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職場勵志

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身在職場的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指引自己,那麼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

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下班後,你的時間去哪兒了?

現代職場人士奔波在家庭和單位的兩點一線之間,上班忙著工作,下班忙著家事。若干年過去,我們不禁想問一句:“下班的時間去哪兒了?”

以人為鏡明得失——聚焦成功人士

前段時間,網上瘋轉一組漫畫,漫畫形象地描繪了“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兩會”召開前夕,一年的施政路也以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國家領導人的時間去哪兒了?考察、接待、出訪、主持會議、走訪基層、參加國際會議……他們的時間似乎沒有上班與下班的概念,正如說:“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都被工作佔去了。”

曾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數字英雄”的搜狐總裁張朝陽說:“我就是平凡人,我沒有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什麼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個小時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思考。”

大多數人恐怕沒有想到,相當多的億萬富豪是起家於工作以外的時間。業餘淘金、一不小心成為億萬富豪的,首推馬化騰。馬化騰在深圳大學學習的時候,電腦水平已令老師同學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為各種電腦病毒的剋星,又能為維護學校電腦網路提供方案。

馬化騰畢業之後,進入深圳潤迅公司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投資5萬元,在家裡弄了4條電話線和8臺電腦,承擔起一個網站深圳站站長的角色。同時,馬化騰還和朋友合作開發了股霸卡,在電子市場大賣,為自己積累了相當多的原始資本。1998年10月,他辭職創辦了騰訊,最終成就了今天的“馬化騰”。

身價高達百億美元的丁磊,曾連續3年成為中國首富。許多人想不到,丁磊的第一桶金約50萬元人民幣,大部分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靠寫軟體掙得的。拿著這些辛苦積攢下來的錢,丁磊在一間只有7平方米的房間,開始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的主要收入竟是來自於兼職所掙,而不是他從事的科研工作。李政道有兩張名片,一張是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會長;另一張是利曼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職員。李政道博士在遞給人們第二張名片時往往說:這是我真正吃飯的職業。著名的美國矽谷,正是因為有兼職制度,才得以成為全球的科技聖地。

這些人掘金的成功,不僅是物質的積累,重要的是個人觀念的轉變。在業餘時間學到的東西超乎想象,它會否定許多過時的觀念和思想。許多人害怕風險,擔心失敗,不敢走出固有的生活模式,也就不會改變現狀。充分利用好業餘時間,使許多人士獲得了意外的成功。

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賦予業餘時間以生命的神奇,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他為自己定下一個制度,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清晨兩三點鐘,他也一定要讀15分鐘的書才入睡。這個制度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奧斯勒從醫學專家成了文學研究家。

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走出去,引進來——聚焦職場明星

員工小川這幾天在網上幸福地晒起結婚照,大學畢業僅三年的他不僅事業有成,有車有房,又如願抱得美人歸,著實讓周圍的朋友羨慕嫉妒恨。小川出生在大興安嶺的一個小村莊,用他的話說,他們家鄉的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火車長什麼樣兒。

大學畢業後,為儘快緩解家裡的經濟負擔,他放棄了考研,而來到一家企業做企劃專員。和許多沒有經驗的職場菜鳥一樣,他的策劃稿被領導一次又一次斃掉。每天五點下班的時候,所有的同事都大喊“下班了,解放了”,然後就開始計劃各種“嗨皮”。

可是小川從來不參加這樣的聚會,他清楚自己要學的知識實在太多太多。小川報名參加了一個計算機培訓班,每天下班後就去學習平面設計,又利用週末時間去附近大學參加校園英語角。

每個月發完工資以後,他沒有像其他同事一樣逛商場、泡酒吧,而是用寄給家人後所剩無幾的錢去買相關的雜誌和書籍。堅持一段時間後,他的策劃稿被斃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一次,公司引進了一個國外的大專案,要在公司的網站上進行大力度宣傳,可是具體的產品功能還需對方詳細地介紹。當對方的銷售總監來了以後,策劃部部長傻眼了,對方居然是個外國人,儘管對方也帶來一個翻譯,可是這畢竟是談判,自己這邊沒有翻譯也不行呀。

小川說:“讓我試試吧。”就這樣,談判進行得很順利,具體的產品功能介紹小川也都熟記下來,當晚小川又連夜做出一個企劃案。第二天早上呈交給部長的時候,部長連聲稱讚,說小川實在是讓大家刮目相看,部長決定把整個專案全權交與他負責。

