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小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

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和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在活動中,幼兒手、眼、腦、心並用,使大腦建立起復雜的神經聯絡,讓頭腦變得靈活聰慧。我覺得小班打擊樂活動的重點是培養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和良好的聽節奏的習慣。我想,只要從小班就開始逐步滲透打擊樂的內容,我相信對培養幼兒的音樂和非音樂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這節課我設定的目標是:

1、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認識並表現音色。

2、在教師幫助下,幼兒探索樂器與故事相匹配的方法。

3、要求幼兒在集體演奏時學會控制樂器,不隨便發出聲音。

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能積極地配合我開展教學活動,對於樂器與故事非常感興趣,下面,就本節活動《玻璃瓶的小老鼠》做一下初淺的'反思。

1、教師準備充分,教態親切,但是在語言上有教頻繁的口語出現;

2、活動個環節清晰,目標設立明確並在活動中逐一體現;

3、本活動為藝術領域的音樂活動,貫穿、圍繞的是音樂的主題,但教師在實際組織活動時卻沒有穿插使用背景音樂或其它音樂。

4、環境佈置可以再豐富些,體現音樂活動的音樂性、情景性。

5、我覺得我在講故事的時候應該在誇張一點,還可以請配班老師跟幼兒一起參加遊戲,更好的完成教學與遊戲活動。

我想,只要從小班就開始逐步滲透打擊樂的內容,我相信對培養幼兒的音樂和非音樂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這節課,我體深刻地會到,好的課堂需要把握好它的精髓所在,融合新的打擊樂教學理念,相信以後打擊樂活動我會上得越來越好!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2

星期四我們開展了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蘿蔔》,在本次科學探索活動中,主要以幼兒的探究、體驗、感受為主,所以孩子學習興趣非常濃厚,主動接受經驗的過程顯得非常有趣。這也很感謝家長們的積極配合,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本次活動流程比較清晰完整,但是我在某些環節的處理上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

“紅公雞,綠尾巴,一頭扎進泥地下。”我以猜謎的形式匯入,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大家紛紛進行猜想,反應很熱烈,孩子們的想象很大膽,可見他們的想象力很豐富,平時的觀察力很敏銳。之後我出示了一個挖有小洞的箱子,告訴幼兒裡面裝著這種各樣的蘿蔔,讓幼兒摸一摸,觀察摸到的蘿蔔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在這一環節分發蘿蔔的時間用得比較久,導致後面的時間有些延長了。在觀察蘿蔔外形特徵的時候,我讓幼兒體驗在先,自身感受在先,有了初步地瞭解後,通過在操作卡片上的記錄,加深了幼兒對胡蘿蔔、白蘿蔔和紅蘿蔔的認識,也為之後的分類環節作了一個鋪墊。對於分類,要求小班的孩子能根據物體的`一種特徵進行在分類,我主要是讓幼兒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通過比一比的遊戲,孩子快速地分好了蘿蔔。雖然沒有事先給幼兒分組,但是孩子們分好後能快速坐回位子上,表現都很棒。最後我讓幼兒品嚐了三種蘿蔔生吃是什麼味道的,在給幼兒吃蘿蔔的時候,我邊問幼兒“這是用什麼蘿蔔切出來的?”,讓幼兒觀察蘿蔔切出來是什麼樣子的。我特別強調紅蘿蔔,因為它外面的皮和裡面的肉顏色是不一樣。幼兒吃完後得出了胡蘿蔔生吃是甜甜的,其他兩個有些辣。最後,遷移到生活當中,從認知上升到情感,我們討論了關於蘿蔔的菜餚,蘿蔔燉排骨的味道可好了,營養也很好,通過討論使幼兒喜歡吃蘿蔔。我認為在這個環節中如果能讓幼兒觀看一下關於蘿蔔菜餚的圖片,或許更能給幼兒視覺衝擊,更喜歡吃蘿蔔。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3

