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讀論語有感(彙編15篇)

論語2.3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有感(彙編15篇)

讀論語有感1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著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說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麼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儘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為一種高風亮節,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穫。

這七道,耐人尋味!

讀論語有感2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裡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說著,一邊推著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說:“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裡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裡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才說“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為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裡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開啟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裡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裡,鍋裡的情況才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位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3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xx-前4xx),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最古的散文小品,應可遠溯自《論語》。普通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讀論語有感4

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好的書籍,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論,被他的弟子寫了下來,裡面有很多有著大道理的名句,我給大家講一講吧。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告訴我們,學習後溫習、珍惜友誼、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氣,都是很好的。2、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說明君子講道義而小人只顧私利。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好學。

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幾乎每一句都有用處。我在每一天的'放學後總要把今天語數英科的學習內容、課堂筆記都看一遍,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時在玩的時候,我不願去幹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會推給別人,而我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自己想辦法做出來。有時我不小心做錯事了,別人批評我,我不會去頂嘴,因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是一本很有用的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還能讓我們有一個好成績,我們值得讀。

讀論語有感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則讓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只有用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這短短的一則語錄讓我聯想到了我身邊的人,他們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學習,溫習,最終成為一個才華出眾的人。

我們不也這樣嗎?如果我們被憂心煩惱甚至怨恨矇蔽了雙眼,那麼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子曰:由!悔文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則短短的語錄讓我瞭解到了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在探求學問或瞭解事物時,應取誠實的態度,千萬不能不懂裝懂,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孔子,在《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請孔子判定誰是誰非,孔子不能判定誰是誰非,但是這兩個小孩並沒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實事求是。作為中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於後世的人們一直有著指導意義,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受益。朋友,多讀一些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

讀論語有感6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麼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而孔子卻認為,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這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有一次,省裡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思,還上網、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並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讚,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為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是,心裡“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湧上心頭。看著別的同學拿著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鬱悶,也非常想不通:為什麼我這麼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為什麼?而後,在當天下午的一節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裡很慚愧,為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為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現我的措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存在著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後,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偉人,被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的雙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後,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終於成為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為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著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著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後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為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所以,我們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論語有感7

曾陪著兒子一起去讀他們學校組織的《論語》學習班,請來的是同濟大學的中文系教授上課,課上得很精彩,由此讓我開始了對《論語》的再接觸。大學裡曾學習過《論語》,但都沒有這次重讀體會更深。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當時,既沒有電腦,又沒有印刷,“書”是在竹簡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繩一片片串接起來的。這樣,一本《易經》之類的書可能要有幾十卷。而孔子經常反覆翻閱,以至於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翻斷,勤奮學習後又能將所學的化成自己的東西,實踐在自己的人生中。這就是他把學習看成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幾乎家家都有書架,人們卻不那麼愛讀書了,有些書都成了擺設,很少有像孔子那樣讀書如飢似渴,一本書讀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孔子學習,要多讀書、多實踐,繼而從中體會到孔子的“悅”——讀書帶給我們的內心愉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現在,人們交往絕大多數已經放棄寫信,而改用E—mail,而且幾秒鐘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釋出到全世界。就算沒電腦,打個電話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聯絡。可在古代,聯絡遠方的朋友只能用書信,以兩千五百年前的條件,信使傳遞信件的速度與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車、海里有輪船、天上有飛機。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時代人們怎麼出行呢?他的朋友要從越國去魯國拜訪他,就需帶上足夠的乾糧、盤纏,趕著驢車,歷盡千辛萬苦才能見上一面。當孔子見到他久違的好友風塵僕僕來到他家時,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樂”一定不僅在於聚會時的互敘衷腸,它也證明了孔子的`德行與聲望之高,遠方的朋友才會不辭勞苦來看望他。

