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小燕子》說課稿

說課稿8.12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燕子》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燕子》說課稿

《小燕子》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1、說教材

燕子是春天來臨的象徵,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熟悉的一種動物。大班孩子已經認識過燕子外形特徵,對他們來講燕子區別其他鳥類的標誌是像剪刀一樣的尾巴。他們還了解了燕子是益鳥、喜歡捉小蟲,喜歡在屋簷下做窩,燕子顏色很漂亮,是黑白兩色的……孩子們通過科學活動獲得了有關於燕子特徵的認知經驗。而兒歌《小燕子》則是從語言領域的角度引領幼兒感知、認識燕子,以兒歌語言特有的規律和節奏,向幼兒描述了燕子的活潑可愛。因為大班孩子已經有的一定的認知經驗,所以將這個活動放入大班教學就比較合適。

兒歌是以擬人化的手法對燕子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進行了動態的描述,以燕子的剪刀尾巴將整首兒歌串起,仔細品味就能夠發現前面兩句寫出了燕子輕巧的體態和標誌性的特徵;中間兩句使用方位詞“上”和“下”寫出了燕子飛翔時的情景;後兩句中“茅草當枕頭”和“泥巴搭窩窩”則是對燕子做窩的說明,就六句兒歌將小燕子的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唸誦而歌后,還發現和押韻,兒歌每“巧”和“刀”、“朵”和“雲”、“頭”和“窩”,讀起來琅琅上口。兒歌的中間兩句把燕子活潑、俏皮表現得非常到位,使人不由自主地喜歡燕子,同時對大自然發生濃厚的興趣。

兒歌是屬於語言領域的範疇,但兒歌中的內容有一些科學領域的東西,所以這首兒歌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既能讓孩子學些兒歌,又能通過兒歌幫助孩子瞭解一些科學知識,體現了現代幼兒教育的相互滲透教育理念。

前面我已提到過大班,因為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求知慾,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思維積極、活躍,對新的東西有著很強的學習慾望,在他們的頭腦中總有數不清的疑問、問不完的問題,而且他們還喜歡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喜歡解決問題後帶給他們的成功體驗,他們會因此而快樂、因此而滿足。所以根據自己對教材的分析和幼兒認知發展的規律解讀,我把此兒歌的教學物件定位在大班,因為兒歌《小燕子》不僅需要孩子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於引導幼兒擴充套件孩子的思維。我們給孩子安排的學習內容如果有一定的挑戰性,這不僅迎合了幼兒積極思考的特點,而且有利於培養他們勤于思維的習慣。

2、說目標

“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這是在新綱要明確指出的,也是要求我們在目標的設立上要考慮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在目標的制定中要考慮全面一些,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提高。要通過能力培養,提升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孩子個性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將目標制定如下:

1)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仿編詩歌。

2)培養幼兒喜歡燕子、願意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為什麼這樣定目標呢?因為目標1滲透了認知和能力內容,這是整個活動的主心骨,重在幫助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內容的基礎上來運用已有經驗仿編詩兒歌。目標2是情感目標,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激發孩子愛燕子、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說重、難點

我將此次的活動重點定位為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難點的突破主要是先前的知識準備,和對詩歌的結構分析來突破的。

4)說活動準備:

包括知識準備和物質準備。知識準備主要是請孩子在家長幫助下收集燕子的圖片和資料,加深對燕子的瞭解。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根據兒歌內容製作。多媒體課件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助於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我在此次的教學中主要採取了觀察法、視聽結合法、提問法及相互交流的方法進行教學。運用形象的多媒體教具幫助孩子直觀感受並理解作品內容。在相互的談體會中獲得交流,使得一個人的經驗融整合為大家共同的經驗。同時通過教師及孩子的問題,啟發幼兒觀察事物及積極思維,培養幼兒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使孩子發展成獨立學習能力的人。