小川利用業餘時間走出單位,走出蝸居,讓自己儘可能吸收知識,並學以致用,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自此,小川的事業上了一個新臺階。

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從小川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真正決定職業和人生走向的,在於如何利用下班時間。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人們很容易馬上陷入懶散狀態,擠上公交地鐵,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手指一劃,“天天酷跑”、“飛機大戰”、“全民英雄”,各種小遊戲似乎可以麻痺疲憊的神經。

上班看電腦,下班玩手機,回到家裡急忙輸入WIFI密碼,窩在沙發裡繼續打遊戲,等到眼睛乾澀得睜不開的時候,抬頭一看,哇,十點了,洗洗睡吧!關燈後也捨不得放下手機,還要刷一刷微信、微博,在朋友圈裡留下一行字:“無奈的一天又結束了,晚安,親們。”

事實上很多人也知道應該做些有用的事情,比如去圖書館看看書,去公園散散步,去健身房健健身。可是閒得久了,就沒有興致了。曾經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叫“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業餘時間打遊戲的確很舒服,可是不會讓人變得更強。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業餘時間呢?假設一個人活70歲,一生約有62萬小時,除去吃喝拉撒睡佔去的一半時間,還有約31萬小時;一個人每週工作40小時,一年52周,一年工作時間約為2080小時,如果他一生工作35年,總共約7.28萬小時,業餘時間就是23.72萬小時。23.72萬是7.28萬的3.2倍多。

因此,如果你想你的人生有一個大的飛躍,就應該利用業餘時間找一個能讓自己繼續充電的地方,離開那些過於安逸的環境,堅持下來,你就比別人領先一步。

無休閒,不生活——聚焦社會調查

最近有關機構對30名25-55歲的各行業、各級別的公司白領發起調查,職場8小時外,白領的時間都去哪兒了?調查中,閱讀、運動、約會、陪伴家人是白領下班後的四大時間支出。

不過,近五成白領每天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下,運動時間也在30分鐘以下。22名有伴侶的白領,每週與伴侶外出平均2次。10多名白領坦言不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時間。“計劃好的親子同樂和悠閒閱讀,被突如其來的工作打斷,是常有的事。”一位被調查的白領無奈地說。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75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1%的受訪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75.4%受訪者直言身邊存在患有“下班沉默症”的人。

張葉是一名銷售員,面對顧客時她總是“反應敏捷”,和同事聊天也總能“妙語連珠”。但一下班,她就感覺自己像“宕機”了一樣,不想多說一句話。“乘公交回家時,我習慣面對窗戶,儘量避免和別人有眼神交流。”張葉說,下班後可以面無表情,在她看來是件很幸福的事。

中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董海軍認為,在工作、應酬和家庭中,人們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角色轉換時,人們往往會忽略家庭角色對人的期望,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休息方式,沒有很好地考慮家人的感受。

作為單位員工,即使工作繁忙,也應給予工作和生活同樣的重視。用人單位應像西方很多國家那樣,利用業餘時間組織一些讓員工及其親友共同參與的活動聚會,促進情感交流。

一家基金公司老總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營銷策劃部女士到總經理辦公室,毫無徵兆地要求離職,老總按照慣例問她原因,女士突然掀起了自己的頭簾,露出花白的髮根說:“其實,我的頭髮是染的,來公司前還是黑髮,近幾年頭髮不斷變白且脫髮厲害。”這位總經理驚訝得無話可說,這名女士只有30歲,正是愛美之時。

事實上,職場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上班要完成老闆交待的任務,下班要周旋客戶的應酬。至於鍛鍊身體、學習充電、朋友聚會、家庭關係、身心娛樂等等,那是退休以後的事情。

列寧說過,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新週刊》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一個物質豐盛、詩意寡淡的時代,一個盛產億萬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時代,一個“有一種毒藥叫成功”而人人飲鴆止渴的時代,一個集體沉迷於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費的時代。

的確,為了事業有成,為了不落後於人,我們應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兼職、加班。但終極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如果我們變成只會工作、學習的機器人,那一切“成功”都是失敗的。

正如歌曲裡唱的:“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髮。”上班的時間去哪兒了?工作了。下班的時間去哪兒了?工作了。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皺紋了。

無論你的工作有多忙,記得把業餘時間分成五份進行投資:增加對身體的投資,讓身體始終好用;增加對社會的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增加對學習的投資,加強你的自信;增加對旅遊的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增加對未來的投資,增加你的收益。好好規劃落實,你會發現你的人生逐步就有了大量盈餘。

或許,我們應該換一種生活方式,嘗試一種業餘愛好,去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歡樂;尋求一種運動,去體驗挑戰帶來的刺激;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去探索世界的奇妙。按照你的新奇的想法,開始行動吧!如果別人再問起“下班的時間去哪兒了”,我們會說:“去生活了!”

