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篇)

說課稿1.1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班幼兒聽過故事《小兔乖乖》後,每到戶外活動就自發的邊唱歌曲邊學小兔跳,玩起“小兔乖乖和狼”的遊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對富有情趣的事物容易生美感和興趣。在選擇活動內容時要以孩子熟悉的已有生活經驗為前提,而兔子是小班孩子喜歡的形象,大灰狼凶猛的性格使孩子們非常憎恨,孩子對這兩個動物形象感興趣,因此我選擇了《小兔和狼》這個活動內容來讓幼兒欣賞。

歌曲《小兔和狼》簡單活潑、形象鮮明、故事性強,在旋律和歌詞中蘊含著豐富的角色情緒變化,容易激起小班幼兒的表演慾望,使他們在參與歌曲表演和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整個活動以形象的、遊戲的、律動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小班孩子喜歡遊戲,在遊戲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同時在遊戲中學習音樂,使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得發展。

二、說目標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情況、經驗、需要為依據,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在遊戲中輕鬆愉快的學唱歌曲。

2、能聯想音樂情境,嘗試創編簡單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3、培養遇到困難不害怕,主動想辦法。

根據目標,我將活動的重點放在在遊戲中輕鬆愉快的學唱歌曲。難點是能聯想音樂情境,嘗試創編簡單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三、說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遊戲內容的理解,加強遊戲的趣味性,我適當地使用了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場地佈置成有山洞、草、樹木為主的森林背景,並且在地上鋪上海綿墊,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可以就地而坐。

2、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老狼頭飾、錄音機(錄音帶:跳躍性較強和低沉的樂曲)。

3、事先將歌曲內容編成兒歌教幼兒朗誦

四、說活動過程

做好了這些準備後,圍繞著目標,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以律動形式進入教室匯入活動。

(二)在遊戲中欣賞曲子,幫助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學唱歌曲。

(三)傾聽音樂,聯想音樂情景。

(四)嘗試創編簡單音樂遊戲。

(五)律動形式結束本次活動。

現在我就具體談談每個活動環節的設計。

1、以律動形式進入教室匯入活動。

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兔媽媽的角色向小朋友說:“兔寶寶,今天兔子媽媽要帶你們到樹林裡玩?高興嗎?(高興)好,那麼我們現在就出發吧!”我首先利用小朋友喜歡的兔子身份幫助幼兒匯入到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同時我還考慮到以兔子媽媽身份可以提醒幼兒在活動中要跟好我,以為接下來我為小朋友所提出的要求做好鋪墊工作。接著,我又說:“你們要跟好哦,不要離開兔子媽媽,我們念著兒歌出發吧!”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跟著媽媽,再配以幼兒感興趣的形象“兔子”,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幫助幼兒邊兔跳邊跟隨音樂旋律進入活動室,這樣既激起參與的興趣又可以為幼兒接下來學習音樂埋下伏筆。

2、在遊戲中欣賞曲子,幫助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學唱歌曲。(二個步驟)

(1)請幼兒聽音樂做遊戲。

在帶幼兒律動進入教室後,我採用遊戲法,讓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反覆傾聽音樂,進一步熟悉音樂旋律,歌詞內容,既避免生硬教唱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又滿足小班幼兒愛玩的需求,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與樂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請幼兒第二次聽樂曲學唱歌曲。

在有了第一次欣賞的基礎上,我便讓幼兒隨意地坐在地上,這時所鋪的海綿墊就起到了在冬天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又舒適暖和的作用了。同時請幼兒隨地就坐還可以縮短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給幼兒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這時我再說:“兔寶寶們,讓我們在草地上休息一下,來聽媽媽唱一首好聽的曲子,你們可以跟著曲子拍手搖著小腦袋。”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欣賞音樂的方法運用還較匱乏,為了提高幼兒聽的注意力和興趣,因此我在這裡就提醒幼兒在聽的時候可以拍手搖搖腦袋,幫助幼兒在聽的過程中培養了對樂曲節奏的瞭解,同時我採用示範法可以幫助幼兒清楚地記住旋律和歌詞使幼兒輕鬆學唱。

3、傾聽音樂,聯想音樂情景(2個步驟)

(1)請幼兒討論: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是誰來?

(2)請幼兒聽歌曲和狼的音樂進行聯想。

為激發幼兒的興趣,我利用幼兒的好奇心,運用啟發聯想法讓幼兒猜猜“是誰來了?”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能認真傾聽有關狼的音樂並進行聯想為接下來的遊戲創造條件。

4、嘗試創編簡單音樂遊戲。

這兩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主要是引導幼兒聯想音樂情景,自編、自創遊戲按自己的意願遊戲,大膽想象,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五、說活動特色

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幼兒的自主學習為活動設計的主導思想,創設自主的學習環境,重視幼兒的快樂體驗,通過在遊戲中學習音樂、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角色形象和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整個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快樂情感體驗,讓幼兒真正自主快樂地參與到音樂中。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2

一、說活動設計

1、《綱要》中要求小班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健康活動《橡皮膏小熊》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小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加強身體鍛鍊,熱愛運動,學會自我保護。

2、幼兒情況分析,此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的第二個主題的活動,孩子都是九月剛入園的小班新生,他們從原來的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需要一個適應教育的過程。特別是自理能力方面,需要很好地引導加強。《橡皮膏小熊》這個故事既來源於幼兒的實際生活又很讓幼兒感興趣的健康活動,可以教會幼兒在參與集體活動中如何用小手保護自己,並鼓勵幼兒多參與運動。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能通過故事瞭解小熊受傷的真正原因,知道在運動時要注意安全。(重點)

(2)初步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會辨別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危險的。(難點)

(3)能夠愉快安全的參與遊戲活動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教學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幼兒平時在遊戲中危險動作和安全動作的照片、橡皮膏小熊、掛圖第4號、故事磁帶

2幼兒已玩過拋接球,跑步,攀爬的遊戲,事先讓孩子們瞭解“接”“扶”“爬”的動作

四,說教法

講述法:如何教幼兒在生活中,學會保護自我,我就採用幼兒最喜愛的小動物以及愛聽故事為切入口,通過幼兒認識的動物和教師講述故事,

談話法:運用與幼兒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圍繞小熊都做了些什麼運動,為什麼會貼滿橡皮膏,引發到如何保護自己等問題。

模仿遊戲法:由於小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且好模仿,為了鞏固幼兒在活動中所瞭解的自我保護方法,因此在活動中我採用模仿遊戲,如:小熊怎樣做,它的鼻子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幼答:用手接皮球,鼻子就不會被撞的又紅又腫了。幼兒在回答小熊時,自己也獲得經驗的鞏固。

