詩以及在課外已經掌握了哪些古詩。再回憶學習古詩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因為實驗班的孩子對於古詩的積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過這一環節,激活了學生記憶倉庫中的資訊為今天的學習所用。接下來,我就請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義。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討論學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學生對“當、皆、粒粒、鋤禾日當午”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討論解決。“點撥”在什麼地方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比如,我可以請他們說說學習中遇到困難怎麼辦?學生可能會說“查字典、請教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學生查閱字典,聯絡詩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對於“當”的教學可以滲透在“鋤禾日當午”這一句的教學中:問“鋤禾”已明白,看圖,這是什麼時候?(中午)從哪裡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當午”,講“當”,請學生用“當”找朋友(當時,正當)。3。看看圖,讀讀句,說說“日當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句的意思。(在這裡,要告訴學生:為了使句子說得清楚、明白,可以顛倒古詩中詞語的順序,並且引導學生按什麼時候,誰在哪裡幹什麼的順序將第一句說完整)。剩下的詩句也以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先通過自學以及教師點撥解決字義,然後嘗試串講詩句的意思,這是教學的重點。(課件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學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訴學生串講詩句可以變換次序,也可以新增字詞,我對於串講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順連貫。在此過程中,學生先逐句串講,講後先讓他們自己評議,最後我再糾正。這樣通過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比較正確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從而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4、誦詩句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分4步進行教學:

1、教師示範朗讀,確定基調:嚴肅、較沉重。(教師範讀)

2、採用嘗試法,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進行適當的技巧指導:比如:讀“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我要求學生重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減慢速度進行朗讀。(教師範讀)

4、反覆練讀,採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直至熟讀成誦。最後,教師向學生進行歸納式提問:通過學習《鋤禾》,你懂得了什麼?學生可能會給教師不同層次的答案。有的是對內容的掌握,有的是對中心思想的理解,還有的會是學習古詩的方法等。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向深層次思考。當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夠大概說出意思就行了。因為畢竟才一年級,還是學習古詩的起步階段,在今後漫長的求學道路上,他們會慢慢感悟的。

四、 作業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設計作業時的“基礎性、靈活性、延伸性“這幾個特點,我適量地設計了這些作業:

1、 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鞏固基礎知識。

2、 鼓勵學生在課後繼續積累一些古詩詞,準備進行古詩朗誦大賽。

板書:

鋤禾

解詩題:鋤禾

知詩人:李紳(唐)

明詩意:當、皆、粒粒皆辛苦

誦詩句:嚴肅、較沉重

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雨的四季》是部編教材國中語文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擁抱自然,熱愛生活,這篇寫景抒情散文十分契合主題,文質兼美,無論從思想內容上還是語言文字上都堪稱典範。寫景散文的鑑賞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本文又是一篇自讀課文,需要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在教師的點撥下去閱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說學情:

經過前兩篇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的學習,學生對寫景散文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一些寫景的手法,但對於多角度的賞析以及散文的表現手法,還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和訓練。

說教法學法:

誦讀法:配樂朗誦、師生共讀、學生自讀、仿讀、齊讀,多種朗讀形式並駕齊驅

小組合作探究法、圈點勾畫法

預習準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疏通字詞義

2、課前蒐集關於雨的成語、古詩句

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角度品味文中精彩語句

2、學會從側面描寫出景物特徵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匯入

教師和學生齊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江南寒意少,冬月雨仍飛”。(由學生耳熟能詳的寫雨的古詩匯入,喚起他們對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雨的感受,同時幫助他們積累鞏固古詩詞

二、 整體感知

1、配樂誦讀

安排四個朗讀好的同學分別讀2、3、4、5段,教師讀1、6、7段,師生共讀,要求其他學生聽時注意朗讀的語氣、節奏。

2、學生自讀課文後完成

①圈劃春夏秋冬雨的各自特點(用四字詞語概括)(此環節是培養學生快速進入文字,從整體把握文字,提取有用資訊的能力。這些特點文中都能找到,春雨美麗嬌媚,夏雨熱烈粗獷,秋雨端正沉靜,冬雨自然平靜)

