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坐井觀天》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5篇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

《坐井觀天》是二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思維方法”這個主題編排。《坐井觀天》這一課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基本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相機進行隨文識字,初步感知他們爭論的問題。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字詞教學還是比較紮實的。但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後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緊扣大問題情境逐步展開教學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大問題意識,還要緊扣大問題逐層展開教學活動。比如,在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中,教師就應該緊扣對話的內容,讓孩子很明確的認識到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對話。對話的清晰度要更強些,畢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對話形式的`課文沒有深入接觸過。

努力營造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

課堂是一個不斷推進的一個過程,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學校努力打造“三小課堂”,就是為創造動態課堂服務的。課堂中教師就要放下身段,把學習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教學中,我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時,有學生說8次、6次,當有一個學生說到正確答案3次時,我雖然讓這個孩子說了自己的想法,但當時的評價語卻有失偏頗。我當時是這樣說的:你把老師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你真了不起。然後進行什麼是對話的教學。而應就讓該生說說什麼是對話以此展開教學,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成為小老師,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典型的錯誤思維要及時呈現

課堂資源生成豐富,老師就要能根據目標的制定做好預設,對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源及時迴應,並能合理轉化為互動性資源,課堂有推進感。在孩子上講臺擺放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時,我誤以為孩子是擺錯的,就著急讓另一個孩子上臺糾正,而沒有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對理解“井沿”一詞也是很有幫助的。

當孩子的錯誤資源緊扣教學難點時,教師應該腳步慢一些,不要為了呈現完整的教學過程而匆匆收場。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處的處理。例如,當聽說的句子較長時,教師就應該說兩遍,多讓幾個學生說句子,真正達到聽說的實效。孩子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還要常抓不懈,讓一些執筆姿勢不對的孩子及早糾正過來。

總之,低年級的課堂板塊要清晰,教學不必太複雜,要簡單、紮實,有實效。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2

《坐井觀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對自己設計的《坐井觀天》教學片段進行課後評析,從而反思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實施與落實。

教學片斷一:出示青蛙和小鳥圖,我激疑引趣,匯入新課:“你聽,他們在爭誰看到的天大。要幫助青蛙和小鳥解決問題,讓我們趕緊走進課文吧!請大家先自學課文。”學生馬上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進行拼讀;然後同位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著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這期間,我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後進生進行指導。我說:“哪個組彙報自學情況?” 小組長帶領齊讀生字詞後,小組彙報提示容易讀錯的字音。我覺得在指導學生自學的教學環節上比較成功的。我提示“自學課文”,孩子就能按掌握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閱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著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並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教學片段二: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請三、四人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三、四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讀了好幾次。三個孩子挑選角色讀,還有一個不讀課文的同學就認真聽,然後對他們讀的課文進行評論,再讀。孩子們練讀後進行彙報,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後說說哪兒讀得好,具體說說哪個詞語讀得好,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

在本教學環節上,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隻青蛙,三十隻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我們要拼棄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現在應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2.評價應注意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是一個認識、教育、提高的過程,把評價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他人的同時進行聆聽觀察、分析反思、組織表達,從而加深學生的.體驗,促進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我們要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讚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當然,賞析性評價還可以是學生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孩子這樣自我評價:“我覺得我讀‘我天天坐在井裡,不會弄錯的。’讀得好,我特別注意讀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麼自信。”這同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自我反思。

3.要注意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自主有機結合我們應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但同時得注意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我們要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但對於一些後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們是否可以在孩子們自學練讀前,老師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後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我覺得現在可以再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怎樣讀才讀得更好?這樣,既可以給面上孩子們模範的作用,也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4.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們往往組織孩子們三、四人一組進行練習,但我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迴圈,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在平時的教學環境應多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們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在大家研究課文時要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才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大話”、“無邊無際”、“坐井觀天”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詞。

2.體會寓言的寓意。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一、激發興趣,樂學新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坐井觀天。

師: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們自己來學懂,你們能不能做到啊?

生:(齊答)能!

