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集合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集合5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明確教學督導的角色功能

首先明確系部教學督導不是“教學監工”的角色。學校專職督導都是老資歷的退休教師和領導,也很少聽說點名批評誰的情況,更何況系部的教學督導,與同事們低頭不見抬頭見,更不可能越俎代庖地肩負起行政領導的教學紀律檢查的責任。我說的是大實話,相信開明的領導能夠給予理解,只有讓教學督導認識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起來才能夠排除沒有必要的心理壓力。進一步講,即便行政領導也不應該是“教學監工”的角色,這是由教師與普通企業員工的性質不同所決定的,教師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絕大多數具有良知的人群,教學管理氛圍應該偏重於民主管理。在我看來,教學質量的提高途徑不是“檢查、監督、批評、懲罰”,而是“啟發、引導、激勵、培養”等,這是學院設立教學督導的主旨所在。

二、優化教學督導的人員組成

選擇系部教學督導的主要條件不應該是教齡長短和職稱高低,而應該看教學水平和專業課程背景。我個人認為教學督導應該按照專業或課程進行分類。就我本人是不太適合擔任建築工程類專業的教學督導,如果需要,我也只能侷限於所熟悉或者能夠理解的課程開展工作,如建築製圖、建築CAD、建築力學等課程。事實上,一個系部教學督導能夠就幾個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發揮相應的作用,就應該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沒有專業課程背景的督導聽課,比如聽美術老師的課,聽了也就聽了,想要給出符合美學原則的指導意見恐怕是勉為其難的事情。建議系部梳理一下各個專業相似的課程,根據課程群確定督導人數,或者乾脆讓教研組長直接兼任系部教學督導。教研組長的專業背景無疑是最適合的,本教研組的教學質量提高應該是教研組長的關鍵職責。說句偏小氣的話,我院目前崗位津貼,教研組長1000元,系部教學督導核減40個基本課時,讓教研組長兼任教學督導,在承擔本應該承擔的責任的同時(教研組長本應該聽組員的課),略為提高些待遇,既是調動工作積極性的好舉措,也不失為是一種管理制度的創新!

三、改善教學督導的聽課方式

既然不是“教學監工”的角色定位,那麼“推門聽課”也就不是系部教學督導聽課的最佳方式。推門聽課副作用比較明顯,無人聽課的教態或許自然些,突然有人聽課,在緊張的情緒下,所反映的不是老師的真實水平。“通知聽課”的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教學設計的主動性,沒有哪個老師知道有人聽課,不認真進行教學設計的,在有所準備狀態下發現的問題,才是真正需要改進的問題。至於1學期對1個老師只聽課1次的方式無疑是斷章取義,很難反映全面問題。人力不足的教學督導不應該追求全面聽課,而應該是重點聽課和跟蹤聽課。我建議在每個學期開學之前,系部就應該與督導協商好本學期的聽課物件,新來的、年輕的、某些特定課程(如實訓類課程)的老師應該是優先的聽課物件,每隔1——2星期聽課1次,或者在課程關鍵的節點聽課,如第一次課、隨堂實驗課、期末複習課等。在我看來第一次課是最值得聽的課,第一次課對整個課程的走向起決定性的作用,這是我建議在開學之前明確聽課物件的主要原因,甚至在放假之前就應該明確好下一學期的聽課物件,備課分為“假期備課”和“課前備課”兩種狀態,假期備課是教師從容地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階段,教師知道下學期有人跟蹤聽課,明智的老師恐怕會主動聯絡教學督導,商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了,督導“導”的作用被充分發揮在教學過程展開之前,總比發揮在過程中和事後的效果好得多,“要我做”和“我要做”是兩種效果完全不同的境界!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教學督導,不如說是“師徒結對”中的師傅更為準確,我校的“師徒結對”傳統做法可以考慮與教學督導合二為一。師傅發現徒弟有什麼不足,雙方私下協商探討,是不需要公開報道和處理的。1——2個學期跟蹤下來,師傅感覺徒弟水平大大提高,完全可以讓徒弟申請參加公開課和講課比賽等活動。