②請用一些詞語、成語或古詩來描述各個季節的雨,如夏雨:大雨傾盆(此環節是調動學生的舊知和情感體驗,使其與文字更大程度產生共鳴)

三、 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挑選一個雨季,讀一讀,賞一賞,評一評,然後小組推舉代表彙報,教師適時參與探討,彙報安排如下:

1、小組代表先朗讀,其他同學評價朗讀,仿讀

2、品味精彩語句(提示:可以從修辭,準確用詞等角度說明)(此環節主要檢測學生已有的賞析能力,學生通過國小六年的學習以及前兩課的學習,對一些常見的修辭,如比喻、擬人手法已具備了一定的賞析能力,教師不必多講,大可讓學生展示,但一些動詞、形容詞的.精當使用,需要教師點撥,如第3節中的“澆灌”“鼓著”,教師可以通過比較來揣摩體會,將“澆灌”與“洗淋”比較,“鼓著”與“浸著”比較。此外,感官描寫如果學生說不到,教師也可點撥,可以結合朱自清《春》中寫春風時候調動各種感官來寫。總之,此環節主要是小組合作展示,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備課時要充分預設,才能迴應學生回答中的疏漏和不足,這是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更多的教學機智。)

四、 質疑解難

課文旁邊的思考題是本課的難點所在,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解決,不會或不到位的由教師指導,此環節更多發揮教師主導性。教師著重講解兩個問題

1、第2段,作者沒有直接描繪春雨,而是寫了萬物經雨淋後的情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教師引導時可以和朱自清《春》中的春雨描寫比較,“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區別,並讓學生感受到,寫景散文中運用側面描寫可以全方位地表現景物特徵,如這裡就從側面寫出了春雨滋潤了萬物,給大地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然後指導學生從第3段和第五段中找出側面描寫的句子。

2、第6段,上文寫雨,多用“她”或“它”指稱,為何這一段改稱“你”?(教師可以讓學生反覆朗讀體會,並引導這裡採用呼告的修辭,便於更直接表情達意和抒情,這是作者情感達到了高潮。)教師追問:哪裡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昇華了?分別從第1段和第6段找情感的詞。從“喜歡”到“愛戀”可以看出作者對雨的情感越來越濃。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愛,才能有如此這般對自然的愛戀。

五、 拓展延伸

請同學學習劉湛秋,把對雨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雨季,運用側面描寫,仿寫幾句,教師給出示例:如夏雨那段,地上,喝飽了水的茄子皺紋漸漸舒展,洗了澡的青椒肌膚光澤透亮。(教師提供示例給學生一個臺階,降低了難度,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寫出整段或整篇雨的文章有一定難度,但在老師引導下仿寫幾句還是能達到的。讀寫共生,閱讀是為寫作服務的,仿寫就是逐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最後,讓學生大聲朗讀仿寫的句子和文章第6節,將自己和作者對雨的情感達到高度統一。

說課稿 篇9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的口語交際課《觀察中的發現》。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是要培養學生樂於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善於發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現象和奧妙,並樂於與人分享的良好習慣。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的`目標是:“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樂於觀察,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有趣現象,並樂於說出來與別人分享的習慣。

2.引導學生學會互動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提出問題和意見。

3.培養學生把話說清楚,能有一定條理的把觀察過程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開啟學生思路,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有趣發現。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做到互動交流,學會認真傾聽和積極質疑。

四、教具準備:

象形字、五人頭畫;實驗器材:雞蛋、透明小杯、鹽、水

五、教法和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遊戲法、實驗法、直觀教學法和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傾聽、質疑、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小組互動、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力求體現《新大綱》中指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六、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課,反思所得。

通過學生複述已學過的本組課文15、16課課文內容,練習說話,教師引導並給予肯定,使學生把話說清楚,讓人聽明白,從而以此為憑藉,引出話題: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二)、仔細觀察遊戲和實驗,善於發現其中奧妙,練習說話,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這一環節,是教學中的重點,我們採用了遊戲法、實驗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字、找人頭圖相和小組親自實驗、觀察雞蛋在淡水中和在鹽水中的不同現象,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討論、傾聽、質疑、交流,再引導學生練習說話,說說自己和聽聽別人的觀察所得。從而達到開啟學生思路,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講出自己的有趣發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