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精)《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讀後感2.65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作者龍應臺讓我瞭解到小孩安安從嬰兒到上幼兒園時的情景。

這本書講述了小孩安安在八個月大時,什麼都不知道,看到什麼奇妙的東西就會問爸爸媽媽,但不太會說話,就抱著他們的褲腿,指著那樣東西咿呀作聲,家長就會告訴他答案。看見一些小東西,只要家長不阻止,安安就會好奇地放進嘴裡“品嚐”。在安安的`成長過程中,他以天才能力,學會了瑞語、英語和中文,讓爸媽驚歎不已。當他五歲時,想把二十幾只桃紅色的玫瑰編上一個蝴蝶結,可他繞來繞去,怎麼也編不起來,可他還是繼續編。

安安的童年在龍應檯筆下變得生動、活潑和美好。我們也是一樣,童年都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對不懂的東西我們都想嘗試去做、去學。現在,三年級學完了,準備踏入中高段。在中高段的學習過程中,一定不能馬虎,不會的題目一定要鑽研到底,不浪費一節課。成績如下降,一定不能氣餒,找出原因,繼續努力,要像安安那樣克服,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要沉下心來,想辦法予以解決。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2

《孩子你慢慢來》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母親的母愛是多麼偉大,多麼美好。這位母親記錄了孩子的成長記錄。她用心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長的經歷。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龍應臺一般耐心、細心。

這個中國媽媽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整本書寫出了龍應臺對她孩子的關心和愛,從中也看得出小孩的想法和大人的'有著天差之別,比如說她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看見一條飄著的綵帶就說是龍,媽媽剛要糾正,一陣風吹來,扭來扭曲的綵帶確實像一條龍。還有龍應臺和小孩子講水滸傳,三國演義時,有些情節否定,這哪能講給孩子聽呢!下次乾脆把書偷偷藏在櫃頂上講別的書。還有就是德國的幼兒園雖然是講究玩耍,沒有正式的教孩子什麼固定的知識,但孩子在無拘無束的玩耍中也學會了認識各種事情。

龍應臺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是幸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有自己的智慧。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3

這是龍應臺“人生三書”之一,一直想看的一本書。龍應臺用作家的筆加上母親的愛,用心記錄下了兩個孩子——華安和華飛成長過程的許多精彩片段,充滿了樂趣又發人深思。

初當父母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凡事快人一步,沒有誰能從容地說:孩子,你慢慢來,爸爸媽媽願意等。恰恰相反的是,我們都等不及:我們把三歲的孩子早早送進幼兒園、我們強迫孩子記憶各種詩詞歌賦,我們對孩子按我們的標準判斷對錯,等等。我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中的很多父母其實就是將自己做不到的事,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很可憐,父母很悲哀!

陪伴孩子的成長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看過這本書的父母,都會有相同的'感覺,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啊:總會在不經意之中給你驚喜,在無意的話語中給你歡笑。孩子與我們親密相處的時間很短暫,因為長大了也就與我們“漸行漸遠”。我們要學會駐足,學會給孩子時間,雖然“這很難,難極了”。

最後,引用書中華安所寫的一句話作為結尾: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也是必要的。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4

龍應臺老師的名字早有聽說,卻遲遲未看她的書,記得同事和我聊起過,她告訴我,龍應臺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是一位很好的母親,看龍應臺老師的書,會很有收穫。但,沒有看過,我沒有感覺,直到這個暑假,我買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讓我與龍應臺老師的文字相遇。

整本書透露出一位母親的萬般柔情,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位母親的責任,作為一位母親的萬般之愛,作為一位母親陪伴孩子成長中體會到的點點滴滴幸福。

在書中,我發現許多句子充滿了愛,體現出龍應臺十分愛自己的孩子,因為龍應臺以一種母親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兒子華安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讀完《孩子你慢慢來》讓我受益匪淺,學會如何做最優秀,最討孩子歡心的`母親。

世界是紛繁複雜的,世界是浮躁的,我們只有靜下心來,靜待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同感受成長中的快樂。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5

今天,我讀了華人著名作家龍應臺的文章——《孩子你慢慢來》,心裡隱隱作痛。

我們這個社會發展到今天,似乎成了一列太擁擠的地鐵,人人必須趕著往前走,否則你便會掉隊,趕不上來,讓周圍的人失望,承受各方面無盡的壓力。連我們的孩子都已早早被他們的父母、教師或推或拉入這個趕車的行列,幾乎沒有例外。為人父母或者為人師長者,人人都懷著愛孩子的心高喊著不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掉隊,於是乎,孩子們變成了集萬千期待於一身的無奈選手。

經常聽到周圍年輕的`家長叫苦,暑假裡只有天天送孩子去學這學那的功夫,根本沒有時間自己休閒。試問:年紀小小,有這麼多的學習真的有用嗎?