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孩子學習的規律和年齡特點,以激發興趣為基點,讓孩子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活動氣氛中理解兒歌的內容,幼兒在相互的討論、談話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同時在相互的交流中並理解活動中的重難點。

三、說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匯入、理解、創編兒歌三部分,下面作簡單的說明:

第一部分的匯入主要是通過燕子的謎面來感知、複習燕子的外形特點,並以此為匯入,請孩子談談我所知道的燕子。主要是通過此環節為下面的兒歌學習做準備,這也是課前給孩子佈置的一個任務——收集所需資料。學習自我的資料收集及養成這種習慣,對孩子可持續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二部分理解兒歌是通過直接播放課件,通過孩子的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教師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幫助孩子用兒歌的語言進行概述、根據孩子的情況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用兒歌的語言說。教師的完整朗誦幫助孩子欣賞,感受詩歌中燕子的形象和兒歌的韻律美。在此學習過程中,教師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在商榷中共同解決。

第三部分主要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收集的資料,按照兒歌的形式仿編兒歌。這個活動有點難,正是有點難才對孩子有吸引力,才能讓孩子體驗突破的快樂。

四、說效果

兒歌《小燕子》的教學活動其是教育的一個載體,我們的幼兒教育主要是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自主學習,培養他們勤于思考、敢於發問、樂於與同伴交流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在兒歌的設計中就很注重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目標的制定中就考慮了能力因素,在之前的知識準備中我就鼓勵孩子自己找資料,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將孩子的需求放到首位,讓孩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敢於發問,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有一定的不足,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反思、探索,為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更好的方法和途徑。

《小燕子》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小燕子進步了》是西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片面觀察,收穫較小。在媽媽一次次鼓勵下,一連去了三次,終於細緻觀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為主線,語言簡潔明瞭,生動有趣,並配了圖畫,學生易讀易懂。

2、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注意力永續性差,朗讀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現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但還都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和強化。

3、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運用自己喜歡有效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積累詞語,自主選擇詞語造句。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情感目標:從小燕子進步了引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4、教學重難點

由於一年級學生還處於運用並鞏固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階段,是進一步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時期,因而識字教學教學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地笑了。

難點是啟發學生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並願意把自己觀察到的與人交流。

二、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觀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與學法

情境匯入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趣味遊戲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識字遊戲活動,愛護其好奇心、求知慾。

以讀代講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

直觀教學法。通過使用實物、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進行觀察、比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與教法想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採用:1、競賽、遊戲法;2、自學、合作、探究法;3、讀、思、議、評、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作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鍾。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幹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夥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出發吧!

屋簷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學生在輕鬆、愉快、有趣的情境中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當學生自讀課文後,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動手畫一畫生字新詞、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學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的重點,通過學生自學生字,採用小組合作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再全班進行交流,並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記住的?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字記字經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記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比賽,愛玩遊戲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開火車讀、賽讀、摘茄子等識字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的樂趣中鞏固生字。低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打下基礎,我用課件出示本課的新詞,讓學生讀後自主選擇詞語說話,讓學生在讀說中積累詞語,提高學生運用表達語言的能力。

(三)、以讀代講、理解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課文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學生自讀、互讀、老師範讀、個別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後,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說說讀文後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討。再組織學生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並隨機板書。接著老師出示實物,讓學生挑戰小燕子: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裡不一樣?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啟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事物。通過以上的朗讀、交流,結合課題及板書讓學生說說: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的笑了?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小評論員評論,比比誰讀的語氣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充分從情感上薰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此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分組進行即興演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學生會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我用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學生熟知的動物,讓學生分組觀察探討交流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環節中,整合了課內外和網路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把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走進了生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潛力,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體現了課文的思路,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小燕子》說課稿3

說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3、認識漢字“燕子”、“春”、“這裡”。

4、瞭解燕子的甚或特性,直到燕子是候鳥。

5、鞏固閱讀常規。

說教學準備:

1、《幼兒聽讀遊戲識字》第二冊(人手一本),錄音機,磁帶

2、欣賞常規字條。

3、相應字卡。所學新的漢字大字卡一副,小字卡人手一份。

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

1、啟發性談話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一個漂亮的地方去玩,這是什麼地方呢?(出示字條——“字寶寶樂園”)。這裡呀有許多的字寶寶朋友想和我們做遊戲呢!我們先和字寶寶打個招呼吧!瞧!字寶寶來了,它和我們說什麼呢?(出示字條——“小朋友好!”

