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

說課稿3.12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部分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部分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部分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部分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好品質。而第一課時我就解決第六和第一兩個部分。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完成有關練習。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能大致說出: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後又具有刻苦鑽研的精神的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學習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張衡小時候是怎樣觀察和研究星星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四、說教法與學法

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覆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在學課文時,我先提出一個總的問題讓學生自學,在課文中尋求答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主動性,來自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再通過幻燈與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課的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從一年級時學過的課文《小小的船》,引入歌曲《小小的船》。從歌中“月兒”引出“星星”,揭示課題。

(二)、自學新生字。分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齊讀,記字音和字形來學習生字。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隨機介紹長大以後的張衡,出示最後一段的教學。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張衡小時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學。這也這節課學習的重心。抓住“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展開教學,這麼美的星星,張衡看見了是怎麼做的呢?進行第2句話怎麼樣數星星的的教學,加上動作演示,加深記憶,再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來體會張衡數星星的仔細與認真,以及有耐心。

(五)、教學兩個新生字:“珍、珠”。

六、教後反思

整堂課下來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由於本人自己水平有限,缺少一定的應變能力和教學機制,所以有待自己在以後的教學方面還要進一步的加強,就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一下反思。

1、以後在教給學生說話時要有序。即按先後順序來說,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完美的語言展示給同學們。這節課中有的同學說的無序,缺少語言的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練習。

2、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進一步加強,要讓學生大膽的說,積極的想,在以後的語文課堂上還要多進行想象反面的訓練。 《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2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介紹了漢朝時期的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從小就愛好天文、刻苦鑽研的故事。

學情分析:二年級的下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學生對古代科學家有著一種神祕感,但體會張衡善於觀察、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是個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書寫"距""顆""指""亂"這四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拓展閱讀中,進一步感悟人物的品質。

教學重點:學生進一步感悟到張衡善於觀察、樂於探索的品質。

教學難點:進一步體會到張衡善於觀察、樂於探索的品質。

一、猜圖激趣,揭示課題。

上課伊始,我用課件出示了幾幅名人小時候的畫像,請學生猜猜他是誰?

老師今天還要給你們揭示一位名人,人就是張衡,他小時候可愛觀察星星了,都到達了痴迷的程度,從而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初讀課文。

2、反饋詞語的掌握情況。

3、思考:你從課文中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的。

三、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到張衡善於觀察、樂於探索的品質。

(一)瞭解小張衡是怎樣觀察、探索的。

1、藉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快閉上你的眼睛,想象這美麗的夜空。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角色轉換:讓我們都來當小張衡,一起來數星星。

4、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二)進一步感悟小張衡愛觀察、樂於探索的品質。

課件:這顆星星和那顆星星中間總是隔那麼遠。

①引導學生自讀,思考:這句話什麼意思,從中你看出什麼來了?

我們男生讀讀張衡的話,女生讀讀爺爺的話。

②體會張衡善於觀察、勤於探索的品質。

張衡觀察的可真仔細,你有什麼想對張衡說的?

小結:是啊,小張衡真是了不起,他善於觀察,樂於探索,發現了不管怎麼動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

課件: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

引導學生理解讀讀爺爺這句話的意思。

角色轉換,體會人物品質。

就是因為爺爺這句話,小張衡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

如果是你,你會起來看嗎?

男生讀讀爺爺的話;女生讀讀張衡的話。

張衡可真了不起,你來誇誇小張衡!

小結:正是因為張衡從小喜歡觀察星星,長大後繼續刻苦鑽研,成了我國漢代著名的天文學家。

我和同學們一樣特別佩服小張衡,就讓我們再把課文美美地讀一遍吧。

四、拓展閱讀中,進一步感悟人物品質。

第一步:引導學生自讀手中的閱讀材料。

第二步: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

小結:正是由於張衡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善於觀察,樂於探索,長大後勤奮地學習鑽研,不懈地努力,成了偉大的科學家,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五、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意識,指導學生正確書寫。

1、積累詞語

讀讀黑板上的詞語。

我們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不僅要讀準音還要理解詞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書寫。

觀察字形,說說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各有什麼特點。

2、距:左右結構,左右大體同高、同寬,最後一筆是豎折。

顆:左右結構,左右大體同高、同寬,"果"的捺變成點寫得小一點,"頁"的最後一筆點寫得大一點。

指:左窄右寬,左右同高。

亂:"舌"要寫得瘦長一些。

3、學生書寫。

4、反饋指導,再寫。

小結:學完了課文,我們認識了距離我們1900多年的天文學家張衡,瞭解了他的故事。如果你也對天文產生了興趣,可以蒐集有關星空的資料,也可以親自到天文館去看看美麗神祕的星空。

學習效果設計評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有感情☆☆☆②正確、流利☆☆

③正確☆

2、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聽。

①講得很好☆☆☆②講得比較好☆☆

③講得得不理想☆

3、我能寫好"距""顆""亂""指"這四個字。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分析:

《數星星的孩子》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二冊第十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漢朝的張衡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認真鑽研的精神,長大以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體寫出張衡小時候如何愛好天文、細心觀察天象,琢磨星星的執行規律。第六段主要講張衡長大經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課文緊扣題目用五段寫張衡小時候的故事,重點突出,同時也告訴人們,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除了長大以後刻苦鑽研以外,跟從小愛好天文是分不開的。

2、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認讀“顆、跟”等14個生字,學習三個多音字教、重、為。

(2)認識張衡成為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跟他小時候認真觀察天上的星星,喜歡鑽研分不開。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1、3、5自然段,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有關數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詞句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動、好問、好奇等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活動所吸引,學生已能說完整的話,能配合老師在創設的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不利的是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懂得較少。朗讀也有可能出現唱讀的現象。

三、說教法

五、說教學程式

(一)從最後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先讀課題,提出問題: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

叫什麼?是什麼

時候的人?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課文哪段回答這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張衡 著名的天文學家)

2、學生齊讀最後一節後,問:“刻苦鑽研”是什麼意思?“著名”是什麼意思?他長大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這跟小時候數星星有什麼聯絡?

