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

歷史學科蘊含著許多豐富的、生動的、有趣的素材,每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有相關的、動人的歷史小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篇一:“秀才”一詞最早的來源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現代也比喻知識量豐富的人。

《管子·小匡》:“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尹知章注:“農人之子,有秀異之材可為士者,即所謂生而知之,不習而成者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吳廷尉 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其秀才異等,太常以名聞;其下才不事學者,罷之。”

讀書人被稱為秀才始於明清時代,但“秀才”之名卻源於南北朝時期,這要從科舉制度說起。

漢晉以來,朝廷選拔人才實行舉薦制,俗稱“舉孝廉”,至晉末,各路諸侯紛紛入主中原,你爭我奪政權像走馬燈似的變幻莫測,但打天下的軍閥們也知道,若使國家長治久安還得靠專業人才,因此,南北朝時期最重視優秀人才的策舉,《北堂書鈔》引《晉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為郎中。”雖然如此,但那個時候的秀才依然像漢代的孝廉一樣是保舉的,極少有通過“策論”的。

隋文帝是開闢我國科舉制度的先驅,他認為,舉薦存在弊端,容易埋沒真正的人才,遂廢棄舉薦制,改革科舉制,用考試的辦法選拔優秀人才,因考試極為嚴格,標準較高,隋代考取秀才者總共不過10人,但這充分體現了“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實在是歷史性進步。

北史·杜正玄傳》記載了當時“策論”的難度,主考官拿著杜正玄的《策論》給宰相楊素看,楊素說:“即使周公、孔子轉世都不能考取秀才,你們怎麼能隨便舉薦人?”後經楊素親自考核,乃嘆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唐朝初年,科舉制得以發揚光大,開科取士完全取代了舉薦制,秀才科成為科第最高的等級,從唐太宗武德至貞觀年間30多年裡,每年僅有一、二人得中。看來,考秀才比現在的考公務員都難。《杜氏通典》說:“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條,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後,秀才科一度廢止。

宋代延續隋唐做法,從各地選拔生員參加禮部會試,這些人統稱秀才。明清時代,秀才成為府學、州學、縣學的生員,參加省裡舉行的鄉試,過關者參加禮部會試,取會試的前幾名進行殿試,經過層層考試選拔,最終能夠脫穎而出者實在寥寥無幾,走這條仕途之路異常艱難。但是能夠取得秀才資格,不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進益,在地方上也可獲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權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見到知縣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隨意對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與官府之間起著紐帶和橋樑作用。同時,因為秀才“知書識禮”“博學多聞”成為活躍民間的特殊階層。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開私塾教書或做幕僚等方法為生。這部分人極為廣泛,因為經濟並不富裕,被人們稱為“窮秀才”。“窮秀才”具有普遍性,因此,人們多把讀書人統稱為“秀才”。

其實“秀才”原本並非泛指讀書人,《禮記》稱才能秀異之士為“秀士”,這恐怕是“秀才”一詞最早的來源。

最早有秀才之稱的,是西漢初期的賈誼。《史記·賈生列傳》記載:“賈生,年十八,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唐代許多詩人吟詠賈生的詩詞曰:

賈生西望憶京華,湘浦南遷莫怨嗟。聖主恩深漢文帝,憐君不遣到長沙。(李白)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

賈生名跡忽無倫,十月長安看盡春。顧我先鳴還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趙嘏)

前面說過的杜正玄,最終還是以過硬的文筆使宰相歎服,成為隋朝科舉制的第一位秀才,後來,他的弟弟杜正藏、杜正倫均考取了秀才,成為秀才最多的家庭。《唐書·杜正倫傳》說,隋朝最重視秀才的選拔,在隋朝的10個秀才中,杜正倫一家就有三個而且成績都名列前茅,實在是歷史少有。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篇二:古代婚嫁制度的由來

婚嫁制度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中國婚嫁制度源於何時,根在何處?