我班幼兒對過生日充滿了興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們就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就利用孩子這一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活動的目標是經過為丁越小朋友過生日,讓幼兒瞭解生日的意義,並經過該活動學習分享.我充分研究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一份神祕的禮物引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好奇,再變出一個精美的生日蛋糕,將幼兒的興趣完全調動起來,活動中,我用丁越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兒交流,以丁越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兒提出問題和要求,對於發言進取、表現較好的幼兒,我會給予進取的肯定與讚賞,並會讓丁越小朋友親小朋友一下做為獎勵,鼓勵幼兒繼續努力。當秩序稍亂時,我會用和丁越小朋友說悄悄話的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都很高。

本次活動是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的,所以,活動時的秩序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偶爾幼兒也因為急於搶答問題而站起來,或在討論問題時聲音較大而略顯嘈雜,此時我會用輕聲和越越耳語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到達安靜的效果,所以,整個活動進行地較為順利。

過生日是幼兒原本就十分喜歡的,再加上這次是幼兒第一次在幼兒園、也是第一次為其他小朋友過生日,所以,幼兒們對活動更加感興趣,都很進取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互送禮物並祝生日歡樂時,大部分幼兒都能夠主動大膽的與他人進行交流。個別較內向的幼兒在教師與其他同伴的鼓勵下也能勇敢的走過去。經過此活動,幼兒懂得了生日的意義,認識到自我長大了,並學會了關心同伴,與同伴分享食物和遊戲的歡樂。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也得到了提高。整個活動體現了教師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的教育方式,當幼兒的語言表達遇到困難時,對幼兒進行進取的引導和鼓勵,幫忙幼兒樹立自信,學習與人分享。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4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儘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瞭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

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窗體底端。

《瞭解居住的地方》是一節以社會領域為主的小班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自己所居住的社群環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從而激發幼兒對居住地周圍環境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忙在家中告訴幼兒自己家的準確地址,並在回家的路上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初步瞭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從而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中,我的匯入環節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匯入,熊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請小朋友幫忙,幼兒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通過小朋友幫助熊寶寶回家,引出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為什麼熊寶寶會不了家了?從而引出主題: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不瞭解,不熟悉。在展開環節,我通過一連串的提問:你的家住在哪裡?住在幾樓?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環節設施場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且在這一環節對幼兒進行適時的鼓勵,這種對幼兒的肯定讓幼兒充滿了自信,我的充分提問讓班級中幾乎大部分幼兒都有機會進行表達,注重了提問面向全體和對幼兒的鼓勵教育。然後,我出示一些幼兒常見的場所圖片,如:診所、學校、飯店、廣場等,聯絡了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此外,我還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我為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一張場所圖片,請幼兒找一找、圈一圈,從中找出自己家周圍的場所,並且進行標記,從而讓幼兒的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深。幼兒的最喜歡的就是遊戲,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在活動中也為幼兒提供了遊戲:帶路。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內化了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興趣。最後,我請幼兒欣賞我們生活的城市濟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場所風景設施等,讓幼兒的認識得到擴大和提升。

本次活動物質準備充分,活動前的準備體現了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活動過程中關注全體幼兒的均衡發展,環節緊湊,過渡自然。注重提問面向全體,能夠聯絡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遊戲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我覺得不足的是活動氣氛平淡,應該再提升一下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學過程平穩,缺乏亮點。其次,沒有動靜交替,缺乏互動環節。另外,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都是我今後應該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5

教學反思

——《小烏龜上幼兒園》 吳玉華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小烏龜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手指偶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我沒有主意到這點,而是繼續用手偶展示講故事。在這個環節

中,我可以積極發掘幼兒這點,讓幼兒參與到表演展示活動中,讓幼兒盡情表達。 在給幼兒第二遍講述過程中我採用讓幼兒觀察故事大書,請幼兒邊觀察邊講述故事內容。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

在講完故事的時候,對於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回答聲音很小的時候,我沒有鼓勵幼兒讓他聲音再大點就更好了。在整個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生動形象,在幼兒對某個動物感興趣的時候沒有讓他們盡情表演。使得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有點亂。我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多加強自己在語言方面的表達表述能力。在課堂調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我認為“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於是在第二節活動中,個別幼兒“又開始製造混亂”。當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請孩子們跟他們一起唱歌時,有一幼兒說:“我要做小象,小象是這樣走的。”馬上許多的小朋友都跟著叫起來,我要做.....,要要做.....。顯然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 由於有了第一節課的'經驗,我不再強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來逐個提問:“把你想做的動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麼?怎麼做?但有個要求,一次只能一個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認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給了孩子們表達的空間後,他們不鬧了。然後,我及時地用“樂器寶寶”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又專注於活動中來。

