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論語2.74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讀《論語》有感1

我小時候是個有夢想的人,保持著浪漫心態直到二十弱冠,總歸是個有夢的人,而我有夢敢想,便也不失為一個有夢想的人。我幻想過去許多好看養眼的地方,然而我更多的是常常在萬卷書中尋幽。

是的,我還是比較喜愛看書的,我讀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早已記不清楚,然而我知道肯定是雜書,那時候家裡書很少,能給我看的,是一種叫做《故事會》的書。實質上,比起那些學究書做學問的書的枯燥,故事更合我的味道,更何況,我那時還是個不懂看書有何用只是覺得有趣的毛孩而已。後來我逐漸看過了《成語故事》、《十萬個為什麼》以及我的母親送我的第一份生日禮物《腦筋急轉彎》,這本書倒是我自己要求的,看到同學中間有人擁有,自己便也單純的想要擁有,僅此而已。

實在話,我是個比較喜歡有樣學樣的人,但是真讓我學到手,我會變個法演出於你看。我通常把我學習過的人當做我的良師益友,這樣的人很少,在我這二十自述中能夠讓我回顧起來的,僅有那麼個把,或許是我記性差的緣故吧。這個二十自述也是我從別人那裡喬遷過來的,直接的是我最認可的一位良師益友,追根溯源,恐怕是胡適先生了,胡適先生是一位新思想者了,我看他的《四十自述》頗有感悟,頓覺得小時候的光景是一種消遣了,也確實是一種奢侈了。

我何以將這半自述的不倫不類的文章叫做“子說”呢?胡適先生小時候受母親影響極大,曾經有過一段日頭誠心禮佛,然而新思想廣佈的時代給了這位小先生一點點的叛骨,便說了把佛像都丟到廁所缸裡去的話。孔教是從儒家這個當時的新思想大家中漸漸變態而沿襲下來的,說的好聽或是難聽點,中國自古便有了自己的教會。這是後來人的事,孔老夫子怎麼樣?至少不是這個孔教的始作俑者。孔老夫子的頭銜很多,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至聖”、“素王”,這些都能沾上邊,也算是個比較優秀的人了。我一直認為事出必有因,所以我一直對歷史上青史留名的人懷有敬畏之心,無論功名與罵名,既能詫叱風雲,便有萬般神通。說夫子是個思想家,我想便也唯有《論語》一書可算佐證。大宋宰相趙普也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我這般庸人讀完整本恐也沒有這樣的一半水平了,但是讀書為往聖繼絕學,可謂大道無形,大音希聲,確也!

“我們家鄉的蒙館學金太輕,每個學生每年只送兩塊銀元。先生對於這一類學生,自然不肯耐心教書,每天只教他們念死書,背死書,從來不肯為他們‘講書’。”胡適兒童時的私塾便是這般光景,善在其母對其管教極嚴,“渴望我讀書”,於是胡適的歸功自然落不下這位慈母了。這樣的私塾、先生都是要不得的,孔子所主“有教無類”,便是正與這相對的了。《論語》中有大部的篇幅是言“學”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都是其上記述的關於學習的方法雲雲。由於我一個假期都在研讀胡適,所以對於胡適的經過有著濃厚的興趣,就學習而言,胡適先生不輸於任何人,而或應該說胡適先生是一位天賜的大讀書家,他的讀書完全是出於本能興趣,自然便是個學習做學問的料子了。入學時已經不是個“破蒙”的學生了,“故我不須念《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詩》一類的書。我念的第一部書是我父親自己編的一部四言韻文,叫做《學為人詩》,他親自抄寫給我的。”胡適先生學習很早,在尚不更事的年紀,讀書學習完全靠的是興趣,剩下的就是父母親的督促,這也便扯上了人倫孝道。

