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

說課稿1.83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1

一、說課內容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本文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對培養學生散文閱讀與鑑賞習慣起著指引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先生於1934年8月創作於北平的一篇散文。作者在對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態”的描繪中,寄寓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著追求,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郁達夫是一個深受傳統文化浸淫的知識分子,且不說他的人生經歷與命運多舛的舊式文人有多少相似之處,就精神氣質而言,他也是深得傳統文人的遺傳。他不遠千里,從青島趕往北平,只為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其狀物寫景之細膩,可以與古典山水遊記相媲美。《故都的秋》可以看作是現代漢語版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用八個字概括:名士風流,悲秋情結。

三、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和教參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分析五幅秋景圖中的物象特點,說明與“秋味”的關係。

2.揣摩作者在秋景中所蘊含的情感。

3.把握寓情於景的寫法。

散文屬抒情文學,重在表情言志,表達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大部分學生通過高一年級的一些散文(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等作品)的學習,已經初步瞭解了散文諸如的“形散神聚”、“情景交融”的一些特點,但散文的鑑賞與評價能力有待於進一步形成。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分析秋景圖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握並能準確應用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

五、突破重、難點的途徑及方法

為完成教學任務,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在整體誦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層次,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第二課時重點賞析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鑑賞簡潔清麗並富有音樂美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貫穿“閱讀和欣賞——鑑賞與評價——綜合與運用”這一教學思路。

1、解決辦法:

(1)適當介紹作者及作品的藝術特色。 (課前印發相關資料)

(2)強化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特級教師韓軍倡導的“人性、真實、自由、多元”的“新語文教育”的“三原則”中之一提到“吟誦與討究相結合”原則,督促學生在吟誦的時候,親身地體會,將內容與理法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3)重點分析一些語段。緊緊扣住“言語”,進行“討究”、“鑑賞”、“體悟”。通過字、詞句、段的斟酌、推敲、鑑賞,迴歸語文教育的“在言語上下苦功”的傳統。

2、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及學法設計:

(1)通過朗讀進入課文情境,理清思路,把握整體內容,討論課文有關段落和難點。

教師活動及教法設計:

(1)佈置學生預習相關材料。

(2)指導學生朗讀、分析、組織並參與學生討論,從而讓學生理解本文的內容和感情。

(3)結合作家作品等寫作背景,點撥學生解決疑難。

(4)出示思考題調動學生思維。

(5)展示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及內容

教學內容:分析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特點,鑑賞簡潔清麗並富有音樂美的語言。

(一)匯入語的設計:郁達夫先生說,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北國之秋蒙上了一層清、靜、悲涼的色彩,那麼作者是抓住哪些畫面來突出這些特點的呢?作者深深眷戀的北國之秋為什麼卻蒙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二)重、難點的解決途徑及方法

提問學生“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然後指導學生總結概括為:庭院賞秋圖、落蕊知秋圖、寒蟬報秋圖、雨後話秋圖、佳果繪秋圖

接下來欣賞故都之秋的幾幅畫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點。

用課件展示“故都之秋”的幾幅圖景,並讓學生加以描述,然後讓學生感悟畫面是怎樣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的。這樣安排,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畫面,使本已生動的文字更有一種質感,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的規律。