通過這一節活動,我總結了一下經驗: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我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6

在活動預設時,考慮到科學領域的特點,也結合本班幼兒的情況,更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節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這節課的目標是1、引導幼兒自主進行玩色遊戲,初步感受顏色的變化。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色的樂趣。整個活動我以變魔術貫穿始終。

我安排了三個環節:首先以老師的小手有魔法“變魔術”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玩色興趣,從簡單的“搖搖搖變變變” 一邊搖一邊念“魔語”,充分調動幼兒的多方面感官參與活動,使幼兒興趣高昂。此環節幼兒感覺我的手真有魔法會變出黃顏色。

第二個環節嘗試配色,感知體驗色的變化。以再次變魔術的方式,讓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調配在一起就會變出另一種顏色,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老師拿出另外一個瓶口已塗上藍色顏料瓶子裡有黃色顏料的瓶子又一次變,頓時變出了綠色,幼兒十分的興奮,感覺很神奇。

第三個環節梳理歸納,初步瞭解顏色變化的祕密。

一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最後環節沒有達到一個提升,只有讓幼兒通過用兩種顏色進行配色變色,在幼兒嘗試配色,體驗色的變化時只問了個別幼兒,沒有一起來總結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7

《我上幼兒園》是一個有趣的語言活動。它用兒歌的'形式形象的講述了孩子們上幼兒園第一天和適應幼兒園生活後的情況,以此來鼓勵孩子們熱愛上幼兒園。

在本次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看圖,來猜測故事內容。然後,教師講述兒歌內容。在講述兒歌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利用肢體動作來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兒歌,並記憶兒歌內容。例如,“縮在椅子上”就雙手抱住膝蓋;“飛來又飛去”就伸開兩手臂做蝴蝶飛的狀態。孩子們看到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覺得很有趣,自覺地就和老師一起學起來了。

通過肢體動作、圖畫內容,以及教師的引導,孩子們在記憶兒歌的過程中表現良好,絕大多數幼兒能將兒歌邊做動作邊完整唸誦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體驗了“我上幼兒園”的快樂情緒,知道了在幼兒園可以找到許多好朋友。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情緒也變得積極了許多。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8

科學意圖:

吹泡泡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遊戲,在幼兒自己喜歡的遊戲中探究,發現,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吹出泡泡的神奇與喜悅。使幼兒感到科學活動不在枯燥。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鐵絲、鉗子、棉線、自制的泡泡水、大小不同的吸管。

製作方法與步驟:

(1)把鐵絲彎成小勺做成吹泡泡工具(纏上棉線效果更好)。

(2)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可以做半圓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狀。(見“吹泡泡圖1”)

實驗操作:

(1)讓幼兒用不同大小的吸管自由吹泡泡玩。可以把吸管插入泡泡水中吹氣,會看到泡泡層出不窮地冒出來(見“吹泡泡圖2”);也可以在泡泡水裡蘸一下吸管,然後拿出來把泡泡吹在桌子上,看誰吹的泡泡堅持的時間長;還可以讓幼兒把吸管輕輕地插入泡泡中向裡慢慢吹氣,泡泡會慢慢變大。(見吹泡泡3)

(2)讓幼兒用自制工具吹泡泡玩,比比誰的泡泡最大。

教師指導建議:

● 提醒幼兒注意觀察:雖然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形狀不同,但是吹出來的`泡泡卻都是圓形的。

● 引導幼兒觀察吹泡泡工具的共同特點:有孔或者有縫隙。

拓展與替代:

◆ 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和工具能吹出泡泡,例如:蒼蠅拍、漏勺、鞋刷等。

◆ 嘗試將生活中的其他材料變成吹泡泡工具,如在樹葉上穿孔等。

小知識

泡泡的形成是一個充氣的過程,所以泡泡的內氣壓略大於外氣壓,由於內氣壓有向外的力,且在各個方向上都有;加上泡泡這種物質的“柔軟”程度,要使得這些力最後能夠達到平衡,只有球狀才能滿足條件。所以不管什麼形狀的吹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看似都是圓的。而上面的情況是在球形足夠小的時候的理想情況,實際上一個球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觸到的大氣壓力不一樣,同時它本身有重量,所以這個球形並不完美。換言之,如果泡泡足夠大,它就會顯得很扁。 此外,吹出來的泡泡大小與吹的力量、吹具等因素有關。

活動反思:

吹泡泡是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看著五彩繽紛,隨風飛揚的泡泡,心情不由變得舒暢起來,而現在的孩子們也對泡泡充滿了興趣,根據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生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9

在幼兒園小班兒歌教學中,兒歌憑藉其篇幅短小精巧,結構單純,並且語言活潑,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易為孩子所理解又富有趣味性等特點,深受孩子的歡迎,樂於接受。《貪吃蟲》這首兒歌就體現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的特點,迎合了孩子的口味,切入孩子的心靈,使孩子樂意與兒歌進行互動,快樂學習。

活動從以下四個環節:認識貪吃蟲------提問、猜測、想象------學習兒歌------操作創編兒歌入手,充分激發孩子喜歡兒歌、大膽表述,學會吃完---吃----的句式。第一環節,我以玩具毛毛蟲展示,吸引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認識毛毛蟲,並鼓勵孩子與毛毛蟲打招呼,他們非常開心,拉近了與毛毛蟲的距離。第二環節通過提問、猜測、想象,並及時展示毛毛蟲所吃的東西,增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理解兒歌的趣味性。我通過層次性的問題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在輕鬆的氛圍中有效地理解兒歌內容。接下來第三個環節:學習兒歌是重點,通過教具,孩子一目瞭然地瞭解兒歌,這樣能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學習兒歌。其中將水果順序交換位置,設計考考小朋友情節,讓孩子嘗試自己將兒歌讀出來,為下面的創編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第四個環節:嘗試小組合作創編,提供人手一樣食物讓孩子共同操作,給孩子自主選擇、操作的很好機會,孩子的興趣也就更濃厚了。操作過後的朗誦學習過程中,請個別坐得神氣的孩子說喜歡哪一條貪吃蟲,再來和老師一起朗誦、將這條貪吃蟲吃的東西讀出來,都是給以孩子充分展現的機會。總的說來,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整個活動設計,循序漸進,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環節流暢緊湊,引導到位,也能關注孩子的學習需要,孩子學習積極性高,參與性強,整個活動孩子就學得輕鬆、學得快樂。

因此,在幼兒園進行兒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運用活動性、直觀性、引導性、探索性的教學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形式興趣盎然地學習,達到其獨有的學習效果。孩子反覆吟誦兒歌,能幫助矯正發音,正確把握一些物體的名稱和概念,初步的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可以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情感薰陶。兒歌的形象有趣也能幫助孩子認識自然界,認識社會生活,還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我們在活動中要積極地讓兒歌和孩子互動,讓孩子一起在歡歌戲笑中乘著快樂的翅膀在兒歌的藍天展翅飛翔,真正做到“教學潤無聲”。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0

語言活動中學習材料的選取是第一關鍵——《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選材於幼兒畫報,來源於幼兒中間。我用電腦放大情節,根據目標需要改編並製作了部分情節,色彩明快,動作表情明顯,直接刺激幼兒的感官。一出示這樣的圖書孩子們立即有了興趣,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氣氛。《耷拉耳朵的小兔》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大班孩子在交往中會出現被嘲笑時和生氣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他們在故事中會找到相同的感受,我想這樣的選材有利於清楚地表達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發孩子的表現力。

