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

在這節課之前,學生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運用數的組成知識做5以內的加減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種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強調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重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在教學中我以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通過創設動態、有趣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0”的認識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理解“0”的兩種含義。我把重點放在“0”表示沒有這一層含義上,用小免採蘑菇和小免拔蘿蔔的'動畫故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第二層含義我利用尺子上的“0”讓學生理解“0”表示起點。

認識了0之後,我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0”,通過溫度計上的“0”,讓學生知道“0”可以表示溫度,通過生活中的“0”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在加減法這個環節中,我先用課件出示動畫或者圖片,讓學生根據動畫或圖片說出意思,在充分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再列出算式,並自

己舉出類似的算式。

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充分經歷數學學習過程,從而獲得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遷移中輕鬆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識,在寬鬆的課堂中張揚著個性,發現著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探究著數學的奧祕,享受著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本節課存在著很多不足,經過自己的反思和許多老師的點評我認識到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讓學生說生活中在哪兒見到過0時,很多學生都說的是0的形狀像什麼,而且耽擱了很長時間,我應該先出示生活0的例子,再讓學生舉例。

2、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時,每種型別的算式怎樣計算,應讓學生多觀察、多交流,我再總結。

3、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了動畫或圖片的意思後,應針對學生說話不嚴密的地方給予指正,讓學生從小養成嚴密、準確地數學語言表達習慣。

4、最後的練習環節,題量少。

5、心理素質不夠好,不夠從容,如叫錯學生名字等。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2

上完這節課,我感想頗豐,除了對本課教學環節活動安排的反思,我反思最多的還是如何讓“生活數學”走向數學課堂,避免問題流於形式。

反思一:語言富有童趣

“猜硬幣”“幫助小動物找位置”這兩個活動體現了一種生活的情境,而且“猜”“找”讓人感到了動的過程,學生非常感興趣。因此,今後的教學我要注意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科學性的前提下,對教學語言進行加工、修飾,使其通俗、生動、富有情趣,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

反思二:緊密聯絡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0 原本只是一個數學的符號,似乎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 0 ”、“在直尺上找 0 ” 、“在情景中體會 0 的計算”讓孩子們感覺 0 是那麼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0 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 0 ,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麼豐富,學生對 0 的計算也可以用生活中事例來解釋真理。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3

緊密聯絡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0原本只是一個數學的符號,似乎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0”、“在直尺上找0”、“在情景中體會0的計算”讓孩子們感覺0是那麼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0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0,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麼豐富。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4

《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0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在此之前,學生對“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並能正確書寫。難點: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想通過多種情景來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認數過程,在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等因素基礎上,營造情境氛圍,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具體事物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樑,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0的含義。在已有知識經驗的支援下,能主動探索,學習0的有關加減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與學生共同收穫著成功的喜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快樂學習。

例如:引導學生理解“0”表示沒有這一含義,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三毛掉毛”這一動畫情境讓學生從視覺上初步感知0的第一個含義,表示什麼也沒有;接著,讓學生猜罐子裡的硬幣加深對印象;最後,還讓學生舉例說明,用放磁鐵強調。這樣,學生在快樂、輕鬆的氛圍中認識了0表示沒有的含義。

二、充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主動學習。

例如:有關0的加減法,為了讓學生髮現兩個相同的數相減,結果等於0;一個數加0,結果等於這個數本身;一個數減0,結果也等於這個數本身的規律。我先讓學生看圖列出有關算式,再舉生活中例子讓學生列有關算式,最後讓學生自己舉出類似的算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我感覺到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課堂上的組織教學還不夠到位。由於學生首次到學校五樓多媒體教室上課對周邊一切都很好奇,加上多媒體教室相對教室大得多我沒帶擴音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紀律較渙散、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減少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應該做到一手抓組織教學,一手抓學科教學,兩手都不能誤。

二、調控課堂的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教學預案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教師隨時進行調整,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獲取知識服務。但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因為考慮到課件的問題,所以在個別環節顯得囉嗦。如,“三毛掉毛”環節,學生說三根毛都掉了,頭上沒有一根頭髮,成了光頭,我應該順勢引出:沒有一根頭髮用哪個數來表示。可考慮到下一張課件,卻做到一再囉嗦三毛頭上有三根頭髮用幾來表示,二根頭髮用幾表示,一根頭髮用幾來表示,而後才問沒有一根頭髮用幾來表示,致使教學顯得囉嗦。

