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讀後感2.6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紅樓夢的一回講了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有一塊無才補天的頑石。凡心大熾,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雖然會瞬間樂極生悲,物換人非,打掃偷來是一場夢,萬竟成空,但也願意前往。他於是被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磅有一株降珠草,因為每一天以甘露灌溉,降珠草得以久延光明。之後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得以脫去草胎木質,換成女人形體。在下凡前,對警幻仙子說,要用一生的眼淚還他。

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寫出了賈寶玉,林黛玉的由來,為之後的事情做鋪墊,也描述了林黛玉愛哭的性格,賈寶玉頗為乖巧的性格。用僧人的話說出了賈家一時的興盛,繁榮的景象。而之後物換人非,萬鏡成空,最終衰落,敗亡的結局。給人以暗喻,不禁讓人傷感。

在一些大致相同的事件上,作為情節,也寫得各有特色,別有一番滋味。比如;賈家每人住的小院,每個人的穿著,外貌,行為舉止,神態等。讓我眼前一亮。

紅樓夢還成功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方法有兩種;一是經過人物的一句話,一個笑,一個動作,點出了人物的心理狀態,心裡想法。比如;黛玉去看寶釵,遇到寶玉卻數落下人,心裡卻想說寶玉而不好明說出口,便用這種方式。點出他嬌慣,心重的心裡特點。

二是把人物的內心獨白與作者的敘述融合在一齊,來解剖人物的特點。在寶玉遇到黛玉也來看寶釵,笑著讓了座,並且聽出黛玉再說自我時,笑了笑並沒還嘴,指出寶玉心裡有一絲不滿,但也毫不介意。

這些心理描述生動地寫出了人物的心機,情緒,讓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讀後感2

在這個暑假裡,我還讀了另一本書——《紅樓夢》,這本書寫的事是皇帝統治的時期四個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這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藝術性的文學鉅著,者描述當時了富貴人家的事情,圍繞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條主人公愛情之路寫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塑造出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最吸引我的是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各有各不同的性格,其實我倒認為《紅樓夢》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也不是中心故事,但這讓人心酸的悲劇確實是整部書的主要線索,但是無論怎樣我們也都曾經為這兩人的結局深深地感到遺憾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本書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我不太喜歡她的性格,因為她多愁善感,但是她富有寫作才華,做出來的詩詞簡直無法比喻,讀的讓人如入仙境,這一點實在令我為之佩服。並且裡面還有一個劉姥姥,她是唯一一個親眼目睹賈家由盛而衰的人;令我感觸最深的也是林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從小父母雙亡,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麼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語氣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淒涼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

《紅樓夢》寫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必然過程,並且讓我們知道了那時貧與富的相差,人與人的地位懸殊,還有當時他們的婚姻自己做不了主,林黛玉就是為此而氣死吐血,而賈寶玉也因為林黛玉的死出家做和尚,真是令人感觸令人傷懷。

《紅樓夢》讀後感3

一杯白茶、一把椅子、一本書,或是世界名著、或是雜誌漫談,都能讓我消磨掉一天的時光。

斜倚在沙發上,手捧《紅樓》,眼裡、心裡纏繞的都是那集詩意、聰慧、真情於一身的女子——林黛玉。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盡現了黛玉如花般美麗溫柔、如柳般柔弱多情的絕世容顏和超凡氣質。林黛玉的才情在大觀園中堪稱群芳之冠。她,詩思敏捷,詠白海棠時“一揮而就”。她應對賈寶玉的過目成誦,卻能一目十行。憐花葬花泣殘紅、文思敏捷詠秋菊。她的藝術魅力讓人心醉神往。

黛玉是聰慧的,她初到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把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寄人籬下的她深知世故卻不弄世故,她愛憎分明,她能夠給趙姨娘含笑讓座,卻不會屈意迎奉他人。當寶玉把皇帝賞賜的一串念珠獻給林黛玉時,這也只可是是一個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對之嗤之以鼻。

