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顧城簡介

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童話詩人顧城與他的童話王國

顧城簡介

顧城以“童話詩人”著稱於世,他的童話般的詩作中洋溢著他純淨的童心。他總是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在烏托邦式的童話國度中,希望那裡有彩雲、有湖泊、有一片純靜的天空,能夠容納沾滿塵埃的心靈。他就像是一個一直守候在自然童話裡的孩子,他拒絕世俗的塵霧,抑或說是為了逃避社會紛擾,希望像古人那樣寄情自然萬物,超脫紅塵。

顧城成為“童話詩人”,他的心理機制對他的創作追求與詩歌美學風格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天賜予他一顆充滿靈氣,樸素活躍的童心,而且在顧城童年時代他就因十年動亂就被放逐到農村,與白雲、沙灘、野花為伴,這使他得以逃避和掠過現實這一令人驚恐的世界。早在文革初期,顧城就已經“越來越想躲開人,躲開眼睛,躲開喧囂,激越的聲音,只想去那沒有人只有天籟的世界。”他曾固執地說:“我是在一片鹼灘上長大的孩子。”“我是個放豬的小孩,沒受過教育”他忘情於無憂無慮的童年和自在的自然,並使記憶固執地停留在那個時代。由於他一直有意無意地遊離於人群、遊離於社會,他的心理層次中具有主觀性、幻想性的下層仍然沒有被現實層所壓迫,從而導致上下兩層的混成。在王國裡,他永遠是一位擁有不衰童心的“王子”。就是憑著這不衰的童心,他的成功早已據有先天的優勢了。因為顧城起初寫詩完全是在心靈直覺的引導下開始了向詩的王國探索和進軍的,他對中外文化養分的吸收也完全出自生命本能的情感與價值取向。所以在顧城的筆下營造出的是一個由童年、自然和自由構成童話王國世界。這是他心靈的王國,只有在這裡他才尋找到徹底的閒適和放鬆,靈性飽滿的詩句也就飄然而出。這是由星星、紫雲英、蟈蟈、風箏、釣魚竿、露珠、雨滴等組成的“淨土”,在他剛出名不久的1980年,舒婷就把一首《童話詩人》贈給他:“你相信了你編寫的童話/自己就成了童話中幽藍的花/……你的眼睛省略過/病樹頹牆/鏽崩的鐵柵/只憑一個簡單的訊號/集合起星星/紫雲英和蟈蟈的隊伍/向著沒有被汙染的遠方/出發……”似乎顧城所有的藝術創造真的僅僅是他童心的再現而已。他看到星星點點的野花,“像遺失的鈕釦/撒在路邊”(《無名的小花》);他看到月亮和星星,是由於“樹枝想去撕裂天空/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星月的來由》);他寫東西“像蟲子/在松果裡找路/一粒一粒運棋子/有時是空的/集中咬一個字/壞的/裡面有發黴的菌絲”(《我們寫東西》)。這些大膽的聯想明顯流現出童趣的稚拙,很容易使人想起安徒生筆下的某一畫面。 “。但顧城在這貌似童話的詩篇中隱寓著光明終將戰勝黑暗的內涵,當然顧城的“光明”畢竟來得單純而迅速,他展現給人們溫暖、光明、希望,而把血腥、黑暗、醜惡淡化為一個背景來映襯理想的高尚、明亮。因為他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是一隻永遠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裡發愣”的樹熊。。

他的詩是精美的貝殼,泛著七彩的光芒;他的詩是飄飛的葉片,滑出美麗的弧線。他用天才的詩句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烏托邦域、一個童話世界。舒婷曾經為他寫過一首《童話詩人》,這個題目很快成為顧城的形象代言 。

標籤: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