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15篇

作文2.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味道作文通用15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1

爸爸自小在泉州惠安長大,媽媽的故鄉在福清,而在我的理解裡我有兩個故鄉。

我自小生長在福清,我喜歡這座城市,不僅因為它的美麗,有漂亮的五馬山,潔白的龍江水,還因為它有讓我留戀的味道。記得當我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常常看到其他小朋友津津有味的在吃一種外表硬硬的佈滿芝麻的小餅,看到上去黃黃的,但聞起來很香的,聽大家都叫它“福清光餅”。我饞得口水直流時候,就會拉著媽媽幫我買了幾個,一口咬上去果然滿嘴留香,清脆可口,味道令人難忘。媽媽也喜吃光餅,我們一起吃時,媽媽就會語重心長地道:“很久以前,我們福清也受到日本海盜的襲擾,後來民族英雄戚繼光帶領大家打敗了外來入侵者,當初我們的士兵就是帶著這個光餅吃的。”我頓時對手上的光餅刮目相看了,心想幾百的歷史造就,難怪現在福清在外的遊子總會念念不忘這光餅的味道了。

但我注意到,爸爸很少吃“光餅”,我問道:“爸爸,這麼美味的東西你為什麼不吃呢?”,爸爸總是微笑著搖頭,並不回答。直到今年春節,我跟爸爸回到了——惠安。

惠安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濱城市,這裡的氣候四季宜人,歷史悠久,這裡的人們同福清人一樣勤勞、善良、拼搏……我跟爸爸來到了一座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城堡――崇武古鎮。爸爸告訴我,這裡的城牆原來是戰鬥的前線,是為了消滅海盜而建立的,這讓我充滿了敬仰。在這裡,我看到了許多戴著黃斗笠,包著花頭巾,身穿前短後長藍紫色襟衫的惠安女。爸爸告訴我說:“這是聞名遐邇的惠安女。”

接著爸爸帶我來到了崇武古鎮的美食一條街,推薦了一種叫“魚卷”的小吃,魚卷很奇怪,吃起來清脆留香,但既沒有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爸爸說:“我小時候就是在這裡生活,這裡有我熟悉的味道。這種魚卷我們當地人是用來表示祝願美好團圓的意思。”正當我吃得意猶未盡的時候,爸爸又推薦幾種小吃,我和爸爸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問爸爸:“為什麼這裡的小吃這麼好吃?”爸爸回答我:“因為這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突然明白了爸爸對這裡的喜歡就像媽媽和我對光餅的喜歡一樣,因為他吃的是對故鄉的思念、對過去的懷念,對親人的.想念!

回到福清後,我畫了一幅美麗的水彩畫,用橘色的彩筆畫了一個夕陽下的天空,用青綠色的彩筆描了兩座大山,用藍色的彩筆渲染了海水,然後用白色的彩筆輕輕灑上一層薄薄的霧。我還想畫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一個小孩,他們一家在海灘上席地而坐,一起吃著美味的小吃。如此美麗的畫卷,我在福清見過,也在惠安見過,那裡都有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2

無論走的多遠,那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擀麵永遠是對家鄉味道的完美詮釋。

——題記

家鄉味道是什麼?有人說,家鄉味道是街頭巷尾那一種種特色小吃;有人說,家鄉味道就是鄰里鄉親之間那質樸的話語。但是,在我眼中,家鄉味道就是遠行歸來後那一碗手擀麵。在氤氳的熱氣中品嚐著手擀麵的滑爽與筋道,讓人頓時緩解了奔波過後身上的所有疲憊,讓心有了歸屬感。

小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或是我生日時,媽媽總是去親手為我做一碗手擀麵,微微泛黃的麵條盛了滿滿一碗,上面還浮著些許蔥花,說是吃了之後能夠平平安安、長命百歲。小小的我卻顧不得這許多說法,只知道手擀麵散發的濃濃香氣勾起了我肚中的饞蟲,讓我迫不及待的用他來填滿我的“五臟府”。那時的我還不知這世界上的諸多煩惱與愁緒,只是看著廚房中媽媽忙碌的身影,吃著碗中的手擀麵,便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手擀麵的味道是家鄉最好的味道。

後來,隨著年齡的長大,我不得不離開媽媽身邊,去外面上學。在外時也嚐到了許多食物,有味道好的,也有味道不好的。但不管是什麼食物,總是會覺得缺少點味道。於是每次我從學校回家時,媽媽總是會騰出時間親手給我做一碗手擀麵。伴隨著手擀麵的濃濃香味,我才明白外面食物所缺少的正是一種家鄉的味道。而在這濃濃香氣中,也讓我在外飄移的心有了一種踏實的歸屬感。於是乎長大後的我再一次體會到家鄉味道的美妙。

在我的記憶中,我吃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手擀麵是在國中,那時剛離開家,學習、生活方面還有諸多不適應。這使得我在第一次考試時發揮失常,成績很不理想。在成績公佈當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做好了要受批評的思想準備。可是媽媽卻一言不發的走進廚房中,開始忙碌起來,和麵、擀麵、燒水、煮麵條,一系列動作進行的有條不紊,完全沒有要責備我的意思,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擀麵就做好了。

雪白的敞口大碗中,麵條如玉般浸在濃湯之中,表面上還飄著菠菜、蔥花、西紅柿等配菜,還有許多切成細絲的瘦肉和一些蝦仁浮在上面,紅的、白的、綠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讓人一見便不由得食慾大增,想要一飽口腹之慾。在我的驚訝詫異中,媽媽溫柔的說:“吃吧,吃了再努力去學,只是一次失利沒關係的”。聽了媽媽的話,在麵條氤氳的熱氣之中,一滴熱淚從我眼中滴落,落在麵條中,激起了一圈圈漣漪。麵條還是原來的味道,仍是那樣的順滑,充滿著家鄉味道。但在這味道中還多了一絲關懷,一絲溫暖。我知道,那是媽媽的關愛。

如今在這個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機器製作的麵條多種多樣,口味也各不相同,這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是對我來說,手擀麵中所蘊含的味道卻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媲美的。因為在那碗香氣濃濃的手擀麵中不僅飽含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和關切,還飽含著對家鄉味道的最美回憶,是對家鄉味道的完美詮釋。