我喜歡林黛玉的性格,有叛逆、有孤僻、有對世俗的不屑。大觀園裡沒有她的親人、知己,僅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不是這樣,她就不必為玉釵受寶玉奚落而喜形於色,為兩方舊帕題詩而灑淚。真情女子,為愛黛玉奉獻的不僅僅是眼淚,更是她才華橫溢的生命。

“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林黛玉的杯具之所有動人心魄,不僅僅是世人可惜了她那絕世容顏,更加震憾與她那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合上書,閉上眼,不禁長嘆一口氣,心頭久久索繞的依舊是那清雅絕俗的身影。

《紅樓夢》讀後感4

對寶釵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她固然是一個封建禮教的守護者,但也受到了封建權力的壓榨,應該同情與批判兼而有之。

寶釵很少直接鼓吹和維護封建禮教,而是通過日常的一言一行反映出她的真實個性。外表上“隨分從時”、“裝愚守分”、“罕言寡語”,顯得“肅靜嚴厲賢淑”風采,但實際上她“好風憑仗力,送本人上青雲”,袒護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她熟諳世故,誠府極深,在榮國府這人情複雜,矛盾交織的情況裡,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連忌恨一切的趙姨娘也贊她:“很風雅”,“會做人”。

“會做人”與她“溫順敦樸”的外露特徵相交融,使得她為人人所誇獎。“不關已事不啟齒,一問搖頭三不知”的處世準繩,使得那些素日裡做著醜事的封建主子們贊她“會做人”。例如:賈母給她做華誕,要她點戲,她就依著賈母平日的愛好說了一遍,結果“賈母愈加喜好了”。

寶釵不只會做人,並且經常借“做人”的時機來顯示自己的才幹。史湘雲要起詩社,但沒有錢,這時寶釵便趁機替她設東,先通知湘雲從自家帶工具來請大師,但出門叫一個婆子來卻說:“明日飯後請老太太姨娘賞木樨。”外表上是幫了貧弱孤女的`忙,但實際上倒是給另一段“金玉良緣”一次衝擊。她處處當心,處處為了奉迎賈母而安插,見的寶釵是如何“會做人”的了。

寶釵另一個特性就是虛假,她說過,對僧人道士所說的“金玉良緣”以為是亂說,又說金鎖沉甸甸的戴著無趣。但實際並非如此,寶玉去看生病的寶釵,寶釵拿著他的玉“從頭翻過來細看”又“唸了兩遍”,再責怪丫環鶯兒為何不去倒茶,引出鶯兒笑說“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引起寶玉留意後的,再將金鎖從裡面的紅襖上掏將出來。

寶釵“做人”是勝利的,也留給人們一點啟迪。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要想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就要向寶釵學點好的東西,認真加以進修,對今後的人生道路還是很有幫助的。

《紅樓夢》讀後感5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巨集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始終盪漾著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著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著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裡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讀後感6

一次偶然機會,我讀了一部不朽佳作——紅樓夢,它記述了家族的興衰,愛情的逐漸沒落,寶玉和黛玉空前絕後的愛情,最後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淒涼,多少人為之流淚。讀後我的感受頗深。四個大字深印在腦海中——遺憾、永恆。

所謂遺憾就是做事達不到預先的結果,而留下遺憾。賈家,經過幾次變遷,由最初的繁榮到最後家破人亡的衰敗,曾經金碧輝煌、繁榮熱鬧的寧國府最後被抄封變得冷落蕭條、毫無生氣,這是遺憾!

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就像“如果有一天你死了,那麼肯定是笨死的;如果有一次我死了,那麼肯定是被你氣死的”何出此言呢?且聽我慢慢道來:寶玉被騙娶了寶釵,但從始至終,他都認為自己娶的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黛玉,而黛玉氣他娶了寶釵而吐血身亡,自己心愛的人死了,寶玉的心也跟著去了,間接地寶玉也死了。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也是遺憾!