師:學習前給大家提出兩點要求:

第一,要會讀,讀懂這個故事。

第二,要會想,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請小朋友們把書翻開,先自己讀一讀這篇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並動筆勾畫出有幾個自然段,等會來比一比,男生和女生哪邊讀得最好。現在大家抓緊時間練習讀書吧。(教師巡視指導)

[我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生:(自由小聲朗讀課文)

師:(學生讀完之後)哪位小朋友代表男生參加朗讀比賽呀大家認真聽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什麼地方讀得好

[教師有目的地安排學生讀書,在初讀課文基礎上動筆勾畫出自然段。為激勵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開展男女生朗讀比賽。]

(一個男生站起來朗讀)

師:讀得真好,請坐。你們聽出來了嗎他的第四自然段中有讀錯了的字。(學生舉手)請你說一說。

生甲:我覺得他“說大話”的“大”字沒讀好。

生乙:“那麼遠”的“遠”字沒讀好。

師:(請學生讀“說大話”“那麼遠”以後)我另請一位女生與剛才那位男生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師:讀得太好了。誰讀得最好呢

[教師讓學生自我進行學習過程的評價,及時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訂正讀中的錯誤和不足,這對學生不斷提高朗讀能力很有必要。教師不僅注意讓學生齊讀,還重視個別朗讀。]

師:認為男生代表讀得好的拍掌(掌聲);認為女生代表讀得好的拍掌(掌聲)(女生代表讀完之後掌聲特別響亮)

師:兩位同學讀得都很好。(在黑板上給“男生”和“女生”下面各畫上一面小紅旗)老師再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課文裡有哪些詞不懂,用筆勾畫下來,結合課後思考題想一想,有哪些問題不明白,等會兒提出來我們一塊兒解決。

[教師很注意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結合課文後的思考題讀書,把不懂的地方用筆勾畫下來。]

(全班自由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二、以疑引讀,思後釋疑

師:好!我們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能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有哪些不懂。

[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啟發學生質疑,這樣教師就把學生擺到了主體的地位,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以利於克服教師教學時牽著學生走的毛病,讓學生真正讀懂學會。]

生甲:我不懂“坐井觀天”的意思是什麼

生乙:什麼是“井沿”(板書:井沿)

生丙:我不懂什麼叫“無邊無際”(板書:無邊無際)

生丁:我不知道什麼是“大話”(板書:大話)

生戊:老師,我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麼事爭論起來。

(板書:爭論)

師:這位小朋友是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在爭論一件什麼事呀!真能幹!還有什麼疑問嗎

生: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板書:誰對)

師:他是不知道誰說得對還有嗎

生:我不知道什麼叫一百多裡

師:誰知道一百多裡說明了什麼

生:一百里是……

師:說明小鳥飛得怎麼樣

生:飛得很遠。

師:你知道了嗎

生:什麼叫“不信”

師:誰知道“不信”是什麼意思

生:不信就是不相信。

師:真能幹!你知道了嗎(詢問提問的那位學生是否還有問題。)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善於梳理,能當場解釋的字詞,採取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能者為師,討論式地解答。]

生:我不知道它們為什麼要爭論這個問題

師:你們提出了這麼多問題,還是要靠小朋友們自己來解答。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圖,聯絡上下文想想提出來的詞語在課文裡是什麼意思這些不懂的問題讀課文後能不能弄懂好,自己再讀,找答案。

[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問,尤其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放手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啟發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層次地去讀讀,議議,練練。]

(自由朗讀,讀完的學生舉手)

師:哪位小朋友當小老師幫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呀我們先來看,什麼是“井沿”(指板書)這個詞在哪個自然段請你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生讀)

師:你找得真準。我們聯絡圖,想一想什麼是“井沿”。(教師出示掛圖,邊貼邊講)這是一口井,誰能說一說“井沿”在哪兒(指一男生)你來說。

生甲:井沿就是井的邊沿。

生乙:井沿是井口的邊。

師:哪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畫上的井沿究竟在哪兒並且幫老師把小鳥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擺一擺(出示小鳥和青蛙圖),老師請你來吧(指一名學生)。哪裡是井沿用手畫畫。青蛙坐在哪裡小鳥在哪裡它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教師充分利用書中放大的插圖,直觀形象地讓學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鳥各在什麼位置。]