四、簡化督導的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不是由教學督導層面制定的,但它是系部教學督導開展工作的前提。按照專案化課程改革的理念,“講得好”不是課程的評價標準,“學得好”才是課程的評價標準,換句話說,教學督導在評價教師的時候,除了關注教師本身的教學過程,更應該把關注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說得具體一點,教學督導發放學生調查表的內容和方式應該有所調整。首先說方式,當堂發放,一是時間緊促,學生來不及認真思考,二是老師在場,學生難以表達真實的想法,建議課後發放或者期末考試之前發放(考試後學生心態有所變化),並可結合學生座談會的方式進行。再說調查表設定的'專案和內容應該大大簡化,果斷去除那些側重於檢查教師是否“講得好”、概念空泛的讓學生難以理解和選擇的條款,按照“學得好”的標準可直接進行學習效果的調查,或許可以向學生詢問以下兩個主要問題:(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總體情況,提供“較多、有、較少、沒有”四個選項,並填寫你獲得的主要技能和知識等,比如你能夠做什麼?你理解了什麼?(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你的思維方式和做人品德方面的進步總體情況,提供“較多、有、較少、沒有”四個選項,並填寫出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人生感悟等。四個選項分別對應“優秀、良好、中等、不合格”的評價結論,注意這是督導通過學生獲得的評價結論,在我看來,教學督導是否另外需要對教師再進行評價,都是值得認真推敲的事情!課程教學本來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督導對課程的理解不一定高明於任課教師,督導無法找到評價教師的剛性標準。教師是為學生提供產品服務的人,督導是協助教師製造產品的人,課程是產品,學生是客戶,只有學生才能夠擔當真正的“教學監工”角色,學生滿意才是檢驗課程質量的剛性標準!再說檢查教學紀律的途徑,完全可以通過學生調查表設定相應的專案,比如教師上課是否遲到?是否打手機?提供“從不、難得、經常”三個選項,“從不”需要肯定,“難得”可以寬容,“經常”就必須給出相應的處理意見了。

順便說句題外話,教學質量提高涉及學院多方面的因素,教學督導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為了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學院應該考慮如何將評價教師的權利真正地交還給學生,比如可以結合學院推進課程改革的步伐,逐年提高學生評價教師的權重,另外新生教育環節也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通過新生教育環節讓學生在起跑線上至少明確三點:(1)三年的專業學習,將獲得哪些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專業技能?目標明確,學生才能進行三年的學習規劃;(2)如何適應高職的學習和生活?應該告知學生,高中是以升學為導向,高職是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師只是課程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提醒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3)如何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應該坦率地向學生詳細地解讀評價教師課程質量的標準,學生理解了高職課程改革的特點,課程改革也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教學相長,除了教師給予學生教益,學生同樣也可以推動老師和學校發展。我個人認為,讓學生真正擁有評價教師的權利,是學院教學質量自信心的標誌,也是學院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的標誌!

教學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小班化教學”這種形式的產生順應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它為學生提供了相對平等的受教育氛圍,讓受教育者能比較充分地享受教育資源。其具體內涵是:在班容量意義上,每班學額數最多不超過36人,平均每班配備約3.5名教師,師生比控制在1∶10以內,這樣既可以充分地發揮班級人數少的優勢,又可以使每班具有一定的人氣規模,營造一個合適的教學氛圍。

在教室環境上,“小班教育”則更注重實用而富有個性化,在形式上做到了因人而宜,因課而宜,因內容而宜,靈活多變,不入俗套。在教學評價上,“小班”教學評價則在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評價上有更廣闊的領域,更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同時“小班”教學評價又貫穿了將合作能力置於知識教學過程中這樣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效果上,“小班教育” 能使學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和發展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小班教育”絕不僅僅是班級人數減少一點的問題,它實際上是一種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體現,“小班教育”反映的是以人為本、全面關心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文思想

 實施辦法:

小班化的“小”主要體現在人數的少上,不僅人數少,從師資、教學裝置、環境的設定上都應該體現一個“精”字。它擁有了比較優越的物質條件,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它應該具有更加精緻的“軟”環境,如何創設這樣的“軟”環境,我想就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 環境設定要有特色,適合學生的個性發展。

首先,教室的環境設計要以適應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出發點,讓教室變的不在是教室,讓教室成為孩子們的學習場所、遊戲場所、生活的場所,優化教室的空間,讓學生的課桌根據實際需要隨意擺放,自由選擇同桌和前後位,既可以是小組式的`集中擺放,又可以是分散式的擺放,在空間的上使學生感覺到不受約束,有利於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講臺設定在教室的任何一個角落,而不侷限於孩子中間和孩子之外。

讓教室的每一個地方都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的講臺,因此教師應該沒有講桌,拓寬教師的活動範圍。提倡把教師的辦公桌搬到教室裡來,放在不妨礙學生學習活動的地方,這樣能增加學生和老師接觸的時間,有利於教師進行個別教育和指導。再其次,從教室周圍的安排上,要把牆壁變成展示學生勞動成果的展示臺,學生的書畫、壁報、作文都可以為學生做一展示。