對錯辨別法:觀察照片內容,在教師的講解引導下能夠辨別照片中幼兒行為的對錯,豐富自己的安全知識。

五、說學法

情境法:根據幼兒經驗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弱等特點,我就通過簡短的動物名稱介紹,讓幼兒認識故事中的.角色,而故事中的劇情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當小熊受傷流血孩子們會難過;見到小熊摔倒孩子們會緊張。

遊戲法也貫穿於活動始終,請你告訴小熊應該怎麼做;

談話法引領幼兒瞭解故事中的角色;

經驗感知法的運用使幼兒通過現實與故事相結合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六、說教學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將整個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1、情景匯入,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故事的主角橡皮膏小熊的出現,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為什麼它的身上會有那麼多橡皮膏?激發孩子們解答疑問的想法,師趁機引出課題。

2、理解故事,知道故事的主要內容

這裡為解決本活動的重難點,我採用了講述法,通過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接著我通過仔細看,小熊哪些地方受傷了,他為什麼會受傷呢?看圖講述故事,瞭解貼橡皮膏的真正原因;通過幫一幫的能力所及,讓幼兒幫助他人,從而自己獲得經驗感知。

(1)小熊哪些地方貼上了橡皮膏?

(2)鼻子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3)臉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4)屁股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3、引導幼兒模仿“接、扶、抓”的動作,瞭解它的危險性,知道怎樣做才不會受傷。

教師:小熊愛運動卻不會保護自己,受傷的小熊朋朋心裡很難過。請你們告訴小熊:

(1)小熊怎樣做,它的鼻子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2)小熊怎樣做,它的臉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3)小熊怎樣做,它的屁股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教師開啟錄音:“小朋友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以後再也不做橡皮膏朋朋了。”

4、看照片,找錯誤,鞏固經驗,讓幼兒的自我保護方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教師出示平時捕捉到孩子們在遊戲中有危險動作的照片,讓幼兒找出自己不對的地方,在討論中鞏固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

七、拓展延伸

師再次出示橡皮膏小熊,(以小熊的口吻):小朋友們,今天我學會了怎樣玩是安全的,你們記住了嗎?那我們去玩吧!

(師扮演小熊,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場進行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自我保護的經驗)

附故事:橡皮膏小熊

小熊有許多好朋友,它最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了。

第一天,小熊和小狐狸一起玩皮球。小狐狸把皮球拋給了小熊,小熊沒有用於去接,“咚”的一聲,皮球碰在了鼻子上。鼻子碰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狐狸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狐狸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貼上了橡皮膏。

第二天,小熊和小花貓一起滑滑梯。小熊沒有扶好扶手,一下子從上面滑下來,“咚”的一聲,屁股撞在了地上,被撞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花貓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花貓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貼上了橡皮膏。

第三天,小熊和小猴子一起爬攀登架。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摔了下來,“咚”的一聲,膝蓋撞在了地上,撞得義紅又腫。小熊又“嗚”地哭了起來。小猴子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猴子就在小熊的膝蓋上貼上了橡皮膏。

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蓋上都貼上了膏藥,小夥伴們都說:“哎呀,小熊變成‘橡皮膏小熊了。”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擦自己五官位置,瞭解面部特徵,大膽嘗試表現。

2、接納自己,發現一個”可愛的我”。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一人一面小鏡子。

2、相機、電視機、幼兒大頭照片。

3、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示相機和相片,引出課題。

1、出示相片:你們看,是誰呀?他(她)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褲子呢?那你們想不想照照片呢?請寶寶坐好了我給你們拍照了。

2、小朋友在多媒體中觀察有哪些自己器官。

3、遊戲“我說你指”

二、幼兒觀察鏡子裡的我,根據鏡中的自己模樣,畫一張可愛的小臉.

幼兒邊看鏡子邊進行繪畫,教師幫助個別幼兒.

三、展示幼兒作品

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集體進行評價。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拍照片

活動反思: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可愛的我》,要求小朋友在多媒體中觀察有哪些自己器官,然後畫一張自己可愛的'臉。活動一開始,為了使幼兒的興趣更高。我先和孩子們玩了一個指五官的小遊戲。我說:眼睛眼睛在哪裡?孩子們指著自己的眼睛說:眼睛眼睛在這裡。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遊戲,但是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接下來我拿起照相機拍幼兒的照片放到多媒體中,讓幼兒看看自己的五官是怎樣的,然後討論五官的形狀和五官的位置。於是小朋友都討論開了:眼睛是有點橢圓形的,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耳朵在臉的兩邊;嘴巴在鼻子的下面。孩子們對於五官的位置都掌握的很好。於是我說:“那你們再摸摸看,頭上還有什麼呢?”小朋友馬上回答我:還有頭髮。有辮子。”於是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在示範的過程中我邊問幼兒五官的位置邊畫,讓幼兒更好的鞏固五官的正確位置。接下來就請孩子們自己看著鏡子把自己的模樣畫下來。

沒過多久,速度快的小朋友就畫完了,他們把畫拿過了給我看,於是我利用幻燈片將畫畫得好的小朋友的畫展示在多媒體上。

小班幼兒的繪畫水平不強,畫出來的畫相對來說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兒作品時,只顧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無法體驗成功的樂趣,我的這種做法是錯的。孩子們畫出來的畫再不好看也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們老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成果,鼓勵他們下次畫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我從三方面來說一下教材:

1、社會現狀:

當今社會,拐賣少兒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幼兒園孩子,有的幼兒因為貪圖好玩的玩具或美食的誘惑而被騙到遙遠的山村;有的幼兒因為分辨不清真假太聽信陌生人的話而遭綁架;還有的幼兒分不清真假,而使家庭財產受損,更嚴重者直接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以上種種情況時刻提醒教師要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

2、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無防範意識,很容易上當,經不起誘惑。如果生硬地和他們說道理,讓他們注意保護自己,幼兒不易接受。但如果通過故事,讓他們把故事中得到的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這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

3、教材本身的特點:

《小兔乖乖》這則故事非常短小,且內容生動易懂,故事中兔寶寶和大灰狼的對話充滿了童趣,易於模仿,最重要的是小朋友非常喜愛“小兔”這一角色,所以選擇這一故事正體現出了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學內容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

二、活動目標

基於教材的綜上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唱唱的過程中瞭解故事《小兔乖乖》,練習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唱歌聲調。

