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星新一簡介

喂──出來課文研討

星新一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科幻小說,情節全然出於幻想,理念卻發人深省。

小說先渲染新發現的一個洞深不可測,因此成了處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場所,各種各樣的垃圾都扔進洞裡,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可奇怪的是,最初對著洞口的一聲叫喊傳來了,扔進洞裡的一塊小石頭飛來了。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一切是不言而喻的,原先傾瀉進洞裡的原子能反應堆廢料就要傾瀉到人們頭上,原先扔進去的機密檔案就要扔到人們頭上,還有動物屍體和流浪者屍體,還有廢物和汙水,還有日記本、照片、假鈔票、犯罪證據,都將接二連三地傾瀉到人們頭上。

這篇科幻小說以環境汙染為題材,題目是“喂──出來”,原是一個年輕人的喊叫,他想根據回聲判斷洞的深淺,卻不聞回聲,但是回聲終究傳來了,原先扔進去的東西,也開始出來了。可以感知,作者的意思是說,不顧環境汙染,漠視環境汙染,苟且偷安,終究要自食其果。破壞大自然,必遭大自然報復。破環大自然的行為與大自然的報復行為二者雖然相隔一段時間,並非同時發生,但報應終究是要到來的。

科幻小說是一個想像世界。作者的想像奇妙、豐富、生動、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讀性強,而且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深不可測的黑洞,是一個奇特的想像,垃圾扔進洞裡,世界從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卻從天上飛了下來,更是一個奇妙的想像。作者的想像又是如此豐富,一個個情節聯翩而至。每個片段都有鮮明生動的情境和形象。即使寫政府官員丟扔機密檔案,也彷彿看到他們的悠閒神態,有的在談論打高爾夫球,有的在談論彈球房,這些都折射出現代都市的生活。

想像世界是虛幻的,虛幻的多數情節卻又是根據現實生活加以想像的,所以聯翩而至的情節顯得合乎情理,自然而然。有人發現這麼一個洞,自然人們會探頭探腦張望,自然有人會疑猜狐狸洞,自然有人會對洞裡喊叫,自然有人會丟小石頭以探深淺,如此等等,每個情節都顯得很自然。最後小石頭飛來,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沒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會造成環境汙染。

篇末寫到小石頭為止,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將要發生的一切也就不難想像。這樣的結尾耐人尋味,又發人深省。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為什麼幻想出那麼一個深不可測的洞?透過小說情節我們應該領悟哪些道理?

這個深不可測的洞,實質上,正是人們的幻想。文中說到,城市的廢物和汙水本來是排放到海洋裡去的,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漂流得無影無蹤,那就是把大海看作深不可測的洞了。人們把廢氣排向大氣中,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飄散得無影無蹤,那就是把大氣層看作深不可測的洞了。試看人們通常處理垃圾的辦法,都有一種苟且心理,作者幻想出這麼一個深不可測的洞,正是集中表現了人們的幻想,諷刺了人們的幻想。作者假想有這麼一個洞,既可以用來表現人們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去積極治理環境汙染,人類終將遭到滅頂之災。

小說寫道:“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由於人們只顧拼命地擴大生產規模,從而給城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這些公害卻相當困難,無論是誰都感到很棘手。並且,人們都只願意在生產性企業或商業公司工作,誰也不願意天天和各種各樣的垃圾打交道。”這些話完全是現實的。伴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環境汙染日趨嚴重,造成社會公害。治理公害確實是棘手的任務,但這是無法迴避的,舍此決不能保護環境。

小說寫道:“剛開始時,村裡人都有點擔心,生怕會出什麼事情。”他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他們擔心的事情,不久真的出現了,一聲“喂──出來!”奇怪的叫聲之後,一塊小石頭也飛來了,接下來,傾瀉到洞裡的各種各樣垃圾都會傾盆而下,這個城市就要遭殃了。可惜當初人們的擔心未能阻止荒唐行為。商人為利潤驅使,村民見到眼前利益也不再堅持。如果重視人們的憂患意識,做出明智的判斷和決策,災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世上許多事情都是這樣,起初,很有道理的話往往不被重視,盲目的衝動卻非常強勁,結果吃了大虧,才悔不當初。可見,凡事只有冷靜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小說中說,城市垃圾倒進了這個洞裡,有相當一個時期,海洋和天空變成了美麗的蔚藍色,晴空萬里,清澈如洗。這就是說,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一時也給人們帶來利益,人們還會因此而歡慶“勝利”,得意洋洋,殊不知“勝利”潛伏著隱患,而且隱患顯露之初,人們還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們的生存,才會警醒。世上許多事情都是這樣,例如盲目墾荒伐木,人們何嘗不為農田面積的擴大,為木材產量的增加而歡天喜地。但是,過了若干年,洪水滔天,人們才醒悟當初伐木墾荒破壞了生態,造成了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大的損失。由此可以領悟,保護生態環境,需要的是長遠的眼光,不能只顧一時,不考慮將來。