尤其欣賞《論語·里仁篇》裡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意思是說:看見賢能的人,要想著向他們看齊,遇見不賢德的人,要想著相對照地在內心反省自己。能夠有向好的、賢德的人學習、看齊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實行動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會給自己找藉口說“我已經盡力了”,“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學生冉求就說過這樣的話,於是他就給自己畫地為限,不願再努力進取了。這樣看來孔子所說的“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多麼及時和必要啊!它讓我們就像照鏡子一樣,時常觀察周圍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賢之處,以便及時改正。我想我們身為教師,既要這樣去教育學生,更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誨的去做,我想和諧社會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吧。

讀論語有感8

《論語》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知之,是知也。”每當我讀這句話時就會想起寒假的`一件事。

“咚!咚!咚!”有人敲門了,會是誰第一個來拜年呢?我開啟門,看見姑媽一家人先來,奶奶就叫我帶六歲的小妹妹去玩。我就帶她去堆雪人,正在滾雪球時,她問我:“娟娟姐姐,你覺得我聰明還是你聰明呀!”我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我聰明呀!我比你懂得多。”她又問我:“那我就問你兩個問題,好嗎?”“可以呀!”我心想她是個孩子,問的問題我一定能回答,就爽快地答應了。

她一開始問我:“雪是什麼顏色?”“白色呀!”我肯定地回答。她又接著說:“雪不管怎麼樣,都是白色的嗎?”我說:“只要不加有顏色的東西,一定是白色的。”只見她把雪放在手上,走進屋裡,她手上的雪就溶化了,變成了透明色。“哎喲!”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哪,真後悔。

接著她又問第二個問題:“雪和冰一樣嗎?”這是我沉思了一下說:“不一樣。”她又說:“只要不加任何東西,都不一樣嗎?”“對呀!”我笑著說。隨之,她把雪和冰放在手上,又拿進屋裡,雪和冰都變成了水,她說:“這不是一樣了嗎?”我頓時啞口無言,臉紅耳赤。

這件事後,我又想起了《論語》當中那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從此,我也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最聰明的。

讀論語有感9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雲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裡,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經過不斷練習,終於有一天,他從曲子裡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後,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0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為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為格言流傳於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裡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說:“今天,人們把孝說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蓆;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為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11

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是告訴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和讀書才能有出路,才能改變自己的未來。聽到這些話後,我們絕大多時內心掀起“這些道理我都懂”的波瀾,也可能會產生反感。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學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怎麼學才能成為好學之人?

學習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書中佔有較多比例。在讀完《論語》後,孔子告訴我其中的答案,使我對學習的見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學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訴我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我們要學習的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換位思考,不僅僅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在人際關係出現較多矛盾。

二、為何學?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告訴我們:喜好仁德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拘於小信而賊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說話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在孔子眼中,仁、智、信、直、勇、剛都是好品德,都是我們應該加以修養的。但是,如果不通過學習而明白事理,不能把握其實質,便很容易造成危害,從而由“六言”變成“六蔽”。由此可見,學習的意義非凡!

三、何學?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告訴我們:溫習學過的知識,預習新的知識,可以成為其中的老師。我們可採取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知識後,及時的溫故,及時的思考,重視量的積累,促成質變。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告訴我們: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也是很危險的。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深體會和牢記,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終日而學矣,不如須臾之所思也。在如今的學習型社會中,不但要求我們全面學習,終身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對一些實際問題的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多思考、多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告訴我們: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而感到恥辱,方能成為好學之人。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難題時,要不恥下問。而不是以韓愈《師說》中,那些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好學的人。

學習,不是空乏的獲取知識,而是用知識去充實自己,推動成功。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在孔子認為,思考是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學習的最終結果是學以致用。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學而思,思而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讀論語有感12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於春秋末年,雖出身貴胄然垂髫喪父,束髮失母,幸得賢母教而成英才。時倍臣當道人心不古,有禮崩樂壞之勢,故此論語出。

論語之術者,莫非修齊治平也,前人述備亦,餘若附庸贅述,恐畫蛇添足乃至取枉錯直,使直者枉,所以另闢蹊徑以大略觀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貽笑四方,二者拋磚引玉,以求大家新說。

講《論語》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經典,那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此作著時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更有傾頹之勢,與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如出一轍。在相似的歷史背景下,柏拉圖與孔子都架構了一種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體制,不同的是柏拉圖將權杖交給哲學王,而孔子卻主禮法以為宰者。這種以禮法道德為結構,以高尚個體為單位的社會模式,為日後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奠定了基調。

