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紅樓夢有感14篇

讀後感2.4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紅樓夢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紅樓夢有感14篇

讀紅樓夢有感 篇1

在課本里學了《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那一段,也看了關於課文的電視劇,來來去去,倒對這以前不怎麼感興趣的《紅樓夢》生出些興趣來。於是找書來翻了兩翻,卻也有了些感受。

聽老師講,《紅樓夢》乃是四大名著之首,這倒是我所不知的,不由得吃驚,心下想不就是男男女女的悲情故事麼,怎的如此重要了。不過話是這麼說,回想起上學期那堂繪聲繪色的“紅樓課”,心裡也就知道些大概了。光是一節“林黛玉進賈府”,老師就難得的講了大半個星期,裡面的人物給拆了個七零八落,形態,語言,動作分析了個透透徹徹,每個人裡外都給賞析了一遍,心中不由得出了個結論——實在是些複雜的人啊!

其實這《紅樓夢》的`大半個主角林黛玉我是頗有好感的,畢竟是個“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大美人,也還為97版紅樓裡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跟同桌爭論得不可開交,可黛玉這姑娘實在是嬌弱無比,當真是一副“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的模樣,這就叫我不怎麼待見了,倒還想到一個廣告,好像是一場足球賽,守門員太沒精神了以致於足球射到門前時在大家眼中竟變成了林黛玉,摔在了地上不說,還被責怪了一番,後來吃了廣告產品,突地有變回了生龍活虎的守門員,對手便如何都攻不進來了。回顧完廣告後我不由得一陣莞爾,這倒也是有些形象貼切的,又想到,要是《紅樓夢》中的黛玉姑娘也有這麼個神丹妙藥,也不會落到後面悲慘的黛玉葬花了。

讀紅樓夢有感 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為《紅樓夢》的書。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清朝曹雪芹和高娥寫的。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字之一。它描繪了許多人物。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理想追求不同,但他們的愛恨、痛苦和快樂也呈現出不同的情節,但他們的悲劇命運是一樣的。作者以其完美的筆法,塑造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眾多藝術典型,家喻戶曉。它以中國文學秀的現實主義文學而聞名,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罕見的瑰寶是我們國小生加強藝術修養的好讀物。

我覺得《紅樓夢》的最後結局非常悲慘。我想改變一下:最後,賈寶玉去首都參加考試,高中狀元;林黛玉更漂亮,病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探春、迎春、珍惜春、丁雲、鳳姐、妙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春天來了,大觀園裡到處都是春天,燈火通明,歡聲笑語。

讀紅樓夢有感 篇3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民著之一,不僅在國內很有名,在國外也非常有名,甚至可以說《紅樓夢》是世界文學中的巔峰之作。作者曹雪芹,1715年——1763年,是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豐潤縣。

《紅樓夢》書中,作者以賈、王、薜、史四大家族的興亡史。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也可以說《紅樓夢》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全書的結構新穎而奇巧,開篇就用了五個回目,以神話故事,“假語村言”掩去內 容的實質,將作品置入撲朔迷離的霧色之中。

《紅樓夢》講述的是:林黛玉的母親不幸因生病而早年去世,林黛玉因過於悲痛,從小身子就段日子後,漸漸的與性格叛逆、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愛了。但是在故事的結尾,王熙鳳想讓賈寶玉與薜寶釵成為一對,就暗中使用掉包計,讓賈寶玉與薜寶釵結婚。林黛玉知到賈寶玉與薜寶釵結婚了,心中悲痛欲絕,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讀完《紅樓夢》後,我不禁感嘆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更為林黛玉悲慘的命運而感到難過與惋惜。

讀紅樓夢有感 篇4

她年紀輕輕的便於家中親人分離,隻身一人進入皇宮大內。高大的皇宮城牆將她的青春,她的思家之情牢牢地囚禁於回憶中。她想恨,只可惜她是一痴人,不敢恨任何人。賈元春,你的淚水就是你的恨吧!

