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圓的周長心得

圓的周長心得1

本節課,我緊密聯絡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準確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不斷設定合理的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猜想、驗證,初步體現了“創設情境——大膽猜想——合作探索——反思歸納”的探索性教學模式,從而充分地體現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力求讓學生經歷學數學的過程,培養“做數學”的能力。教學後留給我很深的思考

圓的周長心得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給了本節課創新的舞臺,雖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精彩的思維,但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分工合作的過程顯然對他們更適合。有些問題雖然可以獨立思考加以解決,但在時間和精力上是不允許的。把不同的思維加以整合,並不斷的加以補充、完善,這對每個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訓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課堂上的.許多發言就是如此,有時候一個人說的並不完整,但經過補充,修改後就大不一樣了,系統而完整,並且富有創造性,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於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成長也是必要的,有利的。在學習中,他們必須學會合理分工、與人交流,傾聽發言等等,這些正是老師希望他們學習和掌握的,可以看到:許多平時並不合群的學生在交流中也很活躍,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目標,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知道,這時候他們不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小組中的一員,他們會積極的為了整個小組的榮譽而團結在一起,而在獲得肯定和表揚後那種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那樣的珍貴,學生會因此激發起更大的學習興趣,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學習中去。這樣的教學效果正是我們每個教師所追求的。

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生人人是可造之材,只要引導正確,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價值,這節課上很多方法是那些中差生提供的,他們雖然在計算、表達、理解上有一定的問題,但他們生活經驗並不缺少,聯絡生活中的事例,想出巧妙的方法他們一樣出色,教師在此時趁熱打鐵的教育將是的契機了。

當然,本節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穫,還有關於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課堂紀律和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等等的關係處理,都給我提出了課題,為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揚長避短,日趨進步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研究素材。

圓的周長心得2

圓的周長這節課的重點、難點部分是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課前我佈置讓學生每人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硬紙片和一條細繩及直尺。

我利用提問:“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機會,首先通過觸控圓周長,使學生建立充分的親身體驗,接著通過對圓周長概念的個性化描述,引導學生嘗試具體表象向抽象提煉之間的轉軌。儘管學生在這裡的表達顯得膚淺,但正是這些富有個性的思想,恰恰顯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效的觸控體驗,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圓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充分而有效。探索圓周長計算這一環節:一方面,通過小組合作式的測量活動,使學生自主創造出“測繩”和“滾動”兩種測量圓周長的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對兩種測量方法的反思及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測繩”和“滾動”這兩種方法的侷限性,引導學生探索“計算公式”的心情,為繼續研究圓周長的計算作好了鋪墊。讓學生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什麼有關?是直徑的多少倍?進一步激起了學生主動探究的*,然後讓學生利用準備的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學生把自己測量的資料填在課前研究的設計的表格中,計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時候讓學生組與組交流成果,發現了規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本課的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電腦展示,驗證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從而引出圓周率,學生有了這一發現,建立了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了新知的價值。當然,本節課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些收穫,還有關於教學不足的思考,比如學生活動,小組交流和獨立思考,全部參與和個體培養等等的關係處理,這也是我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鬆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究竟什麼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整節課下來,學生學習效果較好,我想,這得益於事先讓學生準備的教具比較充分,得益於學生的動手操作,也得益於提出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思考。這節課後,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主體實質就是激發和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思考。只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也能像科學家那樣發現規律、總結經驗、得出結論。

冀教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上冊《圓的周長》教學反思

圓的周長心得3

前幾日有幸聽了“圓的周長”一課讓我感受頗深。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這是當前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最迫切的要求,尤其是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陣地的課堂教學,更應該堅守“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思想,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勇於提問、勇於探索、勇於爭論與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鼓勵的良好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樹立起“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的求真、求是精神,讓課堂煥發真正的生命活力,蘊涵著人文交融的和諧氛圍。

一、釋放自由,體驗學習經歷

本節課的課前談話時進行情境故事,接著讓學生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知識,再引導學生動手摸一摸、找一找身邊圓形物體的周長後揭示圓的周長概念,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在這基礎上提出問題: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麼關係呢?(教師沒有發出指令性的操作任務,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用各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通過計算髮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在讓學生總結出測量圓的周長方法時,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繩測法、滾動法、軟皮測法、歸分法和化曲為直等。交流之後,使學生髮現這些方法並不能適用任何圓的周長測量,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明白只有通過實踐操作,親身體驗,才能找出更簡便的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自由的,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體驗學習過程,而教師只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

