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

語文9.09K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1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21.下列是對本詩的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這是一首寫景抒懷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親近自然,追求寧靜的思想情懷。

B.這是一首敘事、寫景、抒懷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追求清幽勝境的心情。

C.這是一首寫景的五言律詩,表現了作者置身寂靜、清幽、空靈的勝景中,心靈受到感染與陶冶的一種心境。

D.這是一首敘事與寫景相結合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人生感悟。

22.對“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點評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這兩句是本詩最大的亮點,是全詩的`最高境界,有此兩句境界全出。

B.山光水色,曲徑花木使鳥兒怡然自得,使人們心中的雜念消除淨盡,靈魂得到淨化與昇華。

C.互文互義、相得益彰。

D.“悅鳥性”與“空人心”形成對比,鳥性之悅為人心之空作了鋪墊。

23.“萬籟此都寂”與“但餘鐘磬音”是否矛盾,為什麼?(2分)

答: 。

參考答案:

21.C(2分)

22.D(2分)

23.不矛盾(1分)這種以“寂”襯“音”的寫法,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1分)(意思正確,表述清楚亦可得分)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2

讀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回答問題。

(1)你認為頸聯的“詩眼”是哪些詞?體會它們的表達作用。

(2)你認為尾聯兩句有矛盾嗎?如何理解這兩句的關係?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

1、(1)詩眼是悅、空兩個字。這兩個字準確的表現了天光、山色、澄波不僅使鳥兒歡悅,而且令人雜念頓消。體現了詩人嚮往佛門和內心的.平靜。

(2)沒有矛盾。詩人在這裡是以靜寫動,以動襯靜。只剩下種磬的聲音,其他什麼聲音也沒有,這與常建嚮往佛門清靜的心情是吻合的。

(3)抒發了詩人忘卻塵俗、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3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26這首詩中寫出環境幽靜的一聯是: (2分)

27、此詩的尾聯“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

2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7、不矛盾,這裡運用了以靜寫動的`手法,更能突出禪院的寂靜。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4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8.詩的頷聯、頸聯寫出了環境 、 的特點,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禪院的景色使人內心 。(3分)

9.詩的尾聯動靜關係處理得很巧 妙,請結合詩句分析。(2分)

8.(3分 )寧靜,幽美(突出靜和美之意即可),雜念頓消(純淨、安然,意思對即可)

9.(2分)靜是指萬籟俱寂,動是指鐘磬音,用鐘磬音的`悠揚不絕襯托環境的幽靜,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意思對即可)

《題破山寺後禪院》閱讀答案5

(一)閱讀唐朝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歌,完成第8題。(6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8.(1) 與“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在表現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一項是( ▲ )(2分)

A.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D.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曲徑通幽處”一句,對“曲”課文註釋為一作“竹”。編者選用“曲”而不用“竹”,你認為這兩個詞在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2分)

答: ▲

(3) 請概括說說本詩在景物描寫方面有何特點。(2分)

答: ▲

答案:

8.(1)C。(2分)(2)兩個詞所表達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曲”,描摹的是小路彎彎曲曲,層次多,景緻深,更能突出環境的幽靜。(2分)(3)①由上而下,②由遠到近,③情景交融,④由整體到區域性等。答對兩點即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