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中美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

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一年級的《徒手畫校園》的素描,連續著上該課,會使學生厭煩情緒增加,二年級的《美麗的.西湖》的水彩畫教學也同樣如此,中學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美術與別的學科也有差異系統的技巧學習是必要的,但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曾作過以下嘗試:

一、美術的相關課外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三、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2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潛力,教師要用心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透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必須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使學生透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列寧說:“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用心的.注意、記憶和思維。”

所以有一個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即心靈的溝通。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能夠討論下一堂課怎樣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用心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善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潛力。

4.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取資料、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善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3

裝飾畫對於學生來說,即熟悉又陌生,他們雖然在生活見過,卻很少仔細觀察過,因而在課堂上我把觀察、感受作為本課的重點。如欣賞部分,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製作一些各種形式的裝飾畫,再加上一些優秀作品供學生欣賞。通過學生直觀的觀察、觸控感覺各種材質的形態、色彩、肌理等特徵,更進一步瞭解到合理的利用一些廢舊材料,製作出來的裝飾畫的確感覺很美,學生眼界大開了,思維打開了,更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他們都能積極討論發表個人的看法與設想:“利用什麼廢舊材料製作什麼、利用材料的什麼特徵來創造什麼樣的裝飾畫。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我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課堂結構嚴謹、清晰、層層推進。先讓學生了解、觀察身邊的廢舊材料,再來出示欣賞利用這些材料製作出的裝飾畫,感受只要會應用材料特點、圖案設計比較新穎,都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以身邊的看不起眼廢舊材料來引到一些其它材料的邊角餘料,如果做有心人,這些材料會做得更精美、更漂亮。在作業部分,我打破以往美術作業的模式,將獨體完成的作業改成合作完成的作業。首先讓學生舉手談一談自己準備了哪些廢舊材料,是如何應用這些材料的特徵,設計製作裝飾畫,然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大家談一談,如何應用大家準備的材料來進行創作更好、更美的裝飾畫,這樣由個人設計,到集體出謀劃策,完成更好的作品,這樣即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又發揮了集體協作的意識,課堂教學設計由淺入深,由抽象認識到具體的認知規律。

在教學方法上,我以啟發,誘導為主,注重學生學習的探究和合作,如在觀察、分析各種廢舊材料的形態、色彩、肌理等特徵時,我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你對哪些廢舊材料感興趣?利用它能製作什麼內容的裝飾畫?“這樣的方式啟用學生思維,誘發積極的言語應答。

探究性學習是選修課學習的主要方法,怎樣利用廢舊的材料設計什麼內容的裝飾畫是他們很感興趣的內容,在他們眼裡裝飾畫是很美的,怎麼可能是一些廢舊的材料呢?在學生觀察分析中,我把廢舊材料分了一個類別,在黑板上展示了各種類別的廢舊材料製作的裝飾畫讓學生對照性的觀察分析,廢舊材料的確能變廢為寶,製作出漂亮的裝飾畫,這種邊觀察、邊分析、邊討論學生都能全心地投入,主動地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學習的效果也比較好。從教學中我看到學生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只要給他空間、時間,他們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其實一開始當我說你覺得怎麼好看就怎麼裝飾時學生還有點懷疑,有的問“我可以隨便畫嗎?”我說可以啊,他們可興奮了。在整個活動中我沒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據學生的想象給予技能上的指導。由於學生在畫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畫時顯得特別愉悅,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生了那麼多的創意,我也受益匪淺,有的學生的設計我還沒有想到。

通過本期的教學實踐,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感覺到現代美術教學要敢於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通過探索、交流、表現、評價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開展美術活動,鼓勵探索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索中增長才幹,發展個性。

