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職場勵志

企業職工勵志文章

作為一名企業職工,我們總能從一些經典勵志的職場文章中學到很多,那麼企業職工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職工勵志文章

企業職工勵志文章:和領導關係的四個不同層次

一提起下屬和上司的關係,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庸俗化。認為下屬和上司搞關係,就是巧言令色、溜鬚拍馬、結黨營私,是為人不齒、見不得光的事。其實,下屬和上司本身就是一種關係,是客觀存在的,不是想搞不想搞的問題,而是如何把它搞得更好的問題。

按照孔子的理論,我們不妨也把下屬和上司的關係分為四種:共事、共求、共創、共享。

第一個層次,共事。也就是說,上司和下屬的關係完全是工作上的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八小時之內,上司派活,下屬幹活。八小時以外,各回各的家,互不相干。這是最簡單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下,上司對下屬往往用稱職和不稱職來評價,下屬對上司一般用可敬不可敬來形容。

第二個層次,共求。說白一點就是上司和下屬有共同的追求。這個追求包括工作上的追求,人生上的追求,或其他方面的追求。有了共同追求,上司和下屬自然會有很多的共同語言,在共事的基礎上,可以一起謀一些事。能夠和上司共求的下屬,一般都是比較有思想、有主見,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善於為上司出主意、想辦法的人。如果上司和下屬有了共同的追求,工作關係就會更進一步。上司會把下屬視為貼己,下屬會把上司看作知音,相互支援共謀前程。這種關係下,上司對下屬會用可重用和不可重用來衡量,下屬對上司則會用可信賴不可信賴來比較。

第三個層次,共創。共創什麼呢?當然是共創大業。如果說第二個層次關係上,上司對下屬是任用,那麼到了這個層次,上司對下屬就是依靠了。如果說第二個層次關係上,上司重用的是下屬的才,那麼到了這個層次,上司依靠的就是下屬的德了。處於這個層次的上司和下屬,基本上沒有了上下級的嚴格分別。上司對下屬是絕對信任,言聽計從;下屬對上司是無比忠誠,肝膽相照。兩人可謂是同進退、共榮辱。這種關係下,上司對下屬會用可依靠不可依靠來檢驗,下屬對上司則會用可追隨不可追隨來度量。

第四個層次,共享。共享什麼?共享“蛋糕”,甚至共享切“蛋糕”的“刀子”。這個時候,上司和下屬之間通達權變,不分你我。所以說,下屬和上司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平常我們認為靠吃喝送禮形成的那種庸俗的關係。這種庸俗關係也有,甚至很盛行,但層次不會高,最多比第一個層次稍高一點。而要達到第二、甚至第三、第四層關係,則須用心、用情、用才、用德。把下屬和上司關係庸俗化的人,表面看很會搞關係,其實根本搞不到點子上。

想和上司搞好關係又苦於搞不好的人,不妨好好悟一下《論語-子罕第九篇》中孔子的這段話,包括本文的詮釋,或許有點用。

企業職工勵志文章:每個單位都有三種人

每個單位都有三種人,一種屬牛,與世無爭,只管幹活;一種屬豬,好吃懶做,無所事事;一種屬狗,上躥下跳,不咬便叫。

如果屬牛的生氣勃勃,屬豬的也不敢偷懶,屬狗的就會夾起尾巴,這個單位必定發展有望;

若屬牛的沒精打采,屬豬的方便自在,屬狗的必定神氣,該單位就要走下坡路了。而三種人的地位直接決定了一個單位的“屬相”。

“牛”的多了,單位就會有些牛的色彩;

屬“豬”的多了,單位就不免有點豬的模樣;

屬“狗”的多了,單位便具備了狗的特點。

人都是或多或少點“劣根性”的:少吃點虧、多佔點便宜是一種下意識的傾向;陰奉陽違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滋生出的怪胎,領導面前表功,同事面前賣乖,自以為是,拉幫結派是相當一部分職場裡大事幹不了,利益想佔完的屬“狗”人的真實寫照。

真正“豬”的未必會很多,因為隨著競爭的加劇,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屬豬的也需要偽裝,如果再明目張膽地“好吃懶做”,恐怕連口飯也沒得吃了。

可是,屬“狗”的永遠不會絕跡,思想不在工作上,眼睛盯著別處,總認為自己會幹的醜事別人都會幹,每天不是計劃怎麼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而是費盡腦汁的謀算怎樣把一桶水攪渾,其實這也正好像所有人宣佈了它自己的醜陋一面,每天動不動就上竄下跳、張牙舞爪、汪汪汪亂咬,一個勁地表現自己的“善良”,惟恐別人將他埋沒。

因此,只要是在一個相對正常的單位裡,有很多的人實際上成了一種兼有豬與狗特點的兩面人,隱蔽性和欺騙性越來越大。而由於這樣的人往往能得到不菲的利益,所以使真正“屬牛”的人越來越少。