接著學習課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1、首先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課件出示星空圖)提問:晚上,張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樣的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在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然後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麼?然後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師:閃閃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這美好的夜晚,一個孩子是怎樣數星星的呢?

(2)讓學生找出小張衡數星星的動作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坐、仰、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且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

即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3)從朗讀入手。我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讀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式進行,使這個環節互相聯絡,互相依存。引發學生思考張衡數星星的艱難。引導學生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這個句子來體會張衡數星星的困難。聯絡課文的第1句,讓學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閃一閃,分佈不均勻”是張衡數星星的困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度產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學2、3、4、5自然段時,運用讀讀、議議、說說的方法讓學生來讀懂“張衡、爺爺對星星是否數清有什麼看法?他們說的話各有什麼依據?”

(1)學生在理解這部分內容時,再進行擴充套件訓練。

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張衡的看法。如:張衡說星星能數得清的理由是什麼?讓學生找出句子用上“因為……所以……”把兩句話連起來說。

(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而且讓學生了解到張衡平時

認真觀察的精神。

(2)為了讓學生理解爺爺的話,運用課件來解決“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的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做的:先提出問題:北斗星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繞著北極星轉的?指名學生上來連線北斗星圖。指

圖: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轉。還有,在幫助學生理解“一組一組”是怎樣分的,利用幻燈舉幾組根據它們的樣子起名星座的名字。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學常識。

(3)為了讓學生更瞭解張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聽了爺爺的話,他是怎麼想……怎麼做……結果怎麼樣……。

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有關詞語。引導學生了解張衡是個不怕苦、不怕累,對不明白的問題不弄明白是決不罷休的。

(三)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顧全文,看板書說說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今天,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知道張衡是怎樣的孩子,我們大要向他學習。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我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過程中,注意了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絡,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所收穫。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4

《數星星的孩子》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四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冊一共佈置了14篇講讀課文,它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憑藉,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覆不時地指導同學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於中高年級。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字詞教學,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要充沛利用同學已有的識字基礎和識字能力引導同學自身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2、重視朗讀的訓練,強調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手段。課堂上要拿出充分的時間指導同學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讀成誦。

3、重視教學上的直觀形象,因為低年級的課文圖文並茂。小同學的形象思維佔優勢。

4、指導思想上遵循以學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導廢注入的教學原則。

《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張衡小時候坐在院子裡數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同學滲透愛科學思想的好教材。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和同學年齡特點的認識,認為本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是:

(1)學會12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張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從小愛觀察、善於觀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理解爺爺講的有關天文知識。

教學佈置:2課時。

下面談談第一課時的優秀教案:

一、設疑匯入,激發興趣

匯入新課: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大約在1800年以前,有一個像我們這麼大的小朋友特別愛數星星,你們想知道他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準讀通,初步瞭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是對二年級閱讀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要求同學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檢查生字讀音,對容易讀錯的字詞,包括多音字,要重點強調。、

3.標自然段。

4.指名逐段讀課文,並考慮:這個數星星的孩於是誰?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賽講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張衡坐在院子裡,指著天空數星星。幽美的天空,可愛的小朋友,這是一幅多麼靜美的圖畫。這是同學朗讀訓練的最好著眼點。

首先我請同學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這樣設問,目的是讓同學自身讀書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探究的品質。

接著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圖,引導朗讀: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盤裡的珍珠,這是多麼美的景色,誰來讀一讀?靜美的畫面,抒情的話語,激起同學的情感,同學會自覺地讀起來。

此時此刻,雖然激起了同學的慾望,但同學不可能一下於就讀得聲情並茂,因此教師必需進一步引導。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樂進行範讀。把同學帶到如詩如畫的境界:

一個小朋友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二顆,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麼幽靜的畫面,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好嗎?伴著輕柔的音樂,我拿起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裡。一個小朋友坐在院子裡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幽美的畫面,抒情的語言,輕柔的音樂,把課文內容一下子推到了同學的眼前。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祥,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於言表,教學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同學讀奶奶的話,指導同學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身讀一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讓同學通過多讀書,自身去領悟內容,然後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同學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此處我這樣設計:小張衡的話你們讀懂了嗎?我當奶奶,你們當小張衡給奶奶講講道理好嗎?引導同學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麼了不起呀!自身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同學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後分角色朗讀。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沛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於表示自身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和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同學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籠統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自由讀第一段,想想爺爺說了什麼?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同學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天文知識,讓同學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

(4)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同學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並詢問同學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同學的理解寓於讀書中,把同學的理解體現於看圖說圖中,引導同學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5)出示這樣一個練習:你看,那北斗星連起來像( ),叫( ),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顆星叫( ),總是繞著北斗星( )。

在此基礎上,引導同學學習第五自然段,首先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同學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祥看的?讓同學標出張衡看星星的一句話。