家鄉的味道作文3

記憶中,菜餚的酸甜苦辣﹑河邊的追逐嬉鬧﹑空氣裡的泥土芳芬是屬於家鄉的獨特味道,它們交織在一起,幻化為天邊的一道彩虹,讓我迷醉,成為我心底的夢。

“……小時候,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我慢步在青泥石板上,輕吟著余光中的《鄉愁》,卻無法理解那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我的家鄉離我很近,觸手可及,抬眼能望。不必說青泥石板兩旁青翠的竹林,不必說不遠處那淺淺流淌的流水,更不必說漫山遍野的蕨子,單是那小小的水泥打穀場,就珍藏著我童年的幾多歡笑。

抬頭仰望,湛藍祥和的天空。少年時,我都在家鄉度過,感受著它四季的輪換。春天,粉紅色的桃花,雖然沒有朱自清筆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熱鬧勁兒,卻讓人有種怎麼嗅也嗅不夠的淡淡的芳香;盛夏也有屬於它的躁熱,但夏雨過後,空氣中氤氳著泥土和雜草的味道,讓一身的疲憊煙消雲散;秋天,瓜果飄香,濃烈的,馨香的,饞涎欲滴;最令人難忘的是枝頭淡黃的桂花,金秋時節,我常常伴著這嫋嫋的幽香入夢;冬天的雪宛如江南女子,溫柔卻冷清,純潔也堅韌。

我常在庭院下與夥伴遊戲,待到黃昏,飄出縷縷菜香,各家各戶的催促聲陸續響起,小夥伴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無憂無慮的日子轉瞬即逝,如“逝者如斯,不捨晝夜”的流水。

深夜,也是有味道的夜。聽著故事,外婆為我輕輕扯上不知何時褪下的被子,緩緩拍打,靜靜地聽著時緩時急的蟬聲,窗前的熒火蟲彷彿是夜裡的長明燈,夜晚的靜謐祥和是家的味道。

到了上中學的日子,常常讀到思鄉的詩句,對於離鄉的我來說感同身受,漸漸讀懂了鄉愁,“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種飄零之感油然而生。搖曳的'路燈將我的影子拉得很長,陌生的城市充滿了令我畏懼的味道,也就愈發懷念家鄉的味道了,想念我的家鄉也曾經“鳧雁滿回塘”,想念慈愛辛勤的祖母,想念她親手祕製的糖醋排骨……我形影相弔,惆然若失。

今年中秋,我如願回了一趟老家,祖母老了,斑白的頭髮,微駝的脊背,記憶中的味道如同祖母一樣變得有些遲暮了。我嘗試著為祖母做了一份糖醋排骨,味道卻遠不如祖母做的。祖母慢慢地吃著,微微抬起頭,眯著眼睛端詳著我,我似乎瞅見了她溼潤的眼角。我陪著她說話,她的話語也有些含糊不清了,但她依然清晰地記得對我的愛。

現在,我終於能體會餘老的《鄉愁》,流連於脣齒的是家鄉的蕨菜味,鐫刻於記憶的是那深深的故鄉魂。是什麼讓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只因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落葉歸根,孝順父母。”祖母如是對我說,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天邊,月正圓,皎潔的,圓滿的,隱隱又彌散著桂花的香味,這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4

我在一片群山環繞的油菜花地中長大,金黃色的油菜花一遇到風便有了不可思議的景象,風兒包裹著山溝溝中的竹香飛湧而下,來到了那片油菜花田,金黃色的花兒們猝不及防地嚇了一哆嗦,這一哆嗦可不得了,那香氣全都被抖摟出來了,伴著風來到了我身邊。

況且叫他金黃色的小人兒吧,又是一陣風,“你好呀,金黃色的小人兒!”我衝著天空大聲大叫道。在田間,大太陽已過,耳朵旁別一朵金黃的油菜花,手拉手一起用它一起跳舞,跳的舞是隻有我們兩個人才會的,聽著自己的腳步聲,陪著他們給我的'“音樂”,沙啦啦沙啦啦,頭髮隨著風兒飄,我呢?隨著油菜花的浮動,搖晃,跳舞,盡情放飛自我……時間彷彿都停止了,一切是那麼的安詳,那麼的美好……

“砰砰,砰砰”又是這熟悉的聲音,這是我們家鄉做青團兒時特有的聲音,金黃色的小人與我一同急急忙忙的趕去現場,壯壯的青年人正在揮灑汗水,他們掄著錘子,一人一下敲打著,在石板的凹槽處,青團兒也在逐漸成形。他們都使出自己力氣,絲毫不保留。打好後婦女們圍著一口井坐好,拿簾子放在井口上,圍個圓圈坐好,一手拿著糯米糰一手拿著小勺挖豆沙餡兒,包好後拿那雙勞動人民的手一擠,一個糰子就完成,再放到笸籮裡拿綠色的粉來包裹身體,糰子自個兒就變成了我最愛的青團兒。六個一盤兒,裝盤兒就是我們小輩的事兒了,我們這群小孩子還負責運送……我喜歡和金黃色的小人兒一起送,因為他可以幫我一些忙。兩隻手端六個,每隻手端三個,有時候頭頂還頂著一個。跨上媽媽的自行車就急匆匆地出門了,我要送給各個鄰居家的奶奶。金黃色的小人看我如此的手忙腳亂,也想幫我拿,不過,可惜啊!它沒有手。“李奶奶!張大嬸!阿姨們新做的青團兒,牙口不好的也可以吃,可好吃啦!”我大聲地向小路上每座院子裡喊去。

尖角兒的房簷還在滴水,陽光從水珠中透過來,變成了七彩的,金黃色的小人最愛用這個打扮它自己了。幹完我的活兒,剩下的就是我最喜歡的了,和金黃色的小人坐在油菜花地裡,吃著黏黏的、甜甜的青團兒;聞著油菜花兒香,嚼著滿嘴的糯米和豆餡兒,嘴裡還發出模糊不清的笑聲。陽光暖暖的照著我,看著身邊兒的金黃色的人和那片油菜花田。心裡頓時非常滿足,我想,這應該就是我的那片美好,那片永遠的嚮往了!