另外,牆壁上設計學生喜歡的圖畫,文字,讓教室真正成為薰陶學生的知識樂園。其他電教、生活設施也要圍繞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培養這一主導思想,讓學生看著舒服,用著愉快。

二、 教學要有特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創設“互助、互動、合作、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緊緊圍繞學生的個性發展。採取“探究教學”“分組教學”“參與教學”“分層教學”“合作教學”等一系列教學新策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加強對個別學生的個別指導。

小班化教學創設“互助、互動、合作、開放”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的“互助、合作”實際活動,師生互動,不斷的轉換師生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最大限度使課堂教學走向開放。

這裡應該特別注重小組合作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的研究。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異質分組,使小組成員合理搭配,在教學中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大膽表現自己的個性,教師給予恰當的鼓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在小組中自主活動,互助活動,發揮學生個人的主體作用。

另一方面教師在面向全體的同時,照顧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情況,實施個別教學的策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Ji勵學生,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三,加強課外實踐,張揚學生的個性

學生的個性發展是在實踐活動中培養的,是主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的張揚。

小班化教學由於人數較少,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容易組織,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之餘,組織好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同時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把學生在實踐中的所做所想通過日記、板報、故事會、讀書彙報等等形式展示出來。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尤其要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在實踐中還應注意分析學生的個性,分析潛能沒有發展的原因,調動內因,讓學生自己對自己不滿,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斷髮展自己。同時還應特別注意那些成績平平,在集體中毫不起眼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身手的機會,顯露才華的舞臺,使他們建立起自信,讓每一個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小班化教學”這種形式的產生順應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它為學生提供了相對平等的受教育氛圍,讓受教育者能比較充分地享受教育資源。小班化教學具有大班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學生人員少使教育教學環節緊湊,節奏加快,週期縮短,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自我表現與發展的空間。

教學計劃 篇3

因訓練隊絕大部分學生年齡小,訓練水平低,不必劃分明顯週期只分了二個階段,嚴格遵循“打好基礎”、“不間斷”的原則來安排訓練計劃。

第一階段:(9月~10月)

本階段技術60%、遊戲10%、素質30%。

採用各種有效手段,幫忙運動員對基本技術建立清晰、準確的動作表象。熟練掌握正確的握拍方法。初步掌握正手發高遠球、後場正手擊高遠球技術的動作要領。練習難度與技術要求,要結合運動員的年齡和身體專項素質潛力,合理安排。在不產生或加深錯誤動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練習難度,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合理運用技術潛力。要個性重視後場正手與頭頂的高球技術的訓練。

素質方面,主要發展全面的身體素質,重點發展和提高速度和靈敏素質。抓好這二項素質的發展敏感期。學習羽毛球專項步法,初步掌握正、反手上網移動步法,正手與頭頂的後退移動步法以及正手與反手兩側移動步法。在步法訓練中,抓好起動、移動、制動、回動四個基本環節,步法應與專項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運動員的專項潛力,進行教學訓練。

第二階段(11~1月)

本階段的訓練以全面身體素質訓練為主。技術佔50%、素質佔40%、戰術佔10%。

訓練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全面身體素質,利用冬訓,儲備體能。因隊員年齡小,訓練以有氧代謝運動為主。提高專項潛力。單項技術以固定球路訓練為主。對技術動作進行精細化加工,以到達技術動作的一致性、隱蔽性。提高擊球落點的準確性。

七、訓練措施

1、學生訓練課的資料、形式、節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樣,各種練習手段儘量與遊戲活動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愛好與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因教學的物件是少年兒童,所以,每一項教學訓練的方法都務必貼合他們的`特點,應圍繞著構成某一種動作而練,練習難度和技術要求應貼合少兒運動員年齡和身體發育程度,不宜過高和過急,注意循序漸進。

3、將訓練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在訓練中注重技術、戰術、作風與心理素質的培養。有意識的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學校、懂禮貌、講禮貌、肯吃苦”的意志品質。加強跟班主任、家長的聯絡,使學生能安心訓練,無“後顧之憂”。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地進行嚴格訓練,加強意志品質培養,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訓練作風。

4、充分調動學生用心性、自覺性,完成每一階段計劃,並做好階段測試工作。

5、訓練中發揮教練主導作用,注意克服訓練中注意力易分散現象,提高訓練效果。

6、訓練中提倡多看、多練、多想,教練員多示範、多陪練、多糾正動作。

7、督促學生文化學習,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

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2.聲音的傳播

3.聲速及有關計算

4.樂音的三要素

5.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6、通過構建知識框架和網路,使學生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