然後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並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麼有心的小朋友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同學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妙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拓展認識,昇華感情最後一個自然段。

簡介張衡是漢朗著名的天文學家,學習這一段時,我用多媒體出示張衡的畫像,並出示了他發明的渾天儀、地動儀圖,進行簡單介紹,激發同學對張衡的敬佩之情,對同學進行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五、迴歸整體,課外延伸

教師最後總結:“同學們,小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善於發現,長大後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你們還想知道張衡的故事嗎?課後多讀書,就會知道的更多。”這樣就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5

【解析教材】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教材,《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內容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首篇文章,寫的是張衡小時候數星星,善於觀察,善於發現,長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語文知識、思想啟迪、天文常識於一體的好文章。

本課教學是第一課時內容 ,據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夠認識本課“撒”、“玉”等9個生字。

2、能力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情感目標:學習張衡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習慣,激發學生對宇宙奧妙探索的興趣。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為: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法學法】

本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開放式教學,同時注重字詞的積累。課前利用猜謎語和說帶星字的詞語等一些小遊戲也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生字教學環節,二年級的學生已不同於一年級的學生需要手把手教學。他們有能力藉助拼音認識新字,因此開始我就讓他們自己去找不認識的生字,找到之後再借助拼音識字。之後又指名認讀,讀對的可以帶讀,通過帶讀這一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願望。接著我又鼓勵他們去發現一些識字方法,這也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後來的打亂順序認字及開小火車認字即是在幫助鞏固生字也是在檢查他們自主識字情況。在文字解讀方面我也是遵循一點讓孩子們在讀中悟,在讀中感。所以我採用了老師範讀,學生默讀,分角色扮演讀和全班齊讀等方式來讓學生體會文字的優美,體會故事的有趣性,體會張衡從小就愛觀察,愛思考,善於發現的優秀品質。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去領導多多指正。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學分析

《數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漢朝的張衡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認真鑽研的精神,長大以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故事。

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體寫出張衡小時候如何愛好天文、細心觀察天象,琢磨星星的執行規律。第六段主要講張衡長大經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課文緊扣題目用五段寫張衡小時候的故事,重點突出,同時也告訴人們,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除了長大以後刻苦鑽研以外,跟從小愛好天文是分不開的。

2、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認識張衡成為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跟他小時候認真觀察天上的星星,喜歡鑽研分不開。

(2)理解“碧玉盤、北斗星、北極星、刻苦鑽研、著名”等詞語,並初步掌握比喻句的用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1、3、5自然段,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學難點

(1)理解文中的幾個比喻句和爺爺說的話。

(2)瞭解有關星星的知識。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詞句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二、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動、好問、好奇等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活動所吸引,學生已能說完整的話,能配合老師在創設的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不利的是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懂得較少。朗讀也有可能出現唱讀的現象。

三、說教法

這是一篇寫人的課文,也是介紹自然科學常識的課文,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懂得自然科學常識的好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採用“電教演示法”和“朗讀法”來教學本課時。

四、說學法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配合上述教法以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採用說說、讀讀、議議、寫寫、操作等學習方法,用感情朗讀,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刻苦鑽研的精神,從小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

五、說教學程式

(一)從最後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先讀課題,提出問題: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什麼?是什麼時候的人?長大以後成為怎樣的人?課文哪段回答這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張衡 著名的天文學家)

2、學生齊讀最後一節後,問:“刻苦鑽研”是什麼意思?“著名”是什麼意思?他長大後,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這跟小時候數星星有什麼聯絡?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1至5自然段。

(二)抓住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1、首先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課件出示星空圖)提問:晚上,張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樣的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在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然後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麼?然後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

(1)師:閃閃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這美好的夜晚,一個孩子是怎樣數星星的呢?

(2)讓學生找出小張衡數星星的動作詞,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坐、靠、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且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即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3)從朗讀入手。我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讀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式進行,使這個環節互相聯絡,互相依存。引發學生思考張衡數星星的艱難。引導學生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這個句子來體會張衡數星星的困難。聯絡課文的第1句,讓學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閃一閃,分佈不均勻”是張衡數星星的困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度產生敬佩之情。

2、在教學2、3、4、5自然段時,運用讀讀、議議、說說的方法讓學生來讀懂“奶奶、張衡、爺爺對星星是否數清有什麼看法?他們說的話各有什麼依據?”

(1)學生在理解這部分內容時,再進行擴充套件訓練。

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奶奶、張衡的看法。如:張衡說星星能數得清的理由是什麼?讓學生找出句子用上“因為……所以……”把兩句話連起來說。

(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因為星星在動,可不是亂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那麼遠。)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而且讓學生了解到張衡平時認真觀察的精神。

(2)為了讓學生理解爺爺的話,運用課件來解決“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的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做的:先提出問題:北斗星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繞著北極星轉的?指名學生上來連線北斗星圖。指圖: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轉。還有,在幫助學生理解“一組一組”是怎樣分的,利用幻燈舉幾組根據它們的樣子起名星座的名字。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學常識。

(3)為了讓學生更瞭解張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聽了爺爺的話,他是怎麼想……怎麼做……結果怎麼樣……。

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有關詞語。“沒睡好 幾次看清楚 果然”,引導學生了解張衡是個不怕苦、不怕累,對不明白的問題不弄明白是決不罷休的。

(三)總結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顧全文,看板書說說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對照板書,指名學生回答)

3、今天,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知道張衡是怎樣的孩子,我們大家要不要向他學習。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我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過程中,注意了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絡,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所收穫。