在這世上唯有一種味道能使我心安——青團兒和油菜花兒的味道;同樣,在這世上也唯有一個地方能使我感到親切與無限眷戀,那個地方就是油菜花田——我的家鄉。

家鄉的味道作文5

在我的故鄉福建永春,有一種人人皆知的味道——醋味。據說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間就開始釀造老醋了。家鄉的醋有一種我很喜歡的味道,嚐起來酸中帶甘,味道就留在嘴巴里了。

要買醋,只要去到醋廠,就可以買到最正宗的醋。醋廠外醋香四溢,整條街都可以聞到。人們吃的醋一般也都有五到十年窖藏曆史。家鄉的醋別具一格,大到酒店,小到路邊的小攤,唯一不變的就是桌上那瓶調料。永春老醋看起來亮澄澄的,棕黑的色澤顯得很有品質。湊上去聞,可以嗅到一種暢通鼻腔的酸味,一縷甜絲絲的氣息也一同混進去了。

吃菜的時候,除了去腥,我也喜歡拿著筷子,也不顧及大人的勸阻,硬是要在小碟子裡攪一攪,好像這樣筷子上蘸上的醋就能多一點,然後再把筷子尖上那點亮晶晶的舔掉,嘖嘖嘴,又以開胃的藉口,重複這樣的動作。醋雖甜卻又不膩,我享受著這種味道,心中的喜愛又加深了一分。大人疑惑,醋有什麼好吃的呢,我卻心知肚明。

當然,醋更重要的作用還是蘸著別的食物吃。我喜歡把一塊肉整個浸沒在碟子的中央。如果醋不夠多,我就會用筷子夾住這塊肉,左右翻轉,使肉塊上每一個方位均勻地塗上醋的顏色,或者是把它泡幾分鐘,認為它已經充分吸收醋的精華了,再把它夾入嘴裡。有的時候,沒把握好程度,把肉蘸成了黑乎乎的一團,硬著頭皮吃下,酸得我眉頭緊皺,可味道倒也不賴。我回味著嘴中一口濃郁的醋香,把味道一起嚥了下去。舔舔嘴脣,連嘴脣都是酸酸甜甜的。

在家中,老醋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的家中經常會做許多與“醋”相關的菜式。醋豬腳用來祭祀,醋肉更多的是家常菜。醋肉是一種醋醃瘦肉,醋會溜到瘦肉中間,使瘦肉變成和醋一樣的棕黑色。我喜歡拿它來配飯。剛炒完的肉外層是脆的,咬到了瘦肉部分,就可以感覺到醋的酸甜了。這樣的口感說外酥裡嫩也不為過。酸中帶香,喉嚨生津就是我最直觀的感受。

醋味更像是家鄉的一種印記,吃得久了,對家鄉的印象也更深了。一直以來我還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醋味來。我總覺得別處的醋不同於家鄉的醋。是不如它的香嗎,我也說不清楚。所以即便在廣州,家人們也會帶上幾瓶醋來,或是拌著家常,又或者是送人,家鄉的醋吃著吃著都吃出家鄉的情懷了。永春老醋的酸與甜,存在於我成長的每段時期。無論是酸還是甜,混在一起都是獨特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6

靈寶靈寶,物華天寶;特色小吃,美味絕妙。

———題記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靈寶人,說到“吃”,我可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靈寶小吃我可是百吃不厭呢。

鮮香的羊肉湯

說起靈寶小吃,首推一指的便是羊肉湯了。香而不膳,上面一層泛白的湯沫,充斥著翠綠的香菜和蔥花,莊嚴卻又不失調皮。吹吹碗邊兒乳白的湯沫,撲面而來一股鮮美之氣,趁熱喝上一口,道不出的是滿口的香與鮮。配上一口羊肉或是粉條兒,滑嫩軟爛,無以言表的口感瞬間使你心神俱樂。加以燒餅,別有一番風味,又或是一勺鮮紅的辣椒,使之吃起來讓你大汗淋漓,欲罷不能。

這麼一碗羊肉湯,準保你吃個飽,便是想起來也會垂涎三尺。喝點羊肉湯,像它一樣,經得住歲月的熬,熬過四季變換,就會綻放屬於自己的異彩。

酸爽的涼粉

說完羊肉湯,繼而想到的絕對是一生涼粉,它可是小吃界的'大佬了。把碧綠的綠豆泡入水中,直至其泡得又胖又大時即可撈出,將綠豆打成漿水兒。接著便是靜置,使粉水一分為二,取粉用中小火慢慢熬製,直到黏稠透亮就可倒入模具啦。待它冷卻成塊兒,新鮮的涼粉就大功告成了,像果凍一樣經不住搖晃,不論涼拌還是熱炒,都是一道美味佳餚。乳黃透亮的涼粉,切片兒放入鍋中,加上食鹽、蔥花、蒜泥、南德等調料精心調製翻炒,一碗熱騰騰的炒涼粉兒,就隨著“仙氣兒”上桌啦。

拿起筷子,夾上一片放入口中,被燙得直吸冷氣,卻又忍不住再夾起第二片,不住的吸氣之間兩人相視一笑,不一會兒便吃得滿頭大汗,總要說上一句“這涼粉真不錯”!

焦脆的石子饃

要問涼粉的絕配是誰?石子饃絕對是不二人選。將已經活好的軟面,加以鹽、花椒等佐料攤成圓餅,放入黑色的小石子中埋起來,利用小石子的溫度將圓餅烤熟。只見師傅一手拿鏟子,一手按著餅,不停地翻動著,嫻熟的手法將越來越焦黃的餅,擺弄得整整齊齊,令人眼花繚亂。看著這麼多道工序,人們便知道,這石子饃不簡單。拿起一個,定然要挑那最焦黃的一處咬下第一口,外脆裡軟,裡邊兒又嵌著一層花椒,兩個手不斷交替間間是大口吃餅的快樂。

如果裡面再夾上涼粉,真是別有一番“洞天”啊!石子饃的焦香,涼粉的麻辣爽口,使吃的人笑著叫出“絕味”!冬天來上這麼一次,暖手又暖心。

小時候嚮往詩和遠方,而現在只嚮往家鄉的特色小吃。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而這一抹煙火,是寒風中的一碗羊肉湯,是炎炎酷夏的一碗撓涼粉,又或是閒暇之餘的一個石子饃?我想,都不是,而是對家鄉最真摯的愛,這一抹平淡的煙火,卻有著不一樣的五彩世界。

一城一味,一味一食!有一種味道,時間衝不斷,記憶抹不去,距離拉不遠,那便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7

我的家在安徽北部一小縣城,一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村莊,但是在我心目中它是不普通的,我愛它的一切同,包括它的味道!

