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燕子媽媽笑了》-說課稿

說課稿4.15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燕子媽媽笑了》-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燕子媽媽笑了》-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第八單元以認真為主題,編選了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篇自讀課文,意在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個道理。《燕子媽媽笑了》是其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個童話小故事,講了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小燕子到菜園去看了三次,終於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小燕子媽媽很高興。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觀察事物的方法,還應該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認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質。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觀察、實驗、體驗中自已去獲取,去探究,聯絡生活實際學以致用。並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說中提升認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雖然只是一年級,但是在平時的語文課上就呈現出思維活躍,見解獨特、個性體驗豐富等特點,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厚,好讀、好問、好想、好說,再加上學生又具備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因此,。這節課中,我既給學生創造單獨讀書、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實施一定方式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此外,根據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喜歡錶演的特點,我決定在學習結束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依據自己的個性體悟,自由發揮進行表演。

三、教學目標的闡述、研究的依據與落實目標的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要既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等在內的人文素養。”因此,依據課標以及學生髮展的需要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5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的良好習慣。

根據本節課的目標,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會燕子媽媽為什麼笑了?因此我設計了,在觀察中瞭解冬瓜、茄子的外形特徵,使學生知道如何觀察一種事物;在閱讀中使學生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真;在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應以識字為主,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隨文認識識字條中的14個字,並練習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維也正處於培養髮展階段,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因此我確立的教學難點是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四、教材,學法評價手段確定的依據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這一課改目標,在教學中我採用多種遊戲方式,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並且運用觀察、表演等多種形式,選擇了以全體學生參與,教師適當引導為主的教學方式,採用先觀察後讀,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口語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流程預案: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安排了以下環節:

㈠引導觀察,匯入新課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這樣的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開放式教學,充分挖掘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方式、情感表現特點等)在教學伊始從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利用實物,創設了形象、生動、輕鬆、愉悅、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想學、要學、樂學的動機。上課時,我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種蔬菜,你們想知道它們是什麼呢?”這時,我拿出了冬瓜和茄子,我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他們有什麼區別呢?然後,適時告訴學生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從而引出單元主題——認真。單元主題引出後,我這樣問:同學們觀察的這麼仔細,那小燕子是怎麼觀察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燕子媽媽笑了》。(板書課題)這樣充分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到課文內容中來。

㈡閱讀課文,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創設識字學習的情境,直觀、形象的圖片能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並激起其參與意識,遊戲和競爭的學習方式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然後運用多種遊戲方式,讓學生學習生字。我設計的遊戲有:請學生當小老師組詞讀,開火車讀,做猜字遊戲,開展小競賽:比一比誰的記字方法最好,(把自己記字的好方法說給同學聽),接著我又設計了收獲遊戲,把所有的背面帶有生字的“冬瓜”、“茄子”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的“菜園”裡。這時我說了句,“請我們班的‘小燕子'們到‘菜園'裡採摘吧!要求讀出後面的字或詞(如果是字用這個字組個詞,再說一句話。

如果是詞用這個詞說句話)字、詞有:大小躺掛細毛小刺青紫,並讓學生把這些字、詞分類,並說出自己的理由。為了理解“躺”和“掛”,使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教學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到前面來擺一擺,這是理解和感悟的過程。“收穫遊戲”的環節,我通過創設“豐收的菜園”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在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融入也鞏固練習,學生的學習成了一種享受,這是本課教學中生生互動的一個興奮點。最後我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生字過關,如果全認會了請

用你們喜歡的方法互相獎勵。這樣通過生與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使學習在交流中達到了檢查教學效果的目的。

㈢深入讀書,深化明理

低年級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起步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閱讀教學要以讀書為主,以讀代講。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

讀書興趣,以提高讀書的效果。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薰陶。因此,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同桌讀、小組讀、師生分角色讀。教學中我還進行句式訓練(引導學生用:小燕子發現了什麼?我發現了什麼?的句式練習說話。這時我要求學生大膽說,我指導學生說完整、通順的句子。)句式訓練的內容,打通了課內和課外的聯絡,使文字和學生的經驗溝通,豐富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用自己的話說課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㈣表演想象,學以致用

表演是學生喜歡的形式,能使學生創造性地組織語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同學生一起表演,師生互動,體現了民主平等,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學生的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教師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表演,然後在班組中彙報表演,表演時我接受了學生的邀請,扮演了燕子媽媽。這樣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十分興奮,這時我抓住時機,問“小燕子三次到菜園觀察冬瓜和茄子結果不同說明了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這樣就充分尊重學生的感悟和理解。為了讓學生髮散思維,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燕子媽媽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從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我讓學生說一說我們觀察事物的方法還有哪些?學生說得非常好,有的說:“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手摸。”“可以用耳朵聽。”“可以用鼻子聞。”還有的說:“可以用嘴嘗。”等等。這時我總結,無論採取哪種方法觀察事物都要認真、有耐心。

㈤佈置作業

回家觀察一種蔬菜或水果的大小、顏色和形狀,注意要認真,講給爸爸、媽媽聽。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注重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課堂中學生學得主動、快樂,課堂中的許多遊戲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能力得到了提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比較滿意:

1.隨文識字環節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設計了當小老師、猜字遊戲、收穫園等識字遊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寓教於樂,達到了學習的最佳境界。

2.閱讀教學時,我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體驗和積累。

3.為學生提供了觀察和表演的機會,放手讓學生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雖然上的較成功,但不足之處不容忽視,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做“收穫遊戲”時,對詞語的分類這一部分掌握的不好,他們只能分類,但說不出這樣分的理由。我就應及時引導,結合兒童的語言,用具體例項進行闡述,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的提高自己在教學中的應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