學無止境,在今後教學中我將把有效組織課堂教學、隨機調整預案,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作為努力的一個方向。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5

時間把握不好課堂紀律亂在教學0的認識及0的寫法時,課堂紀律比較亂,浪費的時間比較多,以致於後面的有關0的加減法沒有講到。自身的語言還有待加強,儘量簡潔少說,感情要有起伏,語氣要有輕重緩急,不能一直都在一個調上,這樣讓學生不能感受到這節課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哪些是重難點。組織教學應更有指向性,老師一個命令下達,全班的同學都要做好它,不能強調幾次以後效果還不明顯。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全面的關注學生,老師不僅僅是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量體裁衣—為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呈現出教學效果。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6

今天在多媒體教室上了這節0的加減法。與課前預想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學生所問非所答。

如在老師提出還剩幾條魚這個問題後,有學生列出了3+0=3、0+0=0這樣的算式。從中顯而易見學生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就胡亂說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觀察第一行題,你有什麼發現這個問題後,有學生說是“交叉的”有的學生說是“兩邊的是挨著的,中間的是挨著。”還有的說“上面的是加號,下面的是減號”……諸如此類,種.種所問非所答的現象,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學生沒有認真聽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想到哪說到哪兒。但學生說了,教師不能置之不理,從而出現了不必要的時間的浪費。

二、學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學中,有的學生口算出現錯誤,還有的學生不能迅速地說出口算結果。有的`學生甚至還要藉助手去算出得數。

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學生上課有效時間短是一直以來的問題。教師對學生這方面的特點也有所考慮,所以教學時儘量把有效時間用於學習新知識。我注意到學生在看動畫時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討論0的加減規律時,很多學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還有的學生開始說話。

四、對學生估計不足。

主要體現在發現並總結一個數加上0或者減去0的計算規律以及兩個相同的數相減的規律上。學生還不具有自己發現總結規律的能力。所以很難總結出0的加減規律。

針對以上出現的種.種情況,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勇於回答問題等。

2、加強口算訓練。採取形式多樣的練習形式,多樣的練習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學中一定要降低難度。教學設計時要關注學生年齡特點以及知識儲備。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

0的認識及加減法是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個知識點,前面,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以及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運用數的組成知識做5以內的加減法。因此,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安排為:認識0的兩種含義,正確書寫0,會做與0有關的加減法題。

在教學安排上,我先複習舊知,口算5道加減法題,目的是提高學生5以內加減法口算的速度。接著以談話方式匯入新課,出示小兔拔蘿蔔的課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層含義:沒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師: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在幹什麼?

生:小兔,拔蘿蔔。

師:第一幅圖小兔拔了幾個蘿蔔?還剩幾個?

生:拔了一個,還剩3個

……

(出示空地)師:第四幅圖小兔拔了幾個蘿蔔?還剩幾個?

生:拔了四個,一個也沒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課件,第一張圖片盤子裡有2個桃子,用數字2表示;第二張圖片盤子為空,一個桃子也沒有,用數字0表示。

2、聽一聽,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裡面放了兩個硬幣)的小茶葉桶,使勁搖,讓學生猜猜裡面是什麼東西?

生1:是硬幣

生2:是色子

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同學們眾說紛紜,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葉桶上面來了,這時,我揭開謎底--硬幣

再讓學生猜猜有幾個硬幣呀,學生有說1個的,有說2個的,還有說3個、4個的,當他們爭論不休時,我開啟桶蓋將硬幣倒在桌上,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2個。師:用數字幾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轉過背去,將硬幣取出,再搖,沒有任何聲音。全班同學大聲喊道:沒有硬幣了,0個。

在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猜一猜的遊戲中,對0表示"沒有"的含義已經都能接受了,這時板書課題:0的認識。

3、說一說,做一做

(1)出示教科書上第29頁的小鳥圖

師:這兩幅圖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鳥窩裡有3只小鳥,飛走了3只,一隻也沒有了。

師:誰會列式?

生:3-3=0

師:誰能說說這裡的3、3、0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生:第1個3表示原來的3只小鳥,第2個3表示飛走了3只小鳥,0表示一隻也沒有。

(2)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與0有關的事件。

生:媽媽給我買了3個蘋果,我全吃光了,就是0個了。

生:媽媽給我買了5塊手錶,都壞掉了,就是0塊了。

師:小朋友,他說的對不對呀?