“禮法”是不同等級的不同行為模式,“道德”則是調節社會關係的潤滑劑,此二者是先賢為促使整體利益最大化而採取的最優策略,圍繞這兩點展開,愚以為《論語》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社會分工與合作。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裡所論述的就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應各司其職,在其位,謀其政。承此而啟後者遂有西漢大儒董仲舒之綱常說,可以說綱常不啻為《論語》中描述的社會模式的總結:君臣、父子、夫妻。層層遞進,權責明確。而仁、義、禮、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屬性,其他的品質皆有益於他人且能緩和社會關係。論語學而篇中更有:“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一個溫和忠厚謙卑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則衣冠安坐於廟堂,黎元勤奮于田畝,每個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將這些君子置於社會的大機器中,社會就會愈發穩固,在生產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穩定的社會具有最高的生產效率。這也是孔子的終極政治抱負。可以說孔子之於封建主義就如同亞當。斯密之於資本主義,馬克思之於社會主義。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並非馳騁疆場的軍事家。而是一位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於後世皆稱其為“萬世師表”。《論語》也大多數以學生求問於老師的體裁來表達孔子的'思想。為何教育在儒家學說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實現其政治抱負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將禮法道德變成社會共識,傳遞儒家理想的社會結構,培養溫文爾雅的君子。在漫漫長河之中教育是儒學戰勝諸家學說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關鍵,當歐洲的知識還被用晦澀艱深、詰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寫、用昂貴的羊皮卷束於宗教僧侶之高閣時。我們已將智慧的種子撒遍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國在歷史中長時間領先於世界也正因為此。而私學之風的盛行則濫觴於《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也。”將知識廉價化、去壟斷化,孔子可謂居功至偉。

至此,《論語》中所蘊含的社會模式的邏輯關係就敘述完備。一個由禮法法與君子構成的和諧的社會機器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經過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這樣大家的完善,儒學的理論與《論語》中的社會結構越來越適應於封建王朝的統治,這種完善的結構使中國的封建社會異常穩定,以至於明清時期我們甚至被這種強大穩定反噬,當然此為後話,並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之內。

餘幼時就嘗讀《論語》,不過心智未開,只解隻言片語。今日再與夫子談心,心胸豁然開朗。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看來今日夫子知我憤悱亦。其實剝掉“大成至聖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類的金衣,夫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如果用《論語》來描述他,我願取“君子坦蕩”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裝腔作勢。不攀附權貴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重感情,卻有原則。對弟子的死悲痛欲絕卻不欲奢葬,甚至拒絕用槨。有時發發牢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還不忘揶揄子路。與古人交心,實在有趣。

讀論語有感13

《論語》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著。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論語》所講的全都是儒教中的精華。

孔子基於親身體會,他提出學習首先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而要做到學而不厭,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又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做學問的第一條就是誠實,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第二條學習要謙虛,不恥下問,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有許多人值得自己虛心求教。而三呢,就是要敢於自我反省,學習“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這樣才能發現並改正自身缺點,促進自我完善。孔子還注意到了時光飛逝,就像日夜奔騰不息的'河水,轉瞬即逝,人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時光。

《論語》這本書,言簡意賅,富於哲理意味。而其中提出的觀點也很正確。可是為什麼在新文化運動中,魯迅,陳獨秀他們又有反儒思想呢?原來,孔夫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都拼命宣揚這個教育主張,從而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西漢的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然而,到了明代,儒家思想便與八股制度結合起來。與孔夫子時的儒學不同,這時已成為封建主義束縛人們思想的教條。而當時的中國人追求民主,當然要反對這種儒家思想了。

可見,每種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只看你把這劍鋒用在什麼地方。

讀論語有感1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題記

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表面上這是說:我(孔子)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處身立世,四十歲時有自己的主見,五十歲時懂得且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時對耳聞的東西能融合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而且不會超越禮教的準則。若再引申則可為修德進學階段:

(1)要有志向學,這個我們大多數人能做到,

(2)為建立自己的基礎思想,以確所立,就是要認定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個也有人能做到。而這中間你可能會對人生、志向、道德等產生疑問,無妨。

(3)四十而不惑,但當你到達中年,又經過十年的學習與礪煉,這時你對人生你選擇的人生之路就沒有什麼可顧慮和疑問了。而這種不惑正源於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四十不惑的人都是能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的人。四十不惑的人也不會因外界的干擾而對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園所疑惑,所以能達到“四十而不惑”“這個境界的人就不簡單了。

(4)則知天命,初讀到這句話,我感到很可笑,”五十“就知道“天命”?那認為這只不過是孔子的一種自我吹噓罷了!但細下一品,又發覺了一些道理。所謂“天命”,不過是上天給你這輩子能做的事,自己的目標,若按現在的六十歲退休,那你五十歲才開始奮鬥,這不是晚了嗎?這時,我們或許該抱著一種“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心態,當然這不是消極,而是一種人生觀,如果我在五十歲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是離理想的實現已經不遠了,那五十歲的自然就可知天命。

(5)為耳順,入耳之事有順,有不順,因為知道哪些不順亦有其道理(由不惑而來),甚至也屬天命(由知天命而來),故能修養到一切入耳為順。

(6)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前六十九年裡,因為做什麼都不會違背禮教,當七十歲時,你就是隨心所欲的生活,你的行為也合乎禮儀,因為心習慣了一切由心而發,就好比習慣成自然,這也是為學修德的最高境界,即思想與道德的融合。

由此也可看出,為什麼孔子被尊稱為“聖人”,因為他做到了這些,他的思考、行為、修養已達到了一種境界,反觀歷史上又有多少人能這樣,現今,又存有多少,在我心裡,這樣的人只有兩位:孔子和陶潛。

總而言之,今天,我要談到的《論語》也是孔子在他生命中這73年裡通過一些親身實踐和長期的生活經驗,以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中和弟子一起總結出的哲理和修養。涉及的範圍廣,內容豐富,堪稱儒家經典。

“百善孝為先”,在歷史文明淵淵長河之中,中國這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國度更放在了第一位。而講究人的道德修養的孔子更是在《論語》裡多次提到了孝順之道。

在孔子主張孝順之道里,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幾句:

孔子曰:“其為人也孝娣,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奇也。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孝娣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來仁。行有餘力,由以學之。“《學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這是孔子眼中的孝。

如今,我們已遠離了產生敬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生活中,父子關係已經不存在和君臣關係的對立,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過時了,其實不是。當初,孔子與顏回、子路一起聊天,孔子說了自己的志向,很簡單的三句話: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志向就是讓老人安頓,朋友信任,年青人懷念。而在這裡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這讓我們想起,中華民族有一種美德叫孝敬!

老者安之,可如今這個時代“安“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人人都想過,可要做到卻並不容易。

現如今,對於老人的安頓,我們或許有著種種標準,買多大的房子,買各樣的高階補品,買多貴的衣服,報無數的旅遊團……,但這樣,老人的心“安“了嗎?這些看似高階富裕的生活,在老人心中,只不過是傳遞著一種資訊,兒子(女兒)生活很好!這一點能讓他們稍安,除此之外,便也沒什麼用處了。

孝順父母,就是將父母養著就好了嗎?

孔子對此也做出過回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如果孝順就是交替父母養著,那狗和馬這些動物也是得到了飼養,如果你只是讓父母衣食無憂,而沒有從心裡去敬重他,那這和養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人說孝,常是“孝敬”,“孝敬”這樣說,由此可見孝與敬是密不可分的,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心中的那份“敬”!可如今人們盡孝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敬,孔子說過:色難,對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顏悅色了,比如,有時,夏天裡,天氣熱,你不讓父母吃上一頓的剩菜,父母卻認為倒掉可惜,非要吃,這裡,雙方往往就起了爭執,在我們心裡可能就會想,這明明是為了父母好,預防他們生病,他們卻要給我發火,覺得很委屈,讓自己心中也竄起一股無名火!這時,自然“色難”,其實,反過來想一想,父母也是為我們好呀!他們怕養成浪費的習慣,讓以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說,並不是所有事父母都是對的,這時,怎麼辦呢?