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忍下來,就是向前一步

文/小川叔

人生難免不會遇到一些罵人的人。如果是不相干的,那或許你會說句沒素質。可萬一這個人是你的領導呢?那就慘了。

這種跟中彩票比概率的事,川叔榮幸地中標了。

事後總結下來就是:心態很重要,格局更重要!

先說說我被罵的事兒吧!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是自古不變的規律。

作為一個職場半新不舊的人,要出頭,一定要跟對老大。當然跟老大這件事肯定要跟最大的頭兒,你才能學到最多,但是如果你跟了總經理,萬一副總經理和總經理結了樑子,那你難免會成為炮灰,這事兒你跑不了。

如果你怕得罪人就此退出也可以,畢竟人和人不一樣,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學點東西,懂點道理的。

我做人的原則很簡單,學習。

誰有本事就跟誰學,做人端正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就一點,不背後講究別人,不盤算著怎麼去算計誰,心無雜念,開誠佈公。

剛進入這家企業的時候關係很複雜,我們當時的總經理是個“空降兵”,外聘來的。副總經理是本企業的老員工。

作為同為女性的兩位經理,本身就“同性相斥”,老總上任的第一個亮相就被副總給了一個下馬威。後來更是演變到了勢如水火的態勢,居然到了開會的時候副總直接說有事告退的程度!

我當時人小力單,屬於另外一個“與世無爭”的掛名領導手下,因為那位領導每週看到的機率非常小,一週五天,就上班兩天。

作為他的下屬,我大部分時間屬於三不管地帶,所以你能知道作為一個大好有為青年,在這種環境下還能要求自我進步,我是多麼難得的人才嗎?

我大部分時間都只做自己會的那麼點破事兒,當然,功勞都歸上級。這是做下屬的必要素質。活兒很輕鬆,日子有點無聊,在總經理沒到任的時候,偶爾還會被副總當做小弟使喚。但是因為對業務瞭解有限,所以我的專業水準也基本處於打雜的位置。

可萬萬沒想到,這造成了後來逼迫我成了總經理的小弟的開始……

簡短來說就是,因為總經理和副總鬧不和,副總嚴格把控著手下的兵馬,總經理手底下根本沒有兵,因為她就管倆副總,現在一個副總常年不在,另外一個又勢如水火,怎麼辦?

於是我就被她“借調”到了手下,成了她的跟班。

我那時候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貼身小助理,幫忙買個咖啡,定個會議室,負責訂車,聯絡,陪開會,陪聽彙報……

真的沒什麼實權,但是豈不知這些早就被副總懷恨在心。

跟隨這位總經理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基本學會了適應她的不守時、忘事兒、隨性、沒有邏輯等等一系列的缺點。

所以如果有會議,我會提前做好每週會議通知,前一天晚上會簡訊通知,第二天早晨會提前半小時提醒她出門準備,之後買好早餐,打車繞路去接她,車上她邊吃早飯邊聽我說今天的會議主要議題和內容,包括這次提案的乙方的背景資料等等……

也許是因為陪開會的次數太多了,我逐漸掌握了一些業務名詞,懂得了一些業務上的事情。

但是這麼一位不那麼靠譜的老總,管理能力又有限,而且傳言副總在集團裡有熟人,於是公司裡各種舉薦將她扳倒。

總之就是,董事長杯酒釋兵權,一頓飯就把她從總經理的位置撤了出去,去集團業務部門做副總了,雖然抬頭變了,但是工資沒少。她也就歡天喜地地告別爛攤子走了。

對於她調走沒能把我帶上,我還有點小怨憤,後來想想自己的能力還沒到那個份上,而且她自己都自身難保,又怎麼可能顧及到我呢?