我想作為一名老師應當不是我說你做,唯師唯書,而要善於啟用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產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們的教育總是建立在一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的基礎上那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允許標新立異。其實興趣的產生離不開學生的想象,因此我們老師要釋放自己的思維,這樣才能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的探索對此感興趣,感到好奇和喜歡畫畫。而且每個學生在發展的方向、起點、速度及最終達到的水平上都存在著差異。教師都應學會觀察、判斷學生的經驗水平、發展程序和學習特點。

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那麼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也是我們的教育所在,相信學生,如果用這樣的觀念來教育學生,那麼學生一定會成長得更棒的!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4

根據國中生的年齡生理特徵,在美術課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是提高其學習興趣、促進其個性發展的重要前提。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實質是引領他們發現美、享受美,進而創造美。例如,在學習製作頭像裝飾畫時,讓學生了解人的五官結構,然後以黑色、粉紅色、紅色等顏色布頭剪成臉、頭髮和五官的造型。在白布板上演示人的各種臉部表情,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人在喜怒哀樂時臉部表情與五官變化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剪出人頭部分的模型,並根據人的臉部表情變化拼擺出各種情態的裝飾頭像。在此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髮揮自己想象、創造的藝術潛力,拼擺出形象生動、有創意的頭像。最後,指導學生將自己拼擺得最滿意的頭像在白布板上貼上固定,完戍製作。在此過程中,還要選擇一些典型作品與教材,如"材料的美感 —— 裝飾畫"中每幅畫所使用的材料和運用的.構思進行對比、分析、評價,從中學習用藝術的思索去創造美的作品。盧梭說:"對青少年來說,他周圍的事物就是一本書。"讀懂這木書,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有學會觀察並不斷提升觀察、探索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才能,開拓更加寬廣的藝術天地。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5

1、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教師首先要對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地理解,國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反思。

另外在欣賞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師也要心中有數。

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佳。

2、欣賞時要有重點,有些作品以藝術特色、繪畫技法欣賞為主,像風景畫、肖像畫,而有的在藝術特色欣賞的同時更要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學習領會,《雪中獵人》、《蒙娜麗莎》等,此外在選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師要把欣賞的重點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風格獨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學生對著名作品的印象。

3、欣賞的內容不可過深,超出了學生欣賞能力的東西,教師要少講,甚至不講,要欣賞那些看得見、摸得著學生易於接受的直觀內容,如某一點某一處的用色、線條、構圖、明暗等。

4、欣賞的手段要多樣化、生動化、藝術化,避免教師空洞枯燥的講解、學生被動地乾巴巴聽的現象。可以採用故事、提問、討論、觀察、懸念等多種形式,還要充分發揮幻燈、掛圖、錄影、錄音等現代教學手法,增強欣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想聽、愛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5、欣賞的時間不可過長,內容過多過濫,學生會厭倦,教師可以把欣賞教學穿插於平時教學之中,使欣賞與傳授技能相結合。

6、欣賞後要有檢查和總結。可以採用提問、談話及筆試的方法來進行。使之達到複習鞏固減少學生遺忘的作用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6

多年來從事國中的美術教學工作,我發現國中生對於美術課的興趣有這樣的規律,七年級學生帶著對國中生活與美術課的好奇,興趣較高,參加美術興趣小組的學生也較多,學生的作品種類也很多,有兒童畫、國畫、布貼畫、剪紙等,到了八年級後,開始有學生不準備材料,不帶書本,教師組織課堂頗費心思,到了九年級、初四,有些學校則取消美術課,但在學生看來,它無異於是一節自由課,沒有了任何的主動性、意願性,這一問題說到家,還是我們的美術教育及素質教育中有很多的問題。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 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列寧說:“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維。”

所以光有一個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即心靈的溝通。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 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 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5.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電影錄影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對於國中生來說,他們能夠理解電影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電影他們能夠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歷程,從而加深對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比如:學習卡通的設計,我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卡通片《蠟筆小新》《灌籃高手》的片斷,讓大家瞭解兩位畫家的畫風的不同,用筆的`不同,內容針對的讀者的不同。這比光說要有效果的多。

