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職場勵志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職人,就應該多看一些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那麼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在職場上一定要絕口不提的話

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注意,尤其是在交談的時候,人常說多說多錯,確實有其道理性。因為人一旦閉不上嘴巴拼命說的話,往往他就很少動用大腦思考那些語句說出之後會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影響。有一些事情,即使法律沒有禁止你,請你也不要到處去說,尤其是在職場上。

1、健康狀況

法律禁止醫院與人資部門洩漏你的健康資訊。當他人發現你有,或曾有過,健康問題,他們會傾向改變態度——待你有如病童或將你屏除生活圈。

2、機密資訊

嗨,你知道誰被炒魷魚嗎?就是你——因為你沒辦法保密。以下3件事也要小心:

履歷表是否需要新的首字母縮寫。

即使憎恨同事也不能說出口。

找工作的網路訣竅絕不能示人。

3、離職想法

當找尋新工作時,絕不能讓同事知道。大嘴巴或惡意都可能將訊息傳入老闆耳中。

可能結果:當真的離職前,你已經被炒,或是無聲無息地被排斥–朗恩就曾有過類似經驗,他向同事提及他與妻子正考慮是否其中一人需要離職;其實他只是想想,尚未打算遞上離職單。

“48小時內,我從辦公室玻璃窗注意到每個會議都沒有邀請我–每個人都在場,就除了我。”他說道。“每每談到關鍵議題就打住,排斥更是顯而易見。”

當他終於離職時,大家都很震驚。他明白表示受到的傷害,但大家堅持他們並無意識到自己的作為。“決不要透露你的離意,否則下意識,大家會表現的好像你已經離開。”

4、發洩情緒的網站

假如你有使用社交網站或部落格表達你對私人生活或工作不滿情緒的習慣,決不要讓同事知道連結。你將必須清除留過的不雅網路言論,以及從今開始停止這麼做。

5、心事

電視肥皂劇很有趣沒錯,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上演就沒那麼好玩。假如你因分手而淚眼婆娑,然後下星期又因新戀情而手舞足蹈,將會打壞你的名聲。別人對你的愛情生活沒那麼感興趣,而且也會導致他人無法分割你的感情和專業生活。

6、政治議題

你已體認過與家人吃飯時所聊的政治議題如何失去控制,你還要讓這種戲碼在工作崗位上演嗎?謹記你的家人有義務無條件愛你,但同事可沒有。

7、薪資

金錢在我們文化中是一個相當奇特的話題。我們渴望打聽到別人賺多少錢,本身卻沒洩漏的打算。薪資與身價有關,當你的薪資被公開,大家就會開始臆測你的身價到底被高估還是低估,以及為什麼你有資格領的比相同能力的人多。

“壞老闆、瘋狂同事、和其他辦公室白痴”此書的作者維琪奧利福也告誡,此舉會導致績效被低估。“每當你的老闆打算給你獎金,你不會想要同事到處哭訴你並‘不需要這筆錢’。”避免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絕口不提。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作者:擺渡人

去經歷幾次嘗試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並堅持做下去,這種概率很小。能把一份工作當做一種修行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值得去做和熱愛的事情本身已經不多了。

早年有一份“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我也不止一次聽到朋友說:“我先做著這份工作,等過幾年,我積累了一定的資源,我就瀟灑瀟灑,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人們這樣說的時候,頗像一個男人滿臉嫌棄地提到自己的糟糠之妻的語氣。當下的工作,往往被當作用來走向未來的墊腳石,想起來的時候總有那麼多不情不願勉為其難。

我們的內心,對它是多麼不忠啊。

在這個鼓吹天才的時代,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夠聰明,卻願意以一副不踏實不勤奮不忠誠的態度來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好像只要換一個地方,換一份工作,換一種生活,我們就會過得比現在好很多。

我們極力地讓人相信:“工作不出色,不是我的錯,而是我眼前的工作壓根配不上我。”

這種態度從何而來呢?

