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道德經讀後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經讀後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後心得

道德經讀後心得1

在這一章裡,老子的思想不僅僅是站在人的思維方式上,更是站在天地萬物和諧相處之上的角度來闡釋自己的思想。道家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與天地萬物和諧的相處才會更長久。而如今人們早已失去了對天地的敬畏之心,人類慾望的無限制擴張讓人們對賴以生存幾千年的自然環境進行肆意的破壞,為了成就一己之私掠奪各種資源以佔為己有。可嘆的是就連沒有思想的花草樹木都知道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回報天地,可我們人類卻一直在破壞環境,卻不知這樣做不僅不能夠成就我們的天長地久,反而會摧毀我們自己。

老子在這一章裡面提出了“利他”的觀點。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正是因為天地的無私包容,才養育了萬物,從而也成就了天地的永久存在。

老子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了“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己”。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意在說明,只有將天下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才會更有助於實現自身利益。這一點和儒家思想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老子在本章裡還提倡無我無為無私的品德,只有象天地一樣無私的奉獻給這個世界,世界才會反饋給天地,如此反覆故能長久下去。如果一個人考慮事情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為別人著想,這樣的做法只能算是目光短淺,雖然得到了暫時的利益,卻不能長久的擁有。如果能謙虛的退居人後,認真的傾聽更多人的想法和建議,然後提出提出對大家都有幫助的利他的建議,必然就會得到大家的贊同和擁護。

人本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對待事物的,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們也正因為此陷入到侷限於自我的狹隘之中,從而束縛了身心的自由。讀後感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想著滿足自己的慾望,在患得患失中苦苦的掙扎,這樣的日子又有何幸福可言呢?一個快樂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一個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一顆天下為公的赤子之心。有些人處處彰顯自己,在人前炫耀,這樣的人不僅得不到別人的贊同,更難以成長、承擔人生的`重任。飛揚跋扈者難免惹來橫禍。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還提出以無私成其私的思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不會喜歡一個處處算計、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人。相反人們更容易喜歡一個陽光熱情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喜歡不計較個人得失、心地善良總是為了他人著想的人。遇到這樣的人我們也想去幫助他。所謂的吃虧就是福就是這個道理。在利益面前我們退讓三舍不一定就是壞事,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互相殘害以打敗對方奪取利益這是人生的成功嗎?如果我們在人生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擁有一個悠然自得超然外物無比快意的人生。

最後我想說,我們只有達到和天地萬物和諧共處、互相依賴才可以更長久的生存下去。正所謂道體永恆道用無窮。

道德經讀後心得2

《老子》,又稱《道德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從東方走到了西方,魯迅先生更是高度評價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讀《老子》,只覺意蘊深遠,令人自然而然地融入那個無慾無求的世界,下面便是我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

《老子》一書,分為道、德兩篇,雖只五千餘字,卻系統闡述了以“道”為核心範疇的思想體系,形成了極具象徵性的文化特色。初讀前,我對其還僅停留在“無為而治,消極避世”的印象上,直至認真品讀後,才深覺這更是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境界,收益匪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確,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千百年來中華兒女正是深受其影響,以這樣的從容姿態、包容性品格、和諧相處的深厚情懷,共同推進社會文明的互補互融,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在生活或工作中,瞭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而瞭解自己的人是更加明智的。別人是有力量的,而戰勝自己才叫強大。知足常樂,有積極行動力的人能更加長久。確實,一直以來我們總對別人要求太多,卻忽略了對自我的反省與審視。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才能取長補短,更好的完善自我。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以相反相成的辯證觀點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中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關係,這也是我們追求天人合一需遵循的原則。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無所作為,而是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不好大喜功,那樣便會有更大的作為,聯絡當前我們所倡導的和諧社會,一定程度上正是吸收借鑑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對於弘揚民族精神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進步,人的追求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對於理想的選擇也是各有異同。在日復一日的繁忙工作之中,我們是否有過思考:我們人生的價值在哪裡,我們的“幸福感”又到底有多高。通過讀《老子》,領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感悟先賢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學習其通達自然的人生觀,我想我們便能夠在喧囂的塵世中不至於迷失自己,更加明白所謂的順境逆境都是心境,得意失意都是心意。也正如老子所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生態智慧,也是發展智慧,更是指引著我們在新的時代邁上新的臺階,更好地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

道德經讀後心得3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可是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樣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樣聰明,因為他們明白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僅有清楚自我想要什麼,清楚自我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可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可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忙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歡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完美,修養自我,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心得4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蹟,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道德經》全書原本分為上下篇共五千多言,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讀完道德經後感受頗深,它讓我明白應該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工作。

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所以教導我,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得做到真實待人。

工作中總會有些意見和觀點不統一的地方,所以“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有問題大家多溝通討論,互相尊重,將問題矛盾化解。

