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文章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

我們每個人想要突破自己就要學會給自己勵志,多看一些勵志文章,那麼突破自己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兩分鐘改變自己

「美好的人生沒有時間讓我們悶悶不樂。每天改變1%,三個月後,就可以邁向前後判若兩人的巨大成長。能夠改變第一個1%的人,當然也可以堅持到最後,改變最後的1%。踏出改變1%的第一步,是改變人生的祕訣」。

兩分鐘改變自己,藉由以下七個思考打破原有的常識。

一、體驗拋開常識的快感

常識有一定的重要性,有了常識你才能辨別什麼行為是正常的,才能辨別是非對錯。但是常識絕對不是絕對,許多你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但如果你相信了常識告訴你它不可能達成,那麼你也就真得無法達成。

試著拋去過去習以為常的常識,當你發現常識不再是常識,你便能夠體驗當中的喜悅。

二、「辛苦總有一天會獲得回報」是謊言

許多成功人士告訴你:「辛苦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一天。」,這句話只對了一半,真正重要的關鍵是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必須是你熱愛的,當你做的事情並非你熱愛的事,即使你付出千分萬分的努力,仍然很難成功。

三、讓自己成為成功的案例

要堵住別人的嘴最好的方式便是讓自己成為成功的案例,一旦你成功了,過去那些懷疑你的人所說的話便會煙消雲散。

別試圖模仿他人,而是要選擇走自己的路,只有走自己的路你才有可能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四、用身體去感受,比用頭腦思考更重要

當你成為一個領域的佼佼者時,你便會開始進入用身體感受的境界,碰到問題時,你可以不用思考,身體便會讓你自動感覺可能是哪個地方出錯了。

身體的感覺是一種直覺,而這仰賴你變成出類拔萃的那一天,要將自己訓練到用身體就可以做出反應的專家。

五、能擁抱更出色的信念,才是真正的勇氣

「真正的勇氣,是在遇到更理想的信念時,可以毫不猶豫地改變原來的信念」。

別抱持著食古不化的僵固思想,而是要懂得適時轉彎,讓自己像個變形蟲一樣,可以隨時適應外在的環境。

六、不要當唯一,立志成為第一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這樣的思考有時反而會讓自己受害,一旦你常常抱持著「我要成為唯一」的思考方式,便很容易讓你說服自己安於原本的現狀,「我是唯一」的思想常常會讓人以為自己不需要改變。

換句花說,你應該以「立志成為第一」為目標,絕對不要為了逃避成為「第一」,而利用「唯一」當成阻礙自己的藉口。

七、做自己很不喜歡的事,可以發現自我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也熱愛的事,但有時候去做那些你討厭的事可以讓你發現自我,去做那些不喜歡的事可以會讓你發現自己更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你必定會有新發現。也許原本認定是自己的優點,其實只是誤會一場」。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別拿你擁有的,去限制你無限的可能

作者:李尚龍

如果你手上拿了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什麼

這個問題,最先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問了很多人,他們的回答無非就是:喝了、倒了、潑了、撒了。於是,忽然想到了身邊一個哥們兒故事。

第一次遇見C,是在網上。那時我還在當老師,抽風想要去拍一部微電影,於是我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說如果你想拍電影,無論你是否有專業,只要你還有演員夢,都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團隊。

C是一所酒店大學的學生,那裡的學生幾乎大學四年的狀態,都在玩著遊戲或者昏昏欲睡,他也是一樣,無聊的刷著網頁,然後思考著畢業後要去哪家酒店幹活。

C給我投了一份簡歷,然後很快的,我們就坐在了一起聊劇本。起初他只是想跟女一號搭戲,但因為他長的好看,我們幾個討論過後,堅定地認為男一就是他。就在他加入我們劇組的第一天,他開始勤勤懇懇的跟著劇組跑戲,一次半夜拍到了兩點多,寒風瑟瑟下,我和兩個攝像帶著他,拍天橋的戲,凍得手不停地發抖。進賓館後,很快,我們的手已經不能動了。他點了一根菸,淡淡的說了一個字:操。