大約是起源於國小老師說“你孩子不笨,就是不用功讀書”,然後做家長的聽了心裡很舒服吧。

一個“不笨”的孩子,帶著他沾沾自喜的小聰明,一路輕浮到底,最終一事無成。

這是很多人的人生寫照。

在美國,有一個女孩19歲就被魅力雜誌評選為“全美十大最佳著裝大學生”,她叫瑪莎 · 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t)。

出身於貧民窟的瑪莎10歲就做保姆補貼家用,直到15歲因相貌出眾成為時裝模特,19歲出現在香奈兒的舞臺上。

瑪莎因其優雅精緻,一度成為美國高階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可誰也沒有想到,因為股票經濟糾紛,這位絕世美女竟然鋃鐺入獄,人生直轉急下。

在女子監獄服刑的瑪莎被分配打掃衛生,這聽起來和她從前的工作有天壤之別,簡直是直接從雲彩上掉下來。

然而瑪莎對這份工作毫不懈怠,她拿出做明星的勁頭做了一名清潔工。在監獄裡,無論原來怎樣髒亂差的地方,只要經她清理都會變得一塵不染。

她清理的,不僅是地板,還有自己的心。

當她出獄的時候,人們看到,瑪莎的腰桿依然筆直,笑容依然燦爛。這是一個忠於工作的人應有的坦然。

工作是一種修行。

這是日本韜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觀點。

他說:“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

無獨有偶,日本實業家鈴木正三說:“工作坊就是道場。”基於對禪宗智慧的深刻體會,他希望人們能夠吸取禪宗的智慧,把勞動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鍛鍊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性,藉助勞動來證悟自身的價值,並通過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昇華。

他們所說的,都是一種在日本倍受推崇的“工匠精神”。

乍聽“工匠”一詞,有人覺得它專指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人對工作執著,忠誠,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實這種精神,我們不必去向日本學習。翻一翻文史書,我們會看到屠夫庖丁怎樣遊刃有餘地殺牛,駝背老人怎樣那些竹竿告訴孔子粘捕知了的訣竅,也會看到賣油翁怎樣地讓油從錢眼裡穿過而不濺出一滴。

原來,早在瑞士手錶和日本馬桶之前,中國是“工匠精神”的時候發源地。

曾經,對於工匠精神,我們也是津津樂道的。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並把它做到極致。

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平凡的你將變得不平凡。

有個河南的小夥子,大學聯考落榜了,只好去做一個打工仔,好幾年都一事無成。他對人生沒有很巨集偉的計劃,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技能,除了喜歡做點麵食。

乾脆他就去學習做麵食,到專業學校拜師學藝。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只管埋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一年下來,他已經將手中的麵糰玩到得出神入化,可以雙手雙管齊下同時擀出十二張餃子皮,可以輕鬆做出一桌全面宴,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可以把拉麵拉到在一根針眼裡穿過20根。

憑著這個獨門絕技,他成為了迪拜的一名高階麵點師傅,並由此接觸到了世界各國的王室成員、政要以及體育和娛樂界的頂級人物。

他曾得到俄羅斯首富、石油大王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的親身召見,也曾獲得華裔丹麥王妃文雅麗的青睞,連頂級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甚至帶了十多位朋友,也特意從英國趕到迪拜來品嚐他做的小吃。

他還曾親手教會泰國夫婦做餃子,教會美軍駐海灣地區前總司令施瓦茨普夫做蘭州拉麵,為好萊塢聞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表演拉麵絕活。

有一回,他給美國國務卿賴斯表演拉麵穿針,一個針眼穿入20根拉麵,讓賴斯看得目瞪口呆,給了他1萬美元的天價小費!

他就是馮三峰。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要你認真對待,它就是你修行的所在。

我們與其抱怨生活,不如試著全神貫注於一件事,然後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鍛鍊自己的靈魂,進而培養具有深度的人格。

一隻油膩膩的盤子在你的洗刷下變得光亮如新,一塊髒兮兮的地板在你的擦拭下變得清爽乾燥,一件小小的工藝品在你的打磨下發出柔和的光,這些,都是你的功德。

工作是一種修行。你對待工作的態度,會實實在在影響你的人格和氣質。

長久地做下來,沒有一份工作不是枯燥的。然而,有些人退了休還抱怨不止,一臉的疲憊不堪,而另一些則表現得精神十足,意猶未盡。這是因為他們在同樣的工作中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不要總打算用業餘時間發展興趣,休閒娛樂,不要把工作當成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把眼前的小事做好,是對自己,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忠誠。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與艱難工作為伍,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作者:東方贏

1

最近幾年,各種同學會的邀請多了起來。從各種同學會裡,我們可以察覺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一些以前上學時成績馬馬虎虎的人,在30到40歲的這十年,都有非常戲劇性的發展,成了中小企業的老闆或有實力的機構高層。他們在參加同學會的時候,都會大大方方的支付贊助費。