所以我也只能自求多福。

接管總經理一職的是位男性,來了三天,基本上都是打個照面之後看不見人,躲進會議室和副總經理開了很多對談會。之後就是找總裁,爭取福利,改制度,忙的熱火朝天。

幾乎每個下屬都找了談話,唯獨我和另外一個銷售總監算是前總經理留下來的人沒談過。

看來這是要殺雞給猴看的節奏啊!

雖然惶惶不可終日,但是該做的事兒還是得做。

總經理已經和副總在密謀商討“殺誰”的時候,我已經緊張萬分,這時候又迎來了晴天霹靂,我原本的掛名上級忽然決定要去國外留學了,於是孤苦無依的我瞬間被記恨我的副總徹底收編。

雖然沒有容嬤嬤對紫薇那種扎針滴蠟,但是你懂的……

哪能那麼輕易放過你呢?

副總組織“部門會議”,呵呵,我們現在都是一個部門的嘍!

看到副總臉上洋溢的燦爛的微笑,完全是一副女皇登基,媳婦熬成婆的快意恩仇的表情,我和另外一位銷售總監只是被點播了一句:繼續保持工作。

那時候的我還沒想到,這只是暴風雨前的黎明假象。

就在總經理搞定了上級,幫我們爭取了福利,每個人每個月多發了八百元的補助,獲得了民心,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俘虜了副總,攘外安內均做好之後,霍霍磨刀的聲音響起了……

第一次部門全體會議召開。

當時我和銷售總監都在專案上忙的雞飛狗跳,自認為夾著尾巴做人不敢有半點差池,心想著好歹沒功勞也有苦勞,而且沒錯誤,也不求領功。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也抵不住發難的洪水!

以前我們部門開大會一般都會很長時間,最少都會一個小時以上,除了彙報工作,還有領導總結,下一步驟的實施等等。所以大家大多數都會帶著本子、水杯和筆。幾乎人人如此。

那天的會議很出奇,基本上以副總為首的下屬都只是帶了本子和筆去。就好像接到了臨時通知一樣。

我當然是不知道的,帶了一個水杯去,萬萬沒想到這會成為發難的第一個炮灰。

總經理第一次正式閃亮登場。

簡單回顧了一下他上任以來做的事情,包括爭取福利等等。

之後突然就說了一句:我個人的原則呢,是不開長會,不開大會,所以我的會議是絕對不允許有人帶著水杯參會的,讓人覺得這就好像是一個國企一樣。

這忽然的發難,讓我有點蒙,我環顧四周發現,哎,怎麼就我一個人帶了杯子呢?

我只好連忙站起來說,抱歉,我下次一定注意。

沒有下次,現在就把你的杯子拿出去!老總基本是吼的。

坦白說,我嚇了一跳。

內心的吐槽是,至於嗎?你如果有這樣的習慣,你早說啊!何必對我大呼小叫。

可“聖命”難違,我只能灰溜溜地拿著杯子出門,走到前臺先寄存一下。

但是多少內心裡還是有情緒在的。

之後總經理做完了“嚇唬我”的工作,就開始說業務,苗頭基本上都是直指銷售總監。

我一看就明白了,全場那麼多人,就說我們倆,這擺明了就是拿我們倆開刀啊!

而且其他人那種竊笑的表情,你就瞬間有了一種中計了的感覺。

銷售總監是一位很要面子的人,他無法接受別人質疑他的專業能力以及不作為。

於是針對老總的指責,他進行了據理力爭的辯解和解釋。

於是,兩位男性的爭執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當然,總經理也不是吃素的,畢竟他也是做銷售出來的,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幾句切中要害的詰問就讓銷售總監卡住,之後就是一連串的反問。

最後銷售總監以冷臉、消極、嘲諷來抵抗。

我一看,這是要辭職的節奏啊!

果不其然,會議其實就是我和銷售總監的批鬥大會,宣佈解散後我們倆被留下。

老總將大會上壓抑的怒火又挑起來,反覆質問總監,你的工作是什麼?你做了什麼?你發揮的作用為什麼我沒看到?

銷售總監也陷入了火力全開的模式,比如你懂這個專案的複雜性嗎?你知道我前期都做了多少工作?你以為從無到有那麼容易?你知道協調所有的東西有多難?我把原本應該總經理來協調的事情都做了,你還希望怎麼樣?

