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熱門)

讀後感2.9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熱門)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

東漢末年,奸臣當道,主上蒙塵,一位家道沒落的皇族後裔,一位多謀多疑的亂世奸雄,一位胸懷大志的少年英豪,一位抱著復興漢室的報復,一位懷著改朝換代的野心,一位帶著振興父業的夢,各自踏上了實現理想的路。

這便是《三國演義》。它的故事我們自記事起就有所耳聞了。其中,我讀罷後最有感想的便是諸葛亮這位神機妙算,似神似妖的人物了。

在諸葛亮出山之前,他只是個每天躺在床頭,嘴中吟唱著“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讀書郎,小鮮肉,但他已知天下三分。而早在諸葛亮還是位莘莘學子時,他便與一道學習的徐庶等人不同,他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觀其大略,因此他的才能比其他人高一等,所以,“臥龍”這個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諸葛亮也是位有自尊,有自信的.人。劉備三顧茅廬,才最終得以見諸葛亮一面並勸其輔佐自己,匡扶漢室,這說明諸葛亮自尊,他不甘被別人一叫便應,對別人唯命是從,他要別人對自己恭敬,再去恭敬別人。諸葛孔明這個人在出山之前,長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管仲和樂毅是和許人物?他們都是一代治世能臣,他們都是一代絕代智將,亮將自己比作他們,便說明他堅信自己也有治世的能力,自己也是位絕代智將,這說明他自信。

而他這自信,絕非是自負的表現,而是恰到好處甚至是貶低的比喻,我們從書中或是從小聽到的著名故事中就能深深地感受到這位諸葛武侯的超高智商和知識淵博,他是位料事如神而又用兵如神的天才,在古代人民眼中神一般的人物,是令敵人膽喪,讓敵人看見就害怕的強者,他是位一人當抵百萬師的神明,前者在那颳著秋風的五丈原上遠遠迴盪的“我有頭否?”中隱隱浮現,後著則由那已被黃沙侵蝕的古城之上的琴聲述說。同時,”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借東風”,“三氣周瑜”,“木牛流馬”和那讓我們歷歷在目,無懈可擊的激將法也將這位丞相的智慧永遠地留在了神州大地。

而諸葛亮除了有這樣令人無可比擬的超凡智慧之外,也有他那被人歌頌不止的追求公平公正和體諒人民的心。揮淚斬馬謖,是他在情誼與國家法律之間的最終抉擇,自貶官職,是他在民心所向和高位厚祿之間的堅毅決定;在五次北伐時,諸葛亮也常常考慮到戰士們的內心,每次班師後都會等幾年之後才再度出擊,並將取勝得到的金銀財寶大部分分給士兵們,只為對得起他們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的命運。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2

讀了三國以後我發現三國裡有很多英雄,也有很多忘恩負義的人,尤其是呂布,他為美色而殺董卓,為美色竟然殺了自己的義父;為錢財他殺了丁原。董卓的脾氣很暴躁,若誰犯了一點錯,就要殺掉他們。

曹操乃是一名英雄,他帶兵打仗,敗仗很少,只是在赤壁之戰中戰敗了。關羽、張飛、劉備桃花三結義,他們的關係很好,為兄弟兩肋插刀。

在故事中,最精彩的`是,劉備、關羽、張飛和呂布戰了三天三夜把呂布擊退了。還有孟獲為自己打了一個天下。

三國的故事還有很多,希望你細細品味。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3

一週一好書,足矣!

隨著人類的物質條件不斷提高,被喻為精神食糧的書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網路小說更是層出不窮。在這時,抽出一本名著閱讀,無疑是最令人放鬆的。而積累了無數中國歷史和寫作技巧的古典佳作難道不值得深入學習嗎?

這漫長的暑假中,我便拾起來那久違的老朋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流傳千古的主要在於它記敘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和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我也不例外。和很多人一樣,印象最深的就屬諸葛亮了!第一次知道他是在三顧茅廬中,雖然出現不多,但因為那古怪的名字,我便一下子就記住了他。在之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又慢慢了解了諸葛亮。那一次次用智慧和戰術打敗敵人的情景使我稱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諸葛亮在我心中成為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賢相”化身。近世濟名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讓我更加崇拜諸葛亮,那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本領更是令我難忘。

諸葛亮的首戰——火燒傅望坡便足以讓他名流千古,這次戰役是我認為諸葛亮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不同於草船借箭的“虛戰”,這是一場真正的以多勝少的戰役。以三千新兵打跑十萬精兵,這是多大的智慧啊!這需要多精明的戰術啊!並且這場戰役不僅讓心存芥蒂的關羽和張飛心服口服,而且向曹操展示了他們能與之抗衡的能力。一箭雙鵰也不過如此吧!