春天萬物復甦,走在鄉間小路一股股麥草的清香,伴隨鳥兒歌唱,深吸一口氣,感覺真好!青草的味道!

最喜歡家鄉的秋天。秋天的景色是那麼地美。每當秋天一到,金黃的.葉子漫天飛舞,地上也滿滿的是它們。輕輕地一腳踩上去,軟綿綿的,感覺奇妙極了。走在一望無際的田野小徑上,看著遠遠的大豆地,一片金色,好像置身在金色的海洋裡,心情多愜意,人生就有多愜意。

秋天收穫的季節。果子大把大把的熟了,今天上東家敲幾顆棗,明天到西家摘幾個桔。剛把紅薯片塞到嘴裡,棗又嘩啦啦地落入口袋裡了。

呵呵,想到這裡,口水快要流出來了。這就是我的家鄉,這種味道如此甜蜜,這種甜蜜的味道,會永遠記在心頭!

離家多年的我,逐漸適應了他鄉的生活,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故鄉的眷戀。一個秋風蕭瑟的傍晚,我漫步於一條靜謐的小巷,巷口小攤上的油炸臭豆腐勾起了對故鄉的思念。老家在蘇北睢寧,那裡沒有江南的繁華和喧囂,卻也有和臭豆腐一樣令人回味悠長的特色風味小吃——煎餅和老鹽豆。煎餅是睢寧人常備的乾糧,老鹽豆是家常的鹹菜,說來都不能算是小吃,那就權且稱之為“大吃”吧,不過確實是滿有特色的。睢寧人有句順口溜:“煎餅卷鹽豆,天天吃不夠。”這煎餅要是就著那老鹽豆吃,味道更是妙不可言了。

睢寧老鹽豆具有其他菜餚無法比擬的優點。它風味獨特,易保管,好收藏,一年四季都能吃,不變質。特別是剛拌好的“鮮鹽豆”,紅通通的,辣乎乎的,用新烙出的煎餅一卷,滿口生津,令人食慾大振。

鹽豆的製作,有其特殊的程式。每年立冬前後,睢寧城鄉的主婦們開始忙活“下鹽豆”。她們挑選上等黃豆為原料,放在鍋裡煮熟,趁熱裝入蒲包,放在暖熱的地方,用幹軟草蓋上、捂嚴實,使其發酵,焐到扯黏絲程度取出,拌上紅辣椒醬(舊時農家是用拐磨將乾紅辣椒配上水磨成辣椒醬;現如今,城裡人直接到加工椒醬的地方用機器加工好辣椒醬),加上鹽、大蔥、生薑等調料,再配上適量的鮮紅蘿蔔,用少許涼開水攪拌而成,拌好後即食,叫“鮮鹽豆”,晒乾後再食用,叫“幹鹽豆”。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辛稼軒辭的這兩句,說的是西晉時的張翰因見秋風起,思念起蘇州老家的蓴菜鱸魚羹,就決定棄官不做回家去了。我沒有張翰的灑脫,但總也該回故鄉看看了。不為別的,只為那回味悠長的煎餅和老鹽豆。

家鄉的味道作文8

天朦朦亮,和著清脆的狗吠聲,好不愜意!

一大早,父親就在樓下開始洗漱了,衣服還是那麼地單薄,臉頰還是那麼地消瘦,臂膀卻依舊是我心目中的偉岸。嗬!家鄉的溫度還是不會到零下那般冷冽,還是說,家裡就有那般地溫暖?

近年端了,家鄉的集市應該在凌晨就沸騰起來了吧!這不,父親雄厚溫和的嗓音在喚起我對家鄉集市的記憶:樸素、清新、自然!父親給我戴上頭盔,叮囑這我多穿幾件衣裳,繼而就是悅耳的摩托引擎聲蔓延開來……

撥開薄霧,迎著幾滴小雨點兒,集市的景象使我盡收眼底!最是第一景當之無愧的就是早餐店了吧!瞧!那熱氣騰騰的饅頭、豆漿、粉絲、白粥……小主兒熟練地扳起一個個蒸夾,大的小的饅頭就像他的孩子一樣乖巧地躺在暖窩裡。聽!“賣饅頭咯!紅糖饅頭、刀切饅頭,菜餡的肉餡的.,鹹的甜的辣的……”“店家,來碗豆漿,白粥外加鹹鴨蛋一隻。”“好嘞!豆漿白粥鹹鴨蛋來咯——”“這邊來份……”一餐兩塊錢,包你吃的飽飽打小嗝。

挺著鼓鼓的肚皮,每個人都笑著湧入集市中。趕集的人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疲倦吧!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爺爺一股的勁兒,他們擔著沉甸甸的籮筐擺在了路旁,蔬菜都沾著晶瑩的露珠,好是新鮮。老爺爺們總會實打實地售賣他們的勞動產品,天然無公害。家鄉的集市是沒有限定性的攤位的,自由來自由走。水果攤,蔬菜類的估計時不時就會變成一家子。

父親走在我的前頭,我就這樣乖乖地跟在他的後頭。他不會去講價錢,賣家們好像很熟悉父親這位顧客,多出來的零頭總會被省略去。其實我很想問問父親,為什麼不去講講價,砍砍價,但我知道他會以沉默答覆我。我心裡也明白,一些東西不用言語,自在人心,這不是物質性的交情,而是無形的鄉間獨有的情誼。

近中午了,人反而更多了。有句俗話說得好“不挑頂尖物,自在響午時”。怎麼說呢?這是每個集市都有的特點吧!很多人會在趕集者收攤之際,揀揀“便宜貨”。畢竟家總會喚起人們歸依感,為了早早回家吃頓飽飽的中飯,賣完貨物就很開心咯!鄉間的鄰人都是容易滿足的,各得其所地買賣,看似簡單現實難吶。但是,鄉間的集市永遠是純樸的!