在當今社會中,相信人們還存心許多憾事,雖然遺憾二字不難寫,但人的一生很少有人能一生無憾,有些人用一生書寫,甚至用金錢都無法彌補遺憾……

而永恆二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東西。永恆是指一些已成為事實而無法改變的。就像黛玉已拋下一切駕鶴西去,縱使寶玉再傷心再不情願也已經無法挽回,林黛玉不會死而復活,這已成定局。寧國府被抄,人們死的死、散的散,這已無法改變,成為永恆之事了。

時間不停流逝,回望曾經,曾經就像夜空中劃過的流星,它們彼此交錯,交相輝映,瞬間消失於天暮,急促又燦爛,雖只剎那間芳華但成為永恆不變。

寶玉和黛玉本是一對鴛鴦,天作之和,但月圓月缺,他們就這樣錯過了,歲歲年年人不同,已物是人非,留下無盡的悔意和遺憾,但這成為事實而流傳千古。

遺憾!遺憾!真是遺憾!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一書通過對“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榮衰的描寫,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包羅永珍。

在前幾回中,充分的為下文埋好伏筆,構思巧妙,通過賈雨村與冷子興的對話,把賈府的狀況巧妙的展現給了讀者。再者,又通過賈雨村的“葫蘆案”,把賈,史,王,薛的四家族引出又為本書的情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中,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回,更明顯的突出了作者的寫作特點。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將賈府的建築群,陳設,僕人介紹的相當細緻,寫出了封建社會下的森嚴的等級和煩瑣的禮儀。黛玉年齡雖小,但為人處事是相當的靈巧,在未進賈府的路上,心裡就暗自考慮到各個方面,自律不謂不嚴。在禮儀方面,林黛玉也是心知度明。在中國傳統上,座位是非常講究的,在王熙鳳拉著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坐下時,黛玉十分推讓,可見她的相當“知書”。

在賈寶玉看見林黛玉時,又從寶玉目中描寫了黛玉,直畫一美人圖。

在寫王熙鳳出場時,也是巧妙之極,未寫其形,先聞其聲,真可謂“繡幡開遙見英雄俺”。通過這一系列的對話描寫,也同時確立了,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

賈母對王熙鳳的嘲弄,也是得寵的標誌。王熙鳳同時也是相當會求寵。再詢問林時,不等回答,先提一串問題,顯出了王的急脾氣,是關心也是走過場而已,在老祖宗賈母面前,可以連珠炮般的說話,提問也是份兒,格兒。並且通過關心別人顯示自己的全面性,細緻性及責任性。突出了王的玲瓏,過於聰明,對下面的.故事情節作好了相當充分的準備。

當賈寶玉問林黛玉是否有玉時的變態描寫,不但注意人物的常態,又在賈母的哄騙下,寶玉的病態來得突兀,去的業便宜,也是虎頭蛇腦的特徵,也描寫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這一回,我認為在本書中是相當的重要,也是十分精彩的一回,向人們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耐人尋味,同時也十分巧妙,得當。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作者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悽慘的木石前盟,一邊又是美好的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同時也讓人引起深思。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這種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離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其實,在現代社會又何嘗沒有一些類似的情況呢??在現代的社會上,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實在是太厲害了,雖然說現在不是封建社會,但有時更似封建社會。雖然說是自由戀愛、自由婚姻,但是在真正談婚論嫁,甚至說一開始交往時,有多少人沒有帶著一種功利性的心理呢??一些覺得自己條件不錯,要挑選條件更好的;有些條件差的,有種自卑感,面對優秀的,反而不敢上去。

讀名著,有時候會想到很多不同的東西。憶古思今做不到,但是聯絡實際還是可以做到的。

《紅樓夢》讀後感9

一棵小草要如何報答用清泉澆灌了自己的神者?唯有他化為人形,用一生的淚水報答。

她們出眾的才華令人歎服,美麗的面容讓人神往,然而她們的悲慘結局卻讓人悲傷,誰破壞了黛玉的夢想?兩個戀人真心相愛卻不能相守。

是王熙鳳,一局偷樑換柱迎合了一些人卻害苦了更多的人。

因為她的計策,賈母的“命根子”完婚了,賈家後繼有人了,王夫人的寶玉有希望了,賈政可以放心上任了;因為她的計策,黛玉都不能再做夢了,帶著遺憾把詩稿焚燒,讓愛化作一縷青煙;因為她的計策,寶釵走上了一條悽苦,冷寂的'人生之路;因為她的計策,寶玉失去了知己,沒有了牽掛,奔青燈古寺而去……追根溯源,害死黛玉的不是王熙鳳,而是賈府。