有了適宜的材料以後,我感覺提問的技巧是展開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觀察,充分表達自己的第二個關鍵。每一個畫面我都抓住了關鍵點去提問,每一幅圖都讓孩子學會怎樣觀察,“世界上有很多的兔子,有胖的、瘦的還有---但他們都有一對豎著的耳朵,看這隻小兔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孩子們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所出示的小兔子身上,發現小兔的耳朵不一樣。我覺得開放性的問題會讓孩子們更仔細地觀察、思考、再表達,所以每一幅圖片我都不會給孩子直接地講述,讓孩子自己猜測下一個情節,“你們看小夥伴們見到這隻個性的兔子會怎樣說?”“它是怎樣對待小兔子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小兔子情緒是什麼樣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小兔子十分難過一心想把耳朵豎起來,怎樣辦呢?你快來想一想。”老師最後再引導孩子簡單地整理或鞏固幼兒的回答,到達分享的目的,我也發現孩子們由只能續編結尾的潛力發展到猜測高潮以至於續編開始部分。《耷拉耳朵的小兔》使孩子們沉浸在續編的快樂中。孩子們為幫小兔子把耳朵豎起來及怎樣救小兔子想出了十餘種辦法,在這次創編中我沒有把孩子想象的整個畫面畫出來,因為在以前的創編中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耗費時間太長,使注意力差的孩子精神渙散,因此我用簡單的圖譜來表示,

孩子們一看就明白是什麼,如:用繩子幫忙,用曲線表示,請大象則畫出他長長的鼻子,用老虎的尾巴則畫一個粗粗的尾巴。對孩子來說我想這是一個肯定,既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又豐富了幼兒對續編想象的理解,他也記錄了我們班不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及想象水平,為後面的繪畫結尾及製作成完整的圖書帶給了依據。

在創編結尾小兔看病的過程中,孩子們猜測小兔肯定有病,這是醫生的話需要老師點明中心“小兔沒有病,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隻耳朵。”,這種間接地講道理,讓孩子心理更容易理解,所以後面的討論更結合了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如果小朋友有了錯你會怎樣辦?如果你遭到了嘲笑,你生氣了怎樣辦?你遇到了小兔這樣的困難怎樣辦?”那裡融入社會性領域的問題,既發展了語言表達潛力,又解決了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1

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入園不到三個月,年齡小,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對周圍新奇事物卻非常感興趣,並經常提出簡單問題,喜歡用各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歡觀察、探究與生活相關的社會、自然現象,喜歡參加數學活動,能在老師提醒下保持穩定注意,會動腦、動口、動手地擺弄、運算元學活動材料,對小動物也特別感興趣,觀察能力雖不是特別強,但也能發現物品間細小的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

“找不同”的遊戲是很多人喜歡玩的一個益智遊戲,而我在與家長溝通時發現我班一些幼兒對這個遊戲也非常感興趣。因此,我便以此為出發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點出發,抓住幼兒心理特點,以幼兒喜歡的動物為主要素材,根據從易到難的原則,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體驗發現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夠非常積極地參與,由於找不同的物件都是他們平時最喜歡的小動物,所以幼兒興趣很濃,找到不同之處引發的成功感讓孩子們非常興奮,這也培養了孩子們數學能力方面以及觀察能力的發展。通過這樣的形式,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讓幼兒能更細緻地瞭解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數學領域。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找不同”是我們新接觸的,也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孩子的細緻觀察能力還沒完全完善。所以對於一些細節的,小的不同之處,孩子需要加以引導。個別幼兒由於觀察能力較弱,發現過程比較慢,思維不夠活躍,未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所以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有的乾脆不注意觀察,等待別人的成果,這點以後要多注意。

下一階段,我準備繼續在本次活動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遊戲的難度,比如不同之處可以變成2-3處,而且不能一眼就看出,需要幼兒細緻的觀察才能找到,或者將圖片製作成可讓幼兒動手操作的材料,這樣更容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要儘可能地面向全體幼兒,使全班孩子的智力都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2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科學活動《香香的和臭臭的》,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上週末已經請家長與孩子一起收集有關資料,並有意識為孩子積累一些嗅覺的感官經驗。週一,當我看到孩子們帶來許多空藥瓶“香香的和臭臭的”物品的圖片後,對活動就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活動前,我準備了許多有氣味的東西將它們分別裝在空藥瓶中,然後將瓶口封好,又在上面戳上幾個小洞,在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聞一聞,感知各種氣味。因為擔心這個操作的環節,於是非常注重操作前的講解,儘量交代清楚要求。所以,這個環節進行得很順利,孩子們分組操作的時候比較有序,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找一找香香的和臭臭的東西卻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當我提問:“你還聞到過什麼東西是香香的?什麼東西是臭臭的?”我的預設是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者用簡筆畫畫出該物品,然而舉手的孩子卻寥寥無幾,而且答案雷同。於是我乾脆直接出示了幾張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這樣一來,他們的思維也漸漸活躍起來。