我給父親戴上頭盔,自己提起一袋袋的收穫品,悅耳的摩托引擎聲再次蔓延開來……

家鄉集市,父親的味道,鄉人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9

又是一年匆匆而去,孩提時代積攢的回憶隨之趨淡。“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早晨一醒來,撲面而來的是貢面的香味兒。

說起家鄉的貢面,“潔白似銀美亦香,纖細入思憶悠長。”這是我所能想到的形象概括了。貢面又稱索麵,工序十分複雜,整套程式下來要十二三個小時。現在大家已逐漸適應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自然沒有什麼人會下功夫去琢磨,於是乎,失傳的概率就大了。我常常這樣想:老家的一切都隨著社會的進步改變了,曾經不為人知的小村莊,現在成了慢城“美麗鄉村”,可是這手藝卻隨時光漸漸逝去。

走進廚房,外婆正忙著做貢面,外婆每年都會叫上我幫忙。貢面是鹹的,做貢面的人家各有各的祕方,所以各家做出來的貢面味道也不同。面胚做好後,外婆會用刀把面胚切成細條一圈一圈地盤在一個大木盆裡。然後外婆會等比例把麵條纏在一長一短兩根筷子上。剛纏好的麵條十分粗。所有纏好的麵條都會放進一個密不透風的木箱子裡,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現成可吃的貢面當然是前幾年存下來的。水熱下面,趁著面在鍋裡,往碗里加料:豬油、醬油、味精、鹽,熱水。這時,面已煮好,把面夾進碗裡,最後再撒上蔥花,吸一口氣,蔥香四溢,讓人口水直流。

早飯過去了,等到中午,外婆燒的粉幹又勾起了我的胃蕾。粉乾的種類十分多,有香菇青菜粉幹,肉絲粉乾等等。炒粉幹並不難,先將粉幹用熱水泡十分鐘左右後瀝乾,然後幹鍋熱油加入肉丁,加入料酒,蒜,雞精,醬油等開炒,再加入粉幹,炒熟後撒上辣椒粉,香氣四溢,夾一些塞進嘴裡,質地柔韌,富有彈性,吃在嘴裡既滑溜又順暢。那滑而不斷的味道令人齒頰留香,留戀無比。

飯後零食的最佳選擇就是醅糕了。我只知道醅糕源自米粉,是米粉加酒槽發酵而成。我很好奇這美味的醅糕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於是就問外婆:“這是醅糕怎麼做出來的,怎麼如此美味?”外婆思索了一會兒,對我說:“蒸製成七八成熟時,在醅糕上撒上蘿蔔絲,肉絲或炸菜絲。蒸製成功的醅糕約一釐米厚,往往是十字開刀切成四份。一口下去,味道十分特。”我的吃法卻與常人不同,往往我是放在煎鍋裡煎致兩面金黃,外脆內軟,妙不可言。外婆看見我狼吞虎嚥,不由得開心,對我說:“看你們現在吃得這麼好,外賣點餐什麼的都有了,社會進步了!想當年,我們住的地方還是山區,想吃零食了,只能翻山越嶺地去小鎮上買。就是這醅糕,我們幾個星期才能吃到一塊,現在有的吃了,但沒人願意學這門手藝,真是可惜啊。”我細細品味這醅糕,幾十年了,外婆的手藝未變,心想:這樣美味的`小吃,會不會失傳,大家都為市場上的利益奔波,以至於都忘了自己或自己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裡,忘記了那份久違的味道。

我們一代一代的人不停地將傳統文化拷貝翻版著,更有網路的宣傳讓其名揚四方。不能老去的,怕只有家鄉的味道吧!

家鄉的味道作文10

背井離鄉跟隨父母親在外打拼已經數十載,日子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那麼豪邁,但家鄉的老街卻也把我的未來照亮,讓它充實。我還是思念老街那味道。

那老街就是我家鄉——西安的一條“美食街”。那些街上美食都是自鄉人開的。我始終認為,本土人做的本地美食,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延續。

提起家鄉的美食,你一定想我肯定會說羊肉泡饃,但No No No!我想說的是一碗帶湯的米皮。說到這米皮,那味道,可真是香!我所愛的老街牌米皮,雖說沒有黃瓜,更沒有芝麻醬,但它是紅辣辣的,擁有火一樣的顏色。

米皮薄似紙,現做現賣。純手工磨的米汁,蒸出來的絕不是一般的晶瑩剔透,更別提那超級濃的米香!米皮韌性極佳,切細成絲,放入碗中都會彈幾下呢,你生怕它跑出來吃不上。若是再澆上兩大勺細心熬製的調料,那味更是香飄十里,並且只要四塊錢。豈是一句“物美價廉”所能替代?只是,不知這位做米皮的奶奶是否還在。好久沒見,甚是想念。

老街裡,最讓人想念的食物還有我大舅做的臘肉湯。大舅原是中藥醫生,退休後,開了這家中藥臘肉館。每次回去,他都會為我薰最愛吃的排骨,齊刷刷的那種。然後為我熬臘肉排骨湯,邊熬邊對我說,“今年學習感覺怎麼樣呀?這麼久沒回來還適應嗎?我今天熬的這個湯是給你調整作息不規律的,黑眼圈的消消吧!”大舅煲的排骨湯是我心中一絕 。他是天下第二名廚,因為第一還是要給媽媽的。

大舅熬的湯中,會新增很多五花八門的藥材。每次顧客來他店裡喝湯,他都會先給顧客把把脈,看看是氣血不足還是心脈不平,再對症下藥。經過三個小時或更久,顧客才能喝上精心製作的中藥臘肉湯。你們會覺得客人肯定等不及。但是怎麼會呢?大過年的,從老遠回來的.人都會來找大舅,每次大舅去給他們送臘肉湯的配料的時候,他們都會說一句“真是麻煩你了!今年這個春節我又可以再胖5斤了!”說著這些話,他們臉上還洋溢著滿滿的笑容。大舅的臘肉湯,就是最質樸最純真的家鄉味。

老街的好,還是盛夏炎炎時節,在綠蔭遮蔽裡和朋友捉蟬;冬日飄雪,端一碗豆漿配著一碗羊肉泡饃大快朵頤;偶爾再偷偷喝一口麵皮奶奶未釀好的米酒;到肉夾饃西施究姐姐那尋摸些什麼……這樣的家鄉,擁有著最最真的生活味,我又怎捨得離開?

