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大象與蚊子說課稿

說課稿2.08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象與蚊子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象與蚊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既符合幼兒的現實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經驗,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動中,幼兒手、眼、腦、心並用,讓頭腦變得靈活聰慧。這次我選擇的音樂是截選自奧爾夫音樂《賓果》中的第一段,樂曲輕快活潑,節奏鮮明,適合大班幼兒。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以及對樂曲結構的理解,我就將《大象和蚊子》這個故事融入音樂中。藉助有趣的故事情節,以及形象反差很大的兩個角色,讓幼兒展開了大象與蚊子之間的演奏遊戲。並利用圖譜還原,幫助幼兒掌握打擊過程中的節奏型。為幼兒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讓他們在音樂情境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二、說目標

打擊樂器教學的任務所提到的:要發展幼兒對演奏樂器的興趣,使幼兒在演奏樂器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快;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養節奏感。對於我班幼兒來說,從小班開始已經認識了幾樣簡單樂器名稱、外形和使用方法,也進行過簡單的打擊樂活動,但是對於樂器音色的辨認,以及通過自己的感受來根據故事情節和音樂節奏來匹配樂器的嘗試卻較少。根據為此,我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為本次活動制定了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能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熟悉音樂結構,瞭解圖譜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

技能目標:能夠根據故事內容和樂器音色為樂曲編配樂器,並嘗試用樂器來合作演奏。

情感目標:感受樂曲輕快活潑的性質,體驗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三、說重難點

將音樂還原成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是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活動的基礎。並且我還在圖譜中加入了反覆記號和休止符,更加需要幼兒通過眼、耳、腦的綜合利用來理解音樂。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能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熟悉音樂結構,瞭解圖譜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

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在瞭解了音樂結構的基礎上,能夠根據音樂節奏和強弱來匹配樂器音色是更高一個層次的遞進,需要幼兒對音樂感受力的提高。此外,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可是在集體演奏中要忽略個體的意識,去服從集體的需要來達到比較協調整齊的演奏效果,這對幼兒的合作意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能夠根據故事內容和樂器音色為樂曲編配樂器,並嘗試用樂器來合作演奏。

四、說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並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時笨拙、可愛和蚊子飛起來輕巧、淘氣的樣子。

幼兒欣賞過各種樂曲,對樂曲有一定的感受力,嘗試過打擊樂的演奏。

2、物質準備:為了將音樂還原成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我準備了打擊樂圖譜、蚊子和大象的圖片,樂器的圖片等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材料。

為了配合樂曲中的故事形象和節奏,我選擇了三角鐵、碰鈴、鈴鼓、響板四種既利於大班幼兒演奏又音色鮮明的樂器。為了給幼兒豐富的感官體驗,我準備了樂曲和播放裝置。

五、說過程

整個活動一共分為五個大環節,層層遞進:故事形象匯入,欣賞音樂——結合故事和圖譜,理解音樂結構——幼兒自配樂器,按樂器角色徒手練習節奏型——嘗試用樂器進行合作演奏——延伸活動。

(一)匯入部分

匯入部分,我通過大象和小蚊子的形象匯入,引出了故事,並且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接著通過故事與音樂的結合,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欣賞樂曲的童話般的情境。幼兒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中,激發了參與活動的興趣,調動了主動融入活動的積極性。

(二)理解音樂結構

第二個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根據故事情節來理解圖譜,再進一步通過圖譜來理解音樂結

構,熟悉節奏型。

首先我出示圖譜,請幼兒觀察圖譜上有哪些圖案,並根據幼兒的回答,我將故事情節串聯到一起,幫助幼兒通過故事情節來理解圖譜,瞭解大象和蚊子的動作和不同情緒。接著我播放音樂,在音樂中徒手示範打擊節奏型,並且通過分段、逐句的引導提問,以及幼兒的個別示範,幫助幼兒一句一句熟悉樂曲的節奏。過程中我還重點引導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老師的動作來認識反覆記號和休止符兩個音樂符號。