“喂──出來!”這喊聲,這題目,富有哲理。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候一到,結果就出來了。環境汙染的因素不斷積累,到時就會造成嚴重的公害。世上什麼事情都是這樣,不斷積累,量變到了質變,結果就“出來”了。鑑於此,負面的事情做不得,小錯誤要及時糾正,正面的事情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2.學習作者的想像思維,可以得到哪些啟發?

可以把這篇科幻小說的情節分析成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基本情節,第二層面是具體細節。基本情節雖然簡單,卻是一個大框架,有了框架,才能進一步想像許多具體的細節。這篇小說的基本情節無非是發現一個洞深不可測,人們用來傾倒垃圾,最後垃圾飛回來了。可見,想像的關鍵是構想一個基本點,構想一套基本情節,有了這兩個“基本”,想像的翅膀就可以展開了。作者想出這樣一個洞,可能是由垃圾洞想起來的,設想它深不可測,也可能是由一個很深很深的洞想出來的,人們把什麼垃圾都扔進去,洞裡散發出臭氣,究竟作者是怎麼想出來的,我們當然不得而知,不過這肯定是一個靈感。但是靈感也不神祕,洞是常見的,將現實事物附加上一種幻想,就是一種想像物了。

從這篇科幻小說的想像世界中,我們可以悟出,單有基本情節還成不了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故事。必須進一步想像具體的細節。自己給自己提出問題,根據生活經驗加以想像,就能想出一系列具體細節。怎麼讓洞突然出現呢?作者想出小廟因颱風而倒塌。村裡人發現了會有哪些反應?作者想到人們會探頭張望,有人猜是狐狸洞,有人大叫,有人扔小石頭,後來用柵欄圍上,有人提議重建一座廟,這些都是不難想像的。村莊就在城市近郊,城裡人知道了又有哪些動靜呢?作者想到記者,想到科學家、學者,想到看熱鬧的人,想到警察。人們怎樣測量洞的深度呢?先用繩子繫上秤砣,再用科技手段,想做音訊分析。再想這個洞怎麼成了城市垃圾箱,想到商人的點子。再想哪些城市垃圾扔進了洞裡,想到原子能反應堆的廢料、機密檔案、動物屍體、流浪者屍體、廢物、汙水、日記本、照片、假鈔票、犯罪證據,這些都是現代城市的垃圾,作者列了10種,作了足夠的鋪敘。最後是垃圾怎麼出來,叫聲在哪裡響起,石頭從何處飛來,作者想像為“頭頂上傳來了奇怪的叫聲”,“從剛才發出聲音的那個方向飛過來一塊小石頭”,可見作者是根據誰製造的禍害就加到誰頭上的想法去想像的,同時製造奇幻的效果。至於寫到哪裡為止,與其多不如少,寫到小石頭為止,反而含蓄,警示作用反而強烈。

由此可見,豐富的想像先要有一個基本情節,然後充分展開,用具體情節去加以充實。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想一想,在小說結尾,那奇怪叫聲以及那塊小石頭是從哪裡來的?天上掉下那塊石頭以後,接下來可能還會發生什麼?

