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魏明倫簡介

變臉(節選)課文研討

魏明倫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川劇劇本《變臉》是作者於1997年,根據他先前創作的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改編而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我國上世紀20年代,人物活動的地點是當時的川江沿岸一帶。劇本寫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販子裝扮成男孩,被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蕩江湖的老藝人水上漂買下,收為自己的孫子,二人之間,就此發生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命運糾葛。劇本破除重男輕女的世俗思想,著重表現了狗娃作為一個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塑造了不是男孩卻勝過男孩的狗娃形象,同時也刻畫了心地善良而命運不幸的老藝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間藝人的苦難命運,以及官場腐敗、軍閥橫行、匪盜為患、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舊時代的生活圖景,以及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態。

《變臉》全劇共六場,課文節選的是其中的第二場。這場戲描寫了水上漂發現狗娃是女孩,要將她拋棄而最終又將她收留的一段波折。劇中首先描寫了水上漂與新買來的“孫兒”狗娃拉家常的情景,水上漂不禁為自己的變臉藝術終於有傳人而自得,對“孫兒”倍加疼愛,狗娃則乖巧伶俐,很討老人喜歡,二人其樂融融。在拉家常的過程中,還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擔憂不安。這一段戲看似平安無事,卻為後面劇情的轉折醞釀了矛盾衝突。狗娃上岸撒尿發現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後欲用童子尿治傷,發現狗娃是女孩,劇情急轉直下。水上漂因失望而憤怒、痛苦,狗娃為自己將被拋棄的命運而悲痛哀傷,苦苦相求,二人之間發生了尖銳衝突,劇情達到高潮。水上漂忍痛拋棄狗娃,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救起狗娃,無奈地將她收留,在經歷了這一番驚險之後,劇情終於有了結局。戲的上半場與下半場,大起大落,氛圍、格調迥然不同:上半場主要寫水上漂與狗娃閒拉家常,細緻地描繪出一幅爺孫共樂、和美悠然的生活圖景;下半場則直接表現了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以及各自的內心衝突,併發生狗娃落水並被救起的又一次波瀾,氣氛緊張,激盪如潮,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震盪和精神衝擊。這場戲,情節起伏跌宕,矛盾衝突尖銳,動人心魄,扣人心絃。

在這場尖銳激烈的戲劇衝突中,水上漂對狗娃的態度,表現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而狗娃的處境,則表現了她作為下層社會女孩的不幸和對命運的無奈抗爭。二人之間的衝突,固然有人物性格的因素,特別是水上漂的重男輕女就是他的重要性格因素,但主要不是二人之間的性格的衝突,而是二人之間的命運的衝突。他們之間的衝突,反映的是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乃至我們民族的、歷史的、社會的生存狀態,並內在地揭示了人性的矛盾和人性的光輝。狗娃和水上漂都生活在社會底層,都是善良而不幸的人,這一老一少在苦難命運中的不解之緣,他們的遭遇所顯現的人生磨難,他們的身上所閃耀的人性光輝,給人以靈魂的震撼。

這場戲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細節的刻畫,如狗娃給老人斟酒添菜,給老人唱兒歌,為老人捶背撓癢,獨自對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飲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孫子唱兒歌,與孩子同做搖船遊戲,怕孩子累壞了讓“他”歇息,斥責狗娃小小年紀就充當假貨,果斷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豐富的細節生動地展現人物形象;並注重心理的刻畫,展示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感情衝突,從心靈深處顯現人物性格。劇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這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狗娃的勤勞能幹、乖巧可愛、機靈懂事、知恩圖報,水上漂的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輕女而又有情有義的性格特點,都躍然紙上。

劇中的戲曲語言,是作者在口語基礎上提煉加工的文學語言,並恰當地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語言成分,清新質樸,通俗淺顯,明白如話而富有情味,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富有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很適合舞臺演出。劇中的人物語言高度個性化,切合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對白,聲氣口吻酷似其人,“不工而工”,沒有雕琢的痕跡,自然、流暢、貼切、生動;人物的唱詞,抒發情感,真切動人,琅琅上口,聲情並茂,體現了作者的語言功力和對戲曲藝術的稔熟。

二、問題研究

1.怎樣看待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

劇中描寫水上漂這一人物形象,相當突出地表現了他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因婆娘嫌他窮而離開了他,“從此賭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並憤恨不已地說:“女人家,掃把星,滾她媽的三十三”;他對狗娃坦誠直言:“爺爺待你好,是對你有望啊。爺爺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斷了我家香菸,二怕斷了祖傳絕活兒,這才收你做我的孫子。爺爺把心掏給你,教你變臉本事,望你給我傳宗接代”,並堅持“家傳絕技,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他得知狗娃是女孩,“氣得雙手顫抖”,極為震驚、憤怒、痛苦、絕望,頓時改變了對狗娃的態度,明明白白地告訴狗娃:“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他決定丟開狗娃,是因為“養兒方能續後代,/女生外嚮招禍災”,“重男輕女自古來”。所有這些,都表現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