引起爭論,同桌互相討論,說對的佔多數,這時,老師就要指正錯誤了,分析為什麼不對。5塊手錶都壞了,但是手錶還在那,只是不能用了,所以還是5,如果說手錶都掉了,那就是0塊了。

針對這一問題我舉例說:桌上有3只蒼蠅,老師用拍子打死了3只,桌上有幾隻蒼蠅?

生1:0只

生2:3只

師:還是3只,

蒼蠅死在桌子上,並沒有飛跑呀。

 二、學習和0有關的'加減法

1、一個數加上0還等於它自己;

2、一個數減去0還等於它自己;

3、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於0

三、揭示0的第二層含義:起點、開始

本環節,學生在做為尺子標數字的題目時容易出錯,第一個刻度容易寫成"1",這是由於前面學習數數的時候,都是從1開始的,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固勢。我出示課件--長尺子,告訴學生,第1個刻度數字是0而不是1;運動員跑步比賽的起跑線也是從"0"開始計算距離的。

四、教學生正確書寫"0"

0不能寫成字母"o",在這裡我先教筆劃順序,一筆寫成,從上到左,再從下往右,最後拐到上與起筆匯合,要圓滑,不能有稜角。為使學生形象記憶,可以教學生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8

本節課我成功的創設了活動情景、生活情景、問題情景、遊戲情景,激發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掌握了有關0的知識。

(一)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課一開始,我利用學生喜愛的、富有兒童情趣的小猴形象,藉助“小猴吃桃”的情境,使學生感知“原來有兩個桃子,吃了兩個,盤子裡一個桃也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

(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現實的生活。

1、通過老師獎勵“大頭貼”,手上“一個大頭貼也沒有”用0表示;老師從講臺上走下來,“講臺上一個老師也沒有”用0來表示;把0的認識推進了生活,再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用0來表示的事例,使學生進一步體驗0的第一層含義:什麼也沒有。

2、0的第二層含義:0表示起點。我是藉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生動性,“用尺子測量鉛筆”從而使學生體會到0還可以表示起點。

3、寫0:先是描述0的形狀,以小猴寫數字0來帶動全班小朋友,讓孩子說說“寫0要注意什麼”,然後獨立寫0,使學生逐步形成寫0的技能。

(三)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在這裡我為學生創設了2個問題情境,“鳥窩裡有三隻小鳥,飛走了三隻還剩幾隻?”“左邊荷葉上有4只青蛙,右邊荷葉上有0只青蛙,合起來有多少隻青蛙?”讓學生觀察畫面,描述情景,擺出問題,列式計算。把探究0的加減法的算理設定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之中。

(四)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數學。

這節課在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設計“找朋友”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既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又把學習的氣氛推向高潮。

在這節課當中我也有一些教學環節處理得不是那麼恰當,比如:

1、對於0的第二層含義:“0表示起點”突破得不是很好,僅僅是通過短短的幾分鐘的.課件演示,用尺子量鉛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去感知,學生不是特別理解。應該讓孩子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時候0可以表示起點,讓學生加深印象。

2、對0的含義的拓展不夠。這節課學生只瞭解到0可以表示什麼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卻忽略了其他的含義。比如:0還可以起佔位的作用、0在溫度計上還表示分界線等等。可以讓孩子再找一找生活中什麼地方上有0,說一說這些0表示什麼,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深度的發展,對0的含義有進一步的認識。

3、對教材的處理不太恰當。教材是先出示小鳥圖,再出示青蛙圖,讓學生先學習有關0的減法,學生先是直觀地感知了桃子都吃完了,用0表示,再過渡到三隻小鳥都飛走了,用3—3=0表示,再學習有關0的加法。這節課我卻讓孩子先學習了有關0的加法,這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9

一、以故事為主線

新課程重視數學教學生活化,提倡"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計算教學本身枯燥乏味,如何讓學生學得有趣顯得尤為重要。有情景圖入手,從而引出"3-3=0"、"5+0=5"。這樣"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學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課堂未免顯些單調。