“只有那老街的腔調是屬於我的記號。”是的,家鄉就像李榮浩所寫的《老街》一樣,在老街裡,家鄉的人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雁引愁心去,山街好月來”,對你的情,不知從何時起,一往情深 ,有始無終。

在我心中,家鄉不是水,不是風景名勝,僅僅是那一條老街,還有老街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1

我的家鄉風景優美,青青的小山,清澈的溪水,是個平靜純樸的小山村。而家鄉的特色菜—泡菜,是我的最愛

記得那時每到四月份,菜園裡的大青菜長到約半米高的時候,爸爸就會砍下一大捆,到小溪邊,我們倆一片一片的掰下來,在清清的溪水裡洗淨泥沙,回到家裡把它晾乾,對了,還要在陽光下晒上一天,當它用手摸上去有點軟的時候,爸爸就會說可以了,首先,他會讓我燒開一大鍋水,水開花了,爸爸就把大青菜倒入鍋內,用飯鏟翻動,不到一分鐘,就從鍋裡起來了,這時的大青菜,碧綠碧綠的,很好看,然後爸爸再用一個大木盆裝好熱騰騰的米湯,(就是我們這撈飯之後的)把剛從開水裡撈出來的青菜,放入木盆中,上面還要用塑料薄膜緊緊的紮好,再蓋上蓋子,然後笑著對我說:大功告成了”我說這就成了泡菜,就可以吃了?爸爸笑著說:傻丫頭,過一個星期才行呀”啊!這麼久?。

接下來的幾天,我放學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揭開蓋子,看看它變成啥樣,好不容易,終於一個星期到了,我催促爸爸,可以了,這時,爸爸先把外面的塑料薄膜解開,一股熟悉的味道引得我口水直咽,這時的青菜已變成有點黃黃的色了,爸爸說要是還有綠色夾雜的話,就還不能吃,要等它全變成一樣的黃色了,才可以,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講究,我可不管這些,一再催促爸爸:快做吧,我等不及了。爸爸於是,把它撈出來,再次的清洗之後,切成細細的,再配了一些蕎頭葉子,也是切成細細的,我加了一大把柴火,把鍋燒熱了,看著爸爸先在鍋裡倒入切好的泡菜,把水炒幹,再放入一些白白的豬油,溶開,出煙了,這裡爸爸再把這幾樣東西翻炒,對了,還要加上些幹辣椒,再淋上一點水,過出幾分鐘,出鍋了,我這時就不客氣早已用筷子就嚐鮮了,爸爸看著我,笑得合不嘴,我去學校時,爸爸還會讓我用茶缸帶滿一缸去,到了學校,我的菜同學們都會過來要嚐嚐,這時的'我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現在,我已進入國中,爸爸也出去打了好幾年工了,家裡蓋了新房,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我再也不用帶菜去學校了,偶爾學校也有泡菜但什麼味道也沒有。爸爸這幾年很少回家,有幾次回家也是匆匆忙忙就走了,昨天媽媽對我說,你爸爸明天就會到家,聽到這個訊息,我高興得跳起來了,當天晚上我記得做了好多的夢,第二天,我回家的時候,爸爸媽媽早已在飯桌邊等我,我看著爸爸,眼淚不爭氣的就出來了,當時爸爸好像還給我買了好多的東西,我記不太清了,但我記得桌上有一碗泡菜,而且裡面內容與過去不同了,裡面還放了肉,爸爸說:這叫舊菜新吃,要不是這幾年政策好,你媽也當不上食品廠工人,我也打不了工,我們家的新房也就蓋不成了,我們家的琴琴說不定還在打豬草,來,快來吃飯吧”。我吃著這泡菜,我的眼淚又出來了,我看到爸爸頭上多了幾根白頭髮,嘴裡的泡菜的是什麼滋味記不清了,我只覺得我很幸福,我為有這樣的爸爸媽媽而自豪。

家鄉的味道作文12

我的家鄉常年在氤氳的煙霧中,潮溼的角落裡密密麻麻地生著苔蘚。有時遇到霧特別大的天氣,恐怕連站在橋上都看不清鎮子的容貌,眼裡全是白得一片真誠的霧。這天氣既不適於買賣,也不適於砍柴,連上街散步都會怕迷了路,大人們最煩心這種“晦氣”的天氣了。我卻痴迷著這樣的大霧天。

最喜愛喝的糯米酒就是在如此溼潤的氣候裡,在奶奶的瓦罐中,靜靜地醞釀著。說是酒,卻不具有酒的風情萬種,更沒有借酒消愁的瀟灑,倒像一個還不曾綻放,熱切地待放著的小花苞。我坐在窗子前,望著肆意瀰漫的霧,心裡滿滿的都是糯米酒的香。

奶奶捧著她的寶貝瓦罐從地窖裡出來的時候,是我最歡喜的時刻。我輕輕地看著奶奶向罐裡撒上幾把糖,那是自家篩出的糖粒;再倒入一小勺清水,糯米酒就做好了。

酒的氣味隨著瓦罐的輕微晃動一下下瀰漫開來,像窗外的濃霧。我小心地嗅著那氣味,直到鼻子都飽飽的。像是舉行一場神祕的儀式,我滿懷著希冀,輕輕抿上一小口,又一小口……糯米的清甜和酒的醇香一起交織在我捨不得嚥下的嘴裡,再流到我顫動的心裡。