在欣賞“庭院賞秋圖”時,設定了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1:作者寫北平秋景,為什麼不寫那些熱鬧、繁華,有帝王氣象的景物,而只依次點到“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之類的,而重點是寫“租一椽破屋來住,清晨靜觀(聽)天色、日光、鴿聲、牽牛花”?(同時對應以上景點用課件播放圖片,從而讓學生可以從直觀上感覺到它們之間的不同)問題2:作者在這幅圖中所寫之景都有哪些?是怎麼描寫的?寫出了秋的什麼特點?(用課件將要點打出來)給學生看圖討論思考的時間,結合學生的回答,再明確答案:1、①是作者的思想決定的。在杭州過得是一種隱逸生活,(所發背景材料中有介紹)追求的是“清”“靜”的生活情趣,兼之有孤獨,鬱悶的內心感受,故所取之景都帶有作者主觀情感色彩。如果寫熱鬧的頤和園,寫火熱的香山紅葉就不合心境。②著名風景,很難挖掘,而平常景象,挖掘後能平中見奇,寫破屋中的一些日常景象也更顯作者平民化情懷。2、屋:一椽破(平民化);天色:很高很高、碧綠(清爽);馴鴿的飛聲:聽得到(講到此穿插問題:為什麼能聽到飛翔的聲音?明確:因為靜,所以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裡恰恰是借馴鴿的飛聲寫出了秋晨之靜);日光:細數一絲一絲(心靜);牽牛花: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最下(藍色和白色為冷色調,恬淡、孤獨、清冷);秋草:疏落細長(穿插問題:可否換為濃密、肥胖?明確:不可以。因為它稀疏零落、枯瘦憔悴的形態、色彩更顯秋之落寞。)

講到“落蕊知秋圖”時,可以問學生“寫落蕊,調動了幾種感覺去寫?”明確答案為:聽覺,嗅覺,觸覺,視覺,說明只有在心靜的情況下才能如此細膩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狀.進一步提問:寫落蕊掃後的絲紋,能很好地體現此時心境.試找出幾個描寫落蕊的詞語並說明?明確答案:細膩,清閒,落寞,點出了秋味中的清.靜.悲涼,也寫出了作者此時的心境。“落寞”的含義有三:a落蕊一掃而空的直接感受;b.作者當時隱逸于山水,,無法為國出力的悲涼心境,1932年的對聯“豈有文章傳海內,欲將沉醉換悲涼”可見其心境。由落蕊而想到時局,一種隱憂油然而生,只好借“一葉知秋”曲折的'表達。這裡也很好地體現了以景顯情。

看“寒蟬報秋圖”時,藉助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句子,指出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我們學的柳永的《雨霖鈴》一詞中,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讓人倍感冷清。同時還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突顯了秋的靜。這裡也做到了前後知識的聯絡。

對於“雨後話秋圖”可啟發提問: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閒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同樣讓學生在充分討論後明確答案為:作者正是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的社會人物來豐富自然的風物,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秋味.也表達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追求淡泊、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另外也用到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最後的“佳果繪秋圖”主要寫了棗子,果樹來反映秋之全盛,其中措辭的選用:淡綠微黃、八九分熟,而非棗子紅透,葡萄十分熟,寫出了秋的奇。

整個這五幅圖鑑賞完後總結性提問所繪畫出的秋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清、靜、悲涼”。在此扣住文眼。那麼作者是在什麼樣的內在情感的驅使下書寫這樣的秋色的呢?結合課前所發材料得出結論:A、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他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頓,青年時期,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B、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遁世文學,故都的秋正體現了他的這一文學主張。C、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經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一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

授課到此,主要鑑賞的寓情於景的手法已完全呈現出來,教師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所以,”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從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融情於景,五幅秋景圖,形散神不散,緊扣秋味作文章,寫出了秋的特點,景中見情,由此可見,秋的“清、靜、悲涼”正是作者清閒、寂寞、悲涼的心境的折光。

這堂課不僅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寓情於景,還要讓學生會熟練運用,因此我在最後設計了一個遷移練習題:

1、本文作者是借秋來寫悲情,這恰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種文化傳統,例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理解《沁園春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看一看所寫秋景與上面幾首的不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

可見,景隨情生,有什麼樣的情就有什麼樣的景。

這道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鑑賞能力,深入把握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最後又佈置了一項專題作業,即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兩句詩,依據寓情於景的原則擴寫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這道題旨在使學生能夠準確動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手法。

這就是我對於《故都的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謝謝!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2