2、能遷移故事中的經驗,明白不能讓陌生人隨便進門這一道理。

3、在唱唱、演演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勇敢地表現自己。

三、活動準備

我從兩方面來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只有瞭解了幼兒原有的經驗,才能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所以以下兩經驗是這次活動成功開展的有力保障。

①幼兒有模仿故事對話的經歷,並已形成一定的秩序;

②從平時與家長、教師的談話中,已知父母要出門前會對自己交代些什麼話;

2、物質準備:

小班幼兒對色彩鮮豔,生動形象的事物感興趣。為此,我準備了森林背景圖(圖上有一座能開門的蘑菇房子),三隻兔寶寶和兔媽媽、大灰狼形象各一個,配樂音樂、錄音機。

四、活動程式

這次活動我分為以下五個環節:激發興趣→瞭解故事→加深理解→情境表演→延伸活動

下面我具體來說一下每一個環節:

(一)、激發興趣:

我通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注意

問:“你知道蘑菇房裡住著誰嗎?”幼兒展開充分的想象

2、師開啟蘑菇房,揭示故事主角:“哦,原來是小兔子一家。”

3、引出故事:“今天,小兔子一家發生了一件事,想聽嗎?”

(我採用直接提問法,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境,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在設疑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深入瞭解故事的慾望。)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我分為以下兩個環節來實施:

1、初聽故事,瞭解故事第一段,解決難點。

師聲情並茂講述故事開始部分(背景音樂略起)

(因為小班幼兒的反應慢,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較慢,所以第一遍故事必須由教師親身講述,以便幼兒聽清故事內容,因為只有在聽清的基礎上才能去了解故事。)

我從以下幾個問題著手:

①“兔媽媽要去幹什麼?”

②“出門前她對三隻小兔說了什麼話?”

③“你媽媽出門前會對你說些什麼?”

④“那兔媽媽為什麼會對小兔這麼說?”

(“兔媽媽為什麼會對小兔子說那些話”這是一個難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遷移了幼兒生活中的經驗“媽媽出門前為什麼會交代自己一些話。”從而把生活中的一些經驗遷移到作品中,讓幼兒理解兔媽媽說那些話的用心。這體現了綱要中所指出的教學活動要運用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

2、繼續聽教師將故事,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聽完後,我提以下幾個問題來幫助孩子梳理內容。

①“媽媽走後,誰來了?”

②“大灰狼有沒有騙過小兔子?”

③“小兔子想了什麼辦法打敗大灰狼?”

④“大灰狼最後怎樣了?”

(這一環節中我從上一環節的區域性拉出了整體,通過四個有徵對性的問題,初步幫助幼兒理清了故事的脈絡,瞭解故事的情節。)

(三)、深入理解故事,練習大灰狼和媽媽不同的唱歌聲音。

1、第二遍整體聽故事。

師講完故事問:

①“兔媽媽出門前對小兔子說了什麼?”

②“你會唱《小兔乖乖》的歌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兔媽媽的聲音。”

③“那大灰狼又是怎麼唱《小兔乖乖》的歌的?我們也來學學。”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我自身的感染力、表現力完整地講述故事,幼兒在我動情的講述下感受著故事的本身特點幾魅力。同時我突出了這一活動的重點,感受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唱歌聲調。我運用啟發引導法,引導幼兒學習兔媽媽溫柔好聽的聲音及捏著鼻子學習大灰狼沙啞粗曠的聲音。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去感受兩者聲音的本質區別。)

2、分組練習,進一部分辨大灰狼和兔媽媽不同的音質。

3、個別幼兒上臺試表演。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請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分組練習,讓他們在唱一唱、比一比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同時我運用賞識激勵法,鼓勵幼兒個別上臺表演,使情感目標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4、集體跟錄音試講故事。

(在幼兒大多已經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下,我組織幼兒集體跟講故事,把活動推向高潮。)

5、小結:“小兔子有沒有被大灰狼騙到?”

(通過這一提問,我揭示了這次活動的主題;不能隨便讓陌生人進門,也為下一環節打下了基礎。)

(四)、生活情境表演。

師扮演媽媽,請一陌生的教師扮演陌生人進行生活情境表演。

(我通過“如果媽媽不在家,你們也能象聰明的小兔一樣看好家嗎?”這一過渡語將幼兒在故事中所得到的經驗又遷移到生活中,幼兒在情境遊戲中,生活經驗又得到擴充套件。)

(五)、延伸活動,故事續編。

由師講述故事前提;“大灰狼這回沒吃到小兔子,很不甘心,他回家把聲音學得和大灰狼一模一樣,而且把尾巴也裝成兔尾巴了,那它會不會騙過聰明的小兔呢?”

(故事教學目標中指出:要讓幼兒嘗試在作品原有的基礎上擴充套件和續編故事,而我這一環節正體現了這一目標,同時我留給了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間,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

在這次故事教學活動中,我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內容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2、各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以互動的方式進行。

3、教學程式是啟發導學、自主探究、遷移運用、擴充套件想象。

4、幼兒在“玩”、“唱”、“動”中快樂學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5

說活動設計:在上週,孩子們都很關注班上每天來了哪些小朋友。點名後,我們老師會和小朋友說說每來幼兒身體狀況,在家休息情況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情感體驗。最近,我們兩位老師為了瞭解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常在節假日打電話給孩子。因此,他們交往範圍由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對老師產生了認同感、親近感。本班幼兒有時能用簡單的言語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歲的幼兒獨白是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當前大眾媒體中的公益廣告,引出“打電話”音樂活動。鼓勵強化幼兒想和許多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打電話,親身體驗和許多朋友打電話的的快樂。該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使幼兒逐步熟悉一些社會交往的技能。

說活動目標

一、三大目標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三、活動難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祕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

(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6

一、 說教材:

1、分析教材的內容地位:

1)、在日常活動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捉迷藏”是小孩們喜歡的遊戲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小孩,他們活潑好動,對此更是感興趣。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

2)、3—4歲的幼兒活潑好動,且是語言迅猛發展時期,但對方位詞的理解、掌握、運用對他們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而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用到,如“請你把玩具放到桌子上面”、“把盤子放到小桶裡面”等等,為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想通過幼兒最喜愛的遊戲形式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地學會運用方位詞,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3)、依據《綱要》目標中指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表達中指出:積極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進行創造性地表現和表達,在認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大膽對教材進行創編(最後一個環節),讓小孩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活動中,我以遊戲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採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作用下獲得發展。

2、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和教學內容,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發展的4個目標:

1)、通過遊戲讓幼兒理解、掌握方位詞,並初步學會正確、靈活運用。

2)、引導幼兒運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進行創造性地表現和表達。

3)、採用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共享遊戲的快樂。

4)、通過遊戲讓幼兒懂得要聽媽媽的話,做個懂事、聽話的好小孩。

3、活動的重點、難點:

1)、重點:根據《綱要》和幼兒的已有經驗、水平我認為此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正確地運用方位詞表述出小動物所在的位置。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是: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找朋友”的遊戲,初步感受方位詞;再通過“找小貓”的遊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小貓所在位置,掌握、理解方位詞,從中建構了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從而讓重點得以解決。

2)、難點:是能在創造性的遊戲中靈活的使用方位詞並能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表述。 對於突破難點採用的方法是:為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採用鼓勵、表揚、引導以及個別指導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從而使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在遊戲中讓難點得以解決。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所運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體驗性等。

二、說教具、學具:

1、 知識經驗的準備: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環節,初步讓幼兒感受方位詞,並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物質準備:

1)、多媒體電腦課件、錄音機、磁帶(音樂磁帶和錄有教師講話的磁帶)

2)、課前與幼兒一起玩毛絨玩具,並讓幼兒記住它們的名字。

3)、創設遊戲的環境:將毛絨玩具藏到活動室各角落。

4)、為幼兒提供各種藏身的道具。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1)、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課件演示法、觀察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再加上形象、生動、直觀的課件,讓小孩們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在教學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語言活動中滲透“識字”教學;在找小貓的過程中讓幼兒感受數的概念;在最後的一個環節中,感受體育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等。

3)、另外,此活動是老課新上,活動的結構是遞進的關係:興趣—遊戲—創造,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遊戲的形式學習方位詞,解決重點;最後在創造性的遊戲中讓幼兒的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與提高。

2、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嘴說、動腦思考、用動作表現,從而全身心地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創造性遊戲中,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情以及與同伴合作表現出自己所藏的位置,充分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四、說教學程式:

1、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3分鐘)

遊戲“找朋友”:

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4位)咦?他們到哪去了?讓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看看他們藏在什麼地方?”

此環節中,幼兒在課前已經認識了毛絨玩具,利用“找朋友”的形式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在交流中初步學習使用方位詞,如在……上面、在……下面、在……裡面、在……後面等,此遊戲可進行兩遍。另外在這其中將數學知識滲透在活動中,通過找一找、數一數,讓幼兒感知數的概念。

2、欣賞課件,以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學會正確使用方位詞。(5分鐘)

教師:“聽,誰來了?(貓媽媽)引導幼兒聽錄音,教師提問:“貓媽媽為什麼那麼著急呀?它的小寶寶到哪裡去了呢?”

教師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的內容,並用啟發式的語言進行提問,以引導幼兒掌握、理解方位詞。

在這一環節中,課件的展示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找小貓,讓幼兒理解、掌握了方位詞,而且在這其中,讓幼兒的情感得到發展,懂得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

知道不應該到處亂跑,在家中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小孩。另外,在找小貓的過程中,貓寶寶的名字藏在其中,滲透了識字教育。

3、 遊戲活動:(7分鐘)

1)、遊戲:捉迷藏

教師:“現在我是貓媽媽,你們是貓寶寶,讓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聽音樂進行遊戲)

教師將角色轉變,以媽媽的角色貫穿遊戲始終,與小孩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並提出遊戲的規則(聽音樂開展遊戲,利用道具讓寶寶藏起來,當媽媽找到後寶寶要迅速的告訴媽媽自己藏在什麼地方),遊戲中教師注意聽幼兒使用的方位詞是否正確,及時引導、糾正。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正確、靈活的運用方位詞,通過與老師遊戲,幼兒的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2)、創造性遊戲:

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示出自己藏在什麼地方,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還可啟發幼兒與同伴合作進行表現,要求幼兒不光用動作、表情來表示,而且還要用準確、恰當的方位詞進行表述。

在此環節活動中,幼兒有模仿、有創新,不僅鞏固了幼兒對方位詞理解、靈活運用,而且讓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同時也讓幼兒體驗到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充分體現了自主、創造、合作的現代兒童的學習方式。

4、結束部分:

小孩們,玩了這麼長的時間天都快黑了!咱們該回家了,快到媽媽身邊來,可千萬不要走丟了,否則媽媽會很擔心、很著急的!(聽音樂離開)

5、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幼兒對方位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五、活動評價:

此活動的設計完全是從幼兒的實際出發,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以及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

設計意圖:

本月小班的教學主題是《春天來了》,各班都在佈置主題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的採用老師畫枝幹,幼兒點畫桃花或柳葉;有的採用老師剪,孩子來貼上等師幼共同參與的方式進行佈置。看著一隻只生動的青蛙從老師的剪刀下“蹦出來”,孩子們都羨慕地說:“真好看,老師我也想剪,老師你教我吧……”興致非常高。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為剪紙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二是可以練習手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手巧心靈”。基於這些原因,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培養小班幼兒對剪紙的興趣,鍛鍊手部肌肉,開發其智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拿剪刀的正確方法。

2.嘗試用剪刀剪直線。

3.體驗剪紙的快樂,激發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難點:正確使用剪刀,

活動準備:

1.PPT(剪紙作品欣賞)

2.剪刀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顏色的卡紙、印有大碗輪廓的白卡紙若干、漿糊、抹布每組一份

3.布偶熊一隻,樂曲《圓圈舞》。

活動過程:

一、欣賞剪紙作品,激發幼兒剪紙的興趣。

1. 教師播放PPT,請幼兒欣賞。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大螢幕上看到了什麼?(幼兒:大樹、花草、蝴蝶、青蛙、小兔、小朋友等)

教師:“它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畫一樣嗎?小朋友畫畫用的是油畫棒、彩筆,那你們知道螢幕上的這些花草、蝴蝶等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好看嗎”(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好看)

2. 教師示範。

師出示剪刀和彩紙:“現在老師就來剪個漂亮的蝴蝶給你們看”師邊念兒歌邊示範: “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裡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蝴蝶飛來嘍!”

師:好看嗎?你們想剪嗎?

