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語言運用

怎樣寫議論文

怎樣寫議論文

[思路分析]
先了解什麼是議論文
有什麼論證方法
然後還要注意積累論據
[解題過程]
什麼是議論文
議論文是對一個事物或道理,加以論證說服或者提出一種見解的文章。
議論文的基本特點是議論的說服性。不管文中是對一個事物或一個道理進行論證說明,還是對別人的觀點進行批評反駁,都要達到說服讀者,令讀者信服的目的。如果從思維型別上說,議論的主要任務,是要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議論文與我們前面講過的記敘文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記敘文表現中心或者主題的時候,要用具體可感的、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材料來表現,要在讀者的頭腦裡形成畫面、場景、形狀、聲音等等。議論文在表現作為文章中心的論點時,則基本上不用具體可感的材料,也無須在讀者頭腦裡形成畫面、場景、形狀、聲音等,而是需要用有力的事實、深刻的道理對論點加以證明,以使讀者能夠信服。
從思維方法上來說,記敘文的寫作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議論文的寫作則主要是用邏輯思維的方法。
有的同學對議論文不怎麼重視,認為議論文沒有記敘文重要,這是不正確的。議論文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報紙電臺的社論、評論,工作中的講話、報告,司法領域中的起訴書、答辯狀,以及在個人書信中表達自己的見解等等,都需要議論文。另外,學習議論文對個人修養也是大有幫助的,它可以培養人的思維敏捷,分析透徹,說理有理有據,也可以培養人說話清晰深刻,富有條理。
所以,對於議論文的學習,我們也是應該予以足夠重視的。
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議論文是由論題、論點、論據和論證四個要素組成的。這四個要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議論的任務,達到說服讀者的目的。
學寫議論文,主要應該掌握四方面的問題:第一,要選擇有意義的論題;第二,要有明確的論點;第三,要有充分的論據;第四,要進行強有力的論證。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這四個方面的問題:
1.要選擇有意義的論題
議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是選擇論題,也就是選擇所要議論或者評論的問題。
選擇有意義的論題很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章的價值。那麼,什麼樣的論題才算有意義呢?一般來說,有針對性的和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比較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在選擇論題的時候,首先應該想一想,你的文章是寫給哪部分人的,你要議論的事對這部分人來說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你寫出來的文章就是比較有價值的。
2.要有明確的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提出的見解,主張或者是態度。它好比記敘文中的主題,它是統領全篇的中心。
與記敘文的主題應當鮮明集中一樣,議論文應該有一個鮮明集中的主題——明確的論點。有了明確的論點,才能很好地組織材料,才能保證文章不枝不蔓,沿著正確的方向朝前發展。
確立明確的論點,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對文中所要議論的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另一方面,也應像提煉記敘文的主題一樣,需要從論點到材料、從材料到論點反覆思考,使二者相互吻合,相互支援。
要想對自己所要議論的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十分複雜的,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仔細分析,從中找出主流的東西、本質的東西。只有反映事物本質的論點,才是有價值的,才能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要想使材料與論點相互吻合,相互支援,就需要運用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反覆思考現有的材料哪些需要加強,哪些需要刪去;論點是不是與材料有相矛盾的地方,需不需要更換。只有經過這樣的反覆思考,才能確定出一個十分明確的論點,從而展開有力的議論。
3.要有充分的論據
論據,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是文章產生說服力的基礎。
要想使論點深刻、能說服人,必須要有充分的論據。論據不充分,讀者就不能被你所說服,甚至讀者還會說你在講空話、假話。
怎樣才能做到論據充分呢?主要應該做到這樣兩點。一要有足夠的事實材料;二這些材料還必須有較強的典型性。
足夠的事實材料,是證明論點的首要條件。要想具備足夠的事實材料,首先要儘可能多地佔有材料。有了較多的材料,才能比較鑑別,從中找出最有說服力的材料。當然,足夠的材料並不意味著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能不能很好地證明論點,只要很好地證明了論點,材料用得越少反而越好。
事實材料要有典型性,是說所選用的材料應該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現事物本質的。使用這樣的材料來說明問題,才能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使文章產生較強的說服力。要想得到這樣的材料,首先要較多地佔有材料,認真地分析比較;其次是要注意結合論點一起來思考,選擇出最有表現力的材料。
4.要進行有力的論證
論證,就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使論點清晰、突出,具有說服人的力量,就像記敘文寫作中,需要調動各種手段、運用各種方法,把主題表現得鮮明突出一樣。
好的論證應當是嚴密有力的,即論據與論點緊密相聯,論據有力地證明了論點,論點很好地統領著論據,二者有力地、共同地完成了說服讀者的任務。
作為國小生,要想使論證嚴密有力,產生強有力的說服作用,主要應該掌握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二是要精心地安排組織材料。
議論文的論證,主要運用兩種思維方法,即我們前面講過的歸納的思維方法和演繹的思維方法。具體到寫作實踐當中,基於這兩種思維方法,人們又創造出多種與之相適應的議論方法,這也是我們應該掌握的。