一、高中語文優秀說課教材分析與學情狀況

郁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這篇文章中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嚮往和眷戀之情。作者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在對故都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與作者無論是從年代上還是年歲上都相距甚遠,對於體味秋之悲涼很容易流於表面。所以本節課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感悟寧靜美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這一單元為綜合表達單元,教學上要求培養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能力。為更有效地完成這一教學要求,就必須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將單元教學要求做為第三課時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情狀況,本節課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並掌握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3、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據此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如下:教學重點: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體味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1、教學方法

教學指導思想: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貫穿全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

主要採取閱讀感知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

2、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質疑思辨,補充資訊,突破重點、難點。

3、學法輔導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四、教學過程說明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利用課件展現北京秋景,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北京秋天的絢爛多姿,並配以輕鬆明快的音樂,使學生如見其景,如臨其境。在視覺和聽覺上產生強烈的衝擊。就在學生陶醉於這豔麗之美時,我將提出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樣的呢,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閱讀興趣,引領學生進入閱讀情境,也為之後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鋪墊。

環節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默讀課文,並在閱讀過程中思索:在郁達夫筆下,北國秋天的總體特徵是什麼。要求學生儘量從原文尋找答案,從而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概括文字的能力。而此時,我將絢爛的圖景換成色調灰暗的秋景圖,將先前明快的音樂轉換成低沉的音樂,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體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調。

在學生總結出北國之秋的總體特點為:清、靜、悲涼之後,再提出疑問: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這一特點的呢?引起學生思考,詳盡研讀課文。

環節三:咀嚼語言,細品秋味這一環節,將分成三個步驟進行。

1、覽秋色

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描寫色彩的詞語,並概括出這些色彩的特點,品味秋色的意境,體會北國之秋的特點一:清。在這一環節,學生要去收集文字資訊,並加以提煉,從而進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聞秋聲

讓學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聲音,品味秋聲的特點,體會北國之秋的特點二:靜。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能找出很多聲音,我將提出疑問:這麼多的聲響交織在一起,這秋天似乎是非常熱鬧的,是這樣的嗎?這樣做的目的是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引導學生了解反襯這一寫作手法。

3、品秋味

這一步驟是將學生分組為五幅秋景圖命名,要求用首字為秋的四字詞語,並且要體現出畫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徵。

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文字的詳細研讀,經過收集、篩選、提煉資訊,進而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然後教師給出自己的概括,讓學生比對哪個更貼切。(秋院對花、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棗染色)這一步驟既對剛才的學生活動進行了點評,也明確了北國之秋的特點三:悲涼。

之後全班齊讀秋槐落蕊圖這一段落,通過朗讀進一步感受悲涼的秋味。環節四:介紹背景,追本溯源

這一環節中我將提出一系列問題,問題是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設定的。 本文除了作者寫南國之秋的目的是什麼?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為什麼會喜歡北國的秋天呢?喜歡的是北國哪裡的秋天?描寫北國之秋外,還提及哪的秋天?為什麼作者所描寫的景緻和我們所感受到的明豔繁鬧的秋景截然不同呢?我將從四個方面去介紹:中國文人的傳統——傷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經歷——身世坎坷;當時的社會背景——動盪不安;作者的創作風格——靜的文學。

通過設疑——解疑這一過程,讓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瞭解秋味之源,掌握閱讀此類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論世,並充分體會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主觀色彩的含義,掌握抒情散文的特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環節五:總結秋味,延伸拓展

教師給出小結語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詩,深沉而又含蓄;拋磚引玉,學生依此做仿句練習,來把握秋味,體會作者情感。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考察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環節六:課後作業,鞏固所學1、收集有關秋的詩句,至少4句以上。

2、任選一幅秋景圖,手繪或電腦繪製,並在班內舉行小型畫展。(電腦美術專業)作業一的目的是學生的閱讀視野由課內拓展到課外;作業二的目的是將語文學習與專業課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得語文教學服務於專業教學。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的說課課題是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中《故都的秋》一課。

