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陶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當聽到這首關於三國的千古名句,我就會想起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

所謂《三國演義》,就是突出“義”這個字,特別是劉備這位大人物,他的義,是婦孺皆知。

當年關羽打不過孫權,棄荊州到麥城,可孫權還是不死心圍攻麥城,活捉關羽,殘忍地吊起了他,給予無盡折磨。就在這件事要傳入劉備耳中時,張飛也被吃裡扒外的部下斬殺。兩件事激怒了劉備,帶領七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吳進發,與吳軍殊死搏鬥,但天不遂人願,結果還是慘敗。因為大軍損失慘重,又沒能給兄弟報仇,結果抑鬱成疾,最終病死在白帝城。一代梟雄就這樣“就義”了。這件事深深地觸動我。在平時生活中,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到“義”這個字,做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我還要學習趙雲的勇敢。平時的我,有些脆弱,老落淚,根本做不到“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還有不得不學諸葛亮的“智”,諸葛亮七擒孟獲,與司馬儀鬥志鬥勇,上演了空城計、暗渡陳倉、減兵增灶……司馬儀到諸葛亮死還以為是計,害怕上當。可我就在學習中還老犯一些小毛病,數字抄錯,計算錯誤,審題不仔細等等,做不到遇事沉著冷靜,是個十足的“馬大哈”,根本不能做到十全十美,而他卻可以。

看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啟示,希望下一次讀《三國演義》能有另一番品味。

三國演義讀後感2

“草船借箭”中說的是周瑜嫉妒諸葛亮,他就派魯肅前去打探,諸葛亮早就明白,周瑜得知後,認為此人不除,日後必為東吳大患。因那時缺箭,便要諸葛亮三日內拿出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他的神機妙算,不費吹灰之力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

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不一樣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研究他自我利益的人,就像周瑜這樣,智慧的人是精細研究他人利益的人,就像諸葛亮這樣。研究他人利益,自我也能帶來好處,但只研究自我的利益,反而不能帶來好處。

諸葛亮人人都明白他聰明有才幹,有一次,諸葛亮率領蜀軍北伐中原時,大將馬謖剛愎自用,使得魏軍司馬懿乘機而入,為了避免更大損失,諸葛亮急忙安排大軍趕快撤回蜀國,城中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同時下令:把城內所有旗幟藏起來,然後大開城門,並讓兩個書童跟自我一齊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來後看到這番景象,很是納悶,忽然他神色緊張,立即下令:立刻撤退。諸葛亮看他走後,長吁了一口氣,對大家說:“司馬懿一向明白我謹慎,必須以為我是在用計騙他入城,所以反而慌忙退走了。”

《三國演義》不僅僅資料精彩,還讓我明白了許多戰略,真是讓人難忘!

三國演義讀後感3

說到漢朝末年,漢靈帝越來越殘暴,導致爆發了強大的農民起義,自我逃到北岸的哪裡去都不明白了。之後,冒出來很多英雄,也有幾個奸雄。下頭我慢慢給你們介紹。

有一人,他姓劉名備字玄德,結拜兄弟有張飛、關羽。那張飛,字翼德,僅有個長子張苞。那關羽,字雲長,有義子關平,兒子關興、關索。軍師有孔明、龐統。其他人麼,還有孫堅將軍、曹操奸賊等。

當時天下大亂,曹操到了北岸,做了漢獻帝丞相;劉備到了荊州,投奔劉表;孫堅來到江東,開創了東吳。之後,劉表、袁紹等幾個人都被曹操奸賊給殺了,再隨著周瑜火燒赤壁,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構成,分別是蜀漢、曹魏、東吳。

之後,司馬昭滅了蜀漢,司馬炎滅了東吳。三國歸晉,整個三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有一次,我對我爸爸說:“爸爸,你明白我三國時代我最恨的是哪件事情嗎?”“什麼事情?”爸爸問。“那我就告訴你吧。”我笑呵呵地說,“關羽把曹操放了!否則的話,北方就平定了!”爸爸聽了,哭笑不得。

《七步詩》大家都熟悉了吧?其實呢,曹操也是個詩人,寫過一首《短歌行》。

三國時期,我最喜歡的國是“蜀國。”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再是姜維,再是劉備。我先說明一下,我為何喜歡孔明。

那是因為,諸葛亮幾乎每次都打勝仗,我很佩服他的學問。單幅和司馬微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單幅說:“用我和他相比,就好像烏鴉比鳳凰一樣。”司馬微說“在我看來,或許僅有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能夠和他比一比。

一開始,關、張二人都不相信諸葛亮的才華,還開玩笑說:“先生為什麼不請‘水’去?”之後在大敗夏侯惇時,才相信孔明的才華,說:“先生真了不起!”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戰爭是“馬謖大意失街亭。”馬謖不聽王平勸告,上山紮寨,結果被圍的水洩不通,士兵紛紛投降。諸葛亮因為自已用人不當悔恨不已,之後揮淚斬了馬謖。

如果要問我三國時代我最厭惡的人,那就是劉阿斗了。

三國時代,我僅有一個不明白:為什麼司馬懿能活那麼長時間?