但是,我們不能對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只是加以簡單的否定。水上漂所表現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的偏見,而是有其現實的基礎,並作為一種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的根源。水上漂收狗娃為孫子,主要是一種非常現實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養,需要“弄孫”之樂,需要傳宗接代,而這一切,在傳統社會中都是由家庭的男性後代來實現的;他期望狗娃繼承祖傳絕活兒,並宣告“家傳絕技,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這也不足為怪,因為在我國封閉性的傳統社會中,家傳絕技“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是人們的普遍做法,只有使家傳絕技“獨孤一枝”,才能確保自己家族的利益一脈相承地延續下去,這是為了避免競爭以謀求生存。所以,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和做法,有其現實的考慮和深層的原因,不能簡單地否定,而要究其根源。

劇中在表現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的同時,還描寫了狗娃時時處處地擔心、掩飾自己女孩真實身份的情景,當她被發現是女孩而面臨被水上漂拋棄的命運時,哀嘆自己“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並寫了狗娃的不幸身世和她的勤勞能幹、乖巧可愛、機靈懂事、知恩圖報,水上漂與狗娃彼此難以割捨的感情,他們所經歷的感情衝突和精神痛苦,以及最後水上漂在危急之中將狗娃救起,等等,都具有否定、破除重男輕女的世俗思想的藝術效果。

2.幫腔人在劇中起什麼作用?

在劇中,幫腔人是一個局外人,一個旁觀者,而不是故事情節中的人物角色。他有著敘事人的身份,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觀眾甚至是劇中人的代言者。但他並不遊離於劇情之外,而是在劇情發展的關口,以“畫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對劇情起著催化、點化的作用。在這場戲中,水上漂發現狗娃是女孩而欲將她趕走,狗娃苦苦哀求,正是在這劇情發展的當口兒,幫腔人先是在幕內代言:“小小心靈受損害,/童言訴苦童聲哀──”,繼而在狗娃的哭訴之後應聲而出,走到臺前,又道出一番話:“啊!/幫腔幫她說句話,/幕後走到臺前來!/滿場觀眾也悲哀,/要求老漢留女孩!”說完之後隱退而去。在這裡,幫腔人滿懷同情地點出狗娃幼小心靈備受損害、悲苦哀告的慘境,並以代言者的身份,懇求“老漢留下女孩”,表達了作者、觀眾和狗娃的心聲,提示人們關注狗娃的命運,警醒人們的心靈,加重了悲劇的氣氛。

練習說明

一、水上漂和狗娃之間有什麼矛盾?矛盾衝突的高潮在什麼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鋪墊?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戲劇情節和戲劇衝突。

水上漂是一個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蕩江湖的老藝人。他原以為狗娃是男孩,才收狗娃做他的孫子,指望狗娃接續自家香菸,接續祖傳絕活兒,為他傳宗接代;對家傳絕技,他堅持“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他發現狗娃是女孩,極為失望,對狗娃直言:“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他決定丟開狗娃,認為“養兒方能續後代,/女生外嚮招禍災”“重男輕女自古來”。這些都表現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水上漂和狗娃之間的矛盾,表現為水上漂重男輕女與狗娃身為女孩的矛盾,但從根本上來說,反映的是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

狗娃被識破是女孩之後,水上漂因失望而憤怒、痛苦,狗娃為自己將被拋棄的命運而悲痛哀傷、苦苦相求,二人之間展開尖銳的矛盾衝突和各自內心的感情衝突,水上漂面臨是取是舍的選擇,狗娃則在絕望與希望中掙扎,劇中人物的矛盾衝突至此達到高潮。在此之前,作者已經為矛盾衝突的高潮做了必要的鋪墊,描寫了水上漂與新買來的“孫兒”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顯示爺爺與“孫子”的和美關係,同時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擔憂不安,這段戲在平和的景象之中醞釀了矛盾衝突。狗娃上岸撒尿發現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後欲用童子尿治傷,發現狗娃是女孩,則是劇情的轉折點,矛盾衝突由此爆發。