六、說板書設計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7

一、設疑匯入,激發興趣

匯入新課: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特別美麗。大約在1800年以前,有一個像我們這麼大的孩子特別愛數星星,你們想知道他的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準讀通,初步瞭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是對二年級閱讀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檢查生字讀音,對容易讀錯的字詞,包括多音字,要重點強調。、

3.標自然段。

4.指名逐段讀課文,並思考:這個數星星的孩於是誰?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賽講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張衡坐在院子裡,指著天空數星星。幽美的天空,可愛的`孩子,這是一幅多麼靜美的圖畫。這是學生朗讀訓練的最好著眼點。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這樣設問,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讀書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探究的品質。分頁標題#e#

接著出示一幅星空夜景的圖,引導朗讀:藍藍的天空像碧玉盤,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盤裡的珍珠,這是多麼美的景色,誰來讀一讀?靜美的畫面,抒情的話語,激起學生的情感,學生會自覺地讀起來。

此時此刻,雖然激起了學生的慾望,但學生不可能一下於就讀得聲情並茂,因此教師必須進一步引導。所以我再次渲染情景,配上音樂進行範讀。把學生帶到如詩如畫的境界:

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二顆,無數的星星像撤落在碧玉里的珍珠,多麼幽靜的畫面,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好嗎?伴著輕柔的音樂,我拿起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裡。一個孩子坐在院子裡*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幽美的畫面,抒情的語言,輕柔的音樂,把課文內容一下子推到了學生的眼前。引起了他們的共鳴。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於言表,教學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之目的。

首先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然後通過扮演角色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此處我這樣設計:小張衡的話你們讀懂了嗎?我當奶奶,你們當小張衡給奶奶講講道理好嗎?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麼了不起呀!自己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最後分角色朗讀。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及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自由讀第一段,想想爺爺說了什麼?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天文知識,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

(4)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並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於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於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分頁標題#e#

(5)出示這樣一個練習:你看,那北斗星連起來像,叫,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顆星叫,總是繞著北斗星。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首先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祥看的?讓學生標出張衡看星星的一句話。

然後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並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麼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

四、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拓展認識,昇華感情最後一個自然段,簡介張衡是漢朗著名的天文學家,學習這一段時,我用多媒體出示張衡的畫像,並出示了他發明的渾天儀、地動儀圖,進行簡單介紹,激發學生對張衡的敬佩之情,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五、迴歸整體,課外延伸

教師最後總結:同學們,小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善於發現,長大後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你們還想知道張衡的故事嗎?課後多讀書,就會知道的更多。這樣就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8

尊敬的領導、專家、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29課《數星星的孩子》。接下來我將從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四方面來說說我的說課過程。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29課。本組教材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學習本組課文,意在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和慾望。《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包括了兩個部分:前一部分寫繁星滿天的夜晚,孩子跟奶奶坐在院子裡數星星;最後一段點明人物的時代、身份、成就和評價。文章開篇設定懸念,引人入勝。

學習本課是通過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的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了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語言生動、簡潔,故事性強,蘊含豐富的科學知識,對學生充滿著吸引力。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要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是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因此,在上這篇課文時藉助課件,更好地利用此資源拓展教育的視野,將學生引入更廣闊的知識的海洋中去。教學時,要啟發學生求知的興趣,促使學生自願自覺地學習,並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體驗,獲得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更高的求知慾望。這節課我還是堅持以朗讀為主。因為主人公張衡距學生生活較遠,天文知識比較抽象難懂,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多讀多思考,整體感知,瞭解課文,同時利用及多媒體課件及道具的演示幫學生理解“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一難點。

(二)教學物件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動、好問、好奇等心理特點,已能說完整的話,能配合老師在創設的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不利的是學生對天文方面的知識懂得較少,朗讀只能停留在語言文字表面。所以課前,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一些與張衡和星空知識有關的資料。

(三)教學環境分析

教學環境對於一節的教學效果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上課,學生精力集中、思維活躍、提問、討論、回答問題學生積極。教學時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語言文字與聽覺、視覺、動覺等形象語言的相互轉換,把語文與音樂、美術、動畫、天文、歷史等結合起來,實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整體的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二、教學目標

結合本課內容,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一)會認9個生字。

(二)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完成課後練習中的填空題。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體會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學習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識字,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張衡小時候是怎樣觀察和研究星星的;

難點是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四、教學過程

(一)兒歌激趣,揭示課題

我呈現出美麗星空的畫面,播放優美的歌曲,讓學生隨音樂做律動,利用音樂創設情景,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匯入新課。

(二)設計遊戲,快樂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為了降低學生識字的難度,由生詞過渡到生字,藉助課件巧妙的設定了各種識字方法。

1.用詞語開花的方法解決“玉”這個字。

每當用玉組一個新詞,詞語花就會開放一朵,學生看到詞語花變得這樣美麗,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為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我又出示了幾朵詞語花,讓學生自由填。既鞏固了生字又豐富了詞彙量。

2.用小星星昇天的遊戲再次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遊戲識字的樂趣。

(三)具體學文,美讀提高

1.直觀畫面,親身體驗

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是出示滿天繁星的動態畫面,星星一閃一閃的,孩子們一下被吸引住了,通過這一直觀的畫面過渡到引導學生體會文字中語言文字的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美麗星空的熱愛。緊接著讓學生親自來數數這滿天的繁星,說說自己數星星時的感覺,再和張衡數星星進行對比。透過“一直”這個詞,讓學生感受到星星的多和小張衡數星星的耐心認真。