(此環節設計思路:播放剪紙作品是想通過幼兒的感官直接感受剪紙有著不同於繪畫的造型和立體美,教師的現場示範給幼兒更直接的感知,兒歌通俗易懂,幼兒易於接受,從而產生對剪紙的興趣,增強了親自動手試一試願望。)

二、初步學習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

1.老師示範剪刀的使用方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看:左手捏住紙的下端,右手拿剪刀,從下往上剪。

師邊念兒歌邊操作:“小手變把小xx,剪刀洞裡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

2.幼兒練習使用剪刀。

(1)師幼一起動手:幼兒每人一把剪刀,自選一張卡紙,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練習剪刀的正確方法:“小手變成小xx,插進剪刀的把手中,張開剪刀的`大嘴巴,放進要剪的小紙條,“咔嚓”一下,閉攏剪刀的大嘴巴,然後再張開剪刀的大嘴巴,繼續咔嚓咔嚓……”

(2)幼兒自主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給有需要的幼兒提供幫助。

(3)討論:引導幼兒說說在剪紙時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剪紙時,你有什麼發現,遇到了什麼困難?”

(4)教師小結:剪紙時左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右手剪一剪、左手移一移,重複到完成為止。

(此環節以兒歌形式教幼兒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增加趣味性,幼兒能夠很快地接受,同時也鍛鍊了幼兒各器官間的協調能力。)

三、練習剪直線

1.教師出示布偶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想吃一碗長壽麵,小朋友來幫它做一碗香噴噴的麵條好不好?麵條是什麼樣的?(長長的、細細的)

2.幼兒動手剪麵條。

(1)幼兒自由剪麵條,引導幼兒邊剪邊說:“小熊請你吃麵條”、“麵條長又長”。教師巡迴指導特別注意個別指導。

教師:“用完剪刀後請你們將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該累了。”

(2)給幼兒提供“碗”、漿糊,引導幼兒將剪好的麵條粘在碗裡。(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桌面乾淨,碎紙扔在盤子裡)

(此環節以為小熊做麵條的遊戲形式,進一步增強趣味性,鞏固幼兒使用剪刀的正確方法,提高手部肌肉的靈活性。)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共享成功的快樂。

(1)幼兒給小熊送麵條。

教師:“老師已經味道了麵條的香味了,小熊也餓了,現在就把你做好的麵條送給小熊嚐嚐吧,祝小熊生日快樂!”

(2)幼兒自由欣賞討論。

(3)幼兒與小熊一起跳《圓圈舞》。

教師:“小熊今天真開心,謝謝小朋友給它做了這麼多好吃的麵條,它邀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跳舞”(音樂起全體隨音樂跳舞,活動結束)

(此環節採用送麵條、和小熊一起跳舞慶祝的形式,旨在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成功後的快樂,教師沒有對“麵條”的形狀、質量做任何的評價,是體現了《綱要》、《指南》的精神:注重幼兒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提高幼兒對剪紙的興趣,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就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

活動延伸:在區角中設定“剪紙區”投放幼兒剪紙作品、剪刀、各種紙張等,供幼兒繼續練習。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8

一、設計意圖:

聖誕老爺爺又來了,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因為他們可以收到聖誕老爺爺送的禮物了。我的這個半日活動設計便是以聖誕老爺爺的禮物這一條線索貫穿始終。新綱要中“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的指導精神為依據。我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是通過自己想各種方法來通過障礙、達到目的地的體育活動,而第二個主題活動是由“製作聖誕禮物”這個想法的延伸添畫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聖誕為主線,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我設計的是大班的活動5—6歲的孩子肌肉以及骨骼發展較為完善,能夠基本完成爬、鑽、跳及平衡等動作,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獨立面對挫折、困難往望無以應對,針對這些情況,我將第一直主題活動《找找聖誕老爺爺》的活動目標指定如下:

1、通過到聖誕老爺爺住的城堡所經過的一系列障礙來訓練幼兒園爬、鑽、條及平衡的能力。這也是活動的重點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

3、教幼兒堅強、勇敢、努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意志品質。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發法,、遊戲法、啟發提問發等教學方法

運用直觀法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幼兒年齡小,利用多媒體動畫能更好的引起幼兒的注意及興趣。

採用提問發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的觀察,啟發幼兒的積極思維。

我運用啟發性的提問來引導幼兒觀察環境,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用討論法是幼兒最喜歡的方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法也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法。

三、說活動準備:

高爾基說:“學習是最大的動力,就是對所準備材料星期,因此我做了豐富的準備工作

1、錄因機、磁帶

2、場景設定

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4、佈置一間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

四、說學法:

通過以上老師使用的教法為依據,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題,重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並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啟發——觀察——實踐——的出結論。

五、說活動程式: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經發育情況、新《綱要》精神,本次活動設立四個環節完成目標:

(一)匯入:在歌聲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動: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續:在擴充套件中生情

為什麼要安排這四個環節呢?

匯入:開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這部分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能為後面的活動重點做好鋪墊。因此,我利用聖誕代表曲《鈴兒響叮噹》配合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安排,告訴小朋友,明天是聖誕節了。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下午好!

一、設計意圖:

曾聽到我班一位家長憂慮的說:“怎麼得了,現在壞人真猖狂,到處拐賣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著呀。”家長的話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能力,無防範意識,很容易上當。針對這個事實,我決定培養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能力,於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動。為什麼要選擇《小兔乖乖》這個故事呢?因為它淺顯的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易於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並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培養目標①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②學習聽同伴講話,並大膽地回答問題。③初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滲透目標:引導幼兒提高警惕,不上當。

三、活動準備:

生成課程的教育觀指出:“調動幼兒積極性,要創設一個輕鬆,能使幼兒接納的良好環境。”為此,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投影儀、課件、禮物

四、教法與學法:

生成課程要求教師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以前我們談到“自主探索”,總是下意識地與操作性強的科學活動聯絡在一起。其實我認為,思維上的探索比行動更可貴、更重要。本次活動中,我著重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思維,並嘗試引入教研活動中的一些理念與方法,即“以人為本”。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適當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想出的辦法;活動後,在幼兒園選擇活動區進行表演,在家與父母進行談話交流等延伸活動。

五、活動程式:

開始部分:觀察、激發興趣—讓幼兒觀看畫面。通過觀看畫面使他們對故事有個初淺認識,瞭解故事中有哪些動物。

基本部分:

1、啟發提問—①教師講述故事。通過教師形象生動地講述,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記住主要情節,理解內容。

②完整欣賞。通過課件讓幼兒進行欣賞,學習簡單的模仿說話,加深印象,發展美感。

2、經驗交流—參與式討論。①如果你是聰明的`小兔子,還會想出其他什麼辦法趕走壞蛋。②當你一個人在家有壞人來時你會怎麼辦?

