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7.34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1

沒有《論語》中的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與爭議,也沒有《詩經》中的爛漫與自由,也非《離騷》的華麗與哀怨,更無唐詩、宋詞的豪邁與纏綿,更非《莊子》的遙遙與灑脫,有那麼一本書,她除卻一切浮華,卻將古人的智慧彰顯,她就是《古文觀止》。

這是一本選摘自周朝到明朝的優秀散文的結晶。書中選摘了《左傳》、《史記》、《國語》、《戰國策》、《三國志》中的精華。還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經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書籍。從一個教育者的眼光出發,我讀此書的感想如下:

讀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徵的忠誠和敢於直諫的精神所感動。其中,"居安思危、載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虛心納下、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知足"、自謙自制、"慎始而敬終、"三思適度的思想使人受益匪淺。

這些精闢而有警示意義的'言論如一面鏡子,使唐太宗從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從而創造了貞觀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來看,也覺得同樣有意義。"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警示著我們在與學生交往中,教師處理任何問題都宜三思慎重、客觀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難免不被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學會寬容,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們每個教師修身養性的警示牌。知足常樂,學會淡泊。面對眾多行業的各種福利誘惑,我們的教師仍能堅守崗位,不動搖,不跳槽,仍能樂教,並終身從教。這也是一種品格。所謂"慎始而敬終"不過如此。

魏徵是幸運的,他的諫言創造了貞觀之治,為百姓贏得了一個盛世。

另一個憂國憂民的謀臣當推孔明瞭。他身逢亂世,卻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憂國憂民,最終積勞成疾,鬱鬱而終。他所著的《出師表》使人倍感其愛國之心,赤膽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擋天下一統之大勢,雖如螳臂當車,卻忠勇可嘉。

相對而言,范仲淹的,《岳陽摟記》,那種彷徨與愁悶,愛國與國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被多少公僕用以自喻。他們或許和范仲淹一樣,未曾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因此,我認為范仲淹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2

五年前,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偶然遇到了一個長者,所謂長者,不是因為他的年齡有多大,而是他的言談話語中,無處不透著智慧、道理,出於對此人的崇拜,問其為何知識如此淵博,他只告訴我要好好讀讀《古文觀止》這本書,於是很快到新華書店購得此書,並認真地讀了此書。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為當時的學子編選的一部古文教材,它是一部囊括從東周到明末、集百家經典於一身,同時永遠不會落後於時代、絕不會因為政治風雲變幻而失去價值的文集。 《古文觀止》,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先秦文、漢文、六朝文、唐文、宋文以及明文其中以散文為主,間有駢儷文辭賦。都是歷朝歷代最富盛名的`文章,作者以“觀止”兩字為題,可以看出書中所收錄的文章的盡善盡美,是典範之作。如王勃的《滕王閣序》,李斯的《諫逐客書》,諸葛亮的兩篇《出師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等等都是千古名文。

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絢麗宮殿,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灼見真知,叫人一讀就愛不釋手,但它畢竟是文言文,我總是得一點一點慢慢地閱讀,雖然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內容都不算長,但卻都值得我認真琢磨其中的人生哲理,好在我買的這個版本中既有題解,又有譯文和評析,理解起來容易多了,這也使我越讀越愛讀,雖然年齡大了,記憶力不是很好,不能把其中的篇目都背誦下來,但其中的一些名篇也是我特別鍾愛的,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騰王閣序》,劉禹錫的《陋室銘》等等還是背下來了。這讓我能更深領悟到其中的哲理,時常靜坐時想起,時時受益。 就拿《陋室銘》為例,《陋室銘》中劉禹錫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隱逸情趣讓我十分欣賞,雖然文章短小卻寫出了應有的人生態度。好的居住條件固然是必要的,社會也當給人們以這方面的關懷。但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是由居室狀況決定的,而是由其心胸和志向決定的。所以,處陋室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絕對於事無補,也完全不必。須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裡的“惟吾德馨”,似有自我標榜之嫌,但從他這裡,卻可以讓我們悟到,只要一個人有志向,有追求,有德行,那麼不管處於怎樣一種情形,都可以欣然怡然。“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等這些的名句更是讓我熟記於心。

古文觀止的讀後感範文3

《古文觀止》是本好書,是中華禮貌智慧的集現。我喜歡讀,它在我心中總是閃爍著異樣的光輝。自己讀起此書時,背過的古文可是就寥寥數文。實在是好文眾多,只得走馬觀花般學習皮毛,而在觀止的選傳中,猶獨鍾情於《戰國策》李斯的諫逐客書與三國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李斯敢寫諫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對的,表現其的勇敢與智慧,文章結構緊湊,舉例充分,論理十足,可謂是絕。諸葛孔明寫《出師表》,表現他正直,為夢想奮鬥的精神品格。下頭我就選諫逐客書二段來品析。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2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李斯寫諫逐客書時,正為秦王因韓國實施「疲秦計畫」,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範圍之內,於是李斯將諫章呈給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銷逐客令。試問;如果諫章不能打動秦王,那麼秦王會不會以叛黨的名義殺了他。答案是肯定的。從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膽量,從容,淡定,真學才識。從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聞……”作為起始,一連串的因果例項擺出,環環相扣,層次明瞭,之後說明為何不贊成,否定秦王的.決議。第二段“夫物。”,我猶以為重要,一針見血。突出中心。

這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也讓我對作者感到敬佩,也讓我對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學習中無法自立,也沒有像作者那樣有主見,遇事懦弱膽小。不能沉著應對,應對一些物質的事物,也不能夠地應對。所以我立志學習作者的這種精神品格。而我也很慶幸讀了這本讓我很愜意,很享受,很有啟發的書。

沒錯,就是它—《古文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