胡適先生的父親胡鐵花死得早,其最感念的還是他的母親,最有印象的是少年時代與其母一起生活的`十餘年,說這十餘年是他的做學問的開始,也是為以後做學問打下好的基礎的十餘年,後來四處求學,與其母更是聚少離多,但是少年時母親督促的習慣早已形成。人說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任老師,孟子有其慈母三遷住地,成就孟子“亞聖”美名。《論語》有子“其為人也孝悌”,可見一斑,孝在古時已顯重要。現代人有種習慣還未曾西化,尤其是在農村鄉野更是諸如所見云云,這樁事便做是“守孝”,父母嫡親長輩死後嫡出孝子守孝三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隨著現代化的演進,物慾橫流的社會逼迫每個人的奮進,三年略顯冗長,立馬外出工作又顯不莊重,所以現代人頂多是三天時間便也走過了形式。《論語》中有關於“孝”的篇幅不可不畏之大篇,“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說是父母在世時,應以禮侍奉他們;去世後,應以禮安葬祭祀。孔子所創儒家學派後世成為中華顯學,由是他所主張的孝,在後世大肆推崇,中國人自古便重孝道。我們後來人更是不可忘本,弘揚孝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與小人在古今文人口中不絕於耳,倒不免黨同伐異,草誅筆伐,從“黨錮之禍”中可窺見一斑,只知今經古文也是管中窺豹,坐井觀天,倒也做了回青蛙了。“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歷來君子備受推崇,《論語》一書也是花了大篇幅去敘述君子,也是大力宣揚君子而貶低小人。有言“君子不重,則不威;學而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禪改。”君子莊重才有威嚴,學習到的知識才會牢固,重忠信,交友謹慎,知錯能改。又或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要求吃多飽住多好。君子辦事情機敏,說話謹慎,以品德高尚的人為師,從而糾正自己的過失。如此便是好學了。《論語》關於君子之篇不遜於孝的篇幅,又有“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云云。

孔子的思想多已在這本《論語》之中,孔老夫子或許是個追求完美之人,“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個人能做到這樣確實算是完美了。我家鄉有個旅遊地,山下有棵樹,細數有九枝椏,下面有塊碑刻,上雲:“人無十全,樹無九椏”。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也許有,但是我見識短淺尚未謀面,憾也!《論語》所言,從古至今,中國人漸漸的去學習,大概已經領悟其精髓,但是真正做到尚屬難事,這便做是一種完美的境界,我們可以去接近,無限的接近,但是似乎難以真正做到,只需要向他看齊,便也夠了。

讀《論語》有感2

現在《論語》特別流行,于丹因為講《論語》成為“超女”,李零出了本關於《論語》的書而引起爭論,有一個保安也走進北大講了一回《論語》。為什麼是《論語》?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中國曆代學術著作這麼多,為什麼不是《老子》、《莊子》或者其它子?于丹也講過《莊子》,可明顯不如《論語》受歡迎。可能大家會提出千萬個理由,但在我看來,只有一個理由:因為《論語》短小且淺顯。在人心浮躁的年代,希望沾點文化氣息以裝飾自己者,都挺急功近利的,《論語》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就像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一杯咖啡,雖然是速食,但畢竟是洋快餐啊。想當初俺遇到挫折時,發憤讀的也是《論語》,就因為它容易。當初讀時,最高目標是想弄明白它的意思,再背上幾句,能在人前顯擺一下,沒有深入思考。現在《論語》那麼流行,勾起了我重讀的慾望。希望每讀一小節,都加入點自己的一點聯想和思考。不過,以我的水平,這思考絕不會是正解,只能是歪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節據整部《論語》之首,最為人耳熟能詳。這句話好像是表達了三方面的意思。今天我以歪讀的視角看,覺得這一節有些怪怪的':學習、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三者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被孔子東拉西扯地粘在一起呢?

早已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進行了自圓其說的解讀: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

我認為,這樣解讀十分牽強。我認為這裡表達的就一層意思,就是告訴學生如何面對和克服學習的枯燥。這裡的“學”還是指學習詩書禮樂,“習”不是實踐,也不是“採用”,就是指“溫習”。首先,他打了個比方,希望學生能把溫習當成樂趣:你們看啊,學了經常溫習,不是很快樂嗎?溫習舊知識,就像與遠方回來的朋友重新見面一樣,不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嗎?然後,他舉了個例子:有些人,雖然不知道溫習的樂趣,但仍能克服枯燥堅持溫習,而且不厭煩,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意思是,要麼把溫習當成樂趣,如果感到枯燥,也要以君子為榜樣,堅韌不拔地咬牙堅持下去。

孔子這麼說,表明學習從本質上是艱苦的,要麼克服困難,要麼“苦中作樂”。這一點普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體會得到,學習哪能都像有朋自遠方來一樣快樂呢?還不是常常痛並快樂著?