還好此刻沒有戰爭,不然,我們要受多少苦難啊!

戰鬥時期,成敗主要靠計謀,當然也要武將勇猛,最好能“文武雙全”。在東吳,孫堅是“武,”孫策是“武,”孫權“‘文武雙無’,”孫皓是殘暴的君主。周瑜是“文,”魯肅是“文,”呂蒙是“文,”陸遜是“文。”在蜀漢,張飛是“武,”關羽是“武,”黃忠是“武,”馬超是“武,”趙雲是“武,”孔明是“文,”龐統是“文,”姜維呢,卻是“文武雙全。”曹操那裡,司馬懿是“文,”武呢多看了《三國演義》後,我最想成為三國裡的諸葛亮。我也期望我以後能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4

“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擺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這是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個謎語。一提到諸葛亮,他那膽識過人、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的形象便浮此刻人們的眼前:使用“空城計”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騙過了司馬懿;乘著濃濃霧氣“草船借箭”,騙過了曹操……他永遠是那樣的意氣風發、羽扇綸巾!

可當我讀到諸葛亮的《出師表》那句“先帝知臣謹慎”時,不由激動地叫出了聲:“諸葛亮謹慎?胡說!他都看錯了人——馬謖,派他守住街亭,結果馬謖失守,落荒而逃,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媽媽笑道:“話可不能這麼說,你先看看《三國演義》的第三十九回吧!”

我帶著疑惑翻開了第三十九回:劉表的原配夫人死了,大兒子叫劉琦,後孃對他不好,準備讓自我的兒子繼位。劉琦急死了,就請教他的叔叔劉備。劉備很高明,他說:“你去問我的軍師諸葛亮吧!”劉琦就去問諸葛亮,諸葛亮聽著不正面回答,還故意岔開話題。之後,劉琦告訴諸葛亮:“我有一本絕版好書,先生要不要看?”諸葛亮也是喜歡學問的人,就答應了,跟他到了樓上。等諸葛亮一上樓,劉琦立馬抽掉梯子,轉身跪下:“先生啊,你非教我不可!”諸葛亮見逃不了了,便說:“疏不間親,我也沒辦法呀!”劉琦道:“如今僅有您能夠救我了,放心吧,外面沒人。”諸葛亮這才給他講了歷史上“太子申”的故事,劉琦就聽懂了。看到這,我心中不由暗暗讚歎,諸葛亮是等沒有人的情景下才跟劉琦講的,並且不是直接說,只是借了些歷史典故暗示劉琦。結果劉琦請兵外調,既掌握了兵權,又守了邊疆,還和後孃離得遠遠的,不起衝突。之後的“赤壁之戰”,劉琦外調的一萬多人馬給了劉備很大的力量支援。諸葛亮謹言慎行,是非衝突面前沒有挺身而出,卻能全身而退,還獲益頗豐,這正是謹慎的好處啊!

我小時候就沒能做到“謹慎”二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們在玩,忽然,晨晨推了人,那小男孩撞在了杆子上,腦門上鼓起了一個大包。晨晨媽媽一出現,我就搶著說:“阿姨,晨晨把人推倒了。”只見阿姨的臉色由白到紅,由紅到紫。當著我們的面,晨晨被他媽媽狠狠地修理了一頓。從此,晨晨很少和我說話,再也不跟我玩了。媽媽告誡我說,再真實的事,也要在適宜的時間、適宜的地點,對適宜的人、以適宜的方式表達,否則只能“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幾千年前,老子說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幾千年後,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謹慎是智慧的長子。”穿越不一樣的時空,跨越不一樣的國度,對謹慎的理解始終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古今中外,沉澱成永恆的真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你,終究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但是,你——呂布,卻綻放出了屬於自己的生命之花。

都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你氣質非凡,定非池中之物。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啼鳴,盛氣凌人,如出鞘之絕世利劍。面對千軍萬馬你又何曾皺過眉頭?不都以一當百之勢誅之,面對劉關張的夾擊,你也不曾有過慌亂,你遊刃有餘,與之大戰數十回合且全身而退。如此武藝,觀三國之上下數第一者,非你莫屬。

然君雖是驍勇無敵,善戰無前;但君勇而少謀,殘暴而缺乏仁義,常聽其妻目光短淺之言,終夭折於曹操之手。一代天驕戰神就此寂滅。我深表痛心。

如若不然,汝之成就絕非如此。縱觀三國上下,論武藝,你呂奉先稱第二,誰人有這本事敢論第一?若君肯謙遜內斂,親賢能,遠小人;把心思放在軍政國事上,廣納賢言,他日必將君臨天下,成為一方諸侯,與魏蜀吳分庭抗爭。但君卻與之背道而馳,結局只能命喪曹操之手,留下千古遺憾。

你的人生雖然不像玫瑰那般妖豔綿長,但卻綻放出無比絢爛的英雄光芒,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這點令我欽佩不已。

反觀你的一生,我明白了應該如何為人處事。我們不能太過驕傲,從而盛氣凌人以至於目光短淺而小看他人;也不能太過自我,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不能自我膨脹目中無人,人以謙為本,不溫不火,不驕不躁,心如汪洋大海,激不起任何漣漪;更重要的是要有集體感,團結集體﹑熱愛集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能有如此德行,何愁不能成大事乎?