結束部分:分享—我們為小兔子想了這麼多好辦法,他給我們送了好吃的點心,我們到外面邊晒太陽邊分享點心好嗎?帶孩子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綱要》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延伸活動①孩子在幼兒園表演區進行表演。②在家知道父母的電話號碼。③成人教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範意識。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思考,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的故事名字是《小兔乖乖》,幼兒聽到這個故事名字就比較的興奮,以至於有些幼兒在聽到故事名字後就在位置上做小白兔蹦蹦跳跳了,由於小班幼兒語言表達是初步階段,當我把兔媽媽的三個寶寶的名字說完後,我就讓幼兒告訴我三個兔寶寶的名字,大多幼兒只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兔寶寶的名字。通過幼兒你說一句她說一句,幼兒能記住兔寶寶的名字了。然後我繼續講故事,當講到兔媽媽出去採蘿蔔的時候,我問班上的寶寶兔媽媽對兔寶寶說了什麼,幼兒能用簡單的幾個字句說一說兔媽媽的話,通過老師的引領和補充,幼兒的語句稍微完整。但幼兒最感興趣的部分還是大灰狼來了,學兔媽媽唱歌的部分,“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由於前面兔媽媽唱過,孩子們這時候已經會唱了,都大聲的跟著興奮的唱了起來。當我問能不能開門時,孩子們都說:“不能!”“開了門會怎樣?”孩子們都說:“會被大灰狼吃掉。”有些幼兒把自己當成了兔寶寶,縮著身子,做出害怕樣來。當講到三個兔寶寶齊心協力打走大灰狼時,寶寶們高興的拍起了手。然後我讓幼兒跟著錄音機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故事。再出示頭飾進行表演,雖然幼兒表演的時候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比較多,但幼兒們表演的都比較興奮。最後我教育寶寶們在家時不能隨便給不認識的人開門,讓幼兒有了點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0

【設計意圖】

太陽--是一個熾熱的大火球,這段時間總是陰雨綿綿,不見陽光,班裡的小朋友也開始議論紛紛“今天太陽公公還是沒出來,我好想晒太陽呀”。可見,孩子們對太陽的期待,那麼這個孩子們所期待的太陽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陽光在給我們帶來溫暖的同時,還有別的用處嗎?這個讓孩子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火球所具有的的特徵是不是獨一無二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設計了《小兔找太陽》這個活動。

【說教材】

《小兔找太陽》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太陽是什麼樣的”是故事始終圍繞的主題,故事中有一隻愛尋找的小兔,它在兔媽媽的提示下不斷的尋找太陽,卻總是找錯,其原因就是小兔觀察事物時與小班幼兒一樣比較片面,每次都只關注到了事物比較明顯的特徵。基於他們的這種特點,我放棄了傳統的故事教學模式,將故事中太陽的主要特點提取出來,設計成一條尋找線索,讓幼兒在尋找和發現中來了解太陽。

【說活動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結合教學實際,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

目標之一:嘗試根據相關線索大膽想象,在比較中篩選出符合線索的物品。

而本次活動又以討論為主,所以我將目標之二定位在讓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尋找的樂趣。

【說活動重難點】

那麼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重點:作為一個以聯想為主線的綜合活動,我把如何引導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活動的重點。

難點:同時,對於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的小班幼兒,讓他們嘗試根據相關線索,尋找到符合條件的物品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說活動準備】

教學準備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首先是物質上的準備:小兔圖片、信封、線索卡、印有“圓形”的記錄卡片、找尋步驟16格一覽表、ppt課件。

2.知識上的準備:

同時在活動前有意識的讓幼兒多觀察身邊與太陽有關係的事物。

【說教學法】

如何讓幼兒在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中達到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呢?

1.教法:

本次活動我充分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幼兒幫助小兔追尋線索尋找太陽,能夠幫助可愛的小兔找到太陽並獲得成功肯定是每個孩子都樂於做的事。

同時結合啟發式教學,運用談話法,利用一個個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幼兒積極的參與到尋找過程中來,鼓勵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尋找結果和感受。

最後通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讓幼兒觀察、感受人類以及動植物和太陽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為幼兒在活動後有目的的觀察身邊事物做了鋪墊。

2.學法

確定了教法,那麼幼兒改如何學呢?從我的重難點界定中大家不難看出,“說”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討論貫穿了整個過程,包含在討論其中的還有比較、探究、歸納,幼兒琢磨著每個線索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感受著太陽給人類、動植物帶來的幫助,整個過程都給幼兒足夠的探索機會與表達機會,形成探究式的師生活動。

【說活動過程】

接下來就是活動的整個過程,整個過程分為一匯入、二尋找、三完整講述、四延伸感受。

1.匯入部分:出示兔子,引出故事:

首先是匯入環節,通過提問:咦?黑板後面藏著誰呀?直接匯入活動.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他們創設了一個“小兔需要幫忙”的故事情境,讓小兔從始至終貫穿在尋找的每個環節中,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1)第一次尋找

接著就是整個活動的重點環節,請幼兒觀察線索,幫助尋找,第一次尋找我請幼兒最大限度的回憶身邊各種圓的東西。

提問:你知道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嗎?

然後在16格上根據幼兒猜測的內容,用添畫的方式記錄出來,這種方式不僅調動了幼兒尋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小班的孩子有針對性的展開尋找。這個環節重點引導幼兒感知,圓在我們身邊是無處不在的。

(2)第二次尋找

在第一次尋找的基礎上,我又增加了新的尋找線索

提問:小兔子要找的是一個怎樣的圓?在這16個圓圓的東西中有又圓又紅的東西嗎?要求幼兒在已經尋找到的圓形物品中篩選出即圓又紅的物品。

這個環節,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有了新的挑戰,比如:有的幼兒看過紅色的眼珠,有的幼兒卻從未見過,在這樣幼兒之間知識不斷碰撞的過程中,他們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有效提升。

(3)第三次尋找

接下來我又增加了在三號線索天空提問:

--又圓又紅的東西有了什麼變化?

--在這些東西中哪些是又圓又紅在天上的?

(4)第四次尋找

最後增加四號線索發光發熱,提問:

--黃色的射線會代表什麼呢?

--有火的地方感覺怎麼樣?

--剩下的東西中哪些是會發光發熱的?