生:井沿在這兒。(先用手指出井沿)青蛙坐在井底。(貼圖)小鳥從天上飛來,落到井沿上。(邊說邊比畫,再貼小鳥圖)

師:他說得好不好,貼得對不對(生齊聲“對!”)表揚他。

師:“無邊無際”這個詞在課文的哪句話中請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天特別大,看不到邊。

師:說得好。這個詞是指非常寬廣,看不到邊。你們還可以從小鳥的哪句話中看出天是無邊無際,大得很。(指一生)你說。

生:從第三段中小鳥回答說“我飛了一百多裡”這句話看出天大得很。

師:對!從這兒是可以看出天非常大,無邊無際。那誰能用讚歎的語氣讀出來。自己先練一練。

(生自由朗讀)

師:我發覺這位小朋友讀得最有感情,請你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

師:很好。天真大啊!小朋友們,像他一樣,把天很大很大的語氣讀出來。“小鳥說,你弄錯了……”開始。

(生齊讀)

師:讀得好。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卻認為小鳥說的那些話都是大話。誰知道什麼是大話聯絡生活實際想一想。

[從理解“無邊無際”到理解什麼是“大話”,我循著學生質疑的順序依次解疑。並對每個疑問讓學生充分討論,發表己見,尊重不同意見,直至理解到位。]

生甲:大話就是吹牛。

生乙:大話就是做不到的事,也要把它說出來。

師:就是做不到,偏要這樣說,是吧那就不符合實際了,對不對你來說。(指另一生)

生:大話就是沒有根據的話。

師:沒有根據的話,而且這個話怎麼樣?

生:假的。

師:好的,請坐,你來說。(另指一生)

生:大話就是太誇張了。

師:大話的意思我們知道了,還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鳥到底在爭論什麼”,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讀青蛙說的話,一個讀小鳥說的話,你們也試著爭論一下吧!

三、讀後悟理,角色體驗

(生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好了!剛才你們像小鳥和青蛙一樣爭論了一下。誰來說說爭什麼呀

生: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的問題。

師:天的什麼問題能不能再說具體一點誰來幫幫他你來說。(指一生)

生: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師:它倆在爭論天到底有多大!我們請兩位小朋友讀,一個當小鳥,一個當青蛙,大家聽他倆的爭論。

(一男生讀青蛙說的話,一女生讀小鳥說的話,把爭論天有多大的句子讀出來。)

師:讀得真好,只有一處讀錯了。跟老師讀“不信”。他倆在讀的時候,是男生讀得好,還是女生讀得好

[分角色讀安排了三次,第一次同桌分角色讀,第二次指名讀,第三次男生、女生分角色讀。]

(生爭論起來,男女生各說自己讀得好。)

師:老師覺得是男生讀得好。全班小朋友來學習小鳥和青蛙爭論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讀青蛙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這次看哪邊讀得好。“青蛙”準備。青蛙看到一隻小鳥落到了井沿上,於是它就問道……

(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真不錯。這一次兩邊小朋友都可以畫紅旗。(教師在黑板畫紅旗)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倆在爭論什麼了,誰說說小鳥和青蛙哪個的看法對呢(全班舉手)那麼多小朋友都知道啊,全班同學告訴老師。

生:(齊答)鳥說得對。

師:小鳥說的是對的,那青蛙說的肯定就──

生:(齊答)錯了。

師:老師現在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小朋友們幫老師解決一下。青蛙為什麼會說錯了呢小鳥又為什麼會說對了呢我們先來幫小鳥找找原因。請大家先讀一讀小鳥說的話,然後同桌討論一下:小鳥為什麼會說對啊

[提出了學生沒有想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代替了本來想對學生進行講解的內容。這種啟發式教學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學,既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又體現了學生的自讀、自悟、自得。這個問題的討論,為思考題“學了這篇課文,應該明白什麼道理”奠定了基礎。]

(生讀後同桌討論,教師巡視)

師:剛才幫小鳥找原因的時候,講到了青蛙,現在只是幫小鳥找一找他為什麼能說對的原因,再討論。老師聽哪個小朋友說得最好。

(生繼續討論)

師:好了,誰來幫小鳥找一找說對的原因

生:因為小鳥根本就沒有見過天的邊。

師:它為什麼沒有見過天的邊呀?

