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通用6篇)

讀後感1.9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學》的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通用6篇)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1

近期抽空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從而也形成了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有效教學包括有效果(effectiveness)和有效率(efficient)兩個層面。而要使教學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就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時間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和資源因素。

一、時間因素

對於科學的教學來說,有些內容是通過課時教學能夠實現的,並能馬上測量的,是教學的短期效應。拿英語這門課來說,就是這堂課下來,學生能學會使用那些字詞,掌握那些句型結構,能用英語進行某項活動。有些內容則是需要通過長期的教學才能逐步形成的,而且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是教學一個長期的效果。《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科實施意見——英語》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長期目標,是英語有效教學的長期效應。英語教學的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各有其作用,但短期效應是有長期效應的基礎,教學的長期效應是有效教學的終極目標,“舍長求短”是與新課程目標相違背的。英語教學有效性與否的評價不應只停留在短暫的單位課時,還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對教學效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方可體現全面性。

二、教師因素

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無完成教學內容或教師執教認真與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所謂“英語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所有行為。這道出了英語教師教學有效性的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意向,教師首先需要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展開的,日常英語教學當中,學生出現厭學現象則是無效或低效教學的表現之一;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所學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英語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要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英語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英語課堂語言使用的適度性,教師過於流利地使用過於深奧的語言都不好讓學生理解,反而會使英語教學成為無效或低效。

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要具有紮實英語專業知識和英語教學水平;其次得具有很強的英語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同時還要具有先進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以及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充電和不斷開展反思性研究的意識。當然課前充分的教學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學生因素

教學的直接物件就是學生,學生是英語有效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就是評價有效教學與否的重要依據。而學生作為主體,他的參與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或靜心默讀,或朗讀,或潛心思考,或積極爭辯,或大膽陳述,或仔細扎筆記等都是學生參與的重要體現。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真正參與是需要客觀的分析,不能臆斷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有學生想參與但沒有參與課堂的能力和勇氣,當然也有不想參與的學生。因而英語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差異上開展的,否則教學就是無效的教學或者是低效的教學。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諸多差異,有的習慣成為“leaders”、有的習慣成為“followers”;有的個性張揚、有的喜歡沉默;有的口頭表達能力突出,有的則在書面上表達出其強項;有的對任何事物有好奇心,有的則對一切都很漠視;有的努力學習英語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有的則只想安逸地度過三年的高中生活;有的英語基礎紮實,有的英語基礎則不達國小生水平。

因此,英語有效教學必須是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的情況下開展的,只有對學生資訊進行綜合的瞭解,有效教師才能設計出學生外語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四、資源因素

《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指出:英語課程資源是指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實施英語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英語教材、教學設施、文字音像、網路資訊等物質條件,以及包括學生、教師、家長和有助於英語課程實施和發展的一切可利用的人文環境、人才及其智力資源等在內的非物質條件。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儘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是促進英語有效教學的重要輔助條件。

因此要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英語有效教學要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物質條件,使知識內化為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求極力營造非物質條件,使優良學校校風、學風以及教師風采、學校的文化環境建設成為促進學生心智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有效教學》的閱讀我才剛剛接觸它的皮毛,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閱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為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2

對於現代教育來說“有效教學”一詞,應該是很熟悉了,我卻遲遲未深入學習,讀《有效教學》有感。最近有幸讀崔允漷教授《有效教學》一書,頗有感觸,一直以來,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非常淺薄:有效教學就是最大限度的在教師教學領域裡,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快收效的結果來使得教育成果最大化,達到又快又好的本質。其實,我的理解有些偏頗,不僅失之科學,而且過於片面。現就閱讀崔允漷《有效教學》一書寫點讀後感想。

一、書中基本框架

這本書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習者“像專家一樣思考”。本書的單元組織、各章內容、正反資訊、練習設計、參考文獻/網站的選擇等都體現瞭如下思考:如何把問題還原到原點來思考?如何將教學問題置於課程、教育、社會大背景中綜合地思考?如何促使學習者將中國小的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學習、評價進行一體化的思考?如何促使學習者形成教育領域的大觀念(bigidea),而不至於去記去背書中提供的那些條條框框的東西?

