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沙家浜的蘆葦現代文閱讀答案

語文3.01K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什麼型別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沙家浜的蘆葦現代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沙家浜的蘆葦現代文閱讀答案

詩經》裡寫蘆葦,寫得風雅婉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想象著那畫面:滿河滿溪的蘆葦,青碧茫茫,綠葉上的露水已凝成薄霜,秋色漸深,晨氣微涼得叫人憂傷。那個美好的女子,還在秋水的那一邊呀,一春一夏的時光湯湯過去,都還未能抵達她的身旁,惟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蘆葦渲染成了一場相思的薄涼底色。

其實,不是蘆葦有那麼風雅,那麼兒女情長,而是我們的先民風雅。他們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讓後人嫉恨,即使憂傷,也憂傷得那麼婆娑有姿。即便是一段幽暗的情懷,也能被那些草木襯得生出明麗的綠光來。來到了沙家浜,來到了阿慶嫂的茶館裡,隔窗看那些蘆葦,就全然是另一種氣象了。

沙家浜的蘆葦大氣磅礴、莽莽蒼蒼,是大手筆、大寫意,是千軍萬馬奔騰的綠。蘆葦在水裡,蘆葦在岸上,蘆葦在湖中的島上,蘆葦在林蔭小道的兩旁。憑依木橋,放眼望,湖水泱泱,滿目是五月的濃碧,不知道是蘆葦將湖水攬在了臂彎裡,還是湖水擁蘆葦在懷抱。這真是蘆葦的部落!

正是初夏。看花花已落,賞果果還未成,這樣的寥落時節,卻是蘆葦最好的時候。在沙家浜,在蘆葦最好的年華里趕來與它相遇,這是幸事。它們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微微搖曳的葉子像修長的綠色手臂,輕輕撫摩白色的飛鳥、狹長的流雲和青灰的天空。它們又和飛鳥流雲以及天空融在一起,融成水底琥珀一般的倒影。我們在蘆葦叢裡穿越,拂面的是蘆葦的風,呼吸的是蘆葦贈予的空氣。夾雜著濃郁草本植物氣息的空氣,使我們一時間忘了路途、失了方向,卻也閒閒淡淡地不著急。沙家浜半日,怎麼想,都覺著過得奢侈。

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這裡以蘆葦為喻,突出人之脆弱,可見蘆葦也是脆弱的。我想,從某根蘆葦個體來說,確乎脆弱,即便長到竹木的高度,可觸控天空,到底還是一根葦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難經風霜的命運。

但沙家浜的蘆葦又是頑強的。千萬根蘆葦在水泊,那就是敢於改天換地的英雄好漢啊!狂風經過,蘆葦在水面掀起洶湧綠浪;風雨之後,蘆葦又一根根挺起筆直的脊樑。即使被砍伐、被火燒,來年春風一喚,一根根又從泥土之下舉起尖尖的綠戟。

京劇《沙家浜》裡那位機智、勇敢的阿慶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蘆葦蕩掩護了新四軍。誰會想到,這樣清水綠蘆的好地方,竟是與敵鬥智鬥勇的戰場!那些臨水生長的一根根葦草,在血雨腥風的年代,都生了膽氣與豪氣,成了一個個殺敵除寇守衛家園的戰士。是啊,一根蘆葦是渺小脆弱的,千萬根蘆葦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陣勢,就有了戰鬥的力量。千萬根蘆葦密密生長,就長成了蘆葦的海,就呈現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氣象,就展現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蘆葦,書寫的不是《詩經》裡小兒女的小情調,而是一種關乎民族大義的大境界。

個體融入群體,水珠融入大海,才會煥發永不消亡的生命力。在面對著眼前那一片蒼茫無邊的蘆葦之海時,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許惟有將倏忽之間的生命融入一樁熱愛的事業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會呈現一種恆久而遼闊的魅力。

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蔥碧無花的五月蘆葦,亭亭而立,靜靜生長。至於此後的榮枯與浮沉,就交給江湖上的風雨和日月來安排吧。

1. 下列對文字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A. 第三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比擬的寫法,賦予“蘆葦”和“湖水”以生命和情感,寫出了“蘆葦”與“湖水”相依相偎的情態。

B. 第四段詳寫作者在蘆葦叢中迷路經過,一句“閒閒淡淡地不著急”,寫出了作者的淡然心態和對沙家浜蘆葦的喜愛之情。

C. 本文中引用帕斯卡爾用蘆葦比喻人的著名比喻,意在形成對比,強調了人的生命就像蘆葦一樣難經風霜,是非常脆弱的。

D. 文章前後兩次寫到阿慶嫂,形成前後照應,通過沙家浜蘆葦生長的特定環境,自然地賦予了蘆葦以生命氣象和民族精神。

E. 本文善於運用排比、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形象描繪生動,又通過議論、抒情揭示出蘆葦形象的意義,深化了文章主題。

2. 作者寫沙家浜的蘆葦,為什麼一開篇先寫《詩經》裡的蘆葦?這有何作用?

3. 沙家浜的蘆葦具有怎樣的特點?請分點簡要概括。

4. 請結合最後一段畫橫線的句子,探究本文的寫作意圖,並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 CE

2. 引出文章描寫的物件蘆葦,描繪其所展示的“小情調”,與下文沙家浜蘆葦具有的“民族大境界”形成對比;突出了沙家浜蘆葦勃勃生命力和頑強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沙家浜蘆葦的讚美之情。

3. 茂盛,頑強,有蓬勃的生命力,充滿民族精神。

4. 表明“我受到沙家浜蘆葦精神的感染和啟發,也想將生命投入到熱愛的事業中去,孜孜不倦,全身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