生:因為它飛了很長的時間,都還沒有見到天的邊,所以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真會想!還有沒有男生真會想,女生著急了,女生說一說。

生:我覺得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在天上左飛右飛的,所以它懂的知識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師:老師從你的話裡知道了,小鳥飛的地方多了,見到的東西也多,知識就多,是嗎誰還想說,你來說吧。

生:我覺得應該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都想看到天的邊,他每天都不斷地飛,還沒看見邊,他每天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師:根據剛才幾個小朋友說的,老師幫他找找原因。因為小鳥飛的地方多,見識廣。他都見過什麼啊,請大家看錄相。

(放動畫片)

[在學生討論之後,作適當小結,再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動畫片,進一步啟發學生認識小鳥為什麼說得對,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師:小鳥都去過哪些地方啊請你說。

生:飛過海洋

師:(許多學生舉手要說)說過的就不說了。你來說。

生:飛過雪山、草地、村莊、田野……

師:小鳥飛了這麼多的地方,還是沒有見到天的邊在哪兒。那青蛙為什麼又會錯了呢?請大家先看動畫片。(放多媒體軟體)先讀一讀青蛙說的這段話。

(生讀)

師:大家讀了青蛙說的這段話,聯絡圖想一想,他的話錯在哪兒?

生:因為那個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擋住了,只剩了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在這裡擋住了天,還擋住了青蛙的什麼?

生:擋住了青蛙的視線。

師:老師從你的話裡知道了青蛙的視線範圍很小,它只能看到那個井口。還有沒有你來說。

生:因為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師:誰最聰明,能用青蛙的表情和根據它說的話,再幫青蛙找一找它還有什麼錯呀?

生:它笑著說:“我不會弄錯的。”

師:還有什麼錯?

生甲:自以為自己是對的。

生乙:青蛙不相信別人說的。他每天關在井裡,被井壁擋住了視線。(該生用左手指捲成圓筒狀的洞,再用左眼從洞裡看出去,表示被井壁擋住了周圍的視線。)

師:這位小朋友不僅會想,而且還用自己的小手做了小實驗。(教師比劃剛才那個同學做的動作,很多學生也跟著做)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他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學到這裡,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經過老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逐步認識了青蛙的錯誤,進而深究“坐井觀天”的含義。]

生甲:坐在井裡觀察天。

生乙:坐在井裡看天。

師:“觀”就是看的意思。上課前張老師說過了,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坐在井裡看天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呢

[啟發學生體會課文的寓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生:批評自以為是的人。

師:對的,誰能說得更完整些。

生: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批評看得少,見識少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師:說得好!表揚他。(齊鼓掌)哪個小朋友能把前兩個同學說的話連起來說得更完整一點

生甲:坐井觀天的意思是……(發言的學生有些緊張,教師鼓勵他:“別慌,你會說好的。”)

生乙:坐井觀天就是青蛙坐在井裡抬頭看天,批評了自以為是的人。

生丙:批評見識少還自以為是的人。

師:小朋友一個比一個說得好。哪個小朋友願意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讀一讀。就請你吧!(指一生)

(生讀課文)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麼請哪個小朋友說。(指一生)

[讓學生說說學了本課後有些什麼想法,鼓勵學生髮散思維和求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師:你學得真好,你來說。(指另一生)

生:讀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要多學一點知識,見識要廣一點。

師: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課後反思:

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說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讀課文,大部分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於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合。學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絡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著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為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裡,為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

三、重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那段文字後,我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說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4

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個人拼讀、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自瀆、交流識字方法、遊戲鞏固識字等,有層次地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識字。生字詞在學生的眼前多次再現,寓教於樂,培養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引導學生聯絡生活中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想象體會,在說說、讀讀、演演中進行充分體驗。