元春身為賈府的長女,犧牲了自己太多的東西,換來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政壇的地位與家中的榮華。她的痛苦卻換不來自己親人的可憐,也換不來自己父母的悲憫。她不敢奢求有任何人懂她,她只希望所有人平安健康。她寧可自己在皇宮裡煎熬受苦,也不願意讓家人失去富貴。而她也不曾怪自己父母狠心,不讓自己盡孝,因為她明白,自己在皇宮中的`淚是報答他們養育之恩的最好方式。只有這樣,家中人才不會受苦。

她承皇恩省親之時,讚歎了大觀園得美輪美奐,可她卻對這些美景不屑。因為這些建築是冰冷的,沒有她與家人之間的溫馨與溫暖。她與父母,親兄弟相見時,仍要隔簾相見,本是一家人,卻更顯生分。她想與眾人如普通人家般共敘家常,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她想帶領著自己的弟弟共讀《四書》《五經》,與眾姊妹們吟詩作樂。但她不能,只因她是貴妃!

如果她不進宮,就能過著悠閒的日子,笑容掛在臉龐,而不是整日的以淚洗面。她是賈府的一隻鸞鳳,又怎敢恨世事無常呢?

我多想讓她不進宮,這樣她就能再笑一刻了!

讀紅樓夢有感 篇5

初讀《紅樓夢》,覺得十分複雜,看得雲裡霧裡、朦朦朦朧。而當我幾年後再次拿起這本書時,覺得一掃往日的無味,似乎看懂了許多,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你給予的總會有回報”,這個道理就是我在閱讀中領悟到的。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長篇章回體小說,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這本書講了大觀園兒女在大觀園中的青春活力與蓬勃生機,以及後來賈家被抄家後的悲劇。這是一個美麗的悲劇,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紅樓夢》寫的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悲劇。

《紅樓夢》的結尾雖然是悲劇,但也有令人欣慰的.地方:雖然大觀園的很多人都被趕了出來,有的死了,有的被賣,有的過著悽苦的生活,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卻被劉姥姥救了。就算巧姐只能跟隨劉姥姥回到鄉下,住在簡陋的小屋中,但卻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而劉姥姥為什麼要救巧姐呢?因為巧姐是王熙鳳的女兒。劉姥姥曾三進金陵城,第一次進金陵城,到了賈府,見的就是鳳姐。鳳姐明白劉姥姥這次前來就是為了討些錢,便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在那時,王熙鳳十分風光,給劉姥姥的錢物也許對她來說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二十兩銀子的救濟之舉,為後來劉姥姥解救巧姐埋下了伏筆。

劉姥姥第二次進金陵城時,再次去了賈府,這次她帶了一些瓜果蔬菜,走時賈府送了她許多東西,有衣服、銀子、飾品……賈家再次幫助了劉姥姥。

最後一次去金陵城時,是賈家被抄家時,劉姥姥聽聞賈家被抄立即前往金陵城。此時王熙鳳已被關了起來,在劉姥姥支開看守後,鳳姐告訴劉姥姥,她之前做過許多壞事,但她希望巧姐不被她連累,劉姥姥見她這麼說,便想辦法去救巧姐。

劉姥姥的知恩圖報讓我十分喜歡這個人物,雖說王熙鳳曾經幫助了她,但救一個人,想必也是十分艱難,過程坎坷的吧。

估計鳳姐也想不到,在危難時刻救她女兒的竟是以前她風光時救助的劉姥姥。正所謂“你給予的總會有回報”,就算鳳姐做過許多壞事,但她做過的一點點好事依然有好的回報。

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你給予別人的“一點點”,日後,總會有回報,每一次給予和付出都不會白費。所以,試著在以後的學習或生活中多付出“一點點”,在生活中多幫助別人“一點點”。不要忘記,你給予的總會有回報!