而另一些讀書時的優秀學生,走進社會多少年後,卻成就與地位一般般。可見人生的逆轉,就潛藏在人生的各個節點上。小時候會讀書的孩子,因為腦筋都不錯,自然就練就一身察言觀色的小花招,也學到了學習與生活上的小竅門。換言之,這些人都具有小聰明。

那些落第生的情形正好和優秀學生相反。他們成績不佳,不會念書。所以他們不斷重新開創。碰到挫折,他們不會傷心,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傷心。常在不如意中打滾,更讓他們看清了社會的底層,意外懂得解讀人心,善解人意。所以他們不自負、不自誇,從不認為自己是最好的。

別人看來可能很難,可是他自己卻不覺得。對他們來說,那隻不過是種磨鍊。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成了這一行業的第一第二。有了成績,自然就有信心。由於他們做事都是出於自發,所以即使下一個工作的困難度更高,他們一樣心平氣和、迎難而上。如此一來工作的進展,自然會逐漸往好的方向延伸。

反觀那些優秀學生呢?由於他們從小就懂得察顏觀色,長大後處事格外世故。總是可以在瞬間經過篩選,並找到不需特別費心力的工作,輕鬆應付。也就是說他們非常懂得逃避艱難的工作。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時,便不知所措了。

2

遭遇困難與挫折,雖然客觀上不是什麼好事,但在主觀上不要看成什麼壞事。大德大勇大智的養成,大多因為經歷困難、挫折的啟迪與磨礪。

人易流於舒適安逸。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人習於迴避艱難的工作。面臨21世紀大變革期,很多機會往往以困難的面目出現。所以主動的選擇艱難工作更有意義,也是上上之策。如此才能抓住別人不易看出的機會,如此你的潛力才能發揮出極限。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人類也是如此,一類人選擇艱難的拼搏,一類人選擇輕鬆的苛且,但結局與人生會分出天壤之別。

3

面對艱難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盲幹與心靈雞湯式的成功學。我們要用科學的“逆思維”。

平庸者,或者說失敗者,在行為上有一個共同表現,面對困難,接受一件未做過的任務,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臨需要提升目標時,他們都會面露難色在心裡打退堂鼓,嘴裡吐出“不可能”。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他們採用的是一種叫“順思維”的方式,即用現有的方法、習慣、經驗及現有的資源條件,去看待與評估具有挑戰性的新事情、新任務或超越於現有條件的高目標,認為不可能做到。

而成功者都是“逆思維”。挑戰艱難的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負向思考的順思維,整日擔心煩惱、憂心忡忡而錯失良機。

運用逆思維首先要做到下述五點:

(1)不說不行。

(2)窮盡假設。聆聽各種新的想法及有創意的提案後,再慎重給與評價。

(3)發現好機會,即勇敢挑戰。

(4)從機遇倒推戰略,從目標倒推努力。歡迎難題,突破解決。

(5)平靜面對感傷、沮喪、悲情。

由此形成不畏險阻,接受艱難工作並遇難而樂的念頭。進而讓這種征服欲成為心靈自發的驅動力量。

4

記得我少年時看過的京劇《沙家浜》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被困於蘆葦蕩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連續多日面臨日偽軍的掃蕩、傷痛的折磨、彈盡糧絕的威脅,人的體力和毅力幾接近於極限……這時,指導員郭建光這樣說服大家: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最終,他們以“再堅持一下”的頑強精神,迎來了大部隊反掃蕩行動,得以走出蘆葦蕩,重回殺敵戰場。

“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這句話,是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說過的。

很多時候,“再堅持一下”,不僅是信心的體現,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心弱則志衰,志衰則不達。在不少情況下,外在的打擊實際上並不足以置人於死地,其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凶。戰勝危機、擺脫困境,關鍵是要有迎難而上、勇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和抗打擊的堅強意志。“再堅持一下”,就是這種信念和意志的體現。

松下電器創辦者松下幸之助,在驗收工作時常講的一句話是“最後一擊”。

一流的人和二流的人之差,就在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與艱難的工作為伍,靠著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才能完成艱難的工作。

5

三年前,帶孩子去海南三亞旅遊。

蜈支洲島有個潛水專案。當時上國小五年級的兒子很興奮,拉我們去玩。我覺得要換上全套潛水服很麻煩,水下又不能抽菸,我就留在了岸上。太太陪兒子下水,到中途,耳朵感到不舒服,也半途而退了。只有兒子在專業人員陪同下,堅持到了海底。