經過層層遞進的尋找,十六格中已然只剩下太陽,幼兒對太陽的外形特徵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他們會發現,原來簡單的太陽不僅只是圓的、紅的,也不僅只會發光發熱,在層層深入尋找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對比物的出現,也讓幼兒明顯的感受到,原來具有某一共同點的東西有很多,需要的共同點越多,東西就會變得越少,而太陽是獨一無二的。

3.根據情況,完整講述尋找過程

雖然經過尋找幼兒對太陽的特徵有了明顯的瞭解,但是對每個線索還缺乏連續性,於是,我根據幼兒尋找的情況,完整講述尋找過程,幫助他們梳理每個線索之間與太陽的關係。

4.延伸討論,感受陽光

最後通過提問,小兔為什麼要找太陽?太陽有什麼用處?引入下一環節,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PPT圖片。

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但是對幼兒來說卻有不同的意義,用ppt的形式讓孩子們尋找生活中的太陽在哪裡,感知獨一無二太陽還有不同的作用,開拓了幼兒的眼界,讓幼兒的思維更加寬廣。

【說活動亮點】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擇法”,這個活動的設計我自己的感覺是樸實中帶著華麗。

1、樸實之處在於,生活教育的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及時發現幼兒所感興趣的又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太陽這個內容剛好是幼兒近段時所感興趣的,又是他們既熟悉又陌生額,正處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這就是活動的樸實之處。

2、華麗之處在於,嘗試舊課新上。放棄了通過理解故事內容去了解太陽的教學方式,而是運用探索尋找的方式讓幼兒在自己的發現中瞭解太陽。

謝謝大家!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表現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注意遊戲化、情景化。《綱要》中對教材的選擇有這樣的一段話:教材的內容應源於幼兒現實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鑑於以上種種原由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好聽的聲音》這一題材作為本次活動內容。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幼兒快樂情緒的激發、傾聽感受、操作體驗為主要目的,在活動中滲透多種知識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本次活動目標定為: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為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重點: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

難點: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根據以上三條目標定向作如下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ppt。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3)每人一隻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裝一裝,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瓶子發出聲音。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品嚐遊戲的環節中,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來猜測軟硬糖果分別能發出大鼓還是小鼓的聲音。

3、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聽聲音,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演示法:通過多媒體,把生活中的聲音放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猜猜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對探索用不同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產生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我採用自編的小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讓手中的瓶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3、遊戲法: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在吃吃玩玩中感受到硬糖果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軟糖果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採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四、說教學過程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教學活動,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聽音伴奏——品嚐區分——延伸活動(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聲音,讓幼兒用耳朵聽一聽、猜一猜,激發著孩子辨聽來自幼兒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2)、動手探索根據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提供了塑料小瓶,小盆,黃豆若干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搖搖,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3)、聽音伴奏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4)、品嚐區分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我就請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5)、延伸活動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附: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一)、生活中的聲音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為大鼓小鼓伴奏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裡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這裡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

3、(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4、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三)、幼兒通過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四)、為“大鼓小鼓”唱歌,邊搖瓶子配樂曲邊唱歌。

五、活動延伸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摺紙課。摺紙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兩邊對摺的技能,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2、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摺紙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使幼兒掌握兩邊對摺的技能

四、說教法學法:

基於對教材和幼兒的分析,我採用啟發、示範、體驗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幼兒先觀察後操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摺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給予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分為: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動手操作學習技法--戶外活動感受快樂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摺疊好的小飛鏢與幼兒談話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摺疊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通過講解和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摺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我通過開展看圖解折,高興玩和欣賞精美的摺紙作品兩個活動來解決這一難點。

活動反思與建議

今天的活動撕貼畫《蘋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著實線將撕出的碎片貼上在蘋果裡面,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蘋果”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牆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播種的季節。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 我帶著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來到花園裡、操場上、田野裡……讓孩子們通過觀察、觸控,與大自然進行零距離的接觸,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感受春天的美。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特徵,感受美麗的春景,我設計了《春風》這一活動。這首兒歌節奏明快清新、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並以擬人、排比的句式將春天的勃勃生機展現在幼兒面前,從而激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經過一學期的語言學習,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思維能力仍處於低階階段,幼兒可以通過學習兒歌中的詞語,並在創編兒歌時總結原有經驗、擴大知識面,從而使孩子的語言更形象,把動物及事物等特徵描述的更準確。

(三)目標定位:

1、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兒歌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物,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內容,感受到了兒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喜歡春天。

2、《綱要》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根據這一要求,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

老師對小班幼兒而言,“春天”這一主題的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並不是關於春天的種種知識,而是引導他們學習關注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天特有的美麗景象。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制定了這樣的目標:(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徵。(知識目標)

(2)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詞語。(技能目標)

(3)通過學習,喜歡春天的景物。(情感目標)

(四)活動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明白“吹綠、吹紅”的意思。“綠、紅”既是表示顏色的詞,又寫出了柳樹,桃花在春天生長的特點。我讓幼兒通過看圖來學習兒歌,並通過討論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活動難點:能按兒歌的結構學會仿編兒歌,拓展思維。

3、突破重難點方法:通過圖片來引導幼兒學會兒歌,分部理解兒歌內容。由獨自的想象到互相討論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

(五)活動準備:

在《春天》的音樂背景,關於春天的風景圖,及關於兒歌的課件

二、說教法

那麼結合語言活動自身的特點,依據綱要的精神,我主要運用了欣賞感知法和模仿教學法。

第一種是欣賞感知法,就是教師通過圖片展示、表演和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充分的感知理解兒歌。根據小班幼兒心理、年齡特徵和為幼兒提供正確規範、和諧溫馨的語言環境等特點,我運用了欣賞感知法。首先我利用圖片,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隨著邊表演邊說兒歌,把幼兒帶進了一個有趣的語言環境,實現了教育的感染功能。其次在教授兒歌的時候,教師的規範性朗誦示範,幼兒的再次完整欣賞,為教育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種模仿教學法,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兒歌的內容結構、使幼兒對學習產生共鳴,在幼兒自由積極的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發展能力。

三、說學法

幼兒是我們學校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我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理念,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主要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直接感知兒歌的內容。

提問法:引導性的互動提問,鼓勵幼兒將所看到的、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說活動過程

在開始的那部分我先播放《春天》這首歌曲,自然把幼兒帶入詩歌的情境之中。然後請幼兒說出春天的景色。接下來我出示有關兒歌的課件,引導幼兒學習詩歌中的語言。如:春風吹,小樹樁會有什麼變化呢?幼兒先說,若說不出來老師點選課件,讓幼兒感知小樹發芽了,並自由表現發芽的樣子,這時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內容:“春風吹,芽兒發”。接下來逐步出示柳樹,桃花,讓幼兒感知顏色,再說出兒歌內容:“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這個過程也為下面仿編顏色引出植物做出鋪墊。植物學習後,自然過渡到動物,這時,我不再直接運用圖片,而是用動作聲音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知兒歌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使動靜結合,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讓課堂不再單一枯燥。自然的引出了“吹來了蝴蝶,吹醒了青蛙。”關於下雨是怎麼下的,是請幼兒加上形容詞。