【呈現形式】上述考點常以填空和選擇題型出現。主要考查學生對概念規律的記憶和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能力。

【授課形式】實驗教學;例項教學;識記教學;例題教學;教材展示教學等

【知識結構】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產生原因:振動(舉例:講話時喉嚨的振動;吉他)

2.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以波的形式傳播。(舉例:敲擊桌子能聽到聲音)

3.聲速:340m/s(沒有特別提示的.情況下都視為該速度,作為常識識記)

4.回聲現象及其利用:

(1)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形成的聲音;

(2)回聲的區分與加強;

(3)回聲測距離及其它應用。

二、樂音的三要素

1.音調:聲音的高低,由聲源的振動頻率(快慢)決定。(舉例:吉他或翻書)

2.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與聲源的振幅有關。(一個人的聲音大小)

3.音色:發聲體的聲音品質,由發聲體本身的特徵決定。(兩個人聲音不同)

三、樂音和噪聲

1.區別:

(1)從物理學角度看(有規律或無規律;好聽悅耳或難聽刺耳);

(2)從環境保護角度看(是否汙染環境)。

2.減小噪聲的途徑:

(1)在聲源處減弱―消聲(消聲器);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吸聲;

(3)在耳朵處減弱―隔聲(戴耳機)

四、超聲與次聲

通常把高於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人耳不能聽到)

教學計劃 篇5

一、金工實習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金工實習是非機械類有關專業的重要實踐環節。通過金工實習,使學生獲得機械工業生產常用金屬材料及其加工工藝的入門知識和一定的基本操作訓練,樹立勞動觀點,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作風,為今後從事生產技術工作打下必要基礎。

二、金工實習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一)鉗工

1、瞭解鉗工在機械製造和維修中的作用,以及鉗工的`特點和應用。

2、熟悉鉗工常用裝置、工卡量具的大致結構和使用方法。

3、完成簡單的鋸割、銼削、鑽削、攻螺紋和套螺紋的加工。

4、初步瞭解機械產品生產的全過程。

5、熟悉鉗工車間的安全注意事項、鉗工安全操作規程。

(二)機械加工

1、瞭解金屬切削加工主要工種的加工方法、特點和應用。

2、瞭解車削加工所使用的裝置、刀具、工卡量具的大致結構和使用方法。

3、能完成簡單的作業件的車削加工。

4、瞭解銑削、刨削和磨削的加工過程。

5、熟悉機械加工車間的安全注意事項和機械加工安全操作規程。

(三)焊接

1、瞭解手工電弧焊和氣焊的工藝過程、特點和應用。

2、瞭解手工電弧焊和氣焊所使用的裝置、工具和焊條。

3、能進行簡單的手工電弧焊和其氣焊的操作。

4、熟悉焊接車間的安全注意事項和焊接安全操作規程。

(四)鑄造

1、瞭解鑄造生產的工藝過程、特點和應用。

2、進行手工造型的基本訓練。

3、瞭解鑄造合金的熔鍊過程與澆注過程。

4、熟悉鑄造車間的安全注意事項和鑄造安全操作規程。

(五)鍛造

1、瞭解自由鍛造及冷衝壓的工藝過程、基本工序、特點和應用。

2、瞭解自由鍛造及冷衝壓的裝置種類和應用。

3、進行簡單零件的自由鍛造和冷衝壓的操作訓練。

4、熟悉鍛壓車間的安全注意事項和鍛壓安全操作規程。

(六)電工電子

1基本知識

(1)、常用電器、電子元件的識別。

(2)、常用線路接線方法;簡單電子電路原理。

(3)、常用控制線路接線方法;簡單電子電路的組裝、維修。

(4)、常規電路除錯方法、故障現象與排除

2基本技能

(1)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親自獨立組裝一組具有漏電保護裝置、雙路控制功能、自動聲光控制功能的日光燈照明電路。

(2)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親自獨立組裝、焊接、維修、調試出一臺效能良好的中波段全電晶體化袖珍收音機。

(三)實施說明:

1、金工實習應安排在金屬工藝學課程以前機械製圖、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課程以後進行。

2、機械加工、鉗工實習應占總實習時間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保證

金工實習基本要求前題下,可根據實際條件或專業情況適當調整實習工種或各工種實習時間。

3、在實習條件允許情況下,可運用錄影、幻燈等多媒體教學方法或者組織參觀、考察等方式加深和擴大知識面,並且彌補實際教學中裝置或工種不足。

4、在實習期間應適當組織學生討論,佈置作業題、複習題和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