6. 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 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 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7.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努力改變“傳道、授業”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帶著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當然這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

8、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7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國中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而作為其主要課業的欣賞教學,由於傳統授課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束縛及教學條件的制約,目前。多數學校遠未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為了搞好欣賞課教學,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結合學生特點,調整教學內容。

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藝術珍品。在中學有限的課時內無法使學生全面瞭解這些作品,只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作品進行篩選,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流派的美術作品,尤其是現代派作品在我國迅速傳播,改變了多年來寫實作品佔統治地位的局面。對現代派作品如何認識、如何欣賞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當代中學生思維敏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對新事物有探索精神。為此,我在教學中加大了現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課時數,並進行對比教學,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多用討論式和問答式。由於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很高。例如,在立體派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我把兩課時集中為一次上。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蒐集有關資料,包括畢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紹,畢加索及立體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準備,包括畢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動幻燈機及立體派作品幻燈片等。上課時,把準備好的作品及學生蒐集到的作品都掛出來,並組織學生自由討論:立體派美術作品有什麼特徵?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雖然這種討論非常不成熟,但是卻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適機進行小結:①立體派產生和主要活動的時間:1906年——1920年;②立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畢加索;③產生地點:法國;④表現形式和產生的思想來源:把物像分解成幾何形體切面再互相重疊。它的產生和後期印象派塞尚熱衷於表現客觀物件的體面結構的創作思想密切相關。

教師重點介紹立體派的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依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追求客觀物件立體構造所具有的美。《亞威農少女》是立體派的開端,《彈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體畫。《格爾尼卡》創作的歷史背景是:德國侵略者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炸死了許多無辜的居民,畢加索懷著十分憤怒的心情,揉合象徵、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了這幅畫。整個畫面動感極強,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色彩,強烈地體現了作者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師經過提問、解答,並結合放幻燈片,把立體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進行對比講解,達到了使學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闡述立體派作品的特徵和內涵,能用正確的觀點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全方位進行藝術欣賞活動,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美術欣賞不應侷限於課堂教學,應多層次、全方位地進行。例如,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包括名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展覽;請專家來校講學;帶領學生去美術館參觀畫展等,都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另外,美術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要厚積而薄發,要從文學、詩歌、音樂等方面汲取營養,盡力使自己的講課達到“小說般的情節,相聲般的幽默,詩歌般的激情”,開擴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8

在學習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3課《綠洲》時,這節課是以學習“造型·表現”為主,結合“欣賞·評述”為輔的綜合課。主要是讓學生接觸超現實主義繪畫,感覺超現實主義新奇的視覺形象與效果,結合體現環保意識的招貼畫的藝術構思對應分析,學習掌握超現實主義繪畫的一些技巧展開教學活動,把教學與環保主題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問題情景的設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每一幅習作,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力求達到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協調統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在實施發散性思維教學方法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鼓勵發散性思維,培養審美個性,審美意識。

鼓勵審美個性,即是鼓勵學生不僅僅能學會欣賞藝術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審美判斷。美學家曾經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審美物件,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學識和情感個性,就會有不同的審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學習《綠洲》的教學中,我出示自己的兩幅環保作品,讓學生看畫,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氣氛,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審美感受,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視覺感受看藝術作品,使學生的情感與物件產生共鳴,審美的想象力自然會得到自由的發展,我要求學生看畫的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畫的是什麼?哪個地方給你感觸最深?然後,鼓勵每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河水被汙染了,魚兒變成了白骨;有的感受到的是強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畫面形成的視覺衝擊力,體現出環境被汙染的嚴重;有的領略到的是一種震撼人心畫面,空氣被汙染了,樹木砍伐光了,沙塵暴的肆意傾掠;有的則從作品中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