黛玉那麼單純,她只想要自己的愛情。

但是,豪門深似海,無論是賈母,王夫人還是胡道長那些外人,還是襲人,晴雯那些丫頭,都盯著二奶奶的位置,她單薄的身子,如何能承受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賈府的那些人,那些事,帶走了異鄉的黛玉,害死了可憐的黛玉。

真的是賈府害死了黛玉嗎?那又是誰害了賈府?林黛玉來賈府是投奔親戚來了,賈府用禮儀接待了她,但是賈府根據當時的標準也為寶玉選媳婦當然不會選擇體弱多病的黛玉,他們根據黛玉的性子,又愛生病大膽推測將來定是個活不久的人,他們不敢要,葬送了黛玉的愛情和生命。

從她住進“瀟湘館(消香館)”那一刻就註定了她香消玉殞的悲慘結局。

在那些種種悲傷的背後,隱藏著無數古代女子的命運,無論是掙扎著的、反抗著的、還是接受著的,最後她們都帶著深深的遺憾,離去……是誰害死了黛玉?到底誰是殺死他們的真凶?是誰?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傾注了曹雪芹畢生心血的鴻篇鉅製,堪謂封建末世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滲透著宋詞深情綿邈,銷魂蝕骨的意致,時常籠罩著輕如楊花的夢幻,細如絲雨的哀愁;又有元曲明白如話,清新真切的境界,大觀園的舞臺上演的是看似平常的家常事,實際上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不同尋常的`人間悲劇。中國古典藝術的神韻,曹雪芹天才般的創造精神以及小說為我們展示的寥廓,充實而又絢爛的美的世界無不引人入勝!貴族之家的敗落,青春的生命,美好的愛情被悲劇所吞噬,紅樓一夢醒來後,卻發現茫然無措,無路可走了。

濃墨重彩,精雕細刻,人物的種種性格特徵象如星星點點的雪花,靜悄悄地融化在生活的漩渦之中。曹雪芹總是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最佳契機,讓他們在特定的場合中一顯身手,將生命之光聚合成一個奪目的亮點,不能不令人注目凝思!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大觀園的歡聲笑語,無端誤會,冷露寒風,飄零紅雨,都能勾起黛玉的無邊愁緒,使她的眼淚源源不斷,春流到夏,秋流到冬,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花蔭之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直哭得“花魂點點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失去了雙親,失去了家門權勢,就等於失去了一切,黛玉的一顆高傲的,神飛在理想雲端的心被隱祕,無情地碾碎了!

她用整個生命和全部心血所建造起來的愛情之塔被無情的現實粉碎了。春蠶,吐盡了銀絲;蠟燭,流乾了淚水。寶玉的愛是她生命之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贈絹,使她驚喜痴迷;憶絹,使她沉吟思索;焚絹,只能激起她對整個貴族世家的加倍怨恨。痴迷中的清醒,崩塌中的撐持,緘默中的呼喊,憤懣中的嘻笑,黛玉可以啟動愛情的小舟,但她無法,也無力將它駛向美好婚姻歸宿的彼岸,等待她的,只能是更多、更深、更沉的折磨,只能是汩灑舊絹直至焚絹斷魂……

漫步“紅樓”,美不勝收,歷史霧靄數重重;紅樓一夢,太虛幻境,芸芸眾生皆是空。

《紅樓夢》讀後感11

讀完《紅樓夢》,合上書,書中個個人物浮現在我腦海中:聰明靈秀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達穩重的薛寶釵……可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平凡、勤學苦練的.香菱。