活動結束了,雖然聽課的老師們評價還不錯,但是總覺得有些環節其實還可以處理得更完美,活動中還有很多遺憾。

“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探索認知,並大膽表達出來”,這是今後我在執教科學活動中所要關注的。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鍛鍊自己的應變能力,也是今後所要努力的方向。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3

在《切水果》此次活動中,我們選擇的水果都是一些幼兒十分熟悉的水果。在這次活動中,經過讓幼兒觀察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徵以及教師的引導,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遊戲,並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奔跑、追逐的樂趣,所以,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徵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儘可能的為幼兒供給思考、嘗試的機會,不斷開展他們的想象空間,發展他們的智力水平。

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運動量也到達了小班年齡段的標準,在遊戲中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活動目標完成得比較順利。

在活動中部分孩子有點放飛自我,沒有遵守必須的遊戲規則,這對體育活動而言是很危險的,幼兒沒有必須的規則意識,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這方面的引導滲透。讓幼兒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必須的規則。使的以後進行其它遊戲活動也更順利安全。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4

《蒼蠅蒼蠅快走開》是一個小班分享閱讀活動,通過對讀本的學習,讓幼兒掌握句式“蒼蠅,蒼蠅,快走開,不要落在××上”。並感知讀本內涵,增強幼兒衛生意識。在活動蒼蠅蒼蠅快走開中,我運用了遞進式提問、開放式提問、猜想式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來幫助幼兒學會仔細觀察畫面,關注細節,提高理解能力。

活動中,我感覺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想象力也很豐富,如:我問“蒼蠅落在長鼻子豬的鼻子上,它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可能發生什麼事情啊?”有個孩子就說:“蒼蠅掉到小豬的嘴巴里去了。”語言能力發展特別快的幾個孩子,能看圖說出很多有關畫面的內容,如:當我出示第一幅畫面時,就有孩子在迫不及待的說:“一隻蒼蠅飛在小豬的耳朵上。”“小豬在喝果珍,在吃漢堡。”“蒼蠅好髒啊。”等等。活動最後,蒼蠅道具的出示,提高了孩子們活動的積極性,孩子們熱情高漲,都沉浸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讀本中的句式,也使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閱讀活動帶來的快樂,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雖然活動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對於活動中孩子們出人意料的回答處理的方式還不夠得當。比如:出示第一幅圖片,讓幼兒觀察時,吳易程小朋友就在下面說:“有一隻蒼蠅飛在小豬的耳朵上。”我沒有及時的迴應她,我應該先肯定她的回答,在引導幼兒說說蒼蠅落在小豬的'耳朵上,小豬的心情怎麼樣?另外,在活動中,我的語言不夠精煉、語速過慢,個別環節語言的過渡不太自然,沒有很好的運用引導語,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注意活動中的每個細節。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5

這次教學比武,我們小班組的主題是《我愛幼兒園》,為了挑戰自我,我選擇了從來沒上過的,也是我的弱項——美術課。

我們班的孩子,已經用水彩筆畫過直線、曲線,為了讓孩子們體驗用不同工具作畫的樂趣,我讓孩子們嘗試用棉籤和顏料來作畫。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

首先,用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匯入,引起幼兒興趣,為棉籤畫做鋪墊。

課前,我與別的美術老師討論過要不要示範的問題。示範,怕抑制了孩子的思維。但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棉籤畫,我還是請了一名幼兒示範,老師邊講解,讓孩子們掌握棉籤畫的技能。

不足的是孩子示範的時間太長,忽略了其他的孩子,可以多請幾個孩子,畫不同的小草。之前的談話環節應引導孩子說一說自己想畫什麼樣的花草。棉籤也應該準備更大的,作畫時可以放一點輕音樂。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美術課,存在很多不足,以後,我會多鑽研教材,努力把弱項——美術課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