讀紅樓夢有感 篇6

讀罷紅樓夢,只覺一股輕風撲面,亦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作者以賈雨村開場,道出了這出不幸本便是夢遊蠻荒之作,而賈府的熱鬧盛衰也就當然是一場夢,可而已,作者痴其味,閱讀者痴其事。

而我是諸多痴人中的一個,也曾悄悄地為寶黛抹了許多淚水,暗恨自己沒有小說集的章節目錄中,不可以幫她們一把。有時候會以便它坐著角落暗暗傷神,由於,大觀園裡有在我心中留有抹沒去印痕的人。

這人就是林黛玉,嫻雅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黛玉是美的。她本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乾坤之靈力,下世為人正直,故,她是有靈性的,她的詩也是有靈性的。殊不知,她的家世卻讓她的性情十分比較敏感,一些偏頗,別人嘆她尖刻,可是我卻感覺恰是這般,她才可以詩風玉琢,由於比較敏感是作家的神經系統。質本潔來還潔去道盡心裡無盡事,在我心中,她是纖塵不染的`仙子。

這人便是賈寶玉,他生的好皮囊,性雖鬧,內心深處卻不乏詩氣,不乏溫柔,他是一塊極具感情,極具靈性的頑石。依然還記得他說道:閨女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他總說男兒是須眉濁物。他從來不吝惜財產至寶,只求一情字,他願舍千金萬金。天地難得有情人,因此他便出家了。

這人便是薛寶釵,興兒說:自身害怕出氣,是害怕這氣兒變大,吹倒了姓林的,氣兒暖了,吹化了性薛的。一個小廝得話體現了寶釵的樣子和氣場。寶釵是冰雪聰明的,也是人情練達的,她備受疼惜。但是,她也是悲劇的,她終歸是屈從於那時候的社會背景的。因此,她少了那份灑脫和靈氣。寶玉也一心僅有林妹妹。

一部紅樓夢,它是聲聲控訴,封建思想毀了是多少有情的人,殊不知,文采確是幸福的,它是用金釵手工雕刻美玉而成的,掃把掃去的灰塵的全是玉屑。

讀紅樓夢有感 篇7

中國有四個名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個部門很棒。我認為《紅樓夢》是最經典的。《紅樓夢》是一本反映中國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百科全書。這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也是一本歷史書。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

《紅樓夢》一書以賈、史、王、薛為背景,圍繞關係到賈家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展開,是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故事。以叛逆者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庭衰落過程的生動描述,深刻揭露和批評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歷史生活的鏡子和縮影,是不可挽回的崩潰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藝術吸引力。曹雪芹之所以想寫這樣一本書,是因為他親身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親眼看到了家庭的興衰。有了這種不尋常的經歷,他的思想和感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罪惡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深刻的感受。因此,他花了十年時間寫下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部批判封建禮教的小說《紅樓夢》。由於其生動的人物描寫、生動的描寫、豐富的思想和藝術感染力,一出現就驚天動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一點細節來看,作者善於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其不尋常的`審美意義。這種語言的魅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用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多人物。從人物的一舉一動,每一個微笑,每一個放鬆。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讀完《紅樓夢》,會讓我們非常討厭萬惡的封建社會,更加熱愛美好幸福的生活。

讀紅樓夢有感 篇8

偶然翻開《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來來回回,隱約聽到嬌弱的喘息聲,腦海裡,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絲憔悴卻依然迷人。她落淚是因為她難過。只有放縱的哭過,笑容才會更燦爛。閉上眼,彷彿看見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星星點點的淚光。

常有人說黛玉“小氣”甚至“心胸狹窄”,而我卻不這麼認為,這一切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以至於失了分寸,我認為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所以,在她心情不好的某個瞬間,她就像走丟的小孩沒有了分寸。而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只會被她狠狠的駁回,卻是無心的。不是因為不能接受寶玉的問候,而是太難受。於是她只能用詩來發洩她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每當讀到她的詩時,總有沁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猶如一把鋒利的好刀刃,深深地插入了讀者心中,讓人有種窒息的幻覺,只覺得無形中讓人掐住了喉嚨,揮之不去的傷感。只能極不情願的放下書,慢慢地讓人平靜下來。記得她的《素花吟》:“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猶如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成 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對寶玉太痴情,她的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卻笑著喊:“寶玉,寶玉,你好……。”然後,她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已經結束了,但是她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我合上書,想要把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又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讀紅樓夢有感 篇9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百科全書式的博大精深讓國人摧眉折腰, 其中的人物塑造生動形象,窮形盡相。 書中描述的劉姥姥,是一個風趣、幽默、健談、精明的老婦人。讀此片段能讓人感悟到清醒達觀的處世哲學。