他回來後,向我們描述了海底的景色:透藍的海水,迎浪搖曳的海草,身邊遊動著各種五顏六色的海魚。原來只能在圖片上看到的異國美色,沒想到這兒也有。我有點小後悔了。

旅遊時,最美的風景,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艱難努力的僻遠處、山頂上、海底下。

在我們職業生涯中,又何嘗不是這樣。艱難工作的後面往往有最美的風景。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職人,就應該多看一些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那麼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在職場上一定要絕口不提的話

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注意,尤其是在交談的時候,人常說多說多錯,確實有其道理性。因為人一旦閉不上嘴巴拼命說的話,往往他就很少動用大腦思考那些語句說出之後會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影響。有一些事情,即使法律沒有禁止你,請你也不要到處去說,尤其是在職場上。

1、健康狀況

法律禁止醫院與人資部門洩漏你的健康資訊。當他人發現你有,或曾有過,健康問題,他們會傾向改變態度——待你有如病童或將你屏除生活圈。

2、機密資訊

嗨,你知道誰被炒魷魚嗎?就是你——因為你沒辦法保密。以下3件事也要小心:

履歷表是否需要新的首字母縮寫。

即使憎恨同事也不能說出口。

找工作的網路訣竅絕不能示人。

3、離職想法

當找尋新工作時,絕不能讓同事知道。大嘴巴或惡意都可能將訊息傳入老闆耳中。

可能結果:當真的離職前,你已經被炒,或是無聲無息地被排斥–朗恩就曾有過類似經驗,他向同事提及他與妻子正考慮是否其中一人需要離職;其實他只是想想,尚未打算遞上離職單。

“48小時內,我從辦公室玻璃窗注意到每個會議都沒有邀請我–每個人都在場,就除了我。”他說道。“每每談到關鍵議題就打住,排斥更是顯而易見。”

當他終於離職時,大家都很震驚。他明白表示受到的傷害,但大家堅持他們並無意識到自己的作為。“決不要透露你的離意,否則下意識,大家會表現的好像你已經離開。”

4、發洩情緒的網站

假如你有使用社交網站或部落格表達你對私人生活或工作不滿情緒的習慣,決不要讓同事知道連結。你將必須清除留過的不雅網路言論,以及從今開始停止這麼做。

5、心事

電視肥皂劇很有趣沒錯,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上演就沒那麼好玩。假如你因分手而淚眼婆娑,然後下星期又因新戀情而手舞足蹈,將會打壞你的名聲。別人對你的愛情生活沒那麼感興趣,而且也會導致他人無法分割你的感情和專業生活。

6、政治議題

你已體認過與家人吃飯時所聊的政治議題如何失去控制,你還要讓這種戲碼在工作崗位上演嗎?謹記你的家人有義務無條件愛你,但同事可沒有。

7、薪資

金錢在我們文化中是一個相當奇特的話題。我們渴望打聽到別人賺多少錢,本身卻沒洩漏的打算。薪資與身價有關,當你的薪資被公開,大家就會開始臆測你的身價到底被高估還是低估,以及為什麼你有資格領的比相同能力的人多。

“壞老闆、瘋狂同事、和其他辦公室白痴”此書的作者維琪奧利福也告誡,此舉會導致績效被低估。“每當你的老闆打算給你獎金,你不會想要同事到處哭訴你並‘不需要這筆錢’。”避免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絕口不提。

關於職場工作勵志的文章: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作者:擺渡人

去經歷幾次嘗試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並堅持做下去,這種概率很小。能把一份工作當做一種修行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值得去做和熱愛的事情本身已經不多了。

早年有一份“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我也不止一次聽到朋友說:“我先做著這份工作,等過幾年,我積累了一定的資源,我就瀟灑瀟灑,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人們這樣說的時候,頗像一個男人滿臉嫌棄地提到自己的糟糠之妻的語氣。當下的工作,往往被當作用來走向未來的墊腳石,想起來的時候總有那麼多不情不願勉為其難。

我們的內心,對它是多麼不忠啊。

在這個鼓吹天才的時代,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夠聰明,卻願意以一副不踏實不勤奮不忠誠的態度來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好像只要換一個地方,換一份工作,換一種生活,我們就會過得比現在好很多。

我們極力地讓人相信:“工作不出色,不是我的錯,而是我眼前的工作壓根配不上我。”

這種態度從何而來呢?

