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狗貓鼠》讀後感11篇

讀後感1.8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狗貓鼠》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狗貓鼠》讀後感11篇

《狗貓鼠》讀後感 篇1

《狗·貓·鼠》這篇以動物喻人,對“現代評論派”進行了諷刺,表現了作者對弱小的同情與隨意欺凌弱小的憎恨,並對社會上縱容邪惡,無法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鞭撻。

第一段回擊了“現代評論派”對作者仇貓的汙衊,揭露他們卑鄙的手段。

第二、三段交代了狗和貓成仇的原因,以及作者對其的看法,暗諷了“現代評論派”。

第四段將動物與“現代評論派”進行對比,諷刺了他們的嚕囌做作與虛偽性。

之後,作者進一步敘述了他仇貓的原因。

第五段刻畫了貓的.主要特徵,簡要交代了作者仇貓的近因,暗諷了與貓有類似習性的人。

第六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承接上文作者仇貓的近因,也為下文他兒時仇貓的原因作鋪墊。

第七、八、九段引用了三個民間傳說,簡要介紹了“貓婆”、“貓鬼”,主要敘述了“貓和老虎”,表現出貓的狡猾。

第十段介紹了隱鼠的特點、習性和“老鼠成親”畫像。

第十一至十七段,作者追憶了自己兒時救養的一隻隱鼠慘遭殺害的故事。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作者以為是貓殺害了隱鼠時的那股憤怒,以及他之後“報仇”的行為,無一不表現出他對弱小的同情與隨意欺凌弱小的憎恨。

比較後一段,交代了作者對貓的態度與策略的轉變,也對當時社會上縱容邪惡,無法除惡務盡的現象進行鞭撻,表現了作者的鬥爭精神。

《狗貓鼠》讀後感 篇2

中國有很多作家,在繁多的作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魯迅先生了。讀他的文章就像品一杯清茶,剛開始有點生澀難懂,但是慢慢品嚐回味你便會品悟到許多。聽說這本書當年出版時擬訂的名字是《舊事重提》,想來是魯迅先生嫌題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你還記的在七年級中我們學的`《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麼?它就是出自《朝花夕拾的》,在《朝花夕拾》十則故事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狗貓鼠》。初看題目,以為是三個動物的故事呢,正想著先生童年時怎會和它們結下淵源呢,細讀才知道是當時的“貓論”引起了先生的回憶,才讓我們有幸體會到先生幼年時就很喜歡保護弱小。讀著這篇文章,我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罵人術。都說罵人的最高境界是罵人不帶髒字,可見魯迅先生已經到達了最高的境界了。先生就是先生啊,一隻貓讓先生如此地剖析得體無完膚,怎麼能不引起“富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的痛恨呢?

在《狗·貓·鼠》這篇文章裡,書訊先生闡述了他仇貓的原因。其實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奸笑。

《狗貓鼠》讀後感 篇3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讀後感《《狗貓鼠》讀後感500字》。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說他討厭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討厭,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說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狗貓鼠》讀後感 篇4

從國小起,我就聽說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本書,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翻開這本含著濃濃的文學之蘊的書。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紹興人。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從小勤奮好學,後因家庭一次變故,飽嘗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視。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當他目睹國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時,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文筆來喚醒國人的靈魂。回國後,先後在北京、杭州的`幾所大學任教。1981年,第一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從此開始了輝煌的寫作生涯。

《狗貓鼠》這篇文章講了自己不喜歡貓的原因。作者先用一大串道理寫出了貓的可恨,又寫理童年時貓吃掉自己心愛的小隱鼠的故事。說明自己從那時起見貓就打,最後又轉了一下,寫自己現在不打貓了,只是呵斥,又藉機比喻了中國的官兵,批判了現實。

魯迅仇貓的原因文章中說了很多方面:他幼年養的隱鼠,據說是被貓吃了的,雖然後來知道是長媽媽踩死的,但是仇恨貓的感情已經建立;貓在吃老鼠的時候,總是盡情地玩弄,類似人類的幸宰樂禍、折磨弱者。而且貓的媚態是作者最為深惡痛絕的。魯迅利用對貓的這種媚態的蔑視,嘲諷了反動派的醜惡嘴臉。