其實從管理上來說,要想使一個單位能夠生存、發展,就必須千方百計地讓屬牛的人得到好處,受到應有的尊重,以伸張正氣,保護這部分人的工作積極性。

另外,必須看清屬狗的人的本質,不至於被其“會叫”的假相矇住雙眼,限制其“只說不做”的話語權力空間,甚至可以放它回森林,讓它和自己的同類們天天聚在一起,不停的汪汪汪亂咬也罷,不要讓它在人群裡肆意妄為,杜絕狂犬病在單位裡蔓延,同時讓屬豬的人現出原形,通過嚴格的群眾監督和制度約束讓其沒有偷懶的機會。

只有這樣,一個單位才能祛除屬狗的邪氣,不沾染屬豬的惰氣,形成以屬牛者為代表的正氣。如果再加上管理者本身的靈氣,發展壯大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企業職工勵志文章:養成世界上最簡單的習慣!

「正向說話術」是什麼?如何讓一名業績掛零的美國運通日本分公司業務員,創下20億日圓的業績紀錄?事實證明,說好話是驅動自己付諸行動的啟動鈕!

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工作上層出不窮的問題。正在閱讀本文的各位,算是非常認真面對這些問題的人,也或是為了要突破現狀,正尋求有幫助的資訊吧?我也曾經是其中一人。

我曾在美國運通的法人營業部門工作,負責每年開拓新的法人客戶,業績目標上看數十億日圓。接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對市場開發的困難早有心理準備,但因這家公司深具品牌魅力,所以我總認為只要努力去做就沒問題。

然而現實卻相當嚴峻。潛在市場確實很大,但要從市場開發做起,恐怕來不及達成業績目標。更何況,原有市場的障礙太大了,前所未有的業績目標簡直是天文數字,沉重的壓力讓我每天過著愁雲慘霧的日子。尤其每週的會議,更是讓人心情沉重……,就在我支支吾吾報告時,再度被追問:「說結果就好。時間?地點?數字?」我真的整個人癱軟無力。

在這期間,我看了無數的MBA教科書、達成目標的技術書籍,接著又去上訓練課程,結果幾乎完全無效。就在這時,兩本書改變了我的命運。第一本書是齋藤茂太的《一句話改變人生》、第二本書是《讓你受人喜愛的魔法話語》。

正面話語可自我激勵

兩本書都在講一件簡單的事:拿音樂來說,聽愉悅的音樂,心情就會變好。我發現話語也有同樣的效果。想讓心情開朗起來,就有意識地說開朗的話,到頭來「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發現這個道理時,我真的恍然大悟。這兩本書教我的事,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話語優先一切;

二、話語會對心靈與行動產生巨大的力量;

三、現實將如實反映話語。

總之,我立刻付諸實行。雖說執行,但也只是將日常生活中說的話改成正向的好話。真的只是稍稍改變意識而已。例如,當我想著「真不想起床」時,我會說出「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說話必定伴隨著感情,因此即使心態很難一夕之間改變,但只要改變話語,就有可能將自己的「心態」調整為自己期望的狀態。

舉例來說,當面對顧客無理取鬧的客訴時,我會精神奕奕地說:「這樣很好!」無意識地將心中的球投向正面方向,接者感謝提出無理要求的顧客:「因為您選擇了敝公司、和我們簽約,我們才會接到您這種要求,所以我們非常感謝您。」就這樣站在客戶的立場,開始思考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我悲觀地脫口而出:「又來啦!……」心中的球就一路往負面方向轉去,而且停不下來。結果陷入自己的迷思中,在原地打轉,沒有任何進展。倘若各位是客人,會想向哪一位工作人員購買商品呢?如果你是上司,你會拔擢哪一位當新設部門的主管呢?

思考模式將影響氣度

我們每分每秒、聽說讀寫,都不斷在思考。這種平常使用的話語會形成思考模式,而這個模式會決定心中的第一聲或反應模式,進而形成我們的「氣度」,也就是「思考與反應模式」。平常若無其事使用的話語,會形成氣度,進而反映在「人格、風格、品格」上。

理解這件事、並實行之後我有什麼改變呢?首先,很多事起了變化:約談次數增加了,洽談內容的速度變快了,簡報後的簽約率也提高了。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協助者,不但問題獲得解決,案子也有所進展。

一回神,從年度開始僅僅四個月,我已經突破了前人未曾達到的二十億日圓業績。在部門裡我也是第一個達成日系企業或外資企業完全採用本公司商品的目標,猜想周遭的同事大概比我還驚訝吧。曾經灰頭土臉的我,竟然短短四個月就一躍成為頂尖業務員。

第二年,我也同樣順利突破二十億日圓的業績,這正是改變自我形象所達成的最大好處與成果。後來我才知道,利用話語改變心態,這在心理學用語裡相當於自我形象的「重新定義」,看起來或許很難,但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習慣:其實只要永遠說「正向的好話」就好,自我形象也能從「大概辦不到」改成「一定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