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職場勵志

職場勵志哲理短文

我們平時多看一些職場勵志哲理短文的話,總會學到一些東西的,那麼職場勵志哲理短文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職場勵志哲理短文

職場勵志哲理短文:越跳越貶值

文/湯園林

同學張軍畢業後,在北京找到一份技術員的工作,工資不低,專業又對口,惹得同學們羨慕不已。如果他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幹幾年,升遷加薪指日可待。

張軍對這份工作也挺滿意,可是,幹了沒多久,他就滿腹牢騷。技術員聽上去挺光鮮,實際上卻十分辛苦和勞累,待遇和工作量根本不匹配。

張軍聽人說,在深圳,技術員的待遇特別好。於是,他辭職離開北京,跑到深圳去。因為有工作經驗,他很容易就在深圳找到一份技術員的工作,待遇確實比北京那家公司好,可是,工作量也多了不少,而且管理很嚴苛,被上司訓斥是家常便飯。張軍再次萌生了去意。

聽在上海工作的同學說,那裡大多是民營企業,管理相對寬鬆。張軍毫不猶豫地炒了現公司老闆的魷魚,跳到上海一家公司。

張軍果斷轉行,因為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每月底薪只有兩千元左右,他咬咬牙挺了過來,盼望著早日修煉成銷售達人,獲得豐厚的提成。但沒過多久,張軍厭倦了銷售員的工作。於是,張軍又跑到杭州的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

可是,行政工作也很煩,雜七雜八的事都得管,待遇還不怎麼樣。張軍再次萌生了跳槽的念想……

像張軍這樣跳槽成為習慣,跳到最後,只能是降低了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沒有自己的專長,因此也不會獲得更好的崗位及薪酬。

職場勵志哲理短文:個人態度影響效率

文/柳樹吉

有些人做事,是一步接一步,走了第一步,再來想如何走第二步,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這種做事的方式通常是因為第一次,沒有經驗的時候。

有些人做事,是事先想好幾步,然後在做的過程當中,再想未來的幾步,這種做事的方式通常是做過了第一次了,但還不太熟悉,經驗不足所致。

有些人做事,是事先想好了所有的路,想好了所有的步伐,然後才做。這種做事的方式通常是熟悉了,經驗足夠的時候。

重複同樣步伐

有些人做事的態度,不管做了幾次同樣的事,還是走一步看一步。這已經與經驗無關,而是和態度有關。做事前沒有事先想好,只是重複每天一樣的步伐,完全沒有想辦法改進,完全不思考如何把同樣的事,用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去做好。這種人的效率通常是最差的。

有些人做事的態度,雖然每天都重複同樣的工作,可是每一次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一直思考如何將同樣的事,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做好。這種人的效率通常是最好。

與自己比較

做事有效率與否,通常第一次是看不出來。

第一次沒有效率的原因通常是經驗不足,可是如果同樣事做了一次、二次,得到的結果和成績還是與第一次一樣,用的時間也是與第一次相同,那可以肯定的是,效率有問題。

個人效率好不好,是需要用比較的方式。個人效率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然後與周邊的人比,再和競爭對手比,最重要是與自己比。在做同樣的事情時,自己是否做得比上一次好,用的時間是否更短,結果和成績是否更好?這就是個人追求進步的態度。如果繼續思考下一次應如何做得更好,這就是個人效率進步的開始。

與周邊的人比……同樣的事由別人來做,別人是否比我們更快完成,而且完成得更好?別人為什麼比我們更有能力,更有效率?如何做到比別人更好,更有效率,這就是衡量個人效率好不好最好的方法。

思考如何進步

與競爭對手比?除了要研究競爭對手在做著與自己相同的事情或產品時,是否更好,大家是否擁有同樣的資源,但競爭對手卻比我們更有效率?這就能從中知道公司效率好不好的最好方法。

個人對做事情的態度是影響效率最大的因素。做事的態度如果是得過且過,且不會思考如何進步,這不可能擁有效率的。個人做事的態度如果是認真,用心和積極,那就一定會思考如何進步,只有不斷思考如何進步,那效率才有可能更好,個人效率才有可能不斷提高。

職場勵志哲理短文:你是職場垃圾筒嗎

文/湯園林

王倩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公司行政部做助理,剛開始,她兢兢業業,勤奮好學,總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很快她就發現,自己雖然遵規守紀,卻很“吃不開”,同事們當面表揚她,轉過身就罵她傻帽、愛表現,領導也捏住了她“聽話”的弱點,老是給她額外派活兒不說,要求還特嚴格,一點不對就挨訓。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欺生”?痛定思痛,王倩決定趕緊脫掉“新人”的帽子,向老員工的隊伍邁進。

想做老員工,說話做事的方式就要向老員工看齊。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王倩發現,老員工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個就是上班不積極,下班比誰都跑得快。這個一學就會,王倩也開始姍姍來遲,總是踩著點打卡,有幾次都是早會開到一半兒,她在領導不滿的目光裡滿面通紅地溜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下班後,即使手頭的工作做到一半,她也立即關掉電腦,拎起包就往外走。

第二個就是人人都會斤斤計較。以前,辦公室裡的衛生都是王倩一個人做,其他老員工抱著杯子無動於衷,還不停地指手畫腳。王倩一打聽,其實在她沒來之前,衛生是大家輪流做的,一人一天,誰都不會多幹,誰也別想偷懶。王倩不想再做受氣包,當天就打了一個值日表貼在門上,她只做一天,其他時間,就算垃圾成堆也堅決不管。

還有一個就是人人六親不認,上一秒好得像閨蜜,下一秒為工作的事就可以吵得面紅耳赤,頂撞領導的事也時常發生。雖然王倩一直希望和同事搞好關係,但大環境如此,她也覺得沒有做好人的必要,以後,也常常為別人動了她的檔案,別人提供的資料不準確這類小事出言不遜,得罪了很多人。有一次,領導臨時給她指派個活兒,她居然想都沒想就說:“這個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領導當時就拉下了臉。

王倩越來越像個老員工了,再也沒有人背後罵她傻帽,再也沒有人吩咐她做這做那,工作一下子輕鬆了很多。她很享受現在的狀態,做老員工,真的很愜意。

就在王倩為自己已經成為老員工而洋洋得意時,一紙調令擺到了她面前,理由是,她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如果她接受新的崗位,就立即去報到,否則,就只有走人。

新崗位是做車間普工,王倩當然不願意,她找到領導,質問自己哪裡做得不好。領導毫不客氣地說:“遲到早退,斤斤計較,和同事鬧得雞飛狗跳,領導安排工作不服從,請問,這樣的員工,是合格的嗎?”

王倩不服,振振有詞地辯解:“那些老員工都這樣啊,為什麼偏偏拿我開刀?”

領導搖了搖頭,說:“你只學別人的缺點,怎麼不學別人的特長?那些老員工都經驗豐富,工作效率很高,掌握著部門裡的核心技術。你告訴我,你有什麼?”

王倩啞口無言,她發現自己就像個垃圾筒,不停地把別人的惡習裝進去,到最後,渾身散發惡臭,人人都避而遠之。

職場新人有很多要學的東西,但千萬記得只學好不學壞,別把自己變成一個只裝髒物的垃圾筒。如果你這隻垃圾筒是金子做的,別人還可能勉強留著,如果只是個普通的塑料桶,當然會被毫不留情地一腳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