本書的組織架構按學習單元的方式來呈現:什麼是教學——怎樣教得有效——怎樣教得更好、更有意思。這幾個方面循序漸進地詮釋了何謂有效教學、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並引入了大量的教學例項、教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讓人讀起來輕鬆、易懂、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二、讀書收穫

(一)明確有效教學的課堂框架

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規範的教學行為的指路明燈。在閱讀第一章的開頭,文章就提出問題:什麼是教學?我線上教育已經十多年啦,可還不曾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什麼是教學,怎樣教得有效,怎樣教得更好、更有意思。想起來還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總是認為教學就是把已知的東西教給未知的學生。

所謂“有效”,主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引起意向——學生想學習,即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

(二)、明釋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麼程度以及學什麼,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麼或學到什麼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

(三)、調適形式——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是指採用易於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因此,需要藉助一些技巧,如資訊科技中在講述理論時要配合適當的實踐操作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教學。

(四)、關注結果——學生學會了,教學行為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其落腳點在於讓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各有所獲。所以一些課堂行為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而捨本逐末地脫離了最初教學的意向性,教學最實質的內容在於學生得到了什麼。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二)理解怎樣教得有效

有效性是教學的靈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之前,我們要進行必要的準備,在頭腦中或書面形成一個計劃。教學準備的核心就是為實現一定的學習目標,教師綜合考慮各種資源和影響因素,並作出各種決定,進而形成相應的方案。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自身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型別資訊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潰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三)思考怎樣教得更好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單元的“怎樣教得更好”中提到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路徑是:一個是自我反思;第二是同伴互導;最後是專家引領。

首先是自我反思。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就知道自我反思對於一位教師來說是很重要的,自我反思成就了很多名師。以前讀書的時候,心理學的書中也有提到,波斯納著名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因此,我們不可估量反思的作用。書中明確的提出,自我反思是提升經驗的橋樑、是錘鍊思維的工具、是追求卓越的動力。對於我來說,懶於記錄、反思是我欠缺的地方。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進步。要養成反思的好習慣。

其次是同伴互導。一位優秀的教師,除了學會堅持不斷地自我反思外,還要學會同伴互導。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渺小的。當你遇到一個難題時,自己怎麼絞盡腦汁都無從著手時,可以藉助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同伴。別人總會有你想不到的想法。以我們資訊科技學科為例吧,師資少,學校裡僅有五位資訊科技教師。書中提到一點同伴互導時應注意的問題,讓我受益匪淺。第一是要積極參與合作;第二是心態要平和,坦誠相待;第三是學會如何合作;第四是積極行動,共同擔當。在師資少的情況下,同伴互導可以激發每位參與者的合作動機或智慧,讓每位參與者真正享受互惠的效益。

最後是專家引領。書上的定義說,專家引領是當你因某個問題不得其解而處於困惑狀態時,專家給予啟發、點撥而使你破解問題、消除困惑的過程。我們資訊科技學科雖然在中學中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但似乎效益不佳。即便我們能做到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導,有些問題是我們和同伴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需要有專家引領。那專家在哪裡呢?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專家也需要我們去發現。當然,如果學校給我們搭建和專家交流的平臺那當然更好。

以上是《有效教學》這本書的讀後感。崔教授的專著內容翔實,案例豐富,是一本貼合教師實踐經驗的好書。《有效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研讀和反思的精彩論述,今後我還將不時重溫,不斷獲取新的實踐靈感。做一個“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力爭自己有更大的提高!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3