通過表演與評論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智慧;既可以有效地改進教學方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可以啟用課堂氣氛。

《坐井觀天》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們集體備課小組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新詞,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寓意。

2、創設情境,設定思維訓練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坐井觀天》第一課時課後反思,我先從複習詞語匯入,再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生字時,我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生字,小組合作沒有流於形式,達到了合作的目的,然後再全班交流,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馬上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進行拼讀;然後同位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著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讓小老師帶讀生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完生字以後,我考慮到本課的生字詞比較好懂,所以把理解詞語放到學生當中解決,由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再由學生來解決。接著播放光碟的圖文並茂的情景,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大概,接著由學生講出故事的內容並貼好小鳥和青蛙的位置圖。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理順課文的思路和解決某些詞語。最後落實寫字。

縱觀整節課,我能把握著整體思路進行,做到:

1、思路清晰,緊緊圍繞著識字和理解課文開展。

2、在識字方面,用靈活的方式進行,最大可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各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不足之處在於處理一些細節上仍需錘鍊。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5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中的相關內容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飛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卻說天空無邊無際。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

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坐井觀天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界狹窄、所見有限,井底之蛙則比喻那些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逐一出示問題:青蛙和小鳥總共有幾次對話?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麼?他們的說法為什麼不一樣?誰說的對?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找出問題答案,既訓練了讀,又解決了問題。在學習第二次對話時讓學生通過實驗弄清青蛙為什麼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這個問題。本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學習第三次對話時,學生對青蛙的“笑”和小鳥的“笑”的含義的理解上不夠到位。識字方式相對單一。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6

為了上好《坐井觀天》,我進行了三次磨課。我最有體會的還是最後的拓展環節。

第一次試講時,我是這樣拓展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坐井觀天》,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看誰講得好。這樣的拓展,不僅可以讓學生複述課文,鞏固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二次上的時候,我又改為了這樣的設計: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課後,請同學們收集成語故事,下節課講給同學聽。這樣延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還能鍛鍊學生的複述能力。

第三次上的時候,我又改為了續編故事:假設青蛙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什麼呢?它又會說些什麼呢?它還會怎麼想呢?請你仿照課文的寫法,接著寫青蛙和小鳥的對話。一開始,學生覺得有點難,我就自己做了個示範: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雙腿用力一蹬,跳上了井沿。啊,它看到了無邊無際的藍天,天上飄著幾朵白雲,美麗極了!青蛙很驚訝,它大聲地對小鳥說:“朋友,你真的沒說大話,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啊。”小鳥說:“走,我帶你去美麗的田野遊玩。”過了一會兒,不斷有學生舉起高高的.手,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出乎我的預料。

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青蛙跳出井口,看見天是無邊無際的。心想:小鳥說的是對的,自己的想法是錯的。於是,它不好意思地對小鳥說:“朋友,真得向你學習。原來世界是那麼大,那麼寬,那麼美。”“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去,你會發現,世界不僅大得很,還很精彩。”小鳥謙虛地答道。

另一個學生是這樣寫:青蛙跳出井口,它睜開眼一看,哇,真美啊!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草。小鳥在樹上唱歌,柳條隨風起舞。青蛙知道自己弄錯了,低著頭對小鳥說:“朋友,你說的是真話,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大得很。以後請你當我的導遊,帶我周遊世界。”小鳥自豪地說:“沒問題。世界那麼大,我們要去看看。”

還有這樣寫的: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就跳出了井口。它站在井沿上看見了藍藍的天,茂密的森林、廣闊的草地、高高的山。原來天和小鳥說的一樣——很大!心想:我一定要給父母帶一架望遠鏡回去,讓父母也長長見識。於是,它對小鳥說:“小鳥朋友,我錯了,天真的是大得很。你能帶我逛逛嗎?”“沒問題。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小鳥答道。

經過這次的拓展訓練,我覺得語文老師要多為學生設計訓練思維和想象力的寫作訓練,只要你設計合理,不要低估你的學生,結果一定會讓你驚訝。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7