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作者深厚的知識積累讓人欽佩,滲透其中的對現實的批判更使文章充滿鬥爭性,讓人回味無窮。

《狗貓鼠》讀後感 篇5

“從去年起,彷彿聽得有人說我是仇貓的……”語出《朝花夕拾》貓狗鼠。

這篇文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而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了自己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活畫出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奴才那一幅可憎的.像豬一樣的人的嘴臉和靈魂。

雖然並出處於那個時代,卻能感受到無盡的黑暗,揭露了其作為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那些奴才的陰險而醜惡的真面目。當時老百姓無縛雞之力,任人宰割。而這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派受到通緝,還要與現代評論派進行長期的鏖戰。真的是一片黑暗呀!

文章絕對不僅僅是寫普通的《貓·狗·鼠》,而是多次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諷刺了那些虛偽的人,且文章多處的語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條理清晰,令人回味。此篇文字精煉、論點、論據供全,立場鮮明,一目瞭然,還是一篇佳作!

再回想一番,身處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國家民主、共和、領導人全心為人們服務,祖國強大,繁榮安康,前程遠大。與當時的黑暗社會相比,我們就更應該珍惜這段安康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國之棟樑。我們現在,沒有那些“貓”,弱小的“鼠”也幸福了。感受那段黑暗的歷史,勿忘國恥,現在的幸福安康,努力奮鬥。歷史的長卷翻過了一頁,將由我們抒寫輝煌的詩篇!

《狗貓鼠》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散文集,名叫《狗·貓·鼠》

《狗·貓·鼠》原載1926年3月10日《莽原》第1卷第5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一篇,也是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在文中,魯迅先生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的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時報的憎恨。

《狗·貓·鼠》代表了魯迅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三個階層。表現出魯迅先生對貓的厭惡和仇恨。之所以仇貓,是有原因的——作者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清算了貓的種種罪行,比如:經常偷廚房的東西吃,好吃懶做等……

魯迅選取“貓”這樣一個典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例如: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小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是某些人一旦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折磨別人。

散文的寓意深刻,其生動傳神的描述、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一針見血的諷刺,充分展現了魯迅先生強烈的愛憎之情,也體現了他運用語言文字的非凡功力。

當然,這篇短文教會我許多。讓我知道了狗的語言:搖尾巴代表想跟你玩,發出“哼哼”的聲音代表生氣,發出挑戰。但貓的語言和狗的語言恰好相反:搖尾巴代表生氣,發出挑戰,發出“哼哼”的聲音代表想跟你玩。我還知道墨猴吃的是剩下的墨汁,它住在筆筒裡,一聽見磨墨的聲音就出來,等你寫完了,就舔乾淨剩下的墨水。隱鼠也吃墨汁,但不一定要等到你寫完了再吃。

我喜歡魯迅寫的書,更喜歡那些可愛的小動物。

《狗貓鼠》讀後感 篇7

今天,我又讀了一遍魯迅的《朝花夕拾》。對其中感觸最深的是其中的《狗貓鼠》。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

“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的一匹花貓下手,逐漸推廣,至於凡所見的諸貓。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而後來卻越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他們的頭,或誘入空屋裡面,打的他們垂頭喪氣。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但對於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隨意一切韜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但許多天之後,也許是已經過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訊息:那隱鼠其實並非貓所害,倒是它緣著長媽媽的腰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

欣賞魯迅的寫作手法,更欣賞他的這種態度。這篇文章表面上寫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魯迅巧妙的運用了往事抨擊了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們。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為鼓舞國家的士氣做出了貢獻。