2)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小動物們也喜歡你們呢,今天呀,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動物朋友,他們在哪裡呢?他們呀這本書裡等著你們呢!

發書。出示字條——“聽音樂傳書”

常規要求:幼兒隨音樂傳書時,保持雙手拿書傳給身邊的小朋友,傳過去之後隨音樂節奏拍手。

翻書時左手握住書角輕輕翻開。

2、欣賞畫面並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麼?這是什麼季節?

(2)小燕子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

(3)小燕子的尾巴像什麼?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常規要求:從後往前傳,常規同發書。

理解問題:

(1)我們在什麼季節能看到小燕子?出示字卡“春天”。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它是候鳥)

(2)你們想看看小燕子到底長得什麼樣嗎?(出示燕子掛圖)

(3)這就是小燕子,小朋友都知道,春天的時候燕子就飛來了,那麼冬天他們到哪裡去了呢?(回南方過冬了)來年的春天又飛回到這裡,(出示字卡“這裡”。引導幼兒說出“這裡”的春天,美麗的景色。

(4)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常規要求:出示字條“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不出聲”。

(二)出示大範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裡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三)遊戲

小朋友剛才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遊戲了。請看黑板。

遊戲一:什麼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範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麼漢字不見了?)

遊戲二:什麼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範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遊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裡?(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四)結束活動

字寶寶還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們出去和他們跳舞吧!(幼兒隨老師小碎步飛出活動室)。

說教學延伸:

將所有學過的小動物漢字一起找出來做遊戲。

《小燕子》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小燕子進步了》是西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片面觀察,收穫較小。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為主線,語言簡潔明瞭,生動有趣,並配了圖畫,學生易讀易懂。

2、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運用自己喜歡有效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積累詞語,自主選擇詞語造句。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情感目標:從"小燕子進步了"引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3、教學重難點

由於一年級學生還處於運用並鞏固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階段,是進一步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時期,因而識字教學教學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是通過朗讀理解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地笑了。

難點是啟發學生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並願意把自己觀察到的與人交流。

二、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觀察冬瓜、茄子。

三、說教法與學法

1、情境匯入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趣味遊戲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識字遊戲活動,愛護其好奇心、求知慾。

3、以讀代講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

4、直觀教學法。通過使用實物、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進行觀察、比較。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與教法想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採用:1、競賽、遊戲法;2、自學、合作、探究法;3、讀、思、議、評、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歌曲欣賞

播放"小燕子"歌曲,引入新課

(二)、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作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鍾。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幹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夥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出發吧! 屋簷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當學生自讀課文後,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動手畫一畫生字新詞、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學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的重點,通過學生自學生字,採用小組合作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再全班進行交流,並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記住的?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字記字經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記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比賽,愛玩遊戲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開火車"讀、賽讀、"摘茄子"等識字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的樂趣中鞏固生字。低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打下基礎,我用課件出示本課的新詞,讓學生讀後自主選擇詞語說話,讓學生在讀說中積累詞語,提高學生運用表達語言的能力。

(四)、以讀代講、理解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課文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學生自讀、互讀、老師範讀、個別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後,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說說讀文後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討。再組織學生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並隨機板書。通過以上的朗讀、交流,結合課題及板書讓學生說說: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的笑了?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小評論員評論,比比誰讀的語氣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充分從情感上薰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此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分組進行即興演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學生會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我用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學生熟知的動物,讓學生分組觀察探討交流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環節中,整合了課內外和網路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把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走進了生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潛力,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體現了課文的思路,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