一 教海無涯!尤其是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

“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我一句二期課改的經典名言早就耳熟能詳,昔日中山國小某女教師講的那堂參賽課仍歷歷在目,當初感到她並無多少出眾之處,甚至自己可更勝一籌。然自己上一堂後,方有更多感想,課前我雖殫精竭慮,課後卻倍感不適。

二 本節課是我自已備的,上網查了人教版的教案,借鑑了“用書本捲起來看天”這一個方法。課堂結構是這樣處理的:

1、迷語匯入。

2、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讀,聽磁帶)

3、講解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請學生個人讀,分角色讀,小組讀)

4、學生帶頭飾表演課本劇。

5、討論青蛙跳出井口後會怎樣說。

6、你想對井底之蛙說些什麼?

本節課教具的準備比較充分,時間的把握較為合理,下課鈴一響,正好上完。

三 “學生讀得過少”許多教師在課後提出了這一中肯的建議。

是的,我也有這樣的感想。因為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讀不出感情,讀得不入情入境,讀得很生硬,特別是在演一演的時候,學生對著黑板念,說明了明顯對課本不熟悉,反過來,如果多讀,讓學生反覆讀,就不會是這個效果。

“講得太爛,分析過細”是本節課又一個缺點,是的,我的出發點是把所有的作業都滲透進去,讓學生能順利地完成《同步輔導》。缺忘記了語文是一門美的教學,要讓學產生美的享受才能使學生喜歡上語文,國小生不同於高中生,他們不需要大量的題目講解,題型分析。

四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新大綱突出了“讀”的地位,突出了讀的`目的性,突出了讀的層次性。整體感知是前提;有所感悟是基礎;培養語感是關鍵;“披文入情,充盈著豐富的情感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個性與靈魂”新大綱提出這一點特別針對“重分析,輕感悟”,而我在教學學實踐中恰恰犯了這們一個普遍性的錯誤。

五 如果再上一次的話,我將會一改教案為如下構思方式: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8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關於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一百多裡”“無邊無際”、“大話”、“笑”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圖片引導,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通過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麼笑,小鳥為什麼笑?一個“笑”字溢位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為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二)關於寓意達成的反思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擇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

(三)不足

在反問句的教學中,提問不是很精準,只是說把問好換為句號。學生不太明確怎麼去完成,完成的情況不是很好。所以,還需要多加練習。個人缺乏課堂上的教學機智,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以人為本,關注課堂實效。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9

本課教學伊始,我創設情境:多媒體出示書上第二幅圖,問生:圖上有哪兩種動物?根據學生的回答設定懸念,青蛙和小鳥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這節課我們學習13課《坐井觀天》。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學生從多角度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誰坐井觀天?它們看到的天是什麼樣的?……這樣,培養了學生創新質疑的能力。在學習生字時,我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生字,小組合作沒有流於形式,達到了合作的目的,然後再全班交流,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學習,討論交流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記憶字形的`方法很多:計部件、去部件、換部件、數比畫、先計部件再數筆畫、比較法……接著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詞說一句話,學生表達能力很強,句子說得很好,積極性也很高,例如:長江沿岸景色秀麗,真讓人流連往返。我在上學的路上口渴了,想找點水喝。有一隻可愛的小鳥落在我家的井沿上……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0

《坐井觀天》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故事,怎樣在他們已有的認知上燃氣他們學習的熱情,使得這節課最大限度發揮它的價值,我進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引入課題,學生充滿好奇。在一步步闖關識字中,激發起了學生獨立識字的.意願。之後為了培養他們朗讀文章的語感,我在範讀中以配樂形式朗讀課文,賦予了文章一種美感,學生們聽著聽著對這個故事更加喜愛。為了使得朗讀訓練更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更製作了頭飾,讓學生來前面表演課本劇,課堂氣氛活躍了許多,學生們更喜歡朗讀了。而這一遍遍的朗讀正是為學生自主感悟,總結文章寓意做以鋪墊。在討論中學生自發總結出寓言故事的寓意,而後面的續編更富於一定挑戰,使學生切身感受到課堂小主人的角色定位。拓展選擇的幾則寓言是學生都十分熟悉的,在已有知識中學生嘗試感悟寓言的特點,非常貼切學生認知經驗與規律。