呂奉先,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也是警示人們的反面教材。太多太多關於你的傳說,許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不再想去追問誰是誰非,但馳騁沙場的你,永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三國演義讀後感6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於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終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之後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可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向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之後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之後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吒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佈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十分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我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並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之後最終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之後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立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明白。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樣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心潮澎湃。《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僅讓我瞭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說起趙雲,也就是常山趙子龍,大家肯定很耳熟。從“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足能夠看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具有武藝高強、正義凜然的英雄本色,難怪劉備說他“渾身是膽”“乃真丈夫也”。他實在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硬漢子!

再說關羽,此人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典型的忠勇人物。因為他髯髮長二尺,一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樣貌,所以被人們譽為“美髯公”。他不僅僅是個美男子,還是劉備集團的得力干將。不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千里走單騎”,都能反映出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他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提到劉備,在作者眼裡,他是個“亂世梟雄”,但在我眼裡,他只可是是個“膽小怕事”的人。雖說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體現了他的遇事老練,工於心計,但他為了一個“義”字,不聽眾將的忠告,竟大動干戈,率領七十五萬大軍,草率伐吳,最終被陸遜用火攻破,最終蜀軍全軍覆沒。讀到那裡,我真為他的這種行為感到惋惜!

談起諸葛亮,他可謂是書中最具光彩的英雄人物。他憑藉自我的絕頂聰明,成功運用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等一系列妙計。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雖說他滅魏吞吳統一天下的雄心沒有成功,可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經流芳百世。他永遠是後人敬仰並崇拜的偉丈夫!

反覆品讀《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不但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並且提高了我的個人道德修養,更重要的是,從書中的眾多英雄身上,我懂得了“英雄”的真正含義———為人誠信、機智勇敢、胸懷天下、無私奉獻。

三國演義讀後感8

閱讀如同飲食,在這些“食物”中,有著如甜點一樣的娛樂書籍,也有回味無窮的古典名著,但這些名著中,對我來說最耐人尋味的就要屬《三國演義》了。因為它讓我感受到“讀書之樂”。

初次“食”這本《三國演義》時,看到劉關張結為異姓兄弟,並且討伐黃巾軍時,那場面,彷彿身臨其境,浴血奮殺的情境讓我義憤填膺,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讀書之樂”這種誘惑讓我不得不往下看,看得讓我被這些英雄豪氣深深渲染,看到趙雲救阿斗的時候,那威武雄壯的身姿無可匹敵,一人抵擋千軍萬馬,那舞著槍,揮著劍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直至做夢也能夢見他。

英雄當然也不只他一個,還有眾人皆知的傳奇人物——關羽。

水淹七軍,刮骨療傷等等事蹟,都能體現了他的勇猛,斬殺華雄時,曹操本來想給關羽一杯壯膽酒,但關羽說等他回來時再喝,他開啟城門,揮舞著青龍偃月刀,不幾回合,就將華雄斬殺,等到拿酒時,酒竟然還是溫的!看的我又驚訝佩服,又高興地手舞足蹈,每當別人說起這故事是,我總是自豪的搶著說,好像是自我親身經歷一樣。

說關羽是是說不完的,所以只好放下,說起另一位智者——諸葛亮。

諸葛亮七擒孟獲,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他的故事,七擒,當我看到了才明白,原先是其次抓住了蠻王孟獲,每次看到孟獲被捕,我就樂的前仰後合,上氣不接下氣,這也上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和寬厚大度,使我更加佩服他。

至於“奸雄”曹操嗎,我並不怎樣喜歡他,但他的一件事卻讓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割須棄袍。平時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曹操,今日怎樣割須棄袍了?原先他是為了保命而割須棄袍的。當時曹操自我單槍匹馬被馬超追殺,馬超對士兵們喊:“前面有鬍鬚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話音未落,曹操便割了自我心愛的鬍鬚。馬超見了,又大喊到:“前面穿黃袍的是曹操,殺了他,賞金萬兩!”曹操之後又棄了自我心愛的袍子。看這段是看的我“咯咯”直笑。

讀書給了我很多歡樂,也增長了我不少知識,我相信,我時刻都會記著,“食”書的感覺是多麼美妙! 《三國演義》主要講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無能,各路英雄好漢一齊除了官宦,有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等,消滅宦官後,構成了三國鼎力的局面,有蜀國、魏國、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