下面我將分五部分來彙報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即“教材分析”、“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及“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高二階段閱讀部分所選課文皆為文學作品,意在加強文學教育,著重培養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本冊課本閱讀部分所選課文為詩歌、散文,其中前三個單元為詩歌單元,《故都的秋》位於第四單元——抒情散文單元,為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因而在閱讀欣賞本課時,提示學生融匯已學的詩歌鑑賞的某些方法,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對散文欣賞的興趣,指導學生學會一些鑑賞抒情散文的方法,以對後面的散文教學及學生課外自行閱讀起到一定示範作用。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真意切、風格獨具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文章緊扣北國“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由於本文寫作年代久遠,學生對於作者“悲涼”的情感會難以理解,要學好本課,應適當介紹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及作者寫作的藝術風格,為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情感掃除障礙。另外,對於寫景抒情散文,學生學習的關鍵在入境,難處也在入境,因而我選擇與課文基調相稱的音樂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輔助教學。儘量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貼近,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二、教學目的的確定

基於以上教材分析,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對本課教學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鑑賞本文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優美情致,獲得審美的愉悅。

2、培養初步欣賞散文的能力,按“整體感知”——“揣摩領悟語言”——“展開聯想想象”——“明確意象,建構意境”的欣賞性閱讀的認識規律,使學生初步掌握欣賞散文的方法。

3、體味文章緣情寫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提高自身寫作水平。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鑑賞品味語言,由“景語”而“情語”,深層體味作者情感。

難點:調動學生各種思維,對文中所描繪的景物展開聯想、想象,進入“故都的秋”的意境,“設身處地”體驗物件。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教學目的與教學重難點及教學大綱要求,本課教學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按照“寫了什麼”——“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三個層次展開教學。

(說明:“寫什麼”是閱讀一般的'、基本的,也是最起碼的要求,“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是閱讀理解的深化,不僅可以強化作品思想內容和語言藝術的薰陶作用,培養審美意識,還可為寫作提供有益借鑑。)

2、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監控者。本課主要採用啟發引導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品味,感悟空間。

教學手段的選擇,除一般教具外,還選擇錄音機、幻燈機及多媒體計算機,後者用於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演示型課件。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匯入

師生共同暢談對秋的感受,也可談談歷代文人所寫的有關秋的詩文。

(說明:通過暢談,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氛圍。)

(二)課文賞析

〈一〉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即教學目標的內容)。

(說明:通過學習目的的出示,讓學生心中有數,積極主動地按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

2、預習

發放有關作者寫作本文背景及作者寫作風格的資料,同時播放與課文情感基調相稱的音樂作為背景配合學生個人獨立誦讀、品味課文,並投影出示以下預習要求:

都之秋的景物的句子,找出文中直接抒發作者對故都之秋情感的句子,並認真體會。

2除直接描寫故都秋天的景物外,作者還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來表現故都秋天的特點。

3.重點解決預習要求中的問題

針對預習要求1,師生共同歸納,將作者直接描寫的故都秋景概括為“秋晨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棗圖”五組鏡頭。

針對預習要求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不同。(如:文中倒數第二段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引導學生從“黃酒”、“白乾”等飲食中的“味”去領悟兩地不同的秋的“味”。)

〈二〉揣摩領悟語言

1、演示播放課件。幫助學生進入“故都的秋”的意境。

2、學生獨立有感情地吟誦關鍵語句,相互討論、交流、發言。

提示學生抓住文中直接抒發對北國之秋情感的句子及直接描寫北國之秋景物的句子加以品味。在品味語言之時,結合課件演示中的圖景,運用聯想、想象,並抓住“景語”中的關鍵性詞語加以體會。如“秋晨圖”抓住“細數”、“靜對”、“破壁”等幾個詞,“秋槐圖”中抓住“細膩”、“清閒”、“落寞”等幾個詞,“秋蟬”圖中抓住“衰弱”、“殘聲”等詞,“秋雨圖”中抓住“灰沉沉”、“青布”衣、“緩慢悠閒”等詞,“秋棗圖”中“淡綠微黃”等詞。