開學初期,工作忙碌,匆匆忙忙讀完《有效教學》,卻只能算讀了半本書,因為只是讀了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卻是讓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剛剛參加工作半年的青年教師,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有效教學只能算是一種並不遙遠的奢望。說它是奢望一點也沒錯,現在的我在課堂上只能夠把課堂流程很順利的進行下來,卻不能達到讓人很滿意的所謂的有效教學。但是說它是並不遙遠的卻也是言之有理,藉著學校實行翻轉課堂課改之際,我的教學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我相信,教學不僅僅是我的目的,有效教學才是我的最終目標。

捫心自問,在看這本書之前,對於教學我一直是處於盲人之際,摸摸索索小心翼翼的前進,生怕碰到懸崖深淵讓自己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下錯的棋子還有悔棋的餘地,可是對於學生來說,學習知識的機會如果被這樣破壞,該是怎樣的懊惱悔恨。

可是在看了這本書之後,讓我有了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瞬間感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可能不是最優秀的那個,不是最努力的那個,我只要求自己能夠做到最用心,讓我的學生能夠在回想起來時嘴角是上揚微笑著的。

作為一個老師,最成功的事情莫過於學生聽到上自己的課時是歡欣雀躍而非垂頭喪氣的。這樣的課堂才是一個有效的課堂,一個活躍的課堂。

教學,原來是這樣一件簡單卻又浩大的工程。要想課堂上能夠讓學生真正活躍起來,把知識收入囊中,就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課堂上要有笑聲。師生之笑能舒緩緊張情緒,激發師生教學的積極心態,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觀念,讓學生快樂學習。課堂上要有教學內容引發的笑聲,有教學情境設定引發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引發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的笑聲……有笑聲的課堂,師生關係和諧,學生學習參與度更大。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更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所以,每一節課,教師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有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會更高。

其次,課堂上要有讚美聲。有些教師上課,習慣做"糾錯"工作,課堂上常出現"批評聲"、"嘆息聲",這樣容易造成學生"無聲"。其實,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那種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讚美聲代替批評聲,用激勵讚美聲來促使師生進入教學的興奮狀態。課堂教學中要有師生對教學內容的讚美;有教師對學生學習進步和取得成績的讚美;有學生對教師精湛教學技藝的讚美;有學生對學生學習創新的讚美……這些"讚美",催發師生學習進取精神,啟用師生沉澱的潛力,提高師生的美感品位。這樣,使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必將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最後,課堂上要有驚訝聲。課堂上有沒有令學生"驚訝之處",關鍵看教師能否挖掘教學內容並巧妙設定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呈現"驚訝之舉",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並教學絕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驚奇感,引發學生的驚訝聲。

課堂上真正的活躍是教師以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生動的教學、豐富的情感帶來的激情投入,從而吸引學生,帶動學生思維的活躍,課堂的活躍,並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效果。當然這就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了。而較高水平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來自於平常教學的`不斷積累,我想,這應該與平日的教學工作息息相關吧。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4

對於有效教學,我們感到越來越困惑,當今社會以文憑為本,教育以考試為本,學校以應試為本,家長以分數為本。我們認定自己的教學是否有效,既不能盲目而固執地沉湎於自我認定的簡單層面,也不能被動地成為他人教學評價的奴隸,更沒有必要長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在別人的教學評價的樊籬中。教學的評價往往屈從於行政管理的話語權威,屈於教研人員專業評判的話語權,屈於專家學術批判的權威,甚至屈於家長和社群世俗口碑的話語權威。課堂的有效全靠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覺醒,我們無法改變現實的環境,但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一顆心;我們改變不了大格局,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小環境;我們改變不了他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將來,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學是教師在達成教學目標和滿足學生髮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學行為,是教學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的'雙重表現。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著很多的實際的意義,做到有效備課是前提:這要求教師能熟練的掌握教材,吃透教學知識的重難點,並且能夠知道運用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等。有了充分備課的前提,那麼關鍵就在課堂教學知識的環節如何做到有效了,有幾個方面是必須要做到的:

一、清晰的教學思路

教師的上課猶如一個電視劇,人們看電視劇常常會被故事裡的情節所牽動,引起我們瞭解觀看的願望。因此教學中要想讓學生被自己的課堂所吸引,那就要有精彩的、環環相扣的知識情節,層層引入,層層深入,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不自覺的思維,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對自己的這節課的知識教學有個明晰的教學思路,如何由淺入深的引入問題,如何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如何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是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所在。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學生要學懂什麼。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做到適應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所以,教師在教學指導中要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傳遞給學生激勵的資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有效互動是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用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行為。在以往的教學中,經常看到老師們自己講自己的,學生有的在聽講,在思考,有的根本就沒參與學習的過程,這樣就不成為有效互動,甚至沒有互動。這樣的課堂如果缺少了互動就缺失了課堂的生氣,缺少的學習的樂趣。

學生思維的激發,需要教師有效的藝術的提問和靈活的教學機制,啟用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思考的慾望,探求好奇的本能才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意識和動力。

三、有效管理

教師也是管理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管理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則變得順暢,教學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學準備都將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因此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管理好課堂是成功的關鍵所在,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輕鬆愉悅的上好一節課,學生能在動靜結合中思考、學習、探索;如果課堂組織不好,那麼就發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學習的專注力和學習效果。

四、有效練習

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它起著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必須緊扣和服務於教學目的,應該精簡精練,對學生有意義、有價值,還可予以適當的獎勵提高學生的興趣。難易要適度數量要適當,目的要明確。

五、有效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掌握這門藝術,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明確目標,讓學生不僅有反思、有動力、而且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潛力投入學習。

我會結合自己的學習,把這些理論應用到自己的課堂中,使自己的課堂走向高效。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5

讀完《有效教學》一書之後,我深有感觸,也受益匪淺。

這本書語言簡潔樸實,內容淺顯易懂。從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出發,展示了精彩的理論依據,為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策略。

大家都十分清楚,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我覺得要想取得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到下面幾點:

一、有效備課。

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的如何,關鍵是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相一致,與學生需求相吻合,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有效備課更關注教學物件,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

二、有效指導。

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三、靈活運用教法。

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難易程度關係很大,如果知識難度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脫離原有的知識基礎,學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知識過與簡單,學起來毫不費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只有難度適中,才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以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充分激發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新課程中,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四、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注重教後反思。

教學反思是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之後,把課堂上的反饋資訊、自我感覺以及引發的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進教者及時總結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從而更有效的處理和運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應該寫自己實際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親身感受,內容新鮮、具體,見微知著。也就是說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例項中探及某種教育規律。事例可小,但要善於上升到理論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永保與時俱進的思想,主動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效教學》的讀後感6

讀《有效教學》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理論思想使我受益非淺。使我原來有些混沌的地方,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1、首先老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落實新課改的一些理念和看法,不要把教學效果與學生成績等同起來。有時我們老師會發生困惑,既然國小階段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可我們考試的指揮棒又不得不我們向著考試靠攏。而這次的講座把我們心中的節解開,正如孟雁君老師所說人的發展是全方位的.,教學成績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它還包括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等各個方面,僅憑成績是看不出來的。

2、針對學生的表現,老師要給予恰當的鼓勵和獎勵。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性格,針對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適時的進行鼓勵,以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因為有時候教學內容並不吸引學生,而且有時候課堂內容多,容量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下降,那麼獎勵就是我們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它能幫助學生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上來。當然獎勵的手段也很多,可以給學生分發貼畫,或紙疊的小星星,也可以給學生刻小五星,小紅花,這些孩子們都很喜歡。再者,在獎勵時可以給個人,也可以獎勵小組,小組內同學輪流獲得獎品,這種小組獎勵特別適合大班化教學。或許大家也還有別的好方法,我們也可以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