劉姥姥本是粗鄙的鄉野村婦,年遇大旱,生活難以為繼,因與侯門旺族 ——賈家沾親帶故,於是勇敢地來到賈府求助 。這是她初進賈府。

在這珍珠如泥金如土的豪門, 是不缺銀子的,稀罕的是這位見多識廣的窮婦人給足不出戶的女人們帶來一些新奇的見聞,以供大家茶餘飯後取樂玩笑。於是,劉姥姥開始在榮國府粉墨登場。

賈府一向府第森嚴,秩序井然。人人都得小心翼翼遵守禮儀規範,行動處事言談舉止都要三思而後行。位卑的丫頭奴才怕失言失禮被責罰,有頭有臉的主子小姐怕失禮被人恥笑,就連賈府的大當家賈政也得小心行事,生怕壞了賈母興致、失了上下禮儀,晨昏定省、打躬作揖、請安問好樣樣不敢懈怠。 而劉姥姥卻以垂垂老者的睿智、村居人的健談幽默和鄉間的奇聞趣事,在榮國府上上下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雖然賈府日日鐘鳴鼎食,但高牆深院外的熱鬧世界,裡面人並不知一二,於是劉姥姥胡諏白道的假語村言,趣聞趣事輕而易舉地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上至賈母下至丫環都像小孩子一樣圍著劉姥姥、盼著劉姥姥、求著劉姥姥講講新奇的人和事。眾人越喜歡,劉姥姥越曲意逢迎, 講得天馬行空,眾人聽得異常認真。

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適逢賈母和眾女輩在大觀園宴飲作樂。眾人暗議捉弄劉姥姥為賈母開懷,於是便有酒席上的各種刁難,各種諷刺,眾人笑的前仰後合,劉姥姥心知肚明卻不以為意。侯門深似海,好不容易進來了何不瀟灑走一回?於是,吃酒行令隨便亂說, 滿桌的.山珍海味盡入劉姥姥之口。眾人玩得開心,劉姥姥吃得得意, 以至於酒醉意醺,遊山玩水,誤入怡紅院,誤臥寶玉床,打嗝放屁更像在自家一樣,好不自在。倒是眾人不見了劉姥姥,興師動眾地去尋找,見她把寶玉的屋子弄得臭氣熏天,急急忙忙說謊搪塞,清理打掃。

想來也十分可笑,賈母的酒飯親子親孫尚不敢亂動杯著,而劉姥姥卻大吃海喝;眾人金嬌玉貴原為服侍賈母貴體金安,卻不得不為劉姥姥打掃戰場,這實在是妙不可言!

劉姥姥第三次進賈府,此時,在賈府的接濟下,劉姥姥家已經衣食寬綽,反而賈家被抄,衰危傾頹。各人已是死的死,嫁的嫁,貶的貶,賣的賣,剩餘人各懷鬼胎,相互算計。這時劉姥姥已不是誠惶誠恐的求助者、曲意逢迎的取悅者,而是從容大度的安慰者、報恩救難的慈悲者。 只有她此時願接近賈府,也只有她才能救巧姐兒於危難。前前後後鮮明的對比,使我們為賈府的昔盛今衰而悲哀,為世事的無常而感慨,也為劉姥姥的知恩圖報而敬佩。

縱攬全書,靜心思考,劉姥姥三進賈府,一次是一次的鋪墊,一次是一次的前因後果。儘管她無心為之,但她的確徹底玩轉了整個大觀園。在這裡,她顛覆了富貴與貧賤的差距,展示了她智慧與幽默的聰慧,讓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

讀紅樓夢有感 篇10

在老師與家長的支援下,我走到了人民書店門前,經過反覆的斟酌後,我買下了我手中的這本《紅樓夢》。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後,我感悟頗深。

《紅樓夢》這本書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只能是暗自落淚,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天盡頭,何處有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我對她真是又愛又恨哪!愛她那學富五車的才能,愛她那乖巧美貌,恨她那不開朗的性格,恨她那總是暗自落淚的自卑心理。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輕闔雙目,默默地想:這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啊!我們看到封建禮教對相愛的青年男女的摧殘,想到當代人要感恩新社會,期待祖國更美好的明天!