除了智慧,諸葛亮也在舌戰群儒中表現了他能說會道的本領和思維邏輯的完整。如同原文中的“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服孫權”只是睡服盟軍,卻有明確的思路,這種細膩的處事方式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經歷了空城計,諸葛亮的地位在我心中又上升了許多。空城計進一步的表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因為智慧,所以諸葛亮能想出空城計;因為勇敢,所以諸葛亮敢用空城計。諸葛亮的事蹟和本領,不禁讓遇到難題就放棄的我羞愧,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文學功底更是深厚,使我佩服。不管是書中人物的本領,還是作者的寫作手法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所以多看看、學習這些中國歷史、文學史的里程碑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4

《三國演義》中,描寫火攻的地方不勝列舉。其中對諸葛亮火攻致勝的情節描寫最為精彩。在“博望坡軍師初用兵”這回中,諸葛亮剛出山,關羽,張飛等眾將領並不信服他。認為劉備對他太過尊敬,他未必有那麼大才能。但諸葛亮不與他們作口舌上的爭辯,而是用一場漂亮的火攻,擊敗了曹操的軍隊,讓原本不服的將士們拜服於自己。在“火燒新野”中諸葛亮再次展示了他的指揮才能。他將一座空城讓給敵人。

半夜,將城裡的.引火物一起點著,敵人落荒而逃,又從事先為他們準備好的路線逃出城去,誤入了諸葛亮設下的更大的陷阱,被白河的水衝死無數。諸葛亮不給敵人一絲喘息之機,處處給人意外。“赤壁大戰”諸葛亮除了精通天文能“呼風喚雨”幫助周瑜進行“火船”進攻。居然還能將曹操戰敗後逃跑的路線算出來,再令趙雲、張飛、關羽事先埋伏在各處,等曹操路過時將他擒下。幾乎將曹操殺掉。但因埋伏在“華容道”的關羽想起以前曹操對他的恩惠,放走了他。“七擒孟獲”諸葛亮初戰藤甲軍連連戰敗後,發現了“盤蛇谷”定下計策,說:“吾聞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藤甲乃油浸之物,見火必著。

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魏延依諸葛亮之計連輸十五陣,棄七個寨柵,將藤甲軍引入這“盤蛇谷”用滾石封其前,用乾柴斷其後。蠻兵無一倖存。諸葛亮前後七次擒獲猛獲,卻屢擒屢縱,我一開始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這樣做,但深讀後我明白。要想長治久安,只有讓蠻兵的首領心悅誠服才行。這體現出了諸葛亮目光長遠,不因小失大。“追漢軍王雙受誅”這回,諸葛亮利用敵人的計謀將計就計,最終燒了敵人的糧草,挫了敵人的銳氣,敗了敵方的武將。

諸葛亮處事謹慎、周全、眼光長遠,冷靜處事,全盤謀劃,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儘管也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等無敵猛將,卻成不了氣候。只是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之後,才得以成為一支重要力量,建立了蜀國,從而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5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有些兒童在上國小時就已經接觸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了,我利用這個寒假的時間去讀了一下原著版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小說史上最著名最傑出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雖然只是小說,但是三國演義卻包含了從汗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寫起,到西晉太康元年(280)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90峪餘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面。有幾個成語說的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對於劉備就是如此。在劉備,關羽,張飛還未犧牲之前,諸葛亮對他們兄弟三人可謂忠心耿耿,一心要助他們一臂之力,可是當他們三人相繼死後,諸葛亮一人獨自支撐蜀國,直到最後得了重病駕鶴西去,(逝世)在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雖然沒有諸葛亮的死而後已,但是也是我們用真心換來的。就是我與朋友之間友誼。“朋友”這個詞非常普通,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但是與他們之間的友誼是用我們的真心換來的'呢?即使天天見面,友誼的深厚往往只是表面的,動不動就鬧小矛盾,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老辦天,僵持兩三的星期雙方不裡不睬,明明知道在自己目前卻當做沒看見。真正的好朋友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管什麼艱難險阻都拆散不了他們,甚至拼上自己的命!好朋友不僅僅是名義上的稱呼,它也是用心去叫的,口上說不起來沒有關係,關鍵在於雙方用心可以感應的到就行了。《三國演義》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從故事的開始到故事結束,讓我感受到的很多,所以在我眼中它也是我人生中一本不可缺少的哲理寶典。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6