讀《論語》有感3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讀《論語》有感4

兩千五百年前,聖人孔子與弟子們一起開啟了中華文化的強大之夢。他歷經滄桑,飽嘗憂患,卻始終堅持對清平政治的追求,對苛政暴君的批判,對傳統美德的固守。

讀《論語》,於己受益匪淺。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希望我們具備君子的高尚品行,以禮束己。誠如孔子所言:“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千年前,他就曾教育弟子,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後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可如今,有多少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啊!再如當今社會有太多人抱怨無人賞識不得重用,那麼如果讀到《論語》中“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之言,相信你定會懂得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成為值得別人尊重甚至信任乃至重用的人。讓我們重讀《論語》,以禮束己,爭做君子。

讀《論語》,於國將和諧安定。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而曾子覺得,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和諧是一個國家想要發展的必然前提。縱觀古今,戰亂頻發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強大的,法律制度混亂的國家沒有一個是富強的`。和諧是人民安居樂業的要求,法制健全更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只有做到二者相融共生才能擁有穩定的國家。“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共者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這則孔子像弟子解釋了“禮”的本質——儉。放在現今,可以理解為“廉”。對官員來說,“廉”是執法鐵律;對百姓來說,“廉”是公正標杆;對國家來說,“廉”是立國之本。因為自古以來,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都無法擺脫“勤由節儉敗由奢”的定律。只有堅定公心,不貪圖名利,人民的生活才會幸福,國家才能安定富強。

《論語》的思想早已滲透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當中,不僅影響著我們每一個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更傳承著中華數千年的文明。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走進《論語》,去見證孔子那堅韌的人格、“仁者愛人”的胸懷、好學不倦的品質、言必信行必果的處事原則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氣概。

讀《論語》有感5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莫屬《論語》最為經典了。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一生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在《論語》中分24個章節,分別是子路、顏淵等,在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學而篇》。這篇講述了為人如何學習與做人的道理。這篇中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使我頗受啟發。它告訴了我們學習要有無時不學、無處不學的態度,才能使內心充滿著掌握真理的愉快;遠方的朋友來了,應該因可以一起切磋知識而感到快樂;人為人處事不能因小事而自尋煩惱。如果做到這些,就可以更好地成為有作為的人了。

確實,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人的記憶有遺忘性,所以我們在學習中要經常複習學過的知識。就象我在複習階段遇到以前學過的知識,因為平時也沒有很好地鞏固,有時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競一直想不起來。平時有什麼疑問我也很喜歡與同學一起討論,雖然有時候會爭論起來,但與同學的相處會讓我獲得很多一個人思考不能獲得的快樂。以後,在生活中,與周圍的同學相處,我一定不能因為一點點小事情而與同學爭吵起來,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友情。

《論語》這本書確實無愧於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俗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將始終是我人生中的好老師。

讀《論語》有感6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為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為格言流傳於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裡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天,人們把孝說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蓆;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為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7

本篇為《論語》第九篇,主要記載有關孔子本人的性情、好惡、愛憎、襟懷、信念、理想。三十一章中,有少數內容是孔門弟子心目中對孔子的印象,其他大部分文字當屬於孔子剖白心跡或對其子弟行止的評說。相較於《述而》篇側重於教育宗旨與方法,本篇的重點,乃是孔子的自我勉勵與警示。

孔子認為,要成為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這種意志與信念,不會因威脅而動搖,不會因利誘而放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他經得起考驗,扛得住打擊,道路越是坎坷崎嶇,步伐越是穩健從容,打擊越是頻繁沉重,鬥志越是高昂激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面對挑戰,能坦然接受,面對挫折,能矢志不移。孔子是這樣自我期許的,更是如此自我實現的。正是因為秉持了這種信念,孔子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都做到了堅持一貫的立場,投入不懈的努力。正氣磅礴,大義凜然,為儒之大者提供了現身的說法,為生之意義做出了生動的詮釋。應該說,孔子“不可奪志”的精神,對後世志士仁人的人格塑造與鑄就,曾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如於謙《石灰吟》所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鄭板橋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對孔子所倡導的理想信念的異代同調,一脈相承。