書中,《呆香菱苦心學吟詩》特別吸引我。香菱請黛玉教她作詩,於是黛玉就拿了一些書給香菱看,香菱拿來認真地讀起來,把黛玉所劃的都背了,又細細思索了一番,並說:“書裡有好多詩我都非常喜歡,我一定要學會作詩才行,你再拿些書給我看吧。”黛玉聽了,又拿了幾本書讓香菱讀,還給她出了個題目,讓她試試自己寫一首。

這時寶玉、探春他們都來了,大家一起談笑。但香菱一心寫詩,也不理大家,一個人坐在旁邊思考,連吃飯也顧不上了。大家見她寫得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卻不肯,一個人坐在山石上發呆。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沒睡著,剛睡著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夢裡的詩寫了出來,大家都覺得她作得好極了。

讀著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可香菱卻一心讀詩,學作詩,讓自己變得滿腹詩經、才華橫溢。大家都非常喜歡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華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說:“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記得有一次,在期末複習期間,我沉迷於網路遊戲,在一些該複習的時間上用來玩遊戲,所以成績直線下降,結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評了一頓,之後,我就再也沒碰過遊戲了。

香菱的故事告訴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長大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像香菱一樣有才的女子。

《紅樓夢》讀後感12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被稱為四大名著。《西遊記》寫的是唐僧四人西天取經;《水滸傳》寫的是梁山108位好漢;《三國演義》寫的是三國時代的糾紛;《紅樓夢》則寫出了人間的種種樂,種種苦,令我印象深刻。

《紅樓夢》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林黛玉,林黛玉她知書達理,但卻令人心疼,她喜歡賈寶玉,但賈寶玉並沒有娶她,她悲憤交加,加上她病剛好一點,身子還很虛弱,沒過多久,她便去世了。《紅樓夢》寫得很悽美,講述了賈府以往的熱熱鬧鬧到最後的冷冷清清,反映出人間的苦和人間的'樂。用細節寫出了當時男女老幼一切眾生相。

《紅樓夢》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黛玉葬花》。《黛玉葬花》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一天林黛玉去找賈寶玉,但是賈寶玉的丫鬟晴雯和碧痕剛拌了嘴,所以都賭氣不開門,還說了一句:管你是誰,二爺吩咐了,一概不許放人進來。黛玉聽了,覺得很傷心,只好默默地回去了,第二天是芒種節,好孩子都要用花木來編織各種玩意兒,然後系在樹上,十分熱鬧。而黛玉卻很傷感,她扛著小鋤頭,來到僻靜的地方,把收集的花瓣都給埋葬了,一邊理,一邊哭,訴說著,寶玉聽見了,邊聽著邊也哭了起來,黛玉轉頭一看,一看是寶玉,便問他:你昨晚為什麼不給我開門?寶玉很奇怪,便說道:此話怎講,我根本不知道你來過啊!黛玉見寶玉一點也不知情,便原諒了他,兩人又恢復了以往的關係,又說笑著玩去了。

《紅樓夢》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展示了大中華的偉大,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

《紅樓夢》讀後感13

紅樓夢,人所共知的四大名著之一。在紅樓夢這麼多人物中,我喜歡的人物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寶釵,而是賈元春。她自幼聰明伶俐,姿態優美,我覺得她簡直就是神仙?路病?

元春省親,這是一段關於她的故事。元春的父親賈政為了自己升官,把元春獻入宮中,伺候皇上,可是她並沒有因此討厭自己的父親。元春後來成了賈妃,還能回家省親,看到這我的心中跟吃了蜜一樣,癢癢的。我想:要是我是林黛玉或賈寶玉該多好哇,至少我也能分一杯羹。

省親時,賈妃點了四齣戲,買了小尼姑和小道姑,真夠享受的'!後來她們求香拜佛,一拜完事後,回宮時刻到了,她又傷心起來,王夫人和賈母哭得和淚人兒似的。看到這裡,我居然也有些依依不捨,因為我也很討厭與媽媽分開。

但是宮中那麼好,回去應該沒事吧?所以我看到元春回去後,在宮中很孤單,得了小病,我心裡覺得還挺安穩的;可誰知,她小病好了以後,一直到第二年臘月時,她在宮中又鬱悶起來,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皇帝來了,必須跪接跪送,當她夜晚回宮休息時,居然一下子昏了過去,忽得暴病,口角留涎,不能說話。我想:這病怎麼這麼厲害?能把人病成這樣!又過了一會兒,她竟然目不能視,臉色漸變,我有點兒擔心她會不會死去,哆嗦著翻到下一頁,看見那句:賈娘娘夢逝!

