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併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一:嘔心瀝血

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七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讓書童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回家後再重新整理、提煉。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

李賀在他短暫的二十六年生涯中,留下了240餘首詩歌,這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結而成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刳(kū)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即是說挖出心肝來當紙,滴出血來寫文章。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二:巧取豪奪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fú)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樣很大的本領,便是很會模仿古人的畫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鬆牛圖”描摹。後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卻沒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畫品,很少被人發覺他的模本是假的。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米友仁是一個有才能的藝術家,知道古畫的妙處和價值;可是他用那種摹仿的假本領巧妙地換取別人真本的行為,卻是叫人鄙棄和不齒的。所以有人把他這種騙取別人真本古畫的行為,叫做“巧偷豪奪”。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三:名落孫山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裡,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唸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裡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

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四: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jī),常常與友人酗(xù)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五:一揮而就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末年偉大的抗元民族英雄。同時,文天祥又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在被囚禁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詩、詞、文章,記錄了他的英勇氣概。

公元1256年,二十歲的文天祥來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參加進士考試。考試那天,他根據題目,就當時的一系列政治問題,寫了一篇長達一萬多字的文章,主張改善朝政。他作這篇文章的時候,連草稿也沒有打,一動筆就寫,洋洋灑灑,從頭到尾一口氣就寫成了。

監試官見了,當即向宋理宗推薦這位賢才。宋理宗看了他的文章,大為賞識,親自選定他為第一名。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六:大器晚成

東漢末年,有個叫崔琰(yǎn)的人。他從小喜歡舞槍弄棍,不好讀書。到了二十多歲才開始求師愛學。由於他很有靈氣,再加上學習刻苦,所以他後來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受到曹操的器重。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性情沉默,不好講話,人看起來也不很聰明,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貶他才智不足,認為他沒有出息。崔琰卻不這麼看,他常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顯露頭腳,崔林年紀大些的時候,一定會成大器的。”後來崔林果然做了很大的官。

上下五千年主要內容100字篇七:勵精圖治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死去,曾孫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為,建議宣帝採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對魏相極度怨恨和恐懼,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後廢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後,先發制人,採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直接聽取群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魏相領著百官盡職,很符合宣帝的心意。

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終於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標籤: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