二、靈活處理教材

教材是設計教學的依據,但不是唯一的"聖旨"。備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加入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靈活處理教材。設計一按著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學,在練習第49頁第4題時,讓學生橫著、豎著比較,發現0的加減法的規律。但這時到了後半節課,學生已經處於疲倦狀態,效果可想而知。而設計二在新課部分讓學生說出了很多算式(課前瞭解到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0的加減法"),如:0+3=34+0=40+1=13-3=04-0=41-1=0等,學生的思維處在興奮時期,接著讓他們比較、總結規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這樣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進行設計,不僅使新課部分充實、飽滿,而且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瞭解學生,相信學生

新課程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現在的孩子那麼聰明,加之在幼兒園裡的'學習,他們

對"0的加減法"知道多少呢?課前我進行了瞭解,結果大多數孩子已能夠計算"0的加減法"。於是,從學生的基礎出發,讓學生在連續的故事中鞏固了加減法的含義,並藉助故事理解計算的結果。之後,便放手讓學生想出說出很多的算式及算式結果,再概括總結"0的加減法"的規律,這樣充分展示了孩子的能力,使他們自主建構了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設計一僅僅完成了兩個例題的教學,即:3-3=05+0=5,使得新課部分顯得過於單薄,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0

1、有關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很好的發揮空間。時我先設計了幾道同類的算式讓學生做,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算式,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回答得較好,並且有些學生能按順序把5以內的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及相關算式都講出來。

3、在上這個教學內容後,有一深刻的感受,學生的學習習慣對教學效率的影響佔的比重實在高。在一(4)班的教學記錄是以上兩點可以說的,但在一(3) 班,根本無法進行0的加減法規律的教學,一些學生思維渙散,紀律渙散,注意力渙散,你說怎麼進行思維的深層次的探索?我得想想辦法。首先,在兩個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嘗試以下方法:1、教學設計的不同:三班必須要用上生動有趣的幻燈加上生動明快的語言進行教學,讓影象、語言等情景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從而進行有效教學。四班可以加些動手操作的內容,因為習慣已有保障;另外,繼續做好深層次思維的引導,爭取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發學生思維,多出數學尖子生;再者,鼓勵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回答問題,多鼓勵,多引導,爭取能讓每節課上得有聲有色。2、教學組織方法的不同:採用一種最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激勵措施來組織三班的教學,我覺得可以另外設一套激勵措施,如課堂紀律加星制度。在一張長條紙上寫上名字,再在每節課前貼到黑板右側,每節課都用正字法打星,每週根據正字統計數發獎,前十名5笑臉,第10到20名3笑臉,20到30名2笑臉,30到40名1笑臉,進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臉。笑臉可以換紅蘋果,紅蘋果可以換綠星卡這些都不變。試試看,希望能夠有效果。努力,少說抱怨的話,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讓大家都認為紀律不好課難上的班數學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1

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越貼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孩子。因此我們教師就應當積極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並不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教學“0的認識”的 時候,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出示課件:一隻可愛的小猴子,對學生說:“小猴子的'媽媽因為小猴子愛學習又遵守紀律,所以獎勵給它兩個桃子。”說的同時,在小猴子下點選一個盤子和兩個大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多很開心呀!”接著小猴子就開始吃桃了。我先從盤子裡取下一個桃子,這時讓學生觀察:你們 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盤子裡只剩下一個桃子了。我接著問:“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學生答:“可以用1來表示。”然後我又拿走一個桃子,並說:“小猴子又吃了一個桃子,這回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那就讓我們來幫助小猴子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這樣學生很自然的就說出了“0”。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高,同時就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2

“0的認識及有關加減法”是在認識了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後安排的內容,一是0的認識,二是0的加法和減法。0的加減法,是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0的知識對於學生今後的數學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課題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實踐活動,認識0的含義,學會寫0,會口算有關0的加減法。同時,初步體會0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伊始,藉助“小猴吃桃”這一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精神專注地投入學習。學生通過細緻的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吃桃情景,自然“走進”了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

在探究0的加減法時,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個問題情境。如,課件動態顯示:鳥窩裡有3只小鳥,3只小鳥都飛上天空,引導學生觀察畫面,描述情景,提出問題,再請學生列式計算。把。的加減法設定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中,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

