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語言運用

作文教學中思維素質的培養

作文教學中思維素質的培養

我經常聽到一些學生訴苦,有的說:“寫作文真難!”;有的說:“我總不知道寫什麼,沒話可寫。”出現這種情況,表面是語言問題,實質是思維問題。古人說:“言為心聲”,這是一點也不錯的,對於一個語言器官正常的人來說,只要思想明確了,一般是可以表達清楚的。誰想得清楚,言語才清晰。思維是智慧的核心,它還必須有其它輔佐才能起作用,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我們的作文教材中,有為學生創設豐富想象的感性材料,供學生可看、可說、可寫;在有東西可寫的前提下,教師要在觀察中,不斷認識到事物,增強分析、判斷、綜合能力,使學生的理性思維水平逐步提高。總之,只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訓練,才能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生會想、敢想、想說、能寫,真正成為有素質的新人。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敞開思維的大門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創造性活動的原動力。為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為他們提供一些問題,使他們開動腦筋,引起爭論,爭取讓他們積極討論、參與討論,並且給他們提供發表他觀點的場地。就中學作文教學來說,觀察是基礎,表達是目的,而思維是核心。觀察是認識事物,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方法,《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中學階段作文的目標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作文是觀察、思維、表達的密切結合,而良好的觀察員能力又是學生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是中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語文七年級(上)綜合性學習2的寫作要求是: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蒐集家庭、校園和社會生活中最新鮮、最活潑的語言現象,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這次寫作,我進行了如下指導:(一)要求學生觀察、蒐集;(二)要求學生觀察、蒐集要有重點;(三)要求學生把觀察、蒐集到的、想到的寫成一段話,句子要通順,要連貫。這樣的指導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蒐集的方法,使學生的“看”和“思”緊密結合起來,在看的同時,積極思維。也只有通過思維,學生才能瞭解事物的一般特徵,發現事物間的聯絡,獲得新知。
讓學生堅持寫週記,也是一種培養學生觀察力,加強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首先,週記的內容十分廣泛。在學校裡、家中和社會上接觸到的事情,見到的各種人物,學到的各類知識都可以記。教師要求學生:週記可寫一週中自己所做的事,也可以寫一週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但是,要選擇最值得記憶的、印象最鮮明的、感受最深刻的內容完整地記下來,必須真實。
在反覆寫週記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給學生指出一條正確的思維線索,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上路”,使學生既掌握事物的發展和結局,又真正地通達思維去探索事物和本質。例如:2003年10月15日—16日這兩天,要學生觀看電視節目,節目中連續報道了中國軍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並返回的種種震撼人心的場面,使人敬佩,令人難忘。我要求學生不僅僅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記錄下來,還引導學生思考:“在最深不可測的地方,為什麼總能看到勇敢者的身影?他們是怎麼想的?”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進而挖掘出勇敢者的內心世界。這樣的寫作,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反過來又能促進認識更深刻。
寫人要抓住不同的特點,反映不同人的性格;寫事要抓住不同的事,反映不同的社會風貌。在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恰當的類比,實現知識的遷移。通過類比遷移,使學生弄明白如何去描繪人、敘述事,如何去動腦思考,體現人或事的內在的東西。這種訓練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抓住事物的本質規律。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好:“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始終是作文教學中的目標之一。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插上思維的翅膀
想象是在人頭腦中把記憶表象經過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作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把所見到的景物、人物、事物,通過語言描述,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所想象的意境中去。想象作為形象思維的一個重要成份,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一定要多方面的訓練,給學生創設情境,培養其想象力,給學生思維空間,多方思考,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1、懸念可以促進想象