孔子提出過一個觀點“事父母幾諫,見忘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在與父母的觀點不同時(或是父母錯了),那就應該很輕微的告訴父母,加以勸阻,如父母不同意自己的.觀點,仍然要孝敬父母而不違揹他們,這樣,自己有可能須擔憂操勞,但卻不能怨恨他們。

我們常把孝說成孝順,意思就是孝敬父母,就要順從他們的意願,讓他們內心高興,也就是讓父母安於心。

現在常常有兒女在大城市打拼,忙於事業,把父母接到身邊,父母又不願意離開故土,故兩地分隔,中國有句老話叫:“兒行千里母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很難安於心了,故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時,做為子女,最好能不出遠門,如果非要出遠門,那一定要有目標,這並不是說,父母在時,子女就必須守在父母身邊,為父母盡孝道,平平庸庸地生活,等到父母離世了才開始創業、打拼。不是這樣,因為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人中龍鳳,孔子的意思只是說,兒女在外,無論去哪,都要有個定點且要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比如:今天你因為工作要暫時從上海到成都,那你就應該立即給父母打電話,說你要幾點到成都,途中若有變化,也應該將新的計劃告知父母,好讓父母不要太擔心,這也是一種孝!

孔子所提之孝,大多數還是能值得我們當今社會去運用遵守,但也有少數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限制,而在如今不提倡,如:“父為子隱,子為你隱。”這個的意思是,父母做錯了事,兒子要替父親隱瞞,在當時,這屬於禮的一種,但現在,我們卻不提倡。

孔子十五歲時開始致立於學習,那我想他前十五年一定是在學習品質、修養,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而現如今,我們從三歲弄好上幼兒園,七歲讀國小,在十五歲時知識應該很多了!可為什麼從十五歲開始學習的孔子卻能成為後人推崇的大家。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人的品質德行對他一生的影響有著多大。當然,在這期間,學習的韌勁與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為我們一套獨特的學習之道!

首先,不要成為一個空想家,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天不吃飯,晚上不睡覺,就在那苦苦空想,那是沒有多大的益處的,還不如去學習,是啊,現如今,學生們整天坐在教室裡,認真聽進老師所授知識的人不多,空想的倒不少,總是想著,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晚上看什麼電視,如何出風頭……,那學習又怎能好起來呢?大人們有時也常常抱怨,想看書,但看個幾頁就會覺得沒興致,不是不想看,是看書時想的東西太多,也常常懊惱,便叫自己的小孩,抓緊機會讀書,覺得到了以後,也想看也看不進去。

而很多概念也只有一字之差,人可以有雄心,卻不要有野心,可以有理想,但不要空想,你可以把空想轉變成理想,但勿把理想變成空想。比如有些小女孩會天天空想。可以每天穿不一樣漂亮的衣服,那可以把這個變為理想啊!這樣,你再想起這件事時,就可以不再是毫無邊界的亂想,而是你努力的動力與方向了。

那有了理想,又如何轉化為現實呢?唯有不斷努力地學習。

學習,注重一種方法,為什麼有人讀的越多卻越愚?孔子早已做過解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光學習不思考會疑惑,但如果光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危險!前一句很多人都明白,可後一句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人光思考,但又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就這樣漫無目的地想,對他的成長是不是就存在了危險?就好比一群羊在廣袤的草原上奔跑,但少了頭羊的帶領,那這群羊在危機四伏的草原上就存在了危險。由此說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與思並重,只有勤學多思的人才能不誤入歧途。

但有時,向書本學習,不如向人世學習,如果一但有這樣的悟性,那他則處處可學,不愁無學。

子貢曾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麼能得到“文“的諡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這文也。”孔子說:“這個人聰明勤勉而又好學,不以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文”。

其實孔圉的表現體現的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在孔子的學生顏回身上也體現過。曾子贊過:“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從事於斯矣。”這裡的昔者吾友便是指顏回。