二、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一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愛玩好動。根據他們的特點,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觀察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思。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生愉快地經歷了從有到無的過程,知道了一個物體也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進一步理解了0的含義。在教學0的書寫環節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描述0的形狀特徵,經歷書空、描紅、獨立寫的過程,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瞭解和掌握0的寫法。教學活動中打破了機械書寫的格局,學生在愉快中接受了知識,使得課堂充滿生機。

三、注重聯絡生活,感受數學奧祕。

在學生初步認識0的基礎上,我請學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例也可以用0來表示,讓學生從中尋找需要用0表示的事例,進一步體驗0的含義,感受0的作用,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祕,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遺憾之處:這節課是我在學校數學教學的第一次公開課,教學過程中,顯得過於緊張,導致有的環節連線得不夠緊密。還有在學生通過觀察尺子發現0的另一個含義時,我讓學生觀察與交流不夠充分,使得自主探索,發現規律,合作學習沒能真正發揮作用,對0的另一個含義,學生理解得不夠。

在這節課中,我雖然沒有完全把自己的設計意圖完美展現出來,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揚長避短,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得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進步。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3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國小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個知識點。安排的教學內容是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兩塊內容。在這之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看圖說出圖意。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個含義,表示沒有的含義和表示起點的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在教學安排上,首先,我先通過三幅圖展示一隻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過程來說明0可以表示沒有的含義,揭示了0的第一個含義。然後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找0,學生髮現生活中的0還可以表示別的意思,體會0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次,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0,說明0表示起點的含義,最後進行0的書寫教學。第二課時才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時,有一個情境分別出現2片荷葉,一片荷葉上有4只青蛙,另外一片荷葉上沒有青蛙。接著兩片荷葉靠近,求一共有多少隻青蛙。這個情境出現後,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並提一個數學問題。就是在這個情境的敘述中,(1)班的學生不能正確地表達圖意。

求一共有多少?這樣的看圖敘述提數學問題在之前的加法學習中已經落實,並且在作業時也要求學生說。可是為什麼在今天我的手勢已經很明顯的情況下,學生還是那麼頑固地去說減法的意思呢。

從課上第一個學生回答來看,她的表述是“本來有……,後來……”緊接著就是“還剩下……”其實學生的思維還停留在前面一題中。在出現荷葉上青蛙圖之前的一個情境是“原來有3只小鳥,後來3只都飛走了,還剩下幾隻小鳥?”在以前學習的內容來看,加法那課學習的都是加法內容,減法那課都是學習減法內容。而在今天的這節課中有些學生並不去仔細領會圖意而是想當然的想成和前面一題的圖意一樣。還不適應加減混合放在一個課時。再說這個4只青蛙和0只青蛙相加的特殊性,更加侷限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想當然以為是不可能的。一般的加法都是2個數字相加越加越大,而這個圖意和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聯絡不多。

因此在(2) 班上課的過程中,學習完幾減幾之後,我改變了教學的思路,把青蛙的情境圖作為練習。而另外的先從老師左手有3根小棒,右手有1根,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根?引入,學生能夠快速的回答是4根,1+3=4。接著我把右手的1根小棒放到左手,在問:這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學生能夠快速的回答4根,也從中引出4+0=4。比之前直接給青蛙的情境圖效果要好很多。

但是,本節內容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學之後發現,學生對於幾加零,幾減0掌握的還是相對不好。有一部分學生還是會算成幾+0=0。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進一步的提醒改正。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4

有關0的加減法,主要根據0可以表示“沒有”來進行計算。教材選用學生常見的生活場景,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理解題意,聯絡實際分別理解得數是0減法和一個數加0的加法計算。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體現先例題再練習的數學課堂模式,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有價值的。

(1)情境的創設。創設動態真實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進而由學生自己創設一系列源自生活的數學情境,課堂呈現出生成發展態勢,數學中再現生活,問題中感悟數學。

(2)評價的體現。學生在教師無聲的眼神和手勢的.鼓勵下,感受挑戰成功的喜悅,在遷移中輕鬆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識,在寬鬆的課堂中張揚著個性,解答著關於0的算式,發現著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探究著數學的奧祕,享受著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3)探究的過程。本課的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積極地投入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大膽猜想,敢於提出數學問題,並能主動探究0的加減法的含義和算理。學生在教師放手的自由課堂中,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獲得知識,在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也得到了進步與發展。學生經歷著富有個性的數學學習過程,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提高,信心和自我的肯定。