之所以能有堅定的`信念,能有堅強的意志,是因為孔子對自己所從事的大業擁有充分的信心,認為自己身上擔負著傳承文化,接續文脈的光榮責任,天命所歸,義不容辭,“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也就是孟子所宣稱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偉大使命感。在這樣的使命感召喚下,個人際遇的坎坷自然是無足輕重,坦然接受;成就得失的理解自然是卓爾不群,別出機杼。換言之,意志的背後,是以信心為支撐;信念的底蘊,是以理想為引導。

當然,意志的堅強,信念的堅定,並不是自以為是,孤芳自賞。如果是這樣,那就意味著自我膨脹,自我封閉,就不免犯偏激、走極端的錯誤。孔子的偉大,在於他既堅持原則,明確立場,又杜絕固執,反對僵化,所謂“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從不憑空揣測,決不絕對肯定,從不拘泥固執,決不自以為是。能夠欣賞他人身上的優點,“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能夠寄希望於未來,“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由此可見,在孔子那裡,堅定立場與博採相容並不矛盾,堅持信念與擇善而從並不對立。因此,孔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善於改進自己的學習,“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這種從不自滿,摒棄驕傲的態度,實在難能可貴,它是孔子追求完美的動力,也是孔子超越他人的緣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對自己實現精神超越,完成文化使命始終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時不我待,機不再來,猶如無聲的召呼,催促著孔子始終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於是他反對坐而論道,而主張及時付諸行動,所謂“與其託之空言,不如見諸行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孔子強調:在踐行大道的過程中,最可憂慮的是淺嘗輒止,畫地為牢,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孔子強調實現使命的強烈緊迫感,倡導憂患意識,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人生覺悟。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因為沒有緊迫感,那就必然導致做事拖拉疲沓,一日打魚,三日晒網,消磨掉自己進取的銳氣,錯失掉最佳的戰略機遇,最後與勝利失之交臂;而缺乏憂患意識,則十分容易滋長驕傲自大的情緒,沾沾自喜,躊躇滿志,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最後在陰溝裡翻船,在順境中毀滅。由此可見,人們在逆境中奮鬥不易,但在順境中奮鬥更難。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真正的危險,往往不是發生在逆境之中,而更多的是出現在順境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勤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乃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孔子在信念確立上,眼睛是向上看的,以完美的君子人格養成為最高目標;但是,在行動實施上,眼光則是朝下看的。因此,他決不排斥普通的社會實踐活動,恰恰相反,他是以從事最基本、最煩瑣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樹立信念、堅定意志、磨礪情操的基礎。為此,他坦率承認曾做“鄙事”的人生經歷,“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也欣然表示以擁有“形而下”的技藝為光榮,“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不試,故藝”。他更特別強調傳承與弘揚文化的重要,“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總之,套用一句社會上廣泛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總而言之,在孔子身上,“內聖”與“外王”是達到和諧的統一的,所體現的是完美君子人格的典範。這種君子人格,就是知、行、勇的渾然一體、煥然天成。有睿智,即可明辨是非、深諳取捨;有仁德,則能心底無私,寬厚海涵;有勇氣,乃可擔當責任,一往無前。用孔子自己的話說,這就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的這種偉大人格魅力,具有最大的感染力,擁有最大的號召力。在它面前,權勢的威脅,無所施展;金錢的誘惑,黯然失色。這樣的精神力量是永恆的,也是無敵的。相形之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是那麼的渺小卑微,那麼的後知後覺。顏淵的感慨,可謂道出了千百載來所有為孔子偉大君子人格所鼓舞、所感動的人的共同心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儘管如此,我們仍沒有任何理由鬆懈自己的信念,放棄自己的追求,喪失自己的理想。大道不遠,它本身就存在於我們的不懈追求過程之中,“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孔子的崇高境界,固然無法企及,但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更應該成為我們永恆的信念,成為我們永恆的願景!