(三)幼兒自配樂器

在掌握了節奏型的基礎上,第三個環節是請幼兒來為音樂配樂器。但配樂器並不是隨意

的,而是請幼兒根據音樂的強弱、快慢來選擇音色匹配的樂器。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就通過引導性的提問來幫助幼兒理解和感受,比如:“大象走路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和哪個樂器的聲音比較像呢?”教師還通過角色情緒上的變化,來引導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比如“大象很生氣甩鼻子,可以用什麼樂器呢?”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受選擇樂器,幼兒會有自己的理解,教師不需要強求幼兒必須配哪個樂器,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配樂方案完成以後,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分組,然後徒手進行初步的合作演奏。這裡能夠給幼兒的樂器演奏奠定基礎,使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並且初步學會與他人配合演奏。

(四)合作演奏

在用樂器合作演奏環節,我預設三遍不同形式的演奏。第一遍是請幼兒用師幼共同討

論出來的配器方案來進行嘗試演奏。由於是充分尊重了幼兒想法的方案,因此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演奏積極性和嘗試的樂趣。

因為只有在真正的和音樂的配合演奏中,幼兒才能感受到編配的樂器是否和音樂匹配。因此,第二遍我為幼兒提供了調整或者創新配器方案的機會。如果第一遍幼兒有覺得不協調的地方,大家可以討論進行修改;如果第一遍演奏大家都覺得很好聽,那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來嘗試一下別的樂器,看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同樣是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還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以及對配器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由於每種樂器的使用方法都不一樣,因此幼兒的感受也會不同。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幼兒能夠嘗試不同樂器,第三遍的`演奏我就請幼兒自由交換樂器來演奏。交換了樂器意味著在故事中的角色也會改變,所以需要幼兒更加明確自身的角色身份,需要提高和他人配合的意識。

整個演奏環節不同形式的三次演奏,避免了單調重複的枯燥練習,每一遍都讓幼兒有發表意見,重新感受音樂的機會,並且在一遍遍的演奏中,幼兒開始自覺地學習和他人的配合和協調,提高了合作意識。

(五)延伸活動

活動延伸能夠起到鞏固拓展的作用。集體教學的時間很短,稍縱即逝,僅僅靠這一點時

間來讓幼兒接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將在表演區繼續投放更多的樂器,請幼兒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根據音樂創編新的故事情節,探索其他樂器的音色,更自由地去感受打擊樂帶來的樂趣。

六、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根據教學目標、幼兒心理特徵、知識水平;教學條件等我採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情景法:教師以幼兒玩伴身份和幼兒一起聽故事、說故事,和幼兒一起融入到故事裡,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動情景。

2、提問法:提問,“大象走路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飛是什麼樣的聲音呢?(嗡嗡嗡)最後大象生氣跺腳時,發出什麼聲音?(咚)”這一系列問題,為打擊樂的匹配做了鋪墊。

3、討論法:希望發揮幼兒主體性,從對圖譜的觀察到故事情節的展現,以及打擊樂的配器方案,都能讓幼兒自由討論,自由地去發現。

4、遊戲法:活動設計以遊戲貫穿始終,整個活動讓幼兒一直處於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七、說學法

本次活動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法,情景遊戲體驗法來學習。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物件,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拍一拍、敲一敲等的活動安排豐富,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在操作體驗過程中,幼兒能自己嘗試、創編更好的演奏方式,讓幼兒通過商量、比較等,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在主動、愉快的探究中獲得發展。

八、說結果

本次活動基本達成了活動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明確地理解音樂與圖譜的對應關係,幼兒還根據自己對音樂感受,為樂曲編配了較為合適的樂器,並且非常和諧地完整演奏了樂曲。只是幼兒園內的樂器種類有限,如果有條件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樂器,這樣能更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也能為幼兒提供有更多的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