2.讀中感悟,體驗品質

這一部分我主要採用變化字型的顏色這一技術手段,通過抓關鍵詞語感受語言的魅力,感受張衡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

3.道具,課件演示,突破重難點

學習這部分內容,我設定了層層遞進的三個環節。首先是填空。所填的內容是為了幫助學生七年級步理解北斗七星的形狀和它轉動的規律。理解是不是真的到位呢?我又設定了第二個環節,就是用提前做好的北斗七星的道具進行演示。同時為了驗證文字的說明和同學的演示是否真實我又設計了第三個環節:課件展示。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一樣,課文的重點難點部分也就很容易解決了,同時也印證了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4、查閱資料,瞭解張衡

最後出示張衡這一人物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從張衡的歷史貢獻中感受他的偉大,激發對課外探究的慾望。

(四)課後拓展,開闊思維

出示星空圖,學生欣賞。老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星座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知道天空中有許多神祕有趣的天文現象等我們去發現,去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探究科學的慾望。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這是板書設計。

這是我運用資訊科技後,孩子們課上的表現。通過我剛才的演示,各位領導和老師都看到了,我覺得本節課教學的亮點是多媒體課件運用恰到好處,一開始,我就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解課文時,我在大螢幕上出示了一大幅滿天星空圖,孩子們一下子被一閃一閃的星星吸引住了,激起了他們對美麗星空的熱愛。從識字到學文再進行課外延伸,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了理解難度,提供了訓練平臺。尤其是教學“北斗七星繞北極星慢慢轉動”這部分內容,對於學生來說是生硬抽象的,於是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它形象的演示出來,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從而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我覺得本節課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理解以及說課的全部過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9

《數星星的孩子》是國小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張衡兒時數星星的故事。這—單元的課文是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編排的。以往很多老師上此類課文,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學課。通過鑽研教材,我認為:《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了天文方面的知識,但這篇課文更確切地說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全文通過張衡如何數星星反映了張衡態度認真,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側面反映張衡的刻苦。

本課教學需要兩課時,因我班學習已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且能在預習中能較好地掌握要求認讀的生字,加上本課生字都是常用字,不生僻,因此第一課時,學生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品質;第二課時,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綜合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確定第一課時的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9個生字,會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星星,如何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

3、情感目標:學習張衡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全文通過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因此我把“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張衡如何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定為教學重點及難點。為突破重、難點,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後一段著手,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精講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思維、主動探索。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好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境。我先出示“星光燦爛圖”,提問:“晴朗的夜晚,天空佈滿星星,你數過星星嗎?數清了嗎?”待學生議論後,引出課題:“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也在數星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數星星的孩子》。”然後學生讀課題,老師問:“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梳理出本節課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數星星的孩子是誰?他是怎麼數星星的?他數清了沒有?”這樣從題目入手,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建立積極的閱讀期待。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能力”。

此外,本冊第二單元已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朗讀前的默讀是十分必要的,沒有潛心地默讀,後面的朗讀很難有悟有得。因此,我先安排學生默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後面的感悟打基礎。學生默讀要求讀懂以下內容:數星星的孩子是誰?他是個什麼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對張衡作了簡要的介紹,因此,我從最後一段入手,先認識張衡,再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解決其它兩個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課堂教學有起有伏,水到渠成。

三、品讀課文,於品詞析句中感悟人物品質。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

思維在訓練中發展,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中,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的指導,重視學生思維過程的引導。在詞句教學中,進行紮紮實實的訓練。在抓重點詞句,品析人物品質這一環節,我打算這樣操作:

課文第一自然段,詳細描寫了張衡怎樣數星星。我指導學生抓住“坐、靠、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和“一顆,兩顆,”中的“逗號”,不“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一讀、自己仰起來頭來數數。再聯絡課文第一句話:“天上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句中“滿天、無數、撒”等詞從另一角度反映了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分佈的不均勻,又給張衡數星星帶來了更大的困難。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從感性上體會到數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度產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在讀的訓練中,我將採取“範讀、指名讀、重點句段反覆讀、創設情境男女同學對比讀”等多種形式,力求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悟情”的效果。

課文二、三、四自然段,講敘的是祖孫三人議星星。其實也是從側面表現了張衡是怎樣刻苦、耐心地數星星的。我指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奶奶和張衡的對話,感悟張衡執著認真觀察的品質。如奶奶說:“你又在數星星了。”一個“又”字,說明張衡不止一次這樣做;又如張衡分析說:“星星沒有亂動,兩顆星之間的距離總是那麼遠。”說明他已注意到了星星執行的規律,這都是他長期觀察的成果。學習這兩段對話時,我將採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對話含義,感悟人物品質,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文中爺爺用一段很長的話,向張衡介紹了跟星星有關的天文知識,對這一段內容我這樣處理:讓學生反覆默讀,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設定“天文知識講解員”的環節,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幫助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話把理解的內容表達出來。因為課前已佈置學生收集天文方面的資料,因此還可以讓學生談談他所掌握的其它天文知識。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天文知識,拓展了視野,又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一舉幾得。

四、總結全文,激發探索熱情。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課標中指出:“要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絡,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抓重點詞句,品析人物品質之後,我安排學生回憶全文內容,嘗試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談談張衡數星星與他成為天文學家的關係。也可以拓展,用這樣的句式,談其他傑出的人物。