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舉例項。就是用最能表現論點的具體事實作論據來證明論點。我們通常所說的擺事實、講道理,實際上就是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是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
小強特別愛吃零食。他口袋裡總裝著糖、瓜子、巧克力豆之類的東西,上學的路上吃,課間玩的時候吃,有時上著課他都偷偷地往嘴裡塞。
事引申。就是用人們熟知的一個事理作為論據,來表現另一個道理(即文章的論點)。運用這種方法,應該注意兩個事理要有一定的聯絡。否則,就不會產生相應的說服力。例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這樣的,你不努力,不進步,就會退步。因為不努力,學到的知識就少。即使是學過的知識,也會因為不努力而漸漸生疏。所以,我們在學習上,決不能有鬆懈的思想。
反證。就是不從正面來證明論點,而是從反面來加以證明。這種方法,往往能產生正面證明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運用這種方法,應注意要使反面的“結果”來觸動人心。例如:
我們應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講衛生,渾身哪裡都是髒的,別人見了你就會捂著鼻子,躲得遠遠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不講衛生會傳染很多疾病,嚴重地危害我們的健康。
對比。是將論據中截然相反的兩種事物進行比較,從而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這種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事物的對比性,也就是說這種對比,必須能有力地證明論點。例如:
李力同學是個非常勇敢的人。有一次,他上街買東西,碰上一個人大聲地喊“抓小偷”。好多人見小偷跑過來,都躲到了一邊,他卻一個箭步衝上去,抱住小偷,扭打起來……
除去以上四種最常用的議論方法之外,還有類比法、因果互證法等等。
我們知道,思維方法的正確與否,對一篇文章的成敗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在考慮論點的時候,首先應該弄清楚,構思這篇文章應該用歸納的思維方法還是演繹的思維方法,採取哪一種議論方法比較合適。只有把這兩個問題想清楚,才能保證文章該詳則詳,該略則略,按計劃的路線向前發展。
確定了議論方法之後,還要精心安排組織材料,也就是考慮文章的結構問題。議論文的結構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這樣三種:一個是先總後分,一個是先分後總,另一個是推進式。先總後分,是先提出全篇論點,然後從不同方面來加以論證,這是一種演繹的方法。先分後總,是先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比較分析,然後進行歸納,得出結論,這是一種歸納的思維方法。推進式,就是一步一步地議論分析,由淺入深地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這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歸納,或者說是多層次的歸納。
無論採取哪一種結構方法,從文章總的發展趨勢來說,都應該呈現出一種由淺到深,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氣勢,不能越到後面越乏味無力,那樣是無法吸引讀者的。
結合範文看議論文寫作
前面我們已經懂得了寫議論文的基本要求,為了加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下面我們結合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譯文),看一看他是怎樣進行議論的。
古人傳說:成王拿著梧桐葉子,和他的小弟弟開玩笑,說道:“拿這葉子封你。”周公進來祝賀。成王說:“這是在開玩笑。”周公說:“天子不能開玩笑。”於是成王便把唐地封給了他的小弟弟。
我覺得這話是不對的。王弟如果應該封,周公應該及時地跟成王說,不能因為開玩笑而弄假成真。王弟如果不應該封,而周公因為開玩笑的話,弄假成真,將唐地封給一個孩子,讓他做那裡的君主,這樣做能算是聖人麼?況且,周公不認為天子不應該亂講話,說了的話就要做到。假使成王拿梧桐葉與宮人、太監們開玩笑,周公也要求他做到麼?
大凡君王的道德好壞,要看他做的事怎麼樣。如果做得不對,即使改變十次也不要緊,一定要做得對了才算,何況他明明是在開玩笑呢?如果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那就是周公教成王做錯事了。
我想周公輔佐成王,應該在平時以道德來感化成王,不應當趁此機會說這樣的話。更不應該一操,一縱,使他像牛馬一樣。這樣做,一定會失敗的。就是家人父子之間,也不能這樣做,何況是君臣之間呢?……
這是柳宗元對《史記•晉世家》裡記載的一件事所發的議論。這裡是節選。
文章的層次非常清楚,一開頭就簡明扼要地提出了文章的論題,即古人傳說的那件事。
這個論題,在當時有著很強的針對性。那時,朝廷存在著革新派與保守派的激烈鬥爭,兩派都想通過影響皇上施行自己的主張。所以,選擇這樣的論題,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是十分有意義的。
文章的論點,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十分簡要明確。這是對論題的判斷,也是全篇文章的中心。有了這樣一箇中心,就可以有條有理地組織材料了。
再看它的論據。文中的論據主要有五個:第一個是當封應該怎樣;第二個是不當封應該怎樣;第三個是如果不對,改變十次也沒有關係;第四個是如果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那就是教成王做錯事了;第五個是輔佐君王應當怎樣,不應當怎樣。這樣五個論據不但十分充分,而且都是切中問題實質的。
文章的論證也是十分有力的。它運用演繹的方法,首先從當封應該怎樣,不當封應該怎樣,進行二意夾擊,接著深入一步,從如果君王不對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這兩個方面,進一步批駁,最後,又從輔佐君王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進行更有力的駁斥。
整篇文章呈現出一種步步深入,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氣勢。
議論文寫作容易出現的問題
1.容易出現的問題及避免方法
國小生寫議論文,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論據不充分,一個是論證不嚴密,缺乏力量。