正在甘肅蘭州召開的“第二屆中華伏羲研討會”上,來自中國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們一致認為,伏羲是中國婚嫁、嫁娶制度的肇啟者。

“制嫁娶”反映出人類從雜居群婚到對偶婚姻的深刻變革,標誌著中國歷史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這也是伏羲被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原因。

據相關專家考證,人類在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洪荒時期和母系氏族社會後,大約在6500多年前,開始逐步進入父系社會。

據古籍記載,當時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率部落由甘肅成紀(今天水市)沿黃河東下,定居於宛丘之墟(今河南淮陽縣)。

隨後,伏羲以其聖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並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伏羲還畫八卦、取火種、造書契、創樂器、興嫁娶,肇啟了中華文明。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認為,伏羲的最大功績之一就是“正姓氏、制嫁娶”,創立了男女對偶的婚配製度,最終使人類的體質和智力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據介紹,在太昊伏羲氏時代,原始畜牧業迅速發展,九州大地和睦相處,一片太平景象,最讓伏羲傷腦筋的是當時出生的嬰兒中,常常出現畸形怪異現象。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伏羲發現,這與當時存在的男女群婚、亂婚現象有關。

於是他在華夏九州開始了“制嫁娶”,實行男女對偶制。他先定姓氏,以防止亂婚和近婚,又首創中國最古老的風姓,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跨越。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故事500字篇三:古代為何要株連九族

株連九族,就是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員與其共同承擔刑事責任的刑罰制度,在古代稱為“族”,故“族”者,即意味著由一個人的死罪擴充套件為家族成員的共同死罪。

這一違揹人性但又斬草除根、清除復仇力量以及古代統治者自己津津樂道的恤刑原則的暴虐刑制在中國古代長盛不衰的根源,實在是中國傳統法律中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據介紹,株連九族是從明清時代開始的,由原來的“夷三族”延伸到九族。古代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也就是說,一個家族中,只要有一個人犯有滔天死罪,那麼,不但整個家族都要滅絕,而且相關的家族都要牽涉進來。

古人常說,一人做事一人當。可事實是,一人做事需要大家當。意思是一人擔當並不能完全徹底起到處罰作用,連坐被罰更能顯現警示作用。問題是,“夷三族”就夠慘無人道了,何以夷滅九族?

常言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問題點就在這裡。原來,按照家族方式生存是古人以及封建餘孽們的生存方式。這也是現代語境下的團隊合作方式。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同舟共濟海讓路,號子一喊浪靠邊,你想想團隊的力量有多大!

家族式的團隊組織裡,即便關係盤根錯節,但脈絡清晰。利益均沾,一呼百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利益關係就是生活關係,是社會關係,也是生存關係。

這種家族化利益化社會關係的繫結與鞏固,自然排斥和剝離了其他社會關係的插足之地。所以,從“夷三族”到滅門九族,完全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維護政治經濟生活秩序的客觀需要,斬草除根有了客觀性,“除惡務盡”有了必須和必要。

特別說明,“株連九族”是封建社會維護統治基礎的手段,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

前幾十年間有句話叫“老子反動兒背叛”。講的是大原則下的大立場,即便是父子關係,該劃清界限就得劃清界限。因為,人是自然人,是社會人,不是隸屬於自我家庭或某個群體的私有產物。講的是人必須在社會大家庭中存在,並不斷獲得生活價值和生命意義。

現在看來,不能說這種背叛和革命不是進步的表現。所謂進步,意味著和“株連九族”這種殘酷的處罰制度進行了決裂。

近些年來,法制建設越來越被群眾所接受,依法維權,依法施政,基本上成為大家共同認同並積極參與的行為準則。即便在某些地方,法制的兩個基本面都表現為做得不夠或很不夠,人們還是希望在進一步加強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

你用法管我,我用法和你說話。這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平等、公正、公平的利益關係。

然而,我們通過近一兩年來陸續揭露出的多個地方出現塌方式腐敗案例中看到,這些腐敗中的主角配角,構建的是恰恰又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家族式、地域式的封建網路關係。文明進度的社會秩序下,封建幫派榮辱關係不僅沒有消減,反而形成了很大氣候。

於是,處理其中一個“領頭人”,老百姓並沒有感覺特別解恨、覺得相當舒心。

一個團伙的手上沉澱著多少資金,恐怕只有他們和他們的“九族”最清楚!也難怪那些走進高牆的貪官們“痛哭流滴”過後喜笑顏開,下象棋、寫論文、搞發明,勞逸結合整理整理電燈泡。

人混到這個份上,沒有誰會想不開!

家族式、地域式的塌方式腐敗內情非常複雜,想從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搞清楚坐實一些事情很難,搞不好,還容易造成打擊“擴大化”的影響,那些和問題有關聯的“九族”們還會“依法”說話,正義一方似乎很容易陷入被動。

我贊成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的提法。不怕他們多,只要他們敢於抱團結夥,敢於以身試法,敢於挑戰群眾雪亮的眼睛,多行不義必自斃,終究難逃法網。

標籤:五千年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