我說,不行了吧。不行了以後就別走這條路了。

他說,凍得真爽。

半年後,我們成功開啟了第二個專案,拍攝第二部電影。C從主演,變成了幕後監製,他開始籌劃著前前後後的事情:地點、時間、物資分配,偶爾,他還會提出一些分鏡頭的建議。再過了半年,我們成立了龍影部落工作室,C成為了合夥人,做起了真正和電影有關的事情。

第二年,C從酒店學校畢業,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討論去哪個大酒店當服務員,去哪個小酒店當經理,去哪個國家申請相同專業的時候,C毅然的開始走進電影圈,走進了博納,當上了製片人。因為之前大學四年有過一些電影底子,於是很快就被電影界認可。

過了很久,我們在一家酒店拍戲,看到了他的朋友,已經當上了經理。經理看到他,大喊,這不是C嗎?怎麼開始拍電影了!

C笑著應付了兩句,回到路上,他跟我說,要不是他當時來劇組實習拍戲,說不定也在做酒店。真的不知道現在的自己在哪裡。

我說,做酒店也挺好啊。

他說,那畢竟我不是太喜歡啊。

曾經有很多大學生問過我,我學法律的,以後能不能當主持人;我學美學的,以後能不能當歷史學家;我學電氣的,以後能不能當導演。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職業,但我的回答都是,能。

因為這三個例子,分別是撒貝南、易中天和高曉鬆。

我們走進大學校門,原本是想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廣,可惜的是,當我們被迫或者不得不選擇一個專業的剎那,忽然發現,自己的視野變小了。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要為專業課服務;我們的未來,一定要和專業有關;甚至找工作的時候,別人第一個問的是你是什麼專業。可是,誰規定,一個人大學被分配的專業就一定是自己以後要做的路。誰規定,一個人上的大學種類,就一定要從事相關的工作。

沒人。

或許,你學的是機械,可如果你喜歡英語,為什麼不在大學四年去自學英語,多參加英語社團的活動,去參加大家都能夠參加的英語比賽去證明自己的失利,然後通過這些比賽,認識一些圈裡面的朋友,從而淡然跨界。

或許,你學的是英語,但你喜歡影視,那為什麼不去讓自己多去劇組實習,多認識一些圈內的牛人,或者,趁著別人都在玩的時候,準備考一個電影學院的研究生。

我本科學的和英語沒有任何關係的專業,那年我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現場幾乎都是英語專業的學生。當我勝過他們的時候,他們開始問,你又不是英語專業的,怎麼英語學的這麼好。

我說,因為我肯花功夫。你們每天學五個小時,我就學八個小時;你每天背一百個單詞,我就背三百個。

路是自己的,越走越寬,或者,越走越窄,是你自己決定的,跟你所擁有的無關。

既然如此,為何要用現有的東西,去限制自己的選擇和未來呢。

回到開篇的問題,如果你有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嘛?答案很簡單,你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沒關。這杯水,可以是我們的工作、是我們的專業,是我們的學校,總之,是我們現有的東西,可是,多少人都只是盯著這杯水,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生活的目的。

的確,當你有杯水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放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跑去追去放肆去流浪去走南闖北,而不是因為一杯水,而停止了步伐,限制了你有的界限。

生命既然有無數的可能,那麼,為何要一杯水限制自己的步伐呢。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厲害的人?

因為要招聘的原因,我會跟很多在校生、應屆生、工作幾年的人交流。在跟不同年齡人接觸的過程中,有一個事實讓我感到可惜——從離開學校的那一天起,很多人就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意識。

學業結束,心安理得地過上“自己賺錢自己花”的自由日子,然後過兩年,發現這個行業沒有晉升空間,轉行又缺乏經驗,於是再呆上兩年,又沒有積累到新的經驗,卻把膽子養小了,把習慣養懶了,雄心壯志也就泯滅了。這就掉入了一個負迴圈,因為沒有機會而沒有經驗,又因為沒有經驗而沒有機會……