看到元春的悲慘結局,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她,你會按照父親的要求進宮嗎?

哎,如果我是賈元春的話,我可不會去,也不會像她一樣軟弱,我寧死也不會妥協屈服,再多的榮華富貴也不要。真替一個這麼聰明伶俐、才華出眾卻香消玉殞於深宮大院的人感到無限的惋惜。

最後,我還有個疑問:既然後面如此淒涼,為何前面是最熱鬧的呢?紅樓夢,真是一本讀不透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14

最近我們學校又發了一本新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故事的情節非常曲折,講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

小說講述了林黛玉愛上了賈寶玉,但是賈寶玉的長輩們不許他跟林黛玉結婚,林黛玉雖然長得好看,但是她體弱多病,而且非常嬌氣,一直要哭,到最後賈寶玉沒和她結婚,結果黛玉憂鬱而死。這篇故事也講了當時的人們是多麼辛苦,暗示了作者晚年寓居北京西郊,生活貧困的生活現實。整個作品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為主線展開,向我們展示了封建社會四大家族的由勝而衰的沒落過程。作品令人深思,也讓我們生活在今天文明富足年代的中國人慶幸生在好年代,由此也更加珍惜,並且提醒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回報生活。

看完書,掩卷思考。我覺得林黛玉這個人不好,我不太喜歡這個人物。她動不動就哭,一直含著淚水。而且身體也不好,總是生病。她和寶釵是一個特別大的對比,寶釵遇事穩重,識大體,顧大局,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對待生活有熱情,有上進心。從某個角度上講,她和寶玉是一對金玉良緣。但是,偏偏又碰上賈寶玉厭惡仕途,由此給這段姻緣增加了一層陰雲。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會有許多人,他們有抱負,積極進取,在權力名譽和地位的方向上堅毅地前行著,也有一些人,他們看到再多的財富,再高的權利和地位,到頭來不過是一片浮雲,生活在他們看來,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快樂。所以,這些人並不去追逐名利,只是在享受當下。對待生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價值觀是:無論我們的腳步到達了哪裡,都不能忘記我們出發時瞄準的方向是快樂。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讀後感15

近日,我一口氣讀完了曹雪芹的《紅樓夢》。千愁萬緒纏綿在心頭,剪不斷,理還亂。

《紅樓夢》一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末世為背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賈府由繁榮走向衰敗的過程。

書中的人物大都是傷感的`。林黛玉的苦戀無果,含恨而終;薛寶釵如願得償,到頭來卻守了寡;賈寶玉看盡人間悲離,出家當了和尚……仔細品味,那些悲慘的結局,有當時社會背景的一部分原因,卻也與他們的性情、人格不無關係。書中最典型的人物要數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典型的多愁善感性格。在一次偶然散步的時候,黛玉看到了凋零的花瓣被來往的府人碾作塵土。看著看著,她便想到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寄人籬下,受盡苦悶,無人疼愛,不正如這飄零的花兒?不禁悲從中來,為花兒,更為自己惋惜。於是便有了她哭哭啼啼地把花瓣小心地收起來,用泥土掩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正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往復迴圈,我們不必為此悲嘆,而應用一種“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積極心態去讚美它的無私與奉獻。林黛玉正是把這種自然現象看得如此傷情。在對待府中的人時,更因看不慣他們的唯利是圖而顯得高傲孤僻,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最後看盡人情冷暖,抑鬱而終。

林黛玉,一個標緻聰慧、滿腹文采的天才女子。若能心胸開闊,積極樂觀地處事待人,不那麼高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讓我們吸取林黛玉的教訓,真心對待身邊的親朋好友,寬容他人,收穫友誼,感恩父母。你會發現,退一步便是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