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1

十幾減9退位減法教學是在學生已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基礎上進行的。計算教學,由於算式的枯燥,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致,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同時,由於在計算減法時是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係,引導學生做減法想加法,這也給學生的計算帶來一定的困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是極為重要的,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設計這個有趣而熟悉的遊園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知的學習,並貫穿全課,使乏味的運算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喜歡的活動聯成一體。通過解決“還有幾個氣球?”“還有幾個沒套中?”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只寫在紙上的算式,而是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獨立思考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只有經過了獨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節課中在探討“15-9”算理時,就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獨立思考,並借用小棒來幫助和驗證,再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學習“15-9”的演算法,最後全班反饋與交流,從這些演算法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並且同時體驗到了同伴合作學習成功的樂趣。

三、鼓勵演算法多樣,並注重演算法最優化

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是新課標關於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課標認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所以在彙報交流“15-9”的算理時,先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他們的選擇,只要思維的方法和過程合理、合乎邏輯,就應加以肯定。然後在眾多的方法中,比較和感受出哪種方法最好,演算法最優化的過程成了學生自己體驗的過程、感受的過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統一。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2

時間過得很快,開學已經兩週了,第三節課是我的公開課,雖然在上課之前細細準備了,可課堂上還是會有突發狀況,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課堂是變化的,申老師對我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課堂每一個環節的過渡語言都很重要能讓課堂內容前後銜接、讓我們的課堂更加自然,下課後申老師耐心的和我分析這個問題應該怎樣提,這個重點要怎樣才能講透徹,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我上的是《十幾減9》,在主題圖部分從孩子們在公園“賣氣球”“賣風車”“猜字謎”“套圈遊戲”引出十幾減9的三個算式,從而引出課題。書中例題介紹了兩種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一是“想加算減法”、二是“破十法”,除了這兩種方法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孩子們都很聰明,有幾個孩子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可是站在講臺上的我沒有認真的聆聽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表揚鼓勵那些愛思考問題的孩子。就象申老師說的我們可以儘量讓學生多說,不管他的回答正確與否,都說明他在思考了,這節課其實很好拓展,你喜歡哪種方法?還可以怎樣計算?這節課就有孩子想到計算十幾減9可以用連減的.方法,在計算12—9時,他首先計算12—2=10,再來計算10—7=3;還有個孩子他想到了這種方法在計算12—9時先計算12—10=2,比9多減去了1所以還要再加上一個1,2+1=3所以12—9=3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很好的,也正告訴我們孩子們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而老師在感嘆孩子們聰明的同時更要及時的鼓勵,還可以讓他把這種方法介紹和全班的孩子分享,這樣就很大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這種才能真正把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在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對新知識有話要說時,我們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要追問學生為什麼,一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有限可能他自己心裡清楚可是卻無法用簡練的語言讓身邊的人明白,這個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引導,一步步引導學生把他的想法完整的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鍛鍊和老師的鼓勵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會更好。傾聽不是隻對學生來說的也是對老師說的,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今天申老師還給我說了一下課堂時間的把握,教室裡的廣播壞了,孩子們聽到隔壁班的聲音就以為下課了在那裡說“李老師,下課了”,一下讓我慌了神,因為我讓學生做的練習題還沒有講解,所以前面的練習題就講的快些,而後面的練習講的明顯的慢些,感謝學校領導的聽課、評課讓我受益匪淺。

最後,感謝申老師和戴老師長期以來對我的指導和幫助,對我提出那麼多寶貴的建議,我覺得我很幸福,因為我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裡有這麼多幫助我的家人,當我疑惑時是他們幫助我走出疑惑,給我力量,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我會更加努力的。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3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教學的第一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於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為學生學習退位減法鋪路,又為四則計算奠定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設計的情境有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本節課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元旦遊園會的場景圖,通過氣球圖提問“還有多少個?”引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現演算法多樣化。例1展示的是“做減想加”、“破十法”的計算過程和方法。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基於這一理念,我採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並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而我作為教師則重在關注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

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精神,培養學生探究新知思維程式和方法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本節課,要讓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必須要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親自去體會,去發現。但是,本節課學生的實際操作效果並不理想,課堂中學生把注意力觀注在”動”中,忘記了”思”,反而不利學生思維的開拓。那課堂中如何給學生的操作思維以導向,怎樣來組織學生的操作才最有效?都是我今後應該值得思索的。

對演算法多樣化的思考,演算法多樣化既是教學改革的趨勢,也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演算法多樣化化,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環節。本節課以及後面的幾節課,提倡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思考,而實際教學中學生更多的喜歡採用“破十法“。什麼是更好的方法?還是讓學生在應用中比較、在比較中感悟,符合學生思維的方法為最好的。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4

推薦在教學十幾減9這一內容時,教材中出現了四種演算法:一是用數數的方法,一個一個地減;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從10裡減去9,再與剩下的合併;三是用平十的方法,先減3,再減6;四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等於13,13減9就等於幾。

教學十幾減9時,學生根據情境列出13-9=4這一算式後,我問大家是怎麼想的。學生們有的說是根據9+4=13來想的。在我的啟發下,也有學生根據情境,指出可以先從10個裡去掉9個,再把剩下的1個和盒子外面的3個合起來是4個……

在探討13-9的計算方法時,我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以致於沒有出現預期的演算法多樣化,只出現了幾種演算法。我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一味地追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以致於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學生不願說。不過還是有學生說出了平十法,但說得不是很到位,其他小朋友沒有辦法聽明白,在經過我的引導後小朋友就對這個方法有些瞭解了。但我對這種方法沒有進行特別的`強調,要求學生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學中只要正確的引導就能啟用學生思維,實現演算法多樣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在這個方面我做的不怎麼好。當學生的探究活動出現困惑時,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索,而是急著給學生提供幫助,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為目的。但是如果無視學生遇到的困難,一味地讓學生自主探究,浪費寶貴的時間不說,也不利於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積極情感地培養。所以這也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在請學生髮言時,卻又出現了學生與我一對一的局面,回想起來似乎這個學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我倒是理解了這個學生的發言,但是是不是學生之間也相互都聽懂了呢?這節課自主探究的教學形式是有了,但實質呢?