最後隨著老總一聲拍桌子,場面陷入了空前沉寂與尷尬。

也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頭腦裡的頻道一下子轉換了。

為什麼轉換,其實我也不知道。

就是內心裡忽然出現了一種“也不過如此”的感覺。

因為,情緒化是一個人最大也是最致命的硬傷。

如果你遇到一個比較容易情緒化的老總,無非只能證明兩點:第一,他沒把你當外人;第二,他的專業水準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厲害,因為讓人服你靠的是管理才能、專業能力,而不是比誰的嗓門大。

現在別人怕你,或者不敢回嘴,很多時候不是真的服你,而只是忌憚你背後代表的權力而已。

如果一個人只能靠身份不平等來壓制你的話,那這樣的人,你又有什麼好怕呢?

坦白說,那個一分鐘左右的沉寂裡,我有了一種瞬間開悟的感覺!

之後回工位的路上,銷售總監負能量全開,嘮叨的無非就是他憑什麼對我大呼小叫,老子不幹了之類。我邊聽邊打哈哈,內心卻想的是:你不幹了,那不正是他期望的嗎?

人生裡最難也最容易的,莫過於一個“忍”字。

忍下來就是向前一步。

忍不下來,其實你和以前沒什麼兩樣。

忍不下來,只是因為你內心有氣。

你能生氣,是因為你把自己放在和對方相同的位置而已。

如果你回頭想想,你會覺得,我幹嗎要和這樣的一個人一般見識?

之後呢,就像你想得到的那樣,銷售總監負氣辭職了。

我呢,忍了下來,後來還和總經理成了不錯的朋友。

所以被領導罵不可怕。

如果是業務上的,被罵是成長。

如果是情緒上的,那其實是他沒格局。

你被各種罵修理成業務更精進的人。

你面對各種情緒的挑戰,進化成自我控制更好的人。

那麼,取代領導的位置,其實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過程而已。

不是所有的領導都具有領導品質,而一個下屬要成為領導,做業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事情,擁有領導品質,你做領導以後的日子,才不會那麼難過。

情緒人人都會有,關鍵是你用多長的時間把它壓縮和轉化。

一天?一小時?還是一分鐘?

和下屬大喊大叫是逼走下屬最直接的方法,但是這除了降低你的格局,濫用你的職權威嚴以外,你獲得不了任何成功的快感。

那一剎那爭吵帶來的優越感,只是因為職位,而不是因為能力。

有本事心平氣和地把事兒說清楚。

情緒的修行是一條很長的路。你以為在別人面前發火是樹立威嚴,但是或許也暴露了你的軟肋,告訴別人,你也不過如此……

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職場中,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一,工作中無處不在的抱怨現象

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每個人都有可能陷入職業發展的低谷,需要發發牢騷、排解排解生活的壓力,於是,抱怨成了蔓延在社會中的一種情緒,聽起來似乎無可厚非。

問題是,一旦你養成抱怨的習慣,內心形成抱怨的思維模式會,我們喪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們從抱怨中得到什麼?將心比心,企業會聘用一位不斷抱怨企業、抱怨老闆、抱怨同事、抱怨客戶的員工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

二,抱怨能帶來的是什麼

任何一個市場化運營的企業,都希望聘請一位能為企業解決問題和帶來價值的員工,而不是一個喋喋不休的評論家。要知道光靠抱怨沒用,他只能增加我們進取心和克服困難勇氣,讓我們止步於成功的大門外。

1,抱怨公司。

對於員工來說,重要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職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個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業績。

在起始階段,從來都是工作選擇你,而不是你選擇工作,同樣,人活著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人需要工作。

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拼,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能力外,還要有涵養,不能動不動就發牢騷,要知道,抱怨公司,只會使自己偏離公司的發展,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價值,最終被公司拋棄。

2,抱怨薪水。

人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相比發展空間、工作意義、企業氛圍、個人能力的鍛鍊等,大家更注重的是工資的高低,工資似乎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

事實上,抱怨不但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失去更高的目標和更強勁的工作動力,在抱怨中渾渾噩噩的度過度過一生。

3,抱怨同事。

指責和抱怨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幼稚和無能,況且,直白的批評會讓他人覺得丟了臉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終造成雙方不歡而散、難以收拾的局面。

如果你能靈活運用將心比心,多多考慮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麼你一定能在職場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無往而不利,否則,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到處樹敵和不受歡迎的一個人。