讀紅樓夢有感 篇11

“只有火才能匹配她的個性,但火最大的缺陷是不能恆久,焚化別人也毀滅了自己。”

——題記

幾乎所有人在讀《紅樓夢》時都把專注力放在了寶玉、黛玉兩人身上。當然,這倆人是全書的主角,人們欣賞他們,評論他們,都是理所當然。但誰又曾關注過另一個讓人有愛有恨的女人呢?

配上了心力,付出了健康,她為了“□奶”這份事業失去了一切,包括刀子的丈夫,她的生命……

王熙鳳,一個大膽潑辣,卻又聰明率真的女子。人們常常感嘆黛玉命薄,但她在封建社會裡能享受到自由戀愛,已經是最大的幸運,沒有經歷過少女時期的王熙鳳,一過門就被傖俗的賈璉變成了傖俗的婦人。

在大家庭裡沒有父母庇護是什麼滋味,史湘雲的經歷可以證明,可史大妹妹有賈母的呵護和姐妹的情誼。以王熙鳳的好強凌厲,她能在閨中就養成料理家務的本事,從沒享過做小姐的清福,是多少可悲啊!

有人統計過,在書中鳳姐共笑268次,哭過6次。每到氣氛蕭條,人們總想起她的好。她的第一滴淚是在黛玉進府時而流的,她的哭、笑,渾然天成而不覺肉麻。當人人感嘆她的大膽潑辣時,又有曾誰想過,黛玉初見鳳姐時鳳姐還不到20歲,她還是個小姑娘,內心最深處還有一絲屬於少女的懵懂、天真吧!

說到林妹妹體弱多病,有誰發現,鳳姐也總在生產,不是小產就是風寒,有時甚至還咳血,她的美麗健康總在公共場合,沒有旁人時,她的身子還沒林妹妹強壯。難怪有次賈府放炮仗,鳳姐半真半假地說“我們都是沒人要的孩子。”尤氏還笑她輕狂,殊不知,看似權煙燻天的鳳姐,是很沒有安全感的。

“鏤金百蝶穿花大紅洋鍛窄褙襖,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桃紅撒花襖,大紅洋縐銀鼠皮裙。”這是鳳姐的服飾描寫,她流光溢彩、花紅柳綠的衣飾,恍若神仙女子般的容貌都令人印象深刻。在文中,只要不是耍手段,鳳姐的主調一定是紅色。這不僅是為了表現她的豔若桃花,也表明紅色是她的命運之火,鳳凰慾火才能。鳳姐是個極度燃燒之人,她的'感情熾烈,氣焰熏天,只有火才能匹配她的個性,但火最大的缺陷是不能恆久,焚化別人也燃燒了自己。

鳳姐的末世結局就是那副畫:雌鳳站在冰山上,潑天的才華,也無力撐起貨覆的冰山。

她的出生,註定是一場悲劇。她本身有潑天的才華,可惜生錯了時代。如果她生在現代,她一定會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不幸的是,她生在了一個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一代絕美的鳳凰,就這樣華麗地倒在過去中。

你那波瀾的一生,一場華麗的悲劇……

讀紅樓夢有感 篇1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紅樓夢】,讓我欲罷不能。每每讀到佳句,歡天喜地,讀到傷心處,落淚連連。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到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戶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如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很累的事。

【紅樓夢】裡對每個人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之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裡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讀紅樓夢有感 篇13

滿紙的荒唐言,寫就了一部傳世經典,一把辛酸淚,流盡了晚清的興衰,多彩的世俗。

三年前

只若初見、初讀,有太多的不解,這樣一本傳世名著,有著太多的感動,太多的熱鬧,太多的悲涼。

記得劉姥姥,記得貴族豪門的醜惡的笑聲,驚歎曹雪芹先生的筆墨,驚歎這一傳奇的神韻,會隨著“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我也會“咯咯”地笑,劉姥姥滿載而歸,心中又多了幾分慰藉。元妃省親,再次看到大觀圓的奢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佳木怪石,竹林掩映,那種熱鬧,彷彿有餘音繞樑,三月不絕之感。