本題抓住小說顯露主旨之處,引導學生將上下文聯絡起來,理解結尾的含義。

叫聲和小石頭都從那個深不可測的黑洞裡來。最初“一個年輕人對著洞裡使勁地大叫了一聲:‘喂──出來!’”後來,他撿了一塊小石頭扔進了洞裡,叫聲就是他當初叫的,小石頭就是他當初扔的。原先往洞裡丟進什麼,什麼都將出來,接下來原子能反應堆的廢料將要飛來了,機密檔案連同保險櫃將要飛來了,動物屍體、流浪者屍體、廢物和汙水,日記本、照片、假鈔票、犯罪證據都會飛將下來,飛到這座城市居民的頭頂上,讓他們飽嘗自己釀成的苦果。

二、這篇小說寫得比較通俗,但內涵深刻。有關它的主題,有下邊幾種意見,你同意哪一種?說說理由。

1.提出了人類與自身生存環境的問題。

2.提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複雜性。

3.闡釋了人對大自然的破壞總要遭到大自然的懲罰這一道理。

本題在前一題基礎上,深入一步,把握文意,領會主題。提供三種意見,意在參考,降低難度,可資比較,並非嚴格的選擇題,也可發表獨立的見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展開合理想像,從小說結尾續寫,一二百字。

本題既是想像練筆,又是揣摩仿寫。應在第一題基礎上,進一步想像生動具體的情景,同時用心揣摩課文寫法、課文語言,使續寫如同出自作者之手。

教學建議

一、課文是饒有趣味的科幻小說,應該設計一些問題激發思考,例如:這個虛構的故事說明一個什麼道理?用問題去激發探究的興趣。

可以畫三幅漫畫。第一幅,畫上無底洞,圍著許多人;第二幅,畫上許多垃圾車開來;第三幅,畫上工人頭頂上飛來一塊小石頭。只要有點大意即可。

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本文。

1.探究想像與現實的關係。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耳聞目睹,人們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和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問一個“為什麼”:人們為什麼這樣處理垃圾與三廢?由此悟出人們的幻想,人們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氣看成了無底洞。這篇科幻小說用幻想的無底洞諷刺了人們的幻想。

2.探究這篇科幻小說的深意。結合練習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討論:結尾告訴人們什麼道理?為什麼東西“進去”後會“出來”?

3.探究作者怎樣展開想像。可以先畫“情節鏈”,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動。

有關資料

一、科學幻想小說

簡稱“科幻小說”,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一般認為英國詩人雪萊之妻瑪麗·雪萊(1797—1851)的《弗蘭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說,法國作家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我國高士其等也寫過不少優秀科幻小說。

(選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二、環境科學常識

1.環境教育旨在使學習者認識和理解人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積極保護環境及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汙染以及有關生態學知識的教育。

2.環境科學研究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綜合性很強,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在巨集觀上研究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在微觀上研究環境中的構質、尤其是汙染物質在生物體內的遷移、轉化和蓄積規律。重點研究與人的健康直接相關的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因汙染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規律及其綜合整治技術與方法。

3.環境質量環境素質的優劣程度。一般是指在一個具體環境內,環境總體或環境的某些要素對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是反映人類的具體要求而形成的對環境評定的一種概念。包括環境綜合質量和環境單要素質量。前者如城市環境質量等;後者如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等。

4.環境汙染由於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化學及放射性物質、病原體、噪聲、廢氣、廢水、廢渣等),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現象。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按汙染物的性質可分為生物汙染、化學汙染、物理汙染;按汙染物形態可分為廢氣汙染、廢水汙染、廢物汙染、噪聲汙染、輻射汙染等。

5.環境管理國家和各級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對環境問題實施的管理。即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教育和科學技術等手段,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間的關係,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社會集團和個人間有關環境問題的相互關係,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防止環境汙染,維護生態平衡。主要包括環境計劃管理、環境質量管理、環境監督管理和環境技術管理等。

6.環境建設為建立良好的生活和生產環境所進行的建設。包括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如自然保護區建設)、控制汙染的工程(如汙水治理工程)以及為改造環境而設計的新的人工生態系統(如建立生態農場)等。

7.環境保護為使自然環境和人類居住環境不受破壞和汙染,能更適合人類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採取的措施。內容有:合理利用資源,防止環境汙染;在產生環境汙染後,做好綜合治理。環境保護涉及公共衛生學、地質學、海洋學、水文學、土壤學、氣象學、生態學、遺傳學以及環境工程等各學科。

(選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

三、星新一和他的微型小說(李有寬)

星新一,1926年9月生於日本東京,父親是製藥公司經理,曾赴美留學,還創辦了藥科大學,並擔任過參議院議員。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鷗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詩人。和歌是一種日本詩體。),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學和人類學的草創者。星新一幼年時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們的影響很深。星新一曾就讀於日本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院附屬國小,唸完中學後又考入東京大學農學部園藝化學系,畢業後進入東京大學研究院繼續深造。