(說明:作者直接抒懷的句子學生容易體會其情感,重點引導學生

對景物描寫句子的體會。)

〈三〉品讀文章,深層把握作者情感、文章主旨,品味借鑑其寫作手法。

教師以問題點拔,學生討論交流、發言。

1、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感受和情感的一句話,並思考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說明:通過對該問題的解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作者的情感,理解“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一句在文中作為主線,貫穿全文的作用,進而領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2、印發栗子珍的散文《秋天是一支紅脣膏》。學生對比閱讀思考:同是描寫秋景,表達對秋的熱愛、讚美,《故都的秋》為何流露出“悲涼”之情?作者筆下選取的景物為何皆為冷色調?

(說明:啟發學生結合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思考,從而認識理解文章緣情寫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四〉本課小結

通過小結,總結鑑賞抒情散文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故都的秋》一課的設計,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附:板書設計

秋味

秋色:碧天藍朵落蕊棗子清

秋聲:鴿聲帚聲蟬聲悲涼

(反襯)靜

人聲雨聲

秋味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4

各位評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說的課題是寫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說課考核”七個專案的順序,把我備課的思路和設計,一一展開解說。

一、教材簡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鑑賞品味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本課的教學是散文鑑賞教學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範作用。作者在對故都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同時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規定及新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本文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學習並掌握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3)、情感目標: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一)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來自鄉鎮的學校,語文基礎不算好,但他們對散文這種體裁併不陌生,在國中時已有接觸,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學生一般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是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學方法

教學指導思想: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貫穿全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

1、朗讀感知法。

重視誦讀、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尤其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因此要求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來讀,體會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加強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學法。

本文是寫景抒情的名篇,當中由主觀感受和客觀描繪的統一而形成的和諧的色彩感和畫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配以形象鮮明的圖片,生動的`語言,並利用錄音朗讀,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學生在這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中,激發了求知慾和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內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實踐能力,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學法。

根據20世紀初,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遵循設定疑難情景、確定問題、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實施的步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進行了設疑討論。

問題設定的重點在於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託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及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要求學生學有所疑,有疑則求解,勇於發表個人見解。激發他們學習與研究的興趣,鼓勵學生課下繼續討論與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體電腦課件。把教學設計的步驟及內容製成課件,利於引導學生質疑思辨法,利於突破重點、難點,利用演示課件代替板書,能節省時間,又可展示教材所沒有的補充材料,擴大教學內容,加快教學節奏,體現教改的新理念。

四、學法輔導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強調以讀為主,根據認讀――還原――移情――領悟的閱讀認知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1、誦讀感知法(學生先聽錄音範讀,後反覆誦讀)。

2、閱讀學習法(閱讀步驟:通讀、精讀、品讀、研讀)。

3、設疑研討法(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葉聖陶老先生也曾說過:“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貫徹這一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勇於質疑、解疑,發表個人觀點。

4、拓展延伸,加強語文實踐活動。

學生自由選擇課堂任務、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並開展學習成果和學習心得交流活動。

五、教學程式

根據本節的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情況,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突出重點、難點,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導讀――體悟――探究――交流。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首先發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回憶有關秋的詩文,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匯入新課,並介紹作家和背景,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課文思想。

2、整體感知,錄音朗讀。讓學生迅速感知把握內容和課文情感及其結構,為下面開展的鑑賞學習活動作準備。

3、設疑討論,鑑賞品味。重點講析第一幅圖,其餘讓學生自主學習,質疑發問。在講析中也是以設定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理解,如:

1)“故都的秋味有什麼特點?”

2)“哪些景物畫面體現出這些特點?”