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是在我小時候卻不這麼認為,因為我是那樣貪玩,不愛讀書。直到上國小三年級時,我在姑姑家書櫃裡發現了一本《三國演義》。那時我已經知道《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出於好奇,我打看來看,才發現書中內容很精彩很有趣。尤其是紅臉關公過了無光卡就斬了了曹操六員猛將,單刀赴會更是讓孫權嚇破了膽,實在是勇猛。不僅如此關羽還是重情重義的君子,為了感謝曹操的幾天盛情款待,他居然讓敗走華容道的曹操離開了,為了找大哥他不惜自己的生命拼盡全力找大哥。還有那個忠心耿耿為了救主人兒子,不惜千里走單騎的趙子龍。如此驚心動魄的故事書把我深深的吸引了,我真的喜歡上讀書了!

當我再大一些時,再次品讀《三國演義》又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精神而屈服。不出茅廬便可算三分天下的情況,草船借箭更是氣死周瑜,七擒孟獲,俘獲人心,為了劉阿斗的天下盡心盡職。與劉備的兄弟情誼,師生關係讓人感動,為了劉備臨死前的幾句囑託真正做到了為了蜀國,為沒用的劉阿斗鞠躬精粹,死而後已。我欣賞諸葛亮的機智以及忠心。

而在一次考試失敗過後,我感到特別的失落。當我計算出自己的分數,聽到那一聲:“顧羽,20!”心都涼了半截!晚上睡在被子裡,怎麼也睡不著,半夜裡想起了我一直討厭甚至可以說憎恨的小人——曹操。曹操,一個起初只是不起眼的人物,憑藉這自己的堅持,憑藉著一種信念,讓天下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的一生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並沒有打到曹操,反而讓他更加強大。記得他在刺殺董卓失敗,卻沒有因此而隱居避世,躲避風險而是脫離危險之後,籌建起自己的`軍隊他敗走華容道,赤壁之戰雖然讓他元氣大傷,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稱霸大業。

有的人說曹操是一代梟雄,有的人說他是奸雄,在我的眼裡不論曹操是梟雄還是奸雄,都不得不承認曹操的才華和他的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他的詩句中的那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多麼的豪氣,充滿這自信,充分體現了他那不拍失敗,頑強奮鬥的精神。再想想自己一次考試失敗就讓自己如此的失落,迷茫。不知所措。

曹操你教給我的是堅持,讓我明白了堅持可以戰勝一切。“振作起來”我不住的在心裡默唸,時刻牢記這曹操那不屈的故事。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膾炙人口的名句,家喻戶曉。這句詞是明代大才子楊慎所做,三國裡的英雄,就像後浪推前浪,數也數不盡。

讀完《三國演義》至今,有許多讓我過目不忘的人物。例如:蕩氣迴腸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簿雲天的關羽、忠心耿耿的趙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武鄉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英敏善辯、誠懇謹慎、執法嚴明,是封建時代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藝術典型。

在“武侯彈琴退仲達”中,諸葛亮使用了一次大名鼎鼎的計謀——空城計。他臨危不懼,讓軍士扮作老百姓,開啟城門,自己在城樓上自在地彈琴。嘿!諸葛亮在那麼危急的情況下都可以彈出美妙的曲子,在我們平常在家裡卻只能彈出種種不和諧的音樂聲呢?

在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中,講了孔明“草船借箭”這一計謀。讀完這張,我不禁想到自己。一次考試,自己沒考好,不去找原因,反而像周瑜一樣妒忌考好的同學,希望他們下次也考砸了,讓老師不再喜歡他們……回想起諸葛亮孔明,他壓根都不恨十分妒忌他的周瑜,反而答應他提出的種種條約,並且每次都立下軍令狀。這是由於他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個個說的頭頭是道。孔明它料到三日內必有大霧,所以才答應三日……孔明這種精神十分值得我學習。