大約是起源於國小老師說“你孩子不笨,就是不用功讀書”,然後做家長的聽了心裡很舒服吧。

一個“不笨”的孩子,帶著他沾沾自喜的小聰明,一路輕浮到底,最終一事無成。

這是很多人的人生寫照。

在美國,有一個女孩19歲就被魅力雜誌評選為“全美十大最佳著裝大學生”,她叫瑪莎 · 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t)。

出身於貧民窟的瑪莎10歲就做保姆補貼家用,直到15歲因相貌出眾成為時裝模特,19歲出現在香奈兒的舞臺上。

瑪莎因其優雅精緻,一度成為美國高階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可誰也沒有想到,因為股票經濟糾紛,這位絕世美女竟然鋃鐺入獄,人生直轉急下。

在女子監獄服刑的瑪莎被分配打掃衛生,這聽起來和她從前的工作有天壤之別,簡直是直接從雲彩上掉下來。

然而瑪莎對這份工作毫不懈怠,她拿出做明星的勁頭做了一名清潔工。在監獄裡,無論原來怎樣髒亂差的地方,只要經她清理都會變得一塵不染。

她清理的,不僅是地板,還有自己的心。

當她出獄的時候,人們看到,瑪莎的腰桿依然筆直,笑容依然燦爛。這是一個忠於工作的人應有的坦然。

工作是一種修行。

這是日本韜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的主要觀點。

他說:“人哪裡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只要每天確實努力工作,培養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將唾手可得。”

無獨有偶,日本實業家鈴木正三說:“工作坊就是道場。”基於對禪宗智慧的深刻體會,他希望人們能夠吸取禪宗的智慧,把勞動看作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在工作中鍛鍊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性,藉助勞動來證悟自身的價值,並通過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昇華。

他們所說的,都是一種在日本倍受推崇的“工匠精神”。

乍聽“工匠”一詞,有人覺得它專指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人對工作執著,忠誠,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實這種精神,我們不必去向日本學習。翻一翻文史書,我們會看到屠夫庖丁怎樣遊刃有餘地殺牛,駝背老人怎樣那些竹竿告訴孔子粘捕知了的訣竅,也會看到賣油翁怎樣地讓油從錢眼裡穿過而不濺出一滴。

原來,早在瑞士手錶和日本馬桶之前,中國是“工匠精神”的時候發源地。

曾經,對於工匠精神,我們也是津津樂道的。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並把它做到極致。

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平凡的你將變得不平凡。

有個河南的小夥子,大學聯考落榜了,只好去做一個打工仔,好幾年都一事無成。他對人生沒有很巨集偉的計劃,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技能,除了喜歡做點麵食。

乾脆他就去學習做麵食,到專業學校拜師學藝。無論別人怎麼說,他只管埋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一年下來,他已經將手中的麵糰玩到得出神入化,可以雙手雙管齊下同時擀出十二張餃子皮,可以輕鬆做出一桌全面宴,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可以把拉麵拉到在一根針眼裡穿過20根。

憑著這個獨門絕技,他成為了迪拜的一名高階麵點師傅,並由此接觸到了世界各國的王室成員、政要以及體育和娛樂界的頂級人物。

他曾得到俄羅斯首富、石油大王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的親身召見,也曾獲得華裔丹麥王妃文雅麗的青睞,連頂級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甚至帶了十多位朋友,也特意從英國趕到迪拜來品嚐他做的小吃。

他還曾親手教會泰國夫婦做餃子,教會美軍駐海灣地區前總司令施瓦茨普夫做蘭州拉麵,為好萊塢聞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表演拉麵絕活。

有一回,他給美國國務卿賴斯表演拉麵穿針,一個針眼穿入20根拉麵,讓賴斯看得目瞪口呆,給了他1萬美元的天價小費!

他就是馮三峰。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要你認真對待,它就是你修行的所在。

我們與其抱怨生活,不如試著全神貫注於一件事,然後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鍛鍊自己的靈魂,進而培養具有深度的人格。

一隻油膩膩的盤子在你的洗刷下變得光亮如新,一塊髒兮兮的地板在你的擦拭下變得清爽乾燥,一件小小的工藝品在你的打磨下發出柔和的光,這些,都是你的功德。

工作是一種修行。你對待工作的態度,會實實在在影響你的人格和氣質。

長久地做下來,沒有一份工作不是枯燥的。然而,有些人退了休還抱怨不止,一臉的疲憊不堪,而另一些則表現得精神十足,意猶未盡。這是因為他們在同樣的工作中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不要總打算用業餘時間發展興趣,休閒娛樂,不要把工作當成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把眼前的小事做好,是對自己,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忠誠。

標籤:勵志 職場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