學生對作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接著問:“看了作品後,我們的內心都會有自己的一片綠洲,你心目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你會畫成什麼樣?”,問題的設定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參與意識都想來說出自己心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會怎樣去表現他。有的認為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有的說綠樹成蔭,鳥兒飛,魚兒遊,孩子們在無憂無慮的玩耍;有的說只要是自然的不被汙染的都很美;有的認為藍藍的天,綠綠的水。課堂活起來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了,我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都一一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位同學嚐到了跳著吃果子的樂趣。可見鼓勵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啟發同學們對審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複雜性和深遠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審美意識。

二、鼓勵發散性思維,改變事物正常的邏輯關係。

高年級的學生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及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些因果關係,其存在或改變都會導致他們產生“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斷。如果老師人為地打破這種因果關係,就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莫名奇妙的陌生和驚異,從而促使他們探索這種“不可能”現實的奧祕,或創造者的意圖。我們從賞析比利時畫家馬格里特的作品《綠洲》入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分析評價作品,闡述自己的觀點,得出自己對作品的認識。有的認為畫的是一種客觀世界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在反透視的桌面上,立著三棵樹;有的認為雲彩部分有的畫在樹前,而有的畫在樹後去了;有的認為更奇的是天空與大地的距離太小而顯得非現實;有的認為沙漠裡怎麼會有桌子;有的認為樹怎麼會長在桌子上,雲怎麼會在樹上等很多與正常邏輯關係相反的畫面,充分活躍了思維。我們可以看出《綠洲》是在現實中抽象

出一些“形象要素”(樹、白雲、沙漠、桌子),然後按照藝術家的構思重新進行不同尋常的組合,變成了超現實主義觀念下的作品,其特徵形象新奇,視覺衝擊力強。其次是教師綜合分析評價,既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又整體分析評價作品。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陳述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和觀點引發學生對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興趣,通過圖片範例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超現實主義,激發學生的.思維進入超現實主義藝術創新表現,進行創造新奇視覺形象的嘗試,去體驗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過學習與借鑑,鼓勵學生髮表“奇思妙想”,正確地認識理解和選用表現手法。給學生五分鐘的思維拓展時間,運用空間重組的藝術處理手法,描繪包含有樹木形象的環保主題作品。嘗試巧妙改變樹木原有的空間位置和環境,創造出新奇的視覺形象。

三、鼓勵發散性思維,激發藝術創造和表現。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奔放還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讓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同時鼓勵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並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出來。結果,同學們的作業沒有雷同,內容與形式都非常豐富,且充分的體現了學生願意積極嘗試與借鑑新奇、適當的藝術表現形式及手法,有意圖地表現環境保護的主題,傳遞環保意識。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有效性的探索,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第一,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了學生的活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於學生的藝術性和創造性發揮。

第二、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作品結果。完成一張好的作品固然重要,但在完成作品的全過程中,所進行的與眾不同的思維探索和創造更為重要。

第三,鼓勵發散性思維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能使更多的學生作品標新立異,畫面中充滿著成人眼光中的“怪異”,而這種怪異正是創作的靈魂。

因此,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應巧妙地誘導學生髮散性思維,啟迪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能充分發揮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9

中學生課業任務重,課餘時間有限,為此,我儘量讓美術課的內容在課堂內完成。充分利用好一節課,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要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地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在國中一年級的《認識校園》一課中,我嘗試帶學生走出課室,面對校園實景寫生,這樣使學生繪畫興趣明顯增加。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或技能訓練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由於中學生對美術的認識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加之,美術與其他的學科在教學與學習上存在差異,因此,美術不僅需要進行系統的技巧學習,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學生興趣和提高審美能力上探索出一套方式方法,對此我做出以下嘗試:

一、美術課中的結合相關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例如在《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啟示》一課中,這課的重點是欣賞。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北京奧運場館,在同學們沉浸在奧運氣氛的同時介紹美術的種類如建築、繪畫等就特別適合表現奧運開幕式這種視覺的盛宴。接著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奧運的由來嗎?”帶著奧林匹克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美術在奧運開幕式的運用,特別介紹了的《擊缶》。然後藉著開幕式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在進入美術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實物寫生,提高學生興趣。