當然,本節課存在著很多不足。我認識到以下幾方面需要很大的提高:。

1、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機智,善於處理偶發事件。

如我在創設情景“猴媽媽分桃子”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示三隻小猴吃桃情況學生不太明白時,我應該趕緊讓三個學生代替三隻小猴這樣就更形象。

2、注意知識的提問的方式。

在探討“0的加減法的規律”時提問:“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對於一年級的孩子確實太難了,應該換一種方式提問,如改為“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與以前學的算式有什麼不同?”可能要好得多。

3、關注學生的發展

低年級教學要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一年級的知識很簡單,很多知識孩子在學前班已學過,只是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要關注孩子的思維習慣,這方面我以後還要多學習多鑽研。如在教學“0的加減法”時,應讓孩子完整的說說題意,為以後學習應用題打下基礎。

在這次課中我雖然沒有完全把自己設計的意圖完美展現出來,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總結自己教學得失,使自己各方面能力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次比一次好。

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15

數字0的認識一課安排在數字15的認識之後,我想學生既然有了前面的認數知識的基礎,於是在教學0的認識之前,我先複習15的認識

第一環節:教學0表示沒有的含義。讓學生明白0的初步意義就是沒有的意思,證明學生對於0並不陌生。我是先在黑板上畫了3個桃子,小猴吃掉1個,還有2個,又吃掉1個,還有1個,再吃掉1個,沒有了,用0表示。學生也很容易接受。我發現對於一年級小朋友來說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講明白講完整是很重要的。也要教會其他學生學會聽。這些課堂常規的建立在低年級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學會坐學會站這些也需要在課堂裡慢慢的養成。接下去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0的用法和含義。在這個小環節裡我發現雖然學生會舉出很多的例子,但是貌似和我講的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比如我舉的是媽媽買來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個。叫了好多學生回答也是跟我類似的例子。很難發現跟我不一樣的例子。

第二環節:教學0表示起點的含義。我讓學生自己觀察尺,找到0的位置,自己發現在這裡表示一段也沒有,這裡還可以表示起點,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在這裡是第一,(他們的意思也就是尺子一開始就是數字0,從0開始)這個表述是不準確的。需要老師來引導,然後再讓學生們指著尺子齊讀05,再倒數從50。

第三個環節:教學0的書寫,這個環節注意先老師自己示範,再讓學生自己寫,要提醒孩子寫字的姿勢。現在的孩子寫字姿勢很不雅觀,人坐不直,頭趴很下。很容易造成近視。

四,0的加減法運算;學生的普遍現象就是做做會做,讓其看圖說說,說清楚那三句話的就很少,需要慢慢的練習。算式中各個數字的意思最好也讓學生說一說。要照顧到全班同學。

最後就是通過練習來加深對這節課知識的回顧。在這節課我覺得學生對於說話方面能力的培養還需加強。

《0的加減法》第一次將加法和減法放在同一課時。

第一道例題教學中重點指導學生說清楚圖意。然後引導學生一句減法含義列出算式。在提問的時候就有學生提出:一共還剩幾個學生?說明學生對一共和還剩的意思不理解。接著我向學生解釋:一共就表示合起來的意思,是求總數的。還剩則表示一部分,剩餘的.意思。這裡出現的問題,我發現在前面的教學中,打得不夠紮實。我只注重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以為學生會提了就明白了。實際上我只關注了大部分的好孩子,忽視了還有部分孩子對一共得意思並不理解。這提醒我自己在教學中應當切實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需要。關注細節教學。

在教學例題中我增添了一些自己的設想,比如3-3=0。我讓學生自己觀察這道算式你發現了什麼?3和3相同的,引匯出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再讓學生自己照樣子舉例子,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找的規律舉一反三。增強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應用問題的能力。接著試一試出現的算式我也讓孩子照樣子觀察找規律。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實際上是為想想做做地5題鋪墊。同時自然地引出的我預設增添的0+0=0,0-0=0兩道算式。

在想想做做地4題一組算式比較時,學生有了先前觀察的比較的基礎,能夠較好的找出橫排豎排的算式聯絡,進一步體會了0的特性和有關0的加、減法的規律。

本節課學生利用例題裡獲得的經驗和方法,並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0的含義,自己思考、推理,算出得數,掌握有關0的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