另外,有些學生的發言在重複別人已說過的內容,還自認為想到了新的演算法,說出來卻是已交流過的,是學生不注意傾聽嗎?另外多半學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對其他同學的演算法不怎麼明白,有的學生由於受我的誇獎,選擇了自己的演算法進行計算,而未把別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學生掌握了兩種或三種演算法。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個別學生仍然在藉助扳手指計算,那麼這就是我的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

課後,想著這樣幾個問題:如果學生的表述意思正確,但不規範,該怎麼辦?怎麼評價學生不規範的表述?學生的各種演算法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的?學生想出的方法很多,要不要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演算法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5

這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為學生學習退位減法鋪路,又為四則計算奠定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力爭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設情境,感悟計算方法,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先出示遊園會的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把觀察到的結果說給全班同學聽。遊園會這一情境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初步感知全景圖的基礎上,及時提出問題“還有幾個?你能想出來嗎?”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計算方法上。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樣的。先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組內進行交流,再讓學生在全班內交流自己的演算法。

二、選擇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資訊,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進行解答。本節課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從這些資源中選擇一定的資訊提出問題,抽象出減法算式,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用減法解決,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三、動手操作,體會“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種簡捷、易懂的計算方法,因此在學習例1時,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藉助學具的結構(10朵紅花、2朵黃花)初步掌握“破十法”的計算方法。“做一做”時再通過擺一擺、圈一圈和算一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破十”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做數學。

本節課從兒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數字和符號表示的算式,並引導學生擺一擺、算一算,使知識的過渡呈現得很自然。

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本節課教學的是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應使學生明確“破十法”是計算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比較簡便,但也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體現演算法的多樣化。

2、“破十法”的思維過程不要求學生必須死記,只要學生能夠理解就可以了,因此,本節課教學時不必總結計算規律。

蘇教版十幾減9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6

《十幾減9》是國小一年級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於探討、發現和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基於這一理念,我採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並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由於本課與上學期的《9加幾》在教學內容上形成了呼應,因此我也繼續沿用了小猴賣桃的情境匯入方式,學生對於小猴賣桃還是很感興趣的,都積極舉手要說圖意,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對於十幾減9如何計算的探討,他們也是在激勵的討論中進行的。但在探討13—9的計算方法時,我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以致於沒有出現預期的演算法多樣化,只出現了兩種演算法——一個一個減和破十法。我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一味地追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以致於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只有個別學生願意發表自己的方法。其實當學生的探究活動出現困惑時,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探索,而是急著給學生提供幫助,以得到正確的答案為目的。但是如果無視學生遇到的困難,一味地讓學生自主探究,浪費寶貴的時間不說,也不利於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積極情感地培養。所以這也是一個難以把握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的發言在重複別人已說過的內容,還自認為想到了新的演算法,說出來卻是已交流過的,是學生不注意傾聽嗎?另外多半學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對其他同學的演算法不怎麼明白,有的學生由於受我的誇獎,選擇了自己的演算法進行計算,而未把別人的好方法接受。由於本課只是20以內退位減的第一課時,教師在提出演算法多樣化的同時,並不能過高的要求孩子對演算法進行優化。因此“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就成了本節課的貫穿語之一。但由於班上孩子對上學期的9加幾計算方法掌握得比較牢固,在做題時,當有孩子提到了用加法算,也頓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後半段的學習中,大部分孩子已經開始嘗試“想加算減”的方法了。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在新課標指引下,我在課上充分尊重學生,不但讓學生獨立嘗試、探索,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合理演算法,而且還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因此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這堂課中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較實在的體現。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學的重、難點在於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學生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對於後邊“十幾減幾”退位減法的教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為“十幾減幾”退位減法教學奠定紮實的基礎。基於這一理念,我採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並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

課堂上學生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如:在計算“13—9”時,學生的計算方法有

(1)“想加算減”法,因為4+9=13,所以13—9=4。

(2)“破十法”:13可以分成10和3,10—9=1,1+3=4。

(3)“連減法”,因為上個學期學過十幾減幾等於10的算式,所以把9分成3和6,13—3=10,10—6=4。

(4)也可以用13—10=3,由於減數多減了1,所以差要再加1,3+1=4,所以13—9=4。

當然有部分學生是通過數數數出來的。在比較各自方法的優劣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法的簡便,實現計算方法的最優化。

在學生掌握了計算方法後,我讓學生把所有“十幾減9”的算式都整理排列出來,然後讓他們發現探討這些算式有什麼規律,學生除了發現減數都是9,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差一個比一個多1,還發現了“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這一規律,最後我讓學生根據這一規律進行了計算練習,學生的計算速度得到了提高。當然部分學生容易把“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和“幾加9”的進位加法規律混淆,因此應多加練習,加深鞏固,讓學生加深理解,以達到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