例如在《校園風景》一課中,抓住寫生一詞給學生講解構圖與透視,寫生是這節課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想知道寫生是怎麼回事,從而引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宿舍和操場,徒手畫自己的校園。讓學生去校園寫生觀察花草植物,通過自己的觀察瞭解植物的結構,和寫生的取景構圖。最後從學校建築中找出一些結構特徵較明顯的建築出來當範例並給學生做示範,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如陳翠華同學的描繪校園景物的作品就獲得中山市首屆動漫節的優秀獎)。

三、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但我覺得我在這方面是做得不夠,如八年級精品課程《版畫初步之橡皮圖章》課程中不僅需要掌握橡皮圖章的製作技巧,還要注意在審美上引導學生。但是由於教學經驗不足,我在課堂上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指導學生製作技巧,在審美上的引導的時間不足。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下講臺對學生個別指導、指點。對學生的作業,給學生一些讚揚,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的教學隨筆,談及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再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0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透,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美術與別的學科也有差異,系統的技巧學習是必要的,但要在審美與興趣上的提高和如何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在多年的美術教學中我進行反思,發表自己一些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 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

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 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5.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 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 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資訊,開闊視野, 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7.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努力改變“傳道、授業”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帶著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當然這需要學

生對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

8、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最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幾點。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好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的感受能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更多地與基他學科相聯絡,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

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鬆,課堂活躍,想怎麼上就怎麼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就好了。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1

本學年度我擔任了八年級八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已經是第二次使用八年級湘教版教材了,對教材的內容已經有認識,但是要加工教材內容,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卻比較有難度,在教學中我以美術課程標準為指南。注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反思自己多年來的美術教學,感覺到自己在反思總結幾方面:

1.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2.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 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 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3.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4.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豐富多彩的教學和多種輔助媒體要吸引學生的興趣就要注重教學形式的趣味性,教師應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技術和輔助手段。在匯入新課時採用小遊戲、小故事、謎語、音樂,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可以很快抓住學生的眼球。在講授美術知識時可以利用電影、電視、錄影、範畫等方式增強物件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例如: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美術教學,鼓勵學生以此方式進行美術欣賞,獲取美術知識等,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來設計製作生動的美術作品。

6.在美術教學中要讓學生創造美,而美也可以為生活增添情趣。我們必須把課堂教學和實際緊密聯絡,參與文化的創造和傳承,豐富美術課教學內容,使學生能順利地把學和用聯絡起來。教師在課前佈置作業時,讓學生通過網路、書本等多種渠道瞭解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內容資訊,讓學生們在課上交流,瞭解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創作出生動且極富情趣而又個性鮮明的形象。

今後,我會繼續營造民主、輕鬆、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願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我會繼續營造民主、輕鬆、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願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會繼續營造民主、輕鬆、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願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2

美術課對於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薰陶。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才能更主動更積極的上好美術課。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課上45分鐘要充分利用好,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課堂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除常規型別教學方法外,還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如:教師與學生互換角色,讓學生體驗做 “小老師”,能為學生創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和創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藝術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並體驗其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二、如何運用美術相關的課外知識,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八年級《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為了使學生

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著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著西湖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然後藉著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用實物寫生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給同學畫張像》一課,抓住寫生頭像一詞給學生講解,讓學生想知道頭像是怎樣,“三停五眼”是關於什麼的概念,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同學,徒手畫自己同學。從學生中找出幾位面部結構較典型的同學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升起來了,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

四、藝術欣賞與繪畫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學大綱已指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創作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七年級中國畫學習,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並畫出不錯的中國畫,對十一二歲的孩子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名畫欣賞,第二部分才是中國畫繪製。在第一部分中,利用幻燈片欣賞歷代名畫,從而區分中國畫分類和技法,在第二部分中按照繪畫順序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引導學生了解技法的運用。學生