在公司瀕臨破產之際,星新一那種暗淡憂鬱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雖然星新一併非徹底的悲觀消極的厭世主義者,但坎坷多艱的經歷卻使他具備了一種對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敏銳的洞察力,寫出了許多異彩紛呈、從各個角度反映社會現實的微型小說。

微型小說最早起源於美國。美國著名評論家羅伯特·奧弗法斯特曾下過這樣一個定義:微型小說必須高度“濃縮”,富有戲劇性,在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篇幅中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說應有的情節。他認為微型小說應當具備這三個要素:一、構思新穎奇特;二、情節相對完整;三、結尾出人意料。

星新一博採眾長,除繼承了羅伯特提出的“三要素說”之外,首先衝破微型小說的篇幅限制,少則兩三千字,多則四五千字,“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大大地增強了微型小說的靈活性和表現力。其次,星新一把微型小說的題材拓寬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擅長於科幻小說。他的小說有的馳騁於幻想中的未來世界,有的酷似童話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懸念引人入勝,有的賦予妖精鬼怪以人情靈性等等。星新一的微型小說往往選取一個巧妙的角度,別開生面,以小見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瓏的小鏡子,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會生活的各個片斷。

星新一擅長於用白描的手法對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畫,“重神似,不重形似”,讓人物在對話和行動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要把微型小說寫得簡潔洗煉,詳略得當,必須掌握高超的剪裁技巧。星新一深諳此道,往往出奇制勝,長話短說,惜墨如金,尺幅千里。而星新一的微型小說之所以能給人以面目一新,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跟他把有分量的“秤砣”壓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結尾是分不開的。星新一有不少微型小說酷似童話,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義,成人和兒童都愛讀。星新一把筆觸深入到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裡,反映出社會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矛盾。

自從日本作家兼翻譯家都築道夫在1959年把流行於歐美的微型小說正式介紹到日本以來,以這種文學樣式創作的日本作家逐年增多。但二十餘年來,星新一始終在數量和質量上遙遙領先,彷彿享有這方面的“專利權”,被尊為“日本微型小說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全集》,達十八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發表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稱世界紀錄創造者。

擅長在頭髮絲上刻字作畫的“微雕藝術家”付出的心血,未必比與數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樣,創作微型小說也未必比創作鴻篇鉅製來得輕鬆省事。星新一的微型小說由於簡煉質樸,清新雋永,詩意濃郁,在日本甚至被譽為“小說中的俳句”。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絕無雕琢堆砌之辭,綺麗華美之章,連日本的中國小生都能毫不費力地看懂。而這種質樸文風的形成,正是作家殫思竭慮,苦心經營的結果。

日本講談社1981年創辦了文學季刊《微型小說園地》,並在該刊設立“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每年舉辦一次。

星新一在《創作的道路》(《現代文學全集·星新一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卷·解說(權田萬治)》,日本新潮社1979年版。)一文中寫道,“關於寫作的題材,我主張不受任何限制。但我卻為自己規定了三個原則:第一、堅決不描寫色情和凶殺場面;第二、不追趕時髦,不寫時事風俗類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第三、不使用現代派的手法。”在文學商品化傾向日趨嚴重,色情和凶殺題材充斥日本文壇的今天,星新一能始終保持如此嚴肅的寫作態度,實屬不易。星新一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還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日本作家都築道夫說:“即使讀他十年前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也決不會有絲毫陳舊過時的感覺。”這和他的創作方法分不開。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常常不涉及具體的地點、環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漸趨陳舊的因素。在星新一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幾乎很難找得到詳細的人物肖像描寫詞句,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也多以n或s等字母取代。星新一在《人物的描寫》一文中曾這樣說:“我為什麼不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使用普通的人名呢?因為日本人的姓名有其特殊性,讀者往往能根據其姓名而判斷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等。有的名字一望便知是有身分的紳士,而有的名字則使人想到嫵媚的美人。這種情況是屢見不鮮的。”星新一不希望讀者僅僅根據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種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來,以行動顯示出其性格。星新一認為,作家應當通過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來說話,小說畢竟不是論文,與其寫出故弄玄虛,深奧莫測的“天書”來讓評論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說,還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直接交給讀者,讓讀者自己去品味,評判。

(節選自《星新一微型小說選》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標籤: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