對於一個學習能力強的人,迴圈恰好相反,因為學習而獲得經驗,因為更多經驗而獲得更多機會,因為更多機會而更開心地學習……說起來很虛,但你會發現身邊充滿熱情的人,往往在這個正迴圈裡,而天天抱怨吐苦水的,通常處於負迴圈裡。

對於MK來說,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不是複習計劃,而是一種一次又一次的征服和試探。譬如,堅持用Photoshop去P圖而不是美圖秀秀,遇到問題去百度去維基百科,堅持看只有英文字幕的電影,我真的在這些事上獲益良多。

大部分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

我大學讀的是工科,因為喜歡看美劇,而被報社招進去了,同時被安排了一個任務,寫一篇美劇《廣告狂人》和職場相關的稿件。然而,我從來都沒有寫過超過20xx字文章。

於是,我翻出了這個職場專欄之前所有的文章,研究一篇5000字文章的結構。最後,我找到了模仿物件,終稿的段落數跟樣板完全一樣,開頭鋪陳,中間分論,再來個轉折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我第一篇稿,它沒有經過大改就發表了。

看起來很順利,但如果沒有模仿物件的話,我是寫不出一篇符合要求的稿件的。我更可能是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電腦前,看完一篇又一篇的資料,不知從何開始,打字又刪掉,然後開始抱怨沒有人教,或者向主編推託“我都沒寫過”。

這只是個很普通的經歷,但幾年以來,它形成了一種信念,每一次遇到從未做過的事情,使得我可以始終保持淡定,找到模仿的物件,在這個基礎上修改和發揮。

你的同齡人往往就是你的老師

大人物的成功,都有著時代背景的原因,但同齡人不同,我們經歷的是同一個時代,我們受到的阻礙和啟發都非常相似。所以每一次當我遇到比我優秀的同齡人,我都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達到,為什麼我沒有想到,他是怎麼達到的。

也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那些優秀同齡人的辨識度非常高,去了解他們在不同時期的想法,借鑑他們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過程。我的方法是,成為他們微博和部落格的常客,反覆思考他們面臨的困境,反覆理解他們所做出的決策。通過這樣的思考,將他們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將他們犯的錯誤用來警惕自己,磨礪自己對大方向的判斷力。

當你一個人在奮鬥的時候,跟同齡人交流,向同齡人學習,更容易找到參照物,找到老師,排解孤獨,破除不必要的迷茫。

不要對老師要求太高,老師只是幫你入門,進階要靠自己

對於我來說,真正把我引進門的老師,在那個領域未必是最優秀的,只是他剛好懂一點,也剛好願意分享,也剛好在我想學的時候出現了。

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社交媒體,懂得社交媒體的所有概念和意義,是因為一個所謂的“營銷導師”。他組織了一個沙龍,為了拓展他的客戶,他當時說的很多社交媒體的觀點,震撼了我很久。現在回想,這些觀點不無誇大。但就是這一次沙龍,對一個還沒畢業、從未接觸過網際網路世界的女生來說,已經足夠腦洞大開的了。

再舉一個例子,我是通過很正規的培訓班學的,但我的老師只是告訴了我化妝的整個流程,他們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在怎麼向學生兜售化妝品。最後,我依然學會了化妝,並且以化妝師的身份出現在微信上。

這不是為了說明我有多牛,而是老師的功能往往只是幫助你入門,進階是要靠自己的。不要認為跟著一個不好的老師,就學不到東西。

自信,是通過學習得來的,跟性格無關

很多很多的人,認為自己不自信,認為這是一個性格缺陷。你遇到困難就退縮,你面對新的情況就束手無策,這不是缺乏自信,而是缺乏學習能力。

對於MK來說,自信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艱難的學習中,一次又一次征服了新領地,逐漸形成的一種“自己能行”的信念。自信,是由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確立起來的,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死磕之後得到承認支撐起來的。沒有自信,很多時候只是一句藉口。

學習學習,這是我對自己打氣,也常常跟團隊共勉。我以前以為創業是由拼搏組成的,但更多時候它是由學習和等待組成的。學習一件沒做過的事情,然後,等待它被做得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出彩。

標籤:勵志 文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