《狗貓鼠》讀後感 篇8

翻開這位文學巨匠多少年前揮毫寫下的篇章,恍如穿梭了光年,來到了那個國人都不願回到的迂腐舊年代,這位文學巨匠就是眾所周知的愛國忠士———魯迅。

《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狗。貓。鼠》就震懾住了我。犀利直接的措辭筆鋒,話中有話。這小動物彷彿就是人一樣,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

欣賞先生的寫作手法,更欣賞他的獨到眼光。文章表面上寫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用了往事抨擊了那些侵略我們國家的人們,他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為鼓舞國家的士氣做出了貢獻,體現了一份真真切切的愛國情懷!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述了對貓折磨弱者,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在書上看到一句話:魯迅的文章,只適於品味而不是瀏覽。以我的知識面去揣摩他老人家的情感還為時過早,可我已能體會到魯迅對這個日漸渾濁的世道的無奈與悲切,他用他的筆戰鬥著,挽救著奄奄一息的中華民族。可這,只在歷史的輪迴裡留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吶喊與彷徨。

對於我,可能我沒有足夠的資格與底蘊來鑽研這位高於世俗而又不脫離世俗的革命家,但我有一份崇敬的心來瞻仰這位革命英雄!

《狗貓鼠》讀後感 篇9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希望我的理解能夠正確。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寫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歡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說他討厭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

態,正同我們現在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積極,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討厭,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可以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說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狗貓鼠》讀後感 篇10

魯迅,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思想家,他為了我們中國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用筆作為武器,抨擊了帝國主義,其中《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一部著作。

《朝花夕拾》有許多個小故事組成,其中我尤其愛《狗·貓·鼠》。這個故事講述了主人公所飼養的隱鼠不幸被保姆阿長踩死,卻哄騙他說是被貓所害。這個題目乍一看以為是講關於動物的.故事,正想著先生童年時怎會和它們結下淵源呢,細讀才知道是當時的“貓論”引起了先生的回憶,才讓我們有幸體會到先生幼年時就很喜歡保護弱小。

通過這個故事,他有力的抨擊了當時社會那些做錯事卻不承認,將錯誤陷害給一些無力辯解的人的人,就如那些動物,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在動物界中,沒有打著正義的旗號,卻做出陰險的事的動物,它們都是正面較量,從不背後傷人。人能夠直立,是一件奇蹟;能夠說話,更是一大奇蹟;人能夠寫字了,又是一大奇蹟。但人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墮落了,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於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則對於只能嗥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

這種事情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人們都為了自己的貪婪慾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此地嬉笑怒罵,讓“人”怎麼還站得住,無怪先生說:“俯首甘為孺子牛”了。

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我為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而感動。

《狗貓鼠》讀後感 篇11

《狗、貓、鼠》這篇散文出自魯訊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曾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多次閱讀,才基本明白了它之中的含意,期望我的明白能夠正確。這篇文章主要透過對貓和鼠的`一些秉性,行為的描述來比喻某些人。

魯訊先生在文中闡述了他仇貓——即不喜愛貓的原因。其時這些原因與一類人的行為,性格很相像,例如寫貓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動物就盡情玩弄,直到玩厭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別人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就想盡辦法慢慢地折磨別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夠,就不甘心一樣,如果別人犯了什麼錯,受到批評,說不定那種人就會在某個角落裡偷偷地殲笑。魯訊先生說他厭惡貓的第2個原因就是貓雖然和獅虎同族,都食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但貓卻具有一副媚態,正同我們此刻的某些人,常常刻意掩飾自己的某種本性,其是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他更加虛偽。貓平時總是吃飯不管事,就像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有東西吃就比誰都用心,一要他做事,就一溜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廣東話中的一句俗語:"吃野吾做野,做野打爛野。"魯訊先生還告訴我們,老鼠中並非全部都那麼厭惡,其實有寫隱鼠很討人喜愛,很有靈性,但卻遭到別人的摧殘,其實,人人都能夠對這些弱小的生靈賦予一些愛心和同情,為什麼有人就做不到?這可需要反思一下。

看了這篇帶有深刻寓薏的問張文章,雖說我不是受益匪淺,但是我卻在其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