當我重重的把《三國演義》的最後一頁合上,書裡的那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8

你聽說過“宴桃園林豪傑三結義”嗎?你聽說過“劉皇叔北關救孔融”嗎?你還聽說過“用奇謀孔明借箭”嗎?這一個個流芳百世的歷史故事,都是一個個古老的歷史見證。這就是我讀的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巨集大的歷史,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展現了從東漢末年“三國分治”到西晉初年“一統天下”的歷程,體現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畫面。

這本書著力打造如同身臨其境的美麗史話,為我們展現了一副悠久的歷史畫卷。要說這一特點,便是精彩紛呈的戰鬥場面與變化無常的戰局,吸引了無數讀者的眼球。沉浸其中,使我們不禁時時為他們捏一把汗。

掩卷沉思,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火燒赤壁,更是令人心曠神怡,彷彿耳邊還有一陣陣的`槍箭聲一般,如同自己也穿上了盔甲,騎上了戰馬,衝進了戰場,射向了敵人一般,心中不禁釋放出一種氣吞山河的慾望和統一天下的巨集圖大志。

“擁劉反曹”這個詞語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最為突出,最重要的人物便是劉備和曹操。劉備,一個典型的仁君,同時也是一代梟雄。從“桃園三結義”起家,不停地恢復漢室。雖然婁戰婁敗,但始終不氣餒,後來居上,令人十分欽佩。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雖有一群強兵猛將,最終卻還是被滅,令人感到惋惜。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一本好書,讀它沒錯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9

我讀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深受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了劉備、張飛、關羽,三人在桃園結拜兄弟三人每天都在為百姓除害、施德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光武中興傳至獻帝分為三國。

下面的`第一個故事是三英戰呂布,曹操殺牛宰羊馬會。生意進兵之策眾人推薦袁紹為盟主。孫堅自告奮勇挑戰泗水關董卓率領呂布來守孫堅殺去,被呂布打得大敗落荒而逃,榆社潘鳳去也是一樣的下場。只見這時臺階下一任大叫小將願斬呂布頭!獻於帳下眾人看去,發現這人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生如巨鍾。這人正是關羽。過了一會兒關羽與呂布交戰不分上下,於是劉,張二人前去相助取呂布首級!

這就是《三國演義》的故事。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0

自從看過《三國演義》後,我一直念念不忘裡面的情節,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三國演義》這本書裡,我認識了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三國演義》是我看得最投入的一本書,它把我帶到一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三國世界。

劉備為讓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完成統一大業,不顧關羽、張飛的阻攔,親自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我佩服劉備求閒若渴、虛心求才的優秀品質;更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諸葛亮出山後一展雄才大略,為劉備出謀劃策打了許多勝仗,贏得了半壁江山。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悠閒地搖著蒲扇,鎮靜獨自坐在城池中央,諸葛亮巧用空城計擊敗司馬懿,我心裡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關羽了。他被人尊稱為“關公”。他很講義氣,為人厚道,作戰勇猛。他“刮骨療毒”的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進攻樊城時被曹仁的弓怒手用一支毒箭射中了右臂,華佗為他用刀刮骨祛毒時,賬外賬內的人都嚇得面如土灰,而關羽仍然自如地飲酒吃肉,還一邊下棋,看不出來有任何痛苦。我真佩服他鋼鐵般的意志和定力啊!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章節是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讀完這個章節後,眼前浮現出劉備、關羽、張飛在桃花漫天飛舞的桃林裡“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豪情壯志的畫面。他們團結一致拯救百姓的決心讓我感動,也讓我看到了三兄弟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將風範。

這本書告訴我們,強者不一定就會勝利,弱者不一定就會失敗。《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書,是一部值得大家學習的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1

這個學期我看了很多課外書,我最喜歡的一本是《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認識了許多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有正義的劉.關.張三兄弟,百戰百勝的趙雲。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還有陰險狡詐的曹操。我還知道了歷史上的兩場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官渡之戰”。還有流傳至今的很多諺語,比如,人們總誇一些年老的人還是很有能力就會誇獎他“寶刀未老”,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劉備三顧茅廬讓我知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

三國時期,為了一統天下,大家都在努力拼殺,註定是一個烽火硝煙的年代。我很慶幸我生活在現代的.和平年代,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所以我要求我自己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生活,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2

當我合上《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現在我來談談我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感受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這本書是由《三國志》變化而來的。《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體現在作者對人物的成功刻畫上,全書四百多個人物形象中,不管是曹操,劉備,孫權這些群雄之首,還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子龍,黃忠,魯肅,周瑜這些巨謀勇將,都具有鮮明生動的個人特點。