3)“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等,並教給學生進行閱讀鑑賞的分析學習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帶著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這個環節的設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質疑發問的過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學重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4、學習成果、心得交流。在課堂問題討論告一段落後,組織學習小組展示各組的學習成果,並在班上進行交流,再次對課文的表現手法和優美的語言作深入的探討分析,對課文的寫作特點作簡要的總結。

5、佈置探究作業:

1、寫一篇賞析或評論《故都的秋》語言美和畫面美的文章。

2、以郁達夫的創作為題材,設定一個網頁。

3、寫一篇表現梧州特色景觀的寫景抒情散文。

4、郁達夫人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以上作業任選一題來完成)

六、教學觀念

1、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3、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4、教師觀念的更新

(1)轉換教師角色

(2)改變學習方式

(3)加強語文實踐活動

七、創新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所建立的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學觀念,語文學習應由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語文的氣息,而且培養人文精神是當代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在質疑引導過程中設定以下問題和作業讓學生探討。

1、亮點探究: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可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2、思維拓展: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3、探究作業的佈置。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故都的秋》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鑑賞中國現當代散文,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本課又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啟、示範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二、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散文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鑑賞層面不夠深入,教師要適當引導、培養人文意識,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

三、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與價值目標: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衝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四、教學重點:聽讀朗讀,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五、教學方法

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我考慮到高一學生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心理特徵,我主要採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朗讀有助於學生品味本文的語言美,有助於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感,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優美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設疑、討論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預習題:利用網路或參考書瞭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1、情景匯入: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並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朗誦收集到的關於秋天的詩文。

如詩: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劉禹錫)

如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王維《山居秋暝》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欣賞圖文,並沉靜在秋意之中,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螢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2、整體感知

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接著朗讀指導,讓學生整體感知作品。

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讀完以後,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的第三個步驟)

3、深入研讀文字

螢幕顯示(學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詞語)“清、靜、悲涼”,並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螢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著繼續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後,自由發言。最後,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然後,我設計三個問題,螢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麼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為什麼?

這一過程著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分組討論、發言後我作簡要點評。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可見其人文精神。

結合作者生平和背景分析他並非真正沉淪,而是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不甘沉淪”。

4、拓展學習

我先示範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學習的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也可選擇自己另外的命題研究學習。

5、結束語: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裡,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路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設計依據:本環節採用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來突破教學目標。心理學家認為,合作與交流,可以使學生的大腦活躍,有利於互相啟發,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探究思維。本節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合作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整理散文取材特點,從而實現知識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四)三讀文字(學生誦讀),進一步涵詠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約10分鐘)

請一位朗誦水平較好的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學完成一項任務:這一段可否去掉?為什麼?

學生思考、圈畫、交流、討論,然後小組發言,其他小組補充,教師從旁予以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確: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學內容,深刻體悟作者的情感,瞭解作者對秋的禮讚情感,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五)四讀文字,賞析散文語言,獲得審美體驗。(10分鐘)

請你選擇一段你認為寫的較好的文字,從語言和手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明確:

1、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這裡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緻,如“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的來說表現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解析:這裡寫了視覺、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是觸覺感受。寫觸覺給讀者逼真的感受。這裡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寫一組句子。

①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水並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釀,那是一種半有半無的狀態,在品味水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②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比起江南的水來,正像是森林之與樹木,天空之與飛鳥,小草之與野花,山川之與大地。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精彩段落的賞析,可以把握散文語言的韻味,深切體會作者蘊含在語言中的細膩情感,同時學習本文運用語言的手法,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六)小結:(1分鐘)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細膩,分外感人。

(七)作業:(1分鐘)

寫作訓練:正值金秋,對於我們家鄉的秋天,你也一定有著深厚的感情,就請你拿起自己的筆,仿照《故都的秋》的寫法,為家鄉的秋也寫一曲讚歌吧。

(設計意圖:進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徵,在仿寫的過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時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