那麼第二環節中我將兒歌完整的說出來,並利用圖片讓幼兒熟知兒歌,同時加上動作更好的把兒歌表現出來。那麼幼兒在學習兒歌內容時就更容易了,利於記憶。

在仿編詩歌這個環節中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想象的空間,並結合兒歌結構使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仿編的內容有一定的邏輯性。得符合常理。

最後用找春天,又使仿編有了一定的延伸。

五、課件

製作的課件有助於小班幼兒學習兒歌,將兒歌內容直觀形象的展現,利於幼兒更好的學習理解。

小結:總之,上好一堂課需要精心的準備,不斷的總結經驗,以幼兒為主體。時刻記住活動的目標是什麼,能讓幼兒學到什麼才是重點,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語言的學習是一方面,還得薰陶孩子的情感。

我的說課就到這裡,謝謝各位評委的觀聽,還請評委們對說課不足之處多加指點!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4

本主題是圍繞大馬路展開的,讓幼兒在熟悉的活動中進行各項活動,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的事物,培養幼兒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我選擇這節課的目的在於更好的豐富幼兒的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知識,鍛鍊孩子的聽力及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孩子認識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等特種車,並知道它們的用途,記住110、119、120三個特殊的號碼。

在活動前,首先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接送孩子的途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車,並著重觀察一下特種車,激起孩子探索的慾望,師生共同準備各種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圖片或模型,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接觸所學內容。教師準備節奏歡快的背景音樂、馬路上各種車輛的聲音,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頭飾若干。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結構特點,結合小班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能力,為了更大的'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範圍,我對本課做了如下設計:

首先,教師帶領幼兒做“開火車”的小遊戲,很多幼兒在遊戲中會發出火車鳴笛等一些類似的聲音,藉此,教師趁機播放馬路上各種各樣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並做出緊張的表情和表示這些車用途的肢體語言,音樂停遊戲結束後,將幼兒帶至散落放滿各種各樣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圖片及模型的教學區,讓幼兒指認剛才在音樂中都聽到了哪些車在唱歌?著重引導孩子觀察特種車,教師在孩子身邊模仿其動作,使孩子對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從聲音到外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然後出示掛圖或模型,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上來,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在哪裡見過他們?它們怎樣唱歌?唱歌時會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它們要在馬路上唱歌?在這裡要告訴幼兒,只有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才能在馬路上唱歌,因為警車是警察叔叔抓壞人用的,如果車開慢了,追不上壞人,壞人跑了就會做壞事的;消防車是用來救火的,如果消防車開慢了,火越燒越大,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而救護車是用來搶救病人的,更不能開慢了,所以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都有非常重大的任務,它們唱歌是為了告訴大家:我有任務,很緊急,快讓開,請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在孩子較清晰的理解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可深入引導幼兒:什麼情況下這些車輛會在馬路上出現呢?又是誰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給他們這麼重大的任務呢?出示110、119、120電話號碼,讓幼兒知道110是警車電話,119是火警電話,120是救護車電話,同時要告訴幼兒這些電話不能隨便打。

活動延伸:通過遊戲《會唱歌的車》,讓幼兒每人戴一個頭飾扮各種特種車,教師結合課件或圖片講述某種車去完成一件事,扮演特種車的幼兒就模仿叫聲去執行任務。如:教師說:“兔子家失火了,請速救火。”由扮演小兔子的幼兒拿起火警電話119的圖片,扮119的幼兒就模仿發出消防車的警笛聲救火,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各種特種車與執行的任務一定要一致。

生活活動:在日常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馬路上的設施、車輛及人們的活動,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身安全。

環境創設:在美工區張貼汽車圖片展覽及汽車模型展覽區。110、119、120等特種車掛圖及撥打的電話號碼標誌。

家長參與:請家長隨機的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幼兒具有初步的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

一、選材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啟用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髮展的影響。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作活動--美麗的色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寬鬆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幼兒考慮。通過“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蠟筆塗畫”等多種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美術活動能力,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材料。“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等這些在平常美術活動中是很少見的,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欲、積極性,最關建的是這些活動形式對幼兒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動手就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體驗審美愉悅以及滿足感、成功感。還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活動形式;自由構圖、用色;大膽表現自我;促進個性發展。

2、目標分析

知識性目標:

⑴黃、藍、綠四種顏色⑵讓幼兒學習掌握吹畫、滾畫、拓印、塗色等美術基本方法、常規。

⑶體驗色彩的美,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社會性目標:

⑴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後的愉悅體驗。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絢麗多彩的世界裡,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⑴讓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

⑵體驗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難點:

a、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b、吹畫時氣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於塗鴉期、表現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境;不適宜學習臨摹。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操作中畏首、畏腳怕出錯。

四、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通過欣賞課件(強烈明亮的色彩組合)感受色彩的美麗,激發創作慾望

3、示範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範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範、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分組操作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據活動內容、材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定四個活動組:吹畫組、滾畫組拓印組、塗色組。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給每個幼兒自由的創作空間。

5、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教學準備

1、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紅、黃、藍、綠顏色,並從家中帶來有顏色的東西

2、吸管、彈珠、彩色水、廣告顏料、蠟筆;四開、十六開白紙;方篩、擦手帕若干。

3、課件製作(美麗的色彩組合圖)六教學程式設計

第一部分:談話、提問引出主題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①你們帶來了什麼?它叫什麼?⑵有什麼用途⑶什麼顏色?你喜歡嗎?幼兒集體回答,再個別細答。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引起對色彩的確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老師逐一出示色彩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或表現出感受。

本環節中難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表情、動作、適合小班幼兒的重疊詞如: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綠綠的.、作相應的引導。

第三部分:幼兒分組創作

第一步:示範創作方法

1、老師簡單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

吸管吹畫是難點做最後一個示範,並放慢速度反覆兩次。

2、個別幼兒上前來按老師的講解操作,老師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3、老師據幼兒掌握情況再示範1-2次。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願選擇活動組。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製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主要採用講解和示範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採用談話法,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後,添畫、加工成比較形象的畫如:手掌拓印畫添上刺成仙人掌、畫上翅膀成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