三,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設法讓你的工資信封變厚;與其抱怨老闆太嚴厲,不如努力把工作做好;與其抱怨加班太頻繁,不如在八小時之內完成你的工作;與其抱怨公司沒有提供發展平臺,不如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在每一種貌似合理的抱怨聲的背後,都有一種更好的選擇,那就是--改變現狀,做一個不抱怨的行動者。

1,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不少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常常推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別人的存在與做法一定有其合理性。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改觀。這正如我們無法逾越牆壁,但我們可以繞過,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2,把抱怨化作建設性的意見。

抱怨的人其實心中早已有了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解決方法,可能是不被重視或自身不夠主動,所以只能抱怨。

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從公司的角度加以考慮,並且以領導能夠接受的方式主動提出,或者積極實施,我想公司應該是非常歡迎的。

3,公司是你的船。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就像是一條船。無論是老闆還是員工,一旦踏上這條船,他們的命運就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他們有著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運就是所有人的命運。

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依靠企業這個平臺來發展。正所謂: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

4,以老闆的心態工作。

如果你以老闆的心態來工作,那麼,你就會站在全域性的角度來思考你的這份工作,確定這份工作在整個工作鏈中處於什麼位置,你就會從中找到最佳工作方法,會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以這種心態進行工作,你就不會拒絕上司安排的任務,你會認為這是表現和鍛鍊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機會。

5,閉上抱怨的嘴,邁出實幹的腿。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只有實幹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

成功人士有一項共通點:從來不會為了解釋事情的結果而編造藉口,也不會抱怨事情原本應該如何發展,只會積極行動。

6,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態度。

每個工作都有它的價值所在,工作沒有高下貴賤,只有做得好或者不好。即使處於平凡的崗位,只要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無與倫比,就可以跨越平凡成為精英。

7,叫苦不如吃苦,生氣不如爭氣。

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肯定會有許多挫折和打擊,這時候,抱怨於事無補,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苦盡甘來、出人頭地。

沒有苦幹的精神,再好的設想,再好的規劃,也只能停留在紙上或者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始終無法變成現實。

8,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想取得一番成就,樂做組織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服從精神,和不找藉口找方法的行動方式,隨時服從領導安排的員工,才能成為企業中最受歡迎的人,才會受到老闆和上司的青睞。

9,工作最怕不到位,到位才會有好位。

就像蓋子要擰到位,瓶中的水才不會漏出來一樣,工作做到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任何領導,都擔心下屬做事做不到位,把事情搞砸,因為領導也要負責任甚至負最大的責任。

同樣公司也會因你工作的不到位受到一定的的損失,因為第一次沒有做好,就需要增加再做一次的成本,這樣既不經濟、也無效率。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

有什麼樣的思路,就有什麼樣的出路,你做出什麼樣的思考,就有什麼樣的收入。所以我們必須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積極轉變自己的思路,才能保證我們不被這個世界所淘汰。

每個企業都歡迎不墨守成規而經常出新的員工,因為創新能力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永恆動力。

四,改變抱怨心態的訓練方法

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使你與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更使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後一事無成,所以說,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1,每日反思。

我為什麼要抱怨?我從抱怨中得到了什麼?我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有沒有讚美或表揚過別人?有沒有檢討自己?有沒有為自己得到的而感恩?

一味地抱怨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因此,我們每日要積極的、不斷地反思來改變自己,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磨難”!

2,把抱怨鬱悶的時間用來提高自身能力。

有能力走遍天下,無能力寸步難行。對於員工來說,重要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職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個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業績。

對於企業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挑刺抱怨的員工,最缺的就是不抱怨、積極行動並解決問題的員工。與其如此,還不如停止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和完成工作而努力。

3,抱怨前先反思。

在抱怨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自己是否足夠努力了?須知,盡心盡力才能盡善盡美。不是別人對你不公平,而是你不夠努力。

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努力改變現狀,用事實證明自己,用能力創造公平。

4,把困難當成對自己的挑戰。

在面對不利的環境或者難題時,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困頓當作一種磨礪呢?在工作中,對工作的結果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薪水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前途負責,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5,少說多幹。

要想不抱怨,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不少人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推責於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有改觀。

任何指責和抱怨都是無能的表現。只有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才能在公司的發展中實現人生的價值。

這個世界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與其抱怨,不如埋頭實幹,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全部用到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完全到位做好自己的各項工作中去,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以上就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職場中勵志的長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