這本書裡的人物,我最為之動容的還是諸葛亮和關羽。“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關羽,,面對曹操的百般誘惑卻毫不動心,為了將劉備的家人平安地送回去,不惜冒著重重危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當然,還有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的諸葛亮,他可謂是《三國演義》中智慧的化身,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等等,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本書裡的每個故事都使我受益匪淺,比如,在諸葛亮草船借箭中,我懂得了在危急之際也要保持冷靜,認真的思考,對自己有害的東西或許在關鍵時刻也可以發揮作用。我希望以後我也可以像孔明一樣在困難面前保持冷靜,同時也可以像關羽一樣英勇無畏。最後,希望大家看了這本書之後也有所體會和改變。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3

“三國”中武聖關羽這個人怎樣?

我看過電視劇《三國》,小時候看過全套《三國演義》連環畫。今年暑假又讀過小說原著,一面看一面想,常常也問小夥伴,問父母,問自己,關羽這個人怎樣?

在桃園三結義中,關羽年紀比劉備小,比張飛大,所以在三人中排行老二。爸爸說關羽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講義氣,為人忠厚。確實如此,關羽首先是溫酒斬華雄,然後和劉備參與匡扶漢室與董承等人一起密謀毒害曹操,被曹操發現,曹操領兵來功劉備,劉備失利與關羽失散,關羽最後被困於土屯山,他視死如歸,但是劉備的家眷被託於關羽照顧,關羽最後被迫與曹操手下的大將協定,關羽提出三個條件:一、降漢不降曹;二用劉備的俸祿養二位嫂嫂;三、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便去找他。投降之後,不久曹操便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但是關羽義薄雲天,對大哥劉備的思戀一點未減弱。之後袁紹派兵來討伐曹操,袁紹的先鋒大將顏良卻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之後大將文丑也被斬殺。最後關羽得知劉備下落,便護送嫂嫂去找劉備,著名的“過五關斬六將”的典故就是由此而發,“千里走單騎”。後來啊,因種種原因,關雲長明知是鴻門宴,不去也不行,於是壯起膽子,“單刀赴會”,體現了他不畏強暴,一身肝膽。

關雲長最後一次的勝仗是“關雲長水淹七軍”,關羽攻打樊城與曹軍的援軍交鋒,關羽定下了水淹之計,天助關羽,幾日後天下暴雨,最後的援軍被殲,關羽又趁水退,大舉向樊城進攻,關羽被箭射中小胳膊,箭頭有毒,華佗前來刮骨療傷,關羽卻氣定神閒,顯示出關羽堅強冷靜的精神品質。

關羽的生平因這裡累累戰功,使他後期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這也成為他最後失敗的'最重要原因。關羽被陸遜誇讚,驕傲自滿,從而使他走向了失敗,他不加防備對東吳,被東吳暗中起兵奪下荊州,他最後也在麥城突圍時被擒,後遭孫權斬殺。

對於關羽的評價應該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關羽武藝高超,有勇有謀,忠義,講義氣,驍勇善戰。另一方面關羽太過於驕傲導致了他最終失敗,所以我們不能驕傲,要引以為戒。

關羽武藝不如呂布卻被後人稱為“武聖”。讀了《三國演義》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因為關羽有勇有謀,武藝高超,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義薄雲天。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4

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內容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我讀後感到果真不同凡響。那裡面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的人物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中間被設計得跌宕起伏的情節讓我情不自禁地嘖嘖讚歎。這本書的大意是這樣的:劉備、關羽、張飛在黃巾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卻得不到應有的賞賜,幾經磨難後,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創立了蜀漢,越加興旺起來。孫權則創立了吳國,與蜀漢聯盟,共同抗擊曹操的魏國。幾次大戰之後,劉備、孫權、曹操相繼去世,被晉國一一攻下。書中描繪了許多生龍活虎的人物形象,例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趙雲,昏庸無能的劉禪,心胸狹窄的周瑜等等。這本書還將歷史情節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比圖畫更豔麗,比視訊更刺激,那戰爭的情景,那對話的`場面,每一件事情都歷歷在目。想要寫出如此引人入勝的作品,作者必須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學功底。由此看來,想要寫出《三國演義》一樣精彩的文學鉅著,必須從現在抓起,刻苦練習,即使寫的文章達不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也可以說是妙語連珠了。 寫作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願同學們愛上寫作,成為又一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