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

《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1

剛教學完陶弘景的寫景小品文《答謝中書書》,這是第六單元第二課《短文兩篇》中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生動精煉,這一節課在非常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以至於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將這種內心的喜悅用文字表達出來。

課堂的教學活動,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我這節課其實是在八(一)班先上了,然後才到我們八(二)班上的,事先也沒計劃要這樣去上,明顯就是前一節課讀的多,說的少,而後一節課就將讀和說聯絡在了一起,這樣,學生讀了之後,將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了出來,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一、首先由複習匯入。

學生齊誦《三峽》一文,從三峽的奇麗風光想到在祖國的遼闊土地上,到處都有優美的景色,順勢引出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接著解讀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瞭解說說從題目獲得了哪些資訊,有一個同學站了起來,說道:“我覺得這是一封感謝信,從‘謝’字看出來的”。問:“你們同意這種說法嗎?”有的學生搖頭。於是我就讓學生結合註釋瞭解關於謝中書情況,他們這才明白了題目的意思。然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獨特感受。

首先是老師範讀,學生在不明白的地方作標記。接著是學生自由讀文,結合註釋理解內容,對於不明白的地方,同桌相互討論交流。然後,學生談各自的獨特感受。

一開始沒有學生主動舉手,於是我就請了一個平時不愛發言的趙同學起來說,他不緊不慢地站起來,說:“‘山川之美,古來共談’中的‘美’字讓我感受到了祖國山河之美”。我當即表揚了他,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詞“美”。緊接著就有同學躍躍欲試,開始紛紛舉手發言。

生1: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生活實在是太舒服了。

生2:作者把這樣的地方說成是人間的天堂,可見景色奇異引人。

生3:高峰入雲,寫出了山峰極高的特點。

根據學生的發言,我逐一的板書在黑板上,最後整篇文章的內容都被學生一一地說了出來,然後就從文章的.結構、語言特點及作者的表現手法進行小結,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的精練生動,體會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由靜入動,給清幽奇麗的美景增添了活力與生機。

三、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後,再讀課文,想像文中所描繪的意境。

四、最後讓學生用賞析性的語言說說祖國山川之美,美在什麼地方?

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完全是讓學生在讀中領悟課文內容,在說中感受奇麗景色,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學生的發言會讓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作為教師只是在引導學生如何去感受和領悟。

我們班本來就是公認的紀律好,但學習不積極,懶於思考,不主動發言的同學很多,這節課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改變這種狀況還是很有希望的,我也將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不能小看了他們的能耐,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2

上週教學《答謝中書書》一文,在學生做了充分預習的情況下,課文進行地很順利,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積極。

回想起來,本節課的成功得益於我對教材的認真研讀,對重難點的準確把握,加之課堂組織環節緊湊,教學重點清晰;給學生的任務明確,整節課堂以誦讀為主,較好的落實了文言詞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我個人認為教學本文需從兩方面著手:

一、書聲琅琅的課堂才能真正的落實文言文教學。

文言文教學中,我一直堅持“範讀,掃障礙——自讀,知大意——誦讀,理文脈——譯讀,重積累”的原則進行。教學本課時,通過範讀讓學生讀準“躍”“頹”的字音,明晰四字句的停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時,讓其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整理出字、詞,明確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通過集體誦讀明晰本文寫景的層次;結合書下注釋小組合作共讀共譯疏通文意並分類積累文言詞語。

二、挖掘文字不停留表面,要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優美的意境。“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不是僅僅停留於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通過多個角度、調動多種感官,來傳達與大自然相融合的愉悅之情。

在教學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高峰入雲,清流見底”的山水相映之美及這兩句不同觀察角度;討論“曉霧將散,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磷競躍”的多感官多層次之美,但並未讓學生停留在“這裡是以動寫靜,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的理解上,而是讓學生深入挖掘,聯絡作者生平及詩作相互討論,作者刻畫這種真實潔淨的聲音,就是為了抒發自己沉醉於山水的喜悅之情。字裡行間,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懷顯然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