手裡只有半碗糯米酒了。我又一次宣告儀式的啟動,讓小巧的花苞在我的品味裡綻放。這酒一年裡實在喝不上幾次,它太嬌貴了,只有在非常濃的大霧裡才能慢慢滋育,它無法長大懂事。晃一下手中的酒,那純淨的清色像在對我巧然嫣笑。

奶奶的釀酒手藝在全鎮都是出名的。她的酒細膩濃純,像一首回味悠長的詩。自是有些慕名而來的'人想一品奶奶的糯米酒,甚至還有用錢求取的,但大霧天難得一見,這些人都被奶奶謝絕了。一想到這裡我就特別得意,因為我可以第一時間嚐到奶奶的純美酒釀。

後來,我悄悄地問奶奶怎麼釀糯米酒,她從不曾言語,只是淡淡一笑。她還是認為我太小了,會一不留神把她的寶貝瓦罐打碎的。我又去問奶奶,那罐子有什麼與眾不同。她笑著告訴我,這是太婆婆用過的罐子,那時太婆婆就會給她釀酒喝。那個時候的奶奶也很小吧,跟我一樣追在太婆婆後面要糯米酒喝。原來這罐子承載了奶奶的童年啊,它釀了那麼多年的罐米酒,也和奶奶的童年一起老了吧。可糯米酒還在。

當我也漸漸長大了,離開故鄉去了更遠的地方求學,糯米酒也與我漸行漸遠。我目送它以我兒時的純樸模樣,停留在童年深處的時光裡。在別的離故鄉甚遠的城市裡,我也聽聞過糯米酒,但那酒極烈,後勁特別大。我雖覺得奇怪,但從未想過要去品嚐一下,另類的糯米酒。

也許是放了糖的原因,也許是河水與別處不同,也許是濃霧天氣裡的酒會更加細緻,都無從知道。可是我心中的珍藏的糯米酒,依舊是那青澀的小花苞,它似乎就是為了故鄉而存在的。它埋葬了我的童年,卻與故鄉同在。

它是家鄉的味道,也是我無處安放的眷念。

家鄉的味道作文13

作為一個地道的陝西人和一個資深的吃貨,我繼承了家鄉人愛發掘美食的特點,我媽總說一見好吃的東西,我就如餓虎撲食,如果不入我的法眼就置之不理,餿了以後就賞給我家後院的“小胖”。雖然我愛吃,但“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我最愛的還是我們關中的臊子面。

在這三秦大地上,我是土生土長的人,第一次吃臊子面,那是在我八歲生日的時候,奶奶專門給我做的。我至今都記得,那天中午還未入家門就聞到一股酸香撲鼻的醋溜味,肚裡的饞蟲立馬復甦,驅使著我甩著那雙小短腿跑到廚房,張望著鍋裡問道:“奶奶,今兒上午做的是啥嗎?這麼香!”奶奶回過身眉眼彎彎的笑著對我說:“快去洗手,今給你做的臊子面,包你吃的走不動。”事實證明,奶奶是對的,她太瞭解我了,所以把臊子面做的那麼好吃,於是我小小的胃就被吃撐了,搞得我去學校的時候都走不動了。奶奶做的臊子面特別勁道,麵條煮的光滑可口,特有嚼勁,最好吃的.還是奶奶調的湯,喝一口脣齒留香,撒上蔥花,香菜,滿滿的塞一口在嘴裡一嚼,辣酸香沁人心脾,怎會捨得放下筷子?

星期天,我終於親眼目睹了臊子面的製作全過程,吃過早飯,奶奶就開始和麵揉麵,麵糰在奶奶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變成了一個圓潤白光的“面娃娃”。然後把面用盆捂住,好像是為了防止它逃跑似的,實則不然,奶奶告訴我,臊子面的魂就在於面,而做臊子面對面的要求卻很高,首先得讓面先睡一會起來,才會有力量變形。等中午12點的時候把面拿出來。揉麵,手上必須要用力,這樣才會將發好的面揉到,面才能擀薄,等切的時候才會又細又長。接著擀麵,用中間粗兩頭細的擀麵杖在手上將麵糰擀圓擀平,最後就到了考查刀功的時候了,只見那刀在奶奶手裡宛若一支飛針走線縱橫交錯,看的我眼花繚亂,也令我心驚膽戰,每次那刀在奶奶手指頭只有一毫米的時候,奶奶靈巧的將手往回一撤,就避開了刀鋒,前後交錯,左右挪移。奶奶在切面的時候,我已經把鍋裡的水燒開了,接下來就是做臊子面第二個重要的環節——調湯。先讓醋在鍋裡滾燒,直到它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一股難以抗拒有惹人味蕾的醋香味兒時,再加入鹽、胡椒粉、醬油……最後倒入燒開的水,再熬製一會,把準備好的配料倒進湯裡,撒上蔥花,香菜,在開水鍋裡下熟奶奶的手擀麵,撈在碗裡,不要多,一口吃淨的量就好,澆上濃香瀲灩的湯,一碗正宗的臊子面就出盤了。可是別急,奶奶說第一碗麵是給家裡的“神仙”和“太爺爺”先嚐嘗,奶奶說人不能忘本,都是有根的,得先讓祖先吃。所以,我急匆匆的端起碗跑到土地宮前灑一點,再到庭院裡灑一點。然後就開吃了,一碗連面帶湯全部下肚,呀,還沒嘗清味道呢?再來一碗吧……

“八百里秦川東風浩蕩,三千萬兒女共唱秦”在這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三秦大地上,我這個淳樸的陝西人,我最愛的文化大餐是高亢粗獷的秦腔,但我最愛吃的味覺大餐永遠是臊子面。

家鄉的味道作文14

清明時節,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落在江面上,水波一圈圈地散開,天水之間似乎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界線。

我站在門口,等待、注視著那條被雨幕遮住的小路。終於,她出現了。她就是我的外婆,只見她拎著滿滿一桶的野菜,臉上佈滿和藹的笑容,在雨中走來。“快,快進屋!我的小寶貝可別凍壞了,我們要開始做青米果了”外婆親熱地拉著我進了屋。在當時那個幼稚而又可愛的心中,青米果可以有很多形狀的,我對外婆說“我要把青米果做成小貓小狗的形狀”,外婆笑得合不上嘴“好!你說要什麼形狀我們就做什麼”。我坐在灶臺邊的小板凳上,一邊看外婆做青米果,一邊沉浸在我的小貓小狗的奇妙幻想之中