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五、課堂評價多樣化,積極給予肯定和鼓勵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對學生的作業的點評要針對性強,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3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資訊,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絡,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5。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影、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比如:學習卡通的設計,我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卡通片《西遊記》《米老鼠和唐老鴨》的片斷,讓大家瞭解兩位畫家的畫風的不同,用筆的不同,內容針對的讀者的不同。這比光說要有效果的多。

6、合理評價,獲得學生信賴。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與鑑賞的能力。合理的評價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同時也傳遞給學生一種資訊——公正、公平的評價方法。

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種的,可以採用學生自評或互評,再結合教師的點評,最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確立正確的審美理念。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4

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用心性很高,上課簡單,課堂活躍,想怎樣上就怎樣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就好了。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向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用心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持續課堂資料的新鮮感例。如在上第六課《和平鴿》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找跟和平、和平鴿相關的資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貼畫如:《和平之人》、《不這是勝利》等,並結合20xx年世界各國運動員參加中國奧運會,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展開教學。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的興趣。

國中美術課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潛力,教師要用心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脫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潛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對多年的美術教學進行反思,我發現自己有以下優缺點。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必須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透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第四課《梅竹精神》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基礎知識、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說講的故事。讓他們瞭解文化,瞭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樑。

2、做為教師的我,沒能很好地將美術與其他學科聯絡起來,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潛力,知識延展的還不夠,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裡傳輸知識,所以以後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的學習,讓美術課成為他們學習知識的又一陣地。

3、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影、範畫、故事,遊戲和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他們對形象的感受,對美術的濃厚興趣。

4、在課堂上我注重主角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讓他們感受到,上美術是一種享受,自己才是這節課的主角,讓他們在那裡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並讓他們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使他們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5、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期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用心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對每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在美術課上的平等和每個人的價值。

最後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幾點。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好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對學生藝術的感受潛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更多地與基他學科相聯絡,創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和寬鬆的氛圍中感受。

國中美術教學反思15

在第二週的學習中,繪畫技法是主要的練習科目。在具體教學中結合課程設定分階段地向學生講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其他著名畫家的理論,我歸納為:線條、形體、結構、明暗、空間、質感、效果。

(一)線條

線上條講解中理解色交界線、面交界線、外邊線、輪廓線等基本概念。讓學生理解用線條造型。通過指導欣賞一些用線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體的寫生去感受它。

(二)形體

形體就是物體的輪廓線。掌握形與形的比例、體塊與轉折細節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幾種基本校正法:A、垂直線與水平線的校正法。B、斜線校正法。C、點的校正法。D、對比校正法等。把各種形體分解歸納成幾種比較簡單的幾何形體。

(三)結構

結構即物體的骨架,物體的結構也可理解成物體的'構造。利用線條的穿插、輕重去表現形體、前後、虛實。用水平線、垂直線、中軸線、斜線、切線以及曲線等分析手段來表現出物體的結構關係。

(四)明暗

物體受光以後出現的明暗關係,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調子、明暗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技法等。要求學生在作畫時,在塗明暗調子的過程中始終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五)空間

靜物素描就是要求學生繪畫時在一維空間的紙面上表現物體的三維空間。讓學生理解實空間和虛空間,注意物體邊緣線的處理,物體投影的處理,注意從明到暗或從暗到明的轉折處,此處是關鍵點,起到表現體積和空間的作用。空間的一般表現法:前實後虛,主實次虛,互相襯托。

(六)質感

即是物體的質感。不同的物體質感不一樣,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堅硬,有的鬆軟,利用作畫不同的表現方法塑造出物體的這些特性。例如:石膏堅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對比大。

學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當然在具體的教學中由於學生差異很大,我的教學經驗不是很豐富,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期望各位能給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