還告訴我要去做一個聰明的人。“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給我的啟示就是得多學學技能,工作中碰到的問題要牢記,多去看看結合工作專業方面的書籍知識,多學習,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傅學習指教,這樣當你心中明白,就遇事不慌,合理操作,解決突發事件。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我們單位就有很好的傳統,如一日捐活動,如工會的義賣活動等等,大家都積極踴躍參與了進去。工作中也是,當別人有困難時,盡力去幫助他。和諧環境,靠大家。

道德經核心“無為”是讓我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工作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道德經讀後心得5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著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讀後心得6

《道德經》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林語堂是這樣評價《道德經》: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魯迅先生對《道德經》評價道: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我看完《道德經》,觸動最大的是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水樂意使萬物滋長而不與它們競爭,它甘心居於眾人不願處的下位,所以最接近於道。

我喜歡水的團隊精神。小小的水滴凝聚成水流,在廣袤的大地上流淌,沐浴眾生,滋潤萬物。水滴石穿,持之以恆。水滴憑藉團隊的力量,持之以恆的'精神,用看似渺小的力量戰勝了強大的頑石,一改給人的柔弱表象,讓人肅然起敬。

我喜歡水以柔克剛的精神。水在遇到石頭打擊的時候,從來不做過多的抵抗,但它的“軟弱”卻是一種無比深奧的智慧,因為這種“軟弱”有時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實也需要這種智慧。遇到事情找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做到以小勝大、避實擊虛、曲線靈活,放棄硬碰硬的做法,不要針鋒相對,不要以死相拼,懂得這些,我們的生活便會靈活和簡單。

我喜歡水包容的精神。水無形,卻虛懷若谷,包容天地;火剛烈,卻鋒芒盡露,過早夭折。生活中,具有水一般性格的是能屈能伸、不計較一時得失者;具有火一般的是隻認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之人。因此,當前方遇到艱難險阻時,水一般性格的人能分流而過,火一般性格的人卻往往撞得頭破血流。

水與人類更是有著極深的淵源。有水是星球有生命的基礎。水是萬物之源,是萬物的供養者。而做人,更應該像水那樣清清白白,處世要像水那樣安心低下,辦事要像水那樣靈活變通。

道德經讀後心得7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無為而無不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經典名句,它們都出自《道德經》。這些智慧能量滿滿的文字,滲透在中華文化中傳遞千年,歷久彌新,哪怕隨手翻出來一兩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穫,這就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歷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讀認為無為的思想過於消極,是不思進取。其實,老子倡導的無為並非目的,而是一種常人很難企及的狀態,是“為”到極致才能達到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這種“為”與“無為”之間的轉化就像陰陽兩極的關係,是辯證的客關規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環滬事業部有著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爾設定一些小激勵,每週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務,可以獲取精美小禮物。從“為”的角度來看,單次5KM對於不常鍛鍊的人來說是需要一點毅力來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對於跑半馬甚至全馬的大神級人物來說,完成單次5KM不在話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樣,不用刻意,輕鬆完成,那麼這種狀態就有點接近“無為”了。

又比如,我們地產開發是一個綜合性很強、涉獵面很廣的行業,由於工作中交集繁多複雜,所以對流程的規範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過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為種.種不合規範而被打回,就是由於線下溝通不到位而導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複雜的流程要反覆“折騰”,刻意而“為”,才能通過審批。讀後感·隨著工作熟練度的增加,我們走流程前已經懂得做好線下溝通,流程規範也早就心中有數。這時,走流程這項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為”就可以順利完成,這種工作狀態也可以說是離“無為”近了一點。

結合上面的小案例我們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導的“無為”,是“為”到極致才能到達的一種境界,俗語中的“熟能生巧”、哲學三大辯證法規律中的“量變引起質變”理論也都具有類似的概念,這些概念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是具備這種能力的狀態。

所以,《道德經》帶給我們的不是虛無縹緲的消極不作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種客關規律,對人的作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誌,關於道德問題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談談自己對道德問題的一點感悟。

道德與本性

關於道德與本性,先秦時代就有三種不同的論斷: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惡論。探究這三種觀點的.不同主要是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這三種觀點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處。

我以為論本性無分善惡,同情、憐憫、嫉妒、殘暴等等都包含於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導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卻很難。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個導向善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與教育

原始氏族社會是否存在著道德的意識?這個問題是複雜的,氏族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而原始社會是以群居為生存形態。氏族社會的首領是德律的一種權威,原始人無鑑別的能力,有一種群體從眾的心理,這正是道德的一種強制性。而這種強制性的接受會使人在道德權威的陰影下形成一種固守舊俗的狀態。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對道德的重視程度越高,對道德的認識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會越多,從而產生與時俱進的新道德。