在學生談完後,老師小結:“正因為張衡從小愛好天文,長大後又認真、刻苦鑽研,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為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不僅如此,他還位傑出的文學家,在數學、地理、繪畫等方面也表現了非凡的才能,這都與他認真、耐心、刻苦的品質是分不開的。”這樣,文以載“道”,文“道”結合,達到“隨風潛處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總結完全文後,我提問:“學完課文,你還有什麼疑問?你還想知道什麼?”以此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課文學完了,但探索才剛剛開始。

教學本課,我希望達到以下教學效果:隨時隨處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張衡刻苦、認真的品質。同時在品詞析句中,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文以載‘道’,文‘道’結合。”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0

《數星星的孩子》是浙江省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裡。許多人習慣地認為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為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佈的不規則。這給張衡數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為表現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後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佼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再說,這幾年,我聽了不少課,發現當前課堂教學存在著比較嚴重、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第課時鬆、第二課時重、第三課時空的弊病,針對這種情況,根據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

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讀懂1、6兩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一、以識字為基礎,採用三步識字法,設計第一課時的識字教學。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依據《大綱》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讓學生藉助拼音據詞讀音,然後在檢查預習時,根據這篇課文生字在讀音上的特點,分成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等幾組,這樣,為突破字音的難點,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起到積極作用,然後,通過指名認讀、男女分讀、開火車讀、分組讀、自由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及鞏固。第二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字義教學。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新詞,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通過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如研字的教學。第三步是在總結課文以後,設立一個突破字形的環節解決字形上的問題,以強化對字形的記憶。二下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定的識記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學生學過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謎、做遊戲、分辨書寫的正誤等來分析生字的字形。這樣,使音、義、形有機結合,形成整體,達到會讀、會講、會寫、會用、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設計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張衡怎樣數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坐、*、仰、指、數等幾個動詞後,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數。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老師們,我始終認為,教書不是教知識的本身,而是教獲得知識的方法,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的指導,重視學生思維過程的引導。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然後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

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麼?然後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打破整體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這個比喻句時,我沒有安排撒字的教學,為什麼?這裡暫且不提。

再如在教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這個句子時,我從朗讀著手,引發學生思考張衡數星星的艱難。怎樣使學生有這種感受?我聯絡課文第一句,讓學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閃一閃給張衡數星星帶來困難。更主要的是,在這裡我精心設計撒字的教學。通過撒字形象、直觀的演示,使學生知道星星分佈的不均勻,又給張衡數星星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然後通過學生親身感受,從感性上體會到數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度產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

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讀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式進行,使這幾個環節互相聯絡、互相依存,由此構成了講讀課文第一課時的巨集觀整體。這節課,我還通過範讀、齊讀、朗讀、分段讀、小聲自由讀、聽錄音讀、指名讀、分組讀、重點句段反覆讀、男女同學對比讀等十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參與讀書的機會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

這節課,幻燈成了我的好幫手,利用幻燈,檢查自學;利用幻燈,品讀句子;利用幻燈,再現生活;利用幻燈,複述課文;利用幻燈;學會概括;在第二課時的安排中,我還想用幻燈來解決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的這個難點。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四、文以載道、文道結臺,體現低年級語思合科的特點,發揮其德育功能。

《數星星的孩子》是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新人綱指出,要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內容與語言文字的內在聯絡,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學時,我隨時隨處都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去體會張衡的刻苦、認真、仔細,同時,在遊戲過程中,針對學生實際,滲透了思想教育,這樣,文以載道.文道結合,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更何況,在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我還要作進步的滲透。

老師們,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這節課的目標明確、難。易適度、內容具體、方法得當、思路清晰、組織嚴格、過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樣、負擔合理、效果顯著。在規定的時間裡,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本課規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且不同程式的學生都能受到訓練,有所收穫。當然,這節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果內有限的時間與課文內容豐富之間的矛盾,上好課必須要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但由於時間短,學生情況不熟悉,或許我還沒有充分地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老師們,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摳腦子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是這些遺憾,促使我在教壇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進!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於永正老師說過:“情要在讀中悟,法要在讀中悟,理也要在讀中悟。”在學習過程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學習默讀,通過多種讀書方式,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二、說教材及學生情況

本課時教學內容來自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四冊第四單元,課文講述了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在《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中,雖然提到了許多天文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於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專業詞語,例如:北斗星、北極星、天文、天文學,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默讀中理解難點,從而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且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繼續學習默讀。在《滴水穿石》這篇課文中已經學習了默讀課文,但是還存在指讀、動脣的現象。本節課要注意這些現象並加以糾正。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結合詞句瞭解字義,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把字寫端正,正確。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多種方式讀,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喜歡學習漢字。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讀書做事有恆心,善於觀察思考,刻苦鑽研才能成功。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書寫本課3個生字。

2、難點:使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

五、說教學手段與方法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與方法:

在教學中採用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朗讀方式,讓學生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課件打破時間、空間和資源的限制,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突出重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重點是“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問題的答案是有彈性的,是綜合的,不是課文的某一句話,也不是課文的某一段,它分佈在課文的各個段落中。對於二年級的學生,要想把這個問題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重點時,先要求學生默讀全文,因為默讀更利於思考,能比朗讀更快的獲取資訊,把自己認為合適的答案畫在書上,然後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在適當時候加以引導總結,把這個難點幫學生弄清楚。

(三)突出難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一天文現象。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天文知識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在解決這個難點時,我製作了課件,把“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形象的擺在了學生的眼前,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難點,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在兩千年以前,有個孩子就數過星星,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設計意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理解課文:

教師介紹:張衡。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一組地震圖片,使學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訴學生地動儀就是張衡的發明的,從而更加增添對張衡的敬佩之情。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2

《數星星的孩子》是講讀課文,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覆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低年級的講讀課文區別於中高年級。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字詞教學,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識字基礎和識字能力引導學生自己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2、重視朗讀的訓練,強調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手段。課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甚至要熟讀成誦。

3、重視教學上的直觀形象,因為低年級的課文圖文並茂。國小生的形象思維佔優勢。

4、指導思想上遵循以學為主,重感情悟理解,重引導廢注入的教學原則。

《數星星的孩於》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張衡小時候坐在院子裡數星星的事情,是一篇向學生滲透愛科學思想的好教材。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的認識,認為本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要求是:

(1)會認12個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1—3自然段,瞭解張衡從小愛觀察、善於觀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下面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設疑匯入,激發興趣

匯入新課:同學們有過數星星的經歷嗎?我們一起來數數吧!(課件)你覺得星星好數嗎?

周老師和大家的感覺一樣,覺得星星很難數。可是在我國漢朝,有一個愛數星星的孩子,他認為只要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一起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準讀通,整體感知課文,是對二年級閱讀的基本要求。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檢查生字讀音,對容易讀錯的字詞,包括多音字,要重點強調。

3、老師範讀課文,並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熟讀成誦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主賽講了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夜空裡,張衡坐在院子裡,指著天空數星星。幽美的天空,可愛的孩子,這是一幅多麼靜美的圖畫。這是學生朗讀訓練的最好著眼點。

首先我請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想一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這樣設問,目的是讓學生自己讀書發現問題,培養主動探究的品質。

接著指導理解“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夜空裡。”、“一顆、兩顆……一直數到幾百顆。”引導學生體會星星的()多和美。再來聲情並茂地朗讀。然後讓學生找出表示張衡數星星的動作的詞,讓學生做做這個動作,說說“仰”的感覺。從而體會到張衡多麼愛數星星啊!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於言表。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2、3自然段。再指名說說奶奶的想法是什麼?出示句子“傻孩子,又在數星星了。”從“又”字體會出張蘅是在長期觀察。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出示“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您看,這顆星和那顆星總是離得那麼遠。”讓學生多讀讀這句話,再放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氣。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數星星的孩子》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第四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

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完成課後練習中的填空題。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能大致說出: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後又具有刻苦鑽研的精神的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學習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

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張衡小時候是怎樣觀察和研究解課文星星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四、說教法與學法

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覆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在學課文時,我先提出一個總的問題讓學生自學,在課文中尋求答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主動性。然後再通過幻燈與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逐個理解。

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這節課,幻燈成了我的好幫手,利用幻燈,檢查自學;利用幻燈,品讀句子;利用幻燈,複述課文;利用幻燈;學會概括;利用幻燈來解決“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的這個難點。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五、說教學流程:

(一)在複習中設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低年級的學生還是愛玩的,因此在複習生字時我採用了遊戲“摘星星”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複習一、五自然段,並提出疑問。

(二)創設情境,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於言表,教學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

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麼了不起呀!自己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及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設定疑問:爺爺贊同誰的觀點?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並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並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於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於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4)在出示“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後直接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張衡是怎麼做的?藉此創設情境讓學生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

然後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並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麼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想對張衡說些什麼?並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寫下來,鍛鍊學生的寫話能力。

(三)拓展延伸

通過聽、讀《天上的街市》讓學生再次感受浩瀚的星空。激發學生想了解星際、宇宙的願望。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4

《數星星的孩子》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課文通過對小張衡與爺爺、奶奶一同觀察天上星星這一故事的記敘,突出表現了張衡從小就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這篇課文語言生動、簡潔,故事性強,蘊含科學知識,內容對學生充滿著吸引力。

針對學習內容以及我班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知識水平,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至少認識“珍、碧、院、靠、指、亂、仔、組、睡、朝、苦、鑽、研、著”14個生字,會寫“珍、仔、亂”3個字。

2、會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探索自然奧密的興趣。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生字的字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可以分為五個環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線貫穿始終。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以《小星星》這首歌的樂曲為切入點,師生跟著音樂拍手齊唱兒歌.熟悉的歌詞,動聽的旋律,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的進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環節二: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學生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識字。

本課中,生字的教學以 “音”、“形”、“意”為途徑。學生課前預習圈出生字,是以熟悉“字音”為目的。“字意”的落實則完全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如:“你找得字寶寶在哪句話裡?”“你能給這個字寶寶找個朋友嗎?”“你能用這個詞說一句話嗎?”這樣的擴詞練習,說話訓練,既活躍了思維,豐富了詞語的積累,達到了學習的興趣持續,又加深了識記的目的。這樣由文到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子的訓練,比單獨機械的識字效果要好得多。

隨文識字,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和字意的理解,提高識記生字的效率,而且會使學生不斷的產生新鮮感,使學習興趣不減反變濃。為學生識字提供了多維支援。

環節三:集中識字。

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卻不是難點,可對於我的學生來說,識字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所以,這一環節的設計就顯得極其重要,它關乎著這節識字教學課的成與敗。

在設計時我突發奇想,巧設“識字小遊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如:生字闖關遊戲。

第一關:學生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如果讀對,就會有一名同學把星星的帽子摘取作為紀念。(這一設計關注的是學困生)