孩子宛如植物,生長有個體之別,有時令之分,拔苗助長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可現代版的“拔苗助長”還繼續每天每夜地在每個學校或每個家庭中發生。

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

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

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6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這是我從《孩子你慢慢來》的封面上摘抄下來的。

這本書裡講的是一個母親和兩個孩子的故事。這個母親很溫柔很有耐心,就算孩子犯了錯,她也不打不罵,只是跟孩子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向別人道歉。

長長的`路,需要我們慢慢的走。萬物生長都有一定的規律,可是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人們對人生的態度也顯得越來越急躁。現在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不想讓我們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就給我們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殊不知這種拔苗助長的教育,並不能讓我們成長得更快,反而毀了我們的天真爛漫。

而書中的母親,教育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不管結果怎樣,只要盡力就行了。有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邊玩邊學。

我希望以後我們的父母可以多想想孩子的感受,給他們一點自己的空間。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7

這個週末,我讀了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光聽名字,感覺這本書是寫給大人們看的,不適合我們這個年齡看。翻開書,我才覺得這本書哪個年齡看都能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裡,龍應臺是一位關心孩子成長的母親。在安安的一個朋友偷東西的時候,龍應臺並沒有像大部分母親一樣告訴他朋友的家長,讓他的家長罵他一頓,讓自己的`孩子從此以後不在跟他玩。她沒有那樣做,而是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教導她孩子的朋友,讓他明白不能偷別人的東西。

安安喜歡聽故事,他聽完了一百回《西遊記》,開始聽《水滸傳》。他和弗瑞第學著書裡面的人物在路邊“打家劫舍”了一位好脾氣老人,拿到了許多巧克力,然後向媽媽炫耀自己的“功績”……這些有趣的故事,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這本書是龍應臺十五年前以一位母親的經驗寫下的,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人……”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8

總會有個天使因你而來 ,並讓你明白生命全部的意義!有沒有想過,你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養兒防老?而我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參與意味著付出與欣賞。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們爭門面,不用為我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們養老。我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們有機會和他同行一段。我們總是說我們在無條件的愛著孩子,其實孩子更是無條件的愛著我們,他們可以承受我們的脾氣,事過之後依然天真無邪的對我們微笑,他們可以承受我們的錯誤,事過之後依然會緊緊的擁抱我們。孩子會毫無吝嗇的,向我們表達自己的情感、喜愛、笑容。雖然也有被氣著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我們家長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9

今天,我讀完了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頗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龍應臺和她孩子在一起的生活趣事,故事生動形象,美麗動人。

書中的孩子給人無限快樂,華安的調皮可愛更是讓人大笑不止,最讓我驚歎的是德國的教育,書中看似含影射沙的顯現德國教育的寬鬆,但這種暗示好像有無所不在,我不太贊成這種教育,但更不贊成中國的教育,中國的教育,教出的孩子不靈活,不會應用。中國孩子學習時間太長,扼殺了孩子玩耍的'天性。而德國呢,相對來說卻十分寬鬆,只學一個上午,作業量卻只用15分鐘即可完成,這樣的教育,卻耽誤了正在讀書時的少年,應適當在添些時間學習,學習時間較之玩耍多些,這樣,既可以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又鍛鍊了學生手腳並用能力,將來對學習一些科目也有所幫助,這樣。,最妙。況且,我們還有在國中高中再適當加些學習時間,時間要呈金字塔狀慢慢累積,不能過度學習或過度玩耍。相對來說,美國教育我更贊成些,因為它更貼近事實。

書讀完了,但它生動形象的內容,使我久久難以忘懷,刻在了我腦海的深深處。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0

《孩子你慢慢來》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母親的母愛是多麼偉大,多麼完美。這位母親記錄了孩子的成長記錄。她用心去感受生活中一切完美,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長的經歷。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龍應臺一般耐心、細心。

這個中國媽媽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整本書寫出了龍應臺對她孩子的關心和愛,從中也看得出小孩的想法和大人的有著天差之別,比如說她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看見一條飄著的綵帶就說是龍,媽媽剛要糾正,一陣風吹來,扭來扭曲的.綵帶確實像一條龍。還有龍應臺和小孩子講水滸傳,三國演義時,有些情節否定,這哪能講給孩子聽呢!下次乾脆把書偷偷藏在櫃頂上講別的書。還有就是德國的幼兒園雖然是講究玩耍,沒有正式的教孩子什麼固定的知識,但孩子在無拘無束的玩耍中也學會了認識各種事情。

龍應臺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是幸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有自我的智慧。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1

這本書講述了龍應臺女士和她的兩個兒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整本書中,每一個與孩子相處的細節,都是母愛的流露,同時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

從古至今,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孩子應該無條件的'遵從父母的安排。但是在這本書中,龍應臺女士讓我看到了一種獨特的觀點: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這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家長與孩子之間總會因觀點不同而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面對這些衝突,很多的家長找不到恰當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但在這本書中,龍應臺女士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給了我啟發。這段話是這樣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而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和尊嚴,給你快樂。這段話寫出了我想對孩子說,卻又表達不出來的觀點。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與孩子相處的新穎的觀點,讓我受益終生!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2

