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

詩詞集1.6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

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1

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表達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但也有相同之處。兩者都採用北曲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劇曲又稱之為樂府。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頂峰,我曾讀過唐詩、宋詞,這次看到這本新版的《元曲三百首》就借了。

以我的水平免免強強地讀完了《元曲三百首》,這本元曲,本應細品慢嚼,限於時間,不求頗解,只求瞭解。所以這讀後感也只能硬拼強湊而成。

也許是研究元曲的人較少,這本《元曲三百首》只有註釋,沒有譯文和時代背景,書中的元曲在國小古詩必讀和課本中很少出現,讀起來有些費力。建議給國小生讀的元曲不要這麼多,100首就夠了,最好能像宋詞唐詩那樣加以譯文和背景。

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2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開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原本“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元曲三百首國小讀後感3

最近,應於語文積累的需要,我決定先背一本元曲,不過,我對元曲比較陌生,應為之前從來沒有承受過元曲,故感到很新奇。著名的文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一代必有一代之文學。”相信大家對唐詩、宋詞都比較熟悉,文學,乃一個國家對他的文化的代表,你想,那美國能有唐詩嗎?顯然是不能的,我泱泱大國,有著五千年淵源的歷史,但是無法有一種文字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情,這種蘊含著一個朝代的文化底蘊的文字就應用而生,你看那現在這外國人對中國的宋詞、唐詩,都很好奇,都很敬仰,關鍵,他們實在沒有呀。我苟認為無論哪個朝代的文字都有獨特的風氣,列如:漢詩的雄氣,初唐的華美,盛唐的浪漫,晚唐的憂愁,宋詞的.豪壯(太多了),元曲呢吸收了前面羅列的文采,採萬家之筆,吸萬家之風,獨成一體,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希望什麼時候,如今的社會能夠應用而生一種獨特的文體,傳承下我們中國的文化,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還是靠我們現代的人呀!

我只想強調一句話——天下的文章,皆好,取長補短,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