兩年前

流逝的時光帶走了太多太多的記憶,手捧《紅樓夢》,再次遨遊了經學的殿堂,除了繁華熱鬧,還有朦朧的青春。

那黛玉,她宛如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的傾國傾城,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病柳扶風,暗暗影現出紅顏薄命的不改宿命。她悲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她感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的情,伴著賈府的張燈結綵,走到了盡頭。

恍惚之間,她的.清麗淡雅,她的不依世俗,她的叛逆,都映在腦中有了無限遐想。

一年前

好書,總是讓人有著太多回味,有著太多眷戀。

不像往常,曹先生的筆法令我神往,黛玉的身世令我感傷,這次的誦讀,我看到了豪門貴族的醜惡。當年元妃省親的奢華,留下了太多的深思,衰敗易見。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讓我深惡痛疾。字字看來皆是雪,十年辛苦不尋常,曹先生的毅力,頓時又讓我萬分敬佩。

三會《紅樓》,讀出了太多太多。次次的品味,漸漸地成長。

“假作真時真作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傳世的《紅樓夢》,伴我成長。

讀紅樓夢有感 篇14

目光,碾過的世態百相。安靜,凝固,繁華背後的家族興衰猶如塵土,早已在時光流逝中被風沙抹去,了無蹤跡,昨日的夢囈隱約中透露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初讀《紅樓夢》時我不過是幾歲大的黃毛丫頭,肚中墨汁淺,很快便被書中深奧的語言搞得頭暈腦漲,不打算能夠繼續深入研究下去,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華與喧鬧似乎就成了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多愁善感,寶釵的知書達理,賈母的慈祥和藹,賈政的'正直,其他人物的刻薄,自私自利……於當時年少無知的我而言,《紅樓夢》只不過是一本記錄明末清七年級戶富人家的興衰榮辱史罷了。

再品《紅樓夢》,隨著閱歷的豐富,視野的開拓,這本書於我,不再僅僅是隻意味著一個純粹的平凡故事,它開始有了更加深遠的寓意,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領悟那背後所蘊含的真正含義,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位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賈府,這是當時集財富,權勢於一身的大家族,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家族的一切都是如此風光美好,府中那此黑暗腐朽又有誰知曉。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人,整日待在大觀園中,吟詩作畫,捕蝶賞花,多麼的快活!多麼的風雅!但是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禮節限制,看似活人又非活人般生活,宛如一隻只牽線木偶,在這種長期的壓抑之下,感情越壓抑便積累的越多,一旦爆發便難以遏制住。

開啟時間的百寶箱,回首那一段纏綿悱惻的戀情,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過去了卻又過不去,初見黛玉,楚楚動人,紅脣皓齒,純真浪漫。相見時的似曾相識,寶黛之間的緣分,在相見的那一剎那似乎早已註定。在大觀園中的,一段情投意合由愛戀由此開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上天註定的緣分,卻怎麼也拗不過賈母的一段話。

大喜之日,佳人卻香消玉殞,誰可知當時一怒摔玉只為伊人。焚稿時,又有誰明白黛玉心中的無盡的苦楚,淚如那斷線的珠子般滴落,而寶玉卻被矇在鼓裡,為他和黛玉的婚事歡喜不已,兩處氣氛雖有天地之差,卻能異曲同工地表現出兩人之間的愛意。最後,那個眼含淚水的女子隨著詩稿燒燬一同逝去,知曉了一切的寶玉,悲痛欲絕,一夜成長,不再是那純真無知的少年郎,看破紅塵,不久就隨著一僧一道而去,了無蹤跡,而寶釵呢?她雖成了賈府少奶奶,卻失去了情愛,一輩子孤苦悲寂地守在府中,何其悲涼!這裡的一切的一切都結束了……

賈府中國大家族不僅僅是一家族的沒落,更代表著時代沒落與社會風氣的腐敗,代表了作者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脫與悲傷,而寶黛之間的戀情更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與衝擊,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

合上書本,放在心上的《紅樓夢》,喜憂之間盡是魂牽夢吟,聚散過往皆為沉浮幻境。它孕育著智慧,積蓄著文化;它,展現著藝術魅力;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