讀《論語》有感8

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說話。

當我捧讀《于丹<論語>心得》,是有這種真切的感受的。難得於丹先生慧眼再現,讓我國古代《四書》之一,兩千年來一直被列入官學,視為“五經之管轄,六藝之喉衿”的《論語》,這樣一本令人心存敬畏的古籍,在其旁徵博引,妙語連珠的闡釋下,讓蘊含於其中的古老的東方智慧與樸素的生活哲理頓即散發出了一種可人的溫暖,令人有種如座春風的感覺,頓悟“道不遠人”。

“道不遠人”。于丹心得把論語歸為“八種道”,意欲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而其中第五章交友之道,談的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以及如何選擇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她認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這引起了我的深思與共鳴。

作為社會個體的人,總有一個活動的圈層,現代人交友之道,擇友標準,應是怎樣的呢?于丹先生在他論語心得中,肯定地說 “《論語》裡面給出了答案”。這就是孔子所言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我想即算在今天一個人,如能以孔子“益者三友”標準為參照,去選擇朋友,那麼用於丹的話說無疑就是選擇了一種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一種趨向高尚的人生境界。

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一個人有什麼樣朋友圈層,就有什麼樣的情趣與愛好,不如此,總是無法聚在一起,結成圈子的;再則環境改變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浸潤於什麼樣的環境中,其品行相應就會有某種傾向,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古人說,擇交如求師,當慎之又慎。

那麼,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面對喧囂的世界,種種的誘惑,我們又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呢?

我以為當首選志趣高潔者。志趣高潔者,必然是志存高遠,情操高尚的人,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胸懷遠大的抱負和追求,因而心無雜念,能不為眼前塵世的慾望所羈絆,能淡泊名利,靜下身心,埋頭實幹,一意向著理想的彼岸,而奮發進取。他們如翱翔於蒼穹的雄鷹,如屹立於山巔的蒼松,總有著一種鼓舞人心的,教人奮發的燦爛氣象。

其次,則當選擇正直嚴謹者。正直嚴謹的人,必然是心地寬厚善良,胸懷坦蕩,富有正義感,能明辨是非,心存大局原則,不為權勢左右,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人,他們看似平常,卻如山野的芳草、鮮花,自然散發出一種人格的芬芳氣息,常與之伴,如坐芝蘭之室,當為幸事。

再則,是選擇博學有為者。博學與有為於個人常是相伴而生的,博學有為的人,必然先是一個勤於讀書,善於學習,因為博覽群書,而知識豐富,富有知慧、精神世界富足、生活情調高雅;而淵博的知識,則是他人生進步的階梯,更賦預他行動的力量,因此他往往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人。這種人如同一面鏡子,與之相伴,以之為鑑,可以知不足。

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感謝于丹,是她立足現代生活,對論語中友道的闡釋,滌除了兩千年前《論語》中孔子所說的擇友標準的塵灰,讓它在現代社會個體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泛出了鮮活的綠色——我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國稅幹部,當我們以一個人是否志趣高潔,正直嚴謹、博學有為,作為我們擇友的標準時,那麼無疑我們正在選擇一種有益於我們事業發展與進步的外在動力,更是在選擇一種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讀《論語》有感9

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但是現在翻閱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裡行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並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國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裡,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為什麼喝酒?為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為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為他平時不善於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麼是“孝弟”,怎麼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為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說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說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才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讀《論語》有感11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裡,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著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12

漫漫年華已在彈指之間悄然流逝,唯有一部部經典未被時光的流沙覆蓋,仍散發著光芒。在閱讀越來越呈現碎化片的今天,經典仍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盛宴——讀《論語》,帶給我發自內心的喜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話開闢了我學習和思考的道路,使我開始探究世界的奧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的告誡教會我複習和感悟的道理,使我開始溫習和深深感悟。“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的一句話使我懂得反省自身,既傳則習,在學習上不斷反省,以求得更大的進步。

《論語》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教會我修養自身,從而也能夠使我獲得提高自我的喜悅。“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輕巧的`一句話教會我要寬容,需要培養廣闊的心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簡單的一句話,告訴我做人要誠實。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不需要不懂裝懂,而是要不恥下問,否則只會貽笑大方。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也曾師從多人,而他的經歷也印證了這句話。我從中學習到要向身邊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和改變自身的缺點。