外婆熟練地點燃了土灶,燒開了水,然後把剛摘的野菜放入沸騰的鍋中,用一個大木勺慢慢攪拌著,一圈一圈沿著鍋沿攪拌,不知攪拌了多少次,那一鍋透明的清水已變成了讓人著迷的綠色。此時,小小的廚房裡瀰漫著野菜的清香。溫暖的蒸汽驅散了空氣中的陰冷潮溼,每個角落都充斥著滿滿的幸福感。

待野菜汁冷卻之後,外婆就將它倒入了一個裝有糯米的`大石盆中。只見她拿起一個木頭錘子,開始用力地錘擊那團糯米。隨著熱氣的蒸騰,廚房開始變得有些悶熱,我看到外婆的臉頰、額頭都滴下了汗水,看著外婆辛苦的勞作,我突然感動心疼和愧疚,想幫忙但是又怕自己舉不動那個大木錘子,只好呆呆地看著。

看著她那一次次吃力又乏味的動作,我漸漸地在野菜的芳香和錘擊聲中進入了夢鄉,夢著我在小貓小狗的世界中翱翔。

醒來時,青米果已經在蒸籠裡蒸著了。我趕忙拉住外婆的衣角,大聲問道“我的小貓小狗呢?”,外婆一臉抱歉的樣子看著我,我看著她的表情,立刻便知道她一定是忘了做我的小貓小狗了,心裡一陣的難受和委屈。我傷心地跑出家門,細沙般的小雨飄落在臉上,卻像是針刺一樣生疼,淚水和雨水模糊了視線。我難過的獨坐江邊,看著茫茫江水,寒氣伴隨著波浪一陣陣襲來。

突然背後傳來一聲叫聲,是外婆,她左手拎著一個精緻的小木盒右手撐著一把油紙傘,緩緩向我走來。“傻孩子,都淋溼了,快到外婆傘裡來”說著,她在我旁邊坐下,把傘遮在我的頭上,然後開啟木盒,只見裡面放一排漂亮的青米果,有各種形狀的,有的像小貓,有的像小狗,它們冒著熱騰騰的蒸汽,猶如一個個綠色的小精靈。

原來,外婆是想給我個驚喜啊。一瞬間,那張原本滿面愁容臉上立刻被燦爛的笑容覆蓋了,我開心地拿起其中一個,放進嘴裡輕輕一咬,哇!野菜的芳香充滿舌尖,感覺到那股清香沿著血液抵達全身。所有的不悅都被衝散,冰冷的心在青米果的溫暖中融化,我把頭依偎在外婆懷裡,心裡充滿著幸福的滋味。

這也許這就是家鄉的味道吧。

家鄉的味道作文15

夜,晶藍的浪濤中,海風拂面。思緒卻常在一個月光傾斜的瞬間飄回家鄉。那片鱗次櫛比的青瓦中,一抹縈繞心頭的豆香沁人心脾。

早已被歲月打磨的石磨盤,顆顆飽滿的黃豆,在每個人專注細緻的臉上,我彷彿又看到豆香四溢,飄逸在空中的各個角落。雖然至身已在家鄉大連,但內心的鄉情與對這城市記憶的味道始終都揮之不去。

小時候到姥姥家,總喜歡早飯喝豆漿,便催姥姥到附近的豆漿鋪去買。天剛剛蒙亮時,一彎殘月依稀可見,一排排路燈照在姥姥那不高大的身軀上顯的'各外渺小。當姥姥回來時,天已是愈亮。我每次睜開朦朧的睡眼,都能嗅到那桌上保含溫度的豆漿氣息,那濃郁而飽滿的豆奶味混合著芬芳馥郁的植物清香,喚醒我每一個味蕾,軟糯的香氣蔓延,輕品,是家鄉的味道,溫曖蔓蘊開來。

是童年時的珍愛與溫暖讓家鄉的味道更濃。

還記得一次父親學會磨豆漿的一個午後,陽光從樹頂紛然傾灑,投射出斑駁的日影。他在小院中擺好桌子與小杯子再從家中搬來一個小凳,旁邊擺放著父親從鄰居們家拿的好幾粒黃豆。任磨柄在時光中一圈圈旋轉,他一手持水往磨眼裡注水,一手不斷地將黃豆加進磨盤,經過半小時後,桌上便擺著好幾杯熱氣騰騰的豆漿,我剛想拿起一杯豆漿喝個爽快,卻被旁邊父親粗糙而有力的大手阻止,只見他小心翼翼的將豆漿從桌上拿起,躬著腰緩緩地遞給鄰居們,臉上露出慈祥地微笑,並對著每一位鄰居說:“有點燙,各位慢點喝。”鄰居們接到後紛紛表示感謝並露出他們那酡紅如醉的笑容。看到這父親的臉上充滿得意與自豪。從今往後我漸漸地懂得:美味要大家共同分享,傳遞,只有這樣豆漿的韻味才能更獨具匠心。

是鄰里間的合作,共享讓家鄉的韻味更加豐厚,飽滿。

那次考試失利,重返家鄉時,在巷子盡頭被一抹豆香吸引。“買一杯豆漿啊,小姑娘。”一位身著白色襯衫,戴著長桶帽的阿姨微笑著對我說。我依言,在一時光的剪影中,熟悉的味道輕撫了我閃動的靈眸。且喝了一杯放糖的豆漿,像露水緩緩滑至葉間,落入泥土蕩起層層幽香,那香味沁滿了奶香令人回味無窮。內心的不快與不安隨風釋懷,但美食給予的感動與鼓勵終不會在記憶中荒蕪。

是無助時的感動與鼓勵讓家鄉的味道更加甜美。

合上時光之書,仍是那杯永存溫暖,香甜的豆漿。歲歲年年,聊以寄情。讓我期待點亮明天的第一縷陽光,在家鄉的味道中,緩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