道德的內在精神

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於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風俗、習慣或是外在因素作為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不確切的。雖然道德的外在充滿不確定因素,但道德內在的原理與精神是確定的,即道德要適應時代環境,道德要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利。

情緒是推動個人道德發展的動力。孔子曾說過:“克己復禮”,克己實則是對自我情緒的一種節制,但這種節制並不等於完全的壓抑與消滅情緒,而是要把壞情緒轉化為好的情緒。

情緒也分為個人情緒與社會情緒,在群體壓力下個人情緒可能會受到社會情緒的影響,如果完全放棄個人情緒而遵從社會情緒,那麼社會就不會發展。正如杜威說的:“文明進化的歷史是特立獨行之英雄的歷史。”

過度的私心和慾望是道德發展的阻力。

每個人都有私心和慾望,過度的自私和欲求會破壞道德的發展,但適當的私心與慾望是道德發展的動力。比如你現在幫助一個人,表面上是出於你對她的同情,其實潛意識裡你是有私心的,如果當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希望受自己幫助的人也會給予同樣幫助,這是一種互助的私心。

道德經讀後心得8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為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祕,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為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20xx多年前,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向被我們實踐著,追求著。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僅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為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能夠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應對成功,應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必須條件下,事物是能夠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必須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群,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我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到達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應對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為自我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能夠做我們的教師,不善者能夠教給我們智慧,學會應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域性,全面研究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祕,展此刻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心得9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棄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後來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其實,我們很多常說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於《道德經》,如無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後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為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現在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為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說事物產生之後,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援它,並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麼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剋制,需要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為柔弱,它才蘊含著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為有柔弱的性格,處處小心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為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臥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後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衝動之下拔劍殺人,後來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後叱吒風雲,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忍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現在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直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藉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並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於為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於為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於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為進,成為最後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儲存你的實力,臥薪嚐膽,以柔克剛,在合適的時候主動作為,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道德經讀後心得10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可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必須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期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歡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歡樂、簡便、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日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當是為人類效勞的,可是環境汙染,能源耗盡,消費率提高,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並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可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心得11

一提到《道德經》,我們不免會想到老子,不妨先簡單介紹下我心目中的老子。老子其人,是一個不求聞達的“隱君子”。老子其說,博大精深。其主旨可以歸結為“言道德之意”。老子其書,世稱《老子》,又稱《道德經》或《道德真經》。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不但是道家學派的開山之作,也是道教的“第一經典”。因此,老子不僅被公認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而且也被道教尊奉為道祖和天尊。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她文約義豐,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她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人民。“道”、“德”倆詞是《道德經》提綱挈領的倆個概念。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可以成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可以成為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在這裡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為”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裡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己。這句話總結出了時間萬物都來源於道。這裡的“道”指的是自然規律、順其自遵循自然規律。自然規律、順其自然、遵循自然規律。

“以柔克剛”是我極為欣賞的一條處世之道。而水應該是當之無愧“柔”的典範了。之前,我從一本寫給女子的勵志書上看到“當女人溫柔到了極處,就是一種力量”時,還有些不太能理解,如今再看,這“溫柔到極處”應該也就是如水了。“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寫照,而洪水沖垮堤壩,形如猛獸,造成災難也讓我們對水的力量絕對不敢小覷。柔弱如水,可以不與世為爭,慢慢化解剛強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種“無形”的狀態,只要有一點點間隙,水就能滲透進去,然後將其佔滿。當然,我們的至柔絕對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溫柔的堅持。女人既是“水做的”,當是應該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別是在這個弱者強食的社會,當所有的人都在極力變得更強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時,溫柔的女人是便是清涼劑、暖手寶,給人舒適之感,讓人信任、親近。

《莊子山木》有語:“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裡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滿了大山的靈氣;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著井之魂靈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綿長的涓涓細流……總之,這水,明淨、清澈、甘甜、充滿靈性,如此便成了對友誼至高的評價。而且水能洗滌汙垢,讓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心保持明淨。如此才能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地立足於這世間。

“上善若水”,若水乃為上善。“道”是產生萬物的總根源,先於具體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間萬物的基本規律及本源。“道”應該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需要有明確的認知和理解。而水,便是這世間最接近於道的了,水“無所不利”正如“道”無所不在。水舍高趨下,而不受阻礙;水能流淌於世間各處滋養萬物,洗滌無垢;水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靜,實則深不可測;水源源不斷地流淌,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

若“水”,無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我們有必要學會老子提倡的“無為而有所為”的思想,理智地愛護自己,也有必要像水的品性那樣,至仁,至善,至德,至道,與人好好相處,少惹麻煩,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不足道但意義深遠的力量,最終也使自己受益。

道德經讀後心得12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著老師這此佈置的作業,沒辦法硬著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著那本道德經全文後,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著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