二、把文中的幾段唱詞找出來,體會一下,它們在形式上具有怎樣的特點,在文中分別起什麼作用。

本題旨在瞭解戲曲唱詞的特點,細心、深入地體會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國的傳統戲劇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稱為“戲曲”。在戲曲劇本中,曲詞是戲曲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語言包括說白、唱詞和舞臺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形象。其中說白和唱詞構成劇中的人物語言,而曲詞又有其獨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詞是一種用韻文寫成的歌詞,要與一定的唱腔、曲譜相配合,具有和諧的音韻美;並常用反覆、排比、疊詞、比喻、誇張等修辭方法,使得語言生動形象,聲情並茂,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曲詞的主要作用是抒發人物的感情,渲染環境氛圍,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劇是一種地方戲曲,課文作為川劇劇本《變臉》的節選,其中的唱詞,體現了戲曲唱詞的特點。例如狗娃的一段唱詞: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不該生在窮鄉里!/不該遇上大水災!/被人拐,被人賣,/被人騎,被人踩……/只見人人良心壞!/鞭打牲口爬懸崖,/沒想到世上還有好人在,/爺爺出現笑顏開。/把我當作人看待,/親親熱熱貼胸懷。/捨不得這份情啊!/割不斷這般愛!/天上雁鵝排對排,/扯爛衣裳不分開!/好雁鵝,快飛來──/給狗娃幫腔說情補補臺!”

這段唱詞以緊密的韻腳構成急促的音韻節奏,並運用排比、疊詞、比喻、對比、呼告等修辭方法,直抒胸臆,強烈地抒發了狗娃哀傷痛苦、依戀不捨而又無可奈何的悲慘心情,感情真切,動人心魄。

三、劇中“幫腔人”由幕後唱到臺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請你也以“幫腔人”的口吻,再寫幾句勸說水上漂的唱詞。

本題旨在瞭解幫腔人在劇中的作用,並模擬幫腔人的口吻,嘗試編寫唱詞。

四、水上漂說:“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劇中又有這樣兩句唱詞:“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錯投女兒胎!”可以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一直根深蒂固。聯絡你的所見所聞,和同學們交換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本題旨在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聯絡現實生活,拓展思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一、課文節選自現代戲曲劇本,語言通俗明白,內容也不難懂,但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深厚的內涵。要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把握劇情,揣摩語言來感受人物形象,抓住戲劇衝突來理解人物形象。對劇中人物的細節刻畫和心理刻畫,要細心體會。

二、這場戲有尖銳的戲劇衝突,但這衝突主要不是人物之間的性格衝突,而主要是人物之間的命運衝突,並表現了人物內心的強烈情感衝突。注意這一點,有助於對劇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內容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欣賞戲曲語言,瞭解戲曲中的唱詞與說白的一般特點,注意課文中的唱詞與說白的語言特色,可選擇一些唱詞和說白加以品味,體會它們所表達的人物思想感情。

四、課外完整地閱讀《變臉》全劇本。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魏明倫,1941年生於四川內江,現居成都。童年失學,九歲唱戲。1950年參加四川省自貢市川劇團,先後任演員、導演、編劇至今,著名川劇作家,被譽為“巴山鬼才”,14歲即開始發表習作,16歲即被“反右”株連,盡經坎坷。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脫穎而出,以“一戲一招”的創新精神先後寫作《易膽大》《四姑娘》《潘金蓮》《夕照祁山》《中國公主杜蘭朵》《變臉》《巴山秀才》(合作)、《歲歲重陽》(合作)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戲曲文學劇本。“連中三元”,劇壇罕見:《易膽大》與《潘金蓮》破例雙雙榮獲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巴山秀才》再獲1983年全國優秀劇本獎;《巴山秀才》劇英譯本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學報發表,後收入王季思主編的《中國當代十大悲劇集》。

80年代末期開始寫雜文,以其內涵與形式雙重特殊引起文壇和社會反響,乃致出現“魏明倫是戲劇第一還是雜文第一”之說。

1987年新華社《半月談》公佈魏明倫為中國當代九大劇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藝術家》評選為中國藝術界十大神祕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漢舉行的中國現代戲曲研究會上,被湖北省藝術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聯合推選為新時期中國戲曲界四大怪傑之一。

(選自《文學自由談》2003年第4期)

二、《變臉》創作、演出年表

1995年3月應電影導演吳天明特邀寫作電影文學劇本《變臉》,由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與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合拍。

1996年12月電影《變臉》頻傳捷報。榮獲金雞獎、華表獎、珠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以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土耳其、印度、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際電影節共計二十項獎勵。

1997年10月將本人擔任編劇的電影文學劇本《變臉》改為川劇,由四川省川劇院在第四屆中國藝術節獻演,被譽為成熟之作。

1998年5月底川劇《變臉》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

1998年6月魏氏三部劇作《變臉》《中國公主杜蘭朵》《潘金蓮》半月之內同在香港上演,成為香港演劇史上罕見之事。

1998年7月川劇《變臉》獲文化部“文華”編劇獎。

(摘編自《魏明倫著作年表》,《魏明倫劇作精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標籤:魏明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