論據不充分,主要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不足,或者是文中所用的材料缺乏典型性。出現這種毛病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對論題進行認真的、深入的分析。我們知道,每個論題都有著特定的本質,同時又有著表現本質的種種方面。我們在進行議論的對候,只有駁倒或者證明了問題的本質,以及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文章才能產生較強的說服力,這篇文章也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我們在確定了文章的論題之後,首先要對論題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看看它的本質是什麼,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是什麼,哪裡是議論的關鍵。這些問題考慮清楚之後,再據以確立論點,選擇最能說明問題的論據。
《桐葉封弟辯》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是十分出色的。不難看出,論題的本質是周公認為君主說出來的話就要做到,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是周公認為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柳宗元抓住了問題的本質,也抓住了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從五個方面輪番對它們進行了批駁,把周公的錯誤做法,批駁得再也沒有一點站住腳的根據。
論證不嚴密,缺乏力量,主要是因為材料沒有組織好,使得論據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組織好材料呢?除了要注意我們前面講過的結構方法(即先總後分;先分後總;推進式等)之外,還應該注意材料的安排要富有邏輯性。議論文不同於記敘文,材料的組織安排應該按照事理的邏輯聯絡來安排。從大的方面說,一般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次序來安排。
提出問題,即文章的開頭部分,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明確論點,使讀者對文章所要論述的內容,首先有一個概括的瞭解,並引起注意。
分析問題,是論證論點的重點部分,主要任務是分析問題,組織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或反駁論題的錯誤。這一部分,要根據事理的內在規律,考慮論述的先後順序和說服效果。
解決問題,即文章的結論,一般作為文章的結尾。這一部分是全文的綜合和概括,也應認真加以對待。好的結尾,或者總結全文,突出論點;或者照應前文,嚴密周到,或者戛然而止,乾淨利落;或者餘味無窮,發人深思。
每一部分的內部,也應該根據表現論點以及部分的中心的需要,按著事理的邏輯聯絡來安排材料。只有這樣,整篇文章才能像一棵主幹挺拔,枝葉茂盛的大樹。
《桐葉封弟辯》的論證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文章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提出了問題,緊接著就進入分析階段,話語簡潔,卻筆筆鋒利,句句切中要害,把周公的錯誤做法批駁得體無完膚之後,戛然而止,留下思索,顯得十分乾脆利落。
2.例文分析
以上,我們講了議論文的寫作方法,也講了議論文寫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們對一篇習作進行一下分析,並結合修改對前面的知識做一次綜合練習。
我不是小孩子了
媽媽,我已經是12歲的孩子了。可是您還是總把我當成不懂事的小孩子,這也不讓我幹,那也不讓我幹,而且從不讓我到遠一點的地方去。
我們班的李強,爸爸常出差,媽媽有病,家裡許多事都是他做,可人家並沒有出什麼事,學習也不差。
像我這樣的年齡,應該學著做點事了。什麼都不學,長大了就什麼都不會幹。另外,您也該放我出去接觸接觸生活,自己闖練闖練了。離家稍微遠一點又怕什麼呢?我又不是不知道怎麼過馬路。玩一會兒、或者辦完事就回來,能出什麼事?
媽媽,真希望您能把我當成大孩子,讓我多幹一點事,多闖練闖練,多掌握一些生活本領。
這篇議論文的毛病,主要是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嚴密,缺乏說服人的力量。從論據來說,雖然有三個——李強許多事都自己做,可並沒出什麼事;什麼都不學,長大了就什麼都不會幹;離家稍遠一點沒什麼可怕的。但都只是泛泛一提,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論證來說,材料雖然也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安排的,但組織得並不嚴密,邏輯性也不很強。僅從材料的份量這一點上來看,第三自然段的材料反而沒有第二自然段的材料份量重,給人一種越到後面越沒勁的感覺,缺乏吸引人的力量。
下面,我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試對這篇短文做一下修改。
首先,我們應該對文章的論題進行認真的分析。作為問題提出來的這件事,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無疑,是媽媽對主人公只知道疼愛,不知怎樣培養教育。這個本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什麼也不讓主人公幹;一個是不讓主人公到遠處去。問題的本質和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找到了,議論就有了明確的物件。
至於論點,我們仍可採用原文的論點,即“像我這樣的年齡,應該學著做一點事了”。
下一步就該考慮證明論點的論據了。原來的三個論據主要是講得不深不透,我們應該使之加強,使它們更加突出,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論證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材料沒有安排好,我們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交換一下位置,各個部分內部再進行相應的組織安排。這樣,文章的論證就變得比較有力了。
當然,這只是修改文章的大致思路,實際上的思考過程,遠比這些要複雜得多。
經過這樣的思考,就可以動筆修改了。
下面是經過修改的文章,同學們可以將兩篇對照分析,從中體會議論文寫作及修改的道理。
文章並沒有做大的改動,基本上是按原來的思路修改的,只是在論據和論證方法上做了些改動,但文章的說服力顯然增強了許多。
標籤: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