第二關:學生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讀對獎勵“小星星”。當然,這顆星星並不是製作的星,而是我親自從空中“摘”下的“星”,這樣不可思議而有趣的做法,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再度高漲,使得枯燥的認字變為生動的遊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兩關過後,是技巧的沉澱。我問:“這麼短的時間內記住了這麼多生字,是不是有什麼奇思妙招啊?趕快把你最拿手的識字方法告訴給你的同桌吧!”一“話”激起千層浪,小孩子都有顯示的心理,這樣一來,孩子們會認為,此時的自己是最棒的,他可以交給別人方法,所以他會教的認真,那學的人自然會積少成多。

後續設計的亮點就是我對識字方法的總結,說它是亮點是因為“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教的宗旨,是教的歸宿。

隨之而來的二次識字是課堂的又一高潮!“小老師領讀”,教師指字“順序讀”、“亂序讀”、“快讀”、“跳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多種方式的識字,讓學生的激情再次燃燒,直至回讀課文才算是“瓜熟蒂落”!

成果如何?需要及時地檢測。在設計生字復現環節,我採用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繞口令的形式,將所學的生字編入其中,讀順了,說明認識了,讀“繞”了證明記熟了。

此時,才是識字教學的終點!

環節四:寫字指導。

寫字指導按照“觀察字形說特點——指導書寫講難點——學生練寫要美點”的順序進行教學。相對識字而言,它顯得較容易完成。

環節五:總結課堂巧設疑。

好的課堂既要有“龍頭”又要有“鳳尾”,對課堂小結不能忽視。“誰願意說一說,這40分鐘裡,你都有什麼收穫?”看似不經心的一問,卻給了孩子們整理課堂,總結經驗的機會,既能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又能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看著張衡數星星,奶奶說他傻,那爺爺見了,又是怎麼說的呢?長大後的張衡究竟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樣的設疑既實現了課堂的拓展、知識的延伸又能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教學工作是一個辛苦費神的事業,既然選擇了,我就會不斷地去探索,去尋找。相信有了好的方法.我會和我的孩子們一同進步,共同成長!

學海無邊,知也無涯!在此,懇請各位領導、前輩、同事提出寶貴意見,我會悉心聽教,以便於我的教學有更好的完善與體高!

數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部分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通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部分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部分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部分通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部分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部分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完成有關練習。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能大致說出: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後又具有刻苦鑽研的精神的結果。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學習張衡從小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啟發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張衡小時候是怎樣觀察和研究星星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四、說教法與學法:

在低年級要通過講讀課文反覆不斷地指導學生朗讀,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以便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在學課文時,我先提出一個總的問題讓學生自學,在課文中尋求答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主動性,來自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再通過幻燈與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本堂課的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用幻燈片出示一張美麗的星空圖。藍藍的天幕上,無數星星一眨一眨、閃閃爍爍,美麗極了,同學們一下被吸引,引出課題“數星星的孩子”。 板書。 學習“數”,並教寫字“數”

(二)、自學新生字、生詞。分自由讀,小老師領讀,齊讀,記字音和字形來學習生字。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

(四)、那你想不想知道張衡小時候的故事,而引入第一段的教學。這也這節課學習的重心。抓住“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裡。”展開教學,這麼美的星星,張衡看見了是怎麼做的呢?進行第2句話怎麼樣數星星的的教學,加上動作演示,加深記憶,再從“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來體會張衡數星星的仔細與認真,以及有耐心。

(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這兩段主要是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奶奶的慈愛,小張衡的專注執著溢於言表,教學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式,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讀等多種形式達到深入理解,內化語言的目的。

首先指名學生讀奶奶的話,指導學生讀得緩慢一些,讀出疼愛小孫孫的語氣。接著問:小張衡是怎樣說的?自己讀一讀,讓學生通過多讀書,自己去領悟內容。

引導學生領悟小張衡觀察的仔細、準確,能看得清星星不是亂動,這是多麼了不起呀!自己再讀小張衡的話,引導學生讀出天真、肯定的語。以上教學環節通過創設情境,渲染點撥,充分發揮了兒童的豐富想象力和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內化了語言。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課文的第四然段主要講了爺爺向張衡講述北斗星和北極星的知識以及小張衡用了一夜的時間觀察星星的事,這兩段是學生認識上的難點,我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的語言描述為直觀的形象畫面來化解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設定疑問:爺爺贊同誰的觀點?

(2)指名讀爺爺說的話。通過這兩步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爺爺在向小張衡講天文知識。

(3)爺爺講了哪些星星的名字,讓學生邊讀邊標出有關講北斗星知識的句子。並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滿是星斗的夜空圖上找出哪是北斗七星,哪是北極星,並詢問學生是怎樣找到的,這樣把學生的理解寓於讀書中,把學生的理解體現於看圖說圖中,引導學生動腦想,動眼看,動手畫。調動多種感官體現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化解了難點。

(4)在出示“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後直接問:“爺爺說的是真的嗎?”張衡是怎麼做的?藉此創設情境讓學生讀書找出“果然”一詞,簡單的加以理解

然後用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的情景,並渲染:這個結果,可是小張衡花了一夜的功夫看到的,多麼有心的孩子呀!該怎樣讀,通過演示、渲染、讀書,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小張衡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達到感張衡之所感,愛張衡之所愛,人文化一的效果。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想對張衡說些什麼?並讓學生把想說的話寫下來,鍛鍊學生的寫話能力。

(七)出示最後一段的教學,教師隨機介紹長大以後的張衡。