為了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我們要訓練學生學寫童話,充分拓展想象空間,讓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學會把不會說話的事物,通過觀察、思考、創意,想象成有生命、有語言、有動作的活的生命來寫。有時可以故意把引人入勝的故事講個開頭,戛然而止,讓學生去想象、分析、推理這個故事應如何發展下去,結局如何。學生面對這樣的習作,充滿了好奇心和寫作慾望,帶著高漲的情緒去思考,這種訓練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它是學生正確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和將來創造性地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2、續編故事,豐富想象
一位教育家說過:“故事是少年兒童第一大需要,故事中生動的情節,不僅能夠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續編故事,是讓學生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再續編結尾。這樣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養成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問題的方法。例如:中學語文教材七年級(上)中《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裝》課後就安排了續編故事的練習。我先給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1、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後的情景,模仿課文續寫;2、想象一下,這個皇帝回到宮裡會採取什麼行動?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象,為課文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設下的懸念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不一會兒,就躍躍欲試,開動腦筋,力求把故事講得有趣、精彩、與眾不同。關於《羚羊木雕》一課的續寫,有的說:回到家後,媽媽一看到我手上的羚羊,欣喜若狂,從我手中奪過羚羊,高興地直叫好!我不想看見她,飛快地跑進自己的房間。那天晚上我哭了,我是躲在被子裡哭的……還有的講道:拿著羚羊木雕,我回到了家裡,父母看到了我手中的羚羊後,像拾回了珍寶,剛才急迫的心情變好了。我把羚羊遞到爸爸手中,媽媽看著我全身溼淋淋地消失在客廳裡,她眼睛裡像有幾分內疚,想說什麼,可是卻沒說,這時家裡一片寂靜,就這樣一直沉默著……而對於《皇帝的新裝》的續寫,有的說:皇帝回到宮裡,越發傲慢了,越發精神了,再次把騙子請來,厚待他們,並請他們製作更昂貴的新衣服……還有的說:皇帝回宮後,大發雷霆,要捉拿騙子,可騙子早已逃之夭夭。於是皇帝將氣撒在兩位大臣身上,殺了他們。同時,他將那個說真話的小孩請進宮來輔佐他……這些編出的故事妙趣橫生,各不相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3、抓提問時機,誘思維發展
在上《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我指導學生猜讀,一個新的情節開頭,不要急於往下讀,合起書,自己先想象想象:
猜想一:讀到“為了要穿得漂亮”,你想象一下,這個皇帝圖漂亮到了什麼地步。
猜想二:讀到“來了兩個騙子”,你想象一下,這兩個騙子會怎樣行騙。
猜想三:讀到“都看不見衣服”,你想象一下,這個皇帝會怎樣想,怎麼辦。
猜想四:讀到“這位善良的大臣來到那兩個騙子的屋子裡”,你想象一下,這個老大臣看到了騙局會怎樣表現。
猜想五:讀到“皇帝就很想親自去看一次”,你想象一下,這個皇帝看到騙局又會怎樣表現。
猜想六:讀到“第二天早上,遊行大典就要舉行了”,你想象一下,宮內宮外看著光身子的皇帝將會怎麼樣,結局如何。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課文內容不但理解了,而且還得到了昇華這一系列有趣的猜想,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甚至進行了創造。
4、大膽設想,發掘學生獨創能力
看下面的造句(①題目——概括地說:春天裡的人是的。)
春天裡的人是忙碌的。春天裡的人是幸福的。
春天裡的人是朝氣蓬勃的。春天裡的人是精神抖擻的。
春天裡的人是快樂的。春天裡的人是飛翔的。
(②題目:大自然與人的對話)
春草告訴我:只要有一股鑽勁,就一定可以成功。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花告訴我:不努力是結不出果子的。
貯蓄了整個冬季的熱情,才釀成了春天美麗的笑臉。
春風告訴我:將你的理想放飛吧!
與夢想一起飛翔。
春雨告訴我:春天是對人類心靈的淨化。
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海。
這些造句多好啊!太精彩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更新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運用以上這些訓練形式,能夠使學生得到更加自主、活潑的鍛鍊。
我們教師就是要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合理的想象,溝通知識間的縱橫聯絡,融會貫通地運用知識,為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