在一個學習過程中,我們能夠學到太多的知識和感悟,可是,人的一生為什麼要學習呢?孔子這樣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變奚以為?”《詩經》過去是在當作教科書的,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之於鳥獸草木之名。“人們能從《詩經》裡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增強你的聯想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勸諫能力。這些道理近處可以侍奉父母,遠處可以為君主解憂,還能認識許多花草植物的名稱,這其實就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態度。宋朝的張載在後來也提過這樣的觀點:“為天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也講的是這種態度,所以,在孔子所提倡的學習之道中,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做一個行者。

溫習,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中最要緊的一點。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更深的知識,那你就可為人師了。在溫習後能發現新的知識的人,在歷史上大多都富有盛名,就拿“顛張醉素”中的醉素來說吧!醉素也就是書法大家懷素,他與草聖張旭並肩,懷素曾一日九醉,時人呼之醉僧。懷素能有這樣的成就完全源自於堅持不懈的苦練,他每天一遍一遍的溫習重複,因為買不起紙,後來就在芭蕉上練字,也成就了一段佳話。而這也可說明,溫故知新的重要。

但現在,學生們在學習中也常溫故,但卻忽略了同樣重要的知新,假如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卻不思考,那也不行,因此,學習積累與鑽研應結合在一起,還能偏廢。

所謂學習之道,講了這麼多,但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領悟,若只一味死學,那你就會不靈動,像一潭死水,也就沒什麼樂趣可談。

對論語之心得,個人而有不同,或淺或深,取之於各人之精神之領悟,惟千從心,而蓋此唯餘所得。

簡言之,借孔子一言:“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最簡單的,也許是最難做到的。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以用行動告訴我們“想成才,先成人”這個質樸的道理。知識對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但人的本身修養與本質卻更珍貴。這或許就是論語的真諦了吧,孔子為師授學的準則了吧!

如今,再翻開這本敦厚歷史的幾千年前智慧的結晶,透過塵埃,我們彷彿看到一位智者睿智的目光,突然覺得這本書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在質樸裡透出一縷縷人性的光芒。

讀論語有感15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並對我說:“孩子,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你有時間多讀一讀。”我以前也聽說過《論語》這本書,但是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內容,於是捧起書翻看起來。我驚訝地發現,很多我聽過的話都在這本書中出現,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這些原話,而且有詳細的解釋,告訴我們這些話是什麼含義。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而且要講信用。讀完這段話,一件幾天前剛剛發生過的事情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我有一支非常漂亮、很好用的自動鉛筆,很多同學都很喜歡。我的.好朋友王強也想要一支。他對我說:“你能幫我買一支同樣的筆嗎?”我滿口答應,說:“沒問題,我今天放學就去幫你買。”然而,放學的時候,媽媽來接我去吃晚飯,我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第二天來到學校,看見王強,我才突然想起昨天答應幫他買筆的事情,可是我不好意思說忘了,於是對王強說:“昨天那種筆賣完了,今天我再去看看。”可是到了放學的時候,由於我在教室做值日,等我急匆匆地趕到商店,已經關門了。第三天,王強沒有問我這件事,我心想:“他一定也忘記了讓我幫他買筆的事,我也不用太著急了,什麼時候有機會再去買吧。”就這樣,幾天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直到看到《論語》中“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誠實、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即便由於自身的某些原因沒有做到,也要誠實地對別人講清楚原因。只有自己遵守諾言,才能讓朋友信任我,成為真正的好朋友。當我想到這裡,就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對媽媽說了一遍,媽媽欣慰地笑著說:“好孩子,你能想通這個道理真好,做人就是要從小養成守信用的好品質,這樣無論你將來長大了做什麼事,都會擁有很多真正的好朋友。”我聽了點點頭,對媽媽說:“我現在就去幫王強買筆。”就這樣,雖然遲到了幾天,但是我終於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當我把這支非常漂亮的自動鉛筆交給王強的時候,看著他開心的笑臉,我不由自主地也笑了,心裡感覺輕鬆極了!

從那以後,無論我做什麼事情,心裡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兌現自己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