本課中,我無時無刻不再引導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常說閱讀是一項工程,只有行於當下,來日才能有所收穫。所以總結中我以“走入書海,揚帆起航”為總結,望以此小故事,引起學生對閱讀的重視,激發起他們讀書的願望。當然,本節課中也有些許遺憾,我今後將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1

《坐井觀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為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我以識字寫字為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趣字當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為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如何讓學生樂於識字寫字,進而簡單地走入文字呢因此我主抓“趣”字,全課以遊戲貫穿,點燃孩子學習的火花。開課伊始,以生動搞笑的謎語引入,讓孩子一下子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我以主人公小青蛙為切入點,設計了闖關遊戲。透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方式:開火車順讀,小老師帶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又關注了全體學生,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識字的快樂。

二、分層閱讀,進行有針對性指導

從第一關的生字關到第二關詞語關,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盎然。課文中的知識點不僅僅僅是讀一讀就能落實的,還需要方法的指導。因此,在透過自由讀、聽範讀以後,讓學生們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小鳥和小青蛙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為了降低難度,我設計了句式: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為(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後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潛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而在進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我引導孩子們抓住兩個小動物在不同的位置,進而理解“井沿”一詞。同時,關注了兩個動詞“坐”和“落”,透過指名讀、評讀,指導讀出感情。而後面的'對話透過分主角師生合作朗讀,讓孩子們弄明白什麼是對話。

三、尊重個性理解,關注寫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於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沿、信、抬、際”。在全班指導“沿”字以後,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取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噹噹小老師,說說你是怎樣記的怎樣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潛力。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例如課時資料能夠更豐富些,教學“井沿”時,就應進行更多的聯絡實際,進行遷移練習,進一步理解“沿”的意思。還有在生字指導中,能夠加入展示環節,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書寫。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怎樣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通過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做一做——動手實驗解難釋疑

課文中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青蛙為什麼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做了個實驗:拿出紙捲成圓筒狀。然後通過圓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說說與平日看到的有什麼不同。學生動手實驗,為每個孩子創造了參與的空間,弄清為什麼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這一疑難問題。學生在實驗中動手,動腦。既培養了實際的操作能力,也培養了觀察和思維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圖畫明白寓意

課文中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小鳥為什麼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我出示課件,讓學生看一組畫,自己根據畫面進行解說。這樣學生終於明白了: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學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啟示受到教育。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薰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

三、說一說——拓展延伸培養想象

課文中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自己不會弄錯。它錯了沒有,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於是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東瞧瞧,西望望。它會怎麼想,怎麼說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既豐富了課文內容,還培養了思維的廣闊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現情景

課文結束後,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特別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後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通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這樣,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維,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了語文素養。

總之,在《坐井觀天》一文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養。

課後反思:

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說話的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

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給學生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安排學生讀書,每次都有明確要求。讀書時思考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讀課文,大部分內容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對暫時不懂的問題,既不急於解答也不輕易放過,而是適時地要求學生再讀課文解決。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使朗讀、提問緊密結合。學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絡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礎上,教師又組織學生討論、釋疑。

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著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為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裡,為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

三、重視語言文字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訓練,通過適當的練習,鞏固並綜合運用已學過的語言文字。在朗讀和說話的訓練中,通過充分討論,落實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學生讀了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那段文字後,我先讓學生弄懂什麼是“大話”。同學們逐一解釋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說出來”“沒有根據的話”“假的”“太誇張了”,經過不斷點撥,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逐步向課文中所表達的意思靠攏。而且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使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3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課文有七個自然段。第一段講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發生爭論的地點;接下來的六個自然段講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第一次對話交待了小鳥從哪兒來,來幹什麼;第二次對話講青蛙和小鳥因對天的大小看法不同發生了爭論;第三次對話講青蛙堅持自己的錯誤看法,小鳥再次指出青蛙“弄錯了”,要它“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角色中體驗,在朗讀中悟理。