今天讀《孩子,你慢慢來》龍這一節,安安的媽媽是中國人,她在安安兩歲的時候就熟悉到安安有著固執的個性。安安恰是處於認知事物的樞紐期,他熟悉到許多動物,包括問煩了媽媽時,媽媽只好把動物演變中的動物稱作:怪物。

在臺北龍山寺的廟廊柱子上,第一次見到龍,安安很清楚的重複:龍。孩子的初次認知就是這種形象,所以在公交車外的飄的綵帶他以為是龍,安安排的玩具車隊也是龍。

從我們教育起點也是如斯,我們要了解兒童,瞭解兒童的思維發鋪觀,捉住兒童思維的樞紐期,保護兒童的多項思維。如何保護呢?兒童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觀點,我們不能死教課本,老師在學生眼前是真實的人,學生對老師是好奇的,是探究的,他才能聽你的,才會隨著你一起學習。無論哪個學科的老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多思索,啟迪孩子的聰明。老師也要跟著學生的變化而填充自己,發現自己也會像作者一樣變化著。正如書的16頁,媽媽以前是唱傷感曲調的,跟著孩子的到來也不知不覺的哼唱:咕呱咕呱呱呱呱,就是母鴨帶小鴨。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3

十九歲的華安,十五歲的華飛為龍應臺改版重出這本書寫下了對母親想說的話“跋”,也是另一個生命的“序”。

想回憶一下快樂的童年和無憂無慮的生活嗎,這本書至少可以幫你暫時忘掉人慾橫流物慾橫流的當下,做一回三四個小時的神仙,就當坐禪打座吧!

當我翻讀這本書時,似乎感覺它正一點一點開啟我的`童年記憶庫,裡面的腳印深深淺淺,在深的腳印場處,還能挖出一點殘塵的資訊。最有趣的是我給雞做手術。那一天放學回家(國小五年級),我看到我們家的一隻雞待在大門口的臺階上發愣。我趕它,它不跑,我抓它,它也不叫喚。一摸它的雞食盹,脹鼓鼓的。我想不好了,雞中毒了!雞跑到生產隊的地裡偷吃了拌了農藥的麥子。

我對奶奶說,這隻雞快不行了。奶奶說,怎麼辦?我說讓我試試。我拿了一把剪刀,先把雞食盹周圍的毛拔掉,剪開雞皮,又把雞的胃剪開一個口子,把胃裡面的東西清理乾淨。然後用一根縫衣針線,先裡後外把剪開的刀口縫好,整個過程雞沒有叫喚過。第二天這隻雞又像往常一樣活蹦亂跳了。這是六十年代發生的事了!農村有一句土話叫做雞皮狗骨,說的是雞的皮破了會自己癒合,狗的骨頭斷了自己也會癒合。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4

有些孩子是幸運的,但是有些孩子是不幸運的,他們可能生下來就天先失聰,也可能天先失明。

但是安安是非常幸運的。他有一個好媽媽,也有一個好爸爸。他的媽媽——龍應臺會騎自行車送他上幼稚園,在途中,他的媽媽會教他辨認一些顏色,所以他很早就會說話了。

我的媽媽有時候對我好,有時候會偏愛我姐姐。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姐姐躺在樓頂晒太陽,突然,門“嘎吱”開了,媽媽走了進來。說:“你們停放休閒的嘛!邵昕晨,你作業寫完了嗎?趕緊看書去!”媽媽把我拉了起來,讓我回房間去,並沒有叫上姐姐。我瞄了一眼姐姐,姐姐正在得意洋洋的'看著我,他看到我正看著他,馬上把頭扭了過去。

不過,媽媽有些時候是愛我的。有一天我因為被罰寫說明書而很遲再回來,那是我已經飢腸轆轆了,更談不上要走路回家。當我走到校門口時,看到媽媽為我買了點心,在這裡等了我很長時間。

媽媽一直都是愛你們的!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5

一本書,抓住了我的眼球。

滿地的桐葉鋪滿了大地,走在上面便會“嘎嘎”作響,一個小男孩身著淺藍色大衣和紅色長褲。一張小臉。糾結著,似乎在思考些什麼,大地如同就他一人在走,在想。圖片下寫著這麼一行字: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看著書的`名字,我以為是一本寫孩子的書,殊不知,這是一個母親愛著他的兒子以及經歷他們成長過程的感想。本書的作者:龍應臺,是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她的文章有萬丈豪情,可《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歎為觀止,她的文字也可以款款深情,柔情似水。本書的龍應臺是一位嚴母,亦是為慈母,與生命的本質做深刻的思索,作為母親的龍應臺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臺,有的激烈的內心衝突,也正是如此體會出她濃濃的母愛,它不是對傳統母指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

人有比鳥飛得更遠的夢想。人有比鳥更華麗的服飾。人也有比鳥更純熟的思想,但少了烏鴉反哺時的溫情。他們忘了終點,有這麼一個人,會拂起面龐的白髮,顫顫地道:“孩子,你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