《論語》教會我要承擔責任,這也是一種喜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此話應是我們青少年的座右銘。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肩負著復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前路荊棘遍佈,前方雷雨交加,我們任重而道遠,但“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漫漫長路,我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小一部《論語》卻蘊含著巨大道理,而我們每次的閱讀也不過是管窺蠡測罷了,其博大精深可見一斑。

讀《論語》有感13

小時候,很小我們就開始接觸啟蒙教育讀本,從“人之初,性本善”,背到“弟子規,聖人訓”,有接觸了《千字文》、《論語》等等。然而,在這眾多書中,《論語》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論語》可是一部經典著作,大家都知道這部書。可是,你真的瞭解這部書嗎?

《論語》,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孔子死後,由其弟子編寫,是一部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和思想的書。而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此部經典。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論語》這部書,是邊讀邊悟的,國小時,只是搖頭晃腦地看似津津有味地讀,其實心裡一點想法也沒有。而現在,已經長大,自然對這部書的理解更深了,這本書,從學習,到人格的修養,再到政治,都予以讀者深刻的道理,無論是從做一個君子,還是做各種職業,無論是教書,還是做各種事情,孔子的思想,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堪稱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現在透過這部書,更多的.是學習孔子教學中的學問。

記得國小期末考試前的一次國旗下講話,有我來介紹一些學習上的方法,而現在學子們也都在為會考,大學聯考忙這忙那。在學習中,孔子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句我們最熟悉不過,我們要做到預習,複習等等。還有“吾日三省吾身……”等等,都使我收穫頗多,所以,孔子也是我們的最好的老師

孔子這位偉大的人,提出了許多思想,最主要的兩個字就是“仁”和“禮” 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和如今一點也不矛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為了治國。我相信將來,會振興中華!

不管怎樣,記住“仁”。

讀《論語》有感14

汲取先賢智慧,鋪就成功階梯。論語是一部哲學著作,又是一本思想智慧書,它是修德立身之學,是做人處事的經典。這部2400多年前的著作所講的每一個道理和智慧,給與我們每一個忠告和提醒,彷彿就是針對我們生活中身邊的人和事,讓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得到提升。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讓我們知行合一。

南懷瑾先生說,論語這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字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入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在惜字如金的中國傳統典籍當中,從來不缺乏需要反覆品味的經典,從先秦諸子到歷代的經史子集,成為了一代代中國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滋養,為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建立了基礎,閱讀論語這本國學經典,也就是我們在和先聖先賢在對話,讓我們的生命層次不斷的提升,天人合一,大道至簡,道法自然,以人為本,知行合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天不斷的反省自己,改掉自身的缺點和毛病,以天的角度看問題,包容萬物,保羅永珍。站得越高,看得越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效率,做得對遠比做的快重要的多,讀論語,開啟自身的智慧,信因果,重內觀,大格局,不斷的改正自己的不足和短板,讓正向的能量不斷加強,讓缺點和不足不斷的減弱變弱甚至消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世界是分階層和位置的,認清自己的.階層和位置很重要,在不同的階層和位置遵循不同的責權利執行規則。

每天所思、所堅持不懈的遵循論語中的三基點:願每天可以清晰感受到精進,每天所思,堅持不懈的杜絕壞習慣,願生命可清晰的感受到境界的上升。

讀論語是國學入門的基礎,方向正確,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就能最終開啟智慧印記,讓自己優秀成長,敬業工作,生活幸福。努力做到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讀《論語》有感15

《論語》,是一本能教我們怎樣做人的好書,它既是我們的老師,又是我們的朋友。我很喜歡《論語》,因為它讓我回味無窮!

在《論語》裡有很多的名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讀了這句名言,我有很深刻的感悟。我認為做人不能夠強人所難,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或不喜歡去做的事情施加到別人身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例如:小明的一支圓珠筆斷墨了,於是他故意把圓珠筆送給小紅,不料小紅不喜歡他的圓珠筆,但小明仍然拼命地把它塞到小紅那裡。在學校吃午飯的時候,小明發現有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於是他故意把它送給小東吃,不料小東也不喜歡吃那個食物,可是小明仍然是強人所難,把食物扔到小東的飯盒裡。

《論語》真的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大家一定要買來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