通過角色朗讀、換位體驗,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讀中悟理,體驗生情,思想感情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自然而然誘發的情感與文中蘊涵的情感相互碰撞,就是角色體驗,就是生本對話。在角色體驗、讀中悟理上我重點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做“井”體驗。抓住青蛙說的“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讓小朋友做“井”體驗,請他們用紙捲成一口井,到“井底”看一看,天花板有多大。學生看到了“井口”大的天花板,才知道視線被“井壁”遮擋了。然後課件出示青蛙在井底看天的直觀畫面,伴有音樂:現在我們跟著小青蛙到井底看一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讓學生邊看邊思:青蛙為什麼會錯?最後得出:青蛙坐在井底看天,視線被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只看見井口對上去的這塊天,其餘的天空都沒看到,所以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通過做實驗、下“井底”使學生明白青蛙弄錯的原因,感悟了寓意。

2、抓兩個“笑”字揣摩。青蛙“笑”了,它笑誰?笑它什麼?一個“笑”字引出了青蛙的自大,他自以為是,一點也聽不進小鳥的話。通過對“笑”字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聽勸告、固執己見,自以為是是導致青蛙弄錯的原因之一。小鳥的“笑”引出了青蛙的無知、孤陋寡聞。小鳥的真誠也躍然紙上。再通過惟妙惟肖地朗讀,把青蛙的'自以為是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在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字的基礎上,學生也就自然能跳出文字,再現文字了。

3、在勸說中深化,在想象中悟理。青蛙坐在井裡,不知道天有多大,它說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這是可以原諒的。可是當小鳥告訴它天是無邊無際的,它還是一再堅持己見,頑固不化,那就不應該了。你能勸勸它嗎?“青蛙,你呆在井底是看不清楚的,你要到陸地上去看看。”“青蛙,把事情弄清楚了,別輕易下結論。”“青蛙,你還是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到時候你就明白了。”老師說:“是啊,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青蛙聽了你們的勸說,還真的忍不住了,你們看——(課件演示青蛙跳出井口)青蛙終於跳出來了——哇,它看到什麼,說些什麼呢?”聽,以下是學生的回答:

——哇,天真的是無邊無際!小鳥,我錯怪你了。

——哇,天可真大!謝謝你,小鳥,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永遠矇在鼓裡,永遠不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

——我坐在井底下不知道天有多大,跳出井口才曉得天這麼藍、這麼高、這麼大。

——啊!天湛藍湛藍的,花兒五彩繽紛,小草碧綠碧綠,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謝謝你,小鳥,你讓我大開眼界。我還要去看看另外的地方!

在想象說話中,學生進一步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

4、角色朗讀。這節課的朗讀我引導學生擔任青蛙和小鳥的角色,“誰願意做小鳥,把這些話說給青蛙聽——”“誰來做一回小鳥,對青蛙說——”“誰來告訴青蛙,讓它明白,天是無邊無際的——”……學生在情境的渲染中,在教師語言的誘導中,自然而然地成了“小鳥”、“青蛙”,讀得入境,讀得入情!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4

《坐井觀天》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它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透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為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我以識字寫字為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為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匯入過程中,我以兩個小動物的爭吵為開始,讓孩子來解決它們兩的爭吵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開火車順讀的方式進行了生字的學習。

2.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後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潛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並且理解“井沿”一詞。

3.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於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井、觀”。在全班指導“觀”字以後,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取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噹噹小老師,說說你是怎樣記的怎樣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潛力。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

1.在講解生字的過程中對形近字和形聲字的區分還不是很透徹。

2.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指導的還不是很透,學生讀的還不是很到位。

3.在課文的最後環節裡應該讓孩子整體分角色朗讀,讓孩子整體感知課文。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和文化底蘊,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並且在教學的過程要深度的挖掘課文的內容及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5

《坐井觀天》這一課中有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坐在井裡的青蛙,一個是飛在天上的小鳥。青蛙因為坐在井裡,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所以它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在天上飛,它看到的天就是無邊無際的。當青蛙與小鳥爭論天的大小時,青蛙的看法一定是錯的,因為它本身的眼界太狹窄了,目光也是短淺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到他的眼界和對事物的看法,要想得到正確的看法,必須開闊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