二、動手操作,注重學習方法

“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能會。”這節課上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和充足的時間進行操作。在揭示“圓的周長”概念時,讓學生先拿著課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同桌互相指一指“什麼是圓的周長”,然後指名讓學生到前面指著黑板上的圓說一說,最後又通過課件動態演示圓的周長,從而讓學生建立表象,形成概念。在讓學生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時更是捨得花時間,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去測量、計算。為了讓學生的.操作過程科學、合理,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先讓學生交流操作中的注意點。如:繞圓法要注意捏緊線,滾動法要注意用直徑的一端對準0刻度,滾動時不能滑行。好方法成就好效果。學生掌握了正確方法自然也就很容易得出正確結論: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在學生操作結束後,教師又追問:螢幕上的幾個商都有一定的誤差,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讓學生反思剛才的操作過程,找出誤差的原因,感受結論的合理性

三、帶著問題,利於主動探索

怎樣測量圓的周長,有幾種方法?上課老師打破了教材有什麼教什麼的傳統做法,放手讓學生探索創造,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一邊思考,一邊動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學生有充裕的思考時間,有自由的活動空間,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更有了一份創造的信心。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躍躍欲試,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通過動手操作,大膽實踐,探索出用“繞”、“滾”、“截”等多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並歸納出它們的共同點:用“化曲為直”的測量方法。這一過程改變了過去那種先告訴學生怎樣做,然後讓學生按要求做的被動測量方法,而是採用先給學生“材料”,放手讓學生在操作和觀察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使學生自覺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了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當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時,老師又引出了甩小球遊戲,讓學生觀察形成的“虛圓”,“虛圓”的周長還能用剛才的這些方法測量嗎?這個問題,打破了學生的認知平衡,使學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日常生活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圓,用“化曲為直”的測量方法不但麻煩,不精確,有的根本無法測量。就在學生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時,教師引導學生由聯想到猜想,並再次觀察甩小球遊戲,最終使學生悟出:圓的周長與它的半徑或直徑有關。為什麼圓的周長僅與其半徑或直徑有關。這個問題教材未呈現有關內容,許多教師教學時都不做解釋,學生往往也就不知其所以然。而老師則深挖教材內涵,採用“誘生深入,步步緊逼”的方法,通過聯想、猜想、觀察甩小球遊戲等邏輯嚴密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這種過程突出學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識、如何生成“結論”,突出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的訓練與培養,突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的獲得,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學會是為了會學”的素質教育思想。

本節課的開始老師在創設情境時,讓學生比較圓的周長與正方形周長的大小,發現圓的周長現在不會求,無法解決問題,再匯入新課。在學習完圓的周長公式後,她馬上讓學生回過頭解決“龜兔賽跑”中圓周長的計算,使學生髮現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重要性,並學會解決生活問題。又比如:學生在測量圓的周長時,發現一些方法(滾動法、繩測法等)時,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所有圓的周長都可以這樣測量呢?教師出示甩小球遊戲,讓學生觀察形成的“虛圓”,“虛圓”的周長還能用剛才的這些方法測量嗎?從而引導學生必須找到一種簡便、適合的方法,於是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當學生理解了圓的周長公式後,教師又馬上回過頭讓學生用所學的簡便方法解決“小球”轉動所形成的圓的周長,這樣凸顯知識應用的重要性。

總的說來,這節課生動、紮實、有效。

圓的周長心得4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計算。

成功之處

1.充分理解周長的概念,加強對意義的理解。學生以前學過周長的概念,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長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在此基礎上,理解“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在教學中通過複習以前學過的圖形的周長,然後引出主題圖,通過實際場景豐富學生已有經驗,逐漸內化為學生對周長的意義的理解,明確周長就是一條線,但是這條線是由曲線構成的圖形。

2.加強動手操作,探索發現規律。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繞繩法、滾動法和摺疊法得出直徑2釐米、3釐米、4釐米、5釐米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總是3倍多一些,從而使學生明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倍,由此推匯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不足之處

由於學生在課前預習了這部分內容,導致有一個組沒有通過動手操作,得出的結果都是3.14倍,看來學生對於操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注重了結果的得出,而忽略了規律的呈現。

再教設計

在教學完圓的周長時,要讓學生注意區別圓周長的一半和半圓周長,要注意呈現圓的周長與直徑、半徑的關係即當圓的直徑或半徑擴大2倍、3倍,圓的周長擴大幾倍的練習拓展,並藉此聯絡正方體的稜長之和、表面積和體積中,當稜長擴大2倍、3倍,正方體的稜長之和、表面積和體積擴大幾倍的練習拓展,以此來增加彼此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